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上进京赶考是指

中国历史上进京赶考是指

发布时间:2021-02-27 23:44:04

A.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历史中分别什么含义

日出东方:确指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星火燎原:确指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内(开辟了建容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力挽狂澜:确指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灯塔指引:中共七大
进京赶考:确指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引申为:人民解放战争特别是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即将赢得全国的胜利,出色的走完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B.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进京赶考,这里的京城是指现在的那个城市

这个并非特定的城市,这个京城指当时政府的都城,例如唐朝是到长安,而清朝时就到北京,当然京城后来就越来越多指的是北京…当然,纯属个人见解

C. 1949年3月23日中共〞进京赶考〞的含义是什么还有历史的成就

含义是建设新中国

D. 进京赶考排名分别叫什么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为“元”,乡试第一为“解元”。举人进京参加礼部考试者,皆须投状。考试成绩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考中状元者,号称“大魁天下”,为考试科名中最高荣誉。唐代起,如殿试一甲第一名,亦称“殿元”。

榜眼-----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二名称为“榜眼”。宋代将第二、三名均称为榜眼,意指榜中之双眼。后专指第二名。

探花-----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称为“探花”。唐代进士在杏化花园举行“探花宴”,以年少英俊的二、三人为“探花使”(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第三名为探花。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才。唐代科目考试中以进士科为最重要,参加礼部考试者均可称为进士。试毕合格者赐予“进士及第”,后又有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之名义。明清时代均以举人经会试合格者为“贡士”。初始专指经殿试后合格的贡士为进士,后来泛指参加殿试者,赐出身者为进士。

举人-----是科举制度中乡贡入京应试的通称。意即应抬举使用之人。中举者即具有出身的资格(如同现时取得任职“资格证书”)。明清时期专指乡试合格者为举人。

秀才------ 本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后泛称读书人,州府县学的生员也称秀才。唐代设有“秀才科”,在各科中地位最高。

E. 古代人自学到什么程度就进京赶考

只要认为自己可以通过了就能参加科举,但是要进京考试需要经过多次考试之后,内才有资格参加容。

首先通过蒙学童试获得童生资格。

之后参加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考试成为秀才,即贡生。

接着参加省里组织的乡试,成为举人。当了举人后才有资格进京赶考。

进京后还要参加礼部组织的会试,获得进士身份。

成为进士后,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决定了进士的排名(也就是三甲排名)。

F. 古代上京赶考中的京指哪是现在的哪里

京指当时的京城也就是首都。是现在的北京。

京拼音:jīng,注音:ㄐ一ㄥ,部首:亠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8画

五笔:YIU,仓颉:YRF,郑码:SJKO,四角:00906

结构:上中下,电码:0079,区位:3009,统一码:4EAC

笔顺: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释义:

1、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

2、大。

3、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

5、姓。

(6)中国历史上进京赶考是指扩展阅读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京剧[jīng jù]

戏曲的主要剧种。流行地区很广。清代中叶由徽汉等剧种进入北京后演变而成。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故又名皮黄戏。

2、京戏[jīng xì]

京剧。

3、京畿[jīng jī]

旧指国都及其所管辖的附近地方。。

4、京族[jīng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5、京胡[jīng hú]

胡琴的一种,形状跟二胡相似而较小,琴筒用竹子做成,发音较高,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G. 进京赶考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进京赶考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七届二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

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呀。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来也说:“我们应该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7)中国历史上进京赶考是指扩展阅读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经过充分准备,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央机关食堂,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

会议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奠基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

毛泽东主持了开幕会议,并于1949年3月5日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27人在会上发了言。

会议听取并集中讨论了毛泽东的报告,批准1945年6月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批准毛泽东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国民党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并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相应决议。

H. 史学界中‘进京赶考’指什么,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指的是共产党1949年进入北京建国。
采取了两个务必的措施 两个务必提出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在一间只有35平方米的土砖房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指挥了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

胜利比预期快得多地到来了。即将掌握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否经得起考验,不做“李自成”?1949年3月,在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同志提出了发人深省的“两个务必”。

两周后,中共中央及其所属机构由西柏坡向北平进发。经28年奋斗,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踏上“进京赶考”的征程。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上进京赶考是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