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历史上四大巾帼女英雄是
花木兰:
姓魏,名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穆桂英:
传说故事人物。生长于山东穆柯寨,寨主木羽之女,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因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在抗击辽的入侵时,她飒爽英姿,跃马横刀,与杨家诸将领一道,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宗保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死去后,佘太君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征西时,她已五十岁,但她锐气不减,仍挂先锋印,一马当先,力战番将。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民间以“穆桂英挂帅” 、“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流传最广。
樊梨花:
“薛家将”中人物。原为寒江关关主樊洪之女。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武艺高强,神通广大的女英雄。
梁红玉
梁红玉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原籍池州,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起义,祖父和父亲因贻误战机被杀,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朝廷派童贯率军平定方腊,最后方腊被韩世忠所捉。
平定方腊后,在庆功宴上,韩世忠与梁红玉初次见面,二人对视生情,终成眷属。他们相亲相爱的生活一直伴随着战争度过。梁红玉有身孕后留在京城,却被苗傅和刘正彦扣押,但二人碍于韩世忠的勇猛并不敢难为他们母子。
此时宋高宗没有行动的自由,隆裕太后和宰相朱胜非密派梁红玉驰往秀州,催韩世忠前来救助,并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韩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授武胜军节度使。
这年冬天,金人再度进犯,从黄州和采石矶两处渡江,直逼临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韩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节金兀术下战书与韩世忠,约定第二天开战。韩世忠听从梁红玉的计策把宋军兵分两路,看中军摇旗为号,进行包围截杀。结果金军大败。韩世忠放声高歌: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光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龙虎啸,凤云泣,千古恨,凭淮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把唾壶击碎,问蟾蜍,圆何缺?
有奸细向金兀术献了一计: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烧毁韩世忠战船。但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策以少胜多,围困敌军近五十天,使金军不敢随便渡江侵犯。
岳飞被害后,韩世忠也被罢去兵权,他索性辞去官职,与梁红玉白头
Ⅱ 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的目录
1.中国第一位女统帅——妇好
作为一个女人,商王朝妇好拥有一个个无上的荣耀,她不仅是至高无上的尊贵王后,国家大事的实际决策者,还是全国军队的大统帅,是征战沙场、战功赫赫的国之干将。据文献记载(甲骨文),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统帅,堪称中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正是因为妇好的存在,商王朝在后人的眼中更显威严和荣耀。
重见天日的妇好墓
“武丁中兴”的头号功臣
王朝的实际决策者
生前受宠死后犹荣
2.教育界的先驱——孟母
孟子是中兴儒学的“亚圣”,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礼教和传统道德的核心人物。而他的成名成家与母亲的谆谆教诲密不可分。孟母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女性,她很重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十分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开启了成功育人的先河,堪称教育界的先驱者。其“三迁择邻”、“买肉啖子”、“断织劝学”的故事妇孺皆知,已经成为天下父母教育子女的样板。
三迁为儿择良邻
言传身教的力量
不做儿子的包袱
3.丑女为国定邦基——钟离春
如果说美貌是任何女子一生追求的东西,那么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应该是不幸的。但是丑女钟离春则是一个例外,她深知自己外貌丑陋,所以她博览群书,具有安邦治国之才能,她辅佐夫君齐宣王成为历史上一代明君,使齐国成为六国之佼佼者,不仅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的存在,而且任何美女俊才都无法撼动她的地位。
智谏齐王被立后
巧解秦楚之刁难
智夺鄄邑显其能
4.自刎楚帐,芳华千秋——虞姬
虞姬本是一名弱小的女子,生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她为了不拖累项羽,毅然作出了一个常人难以做到的悲壮决定--拔剑自刎。此等豪迈曾令多少男儿为之汗颜,其情义,惊天地,泣鬼神,打动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美人血,英雄泪,千年传颂。
随君出征,冲锋陷阵
垓下之围,儿女情长
5.万里和亲第一人——细君公主
说起远嫁异域的和亲公主,汉代的王昭君和唐代的文成公主家喻户晓,但西汉公主刘细君远嫁乌孙的故事,却蒙尘千年,鲜为人知。事实上,刘细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万里和亲的公主,她比昭君出塞早了72年,而且是皇室真正的金枝玉叶。她以自己的美貌、才华、善良、坚韧,成功维系了大汉王朝和乌孙古国的和平发展,而且她还是汉代女性抒情诗的第一人,也是琵琶治乐的第一人。
为保边境走西域
不辱使命佐乌孙
千古绝唱留芳名
长眠塞外少人知
……
6.中国人的“自由女神”——卓文君
7.和番为国的美“落雁”——王昭君
8.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班昭
9.乱世中崛起的史诗第一人——蔡文姬
10.留得清白在人间——绿珠
11.书法史上的一朵奇葩——卫夫人
12.“人中之凤”式人物——谢道韫
13.坚持一统反分裂,善事三朝力靖边——冼夫人
14.从风尘女到一品诰命夫人——红拂女
15.李家王朝的开拓者——平阳公主
16.智慧与文明的使者——文成公主
17.千古奇女子——花蕊夫人
18.四代忠烈成就千古功名——佘太君
19.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20.从青楼走出来的“退金’’夫人——梁红玉
21.她把美丽带给了人间——黄道婆
22.首位正式入编制的女将军——秦良玉
23.十几万大军我号令——王聪儿
24.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秋瑾
25.民国“第一夫人”——宋庆龄
26.风尘侠女,护国军魂——小凤仙
Ⅲ 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豪杰有哪些
【妇好】
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花木兰】
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
【冼夫人】
原名冼英(公元522年-公元590年),广东高州人,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冼夫人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51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唐高祖女平阳公主】
(?年--623?年)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
【樊梨花】
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折太君】
(即是历史上的佘太君),名赛花,西京大同人,乃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扆之女。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扆镇守府州,善于骑射,配与北汉名将杨业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
【穆桂英】
《杨家将》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将通俗演义》中人物。原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梁红玉】
(1102-1135年),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
【秦良玉】
(1574---1648年)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军事家。曾率“白杆兵”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死后南明朝廷追谥曰“忠贞”。
冯婉贞
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了北京以后,到处杀人放火,抢夺财物。这种暴行很快扩大到郊区。离圆明园5公里光景,有一个小村子,叫谢庄。庄上有个精通武艺的冯三保,他18岁的女儿婉贞,从小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也学得一身好武艺,骑马射箭,舞刀弄枪,样样精通。冯婉贞向父亲提出:敌人有洋枪洋炮,咱们应当利用自己使用大刀长矛的优势,冲到敌人跟前去拼杀,让洋人的枪炮发挥不了作用。冯婉贞率领青年们在距离村子两公里的一片茂密的树林里隐蔽起来。下午四点钟,刚在谢庄吃过亏的侵略军果然抬着大炮来了,这次他们来了约 600人。当敌人来到树林旁边的时候,冯婉贞拔出大刀,奋勇当先,率领青年们向侵略军冲去。侵略军遭到这突然的袭击,非常惊慌,队伍立即大乱。他们想放枪,可是距离太近,不能放,只好勉强用枪上的刺刀与青年们进行搏斗。冯婉贞带领大家,挥舞着大刀、长矛勇猛砍杀,侵略者招架不住,就纷纷败退。狡猾的敌人急于想摆脱这短兵相接的困境,以便用洋枪射击。冯婉贞看出了敌人的诡计,率领谢庄的青年步步进逼,迫使侵略军始终不能用洋枪来射击。这一仗,一直打到黄昏,英勇的谢庄青年打死侵略军100多人。剩下的敌人,不得不丢下长枪大炮,仓皇逃跑了。侵略军受到这次打击后,再也不敢来侵扰谢庄了。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迟昭平
平原县城南人,生卒年月无考。迟昭平也于吕母起义的同年秋,聚众数千人在河阻中,,现平原城西南,,举行起义,抗官税,荡府衙,杀豪绅,掠贵族,扶危济弱,分粮与贫苦百姓,一时声威大震,成为众豪杰中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领袖。由于斗争形势的发展,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夏,迟昭平部与徐异卿部汇合,战斗在平原、富平、乐陵、无棣、盐山等地,队伍很快发展到10万之众。这支农民起义军,不但攻县郡,杀贪官污吏,抢府衙官库,砸地方牢狱,拯求身隐囹圄的无辜百姓,给王莽统治集团以沉重打击;同时,他们也袭击地方豪强的营堡、乡聚,,乡镇民团,,,无情的打击那些宦官、王孙、公侯,没收他们剥削的粮食和财物,分散给贫苦百姓,深受广大贫民的拥护。起义军的风暴,动摇了王莽统治集团的政治基础,于地皇四年,,公元23年,,彻底崩溃了。由此,迟昭平的名子和业绩,也载入秦汉农民起义史。
秋瑾
1907年7月15日凌晨,一位女英雄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英勇就义。她,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仅32岁。她,就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秋瑾,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秋瑾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她少年时热情而倔强,最钦佩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本已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更是危象丛生。秋瑾救国情切,愤然赋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她不愿“与世浮沉,碌碌而终”,热望把裹在头上的妇女头巾换成战士的盔甲,像花木兰那样,效命疆场;她曾感慨地说:“人生处世,当匡济艰难,以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身其身乎?”1904年,她毅然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只身东渡日本求学。
在日本,秋瑾积极地投入了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斗争。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后,她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秋瑾还联络当时留日的女同学,组织“共爱会”,自己任会长。清政府勾结日本政府,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压迫留日学生,秋瑾愤然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1906年,她由徐锡麟介绍,加入了光复会。她和一些同志在上海设立革命机关,并主持《中国女报》,第一个提出创建“妇人协会”的主张,为近代妇女解放吹响了第一声号角。
1906年,秋瑾返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大通学堂原为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是光复会训练干部、组织群众的革命据点。在大通学堂,秋瑾为了进一步训练革命力量,成立了“体育会”,招纳会党群众和革命青年,进行军事操练,并积极联络浙江各地会党,组成“光复军”,推举徐锡麟为首领,秋瑾任协领,积极地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
1907年5月,徐锡麟准备在安庆起义,秋瑾在浙江等地响应。但徐锡麟起义计划泄露。7月6日,徐锡麟仓促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安庆发动起义,由于准备不足,起义很快失败,徐锡麟也被捕牺牲了。安庆起义的失败,使秋瑾主持的浙江地区起义计划完全泄露,形势十分危急,同志们劝她暂避一时,她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坚决留在大通学堂与前来包围的清军作殊死战斗。因寡不敌众,秋瑾不幸被捕,于1907年7月15日英勇就义。
Ⅳ 中国古代的巾帼有那些
历史有明确记载的:
隋代的【冼夫人】
明末的【秦良玉】
唐代的【平阳公主】
宋代的【折太君】、【梁红玉】
清末的【冯婉贞】
Ⅳ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巾帼英雄她们对那个时代有什么影响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名曌,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继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唐中宗时为皇太后(683年—690年),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705年退位。
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生活在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本名武明,14岁入后宫为才人(正五品),唐太宗赐名媚,人称“武媚娘”。高宗时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改尊为“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等。后世通常称武氏为“武则天”或“武后”。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官至明朝的光禄大夫、忠贞侯、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提督、一品诰命夫人。
《明史》、《南明史》等史书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
根据重庆官方对秦良玉所遗留下来的衣物等遗物测定,其身高约1米86左右。
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北京宣武门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门上刻“蜀女界伟人秦少保驻兵遗址”十二大字)。
平阳公主
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义兵起,公主于鄠县庄,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略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甚众,得兵七万人。公主间使以闻,使者至,高祖大悦。及义军渡河。公主引精兵万馀,与太宗会於渭北,与其驸马柴绍,各置幕府。营中号为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於他主。及薨,追谥曰昭。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吴中金石记折克行碑 》中记载: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县孤山堡南,叙折太君事,世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杨继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折太君即是历史上的佘太君。
穆桂英
传说故事人物。生长于山东穆柯寨,寨主木羽之女,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因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在抗击辽的入侵时,她飒爽英姿,跃马横刀,与杨家诸将领一道,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宗保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死去后,佘太君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征西时,她已五十岁,但她锐气不减,仍挂先锋印,一马当先,力战番将。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民间以“穆桂英挂帅” 、“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流传最广。
花木兰:姓魏,名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杨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Ⅵ 中国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哪些巾帼英雄
中国自古以来,出现过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虽然古代女子的地位不如男子,但在乱世之中,为国家,为民族,女子同样是巾帼不让须眉。
一、妇好
妇好,好姓(即子姓, 中国古姓多从女,为母系氏族余留),先秦时期我国女性的姓多写在后(如太姒、文姜、息妫、孟嬴),故称妇好,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她是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是个善于打仗的女将军,殷墟的甲骨文记录了她攻克了周边诸多方国,这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巾帼英雄。
二、迟昭平
迟昭平,平原县城南人,生卒年不详,西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巾帼英雄。王莽新朝,横征暴敛,严刑峻法,加之灾荒连年,疫病蔓延,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群起操戈,反抗王莽集团的残暴统治。
迟昭平继绿林、赤眉农民起义之后,于地皇二年秋(公元21年)在平原城西南河阻中(今相家河以东地区)聚众数千人举行起义。抗官税、荡官衙、杀豪绅、掠贵族、分粮与贫穷百姓,扶危济弱,杀富救贫,声威大振,成为众豪强中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英雄。她带领的农民起义军越来越壮大,给王莽统治集团以沉重打击,动摇了王莽新朝的统治。
三、冼夫人
冼夫人(公元522年—公元590年),原名冼英,广东高州人,喜欢结识英雄豪杰,年轻时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
冼夫人铜像
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511年,冼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功行赏,册封冼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建立。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冯宝去世,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后,岭南数郡共举冼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来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四、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丈夫为柴绍,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没有记载。平阳公主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李建成和李世民。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
《大唐双龙传》中的平阳公主
唐军攻克长安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6年之后的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她死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唐高祖李渊以军礼为她下葬,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谥号为“昭”,所以又称“平阳昭公主”。
五、樊梨花
樊梨花(620年-671年),唐朝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关主,后投唐,丈夫为唐朝名将薛丁山,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子,武艺高强、文武全才,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家喻户晓。
影视剧中的樊梨花
樊梨花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和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相比,她身上的神话色彩要浓厚一些,《说唐》《薛家将》在讲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时,无一例外讲到这样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古代奇女子。
六、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武功,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
影视剧中的梁红玉
梁红玉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娶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世忠的正妻。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战功,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1135年)随夫出镇楚州,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七、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的女英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抚使,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代领夫职,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与清军作战,兵败身死,而明朝也已被李自成所灭,秦良玉于不久后的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寿终而死,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记载到史书将相列传里。
八、秋瑾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称“鉴湖女侠”,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府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1904年7月,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事泄。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