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古代儒学的正统地位对于学前教育有什么影响
有人说,中国古代儒学的正统地位的标志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也许是后人对儒学断章取义(之所以这么说可以仔细读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与后世儒学的区别)拿来为统治者的开始,但其实就算在汉代,儒学的影响也并不大,更不要说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再到隋朝的一统,然后就是令世界甚至后世仰望的大唐,某些学者真正把儒学拿来为统治者服务的应该是宋代,当然汉代董仲舒应该给了灵感。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
儒学真正对学前教育起到影响的也应该在宋代以后,宋代是个特别的朝代,国民生产总值世界居首,而且是个最适合文人生活的朝代,可以说被断章的儒学是最适合当时统治者和知识分子的学说,因此也成了学前教育的课本。
实际上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还是比较深刻的,也因为其深刻造成了某些大儒们可以随便解读,最后解读成了对统治者有利的方向去。同时也因为他们的深刻是不适合启蒙教育的,因此蒙学只是对其主要思想进行简化,形成几本蒙学。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等
《三字经》算是比较尊重原始儒学思想的,毕竟因其比较基础,而且针对的是儿童,还是要比较客观的。举几个例子,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这里就比较原始地反应了,父子,夫妇,兄弟等之间“互相”关系,而到了大儒们那里就成了“君为巨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单向制约。巨为君什么,子为父什么,妻为夫什么就略去了。
三字经里也谈论到学习方法:
经子通,读诸史。
先读十三经,是作为工具书,再读诸子百家,是了解人的思想和立场,再读史,才能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总之,儒家既被统治者断章取义地利用着,同时又迸发出耀目的文化之光,对古代启蒙教育有着极其积极的作用。相对很具有积极意义的启蒙教育来说,十年寒窗苦读(相当于中学大学)加上应试科举也许才真正是文化的枷锁。
『贰』 儒家为什么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儒学对中国的影响
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当代意义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某些地区更将“孔圣诞”定为“教师节”.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
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但是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儒家思想精髓及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光辉人类发展社会史,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也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这种伦理思想上升到中华民族精神意志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掌握及创造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应用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功.
当前苏联的解体给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震惊,当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面临危机和矛盾让世人困惑迷茫时,智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代表---胡锦涛已经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及全世界社会发展在理论上指明了理论创新的方向---和谐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伦理观的创建和社会实践在构键和谐社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科学社会主义伦理观是儒家思想精髓的发展是适合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意识.它是东西方人类最进步思想意识的结晶.它的诞生和实践应用不仅仅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健康快速发展保证,也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上的革命,更是全世界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引.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能动性---社会意识能动性在社会实践上的成功应用.
『叁』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儒学的正统地位对于学前教育有何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儒道两家的思想无疑是主体;就其特质来看,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最具决定性和典型的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逐步确立的儒释道多元互补的稳定的文化结构中,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互补居于首要的和基础的地位。因而,了解儒道互补,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层底蕴,都是至关重要的。
儒道之互补,是以两家学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又明显的差异为前提的。这些差异只是儒道两家关注的问题不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因而并不是互不相容、截然对立的,并不构成激烈的冲突。惟其如此,才使得儒道两家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形成了相辅相成、恰相对待的局面。它们各有长短得失,且此家之长正为彼家之短,反之亦然,从而使得两家思想的互补成为必要和可能。
本文拟以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为例,对儒道两家的文化差异和由此形成的互补机制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一、儒道两家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当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的影响最深最广最大。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学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最终形成了儒道两家的不同传统,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的差异是十分广泛的,但就其最主要的方面而言,莫过于理论上各有偏重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下面分别对这两方面加以讨论。
一般而言,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本体论和宇宙论;孔子则偏重于对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伦理学。就本体论和宇宙论而言,孔子的思想在这方面基本上是阙如的,而就伦理学而言,这方面也不是老子关心的重点。
老子提出了道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并加以系统化的论证。以道为核心,老子展开了他的全部学说。特别是其中关于宇宙起源和本体的探讨,以及系统的认识论学说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更是具有独创性的哲学思想--这里指的不是广义的哲学。毫无疑问,老子的道论开创了中国哲学中的形上学传统,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范畴出于老子的最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完全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中国哲学能与西方哲学对话,主要有赖于道家,特别是有赖于老子的思想。对此,张岱年先生就曾说过: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这是确然无疑的。……在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道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
孔子则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开创者。孔子提出了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原则,力图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入手来解救社会危机。孔子以仁为核心范畴,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建立了完整的伦理道德学说,并以此作为自己学说的主体内容。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老子和孔子由于所关注和思考的主要问题的不同,形成了他们在思想理论上各有偏重。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一书中,曾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为标准来评价古代的学说。他在评论孔、孟时认为:他们于高明方面,尚未达到最高标准;在评论老、庄时认为其哲学极高明,然于道中庸则不足。在冯先生看来,孔、孟思想的特点在于道中庸,于伦理道德的领域见长;而老、庄思想的特点和优势则在于极高明之形上哲学领域。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所表现出来的儒道两家的文化差异,可谓见仁见智,各有千秋,并无优劣之分。
这里需要申明的是,本文所说的道论专指围绕道进行的形而上之哲学思考,而不是泛指所有关于道的言论。道范畴并非道家的专利,先秦各学派都谈论道,而且都不在少数,可谓儒有儒道,墨有墨道。不过,诸家之道皆为政治、伦理范畴,唯有道家之道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意义。就儒家而论,《论语》中道字凡76见,多为人伦之道,且孔子从不谈论天道,有子贡所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为证。在儒家学说中,仁、义、礼等都是具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道则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泛指儒家的最高追求,或曰儒家的真理、主义。士君子都应志于道,不惜以身殉道,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也泛指儒家的所有主张,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 [4]是也,它内在地包含着所有具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这些具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则是道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实现道的途径与方法。如孔子说:行义以达其道 ,孟子也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善的关系,以这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来处理人际关系,便是儒家之道。因此,不论是孔子的杀身成仁还是孟子的舍生取义,都是以身殉道。总之,儒、道两家虽然都重视道,但两家各自的道只是符号形式相同,意义和内容却有根本的差异,道家的道以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为主,儒家的道则为伦理、政治范畴。
有一种很有影响的观点,认为道家注重天道,轻视人事,实际的情况恐非如此。道家虽然善于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道家著作虽然以谈论天道和哲理为一大特色,但终归还要落实到社会和人生中来。如《老子》书中谈天道和哲理要超过任何一部古代典籍,因而说道家注重天道是没有问题的。但说道家轻视人事,恐怕就不合于事实了。以《老子》为例,书中的主要篇幅还是谈社会政治与人生的,有的是直接谈社会政治与人生,有的是从哲理中引出社会政治人生,或从社会政治人生中提升出哲理,有的则两者兼而有之;即使是只谈抽象哲理的语句,就《老子》全书而言,最终也是要为社会人生求得天道观方面的依据和指导。因而老子所开创的道家有着丰富的关于社会与人生的哲理性思想,正是由于道家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了与儒家迥异的看法和解决方式,因而才能在这一广大的领域同儒家学说形成互动和互补。
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的另一主要差异,在于价值观念的不同。
大体来说,孔子开创的儒家的价值观,以人文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投身社会事业。老子开创的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
由于价值取向的差异,儒道两家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人生道路便有了不同的设计。儒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持乐观的态度,为士人君子设计了一条进取型的人生道路。在儒家看来,个人的价值必须置于社会群体中才可以实现,人生只有投身社会事业才有意义,他们主张以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应为之奋斗的目标,主张个人应尽可能多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道家对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则持有一种谨慎、冷静的态度,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文明的进步是必须付出代价的,对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有充分的估计,对人类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问题和对人性本身的扭曲与伤害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老子及早地观察到了这些我们今天称之为异化的现象,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并且提出了自然主义的原则,力图用回归自然的方法来避免、克服和矫治之。老子的这一思想是深刻的,老子学说中的许多内容都是针对社会和人性的异化现象提出来的。在老子看来,人性的真朴永远应该是人生进取的出发点,社会发展和人生进取都不应以丧失自然和谐和真朴之性为代价。
关于老子和孔子所代表的儒道两家的文化差异,应该客观地对待,而不应把它们夸大。对此,有一些误解有必要在这里澄清。
首先,从总体上看,儒家倡导进取型的人生,道家则比较超然通达,故而给人以儒家入世、道家出世的印象,其实并不尽然。事实上,儒家的孔、孟和道家的老、庄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两种心态,只不过孔、孟更为用世些而老、庄更为超然些罢了。老子和庄子都具有很强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只是他们较多地以批评者的面目出现而有别于孔、孟而已。孔、孟在积极进取追求事功的人生道路上也常怀有超然通达的心态,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欣赏曾点式的超脱旷达,对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的人心向往之,并认为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 ,甚至萌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的念头,荀子也述孔子之言曰: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 [11];孟子亦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2]孔、孟这种矛盾心态或灵活态度是他们在天下无道,人生常穷而不得志的社会现实中不得不采取的一种自我调节和心理准备,在这一点上,他们与老、庄是一样的。在后来经过历史选择而逐渐形成和定格的文化格局中,儒家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得到了强化和突出,而孔、孟原有的那种超然与灵活的心态逐渐被淡化乃至被遗忘;相反,道家式的入世情怀却被淡忘,其超然通达的方面却被突出,以致道家在世人的心目中只是以旁观者的面目出现,道家思想遂主要被用来应付逆境和在人生进取中起调节缓冲的作用。总之,本来面目的孔、孟、老、庄与历史锁定的孔、孟、老、庄,都是应该区别对待的。
『肆』 中国古代儒学的正统地位对于学前教育有什么影响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回(智、信、圣、仁、义、忠答),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对于学前教育,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能够因学得仕,并不受到家族等级的严格限制,也反映了社会对文化的普遍重视。
『伍』 儒学的发展历程对传统语文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中国儒家教育哲学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的一部分,“是在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经过不断创造和改革并变化了的形式存在于现代教育之中的教育哲学观念和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1]儒家教育哲学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智慧,它的某些思想与方法,能给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带来很大的启发与影响。
一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特别是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统治思想界达千年之久。“在漫长的岁月里,儒学思想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与发展,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变,并由此表现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儒家思想发展中,曾与道家思想结合而出现的魏晋玄学,与佛家思想结合而出现的宋明理学,同近代西方哲学和科学思想结合而出现的新儒学。”[2]儒家思想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也有本质的不变的东西,以下便是儒家教育哲学的一些基本特点。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见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阴阳义》。“天亦有喜怒之心,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和之,天人一也。”董仲舒的本意是为了说明天人同类,这是汉代思想家普遍信奉的思想。在董仲舒以前,儒者们虽然没有讲“天人一也”的命题,却已有类似的思想。比如《孟子·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知性”之所以能够“知天”,乃是因为人的心性和“天”是一致的,否则不可能尽此而知彼。孟子要求知天的目的是为了“事天”,“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到了宋代,儒者们用更精确的理论去表达了天人一致的关系,宋代儒者说,天就是气,就是气中之理。从身体到灵魂,既然都是源于天,那么天人本来就是一体,没有什么和与不和的问题。到明代,王守仁更彻底的指出,我的心就是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也。”(《阳明全书·答季明德》)“人心与物同体”,“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传习录》下)。那么,认识了自己的心,也就认识了天,认识了万物。心中本有良知、良能,人要做的就是把心中的良知、良能用于待人处世,用于事事物,这是最彻底的天人一体说。
从天与人的关系到人与教育的关系,《中庸》作了最概括的阐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因而,天所赋与人的就叫做性,循性而行就叫做道,修治此道就叫做教。首先,它指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秉性,既然说要循性而行,就表示这种天赋秉性具有某种趋向性。因此,所谓“率性”也就是要遵循人性中潜在的本然之善,使之得以发扬和扩充。其次,《中庸》继而提出“修道之为教”——教育与人性发展的问题,从“修道”一词可见,《中庸》以为人性的真正得到保持和发扬,还要靠教育来修治。这三句话勾画出了中国古代教育哲学逻辑结构的基本脉络。
2.政教统一
儒家的一贯思想是从政治要求出发看待教育的作用,使教育为政治服务。《大学》开首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被称为“三纲领”。“明明德”就是指把人天生的善性——“明德”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人为学做人的第一步。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对此的解释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教,为人父止于慈,为国人教止于信。”每个人都应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大学》三纲领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是一个要求从低到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活动由自身到他人,以至群体社会的过程,表现了很高的道德要求,较强的逻辑性和易解性、可行性。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学记》中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欲化民成俗,其为有学乎”。这里所说的“教学”与“学”,都是指整个教育而言的。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一大特点。
儒家非常重视“仁政”和“德治”,并以“仁”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让全社会成员互爱又协调。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不如“道之以德,其之以礼”,因为前者只能达到“民免而无耻”,而后者则能达到“有耻且格”。要施仁政,行德治,就必须抓教育工作,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达到国泰民安的政治目的。孔子的“德治”和“仁政”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曾起过爱民的积极作用。总而言之,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极端密切是中国儒家传统教育哲学的一大特点。
3.文道结合
儒家教育哲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文以载道”,“尊德性而道问学”。“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传统教育,把知识教学与教学过程道德化了。把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形成了知德论的特点。”[3]因为“知者不或,仁者不扰,勇者不惧”,“好学近乎知,为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儒家思想中,有关智德体的要求离不开道德的内容,孔子设“文、行、忠、信”四教以教人,大都具有道德教育的性质。他编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教科书。六种教材,各有教育任务,对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价值。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要求在知识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把道德理想和现实理想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朱熹将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这样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因为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很弱,所以他们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为此,他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在《小学书题》中他说道:“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在《大学章句序》中又说:“人生八岁,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第,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以此向儿童灌输道德伦理观念,培养和训练道德行为习惯。到大学阶段再“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这个道就是当时社会所要求的伦理纲常和行为准则。
4.知行一致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指导行动,行又反过来加深理解知识,知与行就是在这种辩证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和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由于学生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来接受人类已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因而一般的是知在行前,当然在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多种不同的组织和模式。
对儒家来说,在知行关系问题上更多的是从伦理道德的要求出发,一般的是重视行的意义。《尚书·说命中》曰“非知之难,行之维艰”成为儒家重行的准则。孔子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知行体现在不同领域内,也有不同的要求。但在伦理为本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践行是其主要特点。
二
中国儒家教育哲学强调的“天人合一”,“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对人的对立意见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意识顺从诚敬意识等”。[4]这对中国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国民族性格的形成,热爱集体的情感的形成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导致从众心理普遍,多元化和多样化价值观难以形成,人的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千人一貌’现象严重,无论在教育内容上,还是在教育形式和方式的选择上,都雷同多而差异少。”[5]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语文教育进行改革的今天,一方面,要使传统教育哲学中的积极思想得以发挥和升华,另一方面,对它的负面作用也应有所认识和限制。
中国儒家教育哲学是把教育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的。把教育作为人、社会、国家一体化的统构力量,这对中国现代的语文教育的影响也同样是巨大而深刻的。中国人接受教育的强大动力与其说是为了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不如说读书是为了做官,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处境,它直接造就了中国人对应试教育的依赖和看重。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能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语文教育新课改的重大问题就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人在道德、知识、身体、心理方面都有所发展。
总而言之,儒家教育哲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对于中国民族的心理结构、民族性格、思想文化的基本品格,社会政治实践的演进都起过重要作用。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在创新前进的同时,也得从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养分,让儒家教育哲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陆』 儒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积极一面:1.规范了国家考试制度,从内容形式上都有了统一规范。2.较以前的内贵族绝对世袭制度有容了很大进步,百姓子弟也有了走上仕途的可能。3。进一步强化了儒家“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理念在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地位并提高了同时期国人的礼仪素质。4,封建时期使整个国家儒家化并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儒家思想渐渐成为中华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
当然,任何被统治者利用的思想,都必须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儒家中某些不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东西都遭到了删除和篡改。消极方面:1,文科式的儒家内容是考试的绝对主要内容,自然科学受到冷落,严重滞缓国人的思想萌芽。2,笔试考试成为制度,并逐步发展畸形,造成选取人才时只注重理论,不考虑实际能力的现象,这在当今的教育制度中也深有体现。3,知识分子之注重儒家的文科式的思想理论,极少人重视自然科学在社会中的意义,导致中国封建时代的自然科学逐步下滑。4,“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被逐步歪曲,导致读书严重功利化。并在当今时期发展到了极致,这也是我朝培养不出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原因之一。
『柒』 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
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从孔子开创到变成官方哲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也接受了许多其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以及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伦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时代思想的冲击.
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儒家学派,主张“仁”的思想.但那个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年代,“仁”的思想不能为统治者逐鹿中原,成就大一统的霸业.所以有了孔子与弟子的周游列国.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成为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性本善,他将“仁”的思想运用到政治思想上,他希望以推行“仁政”来结速纷乱的列国分争局面,但依然没有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实现.而儒学的思想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采用严刑竣法的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甚至以“焚书坑儒”的方式来禁固人的思想、巩固自己的政权.于是儒家学派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汉朝建立,在采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后,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逐渐强大.到了汉武帝时代,便需要有一个新的政策来巩固政权,于是便有了董仲舒的“大一统”、“天人感应”.汉武帝转“无为”为“有为”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学说“仁”的思想,重伦理、重道德的特点可以为统治者更好的治理国家.儒家成了官方思想,儒学从此繁荣下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几千年中,它的儒学思想一直成为统治者最好的巩固中央集权的手段.但繁荣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许多其它外来文化的冲击.
东汉以后因为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盛,对作为官方哲学的儒学提出了挑战.
南宋理学家朱熹他充分吸收北宋理学家的思想,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使得佛道的虚幻因素与儒家的现实观念融合起来,最终为现实服务.这一思想的融合使得儒学的发展更进一步,他将儒学又推向了另一个新的高峰.虽然“孔孟之道”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后来尊崇儒家的朝代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但同时它的“三纲五常”等儒家思想也同样成了人们的精神枷锁禁固了人们思想的自由.
明清以后的八股取仕更使得读书人变的迂腐而没有思想.这是儒家文明在后来发展的弊端.但儒家伦理所提倡的“推已及人,先人后已”的待人原则也成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捌』 儒家学说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用一句话来讲,中国古代社会的兴盛于衰落均与儒家学说息息相关,从西汉内董仲舒“罢黜百家容,独尊儒术”开始,儒学成为了封建帝制社会的官方学说,间接统治了中国人民2000余年,期间有过两汉的辉煌,也有近现代清王朝的衰落与中华民族的屈辱百年,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直到如今,国人乃至政府的思想或是执政方针里仍依稀可见儒家思想影响的痕迹。具体你可以看这篇文章http://tieba..com/f?kz=387066945
『玖』 从儒家思想看古代教育 1000字论文
中国和欧洲不一样,几千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炎黄大帝内大战蚩尤的时候容,那时候,我神舟大地城池屹立、华夏儿女以种植水稻!白种人还以野人形态为生,可想这是何种差距!正是因为这样,中国长期强大,除战国时期,各国苦战最后秦国统一中国2000年!此后我中华,就没有发生过像战国时期那样弱者必亡的战争!虽然自秦国以后,仍有战事,但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以其说是国以国战争,还不如是皇族之间的争斗,中国还是中国,强者还是强者!正应长期如此才慢慢衰退啊!西方就不同了,基本相同的面积有几十个国家如果你不聪明你不强大地图上就没有你!战国时期就是典型的例子,那个时候已经有铁、刚、还有弓箭、弩…领先世界2000年!这就是竞争,可是中国人没有!而西方人为了获得一块土地,不惜付出生命远赴重洋开阔国土。这样就会变的更富有、更强大!在相符的争斗中发明了大炮,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为了胜利什么事,什么办法都想的出来!可是中国是王不需要!西方不要就亡国!这才是事情前因后果啊!
但是中国一旦觉醒!!!
『拾』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1)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护;孑L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影响:儒家思想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3)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变法图存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由于其自身的软弱性,不敢公开同封建正统思想对立,因此把孔子的打扮成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借孔子的权威为宣传维新变法服务,同时也有减少变法阻力的策略意图。 (4)真实用意:为复辟帝制服务;麻痹人民思想。看待:把孔子作为共和的敌人、专制的护符加以批判。影响: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应予肯 定。但其对孔子的绝对否定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期在认识上的片面。 (5)孔子的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优秀部分仍然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借鉴。 与遍观中国历史儒家学说对教育的影响最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