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基督教和中国文化的冲突我该怎么办
没关系的。上坟跪拜并不是崇拜偶像或者崇拜祖先,而是表达对祖先的敬重,正如同向十字架、圣子、圣母像行礼并不是崇拜偶像是同理的。
关於中国人祭孔祭祖祭天的问题,罗马教廷也曾有争论,甚至导致“礼仪之争”,成为清廷禁教的导火索,但是后来的教皇就表示:只要教徒不是以迷信的心理去做,而是以对祖先、孔子和自然的敬重而行礼,那麼就没有违背十诫的教义。 而且最早来华的牧师们也是以此向中国人传教的,这其中包括千禧年尊为圣人的那些在华殉道的牧师和主教——所以不必在意。
补充:至於你的男友该不该要,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对此我只问lz一句话:你是否爱他?
再补充:某楼的lslfei,你是18世纪的老头子穿越到现代么?一者,圣经有不可跪拜偶像的说法,但是可有不可下跪的说法麼?哪章哪行?二者,关於中国人礼节的问题,1939年时基督教的智者们就已经达成共识了,由御座亲自澄清,表示许可,就算你不懂微言大义,难道连“礼仪之争”这种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么?三者,你觉得主可是如此刻薄寡意之神么?世间最为仁慈的主岂会为了礼节而怪罪羔羊?四者,吾人虽并非先知智者,但上有主的双眼,下有网名留下,未尝不负责任,汝“瞎掰”一词作何解释?吾人看汝一不识微言大义,二不知过往历史,才是真正不负责任的“瞎掰”。
② 在基督教的历史上都有过哪些战争和冲突这些冲突的起源和后果分别是什么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唯有佛教是一个老好人,反对一切杀生行为,从来不会以佛主的名义发动战争与冲突。即便敌人将刀架在脖子上,佛主还会继续拈花微笑,这种气度是凡人学不来的。但是基督与伊斯兰就没有这么好的脾气,毕竟是由欧洲三大野蛮群体创立的宗教,从公元11世纪到21世纪,从十字军东征到美国攻打伊拉克,这对冤家就一直打打闹闹,没怎么消停过。
基督与伊斯兰的千年冲突,可能是耶稣与穆罕默德这两位先知没有预先知道的。耶稣比穆罕默德早出生570年,关公不会战秦琼,所以我们要相信他哥俩都是好人,他们创立各自宗教不是为了日后发生冲突。就像伟大而执着的企业家,他们都锲而不舍地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子民不断增多,势力范围不断扩张。公元3世纪,基督教就成为地中海北面最大宗教,而穆罕默德则在公元6世纪建立了横跨亚、欧、非的阿拉伯大帝国,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世界就那么大,蛋糕只有一个,为了多吃一块就必须大打出手。于是在公元1096年,西欧国家的骑士们就组成十字军东征,开始争夺地中海东岸以及耶路撒冷的控制权。
最具有斗争精神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功课中专门有“圣战”的内容,在真主安拉的号召下,用《古兰经》伟大思想武装头脑的战士们可以一直战斗到地球毁灭的那天。而基督教也不是吃素的,看看《圣经》就会明白,里面充满了打打杀杀的故事。需要说明的是,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化出来的,犹太教遵信《旧约》,基督教信奉《新约》,二者的合订本叫《圣经》。虽然犹太教不承认《新约》,但基督教无法否定《旧约》。所以《圣经》搞个合订本是非常高明的。
尤其是在《旧约》中,充满了神如何指挥以色列人打胜仗的故事。在神的英明指挥下,以色列人就像无头苍蝇,总是在地中海与美索不达米亚一带疲于奔命,反复折腾,先是从两河流域历尽艰辛、跨过沙漠,迁徙到埃及,当了几辈子奴隶后,神又指挥他们翻身当家作主,脱离埃及的领导,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杀向“流淌奶油和蜜”的迦南福地。最后建立以色列国,攻占了耶路撒冷(瞧,上帝承认耶路撒冷是他指挥子民抢来的)并以此为首都。如果将先知们迁徙的路线在地图上画出来,你就会对上帝敬佩不已,因为如此绕毛线一般弯曲的路线只有他老人家才想得出来。总之在这个过程中,神不断号召人们去打败那些被认为贪婪与邪恶的国家,打败那些不信神而信巴力的异教,按照《旧约》的意思,宗教冲突在耶稣诞生前就开打了。由于前面所述,伊斯兰的先知穆罕默德直到公元570年才诞生,已大大晚于《圣经》所记录的时代,所以《圣经》中间没有记录针对伊斯兰的战争,也没有料到日后会出现一个与它叫板的老冤家。
不论先知如何安排,总之战争是爆发了。由于当时耶路撒冷已经落入伊斯兰教的手中,基督教皇号召十字军夺回圣地耶路撒冷,这个理由让骑士们热血沸腾,个个摩拳擦掌,眼睛放着绿光。战争一开始十字军占据绝对优势,毕竟基督教已经是老江湖了,在西欧根深蒂固、兵强马壮,他们的重骑兵对土耳其与阿拉伯人构成严重的威胁。但到后来,伊斯兰士兵知道了十字军的弱点,那就是成分复杂,来自不同国家,装备不统一,协同性差;同时骑士精神让他们不屑于使用弓箭,结果就遭到了阿拉伯人弓箭的重创。从1096年到1291年的200年间,十字军总共进行8次东征,最后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最大战果就是与伊斯兰教结下了梁子,永世无法解开。
中世纪之后,这对冤家的冲突仍在继续。16世纪开始,欧洲基督国家开始强盛,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列强开始入侵阿拉伯地区,真主的地盘被逐渐蚕食与鲸吞。十字军的后裔果然了得,做海盗也做得那么成功,延续了祖先的光荣与梦想。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也开始了民族复兴和解放运动,两种宗教与文明的冲突更加尖锐。
到了19世纪,西方殖民地主义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扩张更加势不可挡,《古兰经》虽然很厚,但终究挡不住敌人的子弹。穆斯林的军队在西方坚舰利炮的进攻面前全无招架,一败涂地,溃不成军。这个时候,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阿拉伯世界,基督教国家已经没有对手。尤其是那个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就像暴发户一样,一口气抢占了全球1/4的土地。它无疑是非常孤独的,纵横天下,只求一败,然而真主安拉没有满足它的要求。高手的最高境界,便是孤独。到19世纪末,阿拉伯世界大部分的地区都变成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那个曾经可以与十字军相抗衡的阿拉伯大帝国,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原因很简单,在近代,基督教文明体系下的西方国家实行政教分离,“上帝的事归上帝管,恺撒的事归恺撒管”,经历工业革命、民主政治和自由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文明的主流,而伊斯兰教由于高度的一元性、排他性,缺乏包容和开放精神,拒绝了与时俱进的机会,国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二战之后,很多阿拉伯国家获得独立,但新的冲突也由此拉开序幕。公元1948年,流落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旧约》中上帝赐予的迦南福地重新建立以色列国。以色列从建立那天开始,就算饱受周边阿拉伯兄弟的白眼加拳头,这里成为基督教文明体系与伊斯兰教文明体系两大阵营对立的焦点,一个活脱脱的火山口,犹太人虽然有了自己的国家,但却不能安放下一张可睡得踏实的床。以法、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后支持以色列,而巴勒斯坦、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则联合行动,不断出击。后来,以色列的伟大领袖、战争狂人兼和平天使拉宾,指挥以色列军队进行了著名的“六日战争”,打败了周边所有的伊斯兰敌人,将领土扩大了3倍,从此奠定了中东冲突的基本格局。直到今天,巴以双方仍旧冲突不断,上帝和安拉各自指挥自己的子民多生孩子多造炸弹,大大加速了百姓从人间至天堂的移民过程。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中东地区战火总是那么旺盛。
当代的基督教已经高度世俗化,严格的清规戒律都逐渐式微,基督影响了西方文明的源头和基本价值观,但并不控制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西方国家走上了自由民主的现代国家模式,不再以宗教的名义进行政治、军事与经济活动。而此时,他们老冤家,那些伊斯兰国家仍旧顶着真主赐予的花岗岩脑袋,死死守住1000多年的信条,拒绝进步,拒绝宽容,拒绝开放,对西方国家采取敌对态度。这让已登上霸主宝座的老美非常看不惯,它纠集其他西方小兄弟,先后两次攻打伊拉克、并收拾南联盟和阿富汗,将阿拉伯国家打得鼻青脸肿,但并没有宣告这是为耶稣而战。
这一切,惹怒了一个来自阿富汗山区的好汉本·拉登,他揭竿而起,振臂高呼“美国英国宁有种乎”,领导基地死党成功对基督国家发动了9.11“圣战”,标志着伊斯兰的极端分子以恐怖主义的方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本·拉登这个狂热伊斯兰傻子没有想到,他的行为触犯了人类文明的底线,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已经激起了全球对伊斯兰的指责,这无异于将真主放在火上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基督国家也从这里找到了发动战争的理由,布什近期将反恐战争定义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矛头指向非常明确。伊斯兰文明体系无论采取多么顽固的卫教行动,他们将逐渐被边缘化,排除在现代主流文明之外。
由于伊斯兰政教不分的模式,将继续强化伊斯兰在阿拉伯国家的统治地位,将会有更多狂热的教徒为了真主而战,这是西方基督国家不愿意看到的。伊斯兰与基督二者积怨太深,已经没有和解的可能。要么将伊斯兰国家消灭,要么让冲突永远持续下去,当然遭殃的都是无辜百姓。
③ 当圣经背景与时代相冲突时,以什么原则来解经
当《圣经》的背景与时代背景相互冲突时,应该以现代的背景原则来解释《圣经》。因为现代人解释圣经是解释给现代人听的,只有使现代人接受才能让《圣经》的思想内容发扬光大,才能使教会复兴。
④ 圣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华夏民族不是神选的民族,而且也从未产生过系统的一神教,甚至连多神教都是非常简陋和原始的。
我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华夏民族的世俗文化如此强盛,而宗教文化却如此薄弱。或许是因为世俗王权的过早介入。
中国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只着眼于世俗人际关系,对信仰并不看重。“无事不登三宝殿”、“临时抱佛脚”、“有病乱求医”,这些俗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中国人对神,只是模糊的概念,仅以“天”约略带过(如周易)。即便是本土的道教,无非是想求得个人的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从未听说过哪个中国人为了求得正果而苦修和献身(后期佛教弟子除外)。
所以中国一直没能产生有深度、有影响力的宗教,只好以儒家作为替代品。
从神学角度看,中国人真的不是一个适合信仰上帝的民族,呵呵。
听说过圣经密码,但是我不是十分了解,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就是《圣经启示录》中所说的几乎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事情,虽然这件事情是全人类的事情,但重点却是在说我们中土的事情。
而且这不是我个人的认为。
中国远古文化里有很多上帝的影子(如诗经,山海经,淮南子等),事实上,上古的中国人是信上帝的,如黄帝、尧、舜、禹等人,只是由于人性的没落,信仰失落,最终被后来的佛道所取代。
根据旧约出埃及记上帝是突然临到亚伯拉罕的。 在这之前犹太人早就有了可是上帝还没有拣选他们。那时大约是中国商朝。旧约上从来没有提到上帝拣选过其他民族。尽管那时商朝人信奉帝或上帝。旧约上到是经常有上帝把其他民族交到以色列人手里让 以色列人杀戮的。
根据埃及宗教习俗,你自己看有关资料吧[埃及历史]犹太教显然受埃及宗教影响很深
⑤ ``谁知道基督教与中国历史的关系啊`~
一、 基督教影响中国的三次浪潮
1. 第一浪潮(景教):纯粹的宗教形式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刘彻派遣张骞赛出使西域,
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从此,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之间,以这一古代商业脉为纽带,逐步
发展了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关系。沿着这条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最早通道,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
佛教传入中国的传说。十六世纪以后又流传着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的多马曾到中国传教布道的故事……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有力的历史根据证明这些传说,但从热衷于宣扬这类传说的多为教会人士
这一点,则可以看出基督教文化在其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方面所具有的特殊热情。
1625年(明熹宗天启五年)在西安市郊出土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中国古代对波
斯的一种称呼,从碑文的记载中我们得知,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又译"神人一性派",中国传统
文献称之为"景教")传教士早在唐朝贞观九年(635年)就来到中国传教,使此教在有唐一代兴盛一
时。景教碑文上说:"真常之道,妙而难明,功用昭彰,强称景教。"
"聂斯脱利派"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以公元五世纪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脱利命名.聂斯脱利
因教义中"神性"与 "人性"的论争,在公元413年的以弗所主教会议上被指控为异端,受到逐出教
门、流放致死的惩罚。但是,后来的近东教会却支持聂斯脱利的教义,498年,近东教会正式决定
与罗马教会断绝关系,接受聂斯脱利的信仰,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正式形成。此后,景教传
教土以高度的宗教热情活跃在中亚地区,七世纪时这一派的信徒己经遍布我国古代所称的西域一
带,并且唐代将该派的活动正式导入中国。
唐代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与佛教文化经历魏晋南北朝的大融合之后,发展出的第一个高峰时
期,也是当时世界的文化重镇之一。唐太宗以君临天下、德兼夷夏“天可汗”的方式,实行“兼
容并蓄”的宗教政策,使景教在唐代获得了广为流传的机遇。唐贞观九年(635),"聂斯脱利派"
主教、叙利亚人阿罗本从波斯来到长安,标志着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发生联系的开端:"太宗文皇
帝光华启运,明圣临人。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占青云而载其经,望风津以驰艰险。贞观九祀,
至于长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总仗西郊,宾迎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阑。深知正真,特令传
授。" (景教碑文,见《150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史》第43页, [英)阿.克.穆尔著,中华书局1984
年版)而且还由朝庭出钱在长安修筑一个"波斯寺",授教传道。到了唐高宗日子,景教兴盛繁华,
竟然“法流十道,国富元休,寺满百城,家殷景福"。(同上)745年,唐玄宗应景教教徒的要求
下令将"波斯寺"改名为"大秦寺",781年唐德宗时,树立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景教的名称第
一次在这块碑上出现。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早期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有力物证,碑文的内容分为序言和颂词。序
文简略地说明了景教的基本信仰,叙述了景教自唐太宗传入中国后受到太宗以下代皇帝的优待扶持,
凡一百五十年间的发展经过。颂词则是用韵文再次概括地讲述了序文的内容。景教碑的树立本身表
明景教已在中国的文化生活扎下了根基。在后,景教虽在中国继续生存,然而,没有获得进一步的
显著发展。这不仅比基督教在中国的第三次浪潮 (1840年迄今)远为逊色,甚至也远远比不上第二
次浪潮(明末清初的那次“天主教来华”)的深度。
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下诏灭法毁寺(即史书上所说的"会昌灭法")主要针对佛教,但景教也
受到株连。景教在中国活跃了二百多年后,就此渐趋销衰,基督教在中国的第一次浪潮就此一蹶不
振。这“第一次传入”到了宋代,就销声匿迹,中国的史籍里再也见不到有关景教的记载了。宋太
宗太平兴国五年980 年)聂派教士那及兰(Najvan)奉聂派教会大主教之命与另外五名教士来中国整
顿教会。
987年,他们回去报告:“中国之基督教已全亡,教徒皆遭横死,教堂毁坏。全国之中,彼一
人外,无第二基督徒矣。寻遍全境,竟无一人可以授教者,故急回也。”(参见《中国古代基督教
和开封犹太人》,第126页,江文汉著)这个文件,标志着基督教在华传教第一次浪潮的消失。温
文尔雅的北宋盛世的这一“宗教消失”,显然不是由于战争与革命的残忍迫害所致,而表明当时的
中国人,已经完全丧失了对于基督教的兴趣和需要。这是历史性的退潮。值得注意的是,景教在中
原衰亡之后,却曾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间流行。十三世纪,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景教遂在元
朝又重新出现并流行,当时的蒙古人称基督徒为"也里可温"。显然,这个蒙古称号表明这种宗教已
经与汉人绝了缘,只是蒙古人和他们的盟友"色目人" (后来的“回民”)的宗教。
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通过马可·波罗兄弟带信给教皇,正式恳请教皇差派传教士来中国。
1289年,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遣方济各会修士、意大利人孟高维诺任教廷使节前来中国。
1294年,孟高维诺来到大都(北京),开设天主教堂,开始传教。这是天主教第一次进人中国。
这初次的天主教传教活动依赖于蒙古统治者的保护,所以,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之后,这一蒙古
人 (和色目人如马可·波罗)新近皈依的宗教也就连同消失了,前后大约仅仅延续了六十年。
唐代以及元代复出的景教,以及元代初次来到中国的天主教等的传播活动,(字数有限制,请详细看参考网页)
⑥ 从圣经中算出的人类历史为何与考古发现矛盾
且将碳十四与所谓“标准化石”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对照一下,例如有一种木头以标准化石法计算出来有七千万年,以碳十四计算则只有四千年,两者相去甚远,相差万倍以上,那么哪个办法可*?又例如,有一块木头与恐龙同地层,恐龙被称为一个标准化石,有恐龙的地方被称为一万万二千万年,以碳十四计算,只有一万二千年,相去亦万倍。又如有些木头与恐龙在一起,标准化石是一万万二千万年,若以碳十四计算,只有九百年,相去十万倍。以标准化石计算所得的结果与碳十四法的结果,有如此大的差别,我们真要在这些结果上打个很大的问号。
若就科学而言,至今尚未有一个正确方法可计算出化石的准确年代。既然如此,我们没必要相信这些东西是千万年前的。我们能知道的是文化,例如中国文化,有文字记载的约三千七百年,其余几百年是传说,我们多数称“中国文化五千年”。又如埃及、以色列的文化也是几千年,所有我们可知的文化都只是几千年,而不是万万年、千万年,所以最可*的资料是人类的文化。
有人以碳十四计算恐龙化石上尚未变成石头的部份,算出来是二万年,结果遭人指责,由于那么短时间怎可进化呢?我没看过第一篇报告,只看过第二篇报告,第二篇报告是反对第一篇的,理由是:一,写第一篇报告的人不是科学家,他们到卡理基(Carnegie)博物馆要求取化石时,没向管理员说明用来作碳十四测验;二,拿到亚里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请他们计算时,没说明是恐龙骨头。其实没有说明以上二者有何不对?说明了,反会有偏见,所以第二篇提出的反对理由,可笑之极!在新药的研究上,很多时为了客观,故意不让试用者知道他所得的是新药或只是糖片,避免试用者心理作用,不能客观。
单讲科学,我们不知道化石的年代;若讲文化,则知道只有几千年;若相信圣经,相信创造者的话,这世界也是几千年,孰是孰非,很是明显!其实,透过科学能知道的很有限,科学只能研究痕7b在的东西,因要透过观察、实验、研究,不能观察的不能叫“科学”,所以科学只能研究现在,不能研究过去,过去叫“历史”;历史是以前的人的记载,可以用研究历史的方法加以考证,但也并不完全;惟有上帝的话是真理,最为可*。
⑦ 基督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冲突吗
不冲突!我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与学习者,包括儒、释、道、还有其它国学,都是本人喜爱阅读和接触的文化。同时,我也是基督信仰者,我没有感到基督信仰与中华文化有冲突。所谓冲突,是因为基督教在中国兴起也是这几十年的时间,中国的基督教还是以西方人的理解为主。但是,信仰是属于世界的,不分西方或东方。圣经虽然每个人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理解,但真理只有一个。所以,西方人的理解仅是建立在他们的文化根基上,与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智慧相比,西方人对圣经的理解许多地方是狭隘有偏差的,甚至还有极端分子打着基督旗号行恶事,这些不得不让人感到西方理解的问题。如果以我们中华的深遂文化与思想和智慧来理解,你会发现基督信仰的真谛!佛教也是经过千年与中华的儒、道文化融合后才得以传承发展。早期佛教思想也有与中华传统思想不融之地,这个佛教网上有学者的相关文章《隋唐五代思想史之儒、佛、道思想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其中就讲到佛教与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观点认识上,佛教与儒学抵触最大。按照佛教的生死轮回之说,现世的父母与子女,在前生或来世很可能位置掉换,也可能转世为其它,所以讲孝道没有意义。而僧人乃出家人,脱离尘世,也无所谓忠君问题。但是,儒家之忠孝观念在中国实在根深蒂固,僧人在此问题上屡受指责,常常处境尴尬。于是一些僧人转而接受儒家忠孝之说。所以,真理面前,信仰之间是没有冲突的。只是人的理解问题。圣经,楼主可以看看上帝的十诫,这是圣经的中心思想,其中一条讲到只信上帝为唯一真神,圣经中的上帝就是指人们通常所说得造物主,是宇宙最高智慧与生命本源。我们要敬畏的是生命本源与理性智慧,而不是神话故事里的角色。这也是圣经告诉我们当敬上帝的道理。还有一条诫律就是反对膜拜偶象,包括不许信徒叩拜上帝或耶稣的画像,圣经要信徒用心和行动来践行信仰,而不是本末倒置的去迷信画像,不修行自己内心,这些都是符合现代文明思想的。对于祭奠祖先,明白中华文化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种怀念之情,表示不忘记祖先。这是一种文化与情感,不是什么信仰,是西方人对中华文化的不解,而将此文化归为拜偶象,其实是西方人的错误认识与文化差异造成,但是,我们是中国的基督徒,为什么要以西方的文化思想为标准呢,信仰又不专属于哪个民族或地方。再看看其它8条诫律,其中就强调父母在世时,儿女当好好孝敬父母。所有这些,楼主就可知道基督信仰是否与中华文化有冲突了。同时,基督信仰更有与现代文明相符之地,体现了基督信仰的先进之处,比如不鼓励烧花圈,纸钱行为。从环保与时代精神文明方面来讲,这都是正面思想。还有,基督信仰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修行上也提倡信徒不要缩在自己的蜗牛壳里只顾自己修行,要将世界和所有人类视为一个整体来关注,所以,基督信仰有许多义工和慷慨助他人的信徒,信徒之间也相互关爱的,我父亲不是基督徒,但是此次骨折住院,教会的众兄弟姐妹都来探望关心,有些家庭困难的信徒,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信徒,教会或其它信徒都会关心帮助。无论是印度的佛教、阿拉伯的伊斯兰教、西方的基督教,信仰都是在讲述着相同的做人道理,以及宇宙人生,是为了唤醒我们宇宙意识,开启我们的灵性智慧。只是人们因为领悟力或文化根基原因造成了理解上的差异。但是,真理不会被一时的迷雾所遮挡,相信有着古老文化与深遂智慧的中华民族会将这些真理阐释并发扬光大的,不会被西方的浅见所影响!楼主可以看看其它学者或理解较高信徒的文章,当然西方思想也有积极正确地方,楼主只需加以甄别的吸收就行了。相信靠着上帝给予的明辩是非的心灵与智慧,楼主会找寻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⑧ 圣经传入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以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都是没有十字架的,如今十字架的救恩临到了我们。信仰十字架的人不但遵守世间的规则与教训,还会遵守神的标准与心意!
⑨ 中国历史和西方圣经相似之处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耶稣: “……在一切事上,你们希望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得怎样待人……”
(马太福音 7:12)
⑩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历史冲突
基督教一直以来都是反犹的,按照微软网络全书(我看得头都大啦)的描述,犹太人因为坚持其犹太教的教义,拒绝承认耶稣作为救世主,从而从4世纪君士坦丁接受基督教以来就受到歧视和迫害。圣奥古斯丁认为犹太人应该为此受到惩罚:接受贫穷和羞辱。这一方面是对犹太人的迫害,另一方面却又使犹太人在罗马帝国及其后继很长一段时间免于灭绝。8世纪之后,欧洲的日耳曼君主们(法兰克的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纷纷鼓励犹太人在其疆土的一定位置定居,其原因是犹太人善于经商,而实际上,犹太人不能拥有土地,也无法成为封建主的佃农,因此不会对领主们的权力构成威胁。但这些特权却进一步加深了根源于宗教的怨恨,然而,由于领主们的保护,欧洲的犹太人至少过了两百年生命无碍的日子。十一世纪的十字军运动重新点燃了基督徒们对犹太人的仇恨,Rhineland的犹太人定居点遭到清剿(1096年),在此之后直到文艺复兴(16世纪),西欧、中欧的犹太人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并不断遭到各地统治者的驱逐。纳粹给犹太人上牌照的做法 古已有之,12世纪的罗马天主教廷就有此规定,并禁止犹太人在复活节等节日中公开露面,也禁止基督徒以犹太人为邻。因为教廷也禁止基督徒之间放贷,因此犹太人碰巧成为这一未来银行业原型的鼻祖。和中国一样,当时不务农的人就是不务正业的人,放贷更不是什么好事。至于犹太人因此有了金融业的“天赋”,实在是因祸得福。这一时期,西欧、中欧很多被驱逐的犹太人都逃到了波兰,并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原因,我没查到,我只知道当时的波兰(包括今天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不是什么好地方。有意思的是,犹太人在当时的伊斯兰世界中所享受的生活远比基督教世界要滋润。在文艺复兴时期,与科技文化同时进步的是“宗教宽容”,波兰以及其他各地的犹太人开始陆续返回西欧。但宽容不等于接受,此时的犹太人并没有获得公民权,人身和经济生活受到很多限制,比如只能生活在拥挤的犹太区中。当时犹太人的地位大概和南北战争前的南方黑奴的地位差不多,需要他们贡献力量,但不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民族主义战胜了宗教区别,自法国开始(1791)到德国(1871),西欧各国都承认了犹太人的公民权,犹太教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其中一点就是祈祷中不再包含在巴勒斯坦建国的要求。当然,这些变革受到了传统犹太教徒的敌视。十九末开始的反犹在宗教的基础上更融入了“种族主义”的因素。种族主义也有相当长时间的历史了(至少比马克思主义长),尽管我不同意,但我相信它的出现和相对繁荣肯定有其原因。不管其起因是否合理,它的结果就是犹太人的再次流亡,从反犹最剧烈的俄罗斯到西欧,从西欧又到美洲及其他地方。在巴勒斯坦建国正是此时作为犹太人的对策之一提出来的。二十世纪犹太世界发生了什么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因为它和“政治”很相关。说到“政治对历史的奸污”,我不赞同。历史是什么?历史是昨天的现实,而政治则是今天的现实。历史是原作,“政治对历史的奸污”是再创作。其实我们的历史教育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基本上忽略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力,而实际上至少欧洲历史与基督教的联系是千丝万缕、无法分割的。比如欧洲宗教改革,十五、十六世纪欧洲的各次战争基本上都与此有很大关系,这在我们这些长时间在“无神 论”教育(包括儒家的和共产主义的)中熏陶的人中可能很难理解甚至想象。从犹太人的历史我学到了:1.犹太人受迫害和流亡是主流;2.强大的民族通常会自信、而自信的民族通常会宽容(当然,现在这都有反例,不知道该如何解释);3.有信仰和坚持信仰的人应该得到尊敬(不一定要尊重),而不管其信仰是否合理。至于说反犹来源于犹大,犹大怎么说也是耶稣的门徒,怎么会是信犹太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