Ⅰ 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内涵及意义
是以历史的观点来看世界。通过对历史的深入了解来了解世界的变化
Ⅱ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在那本书里提到
马克思主义一书里有
Ⅲ 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观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Ⅳ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关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建立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考察之上。这一理论为我们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在整体上洞察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今天,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认真解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挖掘和研究这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全球化条件下的现实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意义上主要有三点:一是使世界历史的研究达到一种新境界,即注意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来研究世界历史,注意世界历史的制度分析和整体把握;二是为观察社会历史演进开拓了新视野,即在考察社会历史问题时,不能仅仅从一国的视野来考虑,必须同时具有“世界历史”的眼光;三是为推动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自觉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潮流,以此来审视和进行我们的工作。
为了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一些学者主张以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挖掘和整理。他们认为,马克思从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入手,以超地域性和超民族性为特点,对世界历史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依据,探索了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宏观规律及微观机制。在马克思那里,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人类的普遍交往以及两者之间的能动关系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机制。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选择并非是完全自然的历史进程,人们可以在尊重客观历史演化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选择自身发展道路。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进程非常重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应当融入全球化,但同时更应该在全球化进程中“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
学者们普遍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正确理解当今世界的全球化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梳理马克思的这一基本思想,是回应全球化浪潮的应有之义。有学者指出,马克思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论述是其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也是认识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的关键。这一论述有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指历史向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转变,这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二是指人类普遍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这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因此,资本全球化既有给作为世界历史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的一面,又有为其发展造就有利条件和机遇的一面。对于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关键在于在实践中正确把握机遇和风险的辩证法,不失时机地推进作为世界历史性事业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也有学者结合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有关全球化的论断,从理论剖析和实证考察等层面论证了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型发展的意义。他们认为,后发国家应当以积极态度应对全球化,抓住机遇,趋利避害,推进民族经济的发展,这对全球向更为公正、更为和谐的秩序演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处于大体相当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发展中大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同一发展水平时,世界大同的美好前景,亦即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存在将可能会变为现实。
就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西方全球化理论的关系,学者们也进行了比较研究。普遍的观点是,西方全球化理论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明显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全球化进程中“两极分化”原因认识的区别;二是对世界未来发展途径认识的区别。因此,要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基础辩证地看待西方的全球化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全球化的进程和趋势。这就要求坚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蕴含的批判精神,反对全盘吸收西方全球化理论的观点;坚持世界历史结构理论的正确观点,批判“欧洲中心论”的观点;确立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观点,批判所谓的历史终结论。
但是,也有学者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的关系提出不同看法。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确与当今的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存在可能的联系;然而,简单地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有待商榷。因为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在内容上已经大大超出了马克思时代的想象,诸如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国际金融风险等体现出来的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决非马克思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所能设想的。更重要的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不以排斥民族特殊性为最终目的,而马克思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更多地是指由于大工业的发展,促使诸民族独特性的分工的消灭,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单一的分工、交往和生产模式,世界诸民族间的发展道路也越来越趋于一致。所以,不能庸俗地将马克思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等同于全球化,更不能断章取义地做出全球化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庸俗理解。
Ⅳ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什么
1、世界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殊状态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产物。
2、世界历史形成的版基本条件在于生产力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社会历史的世界化。
4、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
Ⅵ 马克思主义中世界历史的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是复在无产阶级制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发展的,是为无产阶级争取共产主义事业胜利服务的。它是全部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的哲学基础。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证明,辩证唯物主义一旦脱离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就将丧失生气和力量;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脱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就将产生失误和遭到挫折。二者相成相长,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共同发展。
Ⅶ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世界历史概念在黑格尔哲学的总体框架内的含义是:在逻辑层面上,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呈现过程。“世界历史在一般上说来,便是‘精神’在时间里的发展一样,这好比‘自然’便是‘观念’在空间里的发展一样。”
[6]黑格尔把世界理性看成是世界历史的基础,而世界历史则是绝对精神通过自我精神呈现的过程,普遍性是其重要的品格。在时间层面上,黑格尔用世界历史概念特指“法国大革命”和“地理大发现”以来的历史。这一历史在黑格尔看来有三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互动性,三是过程性。
一般说来,马克思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世界历史范畴的:其一,在历史学的意义上用来指人类历史的整体发展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7]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首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起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8]他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命题表达了这一思想,这一命题在马克思那里至少有两层相互联系的内涵:一是这一转变有深刻的生产力基础,是生产力发展和各民族交往普遍化的产物,归根结底是人类实践发展的结果。二是这一转变开始了“一体化”的历史,它的完成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各个民族、国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全新历史阶段。其二,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还是一个历史观范畴。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首先是从个人的解放开始,而每一个单独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序是一致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为自己和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设定的价值理想,同时它又是那种消除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样,世界历史的完成也就标志着实现个人解放和产生共产主义。
Ⅷ (世界历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哲学具有下列特点
(1)最高的抽象概括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2)最大的普遍性,具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和智慧的启迪作用,但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作出具体结论。
(3)哲学属于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来自科学教育类芝麻团 推荐于 2017-09-16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2.哲学具有下列特点(1)最高的抽象概括性,是“最深沉的思维”。(2)最大的普遍性,具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和智慧的启迪作用,但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作出具体结论。(3)哲学属于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Ⅸ 马克思关于“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观点和世界一体化有什么关系呀 能详细点告诉我吗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19世纪中叶,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就以惊人的洞察力揭示出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他们认为随着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
在资本主义时代,世界已经并越来越是开放的世界。所谓开放的世界是说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越来越不可避免,越来越全面、深刻;每个民族和每个国家越来越成为整个世界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它的历史越来越溶入世界史;别国的产品或它自己的产品都不再是独立的,而是都具有了世界历史的意义。
以上这种状况是不可遏止的,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加快其进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个互相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这里讲的不仅是指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还包括“后资本主义”社会,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因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自发发展起来的分工方才能彻底消灭。一方面,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史,这是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这个过程又必将导致共产主义的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
二、邓小平引导中国自觉走世界历史必由之路。
第一,邓小平运用历史是世界史的观点考察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发展的问题。马克思关于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史的思想虽然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提出了,然而被自觉地运用于人们的实践并非易事,150年中,那些闭关自守的国家几乎没有一个是自己起来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都是被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把国门轰开的。这些被侵略的民族和国家是落后的,落后就要挨打。但其之所以落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适时地实行开放政策,没有及时地走向世界。回顾“文化大革命”前的二十多年,我国虽有所发展,但发展是缓慢的,有时甚至停滞不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闭关自守,生怕对外开放把资本主义的东西放进来,“文化大革命”更是达到了极点。邓小平总结历史的和建国以来的教训,深刻地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第二,邓小平指出,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孤立状态下实现现代化。当今的世界,物质、技术、资金等的流动已经完全超出了国界,这种全球性的交往和流通,必然要把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卷入进来。这个事实,一方面使得一个社会或国家完全独立于世界之外成为不可能;另一方面,只有积极主动地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有效地、有益地溶入到整个世界史中。所谓有效是说一定要根据每一个国家自己的实际,采取适当的对外方针;所谓有益是说每一个国家必须在对外交往中吸取别国最新的、自己短缺的成果,用来充实和发展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是说,对外开放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发展,不存在什么无条件的“相加效应规律”。因为事实很清楚,在当今全球化的运动中,得益最多、最大的还是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会把自己的先进成果首先应用到别的国家。
三、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历史教训得出: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历史成为世界史的趋势一旦出现,一个民族或国家不是在投入这股大潮中走向繁荣,便是在隔绝于这个大潮之外而走向衰落。对此马克思曾有精辟的论述。他在“鸦片贸易史”一文中写道:“中国皇帝为了制止自己臣民的自杀行为,下令同时禁止外国人输入和本国人吸食这种毒品,而东印度公司却迅速地把在印度种植鸦片和向中国私卖鸦片变成自己财政系统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半野蛮人坚持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自私自利的原则与之对抗。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不幸被马克思而言中。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教训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中国在明成祖时代还是开放的,那时中国是发达兴旺的;自明朝中叶以后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提出:“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五十年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这就是说,只有对外开放,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如果闭关自守国家就必然衰落。
四、对外开放的实质是借鉴别人发展自己。
对外开放并不是打开国门,让别国的污坭浊水统统涌进来。马克思所说的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理论的本意也并非如此,而是说每一个国家在世界历史大潮面前,应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大潮中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因此,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借鉴别人,发展自己。特别像我们这样一个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更有必要向别的国家学习(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验和一切有利于我国发展的科学技术。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已经经历了几百年,在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性的成就。社会主义,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才几十年,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获得迅速发展,最终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因此,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讲就是借鉴、学习、吸取。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通过这种学习和吸收,使自己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这就是当今中国溶入世界的根本目的,也是对外开放的实质。
总之,邓小平面对迅速发展着的、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史的理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Ⅹ 请陈述你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意义的理解,请从实践、辨证、和人文角度回答。 请高手赐教!
一
历史问题是马克思早期研究中的一个中心问题。这部分源于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批判 态度,也同是与鲍威尔、施蒂纳等青年黑格尔派成员论战的需要。青年黑格尔派试图用 批判的词句将人们从观念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最终,他们的历史只是由“自我意识” 、“唯一者”、“类”等概念构造出来的历史。作为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马克思从 现实的人,即处在现实生活中从事生产、交往中的人出发对历史进行思考,从而提出一 种崭新的历史观。
早期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遍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在同鲍威尔、施蒂纳等人 的论战中出现的世界历史性。黑格尔哲学瓦解后,德国哲学“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 体系的解体过程发展为一种席卷一切过去力量的世界性骚动”。(注:《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62在德国,一种体系迅速地被另一种 体系所取代,哲学成为尸横遍野的战场。然而,马克思看到了这些战斗无非是用一种概 念代替另一种概念的斗争,这些“批判的”哲学家们,包括鲍威尔、施蒂纳等人,无疑 都是在进行着同样的工作,也就是说,他们在不断地“发明”着概念,并从自己的角度 宣传其概念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意义,可以用来将人不断地从旧的概念之下解放出来。 如马克思指出鲍威尔“认为自我意识对象对实体的关系问题并不是黑格尔思辨范围之内 的争论问题,而是世界历史的问题,甚至是绝对的问题”。(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82最终德国哲学演化为诸种概念之间的竞 争和斗争,“竞争变成了激烈的斗争,而这个斗争现在却被吹嘘和构想成一种具有世界 历史意义的变革,一种产生了十分重大结果和成就的因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63然而,这些概念均掩饰不住其内容的 贫乏,如对其核心概念展开需要一些实质性说明,而这些说明在青年黑格尔派那里又无 一例外地是在宗教领域内展开的,在宗教领域展开的争论又进一步显示出其概念的空乏 性,因此马克思讽刺地指出,“至今他们的全部其他论断,只不过是进一步修饰他们的 需要,想用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说明作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现”。(注:《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66马克思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世界历史无疑是对青年黑格尔派所谓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概念的讽刺,青年黑格尔派所 用的概念,如:“自我意识”、“唯一者”、“类”都被宣称具有世界历史的革命意义 ,而在马克思看来,这种仅仅在思想和宗教领域发生的概念变革是狭隘的,不可能真正 具备世界历史意义,从根本上说,人从未受到任何“词语”的束缚,观念的变革对人的 解放作用是有限的,他们所谓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概念不具备真正的普遍性,与真正 的世界历史性是相违背的。因而,他们只能蜷曲在思想和宗教的天国中唱着“自我意识 ”的赞歌,无法理解真正的此岸的生活世界——一个真正需要用世界历史来解释和改造 的世界,这个工作只有真正意识到现实的人来完成。
二
当马克思从观念世界切入到现实世界,使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具有了第二层意义。 马克思将人转化为现实的个人,而这些现实的个人无疑是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生 活方式来考察的具体的人。在这里,马克思的眼界开始转向生产性的力量,而新的世界 历史的理解只有在物质生产与人们的交往方式之中才是可理解的。在马克思的语境中, 被推崇的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力量,尤其是在机器大工业下的生产力量,而正是机器大工 业被马克思定义为“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实质性力量。因此,马克思对历史及世 界历史的划分对我们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在前工业社会,无论是 原始部落,还是封建王朝或者行会式的工场手工业都没有真正摆脱地域局限性或民族局 限性的藩篱。在这种具有局限性的联合体中,社会分工及交往大致上是在共同体内部进 行的,共同体外的个体间交往是极为偶然的现象,更毋庸说世界意义上的交往与分工。 故基于共同体所发生的历史只能是该共同体的历史,从整个宏观世界领域所看到的历史 无非是零散的共同体历史的集合,并非有机的世界历史。然而,各共同体的交往不是固 步自封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并在相互影响的作用下,个体间的交往范围及其生产力量 逐步扩大,马克思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 族的原始封闭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 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88随着交往的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也随之形 成。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之中起决定作用的并非某种“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 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抽象作用,而是由完全物质的,每个实际生活中的人的作用。在马克 思的语境中,这种物质的作用显然指的是大工业的力量,“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 级间的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114随着大工业消灭各种民族特殊性的过程,“各 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许多种 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76可见,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日益扩大的交往 行为,乃至逐渐丧失地域局限性的分工,促使了马克思意义上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过程。
与这个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相对应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全球化的问题。一种可能的相关理 解是将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视为马克思意义上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的延续和强 化,即在物质产品生产以及交往活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诸特殊性的历史日益趋向于世 界历史,亦马克思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尚未完结的过程, 它在形式上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但在内容上,其与全球化仍有区别,现代 意义上的全球化在内容上已经大大超出了马克思时代的想象,诸如跨国公司、国际竞争 、国际金融风险等体现出来的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决非马克思时代的生产性力量所 能够解释的。更重要的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多元视域的竞争行为,它并不以 排斥民族特殊性为最终目的,经济全球化是有机的多种特殊的经济活动范域的契合型共 存方式。而马克思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更多的是指由于大工业的发展,促使诸民族 独特性的分工的消灭。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单一的分工、交往和生产模式,世界诸 民族间的发展道路越来越趋于一致,而马克思在这个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建立在对特殊 性从消灭基础上的。因此,现代经济全球化只是在形式上与马克思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 转变过程具有相似性,不能由此庸俗地将马克思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等同于全 球化,更不能断章取义地作出全球化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庸俗理解。
三
第三种“世界历史”的意义——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黑体标识出来的 “世界历史”——是前两个世界历史意义的合题。一方面,它是对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 尔派所宣称的世界历史含义的否定;另一方面,它也是从现实的生产理解的历史向世界 历史转化的物质性力量。进一步说,这种黑体的“世界历史”是马克思新的历史观的表 达,是作为唯物史观的“世界历史”性。有些学者否认黑体的“世界历史”与唯物史观 的内在一致性,将所谓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视为独立于唯物史观之外的某种特 殊理论。马克思用黑体标识出的“世界历史”显然是有其特殊用意的。对马克思这样的 苦心只能通过对原文的解读获得,决不可妄加揣测。马克思用黑体表示出的“世界历史 ”主要集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于马克思《关于费尔 巴哈的提纲》之后,后者是被恩格斯誉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文献。可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新世界观”已经萌芽,马克思对之亦有详尽的阐述,但 是,马克思尚未将“新世界观”命名为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后来的著 作中才出现的词汇,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新世界观”不仅在内容上得到 了阐述,而且在名称上也得到了表达,而用以表达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词汇正是“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与唯物史观的内在一致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充分体现。首先 ,“世界历史”是一种普遍的从现实的经验的生活中的人出发的历史观,而不是从所谓 的思想观念、“自我意识”、绝对精神等抽象物出发的历史观,即“世界历史”具有明 确的实践性。马克思指出:“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 的存在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8 6可见,“世界历史”的实践性是在两个维度上展开的。从空间维度上看,“世界历史 ”是“世界的”而非地域性的存在,而在这里的“世界的”意义更多的是指现实的物质 生活世界,而不是抽象的观念世界或精神的世界。由此,世界必然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 动及交往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地域性存在越来越被纳入 到一个整体的世界意义的空间中来。现实中的人不再为枯乏的玄想所左右,真正人是在 “世界”意义上的存在,即人的实践活动在空间上已从狭小的活动区域拓展到整个世界 的领域,人的交往与生产不再局限于一个孤立的狭小范围,而是在整个物质生活世界中 的展开。另外,从时间维度上看,“世界历史”亦是经验的或历史的,是对现实生活世 界不断的革命性的创造,实践的历史维度符合马克思所说的哲学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 于改造世界的断言。在历史中,单个的人才能通过实践活动逐渐拓展为“世界历史”的 个人。
其次,“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消除人的异化状态,实现人的解放是联系在一起的,即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其与唯物史观在内容具 有一致性。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 程度一致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P89马克思认为,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原生经济形态——如行会式的工场手工 业——的地域局限性,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更为细致的普遍的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和 同质化的社会分工的直接结果就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不仅使劳动产品外在于劳动者自 身,而且使劳动外在于劳动者,劳动成为劳动者的苦不堪言的重负,并且劳动者必然承 担起由此而产生的贫穷与痛苦,在世界范围内,人类普遍地分化为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 的对立,这种分化被大工业生产推到全球领域,任何特殊的万里长城乃至最野蛮的民族 都挡不住这个趋势。因而,人的异化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具有普遍意义。“单个人随着 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已的力量的支配”,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89因此,对于 个人的解放,不可能在单纯的思想领域内完成,它必然涉及相应的工业状况、商业状况 、农业状况、交往状况,是对异己力量的消灭,向真正自我的复归。而欲消灭人的异化 ,必然要求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消灭私有制,消灭社会分工,消灭种种地域局限性, 使人向真正的全面的普遍的人过渡。因此,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 义上才能存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版)P87最后,“世界历史”也是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马克思用“世界历史”性的、经 验上普遍的个人代替“地域性”的个人,最终旨在为共产主义社会做好理论上的铺垫。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人性存在的联合体,共产主义排斥任何地域局 限性,它冀望于“世界历史”意义上无产阶级。此外,马克思似乎不太相信地域性的共 产主义,“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 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为,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86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是可行 的,共产主义必须以充分扩大的世界范围的生产交往的发展为前提,否则,共产主义就 会丧失普遍有效性。如果共产主义仍囿于地域局限性,其中个人的生产与交往的实践也 会受到地域的限制,人的全面发展亦不可能,因而,共产主义也丧失了其作为共产主义 的意义。所以只有将“世界历史”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前提,共产主义才能具有普遍 的逻辑合理性。
由此可见,“世界历史”与唯物史观只有程度上的差别,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 思在早期应用“世界历史”来表达他的“新世界观”,并同青年黑格尔派划清了界限。 可以说,这个层次上所使用的“世界历史”实际上就是唯物史观的早期表达,而并不是 相对唯物史观的一种独立的理论形态,它虽与当今的全球化具有形式上的联系,但是, 决不可简单地“世界历史”思想归为全球化的思想,这两者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别。
四
马克思一直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剖析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思考,但其在晚 年再一次将注意力转移到历史领域。马克思晚年暂时搁下庞大的《资本论》的写作工作 ,开始将很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人类历史的研究之上,其间,马克思阅读了大量的人类学 和历史学著作,最终为我们留下了著名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马克思晚 年再次将兴趣转向历史领域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在长期反思之后对作为唯物史观的 “世界历史”思想的必然回归。
一方面,马克思从具有共性的“世界历史”思想向承认“特殊性”的世界历史思想的 转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会成为具有 “世界历史”性的普遍现象,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间的分化与对立也是“世界历史” 性的,基于此,马克思作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可能存在,以及共产 主义必须以“世界历史”的发展为前提等结论。不仅对于共产主义,马克思还认为资本 主义的发展亦是同质化的“世界历史”的发展,如马克思曾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 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06马克思晚年已经意识到这种同质化的“世界 历史”的局限性,此间,马克思阅读了柯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所有制》以及菲尔的 《印度和锡兰的雅利安人村社》等人类学著作,认识到东方村社制度相对西方社会的特 殊性及重要性,因此,马克思不再坚持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出发的“世界历史”模 式,马克思还“明确地将这种‘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注:《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P442。晚年马克思开始注意在世界 历史发展中的特殊性存在的意义,从而在空间上放弃了单一模式的“世界历史”性的共 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模式,为后来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马克思在时间上也对世界历史问题进行了反思。《人类学笔记》和《历史 学笔记》在时间上正好与《资本论》构成一个连续序列,《人类学笔记》探讨的是史前 社会,研究人类的原始文化及其发展,《历史学笔记》以时间顺序为基准,涵括了自公 元前1世纪至17世纪中叶长达1700余年的历史,《历史学笔记》正好以欧洲三十年战争 和威斯特伐利亚公约为终点,而这个终点正是资本主义开始的地方,是《资本论》研究 的起点。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思考并不满足于对现时的资本主义 的剖析与思考,还需要追溯到对史前社会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分析,将“世界历史 ”的思考推广到以往诸时代,使“世界历史”的思想真正在时间上成为为经验所实证的 世界历史性。
晚年马克思的工作是对其早期的“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补充,从而使作为唯物史观 的“世界历史”具有真正的普遍性与现实性,这也同时回应了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 指责为“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哲学”等曲解与歪曲,使作为唯物史观的“世界历史” 立足于科学的经验实证之上,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基石。因此,马克思晚年的世 界历史研究,构成了其“世界历史”思想的第四重意义。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 性是四重涵义的有机综合,只有全面理解四个层次的世界历史意义,才能正确把握马克 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真正含义,使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返回到正确的航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