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整理必修一重大历史事件
要是觉得下面的内容看不懂就看这个网页 http://wenku..com/view/ffd0142b0066f5335a812108.html
我从这儿复制来的,采纳我的答案吧
中国古代史
约公元前
2070
年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公元前
1046
年
: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公元前
770
年
:周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公元前
221
年前
:秦王嬴政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统一全国
世界古代史
公元前
8~
公元前
6
世纪
:古希腊城邦国家出现
公元前
6
世纪初
:
梭伦改革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
6
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公元前
5
世纪
:
伯里克利
执政时代
“
黄金时代
”
公元前
4
世纪后半期
:希腊被北部崛起的马其顿王国所灭
公元前
509
年
: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
公元前
3
世纪
:习惯法到公民法
公元前
5
世纪
:
《十二铜表法》
,
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
护平民利益。
6
世纪
:
《
民法大全
》
,标志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世界近代史
1640
年
:英国革命爆发
1649
年
:英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克伦威尔独裁
1660
年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继承者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以图恢复旧的统
治秩序。
1688
年
:光荣革命。
1689
年
:
《
权利法案
》的颁布
1832
年
:英国议会改革
1721
年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
1776
年
:英属北美
13
快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
1783
年
:英国承认
美国独立
1789
年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9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
: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
: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1860
年
:美国共和党开始执政
1789
年
: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1792
年
:
法国废除君主制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
年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2009~2010
必修一时间复习
2
1815
年
:封建王朝一度复辟
1848
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1852
年
:路易
.
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三帝国
1870
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1875
年
: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5
年宪法颁布
1871
年初
:德意志帝国建立
中国近代史
1839
年
6
月
:虎门销烟
1840
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1
年:
三元里抗英斗争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
1842
年
8
月
:
《
南京条约
》
“五议港元”
割
香港
给英国
之后又取得
领事裁判权
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8
年
:
《天津条约》
1860
年
:
《北京条约》
1851
年
1
月
11
日
:金田起义
洪秀全建立
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864
年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78
年:
除伊犁外
新疆回归
1884
年
在新疆设行省
1894
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9
月
黄海海战
(邓世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
年
:
4
月《
马关条约
》
“一厂二亿三岛四阜”
割台湾
允许日本
开设工厂
,资本流入,
对中国危害最大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9
年:
义和团起义
1900~1901
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年
:
9
月《
辛丑条约
》
“钱禁兵馆”划
北京东交民巷
为使馆界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洋人的朝廷”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1984
年
:兴中会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
年
:
中国同盟会
成立
1911
年
5
月:保路运动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武昌起义
即
辛亥革命
1912
年
1
月
1
日:
中华民国成立
定都南京
1912
年春
: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颁布
1912
年
2
月
:帝制的终结,标志着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1912
年
3
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9
年
5
月
4
日
:
五四运动
的爆发
1921
年
7
月
23
日
:
中共一大
的召开
1924
年
1
月
: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1925
年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1927
年初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2009~2010
必修一时间复习
3
1927
年
4
月
12
日
:四一二政变,标志着大革命局部失败
1927
年
7
月
15
日
:七一五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大革命失败
1927
年
8
月
1
日
:
南昌起义
1927
年
8
月
7
日
:八七会议
1927
年
9
月
:秋收起义
1927
年
10
月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的创建
1930
年起
:蒋介石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围剿”
1931
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4
年
10
月:
开始长征
1935
年
1
月
:遵义会议
1934
年
10
月
~1936
年
10
月
:长征胜利
1931
年
9
月
18
日:
“
九一八事变
”
局部抗战开始
1935
年
12
月:
中共陕北
瓦窑堡
召开会议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
年
12
月
9
日:
北平学生游行
即“一二·九运动”
1936
年
12
月
12
日: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1937
年
7
月
7
日
:
卢沟桥事变
,全面抗战的开始
1937
年
8
月
13
日: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
沪淞会战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首
次大捷)
1937
年
9
月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首府
延安。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37
年秋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1937
年
12
月
:南京大屠杀
1938
年:
国民政府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
1941
年
:日军在河北丰润县制造了潘家峪惨案
1940
年
:彭德怀指挥
百团大战
的胜利
1945
年
8
月
15
日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
1945
年
8
月底
:毛泽东等人赴
重庆谈判
1945
年
10
月
10
日
:国共两党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946
年
6
月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1947
年春
: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人民解放军粉
碎。
1947
年
6
月
: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
年秋
: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8
年
9
月
:辽沈战役打响,长春解放
1948
年
11
月初
:解放军乘胜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1949
年
1
月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1949
年
1
月
:
北平和平解放
1949
年元旦
: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毛泽东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但为迅速结束
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1949
年
4
月
: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但南京国名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9
年
4
月
23
日
:
解放南京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国际工人运动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2009~2010
必修一时间复习
4
1825
年
: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31-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
年起英国宪
章运动
1844
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7
年底
:马克思、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接受大会委托
起草同盟纲领。
1848
年
:
《
共产党宣言
》发表
1870
年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1871
年
3
月
18
日
:革命开始(巴黎公社)
1871
年
3
月
28
日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1871
年
5
月下旬
:
巴黎公社失败
1941
年
: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1917
年
3
月
:
“二月革命”爆发
1917
年
4
月
:
“四月提纲”的发表
1917
年
7
月
:
7
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1917
年
11
月
6
日晚
:布尔什维克党起义开始
1917
年
11
月
7
日
:列宁领导
十月革命
新中国政治建设
1949
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1949
年
10
月
1
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诞生了
1954
年
9
月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第一届全国人大
第一次会议召开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
年底: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1966
年
:
“
文化大革命
”的开始
1978
年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
建设方针。
1979
年
: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1982
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
比较完整的宪法
1984
年:
政府颁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
1988
年: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7
年
9
月:
第十五次全国人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
年
3
月:全国人大九届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正式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完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7
年:
内蒙古自治区
1955
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
年
3
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2009~2010
必修一时间复习
5
1958
年
10
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65
年:
西藏自治区
祖国统一
1949
年开始:
台湾与祖国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1979
年元旦:
全国人大常委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0
世纪
80
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1982
年: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1984
年
12
月:
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7
年开始:
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
化等发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7
年
7
月
1
日:
香港回归
1999
年
12
月
20
日:
澳门回归
1979
年元旦:
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
30
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
府又倡导两岸直接实行了通邮、通航、通商。
1990
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
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
年:
“九二共识”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005
年:
中国国名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亲切会见,双
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主张台湾和平稳定,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008
年:
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中国近代外交
1950
年:
中国与就苏联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3
年
12
月: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互相尊
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基本准则
1954
年: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1954
年
4
月至
7
月:周恩来赴
日内瓦
出席有苏、美、英、法参加的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
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
《关于恢复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
约》
)
1955
年:
万隆会议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1971
年
10
月
25
日: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
年
7
月:
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1972
年
2
月:
尼克松访问中国
1978
年
12
月:
发表《中美外交公报》
1979
年
1
月
1
日:
中美正式建交
两国关系正常化
1972
年
9
月: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正式建交
1991
年: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
年
10
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有哪些
每一本书侧重不同的方面,首先要理清各个角度的历史发展脉络再有针对性地记忆
几乎每本书都要背的,因为高考很会扣细节,所以要想充分备考,最高境界就是全部背过
必修一关于政治,最好是先以中国和国际两大角度构建体系,然后对比记忆,每个时间段政治方面的特点,重大事件,每个事件的背景、原因、目的、过程、实质、结果、评价、启示都要总结梳理
必修二关于经济,一定要分析好不同经济的性质以及各自的发展线索,比如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
关于文化,注意前后对比和联系,比如西方文明的发展,每一课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想要告诉楼主,高中历史其实全部都要背的,关键在于记忆的方法,这样更有助于去理解,高考历史题非常考验思维含量!还有就是做题时一定要抓住考点,这些高考模拟真题上都有。
C. 高一历史必修一
其实要知道主要知识点只要看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就知道了。老师上课基本参照上面,这是高考命题人参与编写的。
历史(Ⅰ)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参照《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D.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西安事变
1、发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在中共的调解下,和平解决。
【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为了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二、国共合作抗日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3)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
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两种命运)
(1)中国共产党 1945年召开七大 主张废止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中国国民党 1945年召开六大 主张准备发动内战、坚持一党专政和拒绝成立联合政府。
(3)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①1945年8月,“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②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分定了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
2、解放战争的过程
(1)中国共产党战略防御阶段
①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开始。 ②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国民党由全民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注意】与山东有关的重点战役: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进攻阶段
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
(3)双方决战
①背景:解放军的力量已经超过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时间和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胜利。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一、开国大典
1、《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书上把这次政协会议称之为“新政协”是相对于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而言的。从时间背景上来看,解放战争已经取得成功,所以这次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个重要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的作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共同纲领》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时期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时期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成分所决定的,从这一点上大家应该可以得出《共同纲领》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新中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了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二、1954年宪法(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颁布背景:
①政治上:为了保障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经济上: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需要制订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④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了宪法。
3、特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①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③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E. 必修一历史
1.分封制,郡县制 2.分封制,特点,天子只是天下共主,诸侯国各自治理国家,专战争时期,诸侯有义属务随天子出征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奴隶制开始瓦解,封建地主阶级开始取代奴隶制取得的政权,封建社会应该从战国时期开始算起吧,界限没那么清楚,结束的话,是辛亥革命,不过北洋军阀同样算是封建军阀 4.记不太清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封建专制制度得到巩固,隋唐时期,唐代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北宋,杯酒释兵权,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5 举孝廉(西汉开始的)九品中正制(南北朝)科举制(隋炀帝)
F.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 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四课考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一课考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 《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是:英国; 2、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到1842年; 4、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自发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争; 5、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6、《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7、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表现在三个变化: (1)社会性质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3)革命性质变化:由农民革命转变为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7、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8、焚烧圆明园的事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9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 9、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同样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4)(1899——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台湾问题整理:1895年《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回归中国,1949年蒋介石盘据台湾,1950年美国侵朝战争把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1979年全国人大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1990年和1991年海峡两岸分别建立了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基会、海协会)实行经济政治对话。1995年江总书记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第二课考点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认真抗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5、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30多万同胞被日本鬼子杀害。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实确凿,铁证如山。 7、1940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 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 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 10、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的配合抗日。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考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 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 2、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4、中国同盟会(1905年):政治纲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同盟会的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和时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6、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8、辛亥革命的结局: 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9、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2)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4)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5)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6)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第三课考点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26、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27、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建立的上海共产党组织; 28、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9、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和最低纲领;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 30、标志国共合作形成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3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33、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第四课考点 34、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洛川会议 35、八路军创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聂荣臻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36、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考点: 3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38、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0、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届人大周恩来提出的;41、中共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 4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课考点 43、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是:刘少奇冤案 第三课考点 44、香港澳门回归日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45、1990年和1991年台湾与大陆分别成立民间团体进行对话,他们是:台湾的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大陆的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考点 46、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47、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8、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1954年瑞士日内瓦会议; 49、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1955年万隆会议; 第二课考点 5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席位是:1971年10月联大26届会议; 51、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的事件是: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52、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是:1978年底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53、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4、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是: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后邓小平访问美国; 55、日本与中国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 第三课考点 56、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57、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58、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加强了: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与经济联系; 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59、人类早期主要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 60、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三个重要改革时期,依次分别是: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未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 61、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什么改革时期:伯利克里改革时期; ? 第二课考点 6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 63、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民法大全》; 64、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65:罗马法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等; 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考点 66、17世纪初统治英国的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属于什么王朝:斯图亚特王朝; 6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迄时间为:1640年、1688年; 68、光荣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了英国了君主立宪制; 69、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70、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是:责任制内阁; 7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哪三位一体的混合物: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72、英国君主立宪制主要特点是:保留君主,议会掌权; 第二课考点 73、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间是:1775年; 74、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 75、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76、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论基础源于: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思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77、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与权力分别为: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 78、美国政体特点是: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 ? 第三课考点 7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789年; 80、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81、法国共和制度确立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82、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的政治特点是:分裂; 83、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起到中心作用的邦国是:普鲁士邦国; 84、提出“铁血政策”采用王朝战争方式统一德意志的是:普鲁士邦国宰相俾斯麦; ? 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一课考点 85、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825年英国; 86、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代表人物是:傅立叶、欧文、圣西门; 87、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是: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88、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89、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共产党宣言》;5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巴黎公社的建立; 第二课考点 9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56、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 92、1917年11月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93、提出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任务的是: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 94、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十月革命以后建立的苏俄; 95、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 第三课考点 96、建国初巩固政权的三大事件是:基本解放全国领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9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98、一五计划的特点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99、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0、农业基本实行合作化的时间是:1955年底; 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考点 101、奠定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雅尔塔体系; 102、冷战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的北约的建立; 103、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表现在:政治上社会主义政权的扩展,经济上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军事上的华约组织的建立; 第二课考点 104、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05、二战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是在:1956年到1973年; 106、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于:1961年;70、新中国建立后出现三个经济振兴时期是:1949到1957年,1956年到1966年,改革开放以来; 第三课考点 107、东欧剧变发生时间:1989年; 108、苏联解体发生时间:1991年; 109、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是:波兰; 110、标志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苏共被排挤出政权的事件是:“八一九”事件; 111、欧洲联盟建立于:1993年底;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表现是:一超多强,一超是美国,多强包括了欧洲、日本、中国、俄罗斯;
亲,给采纳
G. 高一历史必修一目录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2课 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治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第11课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17课 *综合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20课 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本目录、前言、附录目 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 太平天国运动
二、 辛亥革命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二、 卓尔不群的雅典
三、 罗马人的法律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二、 美国1787年宪法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 美苏争锋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三、 走向多极化
人教版高一历史目录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3课辛亥革命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6课抗日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H. 高一历史必修一基本内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 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四课考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
I. 高中历史必修一
1.中英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 签订《天津条约》等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2.列强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3.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三国干涉还辽:甲午中日战争。为了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南京条约》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 议税:英国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通商: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二亿两白银);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5.深入中国内陆
6.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平均主义思想
后期:《资政新篇》资本主义成分
7.反帝反封建
8.中华同盟会。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建立民国
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帝制,结束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革命果实最终被窃取
10.历史背景: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统治,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已经迅速壮大到二百多万人,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斗争的正确方向;新文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中国政府代表要求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种权利遭到无理拒绝。“巴黎和会”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