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多少亿辆了
公安部交通管理抄局16日发袭布,截至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9亿辆。
目前,全国58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7个城市达300万辆以上。载货汽车保有量达2470万辆,2018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载货汽车达172万辆,明显高于去年同期156万辆的登记量,为历史最高水平。
同时,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3.96亿人,新领证驾驶人1325万人。其中,男性驾驶人占70.7%,女性驾驶人占29.3%。
Ⅱ 中国有多少汽车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对车辆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拥有版了汽车。截至2015年底中国汽车保权有量达到1.72亿辆,并且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而在北京、成都、深圳等大城市不到两户家庭就拥有一辆私家车,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车轮上的国家。”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新注册量和年增量均达历史最高水平。
Ⅲ 各省会城市的汽车保有量
第一城:北京 60万辆 目前北京机动车总量已突破180万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接近60万辆。“北京车很多”与“北京风很大”共同成为关于北京两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北京二环的塞车长龙在中国整个汽车历史上都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奇观,每天都能出现。北京很大,环线达到六个以上,如果没有车,对于一个并不富裕但已经安家的人来说绝对不是噩梦而是彻头彻尾的灾难。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未买房之前先成为了车主,这并非欲望,而是无奈。加上北京的复杂路况,许多人有车却仍然离幸福很远。尽管汽车很快,但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实在非常拥堵。 第二城:成都 49万辆 成都人爱吃爱耍。“安逸”是每一个外地人来成都后学会的第一个本地名词。成都人舍得吃,舍得耍。远在几十里路之外也要举家浩荡前往。他们对华阳美食和对三圣乡第一朵梅花的追捧,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外地人对生活的定义。没有汽车,成都人的生活会失色很多;没有汽车,成都就不成为“天下第一耍都”;没有汽车,就没有与日激增的“川A”牌照汽车,就没有整个大成都欣欣向荣的幸福生活。 49万辆,这并非成都人打肿脸充胖子得来的数据。成都人讲实惠多于要面子:拓拓是大家公认的好车,QQ是年轻人代步的宠物。“代步工具”是成都人对汽车价值的还原。对于那些非10万元车不买的某些城市的人,成都人只能说,你以为打车是时尚,挤公交表示你接近生活,我们并不反对,但开着3万元的小车带着老婆去都江堰河边喝喝茶,才是真正的成都生活。 第三城:广州 42.3万辆 广州私家车拥有量大约为42.3万辆。在广州,拥有一辆私家车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拥有汽车的原因也更加单纯,那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像成都人,有一点钱就寻思着买车,好象其他城市的人买辆电动车的心态。广州私家车是小康的标志,因此私家车的档次是成都不能比的。因此广州的私家车欲望成分颇少,更多的是一种自然需要。为了方便吃遍城里每一家小吃而买车的欲望,在广州基本不可能出现,那是因为广州人比食欲更大的欲望还多得多。 第四城:杭州 30万辆 在中国休闲城市“NO.1”的问题上与成都纠缠不清互为对手的杭州,在财富上绝对具有压倒性优势。但在居民幸福感的问题上,成都还要略胜一筹。尤其是当杭州郊区房价已经飚升到6000元/平方米均价时,成都的市中心锦江边才刚刚超过4000元/平方米。在成都,市中心有套房子,再买一套在郊区度假或出租已经是普遍行为;而在杭州,众多没有车的白领只能住着号称中国最休闲城市的按揭房,过着很不休闲的生活。接近30万辆的私家车拥有量比成都少的不仅是数量,还有生活的质量。因为虽然杭州30万辆私家车的总价远远要比成都49万辆的要高,但很多在杭州打拼的人仍然会说,质量高的生活,需要高成本来保证。 第五城:天津 30万辆 天津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万辆,其中私家车超过30万辆。天津对于有车人来说是个幸福的城市,因为开不远就可以吃到地道的海鲜大排挡,四处可以游览的地方很多,又没有北京的巨大生存压力,尽可趁着假期偷闲四处享乐。但作为直辖市的天津,又作为坐拥天津一汽这个家用轿车大品牌的城市,竟然比成都还少近二十万辆私家车,实在还要继续努力! 第六城:重庆 25万辆 离成都最近的大城市重庆,私家车拥有量刚到成都的一半。这不代表重庆人不爱玩,对汽车没有欲望。只能说重庆人对私家车的欲望没有成都人这样强烈。爬坡上坎的山城,汽车当然是首选的交通工具。公用交通系统的发达尤其是超级便宜的“的士”,让养车的负担凸现出来,比起潇洒的成都人来说,还是在欲望上差了一截。 第七城:上海 24万辆 上海的私家车拥有量是北京的五分之二,约为24万辆。这绝对不是上海人买不起车,而是因为上海人不屑于买车。对于爱面子的上海人,拓拓是绝对拿不出手的; QQ是嗤之以鼻的;富康是难看没有面子的;桑塔纳是做出租车的……这样一来,10万元以下的优质家轿被排除,能够进入上海人视野的汽车起价已经在10万元以上了。且不去论能够负担得起此档次家轿的人有多少,仅仅是这样的购车心态,就已经没有什么乐趣而言了。当汽车成为群众斗富攀比的工具时,它离幸福只会越来越远。 第八城:苏州 24万辆 江苏经济最发达的苏州市,私家车拥有量已经超过24万辆。婉约的江南派在新世纪以“富甲天下”的面目示人,靠得是
Ⅳ 中国私家车保有量
应该已经有很多了。
Ⅳ 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多少亿辆
据报道,截至2017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机动车驾驶专人达属3.8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42亿人。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17亿辆,与2016年相比,全年增加2304万辆,增长11.85%。汽车占机动车的比率持续提高,近五年占比从54.93%提高至70.17%,已成为机动车构成主体。从车辆类型看,载客汽车保有量达1.85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私家车)达1.70亿辆,占载客汽车的91.89%;载货汽车保有量达2341万辆,新注册登记310万辆,为历史最高水平。
Ⅵ 中国保有量最大的10款车型,有没有你的爱车
随着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家用车已经越发普及,一个家庭中有2辆或者以上车辆的也实属常见,这些车辆曾经离普通百姓很遥远的豪华品牌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视线。车辆不再强制报废的政策出台之后,人均汽车保有量更是空前巨大。我们找出了一份2019年度发布的颇具权威性的中国汽车保有量调查表,其中保有量排在前10的车不出所料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我们一一来看,看看有没有你现在或者曾经的爱车身影。
第十名:别克凯越
别克凯越曾经风头无两,零几年的时候光是在我的朋友里就有3个小伙伴曾经选择了蓝色的那一款。老凯越在10W级别的中级车市场中占有着一席之地,口碑也是相当不错。遗憾的是2015年自家的英朗上市后,全方位的碾压凯越,价格也只是差了一点点,逐渐蚕食凯越的市场竞争力。被自家车型干趴下的例子在汽车圈其实屡见不鲜。
第九名:别克英朗
上文中提到凯越是被弟弟英朗干趴下的,而比凯越晚生了12年的英朗小弟也成功逆袭哥哥爬到了国内汽车保有量的第九名。经常询问我英朗性价比的朋友也很多,如今的英朗全系标配3缸机,但1.3T的动力感受已经足够日常代步。尽管我个人不止一次的表明三缸机买回来3年以后不可避免的会抖,但是看着英朗节节降价,不到8W的价格车主还要啥自行车啊。有个小伙伴给我文章下面的评论我其实特别赞同:别说抖不抖,保不保值,便宜到极致就值得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中国的汽车历史
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之路,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中国汽车工业50年”究竟从何时何地发端,却是“证”出多门,各执一词。
1999年底,在中国汽车协会召开的“四届二次理事和常务理事会”上,协会负责人曾明确指出:“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已经为迎接入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无疑,这里所指的“50”年,是从新中国建国之初算起的。然而,在去年7月该协会公开发出的征集“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纪念活动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却又出现了“200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的新提法。这一提法倒是与吉林省和长春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9月28日联合发出的“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庆祝活动邀请函”中提到的“2003年7月15日是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 相吻合,只不过前者立足的是全国汽车行业,后者立足的却是一方经济,并且把“新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摇篮”的桂冠,戴到了“长春市”的头上,理由是“中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就坐落在这里”。需要声明的是,我在这里无意评判孰是孰非,只是觉得把 “长春市”和“一汽”等同起来的提法不够妥当,至少混淆了地方与企业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还有一篇颇具官方色彩的题为《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的文章,把中国汽车工业50年的范围,圈定在1949年至1998年,并将其划分为“创建”、“成长”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这个“50”年既未提及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存在的中国汽车工业的“萌芽”(如长安汽车集团的前身),也不认同“长春市”或“一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若以此种划分作为圈定中国汽车工业50年的底线的话,那么,近4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则应该被视为“腾飞阶段”,而这样一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也就不是五十年了。
总之,无论是把“中国汽车工业50年”圈定在哪一年哪一地都无关宏旨,重要的是在即将开锣的各式各样的庆祝或纪念活动中,如何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历史。单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其去年下发的通知中所倡导的“生动真实地再现历史,客观冷静地审视中国汽车工业同世界的距离,探索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等原则要求,倒是充分地体现这一点。
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就要充分尊重历史所具有的客观性,既要看到其进步的一面,又要看到其落后与不足的一面。因为,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所有的历史都是一部无法改写的大书,最简单的理由就是“历史是在不可倒流的时光中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历史的长河总是在不断地奔涌向前。同样,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总是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之中,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一个重要标志,尊重历史自然也就包括了对于科学严肃性和纯洁性的尊重。例如,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四大发明,虽然至今还在被子孙后代们引以为豪,但究其对人类文明的推动和发展,其威力之大和用途之广却是咱老祖宗所始料不及的。如果仅把目光停留在“发明权”上,就未免太有些小家子气了。客观说,西方人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拿去造了快枪快炮,回过头来还用其打过中国人,这从民族自尊心上来讲的确是让人受不了的,但单就火药制造技术的丰富与发展来说,那些把中国的四大发明拿去并使之发扬光大了的西方科学家和制造商们,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方面的功绩却与我们的老祖宗是有着同样值得称颂的功绩的,不仅火药如此,活字印刷术、造纸术亦同样如此。无数史实证明,任何发明创造,只有融入到人类集体的智慧结晶之后,才能得到充分的丰富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不仅要客观公正,而且要敢于面对历史的真实,尤其在纪念或庆祝“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的时候,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回顾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面向未来。据有关史料显示,在1949年至1965年的14年中,中国汽车工业“创建”之初并非是“白手起家”,而是在“前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中列入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工厂”的背景下诞生的,其中所指的“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工厂”,就是后来被人们简称为“一汽”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也就是今天一汽集团的前身。如果按“自主知识产权”的定义对其重新解读的话,一汽的“国”字号品牌里至少是要打些折扣的,因为在“前苏联援助”的这句话里,至少包含了人家曾经出过的图纸和专家,而“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基本定义却是不容置疑的“独创性”。另外,在这14年里,虽然“国家对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当缓慢的,全国14年生产的汽车总量,还不如当今一个中等规模的汽车厂家的年生产量,如此缓慢的速度,当然值不得为其敲锣打鼓了。
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不仅要敢于面对真实的历史,而且要善于“闻过则喜”,勇于把“落后”的历史当作未来“进步”的一面镜子。如果明明是“短儿”却偏要护着,甚至用“以偏概全”的不恰当方式来夸大成绩,恐怕就会有阿Q遮盖头上疥疮的嫌疑了。
史料证实,从1966年至1980年的12年中,也就是被人称之为“成长阶段”里,中国陆续兴建了一批“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的汽车厂,其中“解放牌车型20多家,北京130车型20多家,跃进车型近20家,北京越野车近10家;改装车生产厂点近200家”。这些厂家共生产大、中、轻型客车13400辆。全国累计生产各类汽车163.9万辆。
12年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正是其从嗷嗷待哺到完成性别特征的迅速成长时期,而中国汽车工业的这个“成长阶段”却只能以“保有量”的方式统计出累计生产各类汽车169万辆,其中148万辆还是载货汽车。若按平均年产量来算,每年也不过就13万辆左右。与此同时,世界汽车工业在这一时期却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那些数字不说也罢。需要看清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阶段”依旧是在蜗行之中,离“先进”的头衔远得很。
再看1981年至1998年的又一个17年,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这短短的17年间,中国汽车工业就完成了“汽车老产品(解放、跃进、黄河车型等)的升级换代,结束了30年一贯制的历史”,“汽车、摩托车车型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增长,全国生产的各类汽车累计为1452万辆”。
显然,这个阶段比前两个时期的发展快了许多,但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是近4年来的迅猛发展和巨大变化。据统计,从1999年至2002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从1998年的163万辆和160万辆,跃升到2002年的320万辆和322万辆,几乎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4 %和19.1%;私人汽车保有量2001年达到770.78万辆,比1998年增长82%;其中私人客车保有量2001年达到470万辆,比1998年增长103.7%。摩托车产量则连续4年超过千万辆,年出口超过20%,成为世界第一大摩托车生产国。难怪中汽协一位负责人感慨地把这4年称之为“是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4年;也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深刻变化的4年。”
事实也是如此,在并不太短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中,真正称得上“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就在这4年里,而导致其“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汽车工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健康是相对于不健康而言的,很显然,相对于近4年来的健康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此前所走过的路应该说是一条不健康或至少是不怎么健康的路。在回顾与总结中国汽车工业半个世纪的发展史时,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中国的汽车工业能否健康地走向未来。历史是不能改写的,但未来却可以浓墨重彩地描绘。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同样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如今,中国不仅加入了WTO,而且正在加快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步伐。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只有实事求是地面对历史,才能脚踏实地的面对未来,从而也才能虚心地吸纳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给我们的科学成果和现代理念,信心百倍地去锻造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在党的十六大方针指引下,中国人民正在离小康社会越来越近,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竞技舞台。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汽车工业不仅正在迎来了一个有史以来的最好的发展时期,而且必将在崛起之时成为各国的汽车制造商们的一个强大而友善的竞争对手。
Ⅷ 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有多少
截至2017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85亿人,专其中汽车驾驶人3.42亿人。
拓展资料:属
一、9座以下的非营运载客汽车,含9座,使用年限满15年的,从第16年起,每年检验2次;使用年限满20年的,从第21年起,每年检验4次。
二、9座以上的非营运载客汽车,使用年限满10年的,从第11年起,每年检验2次;使用年限满15年的,从第16年起至第20年止,每年检验4次。
三、旅游载客汽车使用年限满l0年的,从第11年起至第20年止,每年检验4次。
网页链接
Ⅸ 盘点:201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2.6亿 北京、成都、重庆保有量最多
新年伊始,随着2019年12月份乘用车销量最终曝出,整个2019年的车市也到了盘点期。虽然从大环境中看,2019年的车市不再像往年一样顺势增长,但整体产销量依旧可观,同时,虽然大部分车企都经历了销量下滑,但日德系车企依旧高歌猛进。
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每两户一台车
另一方面,南北大众一口气上了10款SUV,让消费者应接不暇。就连老牌劲旅大众途观都拱手交出了合资SUV头把交椅,而争抢他市场的不是别人,正式一汽大众的一伙新型SUV。
白希文总结
可以预见2020年对于各家车企来说,压力绝对更甚于2019年。能够维持现有市场规模就已经不易。预计造车新势力应该在2020年完成最后的洗牌,上百个品牌最终能留下5/6家就算是投资人烧高香了。
而传统车企方面,那些没有为研发做过打算的车企,也许会在2020年画上句号。日系品牌还将有爆款车型面世,比如全新一代汉兰达,以及两厢思域,都会成为一车难求的产品。
而自主品牌方面,整体市场占有率也许还会下滑,但以吉利、长城、上汽为首的头部品牌还将迎来新的增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Ⅹ 中国汽车历史
用科学的态度总结中国汽车50年历史
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之路,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中国汽车工业50年”究竟从何时何地发端,却是“证”出多门,各执一词。
1999年底,在中国汽车协会召开的“四届二次理事和常务理事会”上,协会负责人曾明确指出:“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已经为迎接入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无疑,这里所指的“50”年,是从新中国建国之初算起的。然而,在去年7月该协会公开发出的征集“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纪念活动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却又出现了“200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的新提法。这一提法倒是与吉林省和长春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9月28日联合发出的“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庆祝活动邀请函”中提到的“2003年7月15日是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 相吻合,只不过前者立足的是全国汽车行业,后者立足的却是一方经济,并且把“新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摇篮”的桂冠,戴到了“长春市”的头上,理由是“中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就坐落在这里”。需要声明的是,我在这里无意评判孰是孰非,只是觉得把 “长春市”和“一汽”等同起来的提法不够妥当,至少混淆了地方与企业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还有一篇颇具官方色彩的题为《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的文章,把中国汽车工业50年的范围,圈定在1949年至1998年,并将其划分为“创建”、“成长”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这个“50”年既未提及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存在的中国汽车工业的“萌芽”(如长安汽车集团的前身),也不认同“长春市”或“一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若以此种划分作为圈定中国汽车工业50年的底线的话,那么,近4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则应该被视为“腾飞阶段”,而这样一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也就不是五十年了。
总之,无论是把“中国汽车工业50年”圈定在哪一年哪一地都无关宏旨,重要的是在即将开锣的各式各样的庆祝或纪念活动中,如何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历史。单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其去年下发的通知中所倡导的“生动真实地再现历史,客观冷静地审视中国汽车工业同世界的距离,探索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等原则要求,倒是充分地体现这一点。
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就要充分尊重历史所具有的客观性,既要看到其进步的一面,又要看到其落后与不足的一面。因为,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所有的历史都是一部无法改写的大书,最简单的理由就是“历史是在不可倒流的时光中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历史的长河总是在不断地奔涌向前。同样,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总是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之中,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一个重要标志,尊重历史自然也就包括了对于科学严肃性和纯洁性的尊重。例如,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四大发明,虽然至今还在被子孙后代们引以为豪,但究其对人类文明的推动和发展,其威力之大和用途之广却是咱老祖宗所始料不及的。如果仅把目光停留在“发明权”上,就未免太有些小家子气了。客观说,西方人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拿去造了快枪快炮,回过头来还用其打过中国人,这从民族自尊心上来讲的确是让人受不了的,但单就火药制造技术的丰富与发展来说,那些把中国的四大发明拿去并使之发扬光大了的西方科学家和制造商们,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方面的功绩却与我们的老祖宗是有着同样值得称颂的功绩的,不仅火药如此,活字印刷术、造纸术亦同样如此。无数史实证明,任何发明创造,只有融入到人类集体的智慧结晶之后,才能得到充分的丰富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不仅要客观公正,而且要敢于面对历史的真实,尤其在纪念或庆祝“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的时候,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回顾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面向未来。据有关史料显示,在1949年至1965年的14年中,中国汽车工业“创建”之初并非是“白手起家”,而是在“前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中列入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工厂”的背景下诞生的,其中所指的“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工厂”,就是后来被人们简称为“一汽”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也就是今天一汽集团的前身。如果按“自主知识产权”的定义对其重新解读的话,一汽的“国”字号品牌里至少是要打些折扣的,因为在“前苏联援助”的这句话里,至少包含了人家曾经出过的图纸和专家,而“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基本定义却是不容置疑的“独创性”。另外,在这14年里,虽然“国家对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当缓慢的,全国14年生产的汽车总量,还不如当今一个中等规模的汽车厂家的年生产量,如此缓慢的速度,当然值不得为其敲锣打鼓了。
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不仅要敢于面对真实的历史,而且要善于“闻过则喜”,勇于把“落后”的历史当作未来“进步”的一面镜子。如果明明是“短儿”却偏要护着,甚至用“以偏概全”的不恰当方式来夸大成绩,恐怕就会有阿Q遮盖头上疥疮的嫌疑了。
史料证实,从1966年至1980年的12年中,也就是被人称之为“成长阶段”里,中国陆续兴建了一批“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的汽车厂,其中“解放牌车型20多家,北京130车型20多家,跃进车型近20家,北京越野车近10家;改装车生产厂点近200家”。这些厂家共生产大、中、轻型客车13400辆。全国累计生产各类汽车163.9万辆。
12年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正是其从嗷嗷待哺到完成性别特征的迅速成长时期,而中国汽车工业的这个“成长阶段”却只能以“保有量”的方式统计出累计生产各类汽车169万辆,其中148万辆还是载货汽车。若按平均年产量来算,每年也不过就13万辆左右。与此同时,世界汽车工业在这一时期却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那些数字不说也罢。需要看清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阶段”依旧是在蜗行之中,离“先进”的头衔远得很。
再看1981年至1998年的又一个17年,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这短短的17年间,中国汽车工业就完成了“汽车老产品(解放、跃进、黄河车型等)的升级换代,结束了30年一贯制的历史”,“汽车、摩托车车型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增长,全国生产的各类汽车累计为1452万辆”。
显然,这个阶段比前两个时期的发展快了许多,但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是近4年来的迅猛发展和巨大变化。据统计,从1999年至2002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从1998年的163万辆和160万辆,跃升到2002年的320万辆和322万辆,几乎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4 %和19.1%;私人汽车保有量2001年达到770.78万辆,比1998年增长82%;其中私人客车保有量2001年达到470万辆,比1998年增长103.7%。摩托车产量则连续4年超过千万辆,年出口超过20%,成为世界第一大摩托车生产国。难怪中汽协一位负责人感慨地把这4年称之为“是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4年;也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深刻变化的4年。”
事实也是如此,在并不太短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中,真正称得上“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就在这4年里,而导致其“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汽车工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健康是相对于不健康而言的,很显然,相对于近4年来的健康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此前所走过的路应该说是一条不健康或至少是不怎么健康的路。在回顾与总结中国汽车工业半个世纪的发展史时,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中国的汽车工业能否健康地走向未来。历史是不能改写的,但未来却可以浓墨重彩地描绘。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同样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如今,中国不仅加入了WTO,而且正在加快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步伐。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只有实事求是地面对历史,才能脚踏实地的面对未来,从而也才能虚心地吸纳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给我们的科学成果和现代理念,信心百倍地去锻造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在党的十六大方针指引下,中国人民正在离小康社会越来越近,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竞技舞台。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汽车工业不仅正在迎来了一个有史以来的最好的发展时期,而且必将在崛起之时成为各国的汽车制造商们的一个强大而友善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