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助,有关中国教会史
唐朝景教
元朝和明末清初天主教
更正教来华
太平天国与基督教传教士与帝国主义
从北版京条约到庚子教权案——建设时期
戴德生和李提摩太的宣教路线
民国前后的基督教会
抗战前后的中国教会
1949年后的基督教会海外华人教会现况
福音进中国,出中国
B. 教会历史
悖逆的历史:释疑“黑暗的中世纪”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81205.shtml
文/缚来宾
提起欧洲的中世纪,人们正逐渐改变着对中世纪及基督教的看法时刻,在中国流行的意识形态“训世”写法在中国仍然没有消弭。很多人把黑暗的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紧密联系一起,认为没有基督教就没有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这是无神论意识形态长期的刻意扭曲,使得许多人限于认知的能力而纠缠于问题表象出现的观点。可悲的是很多人懵然失觉、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段历史,实际是人悖逆上帝、人性堕落的历史。本文欲从多层面、多视角,力求公正、客观地分析基督教与欧洲中世纪的这段历史。
一、初代教会:信仰与逼迫
1900多年前,当基督耶稣被本丢•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时,对他的十二个门徒来说,这一切似乎都完了,看到了主的命运,他们不禁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感到担忧,除了约翰,其它人都四散逃逸。但第三日,当在十字架上承受了极其惨烈酷刑的主耶稣,从死里复活后的显现,打消了门徒的恐惧和怀疑,而且使他们明白了,耶稣上十字架前所说的话:“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不死。”(约翰福音11;25,26)。
耶稣受难和复活的全部意义,使耶稣的十二个门的生命因此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此他们振作精神,毫无畏惧的把福音从耶路撒冷传讲给了世界各地。
这个时代,一般被人称为使徒时代;使徒时代的教会是在公元30-100年间。在公元30—64年间,当时的统治者罗马皇帝还没有对基督徒进行大规模的迫害,使徒门还可以相对自由地向人们传讲福音。但是好景不长,公元64年罗马的尼碌执政,从司提反殉道起,拉开了教会遭受大迫害的序幕。后来先知彼得和保罗也死在尼碌暴政之下。
当时统治犹太人的罗马政权逼迫基督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罗马人是一个信仰多神的民族,认为每一种信仰都有其价值,如果基督徒对罗马人的诸神略表一点敬意,他们会很高兴欢迎基督徒加入他们的神殿。然而,这意味着偶像崇拜,对基督徒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们毫不妥协地持守上帝的命令:“除了我以外,不可有别神”(出埃及记20;3)
2、逼迫,除了基督徒对罗马的诸神表示蔑视外,就是基督徒对罗马统治者的不敬虔。实际只要信徒们略表中心,对罗马皇上的塑像献上酒和香,迫害就会停止,但这样的忠心,他们无法奉行,他们虽然尊敬当政者,但只奉一人为主,那就是耶稣基督。
3、还有就是当时的基督徒因着对基督的信仰过着非常严谨的道德的生活,基督徒很清楚的表明他们是独特的一群,他们不怕与众人不同。亦因这缘故,他们信仰的内涵,生活的方式,便显得非常鲜明,绝不混淆。他们排斥和谴责罗马中希腊人的放荡纵欲、杀婴、弃婴、同性恋、恋童、父权专制等等堕落行为,而这些行为在当时的罗马希腊人眼里是正当的,也是道德的。鉴于此,基督徒与罗马人的冲突,就不只是信仰上的的冲突,也是由信仰引申的道德上的冲突了。
经常的拒绝意味着坐牢、拷打、甚至死刑。到一世纪末,基督徒被列为非法分子,抄家、被捕、处死、又有各种酷刑和烧毁圣经等。从公元64-323年间,罗马政权对基督徒进行了的10次大逼迫,这10次的逼迫,据史学家估计,计有数百万基督徒为主殉道。
其中最著名的殉道者是公元155年被杀害的基督徒波利卡普.波利卡普是示每拿(现今土耳其伊兹米尔市)教会的主教,曾是使徒约翰的学生。当他听说罗马人来抓他的时候,不仅没有恐惧和惊慌,反而吩咐他的家人好好招待来抓他的人。那些来抓他的人得到很好的款待之后,他被带到了罗马总督面前。他们叫他敬拜皇帝,他说:“我不能这样作。”这时他们想把他丢到狮子坑中去,而一个士兵报告说:狮子已吃得太饱,不能再进食了。于是总督就命令将他烧死。这样,波利卡普受火刑而殉道了。他高唱着赞美诗,在熊熊的烈火当中死去。
还有里昂的女仆人布兰迪娜的受难经历也足以感动很多人。对于布兰迪娜,也属于殉道行列的她的主人曾经很担心瘦弱的她能否始终如一地承认自己是基督徒,但她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大为震撼。虽然已经遍体鳞伤了,在奄奄一息中,就像一个勇敢的斗士,还念念不忘自己的信仰。每次毒打后只需重复:我是一个基督徒,从来不作恶。”所有手段用尽以后,在最后一天,布兰迪娜被带到了斗兽场。鞭打之后,火椅之后,人们将布兰迪娜装在一张网里扔到一头公牛前,狂兽蹂躏之后,人们将她杀害了。
几乎每天人们都能够看到不妥协的基督徒在这个斗兽场所受到的酷刑。人们胁迫他们对偶像发誓,他们不仅不为所动,并对罗马人的神灵表示蔑视,最后激起了群愤。
公元284年间,在小亚细亚一个城镇曾经发生这样一个场景,当身旁放着数个狮子笼的罗马审判官逐个问“你信耶稣吗”时,很多基督徒都毫无畏惧地说“我信我主耶稣”,往往是话音未落,便被扔进了饥饿许久的狮子龙里,瞬时间血肉被吞噬,只剩几块残骨。
逼迫和迫害,并没有阻止人们对耶稣信仰的追求,不知有多少人被那些殉道场面所感动,而信了耶稣,其中也包括那些参与迫害行动的人。例如,公元286年,罗马军队的司令莫里斯被基督徒的气节深深感动,皈依了基督,而拒绝执行杀害基督徒的命令,结果自己反被杀害。
他们能毫无畏惧慷慨为主殉难,因为他们的生命是被基督耶稣改变的人们,他们认为因着与基督同行坚险苦难的路是无比荣耀的。
在受迫害的三百年间,罗马帝国境内几乎所有的教堂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圣经被焚毁,圣职者被逮捕,被严刑拷打。但是这些并没有阻挡人们对基督耶稣的信仰,和对福音真理的追求。教堂没有了,公开的聚会遭禁,于是人们聚集在家里,聚集在旷野里,聚集在田间地头,在那里,基督徒们一样读圣经,唱赞美诗,祷告,敬拜,他们不仅没有恐惧,没有忧愁,反而充满了喜乐。(安格说基督徒选择在家庭聚会,有两世纪之久。但这是逼迫的结果,而不是属灵需要。)
二世纪的主教德尔图良在他的《辩护辞》中说:“教会的种子是由殉难者的鲜血做成的。”这的确是事实。那些逼迫人喊万岁的皇帝们都死了,而耶稣仍然活着,这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拿撒勒木匠,让整个世界得到了更新。根据史学家斯塔克估计,基督徒在头一个三百年间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基督徒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七百万至一千万间,是当时罗马帝国七千万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地域甚至传到了罗马疆域以外的地方:往东向米所波大米、波斯、玛代、巴特利亚、帕提亚、印度、和亚米尼亚;往东南向亚拉伯;又由埃及北部的亚力山大传向埃及中、南部;向西传到罗马帝国北非各省;在欧洲传到高卢,经多瑙河而至德国境内的罗马各省。
终于在公元313年,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规定在罗马帝国内信仰可以自由,这个文件还规定立即无偿归还被没收的教会建筑和土地。虽然法令出台了,但对基督徒的迫害没有停止,公元320年,有四十个罗马士兵因拒绝放弃基督信仰而殉道。直到325年,对基督徒的迫害才真正停止,基督徒才从地下走出地面。
君士坦丁能颁布《米兰赦令》,一个原因是他的母亲海伦娜在主的蒙召下也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母亲的示范力量使君士坦丁在312年同篡位的大臣马克森迪开战前,向上帝而不是向罗马神祷告,并使他大胜对手。
公元361年上台的朱利安,他原本对基督教没有什么好感,曾一度想禁止基督教,但是没有成功,在他临死前,无可奈何地对身旁已经皈依基督教的卫兵说“你们这些加利利人终于赢了”的时候,表明了他承认了福音对无数人的转变以及对罗马帝国的改变。
总结教会历史,我们可以看见,基督徒们在三个世纪的残酷迫害中,并没有拿起刀剑去保卫自己,却始终保持着政治上的被动,单单以苦难厮守真理、保持信仰,和以殉道来传播基督的爱和饶恕。他们这样做在很多人眼里实在是很愚蠢,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种愚蠢的行为使后来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行为有力地验证了:“因为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歌林多前书1:25)
因着对耶稣基督的信仰受逼迫的历史的背后,有着很大的属灵启示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在三百多年之久的漫长的逼迫中,初期教会圣徒们没有放弃或模糊对上帝的信仰,相反,他们却一直将救济苍生,播布光明,拯救罪恶的信仰气节坚持到底,并持守信仰的生命力和纯洁力,不畏血泊,坚持不懈地在苦难中宣扬福音。
迫害使信仰更坚韧,试炼使痛苦得以舒缓。早期的基督徒正是人在逼迫、试炼和痛苦中播洒着耶稣的种子。而这种子是文明种子,是社会的光和盐。这一切正是上帝所喜悦的。
二、教会的堕落:中世纪黑暗史
392年罗马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在世俗政权的支持下,基督教的传教事业逐渐在欧洲大陆传播开来然而,这一胜利却导致了教会与世俗融合,信仰的力量被遗弃,教廷开始僭越上帝,即迎来了众所周知的中世纪黑暗时期。表面看是帮了上帝的忙,但上帝并不喜悦,所以后来兴起了宗教归正运动。
313年前,罗马人是对基督信仰者施以无情迫害;但当罗马人把对基督的信仰变为国教后,对没有信仰基督的欧洲人采取了同样态度。公元476年起罗马人在欧洲每征服一地,总是首先迫使被征服者改信基督教。基督教在欧洲扎下根,除了靠基督教徒的忍耐力量和所付出的鲜血的代价以外,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用刀和剑迫使当地人皈依基督。
教会的堕落是逐步开始的,在326年至460年间,欧洲一些教会还是充满了属灵的光景的。《英网络全书教会史》中描绘了那时的景象:“各基督徒社团之间的互相往来是很活跃的。旅行的基督徒一定会收受到他们同教信徒的热情欢迎和款待。各教会之间使者和书函自由往来。传教士和布道士来往各地络绎不绝。各种各样的文献,包括福音书和使徒书信在内,流传很广。因此,统一的感觉在各方面得到了表现,基督教世界广泛分隔的各部分的发展,多少接近于一个共同的形式。”
公元538年,受奥古斯丁主张的“以一人为元首的大公教会是惟一的教会”(奥古斯丁(公元354-430)是新约时代以来最伟大的基督教教师。对于基督教思想,他无疑具有出众的属灵身量和知识的能力,贡献相当大。然而,因着他的盛名,也促使他的一些错误也大为广传,他的教会观后来就完全发扬在天主教系统之中。任何人如何不对“唯一的教会”效忠,就是异端。奥古斯丁对这种思想的推动是不容置疑的。) 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任命罗马教会的领袖为世界所有教会的首领,并赐给他审判异端的权柄,从此开始了他的势力肆虐1260年的漫长岁月。他获得了支配宗教与国家的惊人的独裁权势。
从此,基督教首先作为一个信仰逐渐沦落为了信仰根基匮乏、以膜拜形式为核心的宗教,既罗马大公,又称为罗马教,即后来的天主教(又称旧基督教以与新教区别)。纯粹宗教的构成应该是由教主、教规、教徒主成。罗马天主教完全具备这些特质。罗马教皇是教主,罗马教皇颁布的各种法令是教规,信徒则成了教徒。
这个时期是基督教的真理与异教的教理大混合的妥协时期。正如圣经旧约中提到的巴力神和以色列的宗教相混合一样,这个时期也是谬道披上基督教的外衣渗透到教会的大背道时期。例如灵魂不灭说、地狱火刑说、炼狱说、向神父告解、圣事制度、安息日的变更、凭行为和功劳得救的错谬福音等,众多谬道涌进了教会。
基督教反对拜上帝之外的一切偶像,但在罗马时期,各种其它形式的崇拜,如马利亚崇拜、圣使徒彼得、保罗等崇拜逐渐兴盛起来。本来圣经是信徒行事为人的最高准则,但按罗马教会的规章除去在教会中任职的领袖以外,普通的信徒是不准读圣经的。借口是防止一般信徒误解、滥用圣经,最后竟把圣经封锁了起来。这样,神职人员任意曲解圣经,以人意取代神旨,“教皇无误论”,教皇的断案就是神的断案。
当11世纪由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所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完成了政教分离之后,占据正统地位罗马教廷达到了权力顶峰,它不仅垄断了管理属灵事务的权力,也经常甘于世俗事务的管理。这个时期,教会逐渐从神的领地,脱胎换骨搬迈向了属世的领地;教会的世俗化,使得教会只关心世界上的事情,而忽略了人得救之事,世俗化代替了永世的追慕。教皇有鉴于神国至高的特质,以及神国包罗万象的护理,几乎自诩为上帝了。
《天主教网络辞典》对“教皇”作了如下的解释和定义:
“因教皇实在至尊、至高,所以他不能说是人,而是像上帝一样的存在,是上帝的代理者。”
“教皇在这个地球上是代替全能上帝的地位。”
“教皇以天之王,地之王,炼狱之王的身份,头戴三层冠冕。”
“教皇不单是耶稣基督的代理人,他也是隐藏在肉体当中的耶稣基督本身。”
“饶恕并不是直接从上帝那里临到的,所以必须要常常到神父那里去告白罪。”
“上帝行事也以神父们对罪的赦免与否的判断为根据,上帝根据神父们的判断进行表态。”
——这是多么惊人的话语,是多么亵渎的话语。圣经有如下的宣布:“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5),僭妄的“教皇”自命替代了耶稣,成了又一个长着肉身的上帝。
“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称是上帝。”(帖后2:4)马丁路德曾说过:这节经文正是适用在教皇权身上的预言。所以我们看到圣经对教皇权的预言是多么确实啊。
教皇取代了上帝,使教会陷入一片黑暗:神职人员大胆篡改圣经中神的话语,使得神在教会中失去了该有的权威;神职人员也不再信守贫穷,而是搜刮民脂民膏,借机敛财,兜售赎罪券便是其常用的手段之一,大体上,整个教会不再属灵,而是充满了属世的黑暗。教职人员逐渐背离了圣经,对于清心爱主的忠良,设立“异端裁判所”来加以迫害。教会至此已堕落到极点。
这个教训告诉人们,当人们在信仰上出现问题时,那么属灵的光景注定死亡,道德就会出现问题,就会犯罪。
教皇违背基督信仰,演变为精神的压迫者,于是,各种异端思想纷纷出现,在中世纪,最令教廷恐惧的反对力量,不是来自其他异教,而是来自基督教内部的“异端”。在中世纪罗马教专横统治的1260年中,有许多热爱真理、对耶稣基督持守纯真信仰基督徒,不肯服从罗马教会的乱命,不肯接受罗马教会传讲虚伪的道理来抵消圣经的见证,然而,他们的命运不是上绞架,就是投火笼。在中世纪当中,罗马教会借助政治权力逼迫并杀害了数万纯真基督徒。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著名坚守真理的波兰瓦典西人。瓦典西人宣称他们的信仰是可以追溯回到使徒时代,他们的特点笃信圣经的绝对权威性,对圣经有着一份特别的尊重。他们日常生活以及教会生活都是以圣经为根据,他们反对罗马教皇禁止印刷圣经,垄断阅读及解释圣经的权利,他们阅读用通俗语文译成的圣经,教导青年将整卷福音书与保罗书信背熟,扮成各种商人出外传道,将手抄的经文分发各地,劝人悔改信真理。他们因此遭到了罗马教的疯狂迫害。
在波兰的西南部和意大利的西北部有皮德蒙山谷,在那里可以看到以前瓦典西人居住的地方。凡是听到他们的故事的人,无不感到心酸。真正忠诚正直的人,为了按照圣经的教导而生活,逃到了那高山幽谷之中,他们常是在大的岩石洞里聚会礼拜。有一次,在他们聚会的时候,来了一群士兵,他们在洞口放火。当被浓烟熏呛而难以忍耐的瓦典西人一个个从岩石洞中爬出来的时候,站在洞口前的士兵就抡起粗大的木棒,狠狠地向出来的人头部砸去,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高山的白雪……
还有无数忠心的圣徒为了持守或传扬圣经中的纯正真道而殉道。罗马的一个教会的一些信徒因为敬拜耶稣而不敬拜教皇,而受到了罗马军兵的逼迫,他们逃到山中做礼拜。这个时候罗马士兵找到了他们。有三十个基督徒不幸被捕。那是寒冷的冬天,那些士兵们砸破冰面,将他们投入冰冷的水中,让他们在那里慢慢地活活冻死。然而这三十人肩并肩,开始在冰冷的水中转圈,并且口中高唱着赞美诗,来面对寒冷和死亡。他们口中唱着说:“我们是忠诚于上帝的四十名精兵,我们是忠诚于上帝的三十名精兵……”此情此景感动了岸上的罗马军士百夫长,他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曾有过的基督教信仰,便缓缓走近那三十个人。这时那三十人中有一位因不堪忍受折磨而从水中上来,表示愿意妥协,放弃自己的信仰。水中的人继续在高唱:“我们是忠诚于上帝的二十九名精兵……”这时候,那位深受感动的百夫长一边喊“让我来代替你的位置”,一边跳进冰冷的河中,与那剩下的二十九人一同转圈。于是他们又一起唱着:“我们是忠诚于上帝的三十名精兵,我们是忠诚于上帝的四十名精兵……”,直到最后一口气。
……
具有讽刺的是,公元313年前,基督徒是受不信基督的罗马人所迫害,而300年后,基督徒却是受基督的罗马教会所迫害。二者有联系而又有不同。所谓联系,就是迫害一方都与罗马等世俗政权有关,但仅此而已。
不同是,早期的基督教会因着对上帝的忠诚,而对罗马人的神灵和统治者缺乏敬虔而遭受的逼迫,而后来却是由基督教堕落成的天主教会因着对圣经真理的背谬而去迫害。在这个谬道压迫真理的时期,教会背离了圣经原始教义,把爱的救恩几乎变成了恨的咒诅。由此,殉道先知的行迹和著名教父的教诲不再具有主宰作用,教皇制定的法则成了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教权与皇权的结合共同担负着对内处置异端,对外发动战争的任务,所以才有中世纪的大规模异端迫害。
基督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18:36)。又说:“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路加福音12:14)“教会的权柄自有领域,就是传福音,施行圣礼。不得强行干预政治的权柄;不得移授国柄,不得废除官府的法令;不得避免对官府应有的服从;不得妨碍民政上任何关于法令与契约的判断;也不得为官府订立关于团体的法律。”(马丁路德《基督教的自由秩序》)
但中世纪的教廷僭越上帝,欲建立人间天国(与后来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一样),却是腥风血雨,堕入了黑暗。因为肉体的软弱和邪情私欲,这个悲剧,更准确说,是“人的悲剧”。
三、圣经的启示
对罗马帝国和之后教皇权的预言很大一部分在圣经的《启示录》里。《启示录》由使徒约翰于公元90—96年间写成,所预示的都是约翰身后几十年至未来的事情。这卷书是耶稣基督的启示,不是约翰造给后人的启示,约翰只不过是将耶稣赐下来的启示记录下来而已。其中给亚细亚七个教会的书信揭示了未来教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走向。这里只列出前面的四个教会的预表。
1、以弗所教会(启2:1-7):预言公元34-100年间的教会。以弗所教会象征初代教会,象征耶稣复活升天之后产生的使徒教会。这个教会曾经是纯洁而火热的。
2、士每拿教会(启2:8-11):预言公元100-313年间的教会。这个教会象征使徒教会之后受到逼迫的教会,这期间充满了逼迫和殉道,直到 罗马 君士坦丁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为止。本文举的为主殉道的波利卡普既就是示每拿教会的主教。
3、别迦摩教会(启2:12-17):,预言公元313-538年的教会,就是君士坦丁上台后,停止逼迫时期。迦摩时期的教会是将异教的哲学和教导带进来,从而开始妥协的教会,是逐渐离开真理而背道的教会。
4.推雅推喇教会(启2:18-29):预表天主教时期。推雅推喇教会象征公元538年—16世纪初的教会,是指持续了上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的教会。在这一时期,圣经的真理被妥协,各样的异教理论席卷教会。这一时期也是教皇权的势力扎根的时期。漫长的上千年的黑暗时期,直到宗教改革的兴起,这一黑暗时期就是推雅推喇教会时期。
对于罗马天主教的兴起,启示录中还有进一步的表述。“又赐给它说夸大亵渎话的口,又有权柄赐给它,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个月。兽就开口向上帝说亵渎的话,亵渎上帝的名并他的帐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又任凭它与圣徒争战,并且得胜。也把权柄赐给它,制服各族、各民、各方、各国。(启13:1-10)”
它又“夸大亵渎话的口”,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圣经里面“亵渎”就是说僭妄的话,将自己当作上帝。”“可以任意而行四十二个月”。在圣经里的预言中,一日顶一年,四十二个月,就是3年半,也就是1260天。在圣经里面有七次提到这1260年的预言。这句话表明罗马天主教的兴起与谬道要持续1260年。这是多么惊人的吻合!
而对罗马天主教的兴起与谬道,在圣经《但以理书》中也有预言。“我正观看这些角,见其中又长起一个小角,先前的角中有三角在这角前,连根被它拔出来。这角有眼,像人的眼,有口说夸大的话。(但7:8-24)
“其中又长起一个小角”。这小角“形状强横,过于它的同类”,“与先前的不同”,这个小角看上去不同于其它的角,比其它的角更加强悍,象征了它是一种带着宗教和国家的特征的势力,这正是在预言教皇权的势力。
使徒保罗也曾预见在“主降临之前必有不法者显露”。他说,在基督复临之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称是上帝。”(帖后2:3、4)。对应后来罗马教皇势力的建立,保罗的先见是多么贴切。
自从一些思想家认识到信仰需要恢复以后,他们便重新开始研究圣经,形成了很大的亮光,他们开始理解了因信称义的道理,同时他们开始理解了上帝的预言。研究这些预言以后,他们看到这个敌基督是谁呢?正是人们敬拜的教皇。所以16世纪宗教“改革‘家们兴起了信仰恢复运动,也因为他们在研究但以理书的时候,也理解了上帝给人们的预言警示。
教会从兴起、兴旺到堕落,到不冷不热,圣经里是有很大的启示,曾经给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很多无神论者以很大的震撼。这不能不说是上帝的神奇和奥妙在里面。
四、信仰恢复:“宗教改革”运动
在这节里,我将不以“宗教改革”来做探讨轨迹,我认为“宗教改革”表达非常不确切。中国的学术界在转述西方宗教信仰史时,包括一些严肃的中国学者同官方的教科书一样,都做了这样的误导。为什么要用“改革”这个字眼?“改革”传递的信息与真相恰恰相反。基督教本来不用“改革”,圣经是上帝的默示,圣经没有改变,是罗马天主教偏离了基督信仰,人们只不过要回到纯粹的基督信仰里面去,把基督教会恢复到对神虔敬使徒时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学者中一般与信仰归正相连;信仰归正实质就是信仰的恢复运动。(但为照顾到习惯,本文有些地方还不得不用“改革”二字。)
我们看到,在圣经里,旧约的以色列百姓的历史是教会历史的一个缩影;在教会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黑暗,我们也看到了在那黑暗中,上帝兴起的一次又一次的复兴。但是很可惜的是,很多神的儿女人竟也认为,复兴是上帝永远的旨意,而随意见证。但旧约的历史告诉我们,复兴完了,还要堕落;其实,上帝真正要做的是信仰的恢复工作。
信仰的恢复工作从马丁•路德开始。马丁•路德让人知道是因信称义,靠神的恩典才能回到神的里面去,而不是靠人们的工作如何。
马丁•路德生于公元1483年的德国乡村爱斯勒奔。成年后,路德没有按着他父亲的意愿成为律师,而是进入在以弗特的奥古斯丁修道院。在那里路德藉着执着开始阅读圣经,当马丁路德阅读保罗写的罗马书的时候,他明白了因信而称义的属灵道理。
长久以来罗马天主教藉着圣礼和居间的神职制度,在人和神之间建立起了一条鸿沟,拦阻了信徒之间的交流,拦阻了人神之间的交通。当时的基督徒,他们认为的所谓的得救,是靠着教皇、教父、或这些教会里面的神父们,告解里给他们的赦免,他们的罪才得到赦免。或者他们要买赎罪劵,罪才得到赦免。
C. 基督教历史及中国基督教的历史
基督教属于是信仰。基督教历史及中国基督教的历史: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巴勒斯坦地区。公元一○五四年,基督教东、西部教会发生分裂,形成西部的天主教(罗马天主教)、东部的正教(东正教)。
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迅即在整个德国形成燎原之势,在瑞士,茨温利和加尔文等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英王亨利八世出于政治的原因,由上而下推行宗教改革,组成具有独特形式的新教会,以摆脱教皇的管辖。
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大主要宗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国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井同罗马天主教相抗衡。
新教于19世纪初传入中国, 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是基督教新教(以下称基督教)传入中国大陆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得特权,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从东南地区少数口岸向我内地、边境发展,在华活动的外国差会有130多个。
1950年7月,中国基督教界吴耀宗等40位领袖联名发表“三自宣言”,发起了三自爱国运动,号召教会自治、自养、自传,中国教会从此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的道路。
1954年7月,中国基督教第一届全国会议召开,正式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吴耀宗当选为第一任主席。会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基督徒,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令,坚持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
基督教在改革开放后的文化洪流中发展壮大原因:
1、基督教教义中的某些精神在反对腐败、提倡廉洁自律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道德标准相对于现代中国所到处充斥的追求金钱、追求物欲、无道德、无理想的现象来讲,是一个清流的思想。
2、中国有很多农村的基督教取代当地政府扮演了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引起了社会组织结构的转变,导致了大量的中国农村的农民转信基督教;可能他一开始不信主,但他说我需要这个公共服务,于是最终向基督徒转变,这种宗教信仰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
3、民间信仰对宗教传播路径的影响。众所周知,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初期,主要是在沿海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和华中地区的大城市和城镇发展,广大的农村并没有成为基督教的主要阵地。正如梁家麟博士明确指出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很长时间后仍未能在民间立足的原因,是民间宗教的存在,以及民间宗教所塑造与反映的民众宗教心理。
基督教历史及中国基督教的历史-中国中冶人民政府官网
D. 哪位大神有石国鹏老师2016年历史课的讲义啊,是讲义
我买过,一开始总听袁腾飞老师的课,后来买过一次,觉得石老师讲课一点也不比袁Sir差~哈哈
E. 教会历史书是哪一卷
使徒行传!
F. 在哪能下载到央视一堂好课的讲义
在哪能下载到央视一堂好课的讲义?讲义一般不好下载,只能看他的视频了。
G. 教会历史的三大时期
1054年,基督教分化为公教(在中国称天主教)和正教(在中国称东正教)。天版主教以罗马权梵蒂冈为中心,权力集中于教宗身上;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最高权力属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展开了8次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
16世纪以后,欧洲各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分化出许多支派。随后的地理大发现以及殖民扩张,将基督教传到了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