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史上的全部战役
我说了能给加分吗 100分
①原始时期:
约公元前30世纪神农氏攻斧燧氏之战
约公元26世纪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
约公元前26世纪阪泉之战
约公元前26世纪涿鹿之战
约公元前25世纪颛顼与共工之战
约公元前24世纪帝喾攻共工之战
约公元前23世纪尧攻驩兜丹水之战
约公元前22世纪舜攻三苗之战
约公元前22世纪禹攻共工之战
约公元前22世纪禹攻三苗之战——
夏商时期战争年表(约前21世纪—前1057年)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战
②周朝:接着是武王伐纣,朝歌之战,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较详细:
郑庄公图霸中原之战
在春秋初期,郑庄公为夺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战争。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诸侯失控。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强者力图向外扩张,出现了大国争夺对小国控制权的争霸战争。首先在中原图霸的是郑庄公。郑国于周平王二年(前769年)、四年,先后击灭郐和东虢,由于郑地处中原腹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国力日渐强盛;加以郑君担任辅佐王室之卿士,政治地位优越,使郑成为春秋初期的主要强国之一。郑庄公继位后,首先肃清国内分裂势力,乎定了共叔段之乱(鄢之战),尔后采取远交近攻方略,联合距离较远、对其威胁不大的齐、鲁,共同对付邻近的宋、卫。郑国从平定共叔段叛乱之时至庄公去世的二十一年(前 722—前701年)间,对外作战10余次,多获胜。较大的作战共6次:周桓王二年(前718年),在北制大败卫之与国南燕军(北制之战);六年,大败来犯之北戎军并歼其前军(郑抗北戎之战);七年,在戴全歼宋、卫、蔡联军(戴之战);八年,与齐、鲁联合攻占许国并大败宋军;十三年,在葛击败周桓王所率周、蔡、陈、卫联军并射伤桓王(繻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为大国争霸打开局面;十四年,郑又出兵援齐,重创北戎军。至此,郑庄公的图霸事业达到顶峰
伊阙之战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名将白起率领秦军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败韩、魏联军的重要歼灭战。
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盛。到秦昭王时,加快了兼并六国战争的步伐,乘齐、魏相持之际,首先加兵地处中原要冲的韩、魏之地。二十一年,秦左庶长白起统率秦军进攻韩国,一举攻占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白起因功被封为左更。二十二年,韩、魏以公孙喜为主帅,率联军24万进据伊阙迎击秦军。伊阙为韩、魏门户,两山对峙,伊水流经其间,望之若阙,地势险要。联军据险扼守,和秦军呈对峙态势。秦军在数量上只有韩、魏联军的一半。联军各自保守实力,互相推诿,不肯先战。白起针对这种情况,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先设疑兵牵制联军主力韩军,然后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猛攻魏军,一举将其歼灭,杀其主将犀武。随后立即转用兵力攻打韩军。韩军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追击,又全歼韩军,俘韩将公孙喜。
点评:此战,白起抓住联军自保守实力,互相推诿,不肯先战这一战机,共歼灭韩、魏联军24万,攻占伊阙等5城,是先秦战史中一次较大规模的,且是以少胜多的歼灭战。战后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白起因战功卓著擢升国尉,开始了其辉煌的军事历程。秦国也因此战的胜利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
燕攻齐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亚卿乐毅率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进攻齐国(今山东境)的大规模作战。
元年(前314年),力图向外扩张的齐国,乘燕国内乱,出兵占领燕都。四年(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广招贤才,励精图治,欲报破国之恨。但燕为辽东偏僻之国,无力单独向强齐进攻。亚卿乐毅及谋士苏秦建议,利用齐、秦、赵三强争夺宋国富庶土地的矛盾,诱齐灭宋,以此争取其他国,孤立齐国,“举天下而图之” (《战国策·燕策二》)。燕昭王采纳乐毅关于卑事齐而骄之的谋略,表面上臣服于齐,派苏秦假意事齐,取得齐之信任,并乘隙离间,收买齐王宠臣淳于髡,使齐放松对燕的戒备,而西向谋图中原。齐南败宋、楚,西击三晋,与各国的矛盾加深。同时,燕国在乐毅主持下,改革政治,整训军队,出现国家殷富、士卒乐战的新形势。燕昭王加快联合各国、合纵攻齐的步伐。他命乐毅出使赵国,促成三十一年燕、赵两国国君,定下攻齐之盟。乐毅又通过赵国联络秦国;燕使剧辛又去楚、魏进行联络。燕昭王还亲自入赵与赵惠文王相会。这样,燕很快与各国结成攻齐联盟,组成了合纵攻齐的联军。
于是,乐毅以上将军职,佩赵国相印,乘齐军连年征战、疲惫不堪之机,率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军攻齐。联军迅速渡过黄河,继向济水挺进。齐闵王急派触子为将,达子为副将,率齐军主力出动,欲拒联军于济水之西。双方相持期间,齐闵王因触子畏惧不前,派人斥责触子;又以不战即斩首并掘其祖坟相逼,致使齐军将士离心,军中恐惧。乐毅指挥联军猛攻,齐军一触即溃。触子逃亡,齐残兵被迫退守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近处的秦周(今山东淄博雍门西)。
济水之战后,乐毅主动遣还远道参战的秦、韩两军,派魏军前去攻取宋国故地,使赵军夺取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自率燕军主力长驱直入,企图直捣临淄,一举灭齐。谋士剧辛认为燕军战败齐国,主要靠其他四国援助,担心燕不能独立灭齐,反对深入齐地,主张攻取齐国边城而还。乐毅则认为齐军主力已失,齐闵王不得民心,国内纷乱,齐强燕弱的状况已发生根本变化,决心不失时机,向齐发起追击。齐将达子请闵王犒赏将士,以励死战,反遭申斥,齐军士气更加低落。秦周一战,齐军再败,达子战死,燕军攻入临淄,“齐人果大乱失度”(《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年》)。闵王逃至莒(今山东莒县),后被以救齐为名的楚将淖齿杀掉。
乐毅入临淄后,将齐国的珠玉财宝和贵重祭器全部运回。燕昭王闻齐都已破,亲到济水慰劳军士,封乐毅为昌国君。为减少齐人敌对情绪,以利夺取全部齐地,乐毅在攻占临淄后,申明军纪,禁止虏掠,采取兵抚交用的策略。减轻齐民赋税,用官爵和封地笼络齐吏,以争取人心。然后,兵分五路攻取齐地。左军渡过胶水(今胶莱河)攻取乐莱(今山东黄县、牟平至荣城一带);前军沿泰山东麓至黄海边,攻取琅琊 (今山东沂南至日照一带);右军沿黄河、济水进占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与魏地相接应;后军沿北海(今山东淄博东北沿海一带)攻干乘 (今山东高青东北),乐毅亲率中军镇守齐都指挥。燕军仅用6个月,就攻下齐国70余城,并按燕制设置郡县。只有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3年未被攻下,反给齐以行间之机。燕昭王死后,其子惠王即位,听信谗言,中齐将田单反问计,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田单用火牛阵击破围攻即墨的燕军主力,随即将燕军逐出齐境,70余城复归于齐。点评:此战乐毅利用齐灭宋后与各诸侯国的矛盾,促成各国合纵攻齐局面,尔后实行连续进攻,给齐以沉重打击。齐国因内外矛盾交加,过早集中主力与强大联军决战,几致亡国,为后世用兵留下宝贵的经验教训。
即墨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在燕攻齐之战中,齐将田单率领齐军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进行坚守防御并反击燕军围攻的重要作战。
三十一年,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破齐,连克70余城,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今山东莒县)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这时,齐滑王被以救齐为名的楚将淖齿杀掉,其子法章被立为王,占莒。即墨军民在即墨大夫战死后,共推临淄市掾田单为将,坚守抗燕。乐毅围即墨城一年不克,遂令燕军后撤9里设营筑垒,欲攻心取胜,致使齐国获得喘息机会。即墨,地处富庶的胶东,是齐国较大城邑。靠山近海,有充裕的人力、物力用于防守。田单遂集结所带族兵及残兵7000余人,加以整顿、扩充。连其妻妾也编入军营参加守城,和士卒伺甘共苦,“坐则织蒉(草器),立则仗锸(锹)”(《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六年》)。并增修城垒,加强防务,从而提高了即墨的防守能力,使燕军屯兵城下,为组织反攻赢得了时间。又利用新立的燕惠王与乐毅不和这一矛盾,派人入燕行反间计。诈称昌国君乐毅与燕惠王有仇怨,害怕被杀而不敢归国,故意缓攻即墨,实际想在齐国称王;如果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信以为真,派骑劫取代乐毅为将。乐毅投奔赵国。燕军人心涣散,内部不和。骑劫到齐后,一反乐毅战法,改用强攻,仍不能克。又改用恐怖手段威慑齐军。田单将计就计,诱使燕军行暴,声称齐军最怕燕军割掉降卒的鼻子,如果看见,即墨就会不攻自破。骑劫果然中计而行。即墨军民见状,更决心守城,唯恐落到燕军手中。田单又声称守军害怕城外祖坟被掘,那样魂灵无依,做子孙的就会屈膝投降。骑劫立即挖坟、焚尸,即墨人无不痛心疾首,誓与燕军决一死战。为隐蔽齐军反攻意图,使燕军丧失警惕,田单命精壮甲士隐伏城内,令老弱、妇女登城守望。又让即墨富豪持重金贿赂燕将,假称即墨将要降燕,请求燕将保全妻小。燕军围城已愈三载,急欲停战回乡,见大功即将告成,一心坐待受降,守备更加松懈麻痹。三十六年,田单见反击时机成熟,便集中干余头牛,绘五彩龙纹,束兵刃于其角,尾扎浸油芦苇。夜间点燃牛尾芦苇,牛负痛从预凿城墙的通道冲出,狂奔燕营,5000名精壮勇士随后砍杀,城内军民锣鼓声动,呐喊助威。一时火光冲天,杀声震耳。燕军将士从梦中惊醒,仓皇失措,四散溃逃,死伤无数,骑劫在混乱中被杀。齐军乘胜大举反攻,很快将燕军逐出齐境,收复被燕军占领的70余城。随后迎法章回临淄,为齐襄王。田单为相国,受封安平君。
点评:此战,田单智谋超群,在国破城围、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坚守孤城,麻痹燕军,积极创造反攻条件。在时机成熟时,充分运用机动性、突然性、杀伤力和心理威慑诸因素,以“火牛阵”进行夜间突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战胜燕军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即墨有一定的防御条件;燕军分兵多路攻齐,发展过快,攻城克坚的准备和力量不充分;田单巧施反间计,借敌之手除去最难对付的乐毅,也是原因之一。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阏与之战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秦穰侯魏冉,为扩大定陶封地,派客卿灶越韩魏两国攻占齐国的刚、寿地区,由魏入秦的谋士范睢向秦昭襄王提出,攻齐刚、寿是战略错误,因中隔韩、魏,难以固守。建议采用“远交近攻”战略,使攻占土地尽为秦有。又认为地处中原的韩、魏系天下枢纽,欲兼并天下,应先用兵韩、魏以“断山东之脊”(《战国策· 魏策四》)。秦昭襄王欣赏范雎的见解,任其为客卿,参与军事谋划。但北方强赵的存在,使秦对兼并韩、魏有所顾忌,遂寻机打击赵国。三十四年(前281 年),秦攻取赵地3城后,赵以公子部为质于秦,并与秦签订以焦、魏、牛狐交换3城的协议。后又反悔。四十六年,秦昭襄王以赵不履行协义为由。派中更胡阳率大军攻赵阏与。赵惠文王急召名将廉颇、乐乘等,询问是否可救。两人均认为阏与距邯郸(今河北境)甚远,道路崎岖险阻,难以救援。唯赵奢认为,两军相逢勇者胜。于是,赵惠文王命赵奢率军救援阏与。赵奢军出邯郸30里即筑垒扎营,按兵不动。为隐蔽作战企图,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秦军一部进屯武安(今湖北武安西南)西面,击鼓呐喊,欲诱赵军援救武安,钳制赵军。赵奢立斩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不为秦军所动。驻屯28天之久,继续增强营垒防御,造成赵军怯弱,唯保邯郸假象。秦派间谍潜入赵营探听虚实,赵奢佯作不知,令属下让其任意活动,并放归秦营,以麻痹秦军。秦间谍把赵军情况告于胡阳。胡阳大喜,认为阏与即可攻取,放松了对赵援军的戒备。赵奢遂率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50里处筑垒设营。秦军攻阏与不克,突闻赵援兵到来,仓卒分兵迎击。赵奢采纳军士许历建议,发兵万人抢占阏与北山高地。秦军后到,攻山不下。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
点评:此战,赵奢隐蔽作战企图,麻痹敌人,促其骄傲轻敌,尔后出其不意,突然发动攻击,以及抢先占领要地,使己方处于有利地位的作战指导,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秦国向东兼并的兵锋也因之受到一次挫折。
陉城之战
周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64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占韩国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等9座城邑的作战。
四十五年(前270年),魏人范睢针对秦国过去“越人之国”进攻,劳多获少的弊端,向秦昭襄王提出著名的“远交近攻”战略。即先交好与秦为邻,处中原地带的韩、魏两国,以威服楚、赵;楚国强,则与赵友好,以威服楚;赵国强,则与楚通和,以威服赵;楚赵亲附后,东面临海的齐国必定恐惧,会自动亲附秦国。那时,再向近处的韩、魏两国进攻。这样,得寸土则为秦国之寸土;得尺土则秦国的尺土。秦昭襄王表示赞许,任命范雎为客卿,参与秦国大事。当时,韩国与秦国疆界相错如织绣,“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韩国经白起几次攻伐,国力日弱,但还有一定力量。秦昭襄王将攻韩重任再交武安君白起。五十一年,白起率秦军大举进攻韩国,韩军难以抵挡。秦军进展顺利,不久,夺占韩国陉城等9座城邑,斩杀韩国生力军5万余人。韩朝廷陷入混乱,开始谋求防守,但为时已晚,不久又失南阳(今河南西南部一带)、上党(今山西东南部地区)等地。
番吾之战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名将李牧指挥赵军在番吾(今河北平山南)击败秦军的作战。
十四年,桓齮率秦军在肥之战中被赵军全歼。十五年,秦王嬴政再次派军兵分两路攻赵,一路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今属河北) 进迫;一路由太原取狼孟(今山西阳曲)后东进番吾,拊邯郸之背。赵将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此战,为赵国赢得喘息时间,获得短暂的稳定。但由于在肥之战及此战中损失惨重,军事实力丧失殆尽,已无力组织远程追击及反攻,仅能退守邯郸,暂时自保。
点评:此战,是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李牧在战前准确判断敌情,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但赵国已无力再战,所以此战仅为击溃战,未能围攻歼秦军。
赵破匈奴之战
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赵边将李牧率军大规模反击奴匈(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东部)的重要围歼战。
赵惠文王末年,北方匈奴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时常南下赵境骚扰,成为赵国大患。赵孝成王即位后任命李牧驻守代(今河北蔚县东北)和雁门(今山西右玉南),防备匈奴入侵。李牧到任后,按边防需要调整官吏,使适于战备;将地方收入用为军费,改善官兵生活;加强训练,“日习骑射”,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烽火报警、通讯联络设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并派出大批谍报人员,深入边外,以及时掌握匈奴动态。在作战上,改变以往敌军来犯即出军迎击战法,采用坚壁自守,示弱避战,养精蓄锐,伺机反击的作战方针。发现匈奴军队,即退入营寨城堡,坚壁清野避免接战。匈奴骑兵既无攻坚兵器及手段,又难掠到牲畜食粮,每次均毫无所获,被迫退去。如此数年边境地区损失极少。
但李牧的措施,被匈奴及赵王认为是怯战。赵王召回李牧,另选将军驻守。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匈奴每次来犯,赵军即出城交战。由于赵军分散戍守,仓促集中出战,对机动性极强的匈奴军,多陷于被动。屡次失利,伤亡很多,边境地带变成了战场,百姓无法耕作放牧,举目一片荒凉,民不聊生。赵王只好再命李牧出任原职。李牧托病推辞,赵王再三下令。李牧提出如果用我,请允许用以前的作战方针。赵王应允。
按以往的方针施行,边境局势又得到控制,相对稳定下来。又经过几年的经营、训练,赵军战斗力大为提高,求战愿望日趋强烈,而匈奴则误认为李牧怯战,益发轻敌。李牧认为歼灭匈奴机会已经成熟,便于赵悼襄王元年,进行战斗编组,选拔人员,组建一支由各兵种编成的出击兵团。精选战车1300辆,骑兵1.3万人,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总兵力约 20万人,将其控制于待机地域,并加紧临战前的战斗训练及准备。
就绪之后,放出牛羊和牧人,布满山野。匈奴部落小队侵入。李牧即佯装失败,故意丢弃人畜让匈奴抢掠。匈奴单于得到赵军“溃逃”的消息,亲率骑兵约l0万人深入赵境。李牧开始采取守势作战,以车阵从正面迎战,利用战车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行动;以弓弩兵轮番发射;而将骑兵及精锐步兵控制于军阵侧后。当匈奴军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控制的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加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包围匈奴军于战场。经激烈格斗战后,除单于率少量亲卫部队突围逃走外,进犯的10万骑兵全部被歼。李牧在歼灭匈奴主力后,又乘胜前进,灭?褴(今河北蔚县北),破东胡(今内蒙古东部)、降林胡(今山西北部),声威大振。此后10多年,匈奴不敢进扰赵国边境。点评:此战,李牧针对匈奴军骑兵机动性、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的特点,实施坚壁清野,使敌优势无从发挥,军需无法补充,同时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战斗力;俟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进行包围,是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此战,是先秦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对后世以步制骑的战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蕞之战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在合纵攻秦之战,秦丞相吕不韦率军在蕞(今陕西临潼东北)击败赵、燕、魏、韩、楚五国联军进攻的作战。
魏国在秦国连续进攻之下,丧失大片土地。魏景闵王感到单凭魏国,难以抵挡秦军。接受大臣建议,遣人出使赵国,与其结盟,并提出再建抗秦合纵。通过外交活动,得到各国响应。六年,除齐附秦外,赵、韩、魏、楚、燕组成联军,共推赵将庞暖为帅。庞暖认为,攻秦之师屡向西进攻,均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被阻,不如绕道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南),南渡河水(今黄河),迂回至函谷关后,可以出其不意。五国联军分路出蒲阪,进展顺利,至蕞时与吕不韦所率迎击秦军相遇。吕不韦分析联军情况,楚军远来,军士疲惫,战斗力不强,但楚为大国,影响较大,如楚军战败,则联军必不战自溃。遂决定先以精锐部队,乘联军夜间疏于防范之机,突袭楚营。楚军侦知,自行东撤。四国军队闻楚军先退,军心动摇。诸将皆请退军,庞暖只好应允。于是,韩、魏、燕之军先回国。庞暖怒齐独附秦,率军攻取齐国饶安(今河北盐山东南)后,才回赵国。
点评:蕞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行动。尽管庞暖富智谋,善纵横,但联军同床异梦,协同不力,终于无功而返。从此,六国更无法抵御秦国兼并。
肥之战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名将李牧率赵军在肥(今河北晋州西)全歼秦军的截击战。
十三年,秦军在平阳大败赵军。十四年初,秦将桓齮又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葶城西南),对赵都邯郸构成严重威胁。赵王迁急命北部边防名将李牧为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抗击秦军。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桓齮认为,过去廉颇以坚垒拒王龁,今天李牧亦用此计;秦军远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往援,俟其脱离营垒后,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桓齮仅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点评:此战,李牧在战略上采取避其精锐、击其惰归之策。当得知敌军识其意图,诱其出战,全歼于野时,遂将计就计,用围魏救赵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战时,又采取正面阻敌,两翼包抄的战术,全歼秦军。这是一个围魏救赵的典型战例
邯郸之战
周赧王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公元前259—前257年),秦军与赵、魏、楚联军在邯郸(今河北境)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秦军分多路进攻赵都邯郸。因秦壬听信范雎言,准赵割六城求和而退兵。当赵孝成正准备按和约割让六城时,虞卿认为割地与秦,秦势更强,赵“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如此赵将灭亡;建议以六城赂齐国,联齐抗秦。赵王用其谋,派虞卿东见齐王,商讨合纵抗秦计划;并借魏国使者来赵连络合纵之机,与魏订立盟约;同时将灵丘(今山西境)送楚相黄歇,结好楚国,对韩、燕亦极力交好。在国内则积极发展生产,重整军备,进行抗秦准备。
秦昭襄王见赵既违约不割六城,反而与东方诸国合纵对付秦国,遂于五十六年九月,令五大夫王陵率军攻赵。秦军长驱直入,于次年正月进抵赵都邯郸城下。赵上卿廉颇率军顽强抵抗,赵相平原君散家财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并选3000精兵,不断出击,疲惫秦军。王陵战至第二年,秦军五校(每“校”领军800人)阵亡,仍不能取胜。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为帅。白起认为,赵自长平之战后结亲于燕,连好于齐、楚,合纵之势业已形成,其元气恢复,国库充实,而秦军虽然胜于长平,但将士死亡大半,国内空虚。现在,却要隔着千山万水,争夺别人的国都,如果赵与诸侯盟国内外夹击,则秦军必败。白起推说旧疾复发,不肯应命。昭襄王无奈,只好令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继续围攻邯郸。秦军死伤过半,仍不能下。魏王派晋鄙率军10万救赵。秦王派人威胁魏王说:“诸侯中有敢于救赵者,败赵后首先攻先救赵者”。魏王恐惧,命晋鄙大军暂停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观望。魏相信陵君决定救赵。他依靠魏王宠妃如姬盗得虎符,带勇士椎杀晋鄙,夺其兵权。并下令说,父子都在军中,父回国;兄弟都在军中的,兄回国;没有兄弟的独子,回家奉养父母。最后,挑选8万精兵,于五十八年进击秦军。当时楚春申君黄歇亦率军救赵到达安阳(今河南境)。秦军作战失利,秦昭襄王又令白起领兵攻赵。白起始终托病不出。秦昭襄王罢其官爵,迫使白起在杜邮(今陕西西安西北)自杀。十二月,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屡败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今山西侯马北);秦将郑安平所部 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西南地区)。秦军复败,退回河西(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秦国和赵、魏、楚三国签约息兵,把以前占领的河东郡还于魏;太原郡(今太原西南)还于赵;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北)还于韩。
点评:此战,是秦国独强的战略格局形成后,关东诸侯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秦昭襄王在赵国内部团结、外部合纵抗秦形势已成的情况下,单纯从兵力对比出发,认为秦强赵弱,坚持攻赵,在战略上已属失策;而在初战失利、顿兵坚城时,仍一再增兵继续强攻,置魏、楚援军于不顾,在作战指导上亦欠稳妥,因而导致失败,推迟了灭亡六国的进程。此战表明,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和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对于战争胜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楼主,太多了,超字数限值了!后面只写名称!请原谅!
长平之战
鄗代之战
河外之战
楚巴与邓鄾之战
鸡父之战
柏举之战
越灭吴之战
浊泽之战
鄢郢之战
秦收复河西之战
合纵攻秦之战
马陵之战
函谷关之战
宜阳之战
秦楚丹阳、兰田之战
秦灭巴蜀之战
垂沙之战
吴越争霸战争
晋阳之战
魏灭中山之战
赵攻中山之战
魏攻秦河西之战
阴晋之战
晋“三分四军”与楚争郑之战
晋、秦崤之战
晋、秦麻隧之战
晋、齐鞍之战
巨鹿之战
楚汉战争
马邑之谋
昆阳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靖康之变
黄天荡之战
九江口之役
靖难之役
土木之变
戚继光抗倭
萨尔浒之役
宁远之役
山海关之役
郑成功收复台湾
平定葛尔丹叛乱
雅克萨战役
鸦片战争
虎门之战
三元里抗英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左宗棠出兵新疆
镇南关大捷
甲午战争
黄海海战
廊坊之战
武昌起义
楼主,本人才疏浅学,孤陋寡闻,恕难从命,根据资料,
写了中国有史可查一部分战役,还有很多战役没写。
希望楼主追加些分数!!!!!!!!!!!!!!!!
2.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大战役
1、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早期的一场经典战役,虽然没有武王伐纣的气势,也没有宣王南征的规模,是一次诸侯之间规模不大的战争。但它却在政略、战略和策略上体现了古代一些可贵的军事辨证思想,给人以启迪。
5、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3.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
1、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早期的一场经典战役,虽然没有武王伐纣的气势,也没有宣王南征的规模,是一次诸侯之间规模不大的战争。但它却在政略、战略和策略上体现了古代一些可贵的军事辨证思想,给人以启迪。
5、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4. 中国古代十大战役
1。牧野之来战(奠定周源朝八百年天下) 2。长平之战(以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奠定秦统一基础著称), 3。孙膑围魏救赵(以巧妙运用战略战术著称,为后世军事战略典范) 4。巨鹿之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灭秦之决定战役), 5。垓下之战(结束4年楚汉战争,奠定汉400年江山,) 6。卫青,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的战役(结束匈奴自战国以来对中原近400年的边境侵扰 历史,匈奴西迁又对欧洲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7。绿林与王莽新王朝的昆阳之战(以少胜多,推翻新朝), 8。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 9。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奠定南北朝对峙局面) 10。朱元璋与陈友谅的(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
5. 中国历史的几大战争
第一,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清朝末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耻辱的战争,战争历时九个月,清朝损失兵力高达六万人,被俘3000多人,丢失了朝鲜这个重要的战略盟友,割让台湾给日本,并使得倭寇势力渗透入辽东一带。
这场战争的结果大大的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也正因如此,此后日本制定了以占领中国为目的的战争国策,并做了长期的准备,终于发动了1937——1945年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说这场战争改变了中日两国的相互地位以及中日关系,并导致了两国从此兵连祸结,恐怕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但是,今天关于甲午战争的主要评论,把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都归结到满清制度的腐败和与日本装备的差距上,似乎在开战以前满清的失败就已经成为了必然。
中央电视台十年前拍摄的电视剧《北洋水师》,更将这一观点深入人心。然而,偶然间,当我知晓了先于此战300年前发生明朝抗倭援朝的真实情况后,我这一想法开始有了转变,两次战争发生在同一个地点,面对的是同一个对手日本,战争性质同样是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然而比较满清甲午中日战争的完败,明朝却成功的将倭寇驱逐出朝鲜半岛,使日本之后200年中乖乖的蜷缩在自己的国土中,不敢越雷池一步。不同的结局发人深思,对比两场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和战争过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满清的失败并不是必然的,我们完全有能力赢得那场战争。是满清统治者和官员的失误葬送了大好的战争形势,使我们最终输掉了战争。
1、从敌人(日本)方面比较
1592年日本侵朝军队的军力与1893年日本军队的军力相比,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然而其军事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却是大相径庭的。
1592年时期的日本刚刚完成了国内的统一。丰臣秀吉一直很注重军国主义教育,从执掌大权开始,就将灭亡明朝定为国策,并制定了十年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三年之内灭亡朝鲜,第二步,五年之内灭亡明朝,迁都北京,第三步,进军安南等国,灭亡印度芝那,称霸世界。今天很多学者都嘲笑此计划的疯狂弱智。
但从当时的日本军力看,他做出这样的决定还是有一定理由的。国家完成统一,其政权蒸蒸日上,日本军队其军队总数有三十万人,且长年参加日本内战,作战经验极其丰富,战斗力空前强大,可谓是虎狼之师。从陆军看,日本陆军装备齐全,特别是出于赢得内战的需要,日本高度重视火器发展,长年从葡萄牙等殖民者处购买火器,其火器的先进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高过了明朝。
根据日本史料记载,侵朝战争前日本装备火器的部队高达六万人,占军队总是的近十分之一。而日本士兵在丰臣秀吉军国主义思想的鼓动下,士气空前高昂。同时,日本的骑兵部队也相当强大,部队装备重甲,防御能力强大。其军官也都是日本内战的余生,作战经验相当丰富,从海军上看,日本拥有各种类型的战船多达一千艘,其炮舰仿制葡萄牙战船,载炮多,火力强大,冲击力迅速。
从当时的世界看,日本这样的军事实力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当时的欧洲还是小国林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虽然可以在东南亚地区耀武扬威,但其举国兵力也不过四五万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雄踞中东,可其全国军力也就20万人左右,君士坦叮堡战役土耳其五十万大军多数是各国降兵,真正的土耳其人很少。
到了16世纪土耳其势力衰落,其军力也大为削减,远难与同时代的日本相比。而同时期英国与西班牙进行的“无敌舰队”与“英帝国舰队”的大海战,两国动用船只的总数还不及日本发动侵朝战争时动用的船只数量多。阻止土耳其西进的由基督教国家联合舰队与土耳其皇家舰队进行的勒颁多海战,规模和火力也远小于中日露粱海战。因此,说当时的日本是除明朝以外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恐怕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何况,明朝参战前,日本已占领了朝鲜北部大多数战略要地,地利优势明显。明朝若要进攻日本,就必须要进行惨烈的攻坚战,而这一点,恰恰是日本优势火器的长处。日本侵朝战争开始前,明朝军队的最高统帅兵部尚书石星却力主议和,其担忧的正是日本军队强大的战斗力。
而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却不可同日而语了。当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军事实力已大大增强,但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根据日本首相伊腾博文给天皇的报告看,甲午战争前日本可动用的军力海陆相加不过八万多人。
6.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战役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战抄役1 涿鹿之战 (黄帝 炎帝 大战蚩尤,奠定华夏民族的基础,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
2 牧野之战(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
3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奠定秦统一基础)
4 齐魏马陵之战,孙膑围魏救赵(以巧妙运用战略战术著称,为后世军事战略典范)
5 巨鹿之战(项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灭秦之决定战役)
6 垓下之战(结束4年楚汉战争,奠定汉朝立国基础)
7 卫青,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的战役(结束匈奴自战国以来对中原近400年的边境侵扰历史,匈奴西迁又对欧洲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8 官渡之战(奠定曹魏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9 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
10 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奠定南北朝对峙局面)
7.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有柏举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淝水之战、萨尔浒战役等。
1、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
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
2、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
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战场上的相持对峙局面对其不利,再加上廉颇用兵老道无懈可击,遂用反间计。
赵王由于初战失利,见无利可图,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年轻气盛的赵王遂要出击,但廉颇坚守不出不听赵王令,再加上秦国反间计,遂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见有机可乘,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3、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4、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5、萨尔浒战役
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决定“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明军除行动迟缓的李如柏一路败退幸存外,其余几路被后金全歼。萨尔浒大战以后金全胜、明军大败而结束。
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柏举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巨鹿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平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淝水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萨尔浒战役
8. 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
长平之战
晋楚城濮之战
重卫流亡归国
晋军攻曹救宋
晋军“退避三舍”
城濮决战
秦赵长平之战
赵王贪利受地
秦军进攻 赵王换将
长平决战
秦楚钜鹿之战
项羽北上救赵
破釜沉舟 九战九捷
章邯投降
韩信破赵之战
声东击西 活捉魏王豹
韩信攻赵 背水为阵
井陉大战 阵斩陈余
楚汉垓下之战
战争的序幕
荥阳、成皋争夺战
鸿沟划界
霸王别姬
新汉昆阳之战
新军压境 刘秀突围
新军围城 汉军御敌
昆阳大战 阵斩王寻
袁曹官渡之战
曹操官渡设防
白马、延津之战
官渡前线的玫防线
曹操烧粮 袁绍惨败
吴魏赤壁这战
争夺江陵
酝酿联合
断案决策
献计诈降
火烧战船
秦晋淝水之战
太极殿会议
前秦发兵攻晋
谢安决策
洛涧战役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淝水大战
李诉破蔡之战
宋金郾城之战
宋金采石之战
朱陈鄱阳湖之战
明金宁远之战
郑成功复台之战
记住这些对外战争吧,这些才值得骄傲:
1、西汉: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扫荡漠北,直捣狼居胥,追亡逐北,迫使匈奴西迁,这些残兵却变成“上帝之鞭”给欧洲带来灭顶之灾。
2、隋:白江之战,灭百济,把日本水军打得“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抗日战争。
3、唐:李靖夜袭阴山,灭亡东突厥
4、唐:王玄策屠灭印度之战:大漠狼峰孤烟直,天苍地茫啸西番。 铁骑踏破极乐土,扬鞭异域蔑沙场。开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骠骑郎。
5、明:朱元璋八征漠北。
6、明:抗日援朝之战,日本吹捧的所谓战国英豪们不过如此,七年战争,中朝完胜。使日本丰臣家实力元气大伤,1598年丰臣秀吉抑郁而终后,丰臣家被德川家康乘势灭亡,进入江户德川幕府时代,日本重新进入封闭锁国状态。
9. 中国古代史的各种战役
1 城濮之战 狐毛,子玉 退避三舍,后发制人
地点: 城濮(今山东鄄城县)
时间: 前632年
参战方: 晋国,楚国
影响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向周王献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
2 马陵,桂陵之战 孙膑 庞涓 田忌 围魏救赵 避实就虚 减灶诱敌
战争时间:公元前341
战争双方:齐,魏,韩
影响 齐国在桂陵之战,以及在随后的马陵之战中的大获全胜, 并援救了赵韩两国,使得其威望上升,挟战胜之威,齐国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称霸东方。魏国在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遭受重创后,军事实力从根本上被削弱,又被秦国乘虚而入,从此丧失了与齐秦两国争霸的能力。
3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白起,赵括
时间: 公元前262年
参战方: 秦国 赵国
影响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参战人数赵军45万人,秦军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战术,军事家直到现在都在探讨它的得失。长平之战,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
4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项羽 章邯、王离
地点 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 交战方 楚地义军,秦军
时间: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
影响 项羽率领5万楚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军破釜沉舟,一举击败20万秦军,使秦军遭受巨创,并迫使另20万秦军不久投降。而项羽则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
5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
时间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参战方: 袁绍军;曹操军
战役意义 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方仅有曹操和袁绍势力较大,此战击溃了袁绍,北方就无人能和曹操抗衡。
6 赤壁之战 刘备周瑜 曹操 黄盖
地点: 赤壁
时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参战方: 孙刘联军,曹军
影响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使得国家统一的时间延后了几十年,也使得了这几十年中涌现了无数英雄。
7 淝水之战 谢安 苻坚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东山再起
时间: 公元383年11月
参战方: 东晋,前秦
影响 淝水之战的结果,是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这场战争对于前秦政权和苻坚本人来说,则是促使北方地区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慕容垂、姚苌等氏族贵族重新崛起,乘机肢解了前秦的统治,苻坚本人也很快遭到了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
从长期看,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此后隋唐等统一王朝的精神实质,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8钓鱼城之战 王坚,蒙哥汗
地点: 四川合州钓鱼城
时间: 1259年
参战方: 南宋,蒙古
影响 首先,它导致蒙古这场灭宋战争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续20年之久。进攻四川的蒙军被迫撤军,护送蒙哥汗灵柩北 还。率东路军突破长江天险,包围了鄂州的忽必烈,为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也不得不撤军北返。从云南经广西北上的兀良合台一军,一路克捷,已经进至潭州(今长沙) 城下。由于蒙哥之死,该军在忽必烈派来的一支部队的接应下,也渡过长江北返。蒙古的南北两支军队基本上是按预定计划进军的,只因西边主攻战场的失败而功亏一篑。 其次,它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势力对欧、亚、非等国的 威胁。1252年,蒙哥汗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大片土地。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获悉蒙哥死讯,旭烈兀遂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而自率大军东还。结果蒙军因寡不敌众而被埃及军队打败,蒙 军始终未能打进非洲。蒙古的大规模扩张行动从此走向低潮。因此,钓鱼城之战的影响 已远远超越了中国范围,它在世界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 其三,它为忽必烈执掌蒙古政权提供了契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义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传统的政策。这种带有浓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极不适应统治广大中原汉地的需要。而忽必烈则是蒙古统治集团中少有的倾慕汉文化之士。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受任掌理漠南汉地,他大力延揽汉族儒士,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但却引起蒙哥汗及其保守臣僚的疑忌,忽必烈因而被罢了官,其推行的汉化政策也被迫取消。忽必烈登上大汗宝座后, 继续推行其汉化政策,逐步改变蒙军滥杀的政策,使南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坏。蒙哥汗曾留下遗言,日后攻下钓鱼城,当尽屠城中之民。后来钓鱼城降元,以不可杀城中一人的条件。放下武器。自愿终止抵抗。1279年守将王立开城,钓鱼城才落入蒙古之手。要知道蒙古人在侵略世界的过程中杀人过亿,凡是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而且是被屠的干干净净。惟有由钓鱼城抵抗了36年而全身而退。用实力让魔鬼们放下屠刀。 钓鱼城作为山城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时代,充分显示了其防御作用,它 成为蒙古军队难以攻克的堡垒
10. 中国古代著名的七大战役是那几个战役
你所问的七大战役,没有见过有人进行过此方面的总结,有一本书叫《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也有台湾学者总结过中国历史的三大经典战役(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淮海战役),均是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并且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你所说的古代七大战役,我也就循着台湾学者的思路总结一下。除以上所说的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外(淮海战役是近代的战役,不是古代的),还有以下五个,也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1、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三、四十年之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而以第一个阶段为主体。在这一时期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也有人称之为五大战役),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三次战略反击,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
2、官渡之战: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略决战。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李渊取长安之战,是隋朝末年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一场争权夺利战争,太原世家大族李渊集团起兵反隋,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称帝,表明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势力对隋朝统治者的绝望,取而代之;同时,也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抢夺隋末农民战争胜利果实,实现改朝换代的信号。为大唐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4、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中国古代海战史上最大的登陆作战。收复台湾之战,是由民族英雄郑成功领导的驱逐荷兰殖民者的正义战争。此战的胜利,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对台湾人民的殖民统治,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显示了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能容忍自己的领土任人宰割的斗争传统,为中华民族抗击海外侵略者,维护祖国神圣领土的完整统一,创造了光辉的业绩。郑成功因而成为受人景仰的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指挥的这一英勇机智的登陆作战,为中国战争史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5、辛亥武昌起义战役:敲响清王朝丧钟的划时代战争。武昌起义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为起义的爆发和成功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武昌起义的成功对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意义重大。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很快形成,清政府正是在全国人民的不断打击下才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