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三 中国近现代史
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丧失国家主权;
『贰』 帮个忙吧~ 帮忙总结一下高三历史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史
课标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梳理
1、西方经济侵略的特点
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般是先用武力开道,通过发动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从中攫,取大量的政治、经济特权,之后再凭借其所取得的特权,在中国倾销商品或进行投资。
2、不平等条约及其攫取的经济特权
(1)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攫取特权:开埠通商、倾销商品;外国商船可以到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协定关税等。
3、西方经济侵略的影响
(1)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使中国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致使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传统的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构成社会经济的基础。这种经济结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相结合。
(2)鸦片战争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家庭手工业破产,耕织分离是其破产的重大标志,另外农产品的商品化日益加强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②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原料和商品生产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相联系,中国的出口贸易多被外商操纵,并服从于外国资本的需要,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促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相继诞生。
④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买办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深化
1、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1)主要特点
①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和农民小生产相结合。
②生产力:人力与畜力结合。
③生产组织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
④经营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⑤经济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与赋役制度。
(2)发展变化过程
中国近代史上,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农村仍然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生产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广大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自然经济最终消亡。
2、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前提;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原因;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2)特点
①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
②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③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3)影响
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是列强侵华的结果之一,虽然中国的社会经济商品化的程度加强了,但是中国经济却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③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探究
1、(2008苏州模拟)“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们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的《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解析】材料中的信息“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表明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故答案为A。
【答案】A
课标2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梳理
1、民族工业的产生
(1)近代工业的三种类型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西方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的出现。近代工业,是指用机器生产的工业,包括资本主义工业但并不等于资本主义工业。
中国境内的近代工业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①外商企业,出现于19世纪40~50年代,伴随着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而出现;②洋务企业,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期间;③民族企业,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通商口岸。
(2)洋务运动
①背景: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起义和英法联军侵略使清政府内外交困,陷人了严重的政治统治危机。在同列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②宗旨:“自强”“求富”。
③内容:初期主要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70年代后开始创办民用工业,如开平煤矿、上海轮船招商局;另外,还创办近代教育,派遣留学生、开办新式学堂,创办近代海军。
④影响:洋务运动虽然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①时间、地点: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通商口岸。
②原因:中国自身商品经济的发展;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早期的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民族工业的发展
(1)初步发展
①时间:19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
②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中国人民收回利权运动推动;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③发展概况: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勒索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排挤,发展缓慢。
(2)“黄金时期”
①时间:一战期间或1912~1919年。
②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③发展概况: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3、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1)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①目的:为适应侵略的需要,日本想把占领区变成其军事和工业基地,实行“以战养战”政策。
②政策:“适地适产主义”。
③实质:将占领区的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经济体系中。
④手段: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主要是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日本还控制和垄断了占领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实行物资管制制度,极大地限制了民族工业的生 存空间;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
(2)三座大山的压迫
①封建主义的压制:民族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很难得到封建政府的支持。清政府对民族工业征收高昂的厘金、各级官吏的敲诈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使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中国封建制度下的一些旧风俗、旧习惯、旧传统观念,如风水说、男女不能同工说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帝国主义的压迫:帝国主义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手中所取得的特权,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压力。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通过手中的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给民族工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还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排挤和打击,几乎给民族工业带来了灭顶之灾。
▲深化
1、洋务动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这就动摇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因此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它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2)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它打破了中国市场上外国商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同时也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
(5)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成长起来。新的生产力的产生、新的阶级力量的形成,不仅对封建社会造成了冲击和破坏,也为中国向近代社会迈进创造了条件,客观上还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6)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
(7)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8)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2、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
(1)从企业的产生来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列强人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来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
(3)从工业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其原因是这些城市多为列强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据点,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这种畸形布局,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上来看,中国民族工业是很落后的。
(5)从企业产生、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中国民族工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这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最重要的特点。
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探究
2、(2007上海卷)《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人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解析】材料体现了日本在中国攫取的特权,日本臣民在中国生产的各种货物免交各种税收,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均可依照“片面最惠国待遇”享受这些特权,因此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叁』 高中历史题,中国近代经济,求解析,谢谢
C
解析:A:没体现始
B:材料反映近代商品经济发展并没涉及列强阻碍
C:材料申江鬼商等都能看外商业巨影响卷入世界市场
D:始材料没体现且民族资本主义产19世纪60代
『肆』 高三历史,近现代史的政治 经济归纳,怎么写啊
我提供一下线路,政治;由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开始写,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接着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 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 戊戌变法;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国结束了2000多年的帝制,封建性质并未完全改变。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1931年 九一八事变;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 遵义会议;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1937年9月 凇沪会战;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 百团大战;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11月 淮海战役开始,11月 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春 渡江战役开始,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伍』 (高中历史)近代社会中国存在的各种经济成分分别是什么状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你是手机慢慢的看,很全面的,记得采纳我
1、封建自然经济
(1)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的生存条件。带有保守性,抵制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2)封建自然经济是在外国经济侵略和本国资本主义等新的经济成分的冲击下逐步瓦解的。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解体。其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接替,但整体而言这是个长期过程,一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了抢占市场和掠夺廉价原料,其扩张过程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息息相关。
(1)鸦片战争前主要是鸦片贸易。
(2)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主要以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也有部分早期资本输出,但数量不大,为商品输出服务。
(3)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列强的经济侵略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4)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战争对经济侵略放松,使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局面。
(5)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成。
(6)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目的下对沦陷区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7)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
(8)新中国建立后,肃清了其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和掠夺,压制和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并使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地化的特征。同时也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进程。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但破坏性是主要方面。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勾结和依赖。
3、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洋务企业
a.洋务企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附性。但也有一定历史进步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洋务企业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和官僚式的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采取机器生产,民用企业又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表现。
(2) 四大家族企业
a.四大家族对外依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内利用国家政权进行掠夺和控制而产生发展的,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其特点与洋务企业有相似之处。
b.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渐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地位。
c.解放战争爆发后,国统区经济趋于全面崩溃。
d.新中国建立后, 53~56年三大改造中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天不足”,使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也是无产阶级壮大的前提之一。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其发展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
(1)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和缓慢发展。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19世纪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兴起。
(3)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4)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入发展黄金时期。
(4)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侵华和战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5)新中国建立后,53~56年三大改造中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公私合营。
5、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也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经济。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主要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
(1)抗战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和政治基础。
(2)通过三大改造,新民主主义经济最后终结,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建立。
『陆』 求 中国经济发展近代史,越详细越好,谢谢
近代
民国经济史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第一,要使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得到顺利发展,必须以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为前提。近代中国历史表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处于十分缓慢的状况。没有一个政治上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就不可能使中国经济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
第二,民国经济的历史表明,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垄断着中国主要经济部门,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排斥、打击,阻碍了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民国时期曾得到发展,这表明代表着新的生产方式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民国社会经济史的重要内容,是贯穿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但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封建势力的包围打击下,难以得到正常、自由的发展,最后走向衰落。历史表明,要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是非常困难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第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和封建势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压迫,阻碍了中国近代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在中国人民进行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革命斗争中,必须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来代替旧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性,不可能马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建立一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以发展生产力为主,为以后过渡到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的经济形式,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只有这种由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特殊形式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而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由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和支配地位,这就保证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
1、民国经济概述
2、民国初期社会经济的初步发展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
4、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
5、民国末期社会经济的崩溃
中国经济发展史-现代卷
1949--1957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1、新中国建立时的经济背景和发展条件
2、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3、国民经济的恢复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5、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遗留的问题
1958--1978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演变
1、“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
2、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发展
3、“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艰难发展
4、徘徊中前进的国民经济
1978--1998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
1、经济调整和开始改革开放
2、全面改革的实施和经济高速增长中的曲折
3、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4、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希望对你有帮助
『柒』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展图像高中历史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展如此下,原来在古代是自然经济,到了近代,随着侵略的到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产生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
『捌』 关于近代经济历史
财政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复合体,因而是解读社会经济发展史的重要窗口。财政收入的来源决定了财政制度的性质,因而可以依据财政收入来源将财政制度分为租金型财政制度、利润型财政制度和税收型财政制度等。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等原因,中国近现代财政制度变迁挣扎于利润型财政制度、租金型财政制度和税收型财政制度之间,虽然财政包干制开启了利润型财政制度向税收型财政制度转型的大门,但由于政府财政权力始终未受到合理有效的制约,使转型期财政制度呈现了鲜明的租金型财政制度特征。中国未来的财政制度选择在于税收型财政制度,公开化、透明化的预算体制是税收型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演化与发展,黄金、货币与金融安全在不同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客观上形成了不同的组合关系,表现出不同的金融风险形式。
要保持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创造经济健康威长的金融条件,必须大力提高金融效率,并将提高金融效率作为全部金融政策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出发点。
经济货币化是货币金融体系发挥作用的一个基本前提,同时又是一国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货币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最显著的成果就是经济货币化水平的迅速提升。
『玖』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中国近代面对来自西方的一些工业产品的冲击回,而这些工业产品由于答工业化生产价格低廉,这就比自然经济下的产品成本要低很多,自然经济的产品就接受不了这个冲击,最后也就慢慢的解体,主要还是不能适应当时的一个时代发展和面对西方工业品的竞争。
『拾』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 鸦片战争后,列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输出商品,并在东南沿海地区创办了一些船坞和工厂 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经济成分。
2.自然经济的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2)表现: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纺织”“耕织”分离,手工业者大批破产,中国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3)实质: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3.洋务运动(官僚资本的产生)
(1)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2)内容:①自强、求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②筹划海防。③培养人才—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3)结果: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
(4)实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5)评价:积极作用:洋务派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局限性:只学习西方的科技,不改变中国的制度。说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二、民族工业的发展
1.晚清民族工业的兴起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①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②概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①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困难,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②影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倡导实业救国论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国初期的短暂春天:①原因:辛亥革命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促进;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一战的影响。②特点:地域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部门不平衡(轻工业发展迅速);短暂。③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曲折发展:①1927—1936年较快发展,国民政府基本实现全国统一,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的经济和政治措施,民族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②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 (沦陷区日军的吞并、挤压;国统区的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等因素影响)③抗战胜利后走向萎缩;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美国商品排挤、官僚资本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等因素)④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三大改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3.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民族资本主义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多重压迫。(2)国内政局和国际环境 (3)政府的政策措施。(4)民族资本主义自身因素:民族资本的独立性与依赖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等。
4.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代表近代经济发展方向,有利于经济的近代化。(2)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渐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 (3)民族资产阶级倡导的立宪改良、民主共和、民主科学等主张,既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4)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挤压,始终未获得独立发展,没能成长为中国经济的主导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