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世界历史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世界历史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04 16:19:53

Ⅰ 概述中国世界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文学艺术,国际关系的内容!

古代中国成熟的农耕文明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至少到16世纪,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仍然领先于世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国人通过书法、绘画、诗歌与古代小说等形式表达了中华民族深邃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独具东方神韵,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要结合一个时代的背景并注意文明的传承性,归纳科技文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正确认识历史地位、时代特征与世界影响,同时要注意中国科技文明中的局限性。
2、注意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发展加以比较,体会中国古代文化领先世界的特点。
3、注意本专题的易错知识点:
(1)宋词、元散曲和唐诗是相同的文字表现形式。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唱歌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更受市民欢迎。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它是在宋、金俚曲俗谣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
(2)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属于诗歌的范畴;元杂剧是一种戏曲,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3)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字
(4)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二、要点知识:
(一)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汉字起源和演变过程。
⑴汉字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早在新石器时代 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称为“文字图画”,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⑵汉字的成熟: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西周晚期,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
⑶汉字的统一:秦统一时,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将统一的“小篆”作为官方规范规则,又以书写简便的“隶书”作为新字体,克服了文化交往中的文字障碍,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2.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⑴秦汉时期的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⑵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士人群体的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⑶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既有张旭 、怀素的草书,也有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⑷宋明书法的个性化创造: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出现了各具情态的苏、黄 、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⑸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创造。
汉字逐渐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⑹特点:在注重书法规范和书法理论的同时,个性化的书法创造成为趋势。线条自由变化、布局疏密得益,融合绘画艺术的情景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好个性的独特的艺术。
3.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⑴新石器时代的绘画——绘画艺术的源头;
⑵战国秦汉时期,出现帛画;有《人物龙凤图》,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也出土过帛画。
⑶魏晋时期文人画的出现: 士族兴起,代表人物有顾恺之,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其绘画理论概括起来就是“ 以形写神 ”,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⑷唐代绘画艺术的繁盛:画家们创制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盛唐画圣吴道子,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
⑸宋代文人山水画的兴起:特点:山水画从起初作为人物画的衬景 ,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画家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⑹明清时期的文人画特点:或继承宋代宫廷画风,或沿袭元人山水意趣。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如“扬州八怪”。他们的艺术风貌不拘成法。
⑺民间风情—百姓绘画艺术的发展:宋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清时期出现木刻版画作为小说中的插图;民间艺术发展: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
⑻特点:①中国画在魏晋之后,一方面形成了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②文人画自魏晋开始占据中国书画主导地位的。在表现形式上,融诗、书、画、印为一体。③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⑼中国绘画发展的特征:
①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②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③从绘画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就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④从绘画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到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二)文学成就
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西周时的民歌,统称“国风”。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是 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 。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
2.楚辞: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间语言的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又称“骚体”。而屈原通过诗歌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采用灵活自由的句式,以瑰丽华美、想象奇特著称,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3.汉赋: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文体——汉赋应运而生。它是吸收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主要代表人物司马相如。
4.唐诗: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⑴盛唐李白(诗仙):诗风飘逸豪放、纵横开阖,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
⑵唐由盛转衰时,杜甫(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现实主义代表。
⑶中唐白居易:作品平易近人、通俗流畅、批判现实叙事诗。
⑷原因:①唐朝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②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③繁荣、开放、多元的文化④科举制度的确立⑤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
5.宋词: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⑴婉约派——北宋柳永、《雨霖铃》;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
⑵豪放派——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元曲:
⑴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它是宋、金俚曲俗谣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新制作形成的。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
⑵兴起背景: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常以此抒发愁闷情怀。
7.明清小说:由宋元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裁小说,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原因: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
⑴明代:①“四大奇书”: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的《水浒传》—,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先河;吴承恩的《西游记》,神魔小说的典范;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描摹世态人生、反映社会风尚变迁的世情小说的经典之作。②“三言”、“二拍”:晚明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和《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明清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商人第一次被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⑵清:批判现实主义力作:曹雪芹的《红楼梦》,网络全书式巨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宣泄对现实不满的“孤愤之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
8、说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开发最早的古老民族之一。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大国的文学相媲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它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更为无数的外国学人所称道。唐诗、宋词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使语言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至。它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变化多样而又严整有序。到了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在小说方面,宋代出现了"标志市民文艺样式"的"宋话本"。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元末明初又有两部长篇小说的伟大杰作问世,那就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两部内容博大、气势恢宏、人物过百的长篇巨著,享有世界声誉,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的《红楼梦》,以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力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把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
(三)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古代戏曲的起源:早在原始时代就有一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称做“傩”。举行傩仪时往往载歌载舞,蕴涵着古代戏曲的萌芽。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地形成南戏,具备完整的戏曲形式。
2、元杂剧: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黄金阶段。元杂剧是在宋元时期我国北方形成的一种戏曲。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在文学史上,元杂剧常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也是成就最高的伟大戏剧家。
3、昆曲:明中叶到清中期鼎盛,兴起于江苏昆山一带,流传甚广。誉为“百戏之祖”。
4、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⑴产生、发展的历程:明清时期,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入京演出。徽班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吸取了湖北汉调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也受京城文化的熏陶侵染,更加规范讲究。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
⑵特点: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从脸谱、服装、唱腔、动作等方面将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作为艺术手段;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在“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着诗、词的文学情韵,亮相和定型则给人以雕塑的美感,在小小的舞台上随心所欲的展现大千世界。
⑶艺术成就: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棋以光彩。
(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表现
成就
地位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书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
前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后者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和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
唐代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最早测量子午线
元代郭守敬制成 “简仪”,编制了《授时历》
比欧洲早 300 多年。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它比实际时间只差 26 秒。


春秋时期已出现九九乘法表。

东汉时期的《 九章算术 》,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
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编于战国,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
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学的经典,张仲景被称为“ 医圣”。
东汉名医华佗的“麻沸散”和五禽戏。
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发明了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代表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 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北朝时的贾思勰《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元代王祯《农书》
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对古今中外农业和农学的利弊得失做出全面的评价和总结,汲取了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五)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历史影响。
四大
发明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①中国古代最初把文字刻在甲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②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于书写。③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 纤维纸。
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868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当时是泥活字,后来出现了木活字、金属活字。
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 ,以后又从 西域传到欧洲。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火药
①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发明了火药。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的《 丹经 》 。②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火药把欧洲“骑士阶级炸得粉碎”。 这三大发明预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
指南针
在四大发明中的历史最为久远。①发明及应用:战国时人们发明了指南仪器—— 司南,此后又出现了 指南车、指南鱼。②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13世纪传入西欧,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事先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1、历史影响:①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成为“新教的工具”;指南针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事先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火药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这三大发明预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造纸术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大发明。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②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
2、说明问题:中国古代科技偏重实用,忽视理论的研究。因此,中国科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实用性强也给中国科技发展强给中国科技发展带来局限,由于中国科技没能形成专门化的科学理论,只停留在经验直观的阶段,缺乏发展的后劲。因而,在进入近代科学后期,便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三、综合提升:
1、古代文学形式的特点有哪些
⑴汉赋:西汉的赋,大多篇幅较长,以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丽的辞藻,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到了东汉,赋的篇幅大多较短,以抒情为主,克服了西汉的赋文辞铺张、内容空泛的弊病,字句平浅,意境较为清新。
⑵唐诗:高度繁荣,诗人辈出,风格多样,成就巨大,受社会生活影响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⑶宋词:词句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反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适合配乐演唱。
⑷元曲:元散曲庄谐杂出,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⑸明清小说:小说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明清小说,不仅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而且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明清小说充分显示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
2、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展的原因:
①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中国确立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功不可没,封建国家在科技发明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作用,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③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④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建了古代文化,并能不断吸取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己。
⑤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思想感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⑥中国古代科学家积极进取、勤奋钻研、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⑦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
3、中国古代科技特点:
⑴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试验。
⑵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⑶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4、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①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封建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是近代科学无法正常产生的经济根源。
②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与工商业有关科技的发展。
③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窒息学术空气,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脱离了生产、脱离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这种文化专制政策是近代科技无法产生的重要原因。
④当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中国封建统治者又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
⑤教育落后。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而在教育上采取的私塾教育,既不利于科学间的相互融合,也不利于培养人才。
总之,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使中国没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5、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⑴先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⑵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⑶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⑷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和、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⑸宋元:宋代重文,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两宋之际,太平景象被近金人铁蹄踏破,士人南下,流落异乡。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朝廷不思进取。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
⑹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6.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长期以来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
①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既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相应的社会需求,成为科技繁荣的推动力。②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起,中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强大的封建王朝在科技发明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作用,长期统一的局面为科技发明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促进科技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互相交流、积极发展。③自秦汉以来,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与不同的国家与文明进行广泛的交流,吸收不同的文化,推动了科技进步。④自孔子时代起,打破教育文化贵族垄断的局面,中国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培养了大批从事科技文化的人才。⑤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历史的文明古国,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7.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①腐朽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②封建闭关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断了中外文化的交流。③明代的“八股取士”和清代的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失去了创新探究的环境与动力。④古代中国科技的发明创造主要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注重对前人经验的归纳与总结,缺乏相应的实验研究方法,不重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与研究。⑤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重视政治伦理、轻视鄙薄技艺的价值观,从事科技的人员社会地位低下,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归根结底,古代中国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古代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8.四大发明在东西方不同境遇的启示:
四大发明显示了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创造力,其在西欧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演进做出的重要贡献,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但四大发明在中国始终未能够像在西欧一样促进中国社会的飞跃性的进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已经迈入了近代社会的门坎。反对天主教会与封建统治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促成了对印刷术、造纸术的需求,使得印刷术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斗争中,因攻占城堡的需求,促成了对火药与火药武器的需求,进而推动了欧洲冶金业与采矿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展、开拓市场的殖民活动,推动了大航海活动,促成了对指南针的需求。总之,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的大背景使四大发明在西欧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相反,在中国,至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得到高度强化,资本主义发展始终处于萌芽阶段。文化领域,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使得读书人仅关心四书五经,科技发明在中国读书人心目中始终以与功名利禄无关的雕虫小技连在一起而被轻视。因此,科技发明能否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往往取决于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思想观念等多种条件的制约。
9.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每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以现实生活为源泉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发育,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特别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政治环境、政府政策、国内外的交流、历史的继续与发展、科学家们的个人努力等因素有关,特别是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政治环境的稳定。

Ⅱ 初3历史上册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1 里面的议一议

无事可以

Ⅲ 求“世界古代史”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两张手抄报(急!)

这两个题目太大了,而且有重复的范畴。 给你个建议,可以去找一些低年级的课本,里面一些很简略的继续可以借鉴的说……

Ⅳ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的笔记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概念: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 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
①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其中诸子百家最主要的有道家、儒家、法家、和墨家,而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儒家思想,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变革。
②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他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当今建立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③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称为“亚圣”。
④荀子也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他另一个命题“制天命而用之”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他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概念:黄老之学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初黄老之学占主导地位。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儒学,形成新儒学体系。他的“天人感应”和“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有利于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采纳。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3.宋明理学
概念: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朱熹及“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 王守仁的“致良知
①理学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其两大流派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它们都以“理”和“天理”为核心;但求“理”的方法上,前者主张“格物致知”,后者主张“发明本心”“致良知”;他们的本质意图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②南宋的朱熹是仅次于孔孟的儒学思想家,他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概念:批判性特点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衰落,是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明朝思想家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追求个性解放,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③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中,谴责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主张“工商皆本”的是黄宗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顾炎武思想的归纳,他和王夫之都主张“经世致用”。
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概念: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的突出成就 四大发明及其传播和影响
①天文:战国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僧一行长度,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元代郭守敬设计“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300多年;他编订的《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②数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东汉的《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数,这一成果在世界上领先了1000年。
③农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明朝的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他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农书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
④医学:战国编撰、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治疗学的理论基础。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⑤四大发明主要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方,其中活字印刷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指南针运用于航海,为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条件。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概念: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书画
①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
②中国自古“书画同源”,自觉的书法艺术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都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是东晋的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的顾恺之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画家。
③唐代是楷书的盛世,代表人物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在唐朝的杰出代表是“颠张狂素””。唐代还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是“画圣”吴道子。此外隋唐时期,敦厚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④宋代文人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的画种,而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其最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是北宋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文学成就
概念:《诗经》和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①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唐朝的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是唐诗繁荣的重要条件。宋词的两大流派是婉约派和豪放派。元曲由散曲和元杂剧合称而得名。
②明清小说由唐代的传奇、宋元的话本发展而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扩大是小说繁荣的原因;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第一次把商人作为歌颂的对象加以描写;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丰碑是清前期的《儒林外史》。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概念:元代杂剧 昆曲 京剧的崛起
①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元曲四大家”中最著名的是关汉卿。明朝时形成的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②京剧是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和道光年间“徽汉合流”的产物。同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后来成为全国流行的最大剧种。

Ⅳ 十七至十八世界历史近代思想文化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ärung),通常是指在17世纪至世纪法国大革命之前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背景
十八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国家,专制和天主教会控制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农村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盘剥下已是满目疮痍,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库空虚。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疯狂残害不同信仰者和有进步思想的人们。与专制制度严重衰败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兴进步力量的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冲破旧制度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束缚。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天主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人们要求摆脱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性质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和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启蒙运动历史贡献
在启蒙运动中,一批先进的、新兴的思想家前赴后继,口诛笔伐:
(1)对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猛烈抨击;
(2)对未来的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
(3)这场持续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4)这场运动传播到世界成为强大社会思潮,为民族解放斗争做了贡献。

启蒙运动思想精髓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认为启蒙运动是以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期)。这个时代的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派、政治改革派皆是启蒙先锋,但他们只是松散、非正式、完全无组织的联合。而当时的启蒙知识的中心是巴黎,法语则是共享语言。

启蒙运动发展历程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卢梭都具有统一欧洲的思想,这一思想最终得以实现的事件是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建立。

影响
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1、为人民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专制王朝,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专制统治。
4、激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6、促进近代科技进步。
7、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革命和改革;也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影响,如鼓励了近代中国和日本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而斗争。
戊戌变法受启蒙运动影响最大的君主立宪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一批启蒙学者,他们翻译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名著,介绍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把T.H.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今译《法的精神》)、亚当·斯密的《国富论》、H.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以及J.S.米尔(旧译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穆勒名学》等7部著作译成中文出版。辛亥革命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思想精神是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显然其基本思想精神是源于启蒙运动。

Ⅵ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及其现实意义的分析发言稿

一、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宗教、史学、文学艺术、教育、体育等方面。
二、基础知识
(一)科学技术
1.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了造纸术,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这种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又经阿拉伯传到非洲、欧洲。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有利于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
印刷术: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元朝又出现锡活字、木活字,后又用铜活字、铅活字。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倡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指南针:战国时,人们用磁石制造出指示方向的司南,后来人们又用磁针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13世纪时,指南针传人阿拉伯和欧洲。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广泛使用火药和火药武器;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的新阶段。13世纪(元朝)时,火药和火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2.医学
夏商周:对疾病进行了分类,并使用石镰等医疗工具。
战国:名医扁鹊被奉为“脉学之宗”,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的诊断法;《黄帝内经》问世。
西汉:编订了战国问世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他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制成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唐朝: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孙思邈著《千金方》,被后人称为“药王”;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3.数学
西周:西周初年商高讲过勾股定理的特例“勾三股四弦五”。
春秋:发明九九乘法表;公元前1世纪以前编写的《周髀算经》,记录了我国古代早期的一些数学成果。
东汉:出现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魏晋南北朝:魏晋时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何承天推算圆周率数值是3.1428,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字,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他所写的数学专著《缀术》到唐朝时被定为学校课本,并为《九章算术》作注。
4.天文历法
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商朝:沿用夏历,并实行干支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中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春秋:留下世界上公认的哈雷彗星的最早纪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的固定系统,基本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一百六十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一年中的季节都已测定。
西汉:武帝时制订“太初历”。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创制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出现的第一台地动仪早一千七百多年。
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订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测量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北宋:沈括创制“十二气历”,比英国编订出类似的历法早八百多年,这种制度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元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天文学家郭守敬制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推算一年为365.2425天,编成了《授时历》。《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5.农学及其他科技著作
北朝: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网络全书”。
6.建筑
隋唐:隋朝著名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和东京洛阳城,唐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其设计合理,规模宏大,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宋: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对建筑材料、结构、样式等都有详细说明,是我国当时城市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金代:卢沟桥以其坚固实用、美丽壮观而闻名中外。
元朝:元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明清: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布局体现了皇权。著名木工蒯祥主持北京宫殿、园林、寺庙、陵寝的设计营造。
(二)思想、宗教、史学
1. 哲学思想
春秋: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孙子(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一部闻名世界的兵书。
战国: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鲁国人,代表作是《墨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邹国人,代表作是《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苟子(荀况),赵国人,代表作是《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具有进步性。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庄周),宋国人,代表作是《庄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韩国人,代表作是《韩非子》。兵家,代表人物孙膑,齐国人,代表作是《孙膑兵法》。
西汉:董仲舒建立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东汉:唯物论者王充,著有《论衡》,深刻批判神学,从无神论出发,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南朝:无神论者范缜,著有《神灭论》,提出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亡而神灭的观点,是对我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
唐朝: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唯物论思想家柳宗元和刘禹锡都反对韩愈的“天命论”。
宋朝: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学,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是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明清:有四位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们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李贽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王夫之提出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2.宗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人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了两位高僧,并为两位高僧建了白马寺以供传教,于是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佛教空前盛行。南朝梁武帝在各地广建佛寺。隋唐时,佛经广泛传播于民间。隋文帝和武则天时,在全国广建庙宇,大造佛像。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来源于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东汉时道教在我国民间兴起,唐朝皇帝以道教尊奉的教主老子李耳的后代自居。道教在当时有着特殊地位,从长安、洛阳到名山幽谷,到处有道教踪迹。隋唐时期,从西亚传来的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都受到尊重。
3.史学方面
春秋: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编成《春秋》,是现存完备而系统的最早史学著作。
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我国历史编写史书的典范。
东汉:史学家班固,用纪传体写成我国第二部断代史《汉书》。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叙述从战国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通史。
(三)文学、艺术
1.文学方面
春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战国:屈原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是古代诗歌的大解放。
两汉:以汉赋和乐府诗最为突出,汉斌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班固的《两都斌》,张衡的《二京赋》。乐府诗,由民歌加工而成,形式朴素,是文学宝库中的明珠。名篇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陌上桑》。
魏晋南北朝:文学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建安时期,有内容充实,风格苍凉的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蔡文姬的《悲愤诗》;有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的田园诗。代表作有东晋陶潜的《归园田居》、《归去来辞》。北朝时期北方民歌成就最高的是鲜卑族的《敕勒歌》和叙事诗《木兰辞》,南方民歌有《采桑度》。
唐朝:唐诗构成文学史上的巅峰。初唐时期的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盛唐“诗仙”李白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诗圣”杜甫是安史之乱前后大动荡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中唐自居易被誉为“人民的诗人”;晚唐诗人“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的咏史诗感人至深。
两宋:成就主要是“词”,有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两宋之交)。
元朝:成就主要是“元曲”,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关汉卿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
明清时期:成就主要是小说,明朝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和吴承恩的《西游记》。清朝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2. 艺术方面
(1)绘画
春秋战国:长沙楚国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帛画。四川成都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壶身刻画着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等多种场面,画面形象生动,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
西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美帛画,是汉代艺术的珍品。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性强,是了解当时人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珍贵资料。
三国: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东晋:顾恺之擅长画人物,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朝:画家展子虔善画山水、车马,画技精湛,承前启后,人称“唐画之祖”。
唐朝:杰出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一带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2)雕塑
秦朝:秦始皇兵马俑、秦砖。
两汉:汉瓦当,东汉成都的说唱俑和洛阳的杂技俑。
魏晋以后:因佛教广泛传播,在一些地方修造了石窟,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
隋唐: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3)音乐
春秋战国: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和其他乐器,说明了音乐的发展。
隋唐: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乐曲风格多样,著名的有《秦王破阵乐》。
(4)书法
东汉末: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著名学者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三国:曹魏的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进步。
东晋:有“书圣”王羲之,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唐朝:盛唐颜真卿创立“颜体”,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中晚唐之际的柳公权创立“柳体”,代表作有《神策军碑》;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和怀素,怀素有《自叙帖》。
宋朝: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台称“宋四家”。
(四)教育、体育
1.教育
春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西汉:汉武帝在长安办学,还在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唐朝:唐朝学校制度完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中央有国子学、太学、地方有州学、县学、乡学等。专业教育开始确立,有算术、天文、医学等专业学校。安史之乱后,私人办学增多。
宋朝:宋代学校制度比较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兴起。
明朝:科举制度规章严格。科举为三年一试,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中央官学初名为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在地方设有府、州、县学。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明中期以后,书院比较兴盛。东林书院以其评议朝政的活动而著名。
清朝: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制度,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清代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
2.体育
春秋战国:产生蹴鞠(古代的足球)活动。
秦汉:蹴鞠、角抵、击剑、秋千等活动流行。
隋唐:我国古代体育发展到空前兴盛的时代,摔跤、拔河、秋千、围棋等广泛流行。最盛行的活动是马球和足球,唐朝时,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到了日本。
三、规律和认识
(一)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统冶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兼容并包”,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发明的大量产生,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数学、天文历法成就和古代农书的编辑,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造纸术的发明,火药和火器制作的出现,火药爆破法、采矿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造船技术等的应用,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但另一方面,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还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的观念等。明清时,已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封建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当然不能给科技发明的运用开创广阔天地,也就不能产生超越这个社会水平的近代科技发明。
(三)教育方面
l. 孔子的“私学”,使学在官府发展到私人讲学,反映了奴隶制教育形式崩溃及新教育形式的萌芽。
2.从汉武帝至隋唐、宋元明清,官办的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制经历了建立、完善、衰败的发展过程。汉武帝儒家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唐代教育和科举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明清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
3.封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必然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中国封建教育是以培养封建官吏,适应封建统治需要为目的,即所谓的“学而优则仕”。所以,这对科技进步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甚至于封建社会晚期教育与学风对科技进步起了反作用~

阅读全文

与世界历史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