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称谓
1、北狄
北狄的称谓最早是起始于周代的,周朝人自称华夏,以中原为天下之中心,版北狄是古代华夏部权落对北方非华夏各个部族的统称。北狄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个演化的分支。
2、西戎
西戎是古代华夏部落对西方与华夏部落敌对的诸部落统称,即以戎作为对西方所有非华夏部落的泛称 。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西戎部落建立的国家。最后西戎不断被华夏文明所同化,逐渐演变成汉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南蛮
中国古代把南方的少数民族成为蛮,先秦 的时候“蛮方”指狁,又称鬼方,都在西北。“淮夷蛮貊”指东方部落﹐“百蛮”指北方部落﹐“蛮荆”则是指南方部落。
4、东夷
东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的少数民族的称谓,古代东方部族善于使用弓箭,也以“夷”代指东方民族。
5、匈奴
匈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他们历代披发左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贰』 中国古代历史(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一、东北地区
1、秦:设辽东郡管辖。
『链接:秦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táo),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2、唐朝:
①唐玄宗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②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洲,加授忽汗洲都督,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元朝:设立辽阳行省,管辖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东北地区
4、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
5、清朝
①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将军辖区
②1685年和1686年,康熙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端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签定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将流域包括库叶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链接:近代史中,俄国与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中近上P13』
二、西北地区
1、秦朝:收复河套平原,设九原郡。
2、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东汉:汉明帝时,班超开始经营西域,西域与内地联系加强。东汉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4、唐朝
①唐太宗置安西都护府,管辖高昌故地。
②唐高宗时派兵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
③武则天时又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5、元:设岭北行省,管辖蒙古高原地区。
6、清朝
①康熙帝镇压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乌兰布通与昭莫多战役,消灭割据势力主力)。1757年,乾隆帝时粉碎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前后70多年),统一天山北路。
②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
③1757年,乾隆帝镇压大小和卓的叛乱。
④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克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⑤1771年乾隆帝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链接:在蒙古高原地区生活过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回鹘,契丹,金,蒙古族,清入关前采取“联蒙制汉”的方针。』
三、西南地区
1、秦朝:设桂林郡,象郡。
2、两汉
①汉武帝以夜郎为郡,封夜郎侯为王,赐王印。
②滇池地区的滇王,归附汉朝,朝廷在其地设郡,汉武帝赐予“滇王之印”
③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
两汉在西南夷地区,既任命太守、县令,又封当地部族君长为王侯、邑长,改变了各自为政的弊端,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发展。
『链接:汉武帝时在南越,今两广地区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温州一带的越人称为东越』
3、唐朝: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4、元朝:设立云南、四川行省进行管辖,并实行土司制。
5、明朝
①实行土司制度,任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但他们必须忠于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
②永乐年间,西南两个宣尉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6、清朝
①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②雍正帝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四、西藏地区
1、唐朝
①和亲,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结亲。
②会盟,唐穆宗时,长庆会盟,会盟碑至今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
2、元朝: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西藏地区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明代
①明称西藏地区为乌斯藏。朝廷在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赐给印信。
②建立僧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也由朝廷任免,法王是最高僧官。
4、清朝
①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②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历世达赖和班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
③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标志清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加强。
④乾隆帝建立金瓶掣签制。
『链接: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五、台湾
1、三国: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诸葛直率军浮海至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文化联系。
2、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至流求,进一步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理
4、清朝
①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澎湖一战,郑军大败,郑克塽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统一。
③1885年,光绪帝时,清政府认识到东南海防的重要性,在台湾建省,始成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最高地方行政区。
『链接:最早侵略/侵占中国台湾的是荷兰,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侵略中国台湾的是英国,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侵占中国台湾的是日本(《马关条约》)』
『叁』 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是怎么划分的
如何理解和确定中国的历史边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见仁见智,并未取得一致认识。如有以民族成分为划分标准的“民族边疆”说(认为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就是边疆);以文化类型为划分标准的“文化边疆”说(认为凡是汉文化系统之外的地区就是边疆);以地方行政制度为划分标准的“行政边疆”说(认为凡是未施行郡县制的地区就是边疆),等等。
对历史边疆认识的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历史疆域问题认识上的分歧,而正确认识历史疆域恰恰是确立历史边疆的必要前提。
在关于中国历史疆域标准的问题上,谭其骧先生和白寿彝先生曾分别提出过最有代表性的两个观点。谭其骧先生在主持《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绘制时,曾确定了一个标准:“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清朝完成统一之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帝国主义入侵以前的中国版图,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的范围。历史时期所有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历史上中国的一部分。”后来,谭先生又撰文重申此说:“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范围。所谓历史时期的中国就以此为范围。不管几百年也好,几千年也好,在这个范围内活动的民族,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围内所建立的政权,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而白寿彝先生在批判“以历代皇朝疆域为历代国土的范围,因皇权统治范围的不同而历代国土有所变更或伸缩”的“皇朝疆域观”时,则提出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范围为处理历史上中国疆域的标准,并将这一标准用于自己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的写作上,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共同进行历史活动的舞台,也就是我们撰写中国通史所用以贯穿今古的历史活动的地理范围”。
但这两个标准并未得到史学界和边疆史地学界的一致认同。有的学者就认为,以上两个标准“把复杂多变的中华疆域企图以一个简单的模式套住,不问时间、地点、条件,不从发展的变化的视角,不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不对历史疆域作动态的考察,而是从一个既定的框框出发,这就不能正确解决问题,易造成误区”。这些批评不能说没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确,在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历史疆域有一个消长、变动与形成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并不是“古已有之”且一成不变的,不能用一刀切的标准。但是不能一刀切并不是说不可确立标准。因为,研究历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对各种具体现象进行总结和提升,以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疆域的研究也不例外。
要确立中国历史疆域的范围,必须重视中国古代属于前民族国家这一重要前提,要尊重历史的实际。就中华文明的起源来讲,考古学界几十年来所做的探索,已经初步得出结论,即在史前的漫长岁月中,中华大地起码长期存在着六个大的文化“区系”,这些大的文化“区系”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且大致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同时,“区系”内部和“区系”之间又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纵横关系中,各文化“区系”不断组合与重组,形成“区系”范围内大致平衡而又不平衡的多元一体的格局,并最终促成了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的突破。六大文化“区系”中,以关中(陕西)、晋南和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华夏族(后来在与其他各中华古族后裔的相互融合中发展为汉族)因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高度发达,遂成为长期稳定的文明中心和政治中心,而同属于中华古族的其他各部族,也在中原之外其他“区系”的广阔地带形成一个个部落共同体或政治单元,并继续与中原互相激荡和影响,甚至伴随着武力征服和政权的更迭。在这一过程中,政权的包容范围越来越大,原来大致同步发展的各文化“区系”出现了更多的相互重叠,而未曾重叠的地区,因与中心区域在经济、文化上差距显著,遂成为边缘地带。
不过,这些边缘,也仅仅是同一“天下”的边缘,而不是“天下”或“海内”之外的边缘。同时,中心与边缘又不是绝对的。因为,随着汉文化圈的越来越大,各民族之间以汉族为主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于是渐次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汉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发展与巩固,国家对边疆的开发也逐步深入。在这个过程中,边疆少数民族先后以不同方式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员,中原王朝与边疆各少数民族及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完全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秦汉以降历代历史学家笔下,“外国传”或“四夷传”中,有相当一部分指的就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并不是今天意义上“外国”的含义,所以在古人的心目中,边疆民族建立的政权是包含在中国史之内的,一部“二十四史”,都曾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包括于其中。如《新唐书》的作者就认为中原之外有“八蕃”(高丽、真腊、波斯、吐蕃、坚昆、突厥、革未革曷),其外才是不属中华帝国的“绝域”:“其外谓之绝域”。又如,历史上,安西、西域等地,一经汉、唐开拓,此后虽与中原王朝时离时合,但一直被视为中国版图,即南宋偏安江南一隅,人们仍将这些边疆地区视为中国固有的疆域,比如陆游就写过“梁州四月晚莺啼,共忆扁舟罨画溪,莫作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安西”的诗句山,并勉励大将们“远规复燕赵”、“屯玉关之西、天山之北”。这些话虽是文人寄托之词,但不能说不是古人疆域观念的反映。
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王国、汗国,通常也并不自外于中国,而恰恰自居为“中国”,或自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历史上中华帝国的中心与边缘又经常处于互动关系之中。中心区域之外的各民族都曾以各种方式参与了中华历史的创造过程,从各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反映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上,则是一个复杂的演进过程。所以,中原之外非汉族政权的存在,既是客观的历史存在,又有其合理性、重要性。而中国的历史边界,应该是谭其骧先生反复强调的,即中国的边界决不能仅仅指中原王朝的边界,而应该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的边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上某一时期中国的边界,并不等于这一时期中原王朝的边界,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谭先生曾举例说“汉朝时候,中国的北界在哪里呢?就是匈奴的北界,一直到达贝加尔湖一带。唐朝时候中国的北界在哪里呢?应该就是突厥、回纥的北界,同样,其他方向也是如此,唐朝时候(中国)西南的边界在哪里呢?应该就是吐蕃的边界、南诏的边界;东北的边界在哪里呢?应该是室韦的边界,革未革曷的边界。”据此,中华历史疆域,就应是历史上中原王朝及各分立的民族政权或共同体疆域范围的总和,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个部分,即不仅应包括中原王朝的中心地带,而且还应包括历史上各分立的边疆政权、少数民族政权或共同体的疆域。
『肆』 如何理解和确定中国的历史边疆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见仁见智,并未取得一致认识。如有以民专族成分为划分标准的“民属族边疆”说(认为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就是边疆);以文化类型为划分标准的“文化边疆”说(认为凡是汉文化系统之外的地区就是边疆);以地方行政制度为划分标准的“行政边疆”说(认为凡是未施行郡县制的地区就是边疆),等等。
对历史边疆认识的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历史疆域问题认识上的分歧,而正确认识历史疆域恰恰是确立历史边疆的必要前提。
『伍』 中国在历史上有哪些称谓
历史上外国如何称呼中国:
震旦(Sinian),古印度对中国的称谓。过去曾认为“震旦”是一种鸦雀,是中国特有的鸟。其实,“震旦”是5.7亿年前到18亿年前的地质年代,这段时间在生物演化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丝国(Seres),也称塞里斯,古希腊和罗马对中国西北地方及其居民的称谓,意思是“丝的”或者“丝来的地方”。
契丹(Cathe),俄语称中国为“契丹”。辽代时期,当时的北方民族如女真、蒙古等都把中原地带叫做“契丹”。随着这些民族和北方或西方的交流融合,“契丹”的名字逐渐表示中国的土地。
陶瓷(China),18世纪以前,中国昌南镇(今景德镇)的精美瓷器在欧洲很受欢迎,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欧洲人因此把“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
清国人(Chink),源于清朝的“Ching”,在英文的俚语中意指“中国人”,带有贬义。
中国风(Chinoiserie),18世纪中期,法语中专指一种非常流行的艺术风格。当时,很多设计师和工匠大量采用中国题材,如中国服饰、龙、宝塔,结合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出各种新形象。后来演化为中国风格、中国工艺品,也有“中国的”、中国人”的意思。
西内逊(Chinees),荷兰语中专指华人的词。现在,西内逊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到中国餐馆里去吃饭”,二是指“中国人”。
掌柜,19世纪初,韩国用“掌柜”一词来称呼那些到朝鲜的中国人,意思是中国人精于算计,善于做生意。
船国(NuocTau),越南民间把中国说成“船国”,把居住在越南的华人称为“三船”,意思是中国人是坐船来到越南的,中国的船舶制造业让越南人羡慕。
“中国”自己的别名,除“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
“九州”之名, 在《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随着中华帝国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
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陆』 古代边疆称为什么
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不但有着较明显的自然特征,而且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服务于历代王朝的大一统政治思想,至清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经验与教训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边疆是一个含义较广的概念,中外文献中,一般把边疆解释为一个国家比较边远的靠近国境的地区或地带。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陆疆和海疆。边疆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随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因此,在讨论中国历史上的边疆问题时,应考虑如下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一是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相连接的省区;二是历代封建王朝边疆的实际情况。
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大势与历史特点
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是经过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大致定型的,这一过程虽然十分漫长而曲折,但总的趋势是,自先秦时期起,在现代中国领土内开始形成一个核心区域,这个核心区域并不固定于一地,在这个核心区域建立政权的既有汉族也有其他少数民族,也经常发生王朝兴衰交替现象。当然,单一的中心分成两个或更多的中心在历史上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割据时期。但是,即使是在多政权分立时期,每个有作为的统治者也都努力实现更大范围的统一,由此最终导致一个疆域更大的、统一程度更高的国家诞生。也就是说,每次战乱和分裂都为下一时期进一步的统一准备了条件。至清代,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中国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不但有着较明显的自然特征,而且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
首先是地域的广阔性。中国有着辽阔的领土,其边疆地区地域亦十分广袤,因此在社会人文环境与自然地理条件方面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的边疆是在分散发展演进后统一为一体的。这里所讲的分散与统一均有两重含义,分散的含义既包括整个边疆可以划分为若干地区,也包括一个大的地区又往往可分为若干相对自成体系的局部;统一的含义既包括各大边疆区域逐步统一于中国的进程,也包括各个边疆区域内部趋于一体化的进程。
其次是民族的多样性。在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不仅因为边疆地区是各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而且因为各民族在自立发展基础上的融合是构成中国边疆的基石。在这里,我们应该确立一个衡量民族发展的标准——任何形式的融合都是民族发展历史上的进步。当然也要注意到,民族的多样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边疆问题的复杂性。
第三是历史的悠久性。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中国边疆发展史不但是人类文明史中最悠久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史一般均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石器时代,各个边疆地区社会发展速度或快或慢,但都或早或迟地纳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连续性发展的轨道。
第四是问题的复杂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边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多重矛盾发展叠加的结果。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国性的矛盾在边疆地区也会发生,这是矛盾运动的普遍性的一面。与此同时,中国边疆社会矛盾运动还有其特殊性,它们往往更集中地发生于一地,这就增加了边疆地区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也给辨析其发展脉络和寻求解决方法增加了难度。
总的来说,在近代资本主义殖民者入侵以前,中国边疆形势发展的趋势是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即使是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也从未中断过这一进程。到了19世纪中叶,西方殖==义侵略者给中国带来了新的边疆危机,这是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社会危机,它使得中国独立发展的历史面临着中断的危险。但是,强烈的挑战也逐步唤醒了中国各族人民,经过百余年艰难曲折的探索与奋斗,统一多民族的中国再次崛起,中国边疆也在继承数千年历史遗产的基础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
中国历史上无论哪朝哪代都有自己的边疆问题,因此历代统治者都会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以实行有效的管辖。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陆疆政策与海疆政策、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政权的治边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边防政策、与边界交涉相关的外交政策、边疆行政建置、边疆经济开发以及传统的治边思想等等。
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王朝的边疆政策既具有继承性,又各有特色,这里以清朝为例试作概述。这是因为清朝的边疆政策既有继承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边疆政策的一面,又有根据时代需要和自身民族特点创新发展的一面,自成体系。
清朝统治者治边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一、对汉族封建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进行创新和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统一的王朝往往在政治上反对言华夷之别,由满洲贵族建立的清朝就更加反对。而清朝统治者的创新之处首先是要求各民族承认清王朝为正统,其次是在调整满汉关系的同时,十分重视联合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上层(尤其是蒙古上层贵族),把边疆政策的制订、推行和不断完善作为基本国策的一部分。这虽然是为了达到以人数明显处于劣势的满族贵族统治人口众多的汉族人民的目的,但是在实践上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推进大一统有积极意义。二、从“中外一体”(指内地与边疆为一整体)的认识出发,主张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的作用。三、坚持“恩威并施”与“因俗而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前者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惯用的统治方针,清朝统治者亦奉行不替;后者在唐朝推行的羁縻政策中虽已初见端倪,但清朝突出强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使“因俗而治”方针在清代,特别在清代前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清朝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方针并不是对传统的简单继承,而是根据统一国家的总体安全目标出发有所改变和发展。
清政府边疆管理的各项制度与措施是清代统治者治边思想的具体化,涉及行政、军事、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完备而周密。其内容要点可归纳如次:一、改进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清代前期,理藩院还兼管中外交涉事宜。为使管理规范化,制订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在地方,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的行政体制,不强求划一。如东北三省为将军制下的州县、八旗并存制;内外蒙古为盟旗制;新疆为将军辖下的伯克、州县、札萨克制;西藏为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二、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如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首重蒙古是清朝的基本国策,它取得了有利于清朝统治的效果。三、从治国需要出发制定对待各种宗教的方针政策。对有益自身统治的宗教加以大力扶植;对没有威胁到政权稳定的宗教采取不干涉的相对宽容的政策;对不利于巩固统治或保持疆土的宗教或教派则予以严厉打击。坚持宗教不能干预皇权,限制宗教的世俗权力;坚持以法治教,众建以分其势的原则,等等。
清代边疆政策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其一,历史的继承性。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既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又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从中央到地方完善的行政机制。清代的边疆政策在继承中又有创新,我们既可以从历史上的羁縻政策、和亲政策中找到清代军府制、盟旗制、满蒙联姻翟箕策措施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又可以发现康熙大帝一改历代固守长城、消极北防政策的雄才大略。
其二,内涵的多样性。经过康乾盛世,清代前期的有效管辖范围除18行省(兼有台湾)外,还包括有奉天、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六盟、喀尔喀蒙古各部、唐努乌梁海、新疆和西藏,是一个幅员广阔、疆界明确的统一多民族帝国。清代的边疆地区包括了今天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省区;至于沿海诸省,以及台湾、海南(包括南沙群岛)则无论古今都是中国边疆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区无论在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民族民俗等方面均各具特色,这就决定了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清代前期海疆政策中对沿海地区的治理和对台湾、海南的治理各不相同,陆疆政策中东北的军府制与新疆的军府制内容并不相同,而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则又根据当地政治、经济、民族的特点,分别实施驻藏大臣制和通过改土归流来加强中央==对西南诸省的统治。
其三,影响的现实性。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前期的赫赫国威和清后期的屈辱挨打,对于清代疆域的形成与变化均有直接影响。今天中国疆域的格局基本上因袭了清代的状况,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所丧失的土地,也为今天的边界纠纷留下祸根。因此,要解决当代的边界纠纷,就必须弄清清代前期疆域的形成和近代以来疆域的变化以及清==边疆政策失误之所在,这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定都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认识中国古代边疆政策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在对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的认识上,有两个问题需要予以特别的重视。
一是“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大一统”在秦汉时期变成了现实,也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之一。它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向心力,几千年来浸润着我国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河山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政治价值取向。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及王朝统一的规模对中国的疆域有很大影响。鸦片战争以前,古代中国曾四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其中有两次是由汉族统治者完成的,而另外两次则是边疆民族入主中原后完成的。汉唐两代致力于完成统一大业,把千余年来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孕育着的统一要求变成现实。但是与元代相比,汉唐统一的规模要小得多,蒙古贵族建立的元朝虽然只统治了近百年,但是其疆域空前广大,它的大一统局面得到了中华各民族的承认和肯定,给中国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十分巨大而深远影响。满族封建主建立的清王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定作出的历史贡献是独特的,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的疆域版图及其有效控制程序均没有达到清朝的规模。因此,可以说历史上空前的“大一统”版图的奠定是十八世纪中国的突出特征。自秦汉以来中国即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面貌面对世界,悠悠二千载,其间,汉、唐、元诸代均是举世闻名的强大帝国,清王朝对全国的统一和对边疆的经营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继续和发展。由此可见,“大一统”思想在推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经历了由内边防务为主到外边防务为主的转变。古代中国有漫长的统一时期,也曾多次出现分裂。统一时期的边疆治理,通常是指中央政权对控制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防范和治理措施。分裂时期的边疆治理,通常是指在政权与政权之间的对峙地区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古代中国范围内的大小政权的边,可称之“内边”,所以古代中国传统的边务主要针对边疆内部的问题。明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明王朝的倭患持续了近200年,随着西方殖==义的崛起,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也滚滚东来。17世纪以来荷兰侵占台湾,俄罗斯侵入黑龙江流域,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义者更是用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使我国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一些边疆省区和沿海地区的外患威胁曰益突出,出现了边疆全面危机的严重局面。殖==义者的入侵,可称之为“外边”。明代以后,在内边防务依然存在的同时,现代意义上的边防即外边防务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曰程。
应该指出的是,面对变化的形势,清朝统治者仍然沉迷于以“内边”为主的传统边疆政策中不思进取,致使清前期边疆政策的辉煌很快成为明曰黄花。清后期边疆政策的全面破产,成为导致它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的成败得失,直接与国家的存亡兴衰休戚相关!
『柒』 中国边疆地区有哪些
当代中国的陆疆省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严格地说,我们不能把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省都视为陆疆地区。因为内蒙古自治区虽然从人文方面看是蒙古族普遍居住的地区,从历史方面看也有它发展的整体性和特殊性,但阴山山脉横贯其间,使山南与山北地区在自然条件、历史与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实际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将阴山山脉以北地区作为边疆地区并考虑到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应把横跨阴山山脉的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也都作为边疆地区,是较为适合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深入内地的桂林、梧州地区,亦不应作为边疆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及其周缘地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自治县和集安市以外地区,辽宁省丹东地区以外地区和云南省沿国境线诸州和地区以外地区,亦不应视之为边疆地区。简言之,凡是有国境线的边境县的总和是当代中国狭义的边疆地区。顺便提及,在当今人们习惯中,也有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贵州等省称之为"边疆地区",其实这是不确切的。我们可以称它们为"边远地区",但不能称之为边疆地区,因这些省区均不具备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
『捌』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单于 、可汗.、赞普 、和卓 、土司、狼主等。
一、狼主
古时少数民族对本族君主或首领的称呼。主要是突厥语系民族,突厥是铁勒的一部,以狼为图腾.{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而突厥人主要讲各种突厥语。突厥语为黏着语,属阿尔泰语系,跟蒙古语、满语是亲属语言。故北方部落多以狼头为旗,首领以狼主称谓。
二、单于
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三、赞普
“赞普”一词,主要是取其宗教上的含义。强调他的权力来自上天,即所谓“君权神授”,强调了赞普的血缘属于神系,君权来自天神。
四、可汗
可汗(蒙古语:хан/ᠬᠠᠨ,土耳其语:hakan,乌尔都语:خان,又称大汗、合罕、汗王,简称汗),是四世纪以后北亚民族高级政治体首领的称谓,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最初这个称呼最早被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汉语译作“可寒”。
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社崘统一漠北自称。类似于汉字的国王;古代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铁勒(高车)、突厥、吐谷浑、阻卜、女真等部族对首领皆称可汗;蒙古帝国灭亡后受其影响,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国和东欧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等突厥化穆斯林国家君主也开始称可汗。
五、土司
土司又称土官、酋是古代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 土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土司既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著人在其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土衙署),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狭义的土司专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玖』 边疆是指中国的哪些地方、地区还是省份呢
中国的边疆省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省都视为边疆地区。
(9)中国历史上的边疆地区称谓扩展阅读:
边疆,亦作“ 边壃 ”。亦作“邉疆”。 1.靠近国界的领土。2.边际。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
陆疆是指沿国界内侧有一定宽度的地区,必须具备下述条件的地区才可称之为陆疆地区,即一要有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二要具有自然、历史、文化诸多方面的自身特点。
据此,当代中国的陆疆省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严格地说,我们不能把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省都视为陆疆地区。
因为内蒙古自治区虽然从人文方面看是蒙古族普遍居住的地区,从历史方面看也有它发展的整体性和特殊性,但阴山山脉横贯其间,使山南与山北地区在自然条件、历史与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实际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将阴山山脉以北地区作为边疆地区并考虑到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应把横跨阴山山脉的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也都作为边疆地区,是较为适合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深入内地的桂林、梧州地区,亦不应作为边疆地区。
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及其周缘地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自治县和集安市以外地区,辽宁省丹东地区以外地区和云南省沿国境线诸州和地区以外地区,亦不应视之为边疆地区。简言之,凡是有国境线的边境县的总和是当代中国狭义的边疆地区。
顺便提及,在当今人们习惯中,也有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贵州等省称之为"边疆地区",其实这是不确切的。我们可以称它们为"边远地区",但不能称之为边疆地区,因这些省区均不具备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
『拾』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所对应的行政区和对应官员的称谓
周代以前行政区划不明。只有夏禹分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的传说,而不知其官员设置。因为那时是传说时代。周代才有历史记载。以下各朝代行政区划按从大到小顺序分述。只记述大的方面,小的变化不再一一列举。
周:方国(诸侯国),其长官泛称国君,依其级别分称为分、侯、伯、子、男。
秦:郡,长官为郡守;县,长官为令或长。
西汉:王国,各诸侯均称王(侯国仅为食邑,非行政区域);郡,长官为太守;县,长官为令或长。
东汉:州,长官称牧或刺史怀(司隶部又称司州,级别同州,设于京城及附近,长官称司隶校尉);郡,长官称太守;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三国魏晋南北朝:大致行政划分及官职同东汉。
隋朝:州,长官称刺史;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唐朝:
道,长官称处置使或观察使;府,设知府、州(府州同级);府,长官称府尹或知府事;州,和府同级,长官称刺史;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唐代后期节度使成为掌握军政大权的一级长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
宋朝:
路,长官称安抚使;府,长官称知府;州(与府同级),长官称知州;县,长官称知县。--重要之地如宋四京,长官为留守。
元朝:地方设行省、路(直隶府、直隶州)、府或州、县四级行政区域,其长官为北面官,均称达鲁花赤。
明:两京,长官称尹;13布政使司(级别同两京),长官称巡抚;府,长官称知府;州,长官称知州;县,长官称知县。
清:边疆军辖区,统一省或数省,长官称总督;省,长官称巡抚;府(直隶州),长官称知府(知州);县(散州),长官称知县(知州)。后期于省下或增设直隶厅,长官为同知或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