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上尊佛的皇帝6

中国历史上尊佛的皇帝6

发布时间:2021-02-26 13:22:20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灭佛事件

有四次,分别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周世宗灭佛。

1、北魏太武帝灭佛

太武帝的废佛行动,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弹压沙门,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

翌年,卢水的胡人盖吴在杏城(陕西黄陵侯庄乡故城村)起义,有众十余万人。七年,太武帝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所寺院发现兵器,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

崔浩趁机劝帝灭佛,于是太武帝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2、北周武帝灭佛

建德二年(573年),宇文邕决定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不怕死后下地狱的威胁下诏“禁佛、道二教,经书、佛像尽毁,并令沙门、道士还俗为民。

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各地的佛寺都被拆毁,僧人都被勒令还俗。

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后,针对继续发展的佛教实体,立即推行灭佛政策,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

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十分之一的人重新成为国家编户,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开始向国家纳税服役,这对急需兵源和财力的封建朝廷来讲,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而在宇文邕禁止佛教之外,起初亦禁止道教。

3、唐武宗灭佛

唐中叶以后,诸帝大都信佛,宪宗遣使赴凤翔法门寺迎佛骨还京,更轰动朝野,瞻礼者万人空巷。

惟唐自安史乱后,藩镇连年混战,均田制破坏,中央财政日匮,百姓之赋役相对加重,由是百姓借寺院以逃税者渐多.唐代寺院拥有大量土地,贵族扩充庄园,多与寺院僧人相结,如此则不利於国家经济收入。

武宗即位后即亲信道士赵归真,对佛及其余宗教皆颇有不满.此外,武宗亦欲借没收僧尼产业以裕国家财政.於是於会昌五年下诏禁道教以外的所有宗教,佛教首当其冲被禁.总计其时拆寺院四千六百余所,被迫还俗僧尼亦多达二十六万多人。

4、周世宗灭佛

五代后周世宗(954—959在位)限制佛教发展,裁减寺院,严禁私度。

显德二年(955)四月下诏曰:“自今不许私度僧尼,及亲无侍养者不许出家。无敕寺舍并须停废”。

此年废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所,存者为二千六百九十四所,以所毁铜佛像铸钱

(1)中国历史上尊佛的皇帝6扩展阅读:

北周武帝灭佛运动确立了沙门必须尊重皇权的政治的原则,断绝了佛教寺院与平民政府分权抗议,发展成为政教合一政权的可能,确立了中国皇朝政教分离的传统,使中国在此后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得以在国家制度上保持了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势。

在周武帝废佛以后,部份僧侣混迹民间,或逃匿山林,另有部份僧人则南渡陈朝,因此促进南北朝佛教的交流。

唐武宗灭佛,佛教寺院财产被剥夺,僧尼还俗,寺庙遭废,经籍散佚,佛教宗派因失去繁荣的客观条件,从此也由极盛而走向衰微了。但是大量僧尼还俗,寺庙土地与财富受过政府所有,客观上也减轻了人民供养僧尼的经济负担。

魏太武与周武帝灭佛仅限于北方,南方佛法依然大炽。周世宗时也未统一天下,势力有所不及。但经历这些大规模的灭法运动,中国佛教的两大重要支派(南传佛教、西传佛教)受到严重打击,此后再也不复国教气象。

中国佛教的大量文化遗产、艺术作品也在这些运动中毁灭。禅宗佛教因其特殊的教规(自耕自食),在这些运动中损失最小。此后迅速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与此后随蒙古、满清入主中原而来的藏传佛教,隐然并驾齐驱。

三武一宗的教难,虽然使得佛教几经摧残而致衰微不振,但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以后,思想已深植社会民心,因此,在遭受重重打击之后,却始终屹立不摇,并很快地复兴佛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武灭佛

❷ 中国有哪些皇帝信佛

南朝的宋、齐、梁、陈的皇帝,几乎都信!南朝四百八十寺…

❸ 乾隆三十五年,乾隆皇帝60大寿的时候宫廷批量造了多少尊无量寿佛,然后乾隆二十六年,乾隆皇帝母后孝圣

上图为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为孝圣宪皇太后的七十岁大寿,命造佛处督造之无量寿佛像。

❹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灭佛古代灭佛产生的影响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北周武帝灭佛运动确立了沙门必须尊重皇权的政治的原则,断绝了佛教寺院与平民政府分权抗议,发展成为政教合一政权的可能,确立了中国皇朝政教分离的传统,使中国在此后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得以在国家制度上保持了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势。在周武帝废佛以后,部份僧侣混迹民间,或逃匿山林,另有部份僧人则南渡陈朝,因此促进南北朝佛教的交流。
唐武宗灭佛,佛教寺院财产被剥夺,僧尼还俗,寺庙遭废,经籍散佚,佛教宗派因失去繁荣的客观条件,从此也由极盛而走向衰微了。但是大量僧尼还俗,寺庙土地与财富受过政府所有,客观上也减轻了人民供养僧尼的经济负担。
魏太武与周武帝灭佛仅限于北方,南方佛法依然大炽。周世宗时也未统一天下,势力有所不及。但经历这些大规模的灭法运动,中国佛教的两大重要支派(南传佛教、西传佛教)受到严重打击,此后再也不复国教气象。中国佛教的大量文化遗产、艺术作品也在这些运动中毁灭。禅宗佛教因其特殊的教规(自耕自食),在这些运动中损失最小。此后迅速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与此后随蒙古、满清入主中原而来的藏传佛教,隐然并驾齐驱。
三武一宗的教难,虽然使得佛教几经摧残而致衰微不振,但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以后,思想已深植社会民心,因此,在遭受重重打击之后,却始终屹立不摇,并很快地复兴佛法。

❺ 中国古代灭佛的皇帝有哪几位

北魏太武帝(423~452)“灭佛”,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国家镇压、取缔佛专教事件。
北周武属帝(561~578)统治时期,北方佛教势力急剧膨胀,僧尼人数达到200万,佛寺3万多所。由于僧尼享受免税赋徭役的特权,武帝要富国强兵以统一北方,就必然采取“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的措施。周武帝首先削减僧尼和寺院数量,又多次召集名儒、名僧和名道,共同讨论儒释道三教的优劣。
唐武宗(841~846)即位时由于唐代前中期的帝王基本都支持佛教发展,促使佛教势力急剧膨胀,激化了佛教僧侣阶层与国家和世俗地主阶级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唐武宗时期的毁灭佛法运动。
后周世宗(954~958)被列为最后一个“灭佛”的皇帝,与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相提并论。实际上,他只是力度比较大地整顿和限制佛教,并没有计划完全废除佛教。
五代十国,显德二年(955),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战乱的年代。周世宗即位之后,在挫败北汉和契丹联合进攻的同时,对佛教采取大规模压缩的措施。诏令禁止私度僧尼,严禁奴婢、罪犯等出家,废除所有无敕额寺院。不允许新建任何大小寺院。他没有勒令所有僧尼还俗,但是鼓励僧尼还俗。
称为“三武一宗”

❻ 中国历史上的菩萨皇帝是谁

是梁武帝
菩萨皇帝

历史上有过“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宗、北周武帝、唐代武宗、五代周世宗)灭佛,但也有过梁武帝、武则天、唐中宗那样忠实的佛教信徒。其中以“皇帝菩萨”(大臣们在奏章中这样称呼)梁武帝萧衍最为突出。

佛祖没有保佑这位忠实的信徒,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发动政变,攻克建康,菩萨皇帝被俘,后来被活活饿死。

梁武帝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可以说是堪称翘楚,不在另三位开国皇帝之下。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则更为突出。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他很好学,从小就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即位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术上,梁武帝以经学、史学的研究为卓著。在经学方面,他曾撰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二百余卷,可惜大都没有流传下来。天监十一年(512年),又制成吉、凶、军、宾、嘉五礼,共一千余卷,八千零十九条,颁布施行;在史学方面,他不满《汉书》等断代史的写法,认为那是割断了历史,因而主持编撰了六百卷的《通史》,并“躬制赞序”。他对此书颇为自负,曾对臣下说:“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可惜,此书到宋朝时即已失传,这实在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a

他又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学,著有《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对道教学说,他也颇有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揉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梁武帝的诗赋文才,也有过人之处。齐武帝永明年间(484——493年),诗坛创作风气大盛,很多文人学士都聚集在竟陵王萧子良的周围,各逞其能,施展他们的诗歌创作才华。在这些文人学士中,比较著名的有八位,如谢眺、沈约、任眆、范云等人,时人称之为“竟陵八友”。萧衍也是“竟陵八友”中的一位。他的很多诗歌都是在这一时期写的。建梁称帝后,他素性不减,经常招聚文人学士,以赋诗为乐。他的文学创作,推动了梁代文学风气的兴盛。

梁武帝现存诗歌有80多首,按其内容、题材可大致分为四类:言情诗、谈禅悟道诗、宴游赠答诗、咏物诗。)梁武帝的言情诗集中在新乐府辞中,又称拟乐府诗,数量几乎占了其全部诗作的一半。乐府是古代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据学者研究,至迟在周代便设有乐官,称为大司乐,以乐府为音乐官署的名称,则始于秦。到了汉代,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职。汉武帝时,乐府的性质和规模与以前有很大不同。那时,乐府除制作乐章、训练乐工之外,还广泛采集民间歌谣配乐演唱。凡由乐府机构制作和采集的歌辞,以及文人以乐府题写作的诗,后世皆称为“乐府诗”或“乐府”。其中,民歌是乐府诗中最有生气的部分。I

魏晋时,乐府停止了采集民歌的工作,当时的乐府诗也出现了日趋雅化的倾向。到了南朝,江南新异风格的民歌再次受到了上层社会的重视,通过乐府机构的采集、演唱,对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江南民歌言情的题材、内容,及其纤弱绮丽的风格特点,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对声色的爱好,因而被广泛模拟创作。

萧衍任雍州刺史驻居襄阳时,就非常喜好当地的民歌,他的许多拟乐府诗,如《芳树》、《有所思》、《临高台》等,便是在此时创作出来的。即使在称帝以后,萧衍对乐府诗的兴趣也仍然不减当年。在天监十一年(512年),他亲自动手改西曲(南朝乐府民歌分为吴歌和西曲两大部分。前者产生于建康周围,此地相袭称为吴地,故其民间歌曲称为吴歌;后者产生于江、汉流域的荆、郢、樊、邓几个主要地区,是南朝西部军事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故其民间歌曲称为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可见其爱好沉迷的程度。

和乐府民歌一样,萧衍的乐府拟作也是情歌,主要以女性为咏唱对象。他的大多数诗作都是描摹女子对爱情的殷盼,为离别相思所苦的情态,感情缠绵,风格绮丽,语言平易,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如“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驱乃无依。”(《子夜四时歌。冬歌》);“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襄阳蹋铜蹄歌》)等。郑振铎先生认为,“萧衍新乐府辞最为娇艳可爱”。此话确有一定的道理。

❼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信奉佛教

道安大师曾说过:“不依国主法事难立!”。的确如此,佛教的发展与帝王的推崇是分不开的。那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帝王曾经信推崇过伟大的佛教呢?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信奉佛教,曾立精舍于宫殿内,并让沙门居住在宫内,以方便礼佛。从此佛教在东晋开始兴盛。
后秦皇帝姚兴信奉佛教,邀请龟兹高位鸠摩罗什大师到长安逍遥园中,组织三千人翻译佛经四百多卷。在鸠摩罗什大师的影响下,后秦国人十有八九都信奉佛法,对佛教的传播普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天的西安户县草堂寺即是昔日译经之地。
南朝梁武帝萧衍更是一名佛教徒,即位就率僧侣二万人重云殿亲自制文发愿,舍身归佛。晚年身穿布衣,日只一食,早晚到寺院礼佛,讲演佛经。并三次舍身同泰寺,群臣只好以巨资将其从寺院赎回。下令祭庙时不得用牲畜,以免杀生;官服上不得织仙人鸟兽图案,以免剪裁时有失仁恕之心。
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出身寒微,崇信佛法。永定二年,临大庄严寺舍身,归依佛门,群臣曾三次请回宫。
北魏宣武帝元恪也好佛法。养西域僧人三千,常亲自给众僧及朝臣讲经文,贵族竟相仿效。佛教大兴,洛阳城内造寺院五百余所,州郡有寺院一万三千余所。其妃胡氏也信佛,遍造佛寺、佛塔、佛窟。著名的龙门石窟即盛于当时。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父子二人也喜佛法。杨坚灭陈后,下旨各地高位大德到长安弘杨佛法,又在全国广造佛寺,建佛塔,供奉舍利,一时佛教大兴。杨广建立译经馆,组织僧人翻译佛经,大造佛寺、浮屠。著名的山东历城柳埠村西门塔就是汤帝大业年间修建的国内现存最早最大的单层石塔。
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批准玄奘法师译经召集人才,又为玄奘法师所译经书写序,即为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此碑与唐高宗李治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分立在西安大雁塔下塔门两边墙上。又让玄奘法师任慈恩寺住持。
女皇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中唯一的女皇帝,也信奉佛法。当政期间,全国佛寺、塔和石窟遍布,使佛教得到空前传播,曾禁天下屠宰牲口,捕食鱼虾洛阳龙门石窟中奉先寺就是开凿于武则天统治时期。
五代闽国王王审知,出身布衣,却信奉佛教,在他统治时,大兴寺院,诏请各地僧尼广为弘法,曾铸铜佛高一丈六尺;铸铜菩萨像二尊,高一丈三尺。
辽道宗耶律洪基,契丹族重儒信佛,广修寺院,广造寺塔,一日出家三千人,一年供奉僧人资财多达三十六万,僧人园释、法钧官拜司空。
元仁宗崇尚佛法,皇庆二年下令寺修佛事,改原用羊为用蔬食,后又给银三千两写佛经,末几,再增九百两。佛事名目由成宗时的五百多项,猛增数倍。
明武宗朱厚照好佛事,自称“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并遣人去乌斯藏迎活佛。
清康熙、乾隆两帝也崇奉佛教,在其统治间,也大造佛寺和佛塔,如承德市避暑山庄周围外八庙,皆为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期间陆续建造,并有朝廷派驻喇嘛。北京西黄寺石塔也建于乾隆年间,乾隆也曾奉母上五台山进香。康熙帝在位六次南巡,乾隆也是六次南巡,七次东巡,五次西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很多时候驻跸在寺院与寺僧谈佛说法。江南许多寺院匾额,槛联都出自两位皇帝之手,灵隐寺康熙题为“云林禅寺”就是一例。神州各地的寺院能保存至今,大都在康乾时期重修或重建的。
另外,唐中宗、唐代宗、唐宣宗、南唐李后主等帝王都信奉佛法,造寺建塔,为佛教文化作出了贡献。

❽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超级信佛

1、汉明帝刘庄

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有一次,刘庄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高大的金人,头顶上放射白光,降临在宫殿的中央。刘庄正要开口问,那金人又呼的一声腾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飞去。梦醒后,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朝会时,他向群臣详述梦中所见,大多数人都不知其由。后来他有个博学的大臣说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沙音娑,亦作娑门,亦译作桑门),并于洛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

2、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岁数大了,开始信佛了,有一天突发奇想,跑到寺庙去了。黄袍一脱,非要当和尚。本来以前的和尚吃饭上没有什么忌讳。偏偏这个萧衍,自己不吃肉,还要逼着人家跟他一起茹素。而且从那以后,和尚不能吃肉的规则也就传了下来。萧衍前前后后一共出家了四次。

3、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婴儿时期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在寺庙中响起的。因为从小生长的环境所致,杨坚是一个特别坚定的佛教徒。等到他和独孤皇后肩并肩一起打下了江山后,杨坚也不忘初心,建了很多舍利佛塔和寺塔。上行下效,皇帝这么热衷佛教,如此虔诚,隋朝的臣民们,也都开始以佛教为信仰。

(8)中国历史上尊佛的皇帝6扩展阅读:

其他和佛教有关的皇帝:

1、大周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曾经当过尼姑,《旧唐书》是这样介绍武氏当尼姑这段历史的:“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人宫,拜昭仪。”

2、唐宣宗李忱

信奉道教的唐武宗李炎对佛教就十分感冒,在政时发生了“会昌灭佛”事件,崇尚道教,掀起了一股毁庙还俗运动:除保留部分寺院外,绝大部分都被拆毁了,僧侣被迫还俗。

但李炎的接班人、唐宣宗李忱在李炎死后,重新提倡佛教,还击道教,处绝了李炎生前宠信的刘玄靖等12位道士,佛教又得以复兴起来。

❾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灭佛事件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灭佛事件:

1、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事件;

2、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事件;

3、唐武宗灭佛;

4、后周世宗灭佛.

❿ 古代一君王在位仅6年,为何被后人尊为千古明君,死后无一人指责

后周世宗柴荣在位仅仅6年,但是他在位期间国内大力发展农业,裁减冗官,对外不断征战统一天下,可惜他在位时间太短,不然他极有可能会统一天下,虽然他在位只有六年,但是后人对他的评价特别好,被尊为千古明君。

可惜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在位仅仅6年便病逝,当时赵匡胤创建北宋之后,大致也是按照他这个三十年的政策,所以北宋才会这么富庶。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上尊佛的皇帝6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