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方的历史背景
韩国语中的北方一词,本是表示朝鲜半岛北方地区的一个地理方位概念,而这里所指的北方却具有理念或意识形态的意义。从理念的角度而言,所谓北方至少可以界定为如下四种范畴:
1.所谓北方,主要是指与朝鲜半岛相邻近的苏联和中国。这两个国家都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对朝鲜半岛局势乃至朝鲜半岛问题的最终解决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所谓北方政策正是通过改善与这两个北方国家的关系来试图克服朝鲜半岛分裂局面的(注:李范爽.创造先进祖国的外交课题[R].韩国国际大学院演讲,1983.(6).)。
2.所谓北方,应包括苏联、中国和北朝鲜。所谓北方政策,是指韩国政府与上述三个国家同时或各自改善相互关系的外交政策或外交行为,其目的在于维持我们的安保并实现和平统一(注:〔韩〕金裕南.韩国外交的悬案问题及其展望[N].韩国国会报,1983—01.)。
3.认为北方一词应包括北朝鲜、中国、苏联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各国(注:〔韩〕卢泰愚.为民族自尊与统一繁荣的总统特别宣言,1988--07—07.)。
4.北方一词,应包含苏联、中国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欲不包括北朝鲜在内,因为对苏、中、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北方政策与对北朝鲜的北方政策,应有所区别。(注:〔韩〕安秉俊.北京政策的现实与幻想[J].月刊中央,1989,(3).)
总而言之,北方政策实际上就是旨在改善我们统一安保环境而对北朝鲜乃至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缓和政策,(注:〔韩〕李相禹.韩国的北方政策[J].月刊中央,1989,(3).)因而北方一词首先应包括北朝鲜、苏联与中国,其次包括东欧等社会主义各国(注:〔韩〕李洪九.韩国的统一政策与北方外交[R].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月例特讲,1988—04—29.)。
一:匈奴部分: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往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羯,匈奴的一部分,公元4世纪灭绝。
二:东胡部分: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乌桓被曹魏消灭,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蒙古一直生存到现在。
三:突厥部分: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四:通古斯部分:原称肃慎(商、周时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后为女真、满洲,一直生存到现在,即今天的满族人。
五:羌藏部分:羌,一直生存到今天;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党项,羌族的一部分,后被蒙古人灭亡。
六:回鹘: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将突厥主体灭亡。回鹘生存到现在,即使今天的维吾尔族。
前赵(匈奴304-318) 后赵(羯319-350) 前秦(氐351-394)
前燕(鲜卑337-370) 后燕(鲜卑384-409)西秦(鲜卑385-431)
成汉(巴氐304-347) 后凉(氐386-403) 南凉(鲜卑397-414)
南燕(鲜卑398-410) 北凉(匈奴401-439)夏(匈奴407-431)
由于这些北方游牧民族大多处于奴隶制社会,有些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他们建立的政权大多实行胡汉分治政策,仇视、奴役汉族人,甚至对汉族人采取野蛮残酷的种族屠杀政策。各族统治者的暴行和暴政,给人民带来严重灾祸,社会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汉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生存危机。在这种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形势下,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复仇——冉闵《屠胡令》
公元350年,汉族将军冉闵推翻了残暴不可一世的羯赵帝国,即皇帝位,定都邺城,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当时,新生的冉魏政权处在敌对胡族势力的四面包围中,他们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扼杀新生的冉魏政权;内有数十万仇视新政权的胡族随时可能发动暴乱,或在敌对胡族势力进攻时充当内应,即使将他们全部驱逐,也只能使敌对胡族势力更加强大。
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冉魏政权,坚决镇压极端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冉闵采取断然措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杀胡令》,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开始对入塞中原的数百万胡族展开大反攻,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
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武力威胁,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一些胡族甚至从此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整个中原地区在经历了羯族的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乱之后,满目疮痍,百业凋敝,而统治今天外蒙内蒙和中国北部的鲜卑进入了极盛时期,企图一举消灭因刚扫清中原而元气未复的冉魏政权。
公元352年,冉闵在抗击鲜卑入侵的廉台大决战中被击败,冉魏政权灭亡,冉魏的臣子纷纷自杀殉国,河北二十余万汉人不甘做亡国奴,纷纷南逃,但受到鲜卑大军截击,死亡殆尽。至此,汉民族在长江以北的最后一个政权灭亡了,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才结束。
十六国时代是一个民族大分裂时期。由于统治阶级高层的权力争夺而引发内战,中央政府完全丧失了对国家秩序、政治局面的有效控制;在这种形势下,极端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匈奴部族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推翻政府、颠覆国家现政权,妄图建立起独立的匈奴族国家,实行种族歧视和屠杀政策,最终导致汉民族大规模的种族复仇,来自北方的外族敌对势力“鲜卑”乘机大举入侵我国,汉族政权丧失了对中原的领土主权。
这是一场汉民族在自己家园里与游牧民族的一场大混战。在这场战争中,汉民族第一次被游牧民族彻底打垮,国破家亡,丢掉了祖宗基业、丢掉了整个中原,北方的汉族人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被剥夺了一切公民权利,政治上没有地位,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得不到保障。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
我们跳过隋唐,从公元907年唐灭亡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唐藩镇之乱的延长,是由唐朝而宋朝的过渡时代。
这一时期有两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特征: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形成华夷混合政权。其二是北方的契丹人借军阀混战之机不断强大,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也为后来辽、宋、金对峙的形成埋下“伏笔”。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公元907年,契丹族建立辽政权,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政权。辽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公元986年,宋太宗发动第二次北伐,要夺回幽燕,统一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北宋在于与极端民族分离主义势力辽、金政权的战争中一再受挫。
公元1125年女真灭辽,公元1127年四月女真灭北宋。撤退到长江以南的北宋贵族建立了南宋政权。公元1206年,在蒙古高原上以铁木真为首的蒙古部落强大起来,建立了蒙古帝国。公元1234年,金帝国在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下灭亡,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都处在蒙古帝国的统治之下。
1279年3月19日,最后一支南宋军队在厓山大海战中被元军消灭,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南宋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年仅九岁的赵昺投海殉国,当日随同跳海殉国的朝廷诸臣、后宫女眷、民众多达十几万人。至此,中国大陆上最后一个汉族政权——南宋灭亡。
在这一历史时期,汉民族为追求民族解放、自由与独立,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奴役,做出了巨大努力,付出了巨大牺牲,以岳飞、韩世忠、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精英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抗击外族入侵的历史使命,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和解放,为了使子孙后代不做亡国奴,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谱写了一幕幕悲壮的中华民族抗争史。
这是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光辉的时代。他们无愧于中华民族英雄的光荣称号。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灵魂。
公元1368年,强大的蒙元帝国在仅仅统治中国89年后,在席卷全国的民族大起义的狂潮中灭亡,取而代之的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明王朝。
公元1644年,李自成起义大军攻入北京,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自杀,明朝灭亡。
公元1644年5月27日,明将吴三桂联合关外清兵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山海关展开大战。
这是一场决定中国人未来260年命运的大决战。民族败类、大汉奸、投降派吴三桂,勾结满清侵略军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满清入关后开始了对中国长达两个半世纪的统治,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失败。
回顾整个历史,四个汉民族王朝的灭亡伴随着游牧民族的四次大飞跃:
第一次飞跃 西晋灭亡,匈奴、氐、羯、鲜卑等游牧民族开始在中原地区建立起一系列地方割据势力。
第二次飞跃 北宋灭亡,金(女真)统一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统一整个北方的强大政权,汉族政权已无力反击。
第三次飞跃 南宋灭亡,蒙元帝国建立,游牧民族第一尝到了做整个中国的主人的滋味。
第四次飞跃 明王朝灭亡,游牧民族最终彻底征服了整个中国,实现了他们几千年来的梦想。
一、游牧文明的产生及与草原生态的关系
游牧文明是在人类早期原始狩猎文明和原始采集文明之后,与农耕文明差不多同时产生的,就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言,比农耕文明更接近原始的采集狩猎文明。
最早的原始初民,按一般的考古学观点起源于非洲大陆,在漫长的地质史时期,由于气候的改变引起生存环境的变更以及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口压力的逐渐增加而逐步迁移到其他的大陆,并且由于地理隔绝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种族和亚人种。
这些原始初民所属的就是原始采集狩猎文明,在生存压力并不大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进行或长或短的迁移,以获得更丰厚的食物,这从对非洲一些原始部族的人类学研究中可以得到比较推论。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和虽然缓慢但仍然不断增长的人口,生存压力变大,许多物产并不那么丰富地区的部族不得不采取强度更大的劳动,而对于草原地区来说,采集的基础原本非常薄弱,部族的主要食物来源依靠捕猎,不得不跟随着兽群的迁徙而迁徙,以便获得足够的肉食。在这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蓄养动物比起单纯地追猎野生动物来说更有保障,养畜业便慢慢发展起来。对野生动物的驯化,也许发生在更早的时候,但在生存压力不那么大的时期,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发展畜业并不怎么合算,于是畜业的产生只有在凭采集狩猎无法获得足够丰厚的回报之后了。
但是为什么畜业最终发展成游牧文明而不是像现在政府所推行的那样定居圈养或放养呢?这也许是由于畜业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对野生畜群的松散性控制发展来的,而定居蓄养需要较繁重的劳动,如果没有明显的优势,并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放弃游牧。马的驯化则更为游牧文明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对于放牧的畜群能够更加便捷、省力地控制。然而更重要的是,北方草原自身的生态特点决定了定居畜养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自然而然地遭到摈弃。
我国东南临海,受海洋季风影响,越往西北,越近大陆中心,季风影响越弱;相反,来自西伯利亚与蒙古的高压作用越来越强。故从东南向西北,降水越来越少,干旱程度也随之增加,植被类型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特征。由东南向西北可分为温带草甸草原、温带典型草原和温带荒漠草原。最优质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东部、科尔沁等地的草甸草原的年降水量也不过在350—550mm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虽一般在4%以上,平均产草量在1500kg/hm²左右,但仍旧无法承受定居畜养的放牧强度;那些年平均降水量仅150—250mm,年平均气温仅约2—5℃,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2%的西部草原便更无法承受定居放牧的压力,只需几十,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草原便会退化到无法收集到足够的饲料喂养牲畜的程度。如呼伦贝尔大草原自1958年建立了25个国营农场,进行大规模的定居垦荒之后,仅一二十年就退化成为呼伦贝尔沙地。而有关试验经过5年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过度的割草会使地上生物量大大降低,对草原退化有很大影响。年年割草的牧区地上生物量只有割一年休一年的牧区地上生物量的76%。因此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游牧文明成为草原民族的主体文明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建立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情况之下的。
游牧民族使用的牧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为套马竿,又称 “套竿”。蒙古语称“兀兀儿合”。据《元朝秘史》载,早在13世纪初蒙古汗国建立前,就已出现了这种工具,一直沿用至今。套马竿木质坚韧,总长约300厘米,顶端拴有套形皮绳。它既可用于套马,也可用于狩猎时套其他动物。每逢捕捉马匹时,牧民持竿跨马,冲入马群,看准马匹,抖开绳套,将马颈套住勒紧,随马奔驰,直至马匹力竭驯服为止。阿拉善旗等少数地区的牧民不用套马竿,而用套马索,蒙古语称“察拉木”。这些套马者多系技术娴熟、身强力壮的牧民,因而当地牧民以套马为光荣。
二、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及其引起的生态破坏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伴随着中国古代北方边境历史的始终,而这种冲突和融合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北方边境的生态环境,反过来,生态环境 的变迁又导致了文明的变迁。尽管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影响,但传统史学的盲点并不能抹杀这种影响的实际存在。
下面这张表是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主政中原的简表:
时间 中原王朝 游牧民族王朝 游牧民族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秦汉 匈奴
220年至581年 魏晋六朝 匈奴
386年至556年 魏及其前后的北方汗国 鲜卑、突厥
581年至907年 隋、唐 突厥
907年至1123年 辽 契丹
960年至1279年 宋 契丹、女真
1115年至1234年 金 女真
1206年至1368年 元 蒙古
1368年至1644年 明
1616年至1912年 清 满洲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对历史的争夺从来没有中断过,而其背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想到对环境的破坏,一般会想到连年的征战。战争固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历史上对北方边境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影响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是中原文明为了抵御游牧文明的侵袭而采取的移民塞边和屯田制的措施。
我们根据上面这张简表,稍微梳理一下史料就可以发现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事实,凡是农耕文明的王朝或被农耕文明同化的游牧文明王朝控制了北方草原地区,生态环境就遭到大规模甚至毁灭性的破坏。首先是秦朝,虽然曾有移民开垦今河套和鄂尔多斯地区的一部分草原,但乍兴即废,对当地自然生态未能造成严重破坏。因此,直到西汉初期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还是很好的。但是到了汉王朝,因与匈奴争夺西域的控制权,曾几次出兵今鄂尔多斯和河套地区,汉武帝时更迁徙70万人开垦黄土高原,使原来的牧区变为农区。持续多年的大规模开垦使草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始发生局部恶化,因此到东汉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移民的种植业趋于衰微。鄂尔多斯地区的沙丘大约是在这个时期陆续出现的 。
从东汉末期到唐朝初期,内蒙古草原的所有权回到游牧部落手中。由于传统的游牧型草原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长达四个多世纪,草原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鄂尔多斯地区先前出现的沙丘并没有扩展。被称为大碛的沙丘,也仅是当今库布其沙漠的雏形。
唐朝的中后期,是继汉朝之后较大规模开垦内蒙古草原的一个时期。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在河套和鄂尔多斯地区开辟屯田,并在边境上修筑了三个受降城作为屏障。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再次大兴屯田。尽管唐代在内蒙古草原的垦殖没有达到汉代的规模,但由于这时内蒙古草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已不如汉代,导致了迅速荒漠化的结果,鄂尔多斯地区南部已有风沙肆虐,库布其沙丘开始扩大并以普纳沙、库结沙等名字为世人所了解。唐朝屯田制后来迅速由盛转衰,就是其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自然报应 。
辽、金、元三代的三百余年间,内蒙古草原基本上属于游牧部落所有。尽管在此期间有过相当规模的屯田,甚至辽朝还在内蒙古东南部利用汉族移民发展过种植业,但与汉、唐时期的以耕代牧不同,所实行的是以耕助牧政策,没有形成滥垦局面。况且,与鄂尔多斯等西南部地区比较,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对人类开发活动的承受能力强。根据《蒙古黄金史纲》关于成吉思汗临终前不久行经鄂尔多斯地区时对此地风光的赞美,可以断定该地区的沙化趋势在元代至少已经减缓,甚至完全停止 。
到了明代,除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再度出现屯兵驻扎外,已有许多内地贫民作为雁行式季节性移民或常住移民自发地迁入内蒙古地区,在隆庆和万历年间(公元1570--1582年)达70.5万人,导致农耕规模再次扩大,喀拉沁、土默特地区的开垦情况已达近似于当时内地的程度 。
在规模和程度上对内蒙古草原地区传统游牧业产生深刻影响的进程出现于清朝后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王朝废止以前实施250余年的关于限制汉民移居蒙地的边禁政策,正式开放蒙荒,并改私垦为官垦。清统治者在内蒙古实施的这一所谓新政,敞开了内地汉民大量涌入草原地区的门户,开始在察哈尔、乌兰察布等西部地区,尔后在昭乌达、哲里木等东部地区有大批汉民移居。在1902--1908年的所谓移民实边的高潮中,内蒙古西部地区共放垦土地757万亩,东部地区放垦土地2450万亩 。导致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还是生计周全,牲畜茂盛,较他蒙古殷富。……水土、食物皆甚相宜的鄂尔多斯地区,到抗日战争爆发时已经变成生计不周全、牲畜不茂盛、较他蒙古贫穷的地方了。
如果我们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一段历史的话,就应该承认,北方边境如此严酷的生态环境并不是古即有之,也不是战争使然,而是农耕文明静态的生产方式对游牧文明动态的生产方式的挤压所造成的。正因为静,农耕文明在定居点垦田植荒,以防御性的态势应对游牧文明的侵袭,而这种屯田实边的生产方式最终因为不适于草原生态而随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强弱、战和,数度兴废,始终无法确立稳固的统治
『贰』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总是北方统一南方
在中国古代社会,北方开发较早,文化也较为早熟,社会制度、宗法观念相对于南方来内讲较为严容密、发达和成熟,在大多数时间里,北方不仅是政治、文化的中心,还是经济的中心,又兼北方人勇武善战,因而,改朝换代之举一般都发生在北方,北方由此而多出皇帝。相反,南方不论是社会统治、宗法统治、思想统治均比北方要相对为弱,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就较为解放和活跃,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容易造就大作家,容易促生文人。
『叁』 中国北方历史悠久还是南方历史悠久
历史: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北方:长江以北 南方:长江以南
如果上面两个条件成立的话,那么还是北方历史悠久点。
南方最早的还是“元谋人”170W年前或者60W年前的化石在云南发现的。但那不是历史,更不能说中国历史,可以说的人类活动的是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并且向氏族公社过度的才行。
黄河流域的文明发源正式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比如
半坡文化
河南裴李岗http://ke..com/view/112954.htm
仰韶文化 http://ke..com/view/9771.htm
都是在北方。
河姆渡文化却在南方。http://ke..com/view/2073.htm
但是这只是史前文明。史前就是历史记载以前,甚至连传说神话都没有。
真正有传说或者文字记载的。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氏族公社部落文明。最终炎黄部落打败蚩尤(蚩尤后裔去了南方)。三皇五帝后建立的夏商王朝还只是在长江以北。只有到周朝的时候才开创到了长江以南。春秋战国也只是局限在长江流域。岭南闽南还只是土著!
这么说来,我觉得还是北方历史悠久点吧!呵呵。
还有一个就是四川三星堆完全迥异于北方的青铜器文明。还没发现他的前言后续。也不好说!
『肆』 北魏统一中国的北方的历史是
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历史就是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啊!
北魏属于北朝的一个朝代。
北魏的建立者是拓跋圭,号道武皇帝,庙号太祖,386到409年在位,原来是鲜卑拓跋部的酋长,淝水之战之后,前秦衰落,他趁机恢复了拓跋部祖先所建的政权,国号为魏。
397年,攻灭后燕,占据黄河以北的地区,在位期间,发展农业,在平城一带推行计口授田,分土定居,任用汉族士大夫,建立太学。推动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晚年比较残暴,被次子拓跋绍所杀,托跋圭一生征战奠定了北魏统一北方的基础。
『伍』 中国历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演变/变迁历史!!!
秦朝抄时东北的东胡,在五代代时期袭建立了辽(契丹族);秦朝末年时匈奴统一,经过两汉长期的斗争,部分匈奴西迁,其他则和中原民族融合;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唐朝时与中原民族融合;唐朝时经过长期努力消灭了强大的东西突厥(6世纪兴起),部分突厥西迁,北方回鹘兴起(8世纪),回鹘后来迁入新疆和甘肃,东北有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7世纪),他们的后代女真人建立了金和清政权;北宋时羌族的一支建立西夏,后为蒙古所灭,党项族和中原民族融合了;南宋时蒙古强大,建立元朝,明朝时分为鞑鞳和瓦剌,清朝时分为漠西、谟南、漠北蒙古;
『陆』 为什么中国的历史都是北方统一南方
北方人彪捍,南方人秀气,韦小宝不是说过嘛"龙脉在北方",我想黄河的源头就是在北方吧.
『柒』 历史上中国北方有什么自然灾害么
北方的自然灾害很多,有沙尘暴,蝗灾,旱灾,水灾(主要是黄河),地震,等等。
例如:
1556年1月23日,华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在我国历史记载中是灾害极端严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为古今中外罕见。101个县遭受了地震的破坏,分布于陕、甘、宁、晋、豫5省约28万平方公里。地震有感范围为5省227个县。震中区为西安市以东的渭南、华县、华阴、潼关、朝邑至山西省永济县等,约2700平方公里。震灾损失极其严重。民房、官署、庙宇、书院荡为废墟;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城楼、宝塔、宫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华阴县城西驻马桥断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大荔县南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后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堤尽数崩塌。华县凤谷山石泉废为干泉。根据各县州府志记载,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83万人。
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
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早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由于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随著旱情的发展,可食之物的罄尽,“人食人”的惨剧发生了。大旱的第三年(1877年)冬天,重灾区山西,到处都有人食人现象。吃人肉、卖人肉者,比比皆是。有活人吃死人肉的,还有将老人或孩子活杀吃的……无情旱魔,把灾区变成了人间地狱! 从1876年到1878年,仅山东、山西、直隶、河南、陕西等北方五省遭受旱灾的州县分别为222、402和331个.共955个。而整个灾区受到旱灾及饥荒严重影响的居民人数,估计在一亿六千万到二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数.在一干万人左右;从重灾区逃亡在外的灾民不少于二千万人(参见李文梅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
1761年8月17、18日(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八、十九日)在黄河中游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经多年的历史资料查证,这次洪水主要来自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的伊河、洛河、沁河和直接汇入黄河的小支流,黄河下游多处决口。1761年洪水花园口断面洪峰流量为32000立方米 /秒。伊洛河、沁河下游沿河城市备受水患之苦。伊洛河从洛阳至偃师整个夹滩地带,水深都在一丈以上。偃师、巩义、沁阳、武陟、修武也都是大水灌城,水深在五六尺至丈余不等。据当时河南巡抚奏折,总计河南省被水冲十州县,另有十六州县禾苗被淹。”
人在大自然的面前都是脆弱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一切
『捌』 为什么中国古代历史上总是北方统一南方
中国北方与中国南方是指中国内部的两大块约略性的区域。中国地理以秦岭至淮河线为界,将中国分为南方和北方。
南方的地域范围大致包括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区。北方的地域范围大致包括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历史上的中,国,统,一:多是由北向南,仅有两次短暂的统一是由南向北,但都在随后的内,战,中被北,方,政,权取代。
战国末期秦始皇消灭六国。
汉朝汉高祖刘邦击败楚国项羽结束楚,汉,战,争。
西晋消灭东吴统一中国。
隋朝灭南朝陈,结束南北朝中国南北方分立状态。
北宋取代后周,从北方开始逐步消灭了盘踞在南方的诸,多,政,权,结束唐末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明朝初期结束蒙古元朝末期中国各地的分裂局面。
北,伐,后,蒋,中,正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中,国。
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国,共,产,党由北向南击,败,中,国,国,民,党。
据历史记载,北方的中原一带是中华民族的诞生地,西晋时期的永嘉之祸导致北,方,大,家,族迁移到南方江东一带,这些家族中最大的为王,谢,袁,萧等家族,而普通的平民因为没有巨大的家产需要迁移,只带上自己的衣服,帽子等必须用品,所以此次大迁移也称为衣,冠,南,渡,此次迁移给中国的将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北方人带到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之后,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从中原一带迁到了江东,江东因为其影响,渐渐的而成为了江南。
在经济上,历来是北方经济超过南方。一直到唐末经济重心南移,至宋代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宋以前,南北对峙中北方取胜主要依靠的是经济上的优势。而宋以后,则除了经济因素外,更多的有其它的原因。其中地理因素是很重要的。
南方物产丰富,大都是鱼米之乡。在对峙与割据的时期,南方由于地形复杂,容易出现割,据,一,方的偏安小朝廷。北方地形开阔,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北方归一,形成大,规,模的军事力量,长驱南下,南方偏安的小朝廷往往无力抗衡。
一个地域能否兴起强大的社,会,政,治,力,量与这个地域的民风、社,会,文,化,特,色及其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关中地近西戎,风俗劲勇,民皆习战;自商鞅变法,秦人以耕战为本,遗风流披,影响深远,形成了与东部地区迥然相异的社会风尚,秦汉时期即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的说法;北朝后期,鲜,卑,军,事,贵,族与北,方,汉,姓,土,族结合,形成集团势力——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成为西魏、北周、隋和初,唐,统,治的基础。河北自战国时起便一直是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重地,河北劲悍习战民风的形成与这一点有很大关系。自赵武灵王改,制,胡服骑射,河北精兵,为天下雄。另一方面,河北的政权相当大一部分是由起自塞外的游,牧,民,族所建,这些生长、生活于马背上的民,族,男子皆精于骑射,是天生的战,士,平时游,牧,驰,猎,战时出,征,打,仗;而且,那些人据塞内的游,牧,民,族大都能够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这样,新,兴,民,族初起的锐气、游牧民族宜于征,战的天性和对于汉,族先进文化的接受,几个方面相结合,所形成的力量至少在军,事,上令汉,族难与争锋。东南政,权多为乔迁政,权,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正朔所在和中原先进文化的保全者,这样,在东南地区与中原之间没有那种地方文化与中心文化区之间的差距。中原先进的社会文化遂构成东,南,政,权的重要基础。在北方沦亡之后,乔迁到东南的政,权大多能凭借这一点整合南,方,社,会,保有江南半壁江山,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中国的疆域南北跨度很大,南北方气候、环境及人的习性差异较大,遂使南北双方,军,事,特,长,上也有很大差异。
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射,猎为业,男子皆精于骑,射,平时游,牧、驰,猎,战,时,出,征,可谓兵民合一;在战,略,战,术上,以远,程,奔,袭、骑,兵,野,战见长;注重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人自为战;生长北方,性习温凉,不耐暑热,故其对南方的作战主要是在秋冬时节。秋冬时节,秋高马肥,大地坚净,利于骑兵驱驰。
南方汉人以农耕为业,其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对水利的利用是其社会的主要特点。其治,军、用,兵亦与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上的特点相适应。治,军以组,织、秩,序和纪,律见长。历史上的南方比较著名的军,队如北府兵、岳家军、戚家军、湘军都是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见长。在战,略,战,术,上,注,重,谋,略,讲,究,部,伍,阵,法,善于利,用,城,市作为据,点,防,守,利用平原地区的江河水道来进行运输。建立水,师。南方对北方的主动用兵主要是在春夏时节。春夏时节,正值中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季,江河水涨,便于利用江河水道进行人力物力的运输、投送。
南北双方可谓各有所长,各有千秋。鉴于中原地区的气候和地形上的特点,南北双方在天时和地利上都可谓利弊半参。利于南方者不利于北方,利于北方者不利于南方。双方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对方的短处。
在南北对抗比较稳定的时期,双方往往达成一种均势。双方之间的对,抗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某条中间线上稳定下来。任何一方只要越过这条中间线便会面临大的困难,也会遭遇大的抵抗。这条中间线,在东部地区通常是淮河。尽管南方势力偶尔能远达黄河,北方势力有时也能饮马长江,但双方大致在淮河一线稳定下来;在西部地区,则通常是以秦岭为界。
东南的防,御,格,局是一个以长江和淮河为依托的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南北对抗,南方主要是依托长江和淮河。南方一些军,事,重,镇的形成,都是以此为基础的。长江上通巴蜀,中经荆襄,下连吴越,纵贯东西,延绵数千里,上下游之间相互呼应,使整个南方地区的形势得以完整;另外,长江本身即发挥着对抗北方铁骑冲击的天堑作用。南方在长江沿线置列有一系列军,事,重,镇,扼守长江的几处要点。古代长江下游易渡之处有二,一是采石渡,一是刮洲渡,分处建康(今南京)的上下游。建康方面也加强对两处渡口的防守。在这两处渡口的南岸,分别有京口(今江苏镇江)和采石,北岸分别有广陵(今江苏扬州)和历阳(今安徽和县),都,置,兵,戍,守,立为重镇。淮河与长江相表里,发挥着双重的屏障作用。经营淮河兼有防,守和主,动,进,攻两层战略意义。历代保据江南者,对于淮河与长江的这种唇齿关系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 守江必先守淮”的议论亦随处可见。南方在淮河一线也置列有一系列重镇,主要是扼,守淮河支流与淮河的交汇口。在淮西,主要是钟离(今安徽凤阳)和寿春(今安徽寿县),在淮东,主要是山阳(今江苏淮安)和盱眙。寿春正对颍口(颍河与淮河的交汇口),挡颍河或淮河上游方向的来敌;钟离正对涡口(涡河与淮河的交汇口),挡涡河之冲。淮河下游主要支流是泗水,古代泗水自山东南流,在淮安附近汇入淮河。淮泗水路自古为南北水运交通要道,山阳和盱眙即控制着泗水方向的来路。在泗水方向,若取更积极的态势,还可以经营彭城(今徐州)以图北方。随着南北力量的消长变化,其攻守之势也随着而变化南方强,盛时,可以前出淮北进取中原;南方衰弱时,则往往退守长江;南北势均力敌时,则往往以淮河一线为对抗前沿。
黄淮平原是南北交兵的主战场。这一带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既有旷阔的原野,又有纵横的江河水道。秋冬时节,大地坚净,旷阔的原野宜于北,方,铁,骑,驱,驰,利于北方发挥其骑兵野战的特长;春夏时节,江河水涨,利于南方发挥其水,战和守,城,战的特长。因此,无论从时机还是从地利上,双方都是利弊半参,因而易于陷入一种拉锯式的角逐之中。
当时南方所依据的地理优势只是江淮防线。而守江则莫如守淮,守江必先守淮。一旦北方势,力突破淮,河,防,线,则南方只能依,靠,长,江,防,御。而长江漫长的江边不可能处处置,兵,戍,守。也就是说长,江,防,线必须依托于淮,河,防,线,一旦淮,河,失,守,则长江必不可保。而对于北,方,势,力来说,攻破淮,河,防,线并不必登天还难。而且在淮河的平原地区则更适合北,方,骑,兵的优势的发挥。
不仅如此,南方的乔迁政,权本身又是为强,敌,所,逼、被,迫,迁,徙的产物,故不免有偏安和不思进取的特性。历史上,立足东南的政,权多以北伐、收复中原为口号,但真正北伐成功的却极少。立足东南的政,权大多能统一江南半壁江山,与北方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很少能统,一,天,下,便跟乔迁政,权的这种特性有关。
宋代胡安国曰:“建康以三吴为东门,荆蜀为西户,七闽、二广为南府。”要保证南,方,政,权的安全,则万不可忽视东,南,防,御,格,局。东,南,防,御,格,局主要是江淮防线。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广大的西南、中南地区。南,方,政,权要稳定,则必须要依托于整个南方地区。不仅要利用闽广的资源,更要注意荆蜀地区的防,御,作,用。西边有秦岭大散关防线,再往西南则有蜀地,湖北地区又有襄樊防线。所以南,北,对,峙,时,整个防,线就有秦岭大散关、蜀地、襄樊以及江淮等防,线。这些防线缺一不可。南,方,政,权只有保证四个防,线都安全,才能保,证,政,权的安全。这就是为什么南宋偏安如此之久,而最后亡于蒙,古之手的原因。因为南宋虽偏安于东南,但是西南、中南地区仍在。有此防,线,南宋初年才能有北,伐。但是后来大散关失守,整个南,方,防,线,屡,遭,攻,击,后来蒙,古,灭,西,夏,并关中、蜀地,下襄樊,才从西边攻入东南,灭亡南宋。
偏于东南的南,方,政,权总的来说有两道防,御,线。大的防,御就是上面所说的以整个南方地区作为防御区。小的防,御则是利用东南地区本身的水,网,密,布的特,点,牵,制,敌,人。比如南京,则利用本身周围的有利的地形。北有长江,西边有安徽,东边有紫金山、牛首山等。但是依靠小的防,御只能在短期内牵,制,敌,人,并不能长久。若要久安,则要着眼于全南方地区,实行大防,御,政,策。
北方统一南方依靠的并不仅仅是经济上和地理上的条件。最关键的在于人心向背以及政,权,内,部建,设的问题。如果政,治,清,明,百姓和睦,则任何险阻都不是险阻。纵观历史,北方之统一南方都满足了以上的几个条件。
『玖』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都是北方
原因如下:
1、地形
北方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适宜人类居住,而南方多山地丘陵,土壤贫瘠,不适宜农作物生产。
2、水资源
北方地处黄河流域,水资源丰富,利于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生活。尤其是华北平原,靠丰富河流带来的养分,使农业作物产量很高。
3、气候
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上中国曾出现四个气候间区,四个温暖期、寒冷期间隔出现,而在唐宋以前北方不管在哪个时期内都属于温暖区,适宜人类居住,宋朝时处于寒冷期低谷,北方极其寒冷才渐渐逊色于南方。
4、时间
南方的开发,虽然汉朝就已经开始,但是由于战乱,到了宋朝时候又是一片荒芜,而后又重新开始开垦。这样的反复,在历朝历代很常见,例如湖广填四川等。
这就导致了南方,很多地方人口稀少。换句话说,就是兵员少。一般来说,打仗是兵多的占优势。
5、北方平原较多,地势一马平川,又靠近养马地。所以北方骑兵占优势。而南方进攻北方,没有马是打不赢的。
6、北方身高都高于南方,至今如此。现在平均身高最高的是山东人,山东也是现在我国最好的兵员地。换句话说,北方人素质高于南方,尤其是冷兵器时代。
7、北方农业生产发达,人口密集,文化水平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政治文明发展自然高于南方.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发展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大河文明的本质决定了这一必然趋势。
8、还有其他因素,例如河流一般来说都是南岸平缓,北岸陡峭(因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对南岸冲刷较多),这也不利于渡河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