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中国科技的发展史
李约瑟之谜
http://ke..com/view/2097318.htm
http://ke..com/view/106444.htm
现在也没个定论
网上有很多论文
http://www..com/s?wd=%C0%EE%D4%BC%C9%AA%D6%AE%C3%D5&rsp=3&oq=%C0%EE%D4%BC%C9%AA%CE%CA%CC%E2&f=1
Ⅱ 中国发展史1949至今
新中国成立——科技事业新的起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中国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中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异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国外的终身教授职务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
1955年,航空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历经险阻,回国效力。后来的几十年间,他为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贡献。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
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在短短的时期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任务。此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于1962年提前完成,从而奠定了中国的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航空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基础,并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上,中国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
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形成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国家计划下的现代发展时期。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
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学科较齐全、设备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队伍。到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人。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
Ⅲ 新中国制定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是从 年到 年。
1956年一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修正草案)(摘要)
背景:
随着建国后经济的逐渐恢复,我国从l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任务大部分提前完成.国家设想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内更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全部或部分地完成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总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对我国当时还很薄弱的科技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标∶
国家提出了“向科技进军”的思想,提出“要迅速壮大我国的科技力量”,力求使某些重要和急需的部门在12年内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建设中许多复杂的科技问题能够逐步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解决。国家要有效地加强对科技战线的领导,把全国各部门分散作战的力量组织起来,把一切潜在的和仍被闲置的力量发动起来。
内容:
重点科学技术任务(l2个重点领域);基础科学的学科规划(57项任务);全国科研工作体制和科研机构设置的原则;科学技术干部的使用和培养;科技交流与国际合作。
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农、林、牧)五个科学技术任务∶
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农业机械的制造问题
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的研究,包括农作物生产的田间作业、农产品初步加工和畜牧业生产等机械化、电气化及其技术装备的制造问题。研究方向分两方面∶
(一)掌握农业机械组成运用的理论,根据调查试验,制定我国不同地区各种农业机械的运用维护技术规程与作业的经济技术指标,并研究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骤,为国家农业机械化的远景规划提供科学技术资料。
(二)掌握农业机械耕作物与土壤、作物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利用国际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新成就,创制新型的农业机械(如水田农业机械,煤气、蒸汽拖拉机等),逐步建立各类机械系统。
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年产量
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年产量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发展农业生产,应以增产粮食为重点,特别是水稻、小麦、玉米、薯类等高产作物;对于棉麻等工业原料作物经济作物,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Ⅳ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技术基本法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所以选择A
Ⅳ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阵地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阵地是1940年8月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
Ⅵ 中国科技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科技事业新的起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中国国内仅有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中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异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国外的终身教授职务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
1955年,航空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历经险阻,回国效力。后来的几十年间,他为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贡献。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
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在短短的时期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任务。此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于1962年提前完成,从而奠定了中国的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航空和火箭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基础,并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上,中国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
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形成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国家计划下的现代发展时期。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
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学科较齐全、设备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队伍。到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人。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继续发展的基础
Ⅶ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培养科技人才的阵地
不知道,好像都是国民党政府花钱培养出来的,如什么物理学家什么欠起身,什么洗星海等等
Ⅷ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是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是延安自然科学院。
1939年内12月25至31日,延容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召开了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军事工业局一些科技人员以及研究院人员参加的自然科学讨论会,着重讨论边区经济建设发展的方向。李富春指出:中共中央同意大家的建议,决定把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自然科学院,并成立自然科学研究会。
这样,第一所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自然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机构诞生了,其任务是:“培养既通晓革命理论又懂得自然科学的专业人员、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人才”。
(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培养科学技术扩展阅读:
延安自然科学院既是进行自然科学教学的最高学府,又是进行自然科学学术活动的中心,还设有自然科学编译社、自然科学研究会等科研机构和学会。院内还建立了科学馆、图书馆,许多学术报告会、讨论会、专题讲座都在这里进行。
延安自然科学院设有大学部和中学部。大学部设有物理、化学、地矿和生物四个系,学制三年。大学部设置的课程,一年级主要是学习外国语和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等基础课程。二、三年级按各系的实际情况学习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Ⅸ 在中国历史上,培训班是谁最早发明的
其实,所谓“培训班”是一个现代名词。在古代,没有“训练班”。
然而,它并不妨碍从另一个角度解释“我们”一词。
如果回到中国古代,应该用“私塾”和“学府”或“学宫”来概括。
为了巩固田氏政权的统治地位,齐维王利用政府拨款创办了集夏书院,并任命“黄老学说”。
在田氏政权的大力支持下,集夏书院是当时齐国的一块金字招牌,在政策上得到了优待和大力支持。
当时,它汇集了儒、道、法、墨、军、阴阳学等最有影响的学者。
其中,孟子、荀子、申子、申子、崔子、松柏、春雨坤等都在这里谈学习,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见解。
应该说,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培训班。
Ⅹ 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发生在那一年
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
1、开始时间及条件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 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直接推动力是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这与前两次有别)
2、 主要成就和特点
主要成就:
第一次科技革命 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 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3、 主要影响及对中国的影响
主要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1、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科技革命 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2、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5、无产阶级壮大,工运逐渐走向高潮 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机遇与挑战并存。
4、科技革命的哲学启示 :
(1) 其出现是实践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2) 即有共性也有各自特点,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3) 不仅促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随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 发展)
5、如何面对新的科技革命:
(1) 作为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科教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建立知识创新体系。
(2) 从个人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 从经济学上看,充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其在社会生产中作用,依靠科技和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 从政治学角度看,国际竞争重点已发生变化,决定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是科技。需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振兴科技、发展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
(5)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汹涌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机遇与挑战、压力并存。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探索一条适合本国高速发展的道路,是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首要任务。
6、如何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
(1)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联系大为加强。
(2) 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生产则成为物化的具体实现过程。
(3) 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对生产来说,科学技术是其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
(4) 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致出现了密不可分的趋势,正如教材资料所引《苏联大网络全书》第三版中的“科学技术革命”条目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