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世界历史100集于沛

世界历史100集于沛

发布时间:2021-02-24 18:41:02

㈠ 高中历史怎么才能学好

转载以下文章供你参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浅谈
福鼎一中 陈德康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适应新高考?三轮复习法是高三历史复习的一种好模式,我们应该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关键词】新高考 三轮复习法 更新观念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高考正向我们走来。我们将应如何应对?心若在,梦就在,一切将重头再来。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结合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备考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构建三轮复习模式
三轮复习法是经过长期探讨形成的科学有效的复习方略,符合当年高考和教材实际。我们应面对新课标实际,按照新课标要求,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新三轮复习模式和运行程式。一轮重基础、二轮重综合、三轮重训练,已成大家共识。但如何操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二种做法。
1、“基于教材、立足考纲”复习法
⑴复习内容及总体时间安排
轮次 时间 复习内容 命题范围 验收方式

第 暑期一个月 必修一 必修一 单元测试
一 9月初至10月中旬 必修二 必修一二 半期考
轮 10月中旬至12月初 必修三 必修一二三 单元测试
复 12月初至09年1月初 重大改革的回眸 单元测试
习 09年1月初至2月中旬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内容 模拟考(一)

第 09年2月下旬至 古代史 单元测试
二 09年5月中旬 近代史 高考内容 省检(一)
轮 现代史 高考内容 省检(二)
选修模块 单元测试


三 09年5月中旬以后 回归考点
轮 关注热点 高考内容 模拟考(三)
模似训练 模拟考(四)

⑵具体操作
第一轮复习仍是单元复习,其要求是紧扣课标和考纲,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地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合理、有序地培养通识能力,力求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综合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本轮复习的重点是抓基础,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全,不留死角;将基础知识落实砸牢,使之步步到位。
第二轮复习是按考纲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古代史包括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史包括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等专题。本轮复习时,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第三轮复习要紧扣教材,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高考的热点、难点,适当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联系和复习。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对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并注意调节学生考前心理。
⑶特点
该复习方法的特点:一是比较平稳,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是按照教材顺序,即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模块,循序渐进地复习,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复习状态。二是重在打基础,围绕着考试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温故知新,这对历史基础知识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讲,更为有利。
采用该复习法,特别要注意一个难题,即如何做到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尤其是要处理好第一轮与以前历史教学的关系,第二轮与第一轮的关系。有人把平时的学习比作在显微镜下观察部分事物,而把复习比作在望远镜下观察事物的整体。所以复习时应把教材重新组织,把它再加深提高,以促进消化和吸收。
2、“基于考纲,重整教材”复习法
⑴复习内容及总体时间安排

轮次 时间 复习内容 命题范围 验收方式

第 2008年暑 中国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中国古代史 阶段测试
一 假开始至 世界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中国近代史 半期考
轮 2009年1月 中国现代史 阶段测试
复 底2月初 选修一、选修四模块 世界古代史
习 世界历史
必修一、二、三选修一或选修四 期末考试

第 09年2月 中国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模拟考(一)
二 中旬至 世界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高考内容 省检(一)
轮 09年5月 选修模块 省检(二)
中旬 模拟考(二)

第 09年5月 回归考点
三 中旬以后 关注热点 高考内容 模拟考(三)
轮 模拟训练 模拟考(四)

⑵具体操作
第一轮复习,建立基于考纲和课标的整体搬家式的通史复习架构。即按考纲的内容时序体系,将按课程标准所设专题编写的教材知识整体分配到这一复习体系中,不作大的改动,保证原有教材的完整性,但又使学生能够有一些通史感。如中国古代史包括: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和考纲进行全面复习、扎扎实实、逐专题逐课地复习;知识求面、求广暂不求深;求基础暂不求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线索求大暂不求细;同时注重学生识记、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第二轮复习,立足考纲、重整教材,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通史”,注重史实归类整合、注重阶段特征。第二轮复习要求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将散见于必修教材各专题、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具体操作:组建14个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单元,如中国古代史包括:单元1“先秦”、单元2“秦汉”、单元3“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单元4“宋元”、单元5“明清(1840年前)”。每一单元下设以下内容:建立时序、阶段特征、知识结构、同步训练。第二轮复习要求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把学过的知识简单化、规律化、系统化。学习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复习则是由厚到薄的过程。通过第二轮复习,引导学生借助比较、组合、删减、抽象等思维过程,获得一个更核心更简单的规律性知识框架,将学科知识变成学习者的知识。
第三轮复习,主要任务是重新回归考点,巩固考点,并进行模拟训练。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根据考纲,我们必须再回到考点上,根据考点深度与难度,同考点进行一次对话与交谈,在对话中进一步加深对史实的了解。最后阶段的训练,要注意试题的质量,强调等到时等量训练,应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答题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答题的最佳路径。
⑶特点
该复习方法的特点:一是比较灵活,根据课标和考纲,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使各轮次学习和复习有了明显区别,从技术上避免了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历史基础较好的学生,教材经过重新整合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提高。
采用该复习法,特别要注意一个难题,即如何重新整合教材?尤其是第二轮复习,要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将散见于必修教材各专题、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每一单元下设以下内容:建立时序、阶段特征、知识结构、同步训练。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备课量,也对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

二、更新观念迎接新高考
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我们改变落后的观念。只有改变旧的观念,才能经得起新高考的检验。
1、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
通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较突出地体现了三种史学观念—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对这三种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新课程高考的基础”。[1]
⑴唯物史观
建国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是依照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建立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唯物史观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以罗荣渠为代表的现代化史观备受瞩目。尤其要关注以下几个现代化史观的观点。
①现代化定义: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阶段进程。从广义来看,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进而引发了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系列领域的深刻变化。而从狭义来看,则可以理解为第三世界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但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现代史观认为,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无非是经历了三次大的跃进——工具制作和火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而同一生产力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生产关系。例如工业生产力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有可能导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有可能导致既包括社会主义因素,又包括资本主义因素的生产关系。
③非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过去我们对非经济因素的评价,仅局限于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但现代史观认为,事情绝非如此简单。亲缘关系、宗教观念、政治权力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时是非常致命的。
⑵文明史观
我国研究文明史的学者中,马克垚教授和赵林教授是比较突出的两位。下面简要归纳文明史观对新课程教学的影响。
①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在旧课程中,我们的教学体系是以五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而文明史观有更多样的分类方法。例如,根据文明形态,可以分为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等;根据地域特点,可以分为古代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等;根据宗教特点,可以分为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中国儒家文明等。
②文明史观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时,就不可能一一照顾到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的变迁线索,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的时间和地域来把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特征,即以更广阔的视野,突破国别史、朝代史的界限,才能更好地挖掘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我们把“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为一个专题,其立足点就是把它视为人类近代政治文明的一个进步。在讲述这一制度文明时,涉及英、美、法、德等多个国家,正是这些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才显示出代议制的特征。
③文明史观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虽然都属于文明的不同剖面,但它们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未存在教条化的谁决定谁的的问题。例如,建国后毛泽东极其强硬的对外政策成为了新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不是单纯由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所能够解释得通的,这需要从毛泽东的个人性格和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④文明史观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中学历史课程存在的理由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社会,而非进行历史专业教育。例如,我们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完整的古希腊罗马的内容,只强调当中的民主精神和法律精神,因为这是古代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而且这些精神产品至今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社会。
⑤文明史观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历史最激动人心的一面倒不是英雄们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传奇故事,而是老百姓的桌上餐、身上服如何静悄悄地改革。例如,隋唐的均田制不只是一项国家政策,它直接关系到每个农民有多少田可耕;哥伦布到达美洲不只是他个人的伟业,还影响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⑥文明史观的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史学与各学科联系姻成为了大趋势。例如:“从近年的研讨题目看,经济—社会史的探讨范围涉及经济发展、农业、工业、贸易与金融的变化,人口、国家社会政策、家庭及社会关系、女性问题、科学及生态、习俗与信仰等各个方面。”[2]
⑶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在我国较早倡导这一理论的是历史学家吴于廑先生。全球史观对我们教学和命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特征之一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强调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②全球史观的兴起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于沛先生曾指出:“‘全球历史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科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但它首先是时代的产物,即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所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延续至今,在20世纪下半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3]
③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如果说唯物史观以生产力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文明史观以文明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那么全球史观是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所谓的“社会空间”,是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可大可小,但当中的内容却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每一个个体。例如,一种疾病可能在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庭中存在,同样,也可以在一个国家、一个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传播,理论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受传染的可能性。在此思路下,移民史、疾病传播史、宗教传播史、植物传播史、气候变迁史、生态演变史、风俗流变史、语言演变史等应运而生
④人类的主观行为在社会规律的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全球史观并不太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中性的,它并不注定要进步,也不注定要倒退,它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干了些什么,如果他们干了聪明的事情,这个社会就会进步,如果干了愚蠢的事情,这个社会就会倒退。因此,个人对历史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一些偶然的因素也会极大地改变历史的面貌。例如,18世纪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并非必然的,它是由很多偶然的因素导致的,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薯的全球种植。
⑤全球史观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例如,我们讲郑和下西洋的盛举时,强调明朝国力强盛,而全球史观学者却认为:除此之外,当时印度洋上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海上霸权真空——阿拉伯人势力衰落,土耳其人忙于中东事务,欧洲基督教徒尚未称霸,这才给了郑和下西洋千载难逢的机遇。
2、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传递了许多新的观念,如“新课程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4]基于高中新课程的高考历史复习在观念上也关注以下几个个方面。
⑴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本”
作为教师,我们习惯于从“教”的角度去设计教学。以“教师为本”的复习课,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难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要特征的高考改革。我们认为,高三历史教学要牢固确立“学生为本”、“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的备考观。面对新高考,历史教学必须从关注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到“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上来;从关注“这道题我布置学生做了没有”转变到“这道题学生能从中悟出多少”上来,使历史复习备考实现从勤奋型向效益型的转变。
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教学设计的侧重点应放在导读、导学、导练、导评上。“导读”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本上圈、划、注、摘、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提纲、提炼学习要求等,在做导读设计时可多通过一些提示性设问来引导学生阅读。“导学”强调的是教师的释疑解惑,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导练”强调的是教师对训练试题选择的把握和监控,试题应有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切忌沦为题海战术。“导评”关注的是试卷讲评课,有练必改,有改必评,评要到位,查找问题,不断提高。
⑵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材”
“以本为本”曾长期左右着我们的教、学、考。在“一本教科书”下,死教、死背、死考,弄得历史教学死气沉沉。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共有四种版本,“以一本教材”命题已成为历史,课程改革推动着高考命题必须超越教材命题。超越教材命题,昭示着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成为复习的固定蓝本,为此,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整合意识,重构复习教材。重整教材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应以课标为依据,以人民版和岳麓版教材为平台,着力整合各种资源,剔除其中远离课标的知识点,统整二种版本教材的交叉知识点,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从而搭建一个适合全体学生展开高效历史复习的新舞台。另外,审慎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一般说来,必修内容可以体现在选修部分的命题中,必须适当注意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我们认为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应注意整合下列三类资源:资源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福建省历史科高考考试大纲》。资源2: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3,选修1、2、4;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3,选修1、2、4。资源3:2007年和2008年新课程省份高考历史试卷
⑶从“注重强度”到“注重效率”
实践证明,单靠延长学生滞留学校的时间、加班加点、加大学生学习强度,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科学备考、注重实效才是取胜之道。如何提高效率?一是,要通过对课标、考试大纲和多种版本教材的研究,从中发现、提炼核心知识点、主干知识。二是,要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复习课要注意精讲多练,“精讲”要讲得必要、讲得明白、讲得精彩,“多练”要强调用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三是,要加强学生考试技能的培训,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答卷规范化的训练。为此,要求学生做到:其一,要严格按照答题纸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答,特别是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对应好答案与设问的顺序,以防颠倒错位。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①②之类序号分隔,使要点突出,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整齐洁净。书写字体要大小适中,防止过小或过大。其二,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用史实说话,避免文学化语言。
⑷从“浮于表面”到“细节落实”
有的学生,平时说起历史,好像什么都知道,可是考试成绩却令人失望。究其原因:平时学习历史喜欢夸夸其谈,浮于表面,学习不踏实、不落实,历史基础知识薄弱,所以,经不起历史考验。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上课+不落实=0;布置作业+不检查=0;100-1≠99=0;抓住不落实的内容+追究不落实的学生=落实。细节决定成败。
在此,着重谈谈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最基础的东西最有生命力,最基础的东西最具有迁移力。历史复习如何落实基础知识?一是,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去落实,对教材中的考点内容既要理解更要准确记忆;二是,通过迁移去落实,借助图片资料、文献资料去深化,通过不断变换学习材料,使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能提高效率;三是,通过训练去落实,围绕着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答,从而检验学习效果;四是通过联系去落实,即通过联系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考点内容予以纵横联系,使学生理清了头绪,减少了相互混淆,加深了理解记忆。
⑸从“闭目塞听”到“关注热点”
以往,我们经常以“不变应万变”、“以本为本”的态度对待各种热点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照样能指导学生参加高考。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对的。热点问题是历史命题不可回避的兴奋点,热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桥梁”。它能充分体现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寻找热点要注意把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结点(切入点)。具体地说,要求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就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其可能从哪些角度设问,涉及到哪些知识点,怎样规范答题,切忌泛泛而谈、过于空洞抽象。要把热点问题考点化,并设计成具体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热点问题为背景的试题,其设问的角度大都很小、很具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
热点问题除了我们平常所讲的“社会热点”,还应包括“学科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要结合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当今世界各个方面。关注“学科热点”,要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课程改革动态、高考试题研究等方面。关注“学科热点”时要注意:一是学术动态要与历史教学实际适当联系;二是课改动态要与教育法规相结合;三是试题研究要与新课程改革省份高考试题特点相结合。

㈡ 大国崛起的评价总结

《大国崛起》作品评价:

1、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评:

该片的历史事实把握得比较准,在基础上抓住了大国兴衰的主题。该片从中国人的特殊视角探寻了九个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该片的立意是高远的、叙述是说理的,是一部难得的用影像资料、用电视人的语言说明了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人应该具备世界和国际的眼光。该片的教育意义较为丰富,也引发了中国世界史学者们的思考 。

2、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中国前驻法国大使蔡方柏、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评:

该片以浓缩的方式阐述了有关国家发展具体的过程当中所发生最重要的事件,是富于教育意义的,也有助于促进观众或者是读者,能够进一步地研究历史 。

该片有非常宽广的视野,有很纵深的历史感,给观众很多启迪 。该片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让国民能够了解外部的情况。

该片对于世界史,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对于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做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能够使人民更好地认识现实,更清醒地展望未来 。

(2)世界历史100集于沛扩展阅读

《大国崛起》是由周艳执导的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于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 。该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

2005年7月31日,该片第一个摄制组出发。为了最大可能地抵达真实的历史,该片的七个摄制组分赴欧、亚、美九个国家进行深入采访和实地拍摄,拍摄了大量的历史档案、文物、遗迹等,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2005年10月29日,该片摄制组结束取景和采访,完成全部拍摄。

获奖记录:

2007年10月,人文类“评委特别奖”,获奖。

2007年12月,2005-2006年度广播电视节目优秀专题奖,获奖。

㈢ 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哪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最浓厚

新史20世纪初期新史发展基础产1949前已逐步发展起马克思主义史党政府支持1956前已历史发展主流新立60历史发翻覆变化取辉煌走曲折道路新历史发展划三阶段新立文化革命爆发十七第阶段十文革第二阶段新期第三阶段

新十七史认识史界少歧意见别甚至持基本否定意见认期左倾思想盛行者研究问题意识形态发假问题我认新立初十七历史发展非重要期取辉煌主要表现:第新立历史发展提供良术环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家指导思想历史发展指导原则极促进马克思主义史发展史界知识思想改造运胡适代表资产阶级思想批判今看其历史认识局限性其积极作用主要马克思主义社经济形态说、阶级析毛泽东关于历史近代社矛盾说于促进史家深入系统研究历史发挥重要作用党百家争鸣政策1954—1957初及l961—1963良术研究气氛形面发挥极其重要作用两期历史发展黄金代随着家规模社主义建设始批考古遗址发现发掘极推新考古历史发展1956l961展规模民族调查工作我留数亿字民族、历史资料些取与党政府支持密第二马克思主义史主导位确立历史科体系基本形新立久创立科院设立近代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机构随相继创办历史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1952全院系调整根据苏联历史专业教计划新制订自高等校历史教计划1956重新审定高等院校历史各科教纲编写新历史教材颁发新历史教计划同始制订历史十二发展规划1961宣部教育部支持翦伯赞、郑挺组历史教材编写组组织全许著名史家高等院校师编写批高水平历史教材及参考书20世纪五六十代新实行研究制度派往苏联留家培养些高素质历史教科研才于历史业数发展由1953历史教师、研究500发展1962万余吴玉章、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胡绳等杰马克思主义史家推历史发展做突贡献创立新史研究史组织全历史家始关于奴隶社与封建社期、封建社内部期、近代史期及封建土所制形式、汉民族形、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历史物评价问题、历史主义与阶级析等重要问题争鸣极推马克思主义史发展第三期发表数量众具较高术水准史论文版批高水平历史论著新立久党政府力支持《历史研究》、《历史教》、《文史哲》、《史月刊》(原称《新史通讯》)等专业杂志相继现《光明报》、《民报》、《新建设》等报刊史工作者发表论文重要阵通史编纂面范文澜修订《通史简编》五代十前部问世翦伯赞《史纲要》基本编著完侯外庐《思想通史》编写工作完郭沫若主持编写《史稿》史编著型历史资料《近代史资料丛刊》千万字篇幅丰富资料更给新历史增添亮丽色彩近代经济史研究显著严平《近代经济史资料选辑》孙毓棠、汪敬虞及陈真、姚洛《近代工业史资料》彭泽益《近代手工业资料》姚贤镐《外贸易史资料》宓汝《近代铁路史资料》聂宝璋《近代航运史资料》等纷纷问世断代史研究面杨宽、杨翼骧、何兹全、王仲荦、韩磐、岑仲勉、吴枫、韩儒林、傅衣凌、郑挺等皆取巨外近现代史研究、共党史研究、世界史教研究及科建设面都新进展第四新立十七史其足集于重问题农民战争史研究讨论研究面尚较狭窄等其缺陷政治史干预特别左倾极左思潮史危害更电影《武训传》批判始历史与现实间矛盾突显露l957反右斗争扩化所谓右倾思想修主义展批判跃进厚今薄古及拔白旗、插红旗史革命严重挫伤些史家情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造严重危害于史革命现偏向吴玉章、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吴晗等著名史家都曾竭尽全力予纠打破王朝体系、忽视历史资料及片面强调劳民否定杰历史物贡献等极左做提严批评1961良社氛围历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①毛泽东强调抓阶级斗争现实政治影响l964刘节、周谷城、罗尔纲等史家批判特别姚文元、戚本禹等于告目吴晗、翦伯赞粗暴政治批判搞乱思想随导致所谓文化革命爆发

十文革期马克思主义史遭严重摧残范文澜、郭沫若处境维艰翦伯赞、吴晗、何干、邓拓、华岗、李平等历史发展做突贡献史家迫害致死吕振羽、侯外庐、周谷城、尚钺等许著名史家遭受残酷迫害《历史研究》等杂志停办停止招科院各高校历史家部戴各种各帽接受批斗劳改造1972l975周恩邓平着手整顿背景各面情况些变化些史家重新召集起继续二十四史点校工作谭其骧《历史图集》编著工作艰难重新起步央关单位召集部史工作者事俄关系史研究l975些者私始术研究工作侯外庐近代哲史、白寿彝通史、胡绳近代史、邱汉宋明理研究等都已始工作河北著名农民战争史研究专家漆侠则始浩瀚宋代历史文献研究整理于篡党夺权需要江青代表四帮集团利用手权力打着批林批孔招牌搞起影射史儒斗争通贯历史甚至世界历史达打倒周恩邓平代表党家重要领导罪恶目江青皇梦摇旗呐喊肆吹捧历史吕武则影射史与科历史着本质区别影射史歪曲历史做郭沫若、侯外庐、吕振羽、白寿彝等者都曾采取迂抵制态度文化革命术危害搞乱马克思主义搞乱思想篡改马克总主义阶级斗争说l950—1960代史界左倾思潮推向极端历史引向灾难深渊

粉碎四帮特别党十届三全召历史始进入拨乱反、拓进取新代新期史界取突主要表现几面第史界拨乱反工作取巨效历史研究全面展l97811月15《光明报》发表苏双碧《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该文揭清算极左思潮序幕l9798月陈智超等撰著《历史审判——四帮影射史剖析》反思批判极左思潮史危害重要问题黎澍做巨贡献《历史研究》阵力推面研究全面展自发表文章1985版《再思集》收录面关重要著述社科院及研究院立全哲社科研究全面起步胡乔木、周扬、邓力群等做突贡献①随着全高校历史专业研究招制度恢复史重建历史科规划议召新历史研究全面复苏随着吴晗、翦伯赞、吕振羽、何干等批史家平反关论著再版研究文章、论著断问世马克思主义史家研究陆续展l950—60代探讨五朵金花研究、历史物评价问题、封建社期延续问题等再掀起讨论热潮历史理论核史理论研究逐渐展认识进步深化经拨乱反马克思主义运用面广史工作者克服种简单化、公式化毛病再热衷于摘引马恩列斯毛别词句力图运用观点探讨及世界历史实际研究者重视确处理历史与现实政治关系历史再属于某种临、局部甚至错误政治需要②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风进步发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同注重历史自身理论探讨传统史及近代史西史理论借鉴基础推进特色马克思主义史理论论建设第二历史科建设取巨效新科领域断辟发展历史辖八二级科新期都取巨陈高华、张彤主编《20世纪社科》(历史卷)张海鹏主编《历史30》、于沛、周荣耀主编《世界历史30》及陈其泰主编《马克思主义史理论》等论著已系统总结论述其突史理论及史史科发展思想文化史研究社史研究热潮现史理论与史史科主要于形史理论、古代史史、近现代史史、西史史基本科格局现批科发展具重要影响论著史理论面众史概论教材基础姜义华等者编著《史导论》、庞卓恒等《史概论》等作家十五规划教材广史工作者所接受陈启能、蒋椿组织者编著《史理论辞典》史史研究面白寿彝先做突贡献进入新世纪主编《史史教本》、六卷本《史史》终问世奠定科发展坚实基础何兆武、陈启能、张广智、于沛等者推西近现代史史研究做重贡献相继版《代西史理论》、《历史理论与史理论》、《二战欧美史新发展》、《现代西史》、《20世纪西史》等重要论著传统文化研究新期受重视除传统儒佛道思想文化研究外齐鲁文化、楚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及近代思想文化等面研究取显著绩版批论著社史研究1987异军突起冯尔康、陈旭麓、张静等著名者推社史研究论理论研究各领域各历史期实证研究面都取显著社史研究呈现蓬勃发展势据者统计仅2001见诸报刊社史论文767篇①周积明、宋德金主编《社史论》(湖北教育版社2000版)程度展示新期社史研究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推社史研究做重贡献承担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古代社史卷本1990代陆续问世先版宋镇豪《夏商社史》、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史》、朱瑞熙等《辽宋西夏金社史》、史卫民《元代社史》等论著外冯尔康、建华《清社》陈旭麓《近代社新陈代谢》乔志强《近代社史》蔡少卿《近代党史研究》张静、刘志强主编《北洋军阀统治期社变迁》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代冀东农村社调查与研究》钟文典主编《近代广西社研究》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变迁》陈支平《近五百福建家族社与文化》等论著都社史研究力作李文海推近代灾荒史研究做重贡献与同仁合作先版种近代灾荒研究著作《近代灾荒纪》、《灾荒与饥馑:1840—1919》、《近代灾荒纪续编》、《荒政全书》等论著社史通史专史研究面取显著效由龚书铎任总主编曹文柱、朱汉主编8卷本《社通史》1996由山西教育版社版;谭松林主编、位者撰著7卷本200万字《秘密社》2002由福建民版社版;冯尔康主编《社结构演变》(河南民版社1994版)等等所些都程度丰富推进历史及马克思主义史发展第三家力支持新期版批术具高水平、量术论著除实现范文澜、郭沫若愿望由社科院组织专家者完《通史》外白寿彝先主持l2卷本《通史》张海鹏组织近代史所者编著10卷本《近代通史》林甘泉、吴承明等主编9卷本《经济通史》许涤新等主编《资本主义发展史》林甘泉主编《土制度史》白钢主编10卷本《政治制度通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6卷本《世界史》马克壶主编《世界文明史》葛剑雄合著6卷本《移民史》等部影响论著纷纷问世艘新历史研究面貌改观家启投资数亿元夏商周断代工程、文明起源研究、型清史编纂等工程除家社科基金每资助力度断加外教育部设置些历史型研究课题重点攻关课题总言新期历史取面论通史、专门史及世界史、历史理、文物考古等面专题研究及进步面都取显著效再论说新期历史所发展益于我改革放政策益于平建设环境较宽松术气氛益于我广史家拓进取益于党政府力支持
看绩同新期史研究现问题容忽视传统思想文化反思面历史虚主义思潮19~80代甚流行;近现代史研究面20世纪90代现告别革命思潮革命与现代化立起些问题经史界深刻反思纠新期马克思主义史主流位遇严峻挑战20世纪80代初面新立几十马克思主义史断遭受简单化教条化危害史界曾经度现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倾向些提马克思主义论喊乾嘉错误ISl号些思想新期直蔓延甚至形思潮针些错误思潮尚钺、尹达、刘、罗尔纲等史家结合自史研究论述何待马克主义理论及坚持马克思主义重要问题些问题我《新史五十》论述白寿彝、罗尔纲、漆侠等著名史家都强调史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重要性新期通史、史史、太平史、经济史研究等面取巨术说明马克思主义并妨碍术研究极促进历史研究发展冯尔康谈自社经济史研究谈马克思主义宏观理论影响及20世纪五六十代史界封建社许重问题争论影响关于历史研究说:关于史理论我强调实证与理论结合实证史定要升理论能满足于般性陈述①何兹全、林甘泉等史研究面做巨贡献者唯物史观断遭受责难情况明确表示自仍坚信唯物史观些值我习

㈣ 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秦始皇

秦始皇,名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活了50岁。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的人物。

汉武帝

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他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活了70岁。他的父亲是景帝刘启,祖父是文帝刘恒,曾祖父是高祖刘邦。他4岁立为胶东王,7岁立为太子。公元前141年景帝病逝,16岁的刘彻登基,是为武帝。他是公元前141年枣公元前87年在位,计54年。

景帝对太子刘彻的教育,有他特殊的想法。为了把太子刘彻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帝,给他特意选配了一位儒学大师卫绾。本来汉初至今,在道家黄老思想的影响下,几代君主都无一例外地提倡黄帝、老子之学,主张清静无为,因循守成。但是,景帝面对纷乱的国内外现状,隐隐感到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他很有远见地开始寄希望于儒家学说。为此,他决定把对儒家学说有着深湛修养的、为人行为端正的卫绾,选作太子刘彻的老师。以后的实践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刘彻是个好学上进的皇太子。他的兴趣十分广泛。他学黄老,习儒术,调丝竹,作辞赋和舞刀剑。他胸襟开阔,广结良友。他作为皇太子,平时学习父皇如何理政,也注意观察大臣的举止言行。为将来顺利接班,他作着全面的准备。公元前141年,他16岁,景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冠礼。加冠典礼的举行,说明皇太子可以有资格有能力独立掌权了。不料,在冠礼之后,景帝突患重病死去。当日,皇太子刘彻即位,君临天下,是为武帝。

16岁的少年天子,雄心勃勃,欲为国效力,一展才华。武帝胸中有数。他深知,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选贤任能。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举贤。消息传遍全国,国内学子振奋。或举荐,或自荐,各地贤良之士,纷纷汇聚京师。武帝十分重视,亲自出题,亲自阅卷,亲自面试。他从中选拔了大批人才。而尤须特别提到的一件事是,他从中选拔了一位拔尖的儒学大师董仲舒。

董仲舒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据说,为了刻苦攻读,他三年不出门,以致不知春夏秋冬。武帝早已微知其名,此次亲阅其试卷,被其惊人的论点、严谨的逻辑和优美的语言所慑服。在其试卷上批了?#36132;良之首?#22235;个大字,并命速传董仲舒进宫当面策问,即天子面试。

策问的当天,武帝就天道、人世、治乱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三次策问,董仲舒一一从容作答,史称?#22825;人三策?#12290;?#22825;人三策?#20027;要是说,君主受命于天,就要奉行天道。天道,就是使国家走向大治的途径。而儒家的仁义礼乐,是推行天道的具体方法。国家的治乱关键在于国君。国君首要的是用人。用人得当,方法正确,国家就会大治。反之,国家就会大乱。他建议?#32610;黜百家,独尊儒术?#12290;

武帝被他的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的宏大理论所振奋。他要以儒家学说治国了。后来,经他的老师丞相卫绾的建议,武帝批准,?#32610;黜百家,独尊儒术?#25104;为汉朝推行新政的指导思想。

人是推行新政的根本。为了选拔通晓儒经的学士,武帝想了很多办法。有察举选拔,天子征召,上书自荐和设立太学等。武帝选人用才,不拘门第,不论辈分。这就使许多有才之士,得到了重用。这对推行武帝的新政起到了关键作用。

武帝下令修增汉律,对各级官吏严加管理。有功则赏,有过则罚。

武帝推行了?#25512;恩令?#65292;以削弱各诸侯国的势力。汗高祖刘邦,实行的是周代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相结合的制度。除15郡外,又设立了9个诸侯国。封国的诸侯王,权势很大。他们在本国有人事权、财政权,甚至有部分的军事权。他们逐渐闹起独立来。景帝时,吴楚七国终于叛乱。叛乱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诸侯国强大的势力终究是块心病。武帝想解决这个难题。

大臣主父偃建议实行?#25512;恩令?#12290;其主要内容是,在诸侯国内,诸侯王虽有几十个王子,原来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现下令,推恩各诸侯王,可以在其国内用自己的领土,分封王侯。这样,大诸侯国就自然分解为几十个小国了。表面上恩及他们,实则是削弱了他们的势力。这个政策的实行,大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武帝采纳大臣桑弘羊的建议,决定统一货币。下令取消郡国铸币权,郡国原有旧钱一律收回销毁。铸币权归中央所有,统一发行五铢钱。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汉朝经济的发展。

武帝重用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三次反击匈奴的侵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强盛近百年的塞北匈奴,从此逐渐衰落。汉朝北部边境10余年没有发生战争。

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由张骞开辟的东起长安,中经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翻过帕米尔高原,通向中亚和西亚,西达地中海东岸的贯通亚欧的大通道,绵延1000余公里,后人称为?#19997;绸之路?#12290;这条大通道的开辟,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意义重大。

武帝于公元前87年病逝。

唐太宗

唐太宗,名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生于599年,病死于649年,死时50岁。18岁,随父李渊起兵反抗暴虐的隋炀帝。19岁,随父攻进隋朝首都长安,灭隋,立唐。李渊即位,就是唐高祖。李世民封为秦王,其兄李建民立为皇太子,其弟李元吉封为齐王。27岁,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民,弑弟李元吉。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皇帝,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好皇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是治世的明君。他之所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主要是由于他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君兼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采纳臣下的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

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他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这里有一个?#22238;天之力?#30340;真事。当时,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

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

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

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隋炀帝,冒犯天威。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他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

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

这个?#22238;天之力?#30340;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

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知错必改。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上,逗着玩。不料,巧遇老臣魏征。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走上前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但是,魏征说得没完没了,唐太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

唐太宗知错必改,知人善任,且胸有大志。在民族政策上,他把少数民族和汉族看成一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和亲的正确政策。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政策措施,心悦诚服。唐太宗便具有了很大的向心力,他们纷纷来归,并尊称唐太宗为?#22825;可汗?#12290;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这是汉藏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嫁妆,文成公主带去了大批珍宝、经典、医书、宝器、金银、金鞍、佩饰、锦缎、药品,还有食物、饮料、种子、树木,还有狮子、凤凰,等等。文成公主带去的是中原地区的先进的文明。松赞干布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他对唐太宗自称女婿,上表祝贺唐太宗远征的成功。这次联姻加强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团结,也促进了藏族经济的发展。

由于用人得当、政策对路、轻徭薄赋、宽刑轻法,使得唐太宗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太宗的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昌盛,史称?#36126;观之治?#12290;

唐朝一共有24个皇帝。下面就是宋朝了。

宋太祖

宋太祖,名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927年出生,976年病死,在世49年。960年,34岁登基,当了皇帝。在位近16年。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宋太祖皇位的取得,有其特殊性。他的皇位,不是继承得来的,也不是起义夺来的,而是异姓发动政变抢来的。这个政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38472;桥兵变?#12290;赵匡胤原为五代时后周的一位重臣,握有朝廷的军政大权。后周世宗死,7岁的小儿即位。第二年,国都开封传言,北方契丹犯边。大将军赵匡胤得旨,亲率大兵出城御敌。大军走到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就停下了,当晚驻扎在这里。经过他的周密筹划,第二天,官兵在他身上加披象征皇帝的黄袍,一律推举他为皇帝。他就这样当了皇帝。?#38472;桥兵变?#26159;不流血的兵变。其本身无所谓对错,主要是看宋太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历史的发展。

宋太祖的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200多年的分裂割据的局面。从而,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这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为了实现全国统一,他高瞻远瞩,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不动声色地玩了一个?#26479;酒释兵权?#30340;把戏。

这要从唐朝的藩镇割据说起。而藩镇的出现,与节度使的设置有关。唐朝先在沿边地区设立节度使。节度使的权限很大,总揽各州的军政大权。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对投降的叛乱分子,立即授以节度使名号,仍令其照旧统领旧部、就地。他们的属地逐渐变成了一个个小独立王国,被称作藩镇。

藩镇权势渐大,不听中央指挥,各自独立。这就是?#34281;镇割据?#12290;?#34281;镇割据?#26159;从唐代宗时[762年]开始的。自此以后,中国陷入了长达200多年的分裂局面。这种分裂局面,都是节度使专权,从而导致藩镇割据造成的。赵匡胤即位之后,曾同政治家赵普谈了一次话。他虚心地问道,我想平定天下长久不息的战乱,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赵普诚恳地回答,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对方镇的节度使,逐渐削夺他们的权力,限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精兵。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宋太祖豁然开朗。

?#26479;酒释兵权?#65292;就是他实施的第一个步骤。有一天,他专门宴请几位重臣。酒酣耳热之际,他说道,人生在世,无非是享受荣华富贵,并使子孙过上好日子。你们何不交出兵权,购置田宅,饮酒作乐,安度晚年呢?大臣们一听,全都明白了。第二天,他们就都老老实实地交出了兵权。宋太祖授给他们有职无权的高官,让他们在酒池肉林中度日。就这样,宋太祖不费一刀一枪,就收回了兵权。

为了使军权高度集中,宋太祖又创造了行之有效的?#26356;戍法?#12290;所谓?#26356;戍法?#65292;就是中央的禁军,要按期轮流到各地戍守。将领也要经常调换,使?#20853;无常帅,帅无常兵?#12290;这就造成了?#20853;无常将,将无常兵?#30340;局面。将兵之间生疏,有利于防止军队叛变。历史证明,这一方法,是防止军阀割据的成功举措。

宋太祖又针对当时的周边形势,提出了?#20808;南后北?#30340;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南,指的是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赵匡胤对他们采取了刚柔相济、软硬兼施的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他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迅速地灭掉了几个小朝廷,实现了南方一统。而对投降的国主,一律封以有名无实的高官,使他们享受荣华富贵。而换来的却是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

宋太祖也是一个善于纳谏的皇帝。有一次,有一个臣子立了大功,应予提拔,授给官职。但是,赵匡胤就是看不上他,不同意给他升官。直言敢谏的大臣赵普上奏,请皇帝批准给该人升官。宋太祖想,你啥事都管,这次我就是不答应你。看你怎么办。他带点挑衅意味地对赵普说,我就是不想给他升官,有法你想去!赵普不急不躁地答道,刑,是用来治罪的;赏,是用来奖功的。这是古今的道理。况且,刑罚是国家的刑罚,不是陛下你个人的刑罚。怎么能从个人的喜怒出发,想怎样就怎样呢!

这就是说,陛下你应该讲原则,不要耍小孩子脾气。一席话,说的宋太祖自知理亏,但奈于情面,他一言没发,站起来就回宫了。可是,固执的赵普却紧追不舍。宋太祖入宫,他就立在门外等候。出以公心的赵普,很有你不批准,今天就不善罢甘休之意。宋太祖一看,也没有办法,是自己不对,就批准了他的要求。

宋太祖终于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愿望。他经过了16年艰苦的南征北战,才结束了从安史之乱到十国纷争的200余年的割据局面。这是他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贡献。

宋朝之后是元朝。

元太祖

元太祖,名铁木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1162年出生。22岁,第一次称汗,是为蒙古乞颜部可汗。1206年,45岁的铁木真统一各部,建立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227年,66岁病逝。

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之一,是由于他的努力,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枣蒙古族。在他之前的数百年间,蒙古高原上部落林立,互不统属,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

铁木真,是铁匠的意思。铁木真的父亲叫也速该,是蒙古一个部落的首领。铁木真的母亲是月伦夫人。铁木真9岁时,他的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铁木真牢牢地记住了这一点。也速该的部众,纷纷离散而去。月伦夫人和几个儿子孤立无援,陷入困顿之中。而其对立面泰赤乌贵族,对其发难,也抛弃了他们。铁木真兄弟在苦难中逐渐长大成人。泰赤乌贵族认为,铁木真很危险,对他心存恐惧,想尽早除掉他。他们派许多兵,到处搜捕铁木真。铁木真在森林里躲藏了10多天,终于脱逃。少年的苦难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

铁木真牢记他的仇敌,一是杀父的塔塔儿人,一是害己的泰赤乌人。为了报仇,他想到了联合克烈部的脱里汗。这个汗,后来称王汗。他们有联合的基础,就是塔塔儿人是他们的共同敌人。而且,铁木真的父亲,也是脱里汗的?#23433;答?#65292;即盟友。但是克烈部地广人众,而且脱里汗又是父辈,要想同人家结盟,必须态度诚恳,谦恭。此时的铁木真,已经具备了政治家的素质。他经过深思熟虑,对脱里汗谦卑地说:?#20320;是我父亲的旧安答,像我的亲生父亲一样。我把娶妻时,妻子给姑父的礼物黑貂鼠皮袄,献给你。?#28982;后,恭敬地将皮袄献上。脱里汗看着眼前威武的年轻人,又受到如此尊重,十分高兴,便同意接纳他们。从此,铁木真就逐渐走上了振兴之路。

以后,经过征战分合,互有消长,经几个部落的共同推举,铁木真就作了蒙古乞颜部的可汗。这是他第一次称汗。时年22岁。这时在很多方面,他已经显露出领袖的才能。

1202年,强大了的铁木真,消灭了宿敌塔塔儿人。

同年,铁木真和王汗的联盟大军,又大败敌对诸部联军。

1203年,铁木真和王汗决裂。随后,铁木真消灭了王汗及克烈部。王汗的势力范围全部归铁木真所有,铁木真成为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势力。此后,铁木真的大军,所向披靡,消灭了太阳汗的乃蛮部。就这样,铁木真征服了几乎整个辽阔的蒙古高原。于是,就在1206年,铁木真再一次称汗。萨满教巫师进一称号:?#20320;是最高的君主,最高的主命你采用成吉思汗的称号。成是强大、坚强的意思。成吉思是这个词的复数。成吉思汗就是最高君主或王中之王。?#20174;此,铁木真就获得了这个独有的特殊称号。同时,成立了大蒙古国。这就标志着一个蒙古民族共同体出现了。

成吉思汗的第二个贡献,就是为建立大一统的元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军继续征讨,他削弱了金朝,灭掉了西夏。他死之后,他的子孙们又继续他未竟的事业。1234年,金朝灭亡。1279年,南宋灭亡。蒙古贵族建立了地域辽阔的元朝。从而,结束了唐朝末年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

成吉思汗还率领20万大军进行了野蛮的西征,经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的里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种行为应该彻底否定。
明太祖朱元璋
功绩一:
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征战,削平群雄,结束了蒙元的统治,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崭新而强大的国家,恢复了汉民族在传统中国疆域内丧失已久的政权。
说明: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天下大乱间,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朱元璋自参加红巾军不久,就以自己的英勇与才智获得赏识,并努力拼搏,终于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支劲旅的统帅,进而率军消灭了相邻的好几个比较强大的割据政权,然后北伐蒙元,一路势如破竹之下,很快就克复了元朝的都城大都(即今天的北京)。之后,朱元璋又经过几次讨伐,最终统一全国,建立了大明朝。
中国历史每逢乱世时,便是群雄逐鹿中原争夺天下的时候,但每次混战到最后,则又必定会回落到各家归一、天下一统的局面。而这最后的胜者,通常也总也有其胜出的理由。无论是刘福通、朱元璋,还是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对于腐朽的蒙元统治者来说,那当然都是正义之师;但若拿各支农民军互相比较的话,那恐怕就没有正邪之分了——各家都是为了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汉族人的政权不是?所以,朱元璋最后的胜利是无可指责的,他既非继承,也非窃取,而是全凭自己诚实的奋斗夺得这谁都可以奋力抢夺的天下的。事实上,历代开国皇帝中,朱元璋得国之正是罕有对手可比的。
为什么最终是朱元璋代表群雄、更代表人民完成了统一国家、结束战乱、恢复汉民族政权的使命?这究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我想,这固然是命运和上天对朱元璋的眷顾,却也是朱元璋自身才智、力量和德行等综合优势的最终胜出,比如朱元璋的军队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不犯,深得民心;比如他的军队将士齐心,整体战斗力极强,尤其能打恶仗、硬仗;又比如朱元璋在战略上高瞻远瞩,决策一贯正确,并且高参尽心、猛将云集……

功绩二:
恢复乃至极大地增强了汉族(也包括同被压迫的同为炎黄子孙的许多其他民族)的民族地位和民族自信心,修复并光大了已经大伤元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说:
元朝统治中国时,蒙古人对汉族施行多种种族歧视政策,比如,第一,老百姓被划分为四等人,汉族是最低一等;第二,杀死蒙古人者,偿命,杀死汉人的,罚交一头毛驴的价钱;第三,汉族老百姓所娶新媳妇的出夜权必须交给蒙古保长;第四,汉人不能拥有武器,连菜刀也只能几家合用一把,且由保长负责菜刀的保管;第五,汉人赋役沉重,常年生活在贫苦中,一旦遭遇灾荒那就性命难保;第五,汉族无有公职的普通百姓不允许取名字,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所以朱元璋本来叫朱重八,朱元璋这个名字和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名字一样,都是参加红巾军才取的)……
正是在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才得以取消了前朝种种落后、残酷的种族歧视政策,朱元璋并没有对蒙古人以牙还牙,而是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且互相尊重的政策,这使中国在民族和解的基础上再次迈向了繁荣与强盛。
明朝二百多年间,汉人之鲜明风骨在历朝历代可谓仅见,明朝军队包括海军在多次大的对外战争中所表现的强劲战斗力在总体上也比其他朝代要牛——这其实正是汉族恢复正朔地位后所建立起的极强大的民族自信心的集中表现。
至于朱元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恢复和广大,实际也是融合和贯通在他整个的军事活动和施政过程中的,比如朱元璋对乡村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普及,比如他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研读、推崇和运用,等等。举一个朱元璋为自己子孙后代取名的例子。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子辈取名以单字,如太子朱标、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这一辈的名字都带有“木”字偏旁;朱棣的三个儿子按朱元璋的意思分别取名为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都带“火”字偏旁)……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之术,长时期内都属中国传统文化中精髓之一。朱元璋在这样的事情上都给出了这般极富传统文化意味的规定,其对传统文化之领悟、钻研之深也可见一斑,其对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做之努力由此也可见一斑。
康熙
第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三藩是指三个降清的明将: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镇广东;靖南王耿继茂(父仲明、子精忠),镇福建。他要削平三藩,强化皇权。
第二,统一台湾,开府设县。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三,抵御外侵,缔结和约。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国在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表明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
第四,亲征朔漠,善治蒙古。蒙古成为清朝北部坚固的长城。
第五,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停止圈地,招徕垦荒,恢复生产。
第六,移天缩地,兴建园林。康熙先后兴建畅春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乾隆又大兴“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圆、万寿山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和圆明园等,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高峰。
第七,兴文重教,编纂典籍。他重视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全唐诗》、《清文鉴》、《皇舆全览图》等,总计60余种,2万余卷。

㈤ 考前如何复习高中历史

转载以下文章供你参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浅谈
福鼎一中 陈德康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适应新高考?三轮复习法是高三历史复习的一种好模式,我们应该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关键词】新高考 三轮复习法 更新观念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高考正向我们走来。我们将应如何应对?心若在,梦就在,一切将重头再来。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结合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备考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构建三轮复习模式
三轮复习法是经过长期探讨形成的科学有效的复习方略,符合当年高考和教材实际。我们应面对新课标实际,按照新课标要求,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新三轮复习模式和运行程式。一轮重基础、二轮重综合、三轮重训练,已成大家共识。但如何操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二种做法。
1、“基于教材、立足考纲”复习法
⑴复习内容及总体时间安排
轮次 时间 复习内容 命题范围 验收方式

第 暑期一个月 必修一 必修一 单元测试
一 9月初至10月中旬 必修二 必修一二 半期考
轮 10月中旬至12月初 必修三 必修一二三 单元测试
复 12月初至09年1月初 重大改革的回眸 单元测试
习 09年1月初至2月中旬 历史人物评说高考内容 模拟考(一)

第 09年2月下旬至 古代史 单元测试
二 09年5月中旬 近代史 高考内容 省检(一)
轮 现代史 高考内容 省检(二)
选修模块 单元测试


三 09年5月中旬以后 回归考点
轮 关注热点 高考内容 模拟考(三)
模似训练 模拟考(四)

⑵具体操作
第一轮复习仍是单元复习,其要求是紧扣课标和考纲,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地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合理、有序地培养通识能力,力求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综合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本轮复习的重点是抓基础,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全,不留死角;将基础知识落实砸牢,使之步步到位。
第二轮复习是按考纲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古代史包括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史包括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等专题。本轮复习时,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第三轮复习要紧扣教材,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高考的热点、难点,适当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联系和复习。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对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并注意调节学生考前心理。
⑶特点
该复习方法的特点:一是比较平稳,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是按照教材顺序,即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模块,循序渐进地复习,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复习状态。二是重在打基础,围绕着考试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温故知新,这对历史基础知识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讲,更为有利。
采用该复习法,特别要注意一个难题,即如何做到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尤其是要处理好第一轮与以前历史教学的关系,第二轮与第一轮的关系。有人把平时的学习比作在显微镜下观察部分事物,而把复习比作在望远镜下观察事物的整体。所以复习时应把教材重新组织,把它再加深提高,以促进消化和吸收。
2、“基于考纲,重整教材”复习法
⑴复习内容及总体时间安排

轮次 时间 复习内容 命题范围 验收方式

第 2008年暑 中国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中国古代史 阶段测试
一 假开始至 世界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中国近代史 半期考
轮 2009年1月 中国现代史 阶段测试
复 底2月初 选修一、选修四模块 世界古代史
习 世界历史
必修一、二、三选修一或选修四 期末考试

第 09年2月 中国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模拟考(一)
二 中旬至 世界历史(古代—近代—现代) 高考内容 省检(一)
轮 09年5月 选修模块 省检(二)
中旬 模拟考(二)

第 09年5月 回归考点
三 中旬以后 关注热点 高考内容 模拟考(三)
轮 模拟训练 模拟考(四)

⑵具体操作
第一轮复习,建立基于考纲和课标的整体搬家式的通史复习架构。即按考纲的内容时序体系,将按课程标准所设专题编写的教材知识整体分配到这一复习体系中,不作大的改动,保证原有教材的完整性,但又使学生能够有一些通史感。如中国古代史包括: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和考纲进行全面复习、扎扎实实、逐专题逐课地复习;知识求面、求广暂不求深;求基础暂不求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线索求大暂不求细;同时注重学生识记、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第二轮复习,立足考纲、重整教材,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通史”,注重史实归类整合、注重阶段特征。第二轮复习要求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将散见于必修教材各专题、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具体操作:组建14个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单元,如中国古代史包括:单元1“先秦”、单元2“秦汉”、单元3“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单元4“宋元”、单元5“明清(1840年前)”。每一单元下设以下内容:建立时序、阶段特征、知识结构、同步训练。第二轮复习要求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把学过的知识简单化、规律化、系统化。学习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复习则是由厚到薄的过程。通过第二轮复习,引导学生借助比较、组合、删减、抽象等思维过程,获得一个更核心更简单的规律性知识框架,将学科知识变成学习者的知识。
第三轮复习,主要任务是重新回归考点,巩固考点,并进行模拟训练。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根据考纲,我们必须再回到考点上,根据考点深度与难度,同考点进行一次对话与交谈,在对话中进一步加深对史实的了解。最后阶段的训练,要注意试题的质量,强调等到时等量训练,应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答题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答题的最佳路径。
⑶特点
该复习方法的特点:一是比较灵活,根据课标和考纲,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使各轮次学习和复习有了明显区别,从技术上避免了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历史基础较好的学生,教材经过重新整合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提高。
采用该复习法,特别要注意一个难题,即如何重新整合教材?尤其是第二轮复习,要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将散见于必修教材各专题、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每一单元下设以下内容:建立时序、阶段特征、知识结构、同步训练。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备课量,也对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

二、更新观念迎接新高考
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我们改变落后的观念。只有改变旧的观念,才能经得起新高考的检验。
1、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
通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较突出地体现了三种史学观念—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对这三种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新课程高考的基础”。[1]
⑴唯物史观
建国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是依照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建立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唯物史观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以罗荣渠为代表的现代化史观备受瞩目。尤其要关注以下几个现代化史观的观点。
①现代化定义: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阶段进程。从广义来看,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进而引发了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系列领域的深刻变化。而从狭义来看,则可以理解为第三世界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但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现代史观认为,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无非是经历了三次大的跃进——工具制作和火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而同一生产力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生产关系。例如工业生产力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有可能导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有可能导致既包括社会主义因素,又包括资本主义因素的生产关系。
③非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过去我们对非经济因素的评价,仅局限于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但现代史观认为,事情绝非如此简单。亲缘关系、宗教观念、政治权力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时是非常致命的。
⑵文明史观
我国研究文明史的学者中,马克垚教授和赵林教授是比较突出的两位。下面简要归纳文明史观对新课程教学的影响。
①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在旧课程中,我们的教学体系是以五个社会形态的变化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而文明史观有更多样的分类方法。例如,根据文明形态,可以分为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等;根据地域特点,可以分为古代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等;根据宗教特点,可以分为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中国儒家文明等。
②文明史观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以文明作为研究单位时,就不可能一一照顾到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的变迁线索,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的时间和地域来把握历史发展的宏观特征,即以更广阔的视野,突破国别史、朝代史的界限,才能更好地挖掘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我们把“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为一个专题,其立足点就是把它视为人类近代政治文明的一个进步。在讲述这一制度文明时,涉及英、美、法、德等多个国家,正是这些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才显示出代议制的特征。
③文明史观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虽然都属于文明的不同剖面,但它们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未存在教条化的谁决定谁的的问题。例如,建国后毛泽东极其强硬的对外政策成为了新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不是单纯由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所能够解释得通的,这需要从毛泽东的个人性格和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④文明史观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中学历史课程存在的理由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社会,而非进行历史专业教育。例如,我们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完整的古希腊罗马的内容,只强调当中的民主精神和法律精神,因为这是古代文明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而且这些精神产品至今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社会。
⑤文明史观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历史最激动人心的一面倒不是英雄们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传奇故事,而是老百姓的桌上餐、身上服如何静悄悄地改革。例如,隋唐的均田制不只是一项国家政策,它直接关系到每个农民有多少田可耕;哥伦布到达美洲不只是他个人的伟业,还影响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⑥文明史观的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史学与各学科联系姻成为了大趋势。例如:“从近年的研讨题目看,经济—社会史的探讨范围涉及经济发展、农业、工业、贸易与金融的变化,人口、国家社会政策、家庭及社会关系、女性问题、科学及生态、习俗与信仰等各个方面。”[2]
⑶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在我国较早倡导这一理论的是历史学家吴于廑先生。全球史观对我们教学和命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特征之一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强调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②全球史观的兴起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于沛先生曾指出:“‘全球历史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科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但它首先是时代的产物,即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所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延续至今,在20世纪下半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3]
③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如果说唯物史观以生产力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文明史观以文明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那么全球史观是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所谓的“社会空间”,是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可大可小,但当中的内容却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每一个个体。例如,一种疾病可能在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庭中存在,同样,也可以在一个国家、一个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传播,理论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受传染的可能性。在此思路下,移民史、疾病传播史、宗教传播史、植物传播史、气候变迁史、生态演变史、风俗流变史、语言演变史等应运而生
④人类的主观行为在社会规律的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全球史观并不太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中性的,它并不注定要进步,也不注定要倒退,它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干了些什么,如果他们干了聪明的事情,这个社会就会进步,如果干了愚蠢的事情,这个社会就会倒退。因此,个人对历史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一些偶然的因素也会极大地改变历史的面貌。例如,18世纪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并非必然的,它是由很多偶然的因素导致的,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薯的全球种植。
⑤全球史观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例如,我们讲郑和下西洋的盛举时,强调明朝国力强盛,而全球史观学者却认为:除此之外,当时印度洋上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海上霸权真空——阿拉伯人势力衰落,土耳其人忙于中东事务,欧洲基督教徒尚未称霸,这才给了郑和下西洋千载难逢的机遇。
2、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传递了许多新的观念,如“新课程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4]基于高中新课程的高考历史复习在观念上也关注以下几个个方面。
⑴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本”
作为教师,我们习惯于从“教”的角度去设计教学。以“教师为本”的复习课,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难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要特征的高考改革。我们认为,高三历史教学要牢固确立“学生为本”、“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的备考观。面对新高考,历史教学必须从关注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到“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上来;从关注“这道题我布置学生做了没有”转变到“这道题学生能从中悟出多少”上来,使历史复习备考实现从勤奋型向效益型的转变。
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教学设计的侧重点应放在导读、导学、导练、导评上。“导读”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本上圈、划、注、摘、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提纲、提炼学习要求等,在做导读设计时可多通过一些提示性设问来引导学生阅读。“导学”强调的是教师的释疑解惑,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导练”强调的是教师对训练试题选择的把握和监控,试题应有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切忌沦为题海战术。“导评”关注的是试卷讲评课,有练必改,有改必评,评要到位,查找问题,不断提高。
⑵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材”
“以本为本”曾长期左右着我们的教、学、考。在“一本教科书”下,死教、死背、死考,弄得历史教学死气沉沉。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共有四种版本,“以一本教材”命题已成为历史,课程改革推动着高考命题必须超越教材命题。超越教材命题,昭示着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成为复习的固定蓝本,为此,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整合意识,重构复习教材。重整教材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应以课标为依据,以人民版和岳麓版教材为平台,着力整合各种资源,剔除其中远离课标的知识点,统整二种版本教材的交叉知识点,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从而搭建一个适合全体学生展开高效历史复习的新舞台。另外,审慎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一般说来,必修内容可以体现在选修部分的命题中,必须适当注意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
我们认为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应注意整合下列三类资源:资源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福建省历史科高考考试大纲》。资源2: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3,选修1、2、4;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3,选修1、2、4。资源3:2007年和2008年新课程省份高考历史试卷
⑶从“注重强度”到“注重效率”
实践证明,单靠延长学生滞留学校的时间、加班加点、加大学生学习强度,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科学备考、注重实效才是取胜之道。如何提高效率?一是,要通过对课标、考试大纲和多种版本教材的研究,从中发现、提炼核心知识点、主干知识。二是,要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复习课要注意精讲多练,“精讲”要讲得必要、讲得明白、讲得精彩,“多练”要强调用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三是,要加强学生考试技能的培训,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答卷规范化的训练。为此,要求学生做到:其一,要严格按照答题纸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答,特别是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对应好答案与设问的顺序,以防颠倒错位。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①②之类序号分隔,使要点突出,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整齐洁净。书写字体要大小适中,防止过小或过大。其二,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用史实说话,避免文学化语言。
⑷从“浮于表面”到“细节落实”
有的学生,平时说起历史,好像什么都知道,可是考试成绩却令人失望。究其原因:平时学习历史喜欢夸夸其谈,浮于表面,学习不踏实、不落实,历史基础知识薄弱,所以,经不起历史考验。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上课+不落实=0;布置作业+不检查=0;100-1≠99=0;抓住不落实的内容+追究不落实的学生=落实。细节决定成败。
在此,着重谈谈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最基础的东西最有生命力,最基础的东西最具有迁移力。历史复习如何落实基础知识?一是,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去落实,对教材中的考点内容既要理解更要准确记忆;二是,通过迁移去落实,借助图片资料、文献资料去深化,通过不断变换学习材料,使学生既有新鲜感,又能提高效率;三是,通过训练去落实,围绕着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答,从而检验学习效果;四是通过联系去落实,即通过联系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考点内容予以纵横联系,使学生理清了头绪,减少了相互混淆,加深了理解记忆。
⑸从“闭目塞听”到“关注热点”
以往,我们经常以“不变应万变”、“以本为本”的态度对待各种热点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照样能指导学生参加高考。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对的。热点问题是历史命题不可回避的兴奋点,热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桥梁”。它能充分体现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寻找热点要注意把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结点(切入点)。具体地说,要求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就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其可能从哪些角度设问,涉及到哪些知识点,怎样规范答题,切忌泛泛而谈、过于空洞抽象。要把热点问题考点化,并设计成具体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热点问题为背景的试题,其设问的角度大都很小、很具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
热点问题除了我们平常所讲的“社会热点”,还应包括“学科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要结合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当今世界各个方面。关注“学科热点”,要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课程改革动态、高考试题研究等方面。关注“学科热点”时要注意:一是学术动态要与历史教学实际适当联系;二是课改动态要与教育法规相结合;三是试题研究要与新课程改革省份高考试题特点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3).
[2]侯建新.经济—社会史: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M]//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于沛.全球化和全球历史观[J].史学集刊,2001(2).
[4]陈伟国.基于高中新课程的历史复习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08(1).

㈥ 也界历史作者是谁

书名:《世界历史》
作者:于沛、陈启能、宋正海、郑群

㈦ 世界历史的内容介绍

中国世界史研究的产生和发展》 于沛 著 《世界历史》第1册。从学术史的层面阐释了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萌生、产生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各历史阶段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方法、创获与所呈现出的特征。《人?自然?历史》 陈启能 等著 《世界历史》第2册。从考察各种人类集团(种族、民族、国家、社会)走过的不同道路着手,比较其历史发展的异同,提出并探讨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共性的重大理论问题。《世界史研究的视角和模式》 姜芃 等著 《世界历史》第3册。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概括了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整体性和历史性特点,并对其今后具体研究内容方面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和预测。《古代社会物质文明》 刘欣如 著 《世界历史》第4册。以古代和中世纪历史上具有开拓性、革命性影响的物质文化及相关物质文化为线索,深入考察了生产工具的改进、农牧业的发展、科技进步等物质文明的成就及世界范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工业化历程》 王章辉 著 《世界历史》第5册。系统地考察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社会变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等。《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 吴必康 著 《世界历史》第6册。系统地考察了现代科技进步的主要发展阶段、基本内容和条件、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及其社会影响、现代政府的科技职能和科技政策,以及科技竞争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的影响等。《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 俞金尧 等著 《世界历史》第7册。从城市的功能入手,考察和分析了历史上不同经济条件下城市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工业化进程中世界体系结构内的城市功能,注意比较不同地区、国家的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西方国家政府与市场经济》 张丽 等著 《世界历史》第8册。以20世纪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经济职能的形成演变、政府调控作用的发展和变革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西方各国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考察其利弊得失。《古代国家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徐建新 等著 《世界历史》第9册。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观点,揭示了世界史上国家起源的历史过程,并通过各个典型地区国家起源及发展道路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世界各地国家起源及其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书中对该研究领域中一些有争议的重要问题,也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中古政治制度》 侯建新 等著 《世界历史》第10册。在对中世纪西欧政治制度和秦代以后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了考察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古政治制度对国民生活和社会经济运动的影响。《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武寅 等著 《世界历史》第11册。以西方民主制度的诞生、发展、运作、调节、趋势为主线,揭示这一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展现的多样性,分析这一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 冯秀文 等著 《世界历史》第12册。通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政体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展示了发展中国家政体的多样性。通过对影响发展中国家政体选择诸因素的分析,阐明了政体是诸因素矛盾运动的合力的结果,它的出现具有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 黄立茀 等著 52元《世界历史》第13册。一方面考察了20世纪15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前提,探讨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共性与特殊性;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各国政治体制模式作了比较研究,比较各种体制类型的共同点与差异。书中还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作了前瞻性探讨。《古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 刘健 等著 《世界历史》第14册。在概述古代民族形成和宗教起源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叙述了古代西亚、北非及南亚等地区民族从游牧到定居的发展过程及发展阶段,研究了民族扩张、融合、冲突与宗教的关系,揭示了宗教从自然崇拜到普世宗教的发展历程。《中古时期的基督教与民族》 郭方 等著 《世界历史》第15册。系统考察中古时期基督教与民族的关系。对早期基督教与罗马帝国各民族的关系,民族大迁徙时代基督教会与各民族关系的变迁,罗马教会势力的鼎盛与“基督教世界”观念的发展,宗教改革与罗马教会改革及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等,都有深入研究。《中亚民族与宗教》 林梅村 著 《世界历史》第16册。对中古时期错综复杂的中亚民族与宗教关系问题,包括匈奴人与蒙古草原民族之萨满教、贵霜帝国及其宗教、粟特人与袄教、景教在西域的传播、回鹘汗国与摩尼教、喀嗽汗王朝与伊斯兰教东扩等,作了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基督教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 彭小瑜 著 《世界历史》第17册。从丰富的基础史料出发,综合运用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及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世界近代史上的基督教与民族国家关系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二十世纪的民族与宗教》 张建华 等著 《世界历史》第18册。以现代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线索,探讨了20世纪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关系,着重研究了中东、巴尔干、南亚、东南亚、苏联境内各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关系,探寻民族、宗教矛盾产生的原因,探寻民族、文化融合的基础。《战争与古代社会》 易建平 等著 《世界历史》第19册。系统地考察了战争在古代政治文明起源与演变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了战争对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战争与近现代社会革命》 汤重南 等著 《世界历史》第20册。通过对近现代历史上英、法、美、俄、中等有代表性的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或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夺取政权而实现社会革命的历史考察,具体阐述战争在催生近现代社会革命中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康春林 等著 《世界历史》第21册。在考察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资本主义世界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扼要地叙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留给后人的经验教训。《战争与经济、科技发展》 张经纬 等著 《世界历史》第22册。依照历史发展的线索,通过分别考察农耕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后工业文明时期战争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关系,阐明了在世界历史上战争与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关系。《战争与当代国际安全》 张晓华 等著 《世界历史》第23册。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战争进行个案分析,阐述了当代战争的性质与特点、战争对战后国际安全格局的影响及战争与和平的对立统一关系。《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 李春放 著 《世界历史》第24册。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阐明了古代农业文明时期是全球国际关系体系的孕育期;近代工业文明时期是全球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期。分析了世界大战、政治革命、经济危机对全球国际关系体系的影响,考察了二战后全球国际关系体系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殖民扩张与南北关系》 高岱 等著 《世界历史》第25册。对殖民主义的兴起,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在二战后的危机,二战后非殖民化的进程,、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经济独立的斗争,第三世界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关系等作了系统的考察。《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刘子奎 等著 《世界历史》第26册。对东西方冷战的起源、危机,东西方的局部热战,东西方在第三世界的竞争,东西方的缓和、交流与合作,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对东西方关系的影响等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战后西方联盟》 周荣耀 等著 《世界历史》第27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联盟的形成与美国盟主地位的确立、日本与德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及影响、民族民主运动对西方国际关系的冲击及冷战结束后的西方国际关系作了系统的考察。《古代西方关于人的观念》 赵文洪 等著 《世界历史》第28册。在探讨古代中国、欧洲思想观念对学术和艺术的影响、重要的学术和艺术成就、学术和艺术发展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从观念形态角度考察了人在同自然和同人的关系中的地位的历史演变情况。《古代东方思想文化》 宋岘 等著 《世界历史》第29册。对古代印度、古代伊朗、古代中亚及古代朝鲜与日本等地区思想文化作了系统的叙述。《近现代西方公民权利观念的发展》 刘军 等著 《世界历史》第30册。对西方权利观念的起源和形成及资产阶级形成以后各个时期的权利观念的演变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孙耀文 等著 《世界历史》第31册。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对世界历史上存在的种种社会主义流派作了具体的、历史的考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论了种种流派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马龙闪 等著 《世界历史》第32册。以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经历的几个时期为基本线索,研究了近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的发展给人类思想带来的巨大变化,探讨了近现代交通、印刷技术、通信、视听技术等给人类文化传播、交流及文化观念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科技发展给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带来的消极影响。《十六世纪前的中国与世界》 纪宗安 等著 《世界历史》第33册。考察的是从中国春秋时期起至16世纪中叶间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内容涉及汉唐时代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儒家文化的传播及影响、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及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等。《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张顺洪 等著 《世界历史》第34册。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三百年间,是中国封建文明从鼎盛走向衰落的时期。而这个时期,西方社会却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开始时,中国仍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而当这个时期结束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本书集中考察了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及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变化。《近代中国与世界》 汪朝光 等著 《世界历史》第35册。从西潮冲击下的中国、西方物质文明与近代中国、西方精神文明与近代中国、世界格局中的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五个方面考察了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新中国与世界》 顾宁 等著 《世界历史》第36册。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及与国际组织的交往等作了系统的考察。《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吴恩远 等著 《世界历史》第37册。从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科技教育、外经外贸、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秩序等方面系统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后与世界的关系。《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下) 孟庆龙 等著 《世界历史》第38册。本书在较广泛地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世界历史自古代至2006年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作了细致的梳理。在体例上,注重点、线、面结合,疏密有致;在取材上,视野宽阔;在表述上,注重严谨、准确、客观,是一部兼具知识性与学术性的工具书。

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怎么样

简介: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5月,前身为1959年设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的世界历史研究组;1962年扩建为世界历史研究室;1964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研究室的基础上扩编,正式建成世界历史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汪世汉、陈翰笙、刘思慕、朱庭光、张椿年、廖学盛、武寅、于沛先后任所长,主持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工作。
注册资本:132万人民币

㈨ 今人该怎样研读世界史

■“出乎史,如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历时5年,煌煌76种90册之巨的宏大的汉译世界史出版工程日前竣工。这套由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以及东方出版中心联合推出的《世界历史文库》,一经问世即引起史学界的关注。
世界问题也是中国问题
据介绍,与国内其他的同类历史书相比,《世界历史文库》的特点在于不仅收入了广受注目的国别史、全球史、当地史,更注重拓展和创新,引领对历史新角度空白点的挖掘,既涵盖了比较新颖比较热门的地理史、海洋史,又补足了在国内属于稀缺品种的若干国别史。
在研讨会上,来自史学界的与会学者表示:在全球化时代,关注世界各国各地区文明发展的源流、现实和未来,不仅仅是新世纪人文学科的一个重点课题,也是许多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强烈兴趣之所在。
甚至,关注别国热点,不亚于关注自身状况,也已经成为心态开放、视野开阔的许许多多当代中国人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如今,中国国力逐渐增强,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问题既是世界问题,世界问题也是中国问题,认识、研究、解决中国的问题,也应该从世界的视野来观察,了解世界历史的必要性越发显著。同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
国别史在今天过时了吗
然而,今人又该怎样研究世界史?如何看待国别史?学者们的视角则各有不同。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副研究员黄艳红认为,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历史的认知跟现实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没有一劳永逸的历史雏形。他举例分析说,比如说“太平洋史”,这类著作是有一点超越我们过去传统国家议事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引起一种新的历史思维,即不要老是以国别史为主。
那么,做国别史的研究在今天是否有些过时了呢?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高毅指出,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像国别的历史,用单独民族国家的眼光研究历史的做法,几乎是越来越不合时宜。而国际史,则是跨国家、跨文化地研究历史,因为不管是哪个国家,都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全球的眼光。
高毅说,我们研究世界的历史,外国的历史,要有一个大的格局,要把中国纳入进来,做比较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国别史这样一种研究乃至它的出版、介绍是越来越不合时宜了。但他同时亦表示,尽管如此,国别史的东西,对当下的中国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学术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好的国别史著作的引进、翻译、介绍还是必要的,对学术发展有它的意义。
新的眼光与经典的生命力
由于世界史、国别史基本上都是以译著出版,那么翻译谁的版本、什么版本就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
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家出版公司,做了儿童世界史读本,图文并茂,很漂亮。但是,用了3个篇幅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却没有苏德战场。“这是什么意思?现在有些西方历史学家,是有意识地在抹煞苏联红军在二战当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倾向,很多刚出现的历史书,好像完全没有苏联。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我不认为最新出来的书就一定是最好的书”。
钱乘旦表示,其实最新出版的书实不见得比以前写得好。有一些经典性的著作,它已经被格式化,大家都认为是好的,这才是真好。“刚刚拿出来的东西,也可能会提出一些这样的观点、那样的观点,你觉得似乎是很新鲜,让大家觉得以前没有读过这样的东西,现在提出来了;但我觉得它不见得比经典的东西有生命力”。
说到国别史该翻译谁的版本的话题,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于沛看来,特别是亚非拉美的国家历史,大部分是美国的成果、西方的作品。怎么能够选择出那些尽最大可能反映接近其国家历史的发展的版本,这样的过程确实很艰苦。
钱乘旦则认为,现在关于世界的历史,在相当的程度上是被(英文)化的。如果翻译的作品全部是西方人,特别是英美作者的著作,通过他们去认识世界这会不会有问题?
“打个比方,比如说俄罗斯人,他为了了解中国的历史,要翻译一本中国史,他找什么书,他找美国人写的中国史翻译过去更好,还是翻译一部中国历史学家写的中国史更好呢?我认为对俄罗斯人而言,更加能够让他们明白中国历史的,一定是中国的历史学者写的中国史。”钱乘旦如是说。

㈩ 《大国崛起》主要内容

内容概括: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

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该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意在“让历史照亮行程”。

(10)世界历史100集于沛扩展阅读:

分集剧情:

1、第一集:海洋时代

15世纪,欧洲大陆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迪亚士、达·伽马等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

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当麦哲伦船队(麦哲伦本人在菲律宾意外身亡)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

2、第二集:小国大业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

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

3、第三集:走向现代上

16—17世纪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关键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4、第四集:走向现代下

18—19世纪,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

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

5、第五集:激情岁月

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籍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巴黎城就在那一时期诞生。

路易十四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培育了国民对思想文化的推崇,席卷了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法国得到了普遍传播。

启蒙思想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而法国社会一直无法解决的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阅读全文

与世界历史100集于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