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印度和中国的历史关系

印度和中国的历史关系

发布时间:2021-02-26 22:42:37

Ⅰ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从地理,历史上来说

从地理上说: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位于东亚,印度位于南亚,与中国西藏;气候专:中属国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而印度以高原,山地为主.
从历史上说:印度佛教文化在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唐代玄奘到印度寻求佛经,印度的,数学也从西域传入中国;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曾到达印度南部:明代"郑和下西洋"也绕道印度.所以,印度与中国在历史上有长期的文化,经济交流.但由于印度少有长时期的统一,与中国的交流曾一度中断.在近代,印度与中国一样遭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1947年印度通过长期斗争终于解放,但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当代,有俩国的发展及国家利益的不同,中印两国存在着合作与矛盾,主要体现在边境领土和'亚洲主导权'方面.

Ⅱ 中印关系的交往史

中、印二国均为世界文明古国,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有几千年历史。

1、汉代及以前

印度和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几乎没有政治接触。但是,自1世纪起这两个国家就已经进行了广泛而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特别是伴随着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国的过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关系承担着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和印度也有一定接触。在古印度文学中出现了一个被称为“Chinas”的民族,现在被认为就是在指中国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约公元前5世纪)中有着“China”的记录,这可能是在指秦国,也就是之后的秦朝。

孔雀帝国的首相,曾在塔克西拉大学担任过教授的考底利耶(公元前350-283年)在他的作品《政事论》即用“cina”词头将中国丝绸称为“cinamsuka”(“cina”丝绸服装)和“cinapatta”(“cina”丝束)。

在《史记》中,张骞和司马迁(使用了“身毒”来称呼印度河流域地区(在现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这一词应是来源于梵文中的“Sindhu”。当云南在1世纪被汉朝吞并时,中国政府报告在那里存在一个“身毒”社区。

2、唐朝至近代

在公元一世纪佛教开始从印度向中国传输后,许多印度的学者和僧人都前往中国,如早在401年,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中国,并将梵文佛经《修多罗》译成中文;

少林寺的创始人佛陀跋陀罗(约464-495年)和5世纪南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成为禅宗的创办人少林寺第一位禅师。

同时许多中国学者和僧侣也前往印度,如中国高僧法显于402年,访问印度并居住10年,之后他将许多梵文佛经译成了中文,其《佛国记》成为中印友好交往史上一部极具历史价值著作;

玄奘(602-664)和义净(635-713)。他们都曾在比哈尔邦的那烂陀寺学习。

7世纪玄奘于戒日王时期访问印度,在他的作品《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他前往印度的旅程,这后来启发了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创作了他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2)印度和中国的历史关系扩展阅读:

2000年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中印两国外交关系的逐步升温。

2002年中国总理朱镕基回访印度,主要谈论经济话题。

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对中国进行里程碑式的访问,其后中印关系得到显著提升。中国正式承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同时两国开始着手解决边界争端。

2004年,两国还计划开放锡金的乃堆拉山口和Jelepla通道,这对双方都有好处。2004是中印双边贸易的一个里程碑,双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

2005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班加罗尔以推动中印两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在演讲中,温指出“合作就像两座宝塔,一个硬件和一个软件。中印合作起来,我们就能在世界上占据领导地位。”温家宝表示21世纪将是“IT产业的亚洲世纪”。

在这次高层访问期间,还签订了几项协议以加深两国间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关系。关于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件事,温家宝起初似乎支持,但是在回国后又回到中立的位置。

2006年7月6日,中印重新开放乃堆拉山口,这是古代贸易路线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个通道。两国官员表示边界贸易的重新开放将帮助缓和该地区的经济孤立。

2007年5月,中国拒绝了一名来自阿鲁纳恰尔邦的印度行政官员的签证申请。

2008年1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访问中国,会见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并讨论了贸易、商业、国防、军事等双边议题。2008年7月,在第34届日本G8峰会上,胡锦涛和辛格友好会见。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印度向地震受害者提供了帮助。2008年是中印双边贸易的一个里程碑,贸易额超过了370亿美元。中印贸易额在2012年达到700亿美元。

2009年中国海军和印度海军在索马里海域一同执行一项反海盗任务。

2017年6月18日,印度与中国发生洞朗对峙事件,两国关系开始恶化,中印关系或陷20年最低谷 。

并且印度不断开始向边境增兵:4万印军集结中印边境 最近距中国仅500米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印关系

Ⅲ 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发生了几次战争

一次,即1962年中印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因为解放军在进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生一系列领土问题。

在双方会谈破裂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并出兵造成此次战争。美国的古巴导弹危机和此次战争几乎于同一时间爆发。

(3)印度和中国的历史关系扩展阅读:

中印战争发生的部分原因:

1、英国埋下中印边界纠纷祸根

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交往和传统友谊,两国的地图均按照传统习惯线标划边界,两国人民共同遵守这条传统习惯线。但是,在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印度当局,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为由,擅自划定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对中国西藏和新疆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从而埋下了中印争执的祸根。

2、印度独立后的多次侵占中国领土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而且要侵占中国政府管辖下的中国领土。

印度独立后,西藏地方政府认为印度脱离了英国的管辖,西藏同样也应从英国侵占的特权下摆脱出来。为此,西藏地方政府与印度驻拉萨“代表处”进行了交涉。对西藏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印度政府却以大国主义的傲慢态度宣布,要继承英帝的“麦克马洪线”的划定。英国侵略者虽然炮制了“麦克马洪线”,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未敢侵入中印传统习惯线以北地区。

Ⅳ 新中国与印度的历史关系

第一,两国关系开始还是不错的。因为中印两国都是长期被列强所欺负的国家,所以在反抗帝国主义这方面合作是很紧密的。印度当时搞了一个不结盟运动,自己做这个组织的领袖,中国也乐见印度发挥作用,中国也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

第二,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印度是1947年独立。从刚开始建国的条件来说,印度是明显超过中国的。印度独立没有发生战争,是和平独立的。而且英国殖民印度300年期间给印度留下了很多财产。比如印度建国时铁路总长度达5万多公里,而面积三倍于印度的中国1949年铁路总里程只有2万公里。

第三,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的政策直接导致了中印利益的碰撞。印度开国领袖圣雄甘地在印度独立后说,希望印度成为一个传统的国家,不搞什么现代化的工业,只是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以崇高的精神获得世界各国的尊敬和认可。但是甘地死了以后,尼赫鲁即声明:印度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所以他的野心一步步扩张,直到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

第四,尼赫鲁所要求的土地是过去英国殖民者非法划定的,是无效的。但是尼赫鲁一口咬定要继承英国过去的权利,所以和中国发生了矛盾。后来在英美等国的鼓吹下,加之英美的军事援助,尼赫鲁铤而走险,发动战争。由于印度军队厌战,加之指挥落后,给人以雄壮威武印象的印度军队很短时间内全面溃败。印度国内完全震惊,国际社会完全震惊。

第五,印度邻国巴基斯坦和印度长期不和,战争不断。为了牵制印度,中国大力发展和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这使印度心怀记恨;而中印战争的失利使印度第三世界领袖的形象毁于一旦,印度遭受战略损失。从此印度对中国怀恨在心。

第六,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中国的经济规模急剧膨胀,2009年GDP已达50000亿美元,印度GDP仅相当于中国的四分之一不到。而1988年印度GDP还是中国的80%多。所以印度政府很受刺激,所以也开展了“追赶中国”的运动。但是由于印度政府效率过于低下,口号远多于行动,所以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还在迅速拉大。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印度经济规模在5年后可能不足中国经济总量的10%,而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差距更大。

所以总的来看,印度这个国家既可怜,又可恨。

Ⅳ 中国与印度的古今渊源(主要从历史、军事、文学分析)

中国与印度不仅山水相连,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千多年前,中印两国人民就有了友好交往内。古代中印交容往的高潮时期是两晋、南北朝和隋唐,达到年年有往来,一年数次的程度。两国人民在宗教、政治、经济、哲学、科技和文艺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可谓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时期。但是,近代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和印度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压迫,阻断了两国的交往达百年之久。20世纪中期,两国相继取得了反帝反殖的胜利,印度获得了民族独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50年初,中印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以后的时期是两国人民交往的黄金时期。
从历史和文化上看,中印两国有很深繁荣历史文化渊源的。佛教发源于印度,深受历史远比佛教悠久的印度教的影响。例如佛教的坐禅便是直接来源于印度教的冥想,达摩作为一个印度和尚不可能摆脱时代环境的束缚,而经由达摩所传入中国的少林武术本身便是脱胎于印度教的瑜伽术。

Ⅵ 中国和印度是什么关系

一山难容二虎。中国和印度有相似之处:领土大,人口多,历史悠久,有文化传统。都具备称为大国强国的基本条件。不管你是不是承认,领土和人口都是称为一个大国所需要的,我们看看英国和日本这两个岛国,他们是很强大的,但是英国为什么不复当年之勇?日本为什么这么强了,还要做美国的小弟?单从国土上来讲,国土面积小单从军事上来讲就缺少了战略纵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日本本土遭受了大面积打击,日本马上就扛不住了,而英国在二战中得以维持是得益于其作战素质非常高的空军和技术力量强大的海军,使得英国建立起海陆空立体防御,但是这样的防御系统得以奏效的前提是德国的空军和海军技术兵器和空军海军战斗人员素质落后于英国。而在陆海空军技术水平相当,战斗人员素质相接近的情况下,必要的大纵深防御是必要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初国军反攻大陆那么困难,无异于天方夜谭,而解放军在当时海空军技术兵器落后的情况下,想一口吃掉台湾也是很困难的,但是现在来看,解放军的军力不亚于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台军的情况下,台军的立体防御系统显得危如累卵,因为台湾缺少大纵深防御。如此看来,在中国如此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中日之间的技术差距将会越来越小,那么可以假想,不久的将来,中日的力量对比就好像当年的美英关系对比一样,英国殖民美国的时候,英国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美国独立之后,很快就赶超了英国,不得不说,与人口数量和领土面积是有一些关系的。日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在科技上被中国赶超,到时候日本对中国的威胁是有限的,而中国对日本这种没有战略纵深的国家而言,威胁是巨大的,因此日本也是当今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忠实粉丝。而再看中印力量对比,中国非常自豪自己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但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印度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也非常迅猛,而在军事上更是动作频频,从诸多相似的成为世界大国,世界强国的条件来看,似乎都是一山难容二虎的。从古至今,大国强国对周边的国家自始至终都没有断绝的就是文化输出,当今的美国,肯德基,麦当劳,NBA等一系列文化都延伸至世界的各个角落,爬上了全世界大部分计算机用户的桌面,这都是一种文化影响,而中国和印度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很难互融,而且谁也不承认对方比自己强多少,这在各方面都形成了一种均势。在这种均势的情况下,中印关系是制衡的,既合作又防范,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Ⅶ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11印度一直视中国为潜在的威胁,中印也遗留了不少历史问题,比如边界问题等回等,在1962年,中印还为答边界问题大打了一仗,印度为此差点亡国,要不是因为国际压力和中国政府自身的“善良”,印度早就被灭了。
以此看来,印度恨中国就像中国恨日本一样
现在国际社会上都是这样,谁和中国较劲,那个国家就会得到“列强”的支持,比如印度就从美国那里获得了不少的先进武器装备,而美国也希望通过印度来从南亚来牵制中国, 对中国形成包围圈。这既符合了美国的利益,也符合了印度的利益
国家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共同的利益,中印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只有利益被“相互”侵犯的关系,所以说印度会和中国较劲。

Ⅷ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

中印关系(Sino-Indianrelations),现代意义上指位于东亚中华民国及其继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位于南亚印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二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相邻国家,其关系伴随着冲突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印度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两国总理实现互访,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由于二国近2000公里的漫长边界和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领土纠纷,最终导致1962年的边境战争,之后关系冷淡;接着就是中、苏对抗和印、苏结盟。1976年二国恢复互派大使,双边关系逐步改善和发展。

(8)印度和中国的历史关系扩展阅读

印中贸易自2000年以后才获得较快增长。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仅有的2.65亿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35.96亿美元。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二国签署<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制定双边贸易额到2008年达到200亿美元或更高的目标,到2006年双边贸易达到248.6亿美元,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印度成为中国第15大贸易伙伴(按照经济体排序),中国对印度出口145.8亿美元,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

自印度进口102.8亿美元,主要进口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双方投资规模较小,仅限于部分领域,印在华投资256个项目实际投资1.72亿美元,中国对印投资(非金融类)仅为1700万美元。

中印贸易增长迅速。2007年双边贸易额38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有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

Ⅸ 中国和印度在历史上都有些什么冲突

不好,可以说是一种半敌对状态
印度和中国都是大国
尤其是人口,也同样是文化悠久的古国
但是印度却把中国当成一个对手,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上
在领土上,印度和中国有三个地方存在争议
其中东线面积最大,就是历史上记载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现在这一地区大部分控制在印度手中,而且此地是雅鲁藏布河谷,可以说是西藏最适合居住的地区,印度已经向此地区移民数百万,甚至超过西藏自治区的总人口,其他两个争议地区则控制在中国手里。1962年中印曾经有一次短暂的战争,对于那次战争被印度成为印度陆军的耻辱,被中国三个师打到了德里附近,但是由于地理上,在西藏通往藏南地区(也就是争议地区)补给线只能通过一个山谷,而且西藏地区交通运输条件限制,中国不可能在此地区驻守太多军队,但是军队少了却又无法守住此地区,加上政治因素,中国退回实际控制线。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仇恨。
至于现在,虽然中国和印度经济都发展很快,但是印度现在经济上还是远落后于中国,加上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不断,而中国却是巴基斯坦的强有力的支持者,中国一直在支持巴基斯坦的军备,仅次一项就让印度损失很大,因为印度军队数量庞大,而且国内军事工业不健全,为了不落后于巴基斯坦的军备,不的不花高价进口俄美的军备,而且,中国在争议地区牵涉了印度大约60%的陆军和50%的空军,是印度始终无法全力对付巴基斯坦。在历史上几次印巴战争中,数次都是因为中国的暗中支援才让印度的策略没达成。
所以印度一直视中国为对手。

Ⅹ 我与印度及中国的关系

俄罗斯和印度是过去的兄弟,但现在已经不是了。以色列已经取代了俄罗斯成为印专度最大的属国防伙伴,同样,我们经济增长的商业前景也并没有反映在与印度双边贸易的数字中。

我个人认为,这两个国家似乎正在相互疏远,虽然我们有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的联系,但它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为两国提供必要的润滑剂。

俄罗斯和中国在国际上很多观点相同,他们相互支持,以维护两国的根本利益。

阅读全文

与印度和中国的历史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