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历史时期森林的变化
全球性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2002年发表报告《活着的地版球》指出,由于目前权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到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报告揭示,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4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了64%;海洋生物种类减少45%;树木种类减少25%。资源问题主要表现是:世界森林衰退问题严重,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近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坏;土壤退化问题不容乐观,土壤退化导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统计,1975年至200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减少一半;
❷ 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森林,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相信去过博物馆的人都会看到,有些博物馆中是会摆放一些动物化石的,例如,恐龙化石。恐龙化石就是恐龙骨骼石化后的产物,那么,动物有化石,植物自然也会有化石,像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塔城地区就经常出现一些古老的植物化石。
而后来,经过科学家的鉴定发现,原来,这些植物化石曾经都属于同一片森林的,原本也是深埋地下,但因为当地人对土地的开发,从而导致这些植物化石逐渐显露出来,所以才被人发现。
❸ 如何分析各历史时期森林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森林指土地面积大于等于0.0667hm2(1亩),郁闭度大于等于0.2,就地生长高度达到2m以上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在2行以上(含2行)且行距小于等于4m或冠幅投影宽度在10m以上的林带。
一、森林的作用
森林以其兼具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属性和拥有巨大生物生产能力而成为陆地上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不仅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可物化的产品,而且能够营造优美的环境、发挥强大的生态效益,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的支撑。森林的作用大体上可以概括如下几点:
(一)净化污水:森林使流过的水中的溶解物质含量大大减少,使水中细菌的数量大大减少。
(二)降低噪声:树木浓密的枝叶使声波不定向反射或将声波吸收, 使噪声大大降低。
(三)调节气候:森林对温度、湿度、风力都有调节作用。大面积的森林能调节大范围甚至全球的气候。小面积的林带也能起到降温、增湿及净化空气的作用。
(四)保持水土:森林树冠可以滞留降水而避免对地表的直接冲刷,并积蓄雨水。树木的根系能固定土壤、吸收水分。落叶、枯枝也能吸收相当数量的水分,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
(五)保护农田:森林和防护林带能减轻风、旱、涝等自然灾害。林带可以使风速大大降低,水分挥发量随之减小,湿度相对增大。
此外,森林还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促使人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二、森林的价值
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帐: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计算,其价值就远不止这些了。据粗略测算,一棵生长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同时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1250美元),还可以位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美元),等等。讲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不是300美元了,而是20万美元了。
近年来,不少国家都在着手研究森林的间接效益。自1971起,日本用了3年时间对森林的见解效益进行了测算。日本有森林2500万公顷,每年能储存雨水2200万亿吨,防止水土流失57亿立方米,栖息鸟类8100万只,产生氧气5200万吨。翌年间接效益总值和人民币1280亿元,相当于日本1972年全年的总预算。芬兰的森林一年生产木材的价值仅为17亿马克,而森林在环境中的见解效益所产生的价值则为53亿马克。美国森林的间接效益价值为木材价值的9倍。我国云南省林业调查队,对全省的森林效益进行过测算,结果是森林的生态效益的总价值占森林总效益价值的94%,直接效益仅占6%。由此可见,评价森林的作用,不能单纯看它能生产多少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更重要的是要看她对盖上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生产等方面的间接效益。
三、森林的危机
森林的危机主要是由人类引起的。人口的增长,农业用地不断扩展,大量森林、草场被破坏。掠夺是的开采使得全世界的森林越来越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地球上每分钟就由20多公顷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就减少了一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给植物带来了灾难。
四、破坏森林的后果
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若高于30%,而且分布均匀,就能相对有效地调节气候,减少自然灾害。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2%,分布也不均匀,属于少林国。目前,世界上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万~20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自1950~1980年间,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破坏森林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一)水土流失
森林被砍伐后,裸露的土地经不起风吹雨打日晒。晴天,由于太阳曝晒,地温升高,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矿质元素的进程加快;雨天,雨水直接冲测,把肥沃的表土连同矿质元素带进江河。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50多亿吨土壤被冲进江河。
(二)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
黄河水中的含沙量居全球之冠,洪水到来时,水、沙各占一半。由于流沙淤积,黄河下游有些地方的河床比堤外土地高出12米,甚至比开封市的城墙还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环境恶化,灾情频繁
海南省万宁县的森林覆盖率原来高达63%,由于有森林调节,本世纪四、五十年代没发生过干旱。后来,人为的破坏使那里的森林覆盖率降至9.8%,从此以后,自然灾害纷至沓来,从60到70年代,平均每10年就有6年闹旱灾,致使21条河的河水断流,3/4的农田受旱减产,25个水库干涸。特别是森林被毁,使一些珍稀动物失去繁衍基地。那里的动物就难以生存。我国的海南坡鹿、华南虎、黑冠长臂猿等珍贵动物都由于生境遭到破坏而濒临灭绝。
❹ 中国林业出版社的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日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成立;
1951年11月5日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林垦部改为林业部;
1956年5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工业部;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将森林工业部和林业部合并为林业部;
1970年5月1日 农业部、林业部合并,成立农林部;
1979年2月16日 撤销农林部,成立农业部、林业部;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林业部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林业局。
中国林业出版社1952年筹建,创建于1953年,是中国林业系统唯一一家中央级科技专业出版社。
1998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1953年以来,中国林业出版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以辛勤耕耘、求实奉献的精神,出版了大量优秀的林业科技图书。到2013年累计出版林业图书13000种,涵盖了林业行业建设与发展的各个领域。图书种类包括科技理论专著、实用技术图书、教材、译著、科普读物以及辞书、年鉴、手册、画册等。
中国林业出版社还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图书的出版工作。
例如,《中国的绿色增长》“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著作”出版工程等 。
❺ 地史变迁与森林植物群落演化有什么区别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包括森林在内的植被分布,只是植被分布史上的一个小片段。古生态学及植物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发现,自后古生代森林形成以来,森林植被及其分布格局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特别是距今一万两千年来,植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植被的历史变迁有时是突然发生的,更多的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进行着的。无论是哪一种变化都是气候与地史变迁的集中反映,同时提示我们随着环境的演变,将来的森林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静态地看,森林分布则是森林植物区系对特定地区环境条件的综合反应,是二者长期相互适应的结果。也就是说,某一地带的森林类型或植被类型是与环境,主要是与气候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对植被发生直接的影响,并通过土壤发生间接影响。土壤与植被的关系相当密切,可以把它们看做统一体,它们的性质依赖于气候、母岩对土壤发生影响,而植物区系则对植被发生作用。
森林群落的演化与演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演化”指的是森林植物群落的历史进化过程。现有一切森林植物群落类型都是自然界长期历史进化发展的产物,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森林分布是地理历史变迁与森林植物群落演化的结果。
森林植物群落的演化,一般通过吸收式演化和分化式演化两种途径实现。所谓吸收式演化途径实际上是新群落型在各个加入者的接触点上的形成过程。该过程从加入的新群落中获得的森林植物种及其复合体,在形成新群落的时候,由于扩大了对改变了的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而获得进一步演化的新动力。几个不同森林植物群落的接触,往往造成在演化上年轻的群落出现。分化式演化途径与吸收式演化途径相反,是一个群落型分化成几个衍生群落类型的过程。通常都是一个包含多个优势乔木种的非常复杂的大群聚,分化成几个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乔木种占优势的群丛。
两种演化过程经常结合在一起。多优势种的原始植被类型以及它们的分化产物,都受到周围植被类型的影响,后者在一定程度上都起着加入者的作用。
森林植物群落演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
现代森林的祖先是希列亚群落,最早出现在大约3.45亿年前的石炭纪,以裸子植物和古羊齿植物为主构成。二叠纪结束时,海底扩张,原始古大陆开始分离,亚欧大陆南缘形成古地中海,巨大的造山运动发生,气候也发生了从温暖到寒冷的剧烈变化,古羊齿植物灭绝,只保留了裸子植物,并在大约2.25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形成了大面积的古针叶林。此后,从侏罗纪到白垩纪,地球表面的气候持续变暖,被子植物迅速发展,并以其高度的可塑性及多样的生活型形成垂直分化复杂的多层结构的森林植物群落。它们就是现代森林植物群落的主要组成者。
从白垩纪到新生代第三纪,地球上又一次出现大规模的造山运动,现代的最大山系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地球上的气候也进一步发生改变,表现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范围不断扩张。植被带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地球上出现了两个外貌不同的植被带:一个是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的常绿林带,另一个是雨量适中并有季节交替的气候条件下的落叶林带。
大约200~30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运动开始。冰川时进时退。进时气候变冷,退时气候转暖。喜温森林的树种组成受到明显影响,出现了大量的针叶树种和狭叶树种,寒温带针叶林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典型的阔叶树种退向南方,并在森林带的南缘形成森林草原。受第四纪冰川运动的影响,第三纪早期形成的典型森林树种从欧洲大陆销声匿迹,在少数受冰川影响较小的地区作为孑遗树种留存下来,使这些地区,包括我国西南山地、日本、东南亚、墨西哥北部及美国东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的森林植物群落具有温带、热带和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❻ 中国有史以来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森林覆盖复率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制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
中国20.36%
中国的东部季风区的原始植被都是森林,森林的总面积也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大约不到13%,这就说明在中国历史上森林是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只剩下了应有的几分之一。而最近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最近几年的森林覆盖率变化不大,这表面上看似乎是最近的森林破坏并不严重,但是如果再考虑森林质量的变化,中我国的森林有很多是低质量的森林,不是当地的顶级植被,从这点考虑,还是存在破坏因素。
❼ 森林公安的历史沿革
1948年,随着东北、内蒙古地区的解放,国家就在当时的林业局成立了林业公安机构。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国民党政权开始节节败退,一些匪、特、反、坏分子把莽莽林海视为避风港,纷纷潜逃到广袤的林区,林区社会治安面临严峻形势。诞生不久的林业公安民警肩负起了防特、清匪、防盗、防火、防治安灾害事故的光荣使命。“一人一马一杆枪,防奸反特打豺狼”,成为当时林业公安鲜为人知的斗争生活的真实写照。1953年3月,东北人民政府发出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林业森工局建立林业公安的通知。60年代初华北、西北、华东、华南、西南林区也相继建立了林业公安分局和派出所。“文革”期间,林业公安机关和地方政法一样,被撤销、削弱。70年代初期,大面积国有林区相继恢复了林业公安机关。1979年1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保护森林、制止滥砍滥伐的布告》“建立林区派出所,保护森林,维护林区社会治安。”1979年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各省、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在重点林区设立公安局、派出所,配备森林警察,加强治安,保护森林。1980年12月1日,林业部、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出了《关于在重点林区建立与健全林业公安、检察、法院组织机构的通知》建国以来,国家虽然根据林区的特点,先后在重点林区建立了公安保卫机构,未建立林业公安局的 ,要把林业公安、检察、法院三机关同时建立起来。林业公安局、林区检察院和森林法院行使县级公检法机关职权。在自然保护区和上述林区重点国营林场、水运处、森铁处,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林业公安派出所。在自然保护区,已建有林业公安局、处的仍保留。在上述地区的重点国营林场,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林业公安派出所。建立与健全林业公检法组织机构所需的人员,根据中组部(79)组通字第44号文件精神,均列入林业编制。1984年5月3日,经国务院同意,劳动人事部下发了《关于林业公安体制问题的通知》(劳人编[1984]70号)林业公安机关列入国家公安机关序列;林业部设立林业公安局,列入公安部序列,各级地方林业公安机关列入地方公安机关序列,实行林业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双重领导。林业部公安局列为公安部第十六局,1984年11月林业部公安局正式成立。1985年10月,林业部、公安部在昆明联合召开,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长,林业(农业)厅(局)长参加的全国林业公安工作会议,并于次年1月发出《全国林业工作纪要》,《纪要》明确了林业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并正式确立了林业公安的“双重领导”体制。1986年11月,公安部政治部和林业部公安局又在成都联合召开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政治部主任、森林公安处(局)长参加的林业公安政治工作会议,1987年5月公安部和林业部批发了《林业公安政治工作会议纪要》。1987年5月1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开始佩带臂章、警号。1989年3月5日,公安部发出《关于印发公安部“三定”方案的通知》。为便于工作,公安部各局、司重新编排序号为林业部公安局为十六局。1992年09月18日,公安部下发《关于林业公安机构人民警察评定授予警衔有关事项的通知》(公通字 (1992) 116 号)1994年0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林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4]21号)。1994年4月3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机构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发[1994]19号)。1998年4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林区设立的森林公安机关,负责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保护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范围内,代行本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权。自1998年7月1日,依照新《森林法》规定,林业公安机构统一更名为“森林公安”。 1998年6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8]81号)明确了森林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2000年10月1日,全体人民警察穿着“99式”警服。2003年12月18日,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发布《关于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的意见》(林安字[2003]234号)。“森林公安是国家林业部门和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兼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专门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力量。2005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解决森林公安及林业检法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5〕42号)。将森林公安编制统一纳入政法专项编制序列,将森林公安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森林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本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逐步完成。
❽ 森林的演化历史
现代森林的形成和复发展,经历了一制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
蕨类古裸子植物阶段
在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由蕨类植物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大面积的滨海和内陆沼泽森林。其中鳞木和封印木高可达20~40米,径1~3米,是石炭纪重要的造煤植物。热带地区有孑遗的树蕨。
裸子植物阶段
中生代的晚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为裸子植物的全盛时期。苏铁、本内苏铁、银杏和松柏类形成地球陆地上大面积的裸子植物林和针叶林。
被子植物阶段
在中生代的晚白垩纪及新生代的第三纪,被子植物的乔木、灌木、草本相继大量出现,遍及地球陆地,形成各种类型的森林,为最优势、最稳定的植物群落。
❾ 1949年的中国森林覆盖率是多少
为啥打死你都不信49年的8%森林覆盖率?话说得这么绝对,难道你有什么回依据么?你更相答信50%这个数字,新疆沙漠、西藏高山大部分地区是不会有什么森林的,蒙古是草原,黄土高原那时候就叫黄土高坡所以不会有森林,这50%要放到剩下的地方……我的天,这种森林覆盖率那还叫什么1949年,叫石炭纪好了,历史上最大的成煤期。
你去问问民国出生的老人,他们小时候的山坡上有没有大片的树林?四万万人,家家户户都生活做饭,你以为是烧的蜂窝煤还是液化气呢?家家户户都需要盖房子,难道除了木头以外有钢筋给你做梁?死了人也要埋,那时候可都是用棺椁土葬。
以上一切都需要从砍树开始,一个处于发展晚期的农业社会文明,其本质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拥有大片的森林(秦修咸阳宫,就砍光了四川的树木,咸阳宫的规模不会超过一个近代中等城市的规模,而当时中国才多少人,民国又有多少人)。工业化早期的森林覆盖率会比农业社会晚期更低一些,但一旦建立起了一个体系,工业社会对森林是没有那么大的破坏欲望的。几年来中国的森林增长率,相信正常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眼睛亲眼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