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有没有关于旧石器时代的电视剧或电影,难道旧石器时代不是历史吗
中国旧石器时抄代早期文化分袭布已很普遍。距今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以及东谷坨文化(见东谷坨遗址)。距今100万年以后的遗址更多,在北方以周口店的北京人文化为代表,在南方以贵州黔西观音洞的观音洞文化为代表。总起来看,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基本上是类似于奥杜韦文化的类型,似乎没有西方的阿舍利手斧文化。但有的学者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旧石器文化和西方阿舍利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着交流。
关于电影的话,我就不知道了。
2. 谁知道中国古代遗址(详细描写一个)
半坡遗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 2个男子和4个女子 ,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有木板葬具,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遗址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围绕的居住区、围沟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东的制陶区三部分。在发掘的大约10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和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大量的遗物。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1953年发现,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5次发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揭露面积达1万平方米。文化遗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以半坡类型丰富而典型,是遗址的主要堆积,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编辑本段]【简史】
1952年,半坡遗址被发现。
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半坡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半坡遗址进行回填保护。
2006年,半坡遗址重新开放。
[编辑本段]【特征】
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常使许多观众留恋忘返。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在这里,您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半坡母系氏族村是半坡博物馆陈列的有机延伸。它以积极保护遗址为前提,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将珍贵的遗产从地下搬到地上,立体地再现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它丰富博物馆的内涵,弘扬华夏悠久文化历史,荟萃了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民居田园的生活。它发挥了文物的优势,集科研、考古、教学、旅游、娱乐于一体,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
聚落布局:遗址大致分为 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
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
烧制陶器的窑址发现:6座,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窑室较小,直径只有 1米左右。
半坡类型的墓葬发现:250座。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均在居住区内房子周围,以钵、盆与瓮或两瓮相对扣为葬具,往往在葬具器盖的底部有意识凿一小孔,似为灵魂出入口。小孩土坑墓3座,其中1座使用木板作葬具,并有较丰富而精致的随葬品。这是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成人墓葬均为浅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也有少数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 2座同性合葬墓。随葬品多为日常生活实用器及装饰品等,到了晚期已有专门为死者做的明器随葬。
3. 中国古代人类遗址有哪些
良渚遗址,仰韶遗址,河姆渡遗址,周口店遗址,元谋遗址,蓝田遗址、北京人遗版址权、新洞人遗址、田园人遗址、东湖林人遗址、金牛山人遗址、和套人遗址、大荔人遗址、许家窑人遗址、下草湾、和县、资阳、长阳、柳江、马坝、左镇人遗址
4. 中国历史遗迹
一、长江三峡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大峡谷,还是我国乃至亚洲最早居住古人类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和世界人类远古文明出现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曾预言说:“我们现在称北京猿人为我们的老祖宗,但北京猿人的老祖宗又在哪里?我觉得应该到长江三峡一带探寻。”现在,考古学家在大量的遗址遗迹中已经找出三峡人类活动的大致轮廓,在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巫山龙骨坡,发现200多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证明“巫山人”是全球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人类;新石器时代遗址大溪文化展示了三峡人类的聪明才智;三峡地区古代巴人的遗址和墓地反映了三峡是巴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是解开古代巴人历史之谜的主要地段。长江文明堪与黄河文明媲美。
三峡也是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另一个摇篮和重要通道。在历史进程中,长江串接起下游的吴越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而三峡,像一个巨大的纽结,沟通了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将巴蜀文明和荆楚文明连接起来,造就了完整的长江文明。三峡两岸夏商周遗址、秦时栈道、楚国阳台、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夷陵(湖北宜昌)古战场,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八阵图、永安宫、涪陵白鹤梁、黄陵庙等古代建筑和文化遗迹,与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向人们展开了一册数千年文化历史的巨卷。可以说,百里三峡是一根哺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脐带,如果没有这个通道,中华民族文化史就是残缺的。
三峡是中国让人记忆最深刻的景观,小学课本收入的《长江之歌》使不少人第一次认识长江的豪迈;中学课本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名诗,和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让我们进一步领略了三峡的雄奇与壮丽;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三峡》一文中把长江三峡那独具魅力的风光名胜和意境渲染得淋漓尽致,一次又一次的加深了我们对三峡的印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我们通常所的三峡风光是指泛从重庆到宜昌全长600公里的峡江风光。整个三峡位于崇山峻岭之中,两岸山高谷深,悬崖绝壁,群峰竞秀。三峡“山水峡林泉洞,包罗万象;雄奇秀险峻幽,无奇不有”;其景色之壮观,气象之宏阔,占尽天下所有自然景色,被称为天然博物馆,是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位居全国十大风景区之首。
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峡谷,以雄奇之美著称于世。瞿塘峡山势雄峻,两岸的山就像大斧切成的一样,其中夔门山势尤为雄奇,是瞿塘峡的代表景观,也是长江三峡在景观上特征最明显的景观。古人诗称夔门为:“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人们常称“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
巫峡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幽深秀丽闻名中外。巫峡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峰峰奇绝,就像一串翠绿的宝石镶嵌在江畔,其中以神女峰最富魅力。由于巫峡湿气蒸腾不散,容易成云致雾,随时可见云雾或缠绕于山腰,或飘浮于江面之上,因此,古代骚人墨客游历三峡时,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三峡的云和三峡的雨。
5. 中国古代的历史遗迹的介绍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专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属丰富的人文古迹。我国历史古迹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我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发现的古人类有十多种,如距今已有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距今有80万年的陕西蓝田人,距今有40万年的北京人,遗迹年代更晚一些的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山顶洞人等等。至于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就更多了,比较典型的有本文提到的“蓝田遗址”、“河姆渡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大汶口遗址”等。我国古代为帝王修建陵墓的风气相当盛行,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其中所发现的历史文物之丰富一向为世人所注目。我国著名的帝王陵墓主要有黄帝陵、禹陵、秦始皇陵、昭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等。1974年我国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面积达14,260平方米的兵马俑坑,坑内有成千上万个武士俑和陶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6. 中国古代文明遗址有哪些
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出了一幕幕回壮丽辉煌的剧目答,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之恩。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7. 中国历史的代表遗址有哪些特点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古迹。
我国历史古迹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我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发现的古人类有十多种,如距今已有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距今有80万年的陕西蓝田人,距今有40万年的北京人,遗迹年代更晚一些的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山顶洞人等等。至于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就更多了,比较典型的有本文提到的“蓝田遗址”、“河姆渡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大汶口遗址”等。
我国古代为帝王修建陵墓的风气相当盛行,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其中所发现的历史文物之丰富一向为世人所注目。我国著名的帝王陵墓主要有黄帝陵、禹陵、秦始皇陵、昭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等。1974年我国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面积达14,260平方米的兵马俑坑,坑内有成千上万个武士俑和陶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河姆渡文化遗址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据考证,傅家山先民定居以后,种植水稻是它最主要的食物。根据是骨耜农具的使用、夹炭陶中大量掺和的稻谷和陶器上谷粒、稻禾的刻划纹饰等。除此之外,渔猎和采集是这些先民必要的经济补充。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8. <中国古代史>中国原始农耕文化遗址有哪些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又有哪些
西安半坡遗址
西安蓝田人遗址
四川资阳人遗址
沈阳新乐遗址
河姆渡遗址
龙山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遗址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
中国原始社会遗址代表文物大全
夏家店遗址
(下层为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上层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300年)
中国北方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发掘年代:1960年
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命名地,为探寻中国北方青铜文明提供了重要资料。
夏家店上层文化陶鬲:炊器(右上,高37厘米)
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短剑:兵器(中,长33.6厘米)
夏家店上层文化陶鼎:炊器(左下,高13.7厘米)
2006-7-22 14:19 candy
东下冯遗址
(公元前19OO年~公元前1500年)
夏商时期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
发掘年代:1974年
为了解晋南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内涵以及探索夏文化都有积极的意义。
石磐:乐器(上,长68厘米)
青铜爵:酒器(下,高12厘米)
2006-7-22 14:19 candy
二里头遗址
(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500年)
夏代晚期城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
发掘年代:1959年至今
二里头文化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青铜牌饰:装饰品(左上,高14.4厘米)
鸭形陶壶:水器或酒器(左下,高10厘米)
青铜爵:酒器(右下,高22.5厘米)
2006-7-22 14:19 candy
圆山遗址
(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1100年)
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位于台湾省台北市。
发掘年代:1953年
为了解台湾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人兽形玉玦:装饰品(上)
右肩石斧:工具(中)
陶罐及残口沿:盛器(下,最大者高14厘米)
2006-7-22 14:20 candy
东湾仔北遗址
(公元前3700年~公元前500年)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遗址,位于香港马湾岛。
发掘年代:1997年
为了解香港地区的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陶器座:炊器(上,高18.2厘米)
长颈圈足陶壶:食器或水器(下,高26厘米)
2006-7-22 14:20 candy
石峡遗址
(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700年)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广东省曲江县。
发掘年代:1973年。
为探索中国岭南地区原始社会的解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玉玦:装饰品(上,直径6.3厘米)
玉玦:装饰品(中,直径8.8厘米)
玉琮:礼器(下,长14.1厘米)
2006-7-22 14:20 candy
卡若遗址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县。
发掘年代:1978~1979年
卡若文化命名地,西藏高原新石器聚落遗址的首次发掘。
12号房址:(背景,长54O厘米)
双体兽形陶罐:食器或水器(中,长32厘米)
大理石和粘土岩制项饰:装饰品(背景右,长52厘米)
2006-7-22 14:21 candy
齐家坪遗址
(公元前2000年左右)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发现年代:1924年
齐家文化命名地,揭开了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研究的序幕。
陶瓮:盛器(左上,高11.8厘米)
三角纹彩绘陶片:(右上,高4.7厘米)
器耳部陶片:(右中上,高4厘米)
器耳部陶片:(右中下,高4.8厘米)
三角纹彩陶双耳罐:食器(下,高10.2厘米)
2006-7-22 14:21 candy
王城岗遗址
(公元前2469年~公元前1543年)
新石器时代城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县。
发掘年代:1975年
对研究中国龙山时代的城和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陶鬶形器:水器或酒器(上,高16厘米)
陶杯:水器或酒器(左下,高8厘米)
陶豆:食器(右下,高12.6厘米)
2006-7-22 14:21 candy
陶寺遗址
(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900年)
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山西省襄汾县。
发掘年代:1975年至今
对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尧舜时代的社会历史有重要意义。
彩绘龙纹陶盘:水器(上,口径37厘米,高8.8厘米)
陶异形器:具体用途不明(下,高83.6厘米)
玉琮:礼器(背景,边长7厘米)
2006-7-22 14:21 candy
石家河遗址群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位于湖北省天门市。
发掘年代:1954年至今
为探索长江中游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的突破口。
彩陶高足壶:食器(上,高16.1厘米)
玉人头像:礼器或装饰品(下,高3.7厘米)
2006-7-22 14:22 candy
良渚文化遗址群
(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
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位于浙江省余杭县。
发掘年代:1936年至今
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玉琮,礼器(上,高4.5厘米)
玉琮:礼器(下,高10厘米)
2006-7-22 14:22 candy
城子崖遗址
(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100年)
新石器时代城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
发掘年代:1931年
龙山文化命名地,是中国史前城址的首次发现
白陶鬶:酒器或水器(上)
黑陶罍:食器或礼器(下)
2006-7-22 14:22 candy
牛河梁遗址
(公元前3770年~公元前292O年)
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
发掘年代:1983年至今
揭示了红山文化的祭祀生活。
玉猪龙;礼器(右上,高14厘米)
彩色女神头像:(下,高22.5厘米)
2006-7-22 14:23 candy
柳湾墓地
(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100年)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氏族墓地,位于青海省乐都县。
发掘年代:1974年~1979年
揭示了当地居民的墓葬形态,对研究甘青地区各原始文化的内涵、序列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彩陶带嘴陶壶:水器(上,高25厘米)
彩陶人像陶壶:水器(下,高34厘米)
2006-7-22 14:23 candy
马家窑遗址
(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700年)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
发掘年代:1924年
马家窑文化命名地,是黄河上游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首次发现。
彩陶尖底瓶:水器(上,高26厘米)
彩陶豆:食器(下,高16.4厘米)
2006-7-22 14:23 candy
崧泽遗址
(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县。
发掘年代:196O年
崧泽文化命名地,为研究太湖地区原始文化和上海史前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猪首形陶匜:水器(中右,高6.7厘米)
黑陶壶:水器或酒器(中左,高19.5厘米)
鱼鸟形玉璜:装饰品(上、下,长6.6厘米)
2006-7-22 14:24 candy
屈家岭遗址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600年)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县。
发掘年代:1954年~1989年
屈家岭文化命名地,对认识长江中游地区和江汉平原的史前文化有重要意义。
带盖陶甑:蒸煮器(左上,通高35厘米)
镂孔喇叭形圈足陶豆:食器(右下,高17厘米)
陶纺轮:纺织工具(背景,最小者直径3.5厘米)
2006-7-22 14:24 candy
城头山遗址
(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800年)
新石器时代城址,
位于湖南省澧县。
发掘年代:1991年
为深索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形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黑陶壶:酒器或水器(上,高15.5厘米)
彩陶杯:酒器或水器(下,口径10厘米)
2006-7-22 14:24 candy
大溪遗址
(公元前4400年~公元前3300年)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
发掘年代;1925年至今
大溪文化命名地,首次发现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
彩陶碗:食器(上中,高6.6厘米)
单耳彩陶杯:水器(左下,高6厘米,右下,高8.5厘米)
参考资料:中国原始社会遗址代表文物大全
9. 南方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哪里
4月8日,由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共同主办的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 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该遗址文化层的年代为4.4万年至3.6万年,它的发现表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发生于中国南方的时间早于北方,这或许意味着不同的交流路线。 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该遗址距今7000~6000年,它是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史前时代研究的重要发现。 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 河南灵宝是仰韶文化中期的核心地带,该墓地的发现极大的深化了学术界对仰韶文化中期社会复杂状况的认识。 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 该遗址是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保存最好、信息量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贝丘遗址。 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 晋西北、陕北高原一带在商晚期可能为某政治集团的活动范围,该遗址可能是这一集团的权力中心所在。 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 先秦土墩墓被认为是吴越文化的特征之一,此次发现填补了在福建地区发现土墩墓的空白。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 三座墓葬墓道中发现随葬车4乘、墓室各1乘,车乘装潢极度豪华。这类车乘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实属罕见。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 该遗址大型“乐器坑”的发现对于早期秦人的礼乐制度、祭祀制度、铜器铸造工艺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 安徽六安双墩汉代墓地 双墩一号汉墓和六安国王陵区的发现,揭开了《史记》所载的西汉六安国的神秘面纱。 上海普陀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距今700年历史,是已发现的同类遗址中规模最大、做工最精、保存最好的一处。
10. 求中国古代文化遗址总录及详细介绍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良渚文化时期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琮、璧,说明墓主人生前大量占有他人的劳动,也正说明了私有制产生和阶级的分化,是国家形成的前奏,预示着东方文明曙光的升起。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
良渚文化的象征——玉琮 中华民族尚玉之风源远流长,玉在中国古代一直是许多美好、珍贵、高尚事物的代称,美物、美名、美德、美人,都可用玉指称。玉为美石,也是一种矿物。从矿物学角度看,玉可分为硬玉(翡翠)和软玉(阳起石、透闪石)两类。
有的研究者认为琮是原始宗教中沟通天地的神器,璧很可能是财富的标志物。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体积最大、制作及雕刻最精的玉器。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位于杭州市余杭县雉山村南侧的反山墓地,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贵族墓葬11座,出土了一件最大的玉琮,高8.8厘米,孔径4.9厘米,外径17.6厘米,重6.5千克,是迄今发现的“玉琮之王”。玉琮嫩白略带浅黄色,矮方柱体,孔小壁厚,俯视如璧形。
红山文化 是由距今五、六千年前活动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辽河上游流域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迄今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在辽宁西部地区的几近千处。
位于辽宁省凌源县境内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特别是其中的“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成就。专家们由此对中华文明起源史、中华古国史进行了新的思考: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4000年前提早到5000年前;把中华古国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
女神庙全长约22米,宽约2~9米,主体建筑长18.4米,系一半地穴式建筑遗存。庙为多室组成,主室为圆形,左右各有一圆形侧室。主室北部为一近方形室,南部似有三室相连,成一横长室,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布局严谨而又有所变化。这种建筑格局,作为中国建筑的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已可追溯到此。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有关夏代年代学的研究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在1995年秋开始筹备,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经过多学科的200位专家5年来的集体努力,目前已经达到计划预定的目标。2000年9月15日,在科技部组织召开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验收会”上,断代工程顺利通过了由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验收组进行的验收。《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