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与《中国大历史》是否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上编是中国文化史,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专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属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编为中国政治史,讲了中国历史大事及中国历史的演变。对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中国大历史》是黄仁宇的著作。作者倡导“大历史”,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贰』 吕思勉的 中国通史 和 中国大历史 哪本好,我说的都是这位写的 最好具体点
中国通史很多都是写少数民族的由来、迁徙等等。写内地的只有一个大概,你要是不愿意了解少数民族历史就看中国大历史吧!
『叁』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大历史》书中有哪些论点站不住脚
黄仁宇向来以“大历史观”著称,第一,擅长在平凡的历史人物生活中判断其性格本质,并因各历史时期不同性格的关键人物的生活交汇判断出历史走向。第二,他极善于综合国家的政治经济特征而推导出历史人物创造的历史是大势下的必然,但是我个人觉得他的书有些论点依然不是很正确。比如在《万历十五年》中,虽然他一再强调中国的法律是以儒家礼教为基础的人情法律和不健全的法律,却没有提出关键的先进观念,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等。其次,他的“大”历史只是建立在平常研究的角度,并未揭露出中国历史上朝代和国家兴衰的本质:即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和严重的土地兼并,而这些兴衰的根本道理在黄老先生出书以前实际上已经被马克思哲学揭示了,黄仁宇作为英国大学教授显然没有客观接受社会主义阵容的科学真理,尽管他研究最透彻的是明史。如果你要死命找站不住脚的论点,历史这门学问只要敢提出观点的就会有历史依据,结果只会有“同意的人”和“不同意的人”。关键是要找出根本的东西。而这根本的东西才是主流,说实话,黄仁宇老先生的书只是多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和观点,这也是他在中国并未很出名的原因之一。理由很简单:社会主义哲学已经根本阐明了,甚至已经到了无法更佳进一步证明的地步,这也是近来有些历史研究方向偏门化,论据鸡毛蒜皮化和研究内容扯淡化的原因。
『肆』 易中天纽约纵横中国历史.!
http://so.tudou.com/nisearch/%E6%98%93%E4%B8%AD%E5%A4%A9%E7%BA%BD%E7
『伍』 易中天说明朝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差劲的皇帝,这么说有什么理由
实际上,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史上,与明朝皇帝相比,史上的昏君是多达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例如宋代的皇帝,南北朝的皇帝,五朝的皇帝等等。这样比较下来,明朝皇帝实际上还不错,甚至可以说远超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皇帝。
之后朱棣创造了“永乐盛世”,这是中国的十大繁荣盛世。此后的两位皇帝这两个人被称为“文治武功”,他们创造的“君选制”也延续了唐朝和汉朝的美德的制度。所以明代的皇帝在中国历代皇帝中都是很不错的。
『陆』 跪求一篇吕思勉先生写的《中国大历史》的读后感
用了20天才草草看完这本历史书,其间因工作以及学习上的问题,未能连续阅读,故而思考之连续性也难保证。但一直以来感觉到自己阅读之首要问题在于广度不够,目前要做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尽量广泛涉猎。至此,我用了两个半月,在看注会的书之外,共看了《经济社会的起源》、《社会契约论》、《赋税论》以及本书,所掌握者恐不及凤毛麟角,但正如看前面三本书一般,我还是从黄仁宇先生的书中获得很多东西。
初看这本书,仅仅将其作为消遣,未必要全部看完。然于后发觉此书多有牵扯财政知识,则上升至必读之行列。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看此书则重在抽取其中的财政史,其他知识则可谓意外收获了。大历史者,如作者所言,乃宏观历史,用350页文字粗粗带过我华夏五千年之文明,虽显得简陋而无所适从,但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作者别具匠心地将之与世界史联系起来,则又提供了另一番视角。
总体上,我在阅读此书时有三大收获,现简述如下:
第一, 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有所提升。
一般传统历史家将中国史看做帝王之家史,以为皇帝君王者,号令天下,无所不从。然则在此书中,作者向读者传达出鲜明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历史,是在一种道德的指引下运行。帝王要有所作为,也必须依着道德轨迹,或者成为道德之代言人,否则便不能收到万民的支持。
作者在书中屡次用到“中国是一只大型的潜水艇夹肉面包”,此比喻虽生硬而令人费解,却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历史发展乃上下两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整个国家之稳定,上下必须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的引子,在古代正是道德。
作为古代经济之基础者,正是“农业之系统”,其与“商业之系统”相对。凡古代之昌盛时期,必有解决土地问题之暂时良策,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待到每个朝代后期,由于小自耕农的衰落,农业凋敝,国家自然混乱了。
第二, 对一些具体历史细节的纠正认识。
在对人方面,比如,我从书中知道,慈禧是在光绪帝死后不到24小时去世的,而洪秀全则是在运动失败前服毒自杀(对这点我尚且有所怀疑);宋朝皇帝赵琐以及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都有一番雄心壮志,专于政事,却无力回天。
在对事方面,我知道王安石的新政,使中国在当时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广度和深度不曾在那时世界里任何地方提出。元朝两次征日,未能取胜的原因,乃是“神风”帮助,看来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到了海上战斗力就减弱了。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之后的坎坷命运,之前在历史教科书中却只字未提。“文化大革命”虽说是十年离乱,却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改组机会。
第三, 财政对于中国古时朝代的兴衰有重要影响。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对于每个朝代,都会专门分析其财税制度。若财税制度符合当时小自耕农的实际情况,则国家能够得到充足的财源;而如果该朝代未能建立合理的财税体系,则灭亡不远矣。历史界甚至公认明朝之覆灭由于财政的破产,黄老也曾提出民国时期各军阀未能成为实际之强人,他们缺乏效能的主因在财政。两税法、王安石的变法、一条鞭法等等都是各朝代为了挽救颓势对于财税制度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之所以要么未能实行,要么未能取得实际效果,正是因为他们要么脱离小自耕农的实际,要么由于改革主持者失势,其所倡导的政策,也被反对派否定。小自耕农的破产与国家之衰落往往构成因果关系。结果国家税收不能按时按量征收,君主只好提高税率,或者变换着方式增加附加税。军人不能按时获得足够军饷,则军队素质下降,遇到各种天灾人祸,国家也无足够能力应付。真是成也财政,败也财政。这甚至让我有些怀疑,是否中国古之朝代更替,无非是“财政周期”?
如此看来,财政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那么由此及彼,现今中国财政制度的设置,对于国家之强盛必定也是举足轻重的。然目前国家财税制度所受之诟病,已经愈加明显。学财政的人应该以完善这一整套制度为己任。
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除非下层有法制上的保护,上端无限制收税的权利并非执政者之福。因为全国财政并无实际上之结构,各级人员也各就自己的方式敷衍塞责。目前我国对于下层之法律保护已算有所进展,但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尚不到位。如此,要想到达作者提出的真正“数目字管理”,尚有一段距离吧。比如目前增值税的征收就常常遇到逃税偷税的现象,而要想实现如美国之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实在任重道远。
《中国大历史》这样一部号称优秀的历史学著作,我读起来却磕磕绊绊,困难重重,总没有一种顺畅淋漓的感觉,很多的观点论述也没有非常透彻的理解。不仅是我,网上也有人评论其作品“阅读起来就好像一个想要极速行走的人总要留心脚下的石头”;不仅是这本书,其他在读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一书的同学也感觉到了类似的问题。
总结起来,三联版《中国大历史》中存在三大阅读障碍:
* 对象不同
前面已经提到过,《中国大历史》是黄仁宇先生在美国的大学课堂上讲课的讲义,各种比较论证的依据都很好的针对美国大学生编排设置。这样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固然能使他的美国学生受益非浅,但反过来说对于普通的中国读者却构成了不小的障碍。
比如,书中但凡提到长度、面积、重量、货币等概念时,所使用的计量单位都是西方习惯的英尺、英亩、英镑、美元,这些单位完全不在对中国读者的生活中出现,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一头雾水,很难在脑海中对它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估量。在“第三章:土壤、风向和雨量”中,黄仁宇先生提到“此中值得注意的是所谓‘15英寸等雨线’……”(P25),我初读到此时一愣,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但仔细看完描述后发现,这就是高中文综复习是被反复强调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才将此处论述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起来。
另外,虽然无法准确评断当年美国大学生的文化水平,但从《中国大历史》中可以看出,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长期的文科知识积累,是绝对听不懂黄先生讲课的。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动辄牵涉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P2),纵论古今横贯东西,不时提及“欧洲18世纪实证主义(positivist)的法理学家”(P17)、“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式的政治现实主义”(P18)、“占有性的个人主义(possessive indivialism)”(P27)等深奥概念;或者“今日俯视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神像”(P39)、“波提切利的《爱神诞生》”(P87)等文化符号……与其说是有助于读者理解,不如说是又多了一重难题。
* 半文半白
黄仁宇先生行文中使用的很多语词,有的现在已经被别的更加白话的词语所替代,有了更好的说法来表达这一概念;有的已经几乎被淘汰出现代汉语的行列,再不出现在普通读者的阅读视线内,其中更有一些完全无法在电脑输入法中找到;这样的情况既多,又如何让读者理解黄先生的深意呢?又有很多句子结构近乎文言,我阅读时如果不用铅笔断句就几乎进行不下去。这种情况的例子举不胜举。
* 翻译问题
《中国大历史》原本是用英文写作的。书中英文单词高频率出现在括号里,这当然是一种使著作严谨的方法,但即便是在英语如此普及的今天,普通读者看到恐怕也会感到不愉快。另外本书也陷入了现在翻译作品不好读、读不通的“翻译腔”里,严重影响读者的阅读。
例子:英语中 “submarine sandwich”,是一个专有名词,专指那种用长条形面包做成,分量超大的三明治(区别于一般糕点店或西餐馆中供应的三角形三明治)。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一个理论——他将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比喻成“潜水艇三明治”,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组织,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对于“submarine sandwich structure”,三联版中出现的翻译用词是“潜水艇夹肉面包结构”(P297),不解释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莫名其妙的“潜水艇”,却用生硬的“夹肉面包”代替已经成为通行的泊来词、连幼儿园孩子都知道的“三明治”,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译者的用意。
虽然说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是以上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着实阻碍了我们的学习。不好理解的词句不断纠缠读者的思维,让我们疲于解读,连基本的句子都没有看懂,更遑论从篇章上把握黄仁宇先生的观点和思路,离从全书大局上把握他的历史观点更是千里之遥。
造成阅读阻碍并不是作者的错,黄仁宇先生写作本书时间较早,他的语文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很深,原著又是英文。也有很多读者的水平远高于我,恐怕没有感觉到我在此斤斤计较的阅读障碍问题,而早就进行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但我必须大胆的代表所有文化水平有限,非历史专业而又希望学习历史的普通读者说说我们的心声:我们非常愿意阅读学者的经典著作,无奈就是读不懂,太抽象了。
历史学要是成为象牙塔里少数人的学问,就失去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本意。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抽象深奥的学术,而是说不要让所有的历史都成为抽象深奥的学术。历史学需要《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及税收》,也需要《易中天品三国》。我个人最推崇的,则是《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样“居中”的历史书。
如何才能让历史著作甚至历史教材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认为“普及版”是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请人将类似于《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等等,改写成立足中国,用语浅显,语气生动的“普及版”,应该能吸引到更多原来不读历史的读者,也能让原来读不懂历史的读者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普及版”历史书应该具有传播和市场双方面的巨大价值,当然,这需要历史学研究者和出版方的共同努力。
『柒』 易中天曾质疑中国历史并没有5000年,对此你怎么看
其实学术界中,其实关于中国历史的长短在学术界的意见并不是十分统一。
首先大多数西方学者和日本学者都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3700多年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他们认为我国只有3700年的历史呢?
那是因为正式的历史有三个重要的判断依据,一是系统的文字、二是城市的建立、三是复杂的礼仪和具有宗教和政治意义的建筑。有了这些,就意味着分层组织的形成,以及社会分工的建立,这就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成型。
但是按我们的说法来说,如果真正的算历史起源,我觉得历史应该从有史料记载开始算起,那么现在所谓的西方的历史还有多久了?我想估计不到2000年吧。
『捌』 《中国通史》和《中国大历史》哪个好
相对来说,《中国通史》更权威,这本书中所有的材料都是经过反复考证,几乎没有任何谬误的,比较适合学者和历史研究人员。《中国大历史》叙述的更为通俗一些,属于通俗读物。
『玖』 易中天为什么认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呢
为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桥梁的百家讲坛,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而作为百家讲坛中最出名的一批专家学者中,易中天就更是为大家所熟知。
想当年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讲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三国的时候,可谓是每天准时准点的守候在电视机旁。而易中天老师却曾说过,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时代,那么大明王朝为什么会被人这样评价呢?
『拾』 关于《中国大历史》上下两册与《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的成名作,又称吕著《中国通史》。全书约60万字。版上册是总论中国历朝历代权的经济、文化、民族、教育等;下册是政治军事史。
《中国大历史》又名《白话本国史》,全书约80万字。编排依次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和现代史。上古即为先秦史,明代以前为中古史。相对而言,《中国大历史》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方式,毕竟是按照朝代顺序写的。这本书很多书店都有卖,有一种经济本,30元。
吕著的两本通史都不详细,短短数十万言岂能写尽,都属于高度概括,要求读者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特别是《中国通史》的政治军事史部分,极为精简。所以还是《中国大历史》好一些。
如果你对通史有兴趣,可以看看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成书于2001年,历史专业考研的必备书籍之一,只有40万字,我3天就看完了。字数虽然不多,内容却是高度提炼,精华中的精华。张帆是元史专家,宋金辽元史部分写的比较详细。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了。一版再版,读者众多。我就花了50元买翦伯赞的,放弃了30元钱的吕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