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推荐有关几本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适合中学生看的)
1、《全球通史》 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
作为一本入门级书,它可以帮助读者迅速建立起基本的历史时空观念。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作为一本通史书籍它确实没什么大问题,史实准确,叙述得当,配图丰富(要知道许多历史书籍是完全没配图的)。
2、《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陈旭麓
陈旭麓先生也不会知道自己文章被断章取义后会被那些命题专家们问些什么。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今天对于近代史的许多看法的来源都出自于这本书。例如,多元史观下对历史事件的再评价,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是能够开阔眼界。
3、《国史大纲》作者:钱穆
同样是一本通史类书籍,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比起来,钱穆的著作具有更强目的性。例如,这本《国史大纲》,钱穆担心中国会完全沦陷于日本的铁蹄之下,为了让后世子孙能了解中国历史,于是写下了这本《国史大纲》。
4、《天朝的崩溃》作者:茅海建
茅海建先生这些年在历史圈可谓是影响力极大,每每新书出版或论文发表都好似丢出一颗巨型TNT。他的文章既掀翻了往年沉珂,又为今人炸开一条新通道。
至于为什么会推荐高中生读这本书,是因为它会打破我们课堂上关于中国近代史的陈词滥调。只有读完这本书,你才会知道那段历史是多么吸引人,也才会知道啪啪打脸历史老师的快感。
5、《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
本书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作者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② 有没有好的历史书籍介绍,不要古人写的哦
我给你推荐一个,我现在基本不相信现代人写的史了,水分太大,没有做学问的心态! 我现在读的是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和钱穆的《国史大纲》,这对师徒的史书写的很好!白话文的..
③ 草字头加个叔是什么字
菽,菽是一个多音字,读作shū和jiāo。篆文写作“尗”,意思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后写作“菽”,成了形声字,“艹(草)”为形旁,“叔”为声旁。“菽”为豆类的总称。
1、菽(shū):豆类的总称。又如:菽水(指豆和水,指菲薄的饮食,形容生活的清苦;指晚辈对长辈的奉养);菽水藜藿(粗茶淡饭。藜藿:野菜;豆叶);菽乳(即豆腐);菽麦(大豆和麦);菽麦不分(豆、麦不分。亦指是非、好坏不分)。
菽草之难杀者也。——《汉书·五行志》
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春秋·考异邮》
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诗经·小雅·小宛》
2、菽(jiāo):菽藟,(-lěi)小草名。
王逸《九思·怨上》:“菽藟兮蔓衍,芳虈(xiāo)兮挫枯”
(3)中国历史小丛书历史扩展阅读:
康熙字典解释:《唐韵》《韵会》𠀤式竹切,音叔。《物理论》众豆之总名。《诗·幽风》禾麻菽麦。《春秋·定元年》陨霜杀菽。《注》大豆之苗。《礼·檀弓》王注熬豆而食曰啜菽。
又《唐韵古音》式沼反。《诗·幽风》烹葵及菽。叶下枣韵。又《篇海》子了切。《集韵》通萩。详萩字注。《诗疏》亦作叔。《广韵》同尗。
菽粟 (shūsù ):泛指粮食,布帛菽粟。
据由万国鼎编写、人民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小丛书·五谷史话》称五谷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所以五谷中的菽是指大豆。
④ 蒋赞初的附:八十蒋赞初与南京情缘
□卢海鸣
先生是江苏宜兴人,但自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后,就一直工作、生活在南京,与古城结下了不解情缘。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先生在40年的时间里,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南京地方史方面的研究文章,如《南京城的历史变迁》、《南京地名考略》、《南京地名探源》、《十代故都》等,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解决了许多南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从而奠定了先生本人在南京地方史研究领域至高无上的地位。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南京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是六朝古都。
实际上,六朝灭亡后,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相继在南京定都。六朝古都的称呼显然无法涵盖南京这座古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那么,什么样的称呼才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南京的历史和文化呢?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赋予南京“十代故都”或“十朝故都”美名的观点,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今天,先生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和普通市民的广泛认同。《南京史话》一书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学术专著。它是先生1962年应历史学家吴晗教授的邀请而写的,1963年被吴晗列入“中国历史小丛书”,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书生动真实地勾勒出南京历史的发展脉络,填补了南京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1980年,先生又进行了增补修订,这部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南京出版社又将这部书列入“可爱的南京丛书”出版。这部深入浅出的历史著作,历经40年而畅销不衰,影响了两三代南京人的成长,这种影响目前还在持续。这在同类出版物中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在中国地方史研究领域树立了一个典范。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部有关南京的专著突破和超过《南京史话》。
我所见到的先生文稿,都是一笔一划地写在方格纸上的,字迹秀美,柔中有雄。每一件文稿,不仅是严谨的学术作品,同时也是值得珍藏的艺术作品。提到与先生的书缘,自然要提到师母张彬老师。因为书的关系,我常常到先生府上去请教,几乎每次都能遇到师母。师母对于我的生活非常的关心。我刚在南京安家时,家中除了一只皮箱外,一无所有。恰巧先生和师母的孩子刚刚出国,就将锅碗瓢盆送给了我,解了我燃眉之急。到如今,我家中的餐具更新换代了好几茬,而师母送给我刨土豆的刨子,一直用到现在我都没舍得扔掉。每当我看到这把刨子时,我都能感受先生和师母对我的关怀之情。
认识先生20多年来,我从来没有看到先生与师母红过脸,先生与师母的恩爱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记得2004年夏天,先生与师母两人在江苏省中医院疗养。我与妻子闻讯后,事先未联系就过去了。走进病房时,师母正坐在床上,头发有点乱,见到我们来了,师母显得有点不好意思。正在忙碌的先生赶忙走到师母的身旁,一边安慰师母说“都是自己的学生,没关系的”;一边用梳子给师母梳理头发,动作轻盈、细腻而又熟练。看了眼前这幅先生师母恩爱的画面,我们的眼圈禁不住湿润了……
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化经济大潮中,我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不少名“城”实亡,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南京,这座拥有将近2500年建城史和450年建都史的十朝故都,也遭受到城市化浪潮的冲击。许多古建筑、古河道、老街巷变得面目全非,丧失自我。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立马联合东南大学建筑系潘谷西教授、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研究员,组成了“三驾马车”,以他们的学者身分和地位担当起了南京城市保护神的角色。和平年代,一座城市的保护神,其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他所面临的对手是自己的同胞,他所面临的伤害是来自合法机关。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其困难程度远远超过想象。先生出于对南京这座城市深沉的热爱,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以年轻人都没有的干劲和热情,常常出没在南京的各个考古工地和大街小巷。就我个人而言,就曾经陪同先生一起考察过六朝石刻、六朝建康城遗址,还考察过南京城内的民国建筑。先生通过实地考察,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一份份报告,呼吁保护南京的建筑、遗址、墓葬和街巷,引起了省市乃至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南京图书馆负一楼陈列展览的六朝建康城遗址就是先生等专家呼吁的结果。那是2003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考古专家王志高先生在南图新馆工地配合基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六朝时期的砖砌道路、排水沟、古井、城墙,同时出土了大量的人面纹瓦当、兽面纹瓦当、瓷器等遗物。这显然是一处极为重要的六朝遗址。我到现场看后,也感到无比的震撼。对于一个考古出身的人来说,还有比见到掩埋在地下的古城址更高兴的事吗?
然而,南京图书馆工地的隆隆机器声让人无法兴奋起来。现场主持考古发掘的王志高先生心急如焚,他立即拨通了先生的电话。我和妻子受王志高先生的委托,立即陪着先生和师母张彬老师赶到了现场。先生看后,显得有点激动,这正是消失1500年之久的六朝建康城遗址!他当即表示,这样重要的遗址,如果不保留下来,将上负古人,下愧子孙!于是,他起草了一封给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信,并和潘谷西、梁白泉两位先生一起,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姓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接信后非常重视,组织了多次专家座谈会,最后确定一个折衷的方案,将原址平移到今天的位置。如今这里成为人们直观感受六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六朝建康城遗址得以保存,浸透了先生的一片心血。对于门东、门西地区的保护,先生则是奔走呼号,不遗余力。门东、门西地区是指中华门内以东、以西一带。这里是老南京人的居住区,也是南京历史上手工业者和商人聚居的地区。这里的老街巷最具有南京本土特色,房屋多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建筑,高一至两层,砖木结构,青砖小瓦。这是南京城内仅存的一片具有民族底蕴的老街区,它与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总统府、梅园新村民国建筑群,共同构成了南京文脉的一个重要环节。2002年3月14日,先生和我曾经与南京地区的其他18位专家一起,联名呼吁保护门东、门西地区老街巷。到了2005年,有关部门正式启动了对这一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进程,计划以高楼大厦取代现有的民居。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闻讯后,非常着急。他希望先生能够出面,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先生现场考察后回家立即亲自起草了致有关领导的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最后,有关部门调整了原先的规划方案,停止拆除城南民居的行为,对于城南民居,采取“镶牙式”的保护方式,即对有价值的民居予以保护下来,对于在已经拆除的民居上新建的建筑物,保持与原有建筑风格的协调。2007年,在先生的倡议下,对于城南民居的调查研究更加深入,调查人员由室外调查进入室内调查,以确保有价值的城南民居得以保存下来。在古都南京特色和风貌的保卫战中,先生为南京这座城市执着地奔走呼号给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先生以一个学者的力量承当了南京城市保护神的角色,不仅赢得了今人的理解,也必将赢得后人永久的尊重。
⑤ 纵向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最好看那些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国通史
二十五史
史记
资治通鉴
明朝那些事儿
如果这是宋史
流血的仕途-曹升
⑥ 吴南星的作品
吴晗和邓拓、廖沫沙用“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发表杂文《三家村札记》专栏,以歌颂正义光明、匡正时弊为宗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晗惨遭迫害,随后被捕入狱,1969年10月含冤逝世。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吴晗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吴晗和邓拓、廖沫沙用“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发表杂文《三家村札记》专栏,以歌颂正义光明、匡正时弊为宗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晗惨遭迫害,随后被捕入狱,1969年10月含冤逝世。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吴晗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北平解放后,吴晗以副军代表身分参与接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担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务。1949年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195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主持了改绘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以及标点《资治通鉴》的工作。随后又主持了明十三陵中定陵的发掘。吴晗主编了《中国历史小丛书》和《外国历史小丛书》。1959年9月,他发表《论海瑞》、《海瑞骂皇帝》等文章,并在1960年写成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之后,吴晗和邓拓、廖沫沙用“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发表杂文《三家村札记》专栏,以歌颂正义光明、匡正时弊为宗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晗惨遭迫害,随后被捕入狱,1969年10月含冤逝世。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吴晗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⑦ 告诉你真实的历史:清宫档案揭秘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告诉你真实的历史:清宫档案揭秘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
内容预览:
(本文为原书容序)
让历史走近现实,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这是史学界老前辈们早已提出并相当重视的一个课题。像吴晗、翦伯赞、郭沫若、顾颉刚,都主张把历史论著写得生动好懂。郭沫若、顾颉刚在撰著深奥的古史考证文章时,也力求写得通俗一些,避免枯燥乏味。著名史学家吴晗同志是最热心倡导普及历史知识的,早在1935年他和张荫麟就主张写历史要通俗生动,并设想编一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中国历史小丛书》。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吴晗这一宿愿才得以实现。他主张“把提高了的东西,普及给全国人民,要使人人懂得自己的和别的国家的历史”。1959年,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第一批)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批《中国历史小丛书》,是普及历史知识的成功范例,雅俗共赏,影响深远,可惜未能竞其全功。
普及清代的有关历史知识,我也曾尝试过,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1990年底,我们按期完成了“六五”(跨“七五”)历史学科重点项目——10卷本《清代全史》,这是一部将近400万字的学……
⑧ 想通读一下中国历史该读些什么书
正书你看不了 一般人都看不了 东周列国的确不错 三国是必看书 明朝那些事是扯专淡 最接近历史又能让你有属兴趣的 先看三国 东周 史记 然后百家讲坛从头到尾看到民国 你就全懂了个大概了 其他不要看了看错了历史会误导你的
⑨ 通过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回答
夏 商 周(春秋战国),秦,汗,三国(魏蜀吴)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 清!主要历史事件自己找高中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