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上真的有炎黄么
有,炎帝神农氏,发源于广东广西一带,是东亚人种的始祖.炎帝、黄帝均为太昊伏羲氏的后代。
太昊伏羲氏在距今约6000年前生于渭水中游的天水(今甘肃省东部)境内,其部落后东徙定居并建立政权于古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
炎帝、黄帝均为部落首领。历史上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称谓载入典籍的各有8代,而最早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亲兄弟,均生于今宝鸡境内。其中炎帝生于今宝鸡市南郊的姜水,黄帝生于今宝鸡市境内岐山县一带的姬水(又称岐水),这在海内外学术界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1)中国历史从炎黄部落到扩展阅读
“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
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
黄帝与炎帝,又与居住在东方的部落、南方的部落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
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炎黄的子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在有关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人是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黄帝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写了医书。
据说,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陕西。黄帝族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后到达今山东地区。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
相传炎帝族和九黎族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发生了一次战争。炎帝族战败,向黄帝族求援。黄、炎两族合并。
根据以上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到,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Ⅱ 炎黄部落结盟后形成了日后的即今天什么的前身
炎黄部落结盟后形成了日后的(即今天的)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
黄帝 与炎帝 ,又与居住在东方的部落、南方的部落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华夏族,汉以后称为汉族。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神农,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汉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炎黄的子孙就成了汉民族的代名词。
炎黄子孙,也称黄帝子孙,是汉民族的自称,被称为华夏儿女.
以下中华民族并不包括所有56个民族,只为叙述方便称中华民族。
传说中,炎帝与黄帝都被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关中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关中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因此,他们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后来的传说的几位古帝王一直到夏商周帝王,都被认为是黄帝的直系子孙,连蛮、夷也被纳入这个系统。后世的帝王也声称他们是黄帝的后裔。几乎所有的姓氏都将自己的远祖追溯到炎帝、黄帝或他们的臣子。而接受了华夏文化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等等)也声称自己是黄帝子孙、炎黄子孙。
辽朝大臣耶律俨《皇朝实录》称契丹为黄帝之后。《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主张契丹为炎帝之后。在云南发现的契丹遗裔,保存有一部修于明代的《施甸长官司族谱》,卷首附一首七言诗,诗曰:“辽之先祖始炎帝……”。这些契丹人也自认为契丹是炎帝苗裔。
在清朝末年,这个观念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建构更加广泛地流传。清末反抗满族统治的早期革命党人,即用“炎黄子孙、黄帝子孙”做口号取得汉人的支持,激进的革命派认为“炎黄之裔,厥惟汉族”。而温和的改良派则认为“我国皆黄帝子孙”。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蚕食,包括少数民族人士在内的有识之士号召打破族群界限,以“炎黄子孙”为旗帜凝聚中华。 章太炎《国学略论》:“汤斌、杨名时、陆陇其辈,江郑堂《宋学渊源记》所不收,其意良是。何者?炎黄之胄,而服官异族,大节已亏,尚得以理学称哉!”
在面对外国强敌侵略而处于亡国亡种的危机下,“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的概念,成为以祖先崇拜为基本文化的中国人构建民族凝聚力的符号。抗日战争时期,“炎黄子孙”的称谓在抗敌烽火中定型为中华民族的指代符号,成为号召与激励海内外华人共同抗战的一面旗帜。在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族之全体,均皆黄帝之子孙”,全体中国人皆为炎黄子孙已成为共识。
炎黄子孙之义
1.炎黄二部族联合,占据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华夏主体,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2.炎黄的文化文明影响了周围的部落,使它们不断融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
3.“炎黄子孙”包括汉族(含新中国进行民族认定之前属于汉人的族群),以及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华裔。
Ⅲ 说说中国的历史,写写从炎黄部落到中国的历代的朝代和朝代的历代的皇帝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中国历史年代总表 华 公元前2697----2070年 共627年 公孙轩辕(黄帝) 夏 公元前2070----1600年 共470年 姒启(夏启) 商 公元前1600----1046年 共554年 子成汤(商汤) 周 公元前1046----256年 共790年 西周 公元前1046----771年 共275年 姬发(周武王) 东周 公元前770----256年 共515年 姬宜臼(周平王) 春秋 公元前770----475年 共295年 战国 公元前475----221年 共254年 秦 公元前221----206年 共15年 嬴政(秦始皇) 西楚 公元前206----202年 共4年 项羽(西楚霸王) 南越 公元前203----111年 共93年 赵佗(南越王) 汉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共426年 西汉 公元前206----公元8年 共214年 刘邦(汉高祖) 新 公元9----23年 共13年 王莽 更始 公元23----25年 共2年 刘玄(更始帝) 东汉 公元25----220年 共196 年 刘秀(光武帝) 三国 公元220----280年 共60 年 魏 公元220----265年 共46年 曹丕(魏文帝) 蜀 公元221----263年 共43年 刘备(汉昭烈帝) 吴 公元222----280年 共59年 孙权(吴大帝) 晋 公元265----420年 共156年 西晋 公元265----317年 共53年 司马炎(晋武帝) 东晋 公元317----420年 共104年 司马睿(晋元帝) 十六国 公元304----439年 共136年 汉.前赵 公元304----329年 共25年 汉 公元304----319年 共15年 刘渊 前赵 公元319----329年 共10年 刘曜 成.汉 公元304----347年 共43年 成 公元304----338年 共34年 李雄 汉 公元338----347年 共9年 李寿 前凉 公元314----376年 共62年 张轨 后赵 公元319----350年 共31年 石勒 前燕 公元337----370年 共33年 慕容皝 前秦 公元351----394年 共43年 符洪 后秦 公元384----417年 共33年 姚苌 后燕 公元384----409年 共25年 慕容垂 西秦 公元385----431年 共46年 乞伏国仁 后凉 公元386----403年 共17年 吕光 南凉 公元397----414年 共17年 秃发乌孤 北凉 公元397----439年 共42年 沮渠蒙逊 南燕 公元398----410年 共12年 慕容德 西凉 公元400----420年 共20年 李暠 夏 公元407----431年 共24年 赫连勃勃 北燕 公元409----436年 共27年 冯跋 代 公元315----376年 共61年 拓跋猗卢 冉魏 公元350----352年 共2年 冉闵 西燕 公元384----403年 共19年 慕容泓 仇池 公元196----552年 共356年 杨腾 翟魏 公元388----392年 共4年 翟辽 西蜀 公元405----413年 共8年 谯纵 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 共170年 南朝 公元420----589年 共170年 宋 公元420----479年 共60年 刘裕(宋武帝) 齐 公元479----502年 共24年 萧道成(齐高帝) 粱 公元502----557年 共56年 萧衍(梁武帝) 陈 公元557----589年 共33年 陈霸先(陈武帝) 后梁 公元555----587年 共33年 萧詧 北朝 公元386----581年 共196年 北魏 公元386----534年 共149年 拓跋珪(北魏道武帝) 东魏 公元534----550年 共17年 元善见(孝静帝) 西魏 公元535----556年 共22年 元宝炬(文帝) 北齐 公元550----577年 共28年 高洋(文宣帝) 北周 公元557----581年 共25年 宇文觉(孝闵帝) 隋 公元581----618年 共37年 杨坚(隋文帝) 唐 公元618----907年 共290年 李渊(唐高祖) 武周 公元684----705年 共21年 武曌(武后) 渤海 公元689----公元926年 共237年 大祚荣(渤海王) 南诏 公元738----902年 共165年 皮罗阁(南诏王) 五代 公元907----960年 共54年 后梁 公元907----923年 共17年 朱温(后梁太祖) 后唐 公元923----936年 共14年 李存勖(后唐庄宗) 后晋 公元936----946年 共11年 石敬瑭(后晋高祖) 后汉 公元947----950年 共4年 刘知远(后汉高祖) 后周 公元951----960年 共10年 郭威(后周太祖) 十国 公元892----979年 共87年 吴 公元892----937年 共45年 杨行密 南唐 公元937----975年 共38年 李升 吴越 公元893----978年 共85年 钱镠 楚 公元896----951年 共55年 马殷 闽 公元909----945年 共36年 王审知 南汉(越) 公元917----971年 共54年 刘龑 前蜀 公元903----925年 共23年 王建 后蜀 公元933----965年 共22年 孟知祥 荆南(南平) 公元924----963年 共39年 高季兴 北汉 公元951----979年 共28年 刘崇 宋 公元960----1279年 共320年 北宋 公元960----1127年 共168年 赵匡胤(宋太祖) 南宋 公元1127----1279年 共152年 赵构(宋高宗) 契丹.辽 公元907----1211年 共305年 契丹 公元907----947年 共41年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辽 公元947----1125年 共178年 耶律阮(辽世宗) 西辽 公元1124----1211年 共88年 耶律大石 金 公元1115----1234年 共120年 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西夏 公元1038----1227年 共189年 李元昊(西夏王) 大理 公元937----1253年 共316年 段思平(大理王) 蒙古.元 公元1206----1636年 共430年 蒙古 公元1206----1271年 共66年 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元太祖) 元 公元1271----1368年 共98年 孛儿只斤忽必烈(元世祖) 北元 公元1371----1636年 共236年 孛儿只斤妥懽贴睦尔(元顺帝) 明 公元1368----1644年 共276年 朱元璋(明太祖) 后金.清 公元1616----1911年 共295年 后金 公元1616----1644年 共28年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太祖) 清 公元1644----1911年 共267年 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 太平天国 公元1851----1864年 共13年 洪秀全(天王) 中华民国 公元1911----1949年 共38年 孙中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元1949年成立 毛泽东
Ⅳ 炎黄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其年代应从公元前6000年左右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对于文明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商代生产工具据考古发现主要是石器。以至曾有“商代为原始社会”的结论。相反,距今七、八千年前精美的有特别意义的玉器、陶器、骨器完全有充当祭祀和王权重器的可能。印加帝国采用结绳记事,没有通行的文字,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国家的性质。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各部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时间不同步,有5000年前确已建立国家的例子,也有50年前仍处在原始社会的例子。仰韶文化早期已出现父系社会萌芽,中、晚期为父系社会,与神农氏世系为父系传承一致,炎帝末期的轩辕仍处在母系社会末期,及迁到美洲保留母权制遗风,足证不同部族发展的不同步性。
文明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距今8000年左右太昊、伏羲时代应该是较低级的文明。据贾湖文化、老官台文化、兴隆洼文化、裴李岗文化、后李文化、彭头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考古文化显示,各地文化面貌不一。兴隆洼文化有了世界最早的服饰,最早的玉器,最早的村落。兴隆重洼早期聚落约2.4万平方米,集中在近似圆形、周长约570米的环壕内。共8排房子,每排10座左右,一般房屋面积50-80平方米,中部两座房子各约 140平方米。大房子是公共活动场所,这已体现出母系社会繁荣的情形。贾湖文化,有的仍称为裴李岗文化的一期,则更具体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全貌,包括宗教活动的详细场景。这里已有了父系社会的萌芽。
“炎黄大战”论证摘要:渭水流域半坡类型华县元君庙、华阴横阵多人二次葬为炎黄联合杀蚩尤所致,略晚的渭南史家、姜寨二期多人二次葬为炎黄之战所致。半坡类型为炎帝文化、庙底沟类型为黄帝文化,后岗类型为蚩尤族从渭水流域逃至豫北冀南与土著文化相融而成,西水坡45号墓为蚩尤墓。
零口文化为少典娶有蟜氏合婚生炎帝、黄帝时期,有蟜氏应来自白家村文化,少典可能来自裴李岗文化裴李岗类型。炎黄联合杀蚩尤后,半坡类型、东庄类型(前庙底沟类型)、后岗类型各自分道扬镳,但炎黄两族仍有混居。
神农相当于裴李岗时期,无确凿的考古学文化可指。伏羲早于神农,距今约一万年前,其时已产生太极八卦、参历、十月太阳历,可能有一种考古学文化与之相关。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为太昊文化。神农与炎帝合并、伏羲与太昊合并是为了突出黄帝为“中央天帝”之需。
大司空村类型为共工文化,大河村类型前段(阎村类型)为颛顼文化,大河村类型后段(秦王寨类型)为祝融文化,大汶口文化前期(泰山南北区)为少昊文化、后期(皖北、豫东、鲁西南区)为帝喾文化,长江流域苗蛮与后岗类型、秦王寨类型南下有关。
传说时代(正统)历史在夏商周时期记录下来,夏商周皆源于黄河流域远古文化,所以“三皇五帝”古史体系与渭水流域、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非常吻合。也许正是炎、黄、蚩大战导致和深化了这种深刻的民族和历史记忆。
北方的红山文化因受仰韶文化影响而与传说历史相关,红山文化之前的历史文化没有进入传说时代古史体系;长江中游因蚩尤、祝融部南下而进入古史体系,但大溪文化之前的历史文化没有进入古史体系;长江下游因“禹杀防风”而进入古史体系,但良渚文化(防风氏)之前的历史文化没有进入古史体系。
中国古人将天上与人间对应起来,人死后即上天(当然是统治者)成神,并照管后人,而天上的星象也与人间祸福相依,星(包括太阳)神即祖神。所以神即是祖先,祖先都是天神。神的历史即祖先的历史,神的关系即祖先的关系,中国神话就是中国的远古历史。
如果没有神话传说,史前考古只是挖出一个陌生世界
如果没有史前考古,神话传说永远都是那么荒诞不经
Ⅳ 炎黄联盟是什么时期
简介
炎黄二帝(yán huáng èr dì):指炎帝和黄帝,他们是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杰出首领。更是中华人文始祖。
《国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国语解》:少典,乃黄帝、炎帝之先,但非黄帝、炎帝之父。《史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解诂》:“赤帝者,炎帝神农之后也”。赤、炎义通,神农以来至轩辕之时炎帝世朝已历五百年。炎黄中的炎帝,实乃最后一代炎帝。神农、少典,皆炎、黄之先。《易传》:“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炎黄二部落联合形成了以黄帝为首的华夏族,并奠定了了华夏文明的基础。
炎帝
炎帝是传说中中国上古时代神农部落首领的名称,从神农开始至其后裔子孙,也是各部落联盟公推的天下共主,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
神农部落末代首领炎帝,姜姓,烈山氏,距今三千年以上生于烈山(今湖北随县烈山)。以后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黄帝之妻嫘祖之父孙姜雷为神农氏的第十一世孙(被封为六合方山侯,方山即今江苏南京六合方山,姜雷以山为姓,改名方雷)。
黄帝
黄帝为《史记》中的五帝之首,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有学者以文献证据认为是始于晚清知识分子的推动下,从中国传说时代的三皇与五帝中脱颖而出,成为汉民族以至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和黄帝曾有姻亲关系,为神农之后。据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炎帝部落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发展,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着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冲突,炎帝不敌而退。
据说因“炎帝欲侵淩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流传记载下来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面对着统领熊、罴、貔、貅、䝙、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代炎帝而为天子。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双方势同水火,蚩尤带领着九黎,与联盟大战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为涿鹿之战。最后蚩尤被打败。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是中国学者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相传姓姜,这或许显示其曾以羊为主要肉食(有说因为生于姜水),并显示仍依存有母系社会的传统,羊加女合二为一(另姬、姒、姚、嬴都有此特征)。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可见炎帝部落是以牛为图腾崇拜。
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生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炎帝是农神,始教天下播种五谷,尝遍五谷,这是炎帝与神农氏渊源;炎帝又是火神、灶神,始教人民摩擦生火而热食,用火来铸造金属器具,因此炎帝的后代后祝融这样的火神。
据《山海经·北山经》,白嘴赤足的精卫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所变。据《路史·后纪四》,蚩尤也是炎帝后裔,并驱逐炎帝及其后裔榆罔,并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不死战神形象的巨人刑天,是炎帝的部属。
Ⅵ 中国历史上的炎黄是什么人是一个还是两个
炎黄是华夏文明始祖,是两人,炎帝和黄帝。
“炎黄”是传说中上古中国的两个部落领袖。炎是炎帝,黄是黄帝。炎黄被认为是华夏文明始祖,而汉族(汉朝前为华夏族)则称为炎黄子孙。
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他们居住在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
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炎帝黄帝族联盟打败了蚩尤族,正式定居中原地区。而汉族为炎黄子孙。
(6)中国历史从炎黄部落到扩展阅读:
人物资料:
1、炎帝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至于炎帝的出生地,至今没有定论,事实上炎帝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远古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改造自然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
在今天,“炎帝”和“黄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被载入世界文明的史册,中国人也称为“炎黄子孙”。
2、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炎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炎帝
Ⅶ 传说中国历史分三大部落,炎帝,黄帝和蚩尤部落。那么应该说现在是炎黄尤子孙才对吧
应该是因为在部落纷争中炎帝部落服软了…被兼并或者说是招安了…就给他点面子…蚩尤部落不服软…看他不爽…基本上被全灭了…成王败寇吧
Ⅷ 从炎黄到西汉跨度多少年
炎黄的所处年代今天仍然没有定论,约在公元前28世纪前后。西汉所处年代为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初年,二者的时间间隔约为2500年。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大致时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又称前汉,与东汉合称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四帝及一位傀儡皇太子孺子婴,享国二百一十年。
Ⅸ 炎帝黄帝尧舜禹大致生活在什么时间,从黄帝到启我国社会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炎帝黄帝大概生活在4000多年前
黄帝和炎帝都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前中国原始社会后期,是两个部落的首领.当时,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都居住在现在陕西省境内的黄河边上.后来,又先后沿黄河两岸向东部迁移.为了争夺一块土地,炎帝族同住在中国东部的九黎族发生了战争.九黎族的首领蚩尤打败了炎帝族.炎帝族向黄帝求援,他们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九黎族失败后,一部分逃到了南方,另一部分加入了炎黄二族.后来,炎帝族和黄帝族也发生了冲突,炎帝族失败后,加入了黄帝部落,黄帝族的力量就更大了.从此,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的一部分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他们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使这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从此,这些原来不同部落的居民,都认为自己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y2o)、舜(sh)n)、禹(y().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
相传,尧很节俭.他住在茅屋里,吃糙米饭,喝野菜汤,身上穿着麻布袄.舜品德也好,能以身作则.他在历山耕田,历山的人不再争田界,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靠近舜居住.舜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那里就成了村落.他博得百姓普遍赞扬.尧舜时候,水患严重.舜命禹去治水.禹用疏导的方法,把水引入大海.他一心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洪水终于止住,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禹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威信.
黄帝到启,社会的经济,农业等科技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善.
Ⅹ 夏的国都以及炎黄部落的发源地(具体到陕西哪个市区)
大夏国都统万城的西外廓城城垣在陕西省靖边县
炎黄族是黄河流域最早发展版起来的部落,是由炎权帝和黄帝两个农耕部落组合而成,活动范围以黄河的支流洛水、伊水为中心...东向泰山,西向关中,北向太行山,东麓平原及汾河下游平原,这个范围,古代称为“中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