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上,伊斯兰世界出现过哪些英雄人物
萨拉丁、帖木儿。
B. 穆斯林世界,逊尼派与什叶派有什么渊源
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两个主要教派。“逊尼”和“什叶”都音译自阿拉伯语,前者意为“道路”,指在穆罕默德之后,接受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四大哈里发所确立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后者意为“追随者”,特指第四大哈里发阿里的追随者。
在伊斯兰社会的领导权问题上,逊尼派承认四大哈里发和以后的伍麦叶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哈里发的合法性;什叶派则认为只有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伊斯兰社会应该由阿里及其后裔领导,他们被尊称为伊马目。
在教义方面,什叶派将信伊马目作为基本信条之一,而逊尼派对此却不予承认。由于在伊马目的数目和人选上存在分歧,什叶派又分为不同支派。其中主流为十二伊马目派,此外还有伊斯马仪派、宰德派等非主流派。
在历史上,什叶派形成了包括大阿亚图拉、阿亚图拉和霍贾特伊斯兰在内的宗教学者等级制度,这在逊尼派里是没有的。什叶派规定信徒必须追随一位宗教学者,这使得高级宗教学者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目前,逊尼派约占世界穆斯林总数的90%,什叶派约占10%。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巴林和阿塞拜疆,在黎巴嫩、也门、土耳其、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叙利亚、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也有一定数量。
什叶到底是怎样一个教派,其分布又是如何?
当今回教世界中,什叶派是逊尼派主流之外最大支派,其源流可以一直追溯到回教史的最早期。“什叶”一词,在阿拉伯语中义谓“党派”,源自回教早期的“阿里党(什叶阿里)”,这里的阿里,便是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
顺便说一下,阿里作为穆罕默德的堂弟而娶其女儿法蒂玛为妻,似乎有违中国的辈分区别。但是从历史角度,这不仅是包括阿拉伯和犹太人的闪族文化风俗,也常常见于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中国。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父母,便是舅舅和甥女结婚。
什叶派的产生,起源于穆罕默德逝世之后,以阿拉伯半岛北部部落传统势力为一方,和强调先知本人宗教遗产的南部势力为另一方之间的分歧。
当时阿里才三十岁出头,尽管他在传播和捍卫新兴宗教时贡献巨大,出于阿拉伯社会的尊老传统,第一任回教政教合一领袖哈里发(阿拉伯语“继承者”),由代表传统部落势力的阿布巴克出任。
此后哈里发再传三传,都落在传统势力手中,刺激了回教内部的分歧。第三任哈里发遇刺后,在反对派的推举下,阿里终于出任第四任哈里发。
但是阿里出任哈里发,反而加剧了回教内部的纷争,以至公开内战,并终于导致阿里在公元661年被政敌刺杀。此后阿里的儿子哈桑尽管“高票当选”哈里发,却被迫让位,让政敌登位而建立倭马亚王朝(中国《唐书》记载中称之为白衣大食),“阿里党”由此开始遭到大批迫害,甚至连阿里本人也遭到“批判”,什叶派也因之成形。
因受迫害而隐瞒身份
什叶派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事件,是公元681年,阿里的另一个儿子胡赛因作为当时先知穆罕默德硕果仅存的外孙和“阿里党”的领袖,公开举起反抗主流派的大旗,在伊拉克的卡尔巴拉城战败被杀害。这一事件(以及阿里的被刺)成为今天什叶派悲情心结的历史起点。
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倒台后,4月下旬近百万什叶派信徒前往卡尔巴拉城朝圣,震动美国朝野,便是纪念胡赛因的殉难(回历每年正月初十)。
从胡赛因殉难开始,什叶派一直代表了回教中的非主流派,受到主流派的压制、歧视和迫害。例如阿巴斯王朝(黑衣大食)利用什叶派力量推翻倭马亚王朝后,又反过来迫害什叶派信徒。
但是这种逆境,也加深了什叶派的宗教信念和凝聚力。什叶派有一个自我隐瞒身份的“他欺也”教义原则,就是出于这一受迫害历史。
据一般估计,在整个回教世界,什叶派约占10%。但由于“他欺也”原则,这一比例可能低估。例如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便估计中东地区什叶派人口有1亿2500万,占本地回教总人口的12%以上。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什叶派有分化出好些支系,现存主要有三大分支。
第一,十二伊玛目宗,是什叶派的最大宗派,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和波斯湾其他地区(包括沙地阿拉伯东部),其他分布在阿塞拜疆(原伊朗领土)、阿富汗、黎巴嫩、叙利亚、印度次大陆等地。
第二,五伊玛目宗,主要分布在也门,据称占当地人口40%之众。
第三,伊斯马义宗(也称七伊玛目宗),主要分布在印度、中亚、伊朗、叙利亚、东非等地。
另外,目前控制叙利亚的阿萨德父子政权,属于阿拉维教派,也算是什叶派的一个支派。现代已经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巴哈依教,早先也出自什叶派一支。
在上述提及的地区之外,什叶派的分布非常广泛,从中国新疆到亚洲各地,都有人数不明的什叶派。但是因为主流派的压制和“他欺也”原则,其具体情况常常扑朔迷离。例如马来西亚曾经宣布什叶派为非法,证明东南亚也有潜在的什叶派温床。
什叶派信奉“伊玛目”教义
在伊拉克,巴格达以西50公里的费卢杰镇,是萨达姆执政复兴党的据点,也是逊尼派回教徒的聚居地。
什叶派与逊尼派在宗教教义上的最大区别,是什叶派信奉的伊玛目教义。“伊玛目”一词在阿拉伯文中原来只是指祈祷主持人,在逊尼派中仍然如此,可是在什叶派中却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代表上帝和世人之间的中介,具有半神半人的地位。
按什叶派教义,伊玛目来自先知的家属后代,阿里及其两子是什叶派所有各宗共同供奉的最早三位伊玛目,其下则视各宗而不免有所同异。
以十二伊玛目宗为例,该宗认定从阿里开始,总共有过十二位伊玛目,前十一名过世后,第十二名伊玛目遁世隐没,在世界末日之前会复现于世。
由于历史根源,什叶派特别尊崇以阿里及其子孙代表的先知的亲属后代。在什叶派的影响下,逊尼派也不得不为倭马亚王朝时期遭到批判的阿里“平反”,但是其在逊尼派信徒中的地位还是不能与什叶派相比。
顺便说一下,阿里和法蒂玛所生的子女后代,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唯一后裔。什叶派尊崇阿里及其子孙,并不意味“圣裔”都自动成为什叶派。例如元朝名臣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是先知圣裔,也是中国许多回族家庭的祖先。但并无任何证据表明赡思丁是什叶派。
出于历史原因,什叶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悲情主义和所谓弥赛亚(救世主)情结,常常表现出很强的宗教热情。在卡尔巴拉朝圣期间见到的自我鞭笞和号哭,是典型例子。什叶派被认为比逊尼派激进,多半是出于这一宗教感情。
什叶派不承认阿里之前三个哈里发的合法性,有额外的宗教节日,婚姻规定有差别等等。此外和逊尼派的具体宗教仪式差别不是太大。但是每年麦加朝圣期间,却可见到一个有趣的特点,即什叶派信徒必然乘坐敞蓬(没有车顶的)巴士,而逊尼派则两种巴士不拘。
什叶派的起源悠久,并且在回教世界的分布广泛,但是它基本上一直是个少数派,为什么能在波斯湾地区成为主导性的多数力量呢?这个问题,和伊朗历史密切相关。
伊朗和其他中东回教国家的一个关键差别,是它不同于阿拉伯文明的“先伊斯兰”文化,这一古老文化播及的范围,从埃及和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直延伸到中国西部。
例如基督教《圣经》的许多故事和伊朗有关,《马太福音》叙述耶稣出生时前来朝拜的几个东方贤人(新加坡圣经公会译为博士),原词是古伊朗的教士(单数magus,复数magi)。近年在陕西的考古发现表明,连中国的“巫”,也可能起源于这个伊朗古词。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名也来自伊朗语,义为“神赐”。
波斯湾成反主流温床
回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后迅速扩张,征服了以祆教(拜火教)为国教的波斯(伊朗)萨珊王朝。这里一段有趣史实,是波斯和其他一些祆教属国面临阿拉伯入侵,不断寻求唐朝的援助,萨珊朝亡国之君的王子卑路斯,流亡并死在中国。唐朝也支持波斯复国。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朝鲜族名将高仙芝率领唐朝和中亚各国联军,与阿拉伯军队在中亚怛逻斯河畔苦战五天,最终因突厥葛罗禄军临阵叛变而大败。据中亚史专家断言,如果唐军在怛逻斯战役中获胜,不仅伊朗可望复国,中亚今天将会是说华语的儒教-佛教文化区,无回教立足之地。一战之差,改变了世界历史。
暴力征服的结果,是在伊朗和其他被迫回教化的地区,长期存在反对阿拉伯统治的暗流,而反主流的回教什叶派,不免和这一股反抗暗流汇合,使得波斯湾地区一直是什叶派的温床。什叶派认为第四位伊玛目的生母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公主,便是明证。
什叶派的一个重要转机,是1258年元宪宗蒙哥母弟旭烈兀受命攻占巴格达,处死回教阿巴斯王朝最后一任哈里发,逊尼派主流几遭灭顶打击,群龙无首,长期受压制的什叶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旭烈兀后来经兄长元世祖忽必烈封授,建立伊朗伊利汗国,其主要谋士便是什叶派。学者们因此认为:蒙古征服是什叶派十二伊玛目宗在伊朗扎根的时代。
后来库尔德族萨法维家族在伊朗建立萨法维王朝,此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逐渐征服了大部分阿拉伯地区,奥斯曼苏丹自封哈里发,以全世界回教正统领袖自居。
伊朗因为有和阿拉伯文化不同的独立传统,坚持和回教主流势力分庭抗礼,萨法维王朝宣布以十二伊玛目宗为伊朗国教,确立了什叶派主导伊朗的事实,同时推动什叶派在伊朗文化圈和旧有领土内不断扩展,逐渐造成今天什叶派在波斯湾的盛况。
逊尼派的长期压迫
同属波斯湾地区的伊拉克今天的什叶派多数,与近邻伊朗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伊拉克本身也具有什叶派滋长的天然土壤。
举例而言,最后一位“遁世”不计,十一名伊玛目中,六位墓地在伊拉克,葬在今天伊朗境内的只有一位。特别是第一任伊玛目、什叶派心目中的“亚圣”阿里,葬于伊拉克什叶派重镇纳杰夫,加上第三任伊玛目胡赛因殉难和葬身之地卡尔巴拉,成为世上所有什叶派最重要的两个圣地。
再如伊朗什叶派领袖霍梅尼在1960年代遭到放逐,曾长期住在伊拉克,酝酿伊斯兰革命。总之,伊拉克成为伊朗之外的另一个什叶派重地,是不以华盛顿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大势。
既然有这样的地理背景和人口现实,伊拉克的什叶派为什么在过去一直处于被统治被压制的地位?这里有历史和现实政治多种原因,而这些原因,反过来又影响到伊拉克未来的政局发展。
自从穆罕默德逝世,直到蒙古征服,巴格达始终是“回教教皇”哈里发的首都,压制在整个回教世界属于少数的什叶派,自然不遗余力。此后伊拉克大部归属奥斯曼帝国,奥斯曼苏丹自封哈里发,也不会允许什叶派出头。
与伊朗几百年来什叶派当家作主的情况对比,逊尼派的长期压迫,无疑加剧了伊拉克什叶派的悲情心结,有强烈愿望要在政治上“翻身”和独立自主。萨达姆垮台后什叶派宗教情绪暴涨,以及近日不断表示反对美国控制,代表这一长期积蓄的历史情感。
一次大战之后奥斯曼帝国崩溃,英法两国一反原先帮助阿拉伯各国独立的许诺,食言而肥,瓜分阿拉伯世界。英国在伊拉克扶植了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逊尼派哈希姆傀儡王朝,实质上实施殖民统治。
反对西方世界的支配
伊拉克什叶派从1920年代起,成为反对英国统治的伊拉克民族主义的中坚,因此遭到英国当局的镇压和专门防范。在非殖化和伊拉克哈希姆王朝垮台时,居人口多数的伊拉克什叶派却错过掌权机会,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这一教训,也造成什叶派对西方的深刻敌视。从1920年代起,主要什叶派学者纷纷着重批判西方特别是英国帝国主义,反对西方对世界的支配控制,成为现代什叶派意识形态和宗教理论的有机部份。这一历史经历,显然会使美英欲用西方模式在伊拉克“建立民主”困难重重。
伊朗伊斯兰革命中爆发的反美浪潮,使得美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一直以扶持逊尼派阿拉伯政权抑制什叶派,作为在回教世界的基本政策。随即发生苏联入侵阿富汗,促使美国非常短视地鼓励“伊斯兰圣战”,来遏制苏联的扩张。
这样的政策,终于造成萨达姆坐大和沙地阿拉伯逊尼派瓦哈比原教旨极端主义在回教世界泛滥成灾的双重恶果,又增加什叶派对美国的强烈敌意。
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之际,伊拉克什叶派在美国煽动下大批起义,反抗萨达姆。可是华盛顿又担心什叶派借机壮大,始乱终弃,听任起义者被萨达姆残酷镇压。此事的后遗症,使得今天布什政府要获得伊拉克什叶派的信任合作,谈何容易。
但是在理论上,美英和波斯湾地区的什叶派有一个共同目标。什叶派长期受压,主要是因为回教社会的宗教专制。而什叶派的复兴,正是在于阿拉伯和回教世界的民主化潮流。
笔者同意民主化是遏制回教极端主义的最好方案。只要华盛顿有肚量允许伊斯兰民主的自由发展,美国和伊拉克什叶派未尝不能成为同路人。如同美国攻打塔里班和萨达姆时,伊朗“积极中立”而予以实际合作的例子。
问题是发展民主的关键之一是不同利益间的妥协,包括国内和国际间的妥协。西方要促进回教社会民主化,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对回教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做出必要的让步和妥协,包括石油资源的控制和利用,以及巴勒斯坦不公正局面的改变。
从这一角度,正如《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弗里德曼尖刻指出,布什政府的强烈单边主义色彩无法予人太多的信心。
最后必须指出,与逊尼派的政教合一传统不同,什叶派历史上主张政教分离。目前伊拉克什叶派的一位最高权威继续强调宗教应该超越政治,至今为止绝大多数回教极端恐怖分子属于逊尼派,都体现了这点。
但是一旦卷入政治,什叶派组织有逊尼派不及的经济资源:按照先知穆罕默德家庭曾经享有的特权,什叶派教会的宗教税率为百分之二十,是基督教会传统什一税的两倍。这是白宫在处理伊拉克什叶派问题时不得不注意的要点。
中国的穆斯林全部都是逊尼派,也可称为正统派
C. 历史上哪些著名人物是伊斯兰教徒
历史是上最著名的,应该是穆罕默德了。
世界第一伟人穆罕默德。
参考资料:://hi..com/%D6%D8%D2%F4%B4%C5%C1%A6/blog/item/8c5d60104a4f6404203f2e55.html
二十世纪中叶,法国的一个图书俱乐部计划出版一套伟人传记,事先在读者中作了一次民意测验,询向他们所希望列入这套丛书的伟人姓名。出乎预料,在大多数选票上赫然名列榜首的竟是穆罕默德。
美国的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在他所著的《影响历史的一百位名人排行榜》中,穆罕默德居首位,列在穆罕默德之后的是:2 牛顿.3 耶稣.4 释迦牟尼.5 孔子.6 保罗.7 蔡伦.8 谷登堡.9 哥伦布.10 爱因斯坦.11 巴斯德.12 伽利略.13 亚里士多德.14 欧几里得.15 摩西.16 达尔文.17 秦始皇.18 奥古斯都.19 哥白尼.20 拉瓦锡.21 君士坦丁大帝.22 瓦特.23 迈克尔·法拉第.24 麦克斯韦.25 路德.26 乔治·华盛顿.27 卡尔·马克思.28 莱特兄弟.29 成吉思汗.30 亚当·斯密.31 爱得华·德·维尔(莎士比亚).32 约翰·道耳顿 .33 亚历山大大帝.34 拿破仑·波拿巴.35 托马斯·爱迪生.36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37 威廉·莫顿.38 马可尼.39 希特勒.40 柏拉图.41 克伦威尔.42 亚历山大·贝尔.43 亚历山大·弗莱明.44 洛克.45 贝多芬.46 海森堡.47 路易斯·达盖尔.48 西蒙·玻利瓦尔.49 笛卡儿.50 米开朗琪罗.51 乌尔班二世.52 欧麦尔一世.53 阿育王.54 奥古斯丁.55 威廉·哈维.56 欧纳斯特·卢瑟福.57 约翰·加尔文.58 孟德尔.59 马克思·普朗克.60 利斯特.61 奥托.62 皮萨罗.63 科尔特斯.64 托马斯·杰弗逊·杰弗逊.65 伊沙贝拉一世.66 斯大林.67 恺撒.68 威廉一世.69 弗洛伊德.70 爱德华·詹纳.71 伦琴.72 巴赫.73 老子.74 伏尔泰.75 开普勒.76 费密.77 欧勒.78 卢梭.79 马基亚维里.80 马尔萨斯.81 约翰·肯尼迪.82 平克斯.83 摩尼.84 列宁.85 隋文帝.86 达·伽马.87 居鲁士大帝.88 彼得大帝.89 毛泽东.90 弗郎西斯·培根.91 福特.92 孟子.93 琐罗亚斯德.94 伊丽莎白一世.95 戈尔巴乔夫.96 美尼斯.97 查里曼.98 于名萱.99 查士丁尼一世.100 摩诃毗罗. 他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可能会使一些读者感到惊奇,也会使另外一些读者发生疑问,但他确实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
无独有偶,美国国际新闻杂志在20世纪70年代曾向一批有身份的读者征询答案:“怎样才是一名伟大的领袖?综观历史,谁能当此重任?”美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尤里斯·马塞曼对这两个问题作了以下回答:“一位伟大领袖必须起到三种重大作用:第一,为被领导者谋求福利;第二,建立一个令人们在其中能有安全感的社会组织;第三,提出一套使人们真诚信仰的思想体系。综观人类全部历史,能完全起到以上三种作用的伟大领袖,只有穆罕默德一人。他或许就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领袖”。
美国东方学家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写道:“从来没有任何宗教以如此迅速和直接的方式,实现如伊斯兰教那样的世界性影响和变化。而且,从来没有一位新宗教的传播者,作为他那个时代和民族的宗教领袖,像穆罕默德那样完美。穆罕默德的个性和他的启示,他的启示和政治,他的政治和他的民族的文化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是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伊斯兰教的大厦里,以致必须统筹考虑它们相互交替的影响。就是现在,如果我们不依据伊斯兰教藉以产生和取得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也不可能正确说明穆罕默德的历史作用以及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英国著名史学家斯密在他的《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一书中写道:“穆罕默德是国王,也是教皇。但他是一个没有以教皇自居的教皇,是一个没有军队的国王,既没有常备军,也没有护卫队;既没有王宫,也没有固定的税收,倘若有人说他是借神权统治的话,那么穆罕默德便是这样的人。因为上帝赋予他一切权柄,既不需要证书,也不需要维护者。” 休慈斯在《伊斯兰辞典》中写道:“穆罕默德是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三重创立者,他创立了一个民族,一个帝国和一个宗教。他自己是个文盲,既不能读书,也不会写字。但他却带来了一部经典,既是诗篇,又是经典,也是祈祷书,直到今天,还被五分之一的人类所崇敬,被视为妙文、智慧和真理的奇迹。穆罕默德说,这是永恒的奇迹。它的确是一种奇迹。”
近代英国史学界权威卫尔斯说:“穆罕默德在不足四分之一世纪的短时期内,便征服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两大帝国——波斯和罗马,把历史颠倒过来,同时,他又驾驭了定居于炎热的沙漠、以英勇大胆和守旧著称的民族—连罗马帝国都无能战胜的阿拉伯民族。既是这样,谁还怀疑穆罕默德显示神迹,藉以战胜敌人的力量是来自上帝的呢?”
杜德斯博士在他着的《穆罕默德、释迦与基督》一书内写道:“穆罕默德是不是一个先知?是的!他确实有两种最伟大的先知特征:他有一种能看见他的族人所不能看见的、来自上帝的真理的特征。他还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内在力,推动他去宣传这种真理的特征。关于后一种特征,穆罕默德在麦加遭受迫害时,财产损失了,贿胳、威胁和利诱,他都遭受了,但他仍然不畏惧地传达使命。他说:‘纵然他们把太阳放在我的右边,月亮放在我的左边,列阵对我,我决不会放弃我的使命’。他对宣传伊斯兰的要旨——‘上帝的独一’是这样的坚定不移,是这样的坚信自己的使命。”
德国史学家狄更斯博士在他的名著《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及其对欧洲文化的影响》一书中写道:“穆罕默德已经把他的族人从企图灭亡他们的恶魔手中解放出来。换句话说,他已经把他们从两族互相仇杀的灾难中解放出来。这种成功的创举,过去即使可能,也没有人敢尝试。穆罕默德将无数个部落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民族,他灌输给他们的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大无畏的精神,这两种力量,不仅使他们摆脱了外来的一切束缚和压迫,而且还使他们成为一个名声显赫的伟大民族。这种近乎奇迹的功勋,仿佛是在他们身上潜伏着一种天才,让他们去创造历史。它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深刻难忘的印象,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开辟一个新纪元。”狄更斯博士又写道:“现在我们不得不问一问自己,什么因素使穆罕默德能发挥这样非凡的优势?他在与阿拉伯人交往的过程中,在极短的时期内,获得如此极不寻常的成功——全体阿拉伯人都服从他的意志。 “他自己是一个阿拉伯人,他的确不是一个诗人。他从来也不曾希望自己是一个诗人。但,代替诗人天才的是他那具有天赋的、动人心弦、气势磅礴的雄辩才能。这种雄辩才能是以真诚的宗教感情为后盾,它比任何创作的诗词更能深刻地感动着贝杜因人,况且,他自己又是一个勇敢的人,这更加有助于阿拉伯人对他的信仰。因为勇敢、大胆、刚毅、果断在阿拉伯人看来是最高贵的品质。同时,他又提倡民主平等,这也是与阿拉伯人意气相投的,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他常常拒绝人们对他的特殊敬仰(个人崇拜),他只希望别人把他当作他们同胞中的一份子看待,他不愿别人以‘他有神通力’来尊敬他,也不愿利用机会让别人给他一个‘奇迹创造者’的声望。当阿拉伯人要求他显示奇迹证实他的神圣使命时,他便简单的答复:‘奇迹便是真主的启示’,他不过是为真主服务的工具而已。 “他对任何人都是和蔼可亲,他看病人,他亲自为亡人举行葬礼,这都是由于他平素宽厚待人与天性无限仁慈的缘故。”“他的庄严仪表配合着他那双不可思议的炯炯有神的眼神,使得每个接近他的人都肃然起敬。同样的特征也明显地表现在他的圣训中。圣训对每个人都是简明易懂的,他对每个人都是用这种方法谈话。” “他颁布了许多禁令,这些被禁止的事,在过去已危害了阿拉伯人的生命,两族互相仇杀与杀婴儿的恶习被永远禁止了,赌博、高利贷和饮酒也被严格地禁止,原先拜偶像的一切形迹也被消灭,许多法律的条文都反对虐待奴隶,纵然不能完全铲除奴隶制,至少已经为改善奴隶生活,并于最后消灭奴隶制铺平了道路。” “一般说来,穆罕默德是宽大而温厚的,他只是对那些企图消灭伊斯兰的人们采取严厉制裁。至于他自己,即使在发怒时,也是温和而可以克制的,这点明显地表现在征服麦加后,他对劲敌的态度上。”
法国政治家兼史学家马塞尔·佩鲁东在他的名著《马格里布通史》一书中写道:“当穆罕默德以胜利者的身份进入麦加时,他本可以对古莱什人进行一次正当的报复,可以因他们是偶像崇拜者和长期为敌而予以惩罚。但是,他却同他的助手们意见相反,同当时的习俗相反。他宽恕了他们,只想到要感化他们,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辅助者。无疑,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然而,这也是他生性仁慈的不容置辩的证明。他虽然已经是一个显要人物了,但是,他是从苦难生活中过来的人,他却像父亲一般地爱他的人民,他知道他们的缺点,耐心地考虑着可能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在那样变化无穷、动摇不定的环境中,在那些既是贪污腐化者,又是贪污腐化的受害者的阿拉伯中间,他这个阿拉伯人却坚定而又廉洁,他从未丧失过他的威信,他是一个极有礼貌的人。” “穆罕默德用革命方式改善了阿拉伯妇女的命运。在他以前,唯一的一条律例是:男人可以随心所欲,在任何情况,不管男人怎样作为,都被认为是无可非议的。尊为立法者的穆罕默德把合法的妻子限制为四个。他规定了丈夫对每一个妻子的义务——公平、帮助、爱悦和养育。他曾提出,每个家庭要保留一部分财产以便在丈夫死亡时,分给每一个妻子。他使得人们对母亲更加敬重,他取消了阿拉伯人古老习俗中单方面可以离婚的最坏规定。‘上帝所倡导的只是:他最喜爱的莫过于解放奴隶,最憎恶的莫过于离婚。”
英国政治家兼史学家希提在《阿拉伯简史》一书中这样写道:“穆罕默德是孤儿出身,自幼贫苦,因此他所制定的法律特别照顾孤儿、奴隶和被欺压者。” “穆罕默德在极显赫的时代,仍过着默默无闻时代的那种艰苦朴素的生活,居住在泥土筑成的只有几个房间的一所小房子里。前面有一个院落和一道围墙,像现代阿拉伯的旧式房子一样。常常有人看见他在家里补缀自己的衣服,他的人民随时都可以到他那里去访问他。”
大马士革教区牧师法尔西教授说:“穆罕默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以后的时代没有出现过象他这样的人物,他传来的宗教是尽善尽美的。 “穆罕默德确实把四千个科学方面、社会方面和法律方面的问题,寄存在他的纯洁的教律中,任何一个公正的法学家都会承认他奉上帝的名义召唤人们信仰的这种教律的优越性,因为它是合乎科学逻辑,是适合改进社会制度的。” “穆罕默德确是世界上空前绝后的大伟人,因为他确已将一个散漫无纪的阿拉伯民族统一起来了,使他们成长为著名于世的一神论民族,他将一个伟大的宗教带来给他们,对他们规定了权利和义务,并列举了彼此互相交往的原则,它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宪法都进步、都完善。”
英国大哲学家卡莱尔在《论英雄先知》一文中写道:“穆罕默德是一位英雄的先知,自从他出现在阿拉伯半岛上,看吧!无人注意的,变成世界闻名的了;微小的,变成世界上最伟大的了。”
英国史学家斯密在他的《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一书中又写道:“穆罕默德从他的事业开始时起,直到他生命终结,只用了一个称呼他的称号—上帝的真正使者。将来有一个时代必将到来,在这个时代里,最进步的哲学家和最虔诚的基督徒都甘愿用这个称号向他致敬诚服。”
英国著名诗人威廉·米勒说:“穆罕默德以言辞明白及宗教简易见称,他所完成的事业,为理智惊诧,历史上找不出像他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唤醒人心、复活仁义,提高道德的维新家。”
英国大哲学家卡莱尔在《英雄与英雄崇拜》一书中又写道“我爱穆罕默德,因为他没有虚饰与做作的性格,他是一个旷野中的自助的人,他没有卖弄的夸耀,也没有过分的谦恭,他穿着自己补缀的衣服,用简明的言辞和罗马皇帝与波斯皇帝谈话,他向他们指导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所应做的事。穆罕默德是最伟大的先知,他是和平的创始人。”
法国大诗人拉马丁在《西方学者眼光中的穆圣》一文中写道:“穆罕默德的生活便是参悟、思考、奋斗,他指责族人的虚伪、无知、荒唐,而他自己却聪明、大胆、豪爽,他在仇敌中间教化了二十三年,受尽了讥笑和讽剌,但他却努力于传达自己的使命,热心宣传他的教化,他确信最后必然胜利。因此,他注意天命的宣扬和伊斯兰信条教律的创设。果然,在他逝世后不久,伊斯兰教丕炽丕昌,他所表现的一切,都足以证明他毫无欺骗与虚伪.“穆罕默德是一位哲学家、雄辩家、立法家、军事家和思想的解放者,他曾在地上创建了二十个王朝,在天上开辟了精神的寄托所,具备这些优点的这位先知,若把他放在人类的天平上,谁比他更伟大呢?除了这位完人外,谁能达到这样超绝的境地呢?”
“所有的权威学者,都一致同意,在当年麦加城民众中有一个行为端正、心灵纯洁的年青人。这个不显眼的年青人,以他的公正秉性和荣誉感获得全城人的好评,人们真心对他赞颂,称呼他是‘阿敏’,最可信赖的人。”《穆罕默德的生平》,作者Sir William Muir。
“他是个孤儿,在他的成长中,富有怜悯心,疼爱贫苦人、孤寡、奴隶和不幸的人。二十岁时,他经商很成功,后来被一位富有的寡妇商人雇佣,为她率领一个远行的骆驼商队。在他二十五岁时,他的雇主为他的诚实着迷,向他求婚。新娘比他年长十五岁,结婚后成为贞洁的妻子,与忠实的丈夫欢度一生。” 《伊斯兰:被误解的宗教》,作者James Michener。
啊!在那位荒漠之子的心灵深处,透过他的黑色眼睛和敞开的胸怀,证明他的诚实,他没有任何野心。一个伟大而沉默的男子,天公要他诚实,委任他特殊的使命。当时所有的人,只知循规蹈矩恪守传统,在道听途说的神话中得到精神满足,而他,与众不同,抛弃了传统的礼仪和虚假的掩盖,孤身一人,说出了心里话,与现实对抗。从他身上喷发出天地造化的无穷威力,雷霆万钧,而又光彩夺目。他向公众昭示了天地造化的奥秘事实,一扫传统的道听途说的神话,他直接了当地呼喊:‘就是我! 在这里!’ 神圣的天公的意欲,命令他说出真理。他的一切行为,表达了天公神灵的声音。那个真理的声音,人人都必须聆听,举世无双,除此之外,都是从风中传来的道听途说,都不可靠。 ”《英雄与历史上的英雄崇拜》,作者Thomas Carlyle。
“肯定地说,他具备所有历代列圣先知的两个特点。他的慧眼所及,是造物主的真理,没有其他人同他分享;他内心里充满了向世人展现这个真理的冲动,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心力。”《穆罕默德、佛祖与耶稣》,作者Dr Marcus Dods。
“穆罕默德人品高尚和行为端正的最强有力证明,是追随他的早期伊斯兰弟子们,他们都是他的知心朋友或家族亲属。这些人最了解他,知道他的底细,他的任何虚假行为和虚伪表现不可能瞒过这些最贴近的他的人。一个言行不一的人,外面一套,家里一套,不论怎么巧妙地乔装打扮,也无法长期把自己伪装起来。”《向穆罕默德古兰经表示道歉》,作者John Davenport。
他随时准备为自己坚定的信仰从容就义,而跟随他的那些灵魂高贵的人们,对他深信不疑,推崇他为领袖,理解他所宣布的终极目标。所有这一切,都 证实了他的完美人格,实实在在。如果假设他是一个江湖骗子,恐怕会给我们自己造成更多的自相矛盾,无法把事实解释清楚,反而越抹越黑。不幸的是,天下所有的历史伟人,唯独穆罕默德没有被西方人接受。如果我们真想理解穆罕默德,说真话,那么,对他所宣传的真理与完美的人格不仅应当老老实实地承认事实,而且也应当改正我们从老祖先那里继承来的错误。”《在麦加的穆罕默德》,作者W Montgomery Watt。
“为了维护他所宣传的自由,他被迫作战,参加战斗,时势造英雄,他成为军事领袖。他虽然多次被迫上战场迎敌,但是每次与敌人力量对比,人员与武器都是劣势,甚至一与五之比,他却出奇制胜多次获得奇迹般的成功。”《伊斯兰:被误解的宗教》,作者James A Michener。
“穆罕默德在战胜敌人的军事胜利最辉煌之日,也是他个人优秀品格表现最辉煌之时。在他胜利的那天,他宽恕和释放了曾经多年残酷迫害和折磨他的古莱氏人;在他光复麦加之日,对反对过他的全体麦加居民实行大赦。当他进入他的敌人老巢城堡时,在他最痛恨的名单上,只有四个罪大恶极者受到他的怒斥,其他人全部被赦免。他的军队效仿他的榜样,进城后,对居民秋毫无患,没有一个家庭遭到侵犯,没有一个妇女受到屈辱。只有麦加城中供奉的偶像 遭到冲击。穆罕默德进入克尔白之后,面对三百六十个大小偶像和神位,他环视一遍,对每个偶像说:‘真理来到了,迷误必然逝去。’ 他转身后,弟子们过来把所有偶像都推倒,顿时全城行动,拉下了家中供奉的神像。史书上记载了穆罕默德和平回乡的轰轰烈烈伟大场面。在人类史册中,这是无与伦比的一次胜利者和平进城的范例。”《先知穆圣的言论集》,作者Stanley Lane Poole。
“他的伟大思想与他的简朴生活形成鲜明对照,他处理公务平易近人,没有任何华丽词语的装饰。当他身处王爷的位置上,还是他自己动手修补皮靴和粗毛外套,自己动手挤羊奶,打扫房间和生火做饭。他的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是蜜枣和清水,乳制品和蜂蜜是他的奢侈品。在长途跋涉的旅途中,他同下属们分 享干粮。他劝导人们要仁慈,在他逝世时留下毫无分文的钱袋,就是他真心实意的最好证据。”《向穆罕默德和古兰经表示道歉》,作者 Jonh Davenport。
“远大的抱负,脚踏实地的行动和惊天动地的成就,这是检验伟人智慧的三个要点。根据这个标准,在近现代历史上,还有哪个英雄敢同穆斯林相比?历史书上记载了许多大英雄,他们的功绩或者是指挥过一支强大的军队,或者制定过严厉的法律,或者建立过地域辽阔的帝国,仅此而已。他们的成就,就算作是历史业绩,只不过是物质性的实物存在,都在他们公德圆满之后,与他们的躯体同归于尽,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这个人的成就,不仅建立了强大的军队、确定了严明的法制、奠定了庞大帝国的基础,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他的忠实臣民,而且相传几十个朝代。更有甚者,他发起的世界运动,推倒了圣坛,铲除了神像,扫除了宗教,改变了人的思维和信仰,洗涤了人的灵魂。他就凭借着一部经典的力量,其中每个字都是法律依据,他创造了一个世界民族,把不同的种族、语言和血统,都合并在一起。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精神帝国,在这个帝国之中,产生了无数的哲学家,演说家,传教士,勇猛的武士,思想征服的学者,维系传统不变者,以及二十多位王位继承者。请允许我动问一下,不论从哪种标准检验伟人的智慧,还有谁能胜过穆罕默德?”《人类智慧的历史》,作者Alphonse of Lamartine。
“凭我们凡人的眼力看不到穆罕默德的人格全貌,我们只能看到他的一部分。他留下的遗产多么光彩夺目啊!我们看到,他是先知,是将军,是国王,是武士,是商人,是宣教家,是哲学家,是政治家,是演说家,是社会改良家,是孤儿养育者,是奴隶袒护者,是妇女解放者,他又是公正的大法官,又是尊贵的圣人……。他所扮演的所有这些角色,他所展现的所有这些品行,构成了他无与伦比的英雄品质。”《穆罕默德:伊斯兰的先知》,作者K S Ramakrisshna Rao。
“他应当被称为是人类的拯救者。我深信,假如有人能像他那样主宰现代这个世界,他必将有能力解救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而且给世界带来人们渴望的和平与幸福。”《真正的伊斯兰》,作者George Bernard Shaw。
“凡是研究过那位阿拉伯先知的任何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对那位伟人表示敬佩,他知道向人们传授的信息,对自己的生活也很清楚,因为他是万灵主宰派遣到人间的一位使者。虽然我向你们提供的知识,在许多人看来很普通,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每次重读这些资料时,都有新的感受,对这位阿拉伯伟大导师的新敬仰油然而生。”《穆罕默德的生平与教诲》,作者Dr Annie Besant。
“我想知道谁是能抓住今天亿万人心的最强有力的人,而且无可争议。我越来越感觉到,当年在命运的设计中征服伊斯兰世界的不是单靠宝剑的力量。征服世界的力量,是先知穆圣的伟大人格,那种简单朴素、清贫艰苦的生活作风,他对朋友和弟子们的严肃承诺、他的英勇无畏、他的公正廉洁、他对真主的绝对敬畏和对事业的绝对忠诚。这些是他成功的因素,扫除了各种障碍,而不是他的宝剑。”《先知穆圣传记》,作者Mahatma Ganghi。
穆罕黑德出在一个愚昧野蛮的民族,族人与继母通婚、活埋女儿;那时,酗酒、通奸、赌博和崇拜偶像是每日不可或缺的事。《罗马帝国的没落》一书中有此描述:“人的凶残几近失去常性,与禽兽无异。”在那日子里,人兽难以区分,人只是野兽的化身。穆罕默德的到来,使他们从卑贱野蛮之境跃升为——“知识与光明之旗手。”对于阿拉伯人来说,简直有如自黑暗找到光明。阿拉伯首次得到新生。一个自天地出便浪迹荒漠的穷苦游牧民族,竟自渺小失落之境摇身一变而举世知名,其后的一百年间,阿拉伯统治伸延至西班牙的格林纳达。凭着勇武与理智,阿拉伯的光芒照耀了世界——是由于穆罕默德带给他的族人一套他们前所未的法律、秩序。
D. 伊斯兰教的历史
阿拉伯半岛多沙漠,所以当地人善于通商。当地也有很多个民族,在最内初各有各的信仰,总的来容说是多神崇拜。后来阿拉伯人开通了一条商道,打通了地中海和丝绸之路。于是被其他国家盯上了。在某一年,波斯和古罗马一起联手侵略了阿拉伯,从此这片土地陷入战争。真主安拉的信仰,其实很早就有,是阿拉伯土地上的一个民族的。这个族人出了一个姓莫罕莫德的人,他出身贫穷,但是在他20岁的时候娶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女人,但那个女人已经40岁了。从此,莫罕莫德也开始有钱,很多人把钱放在他那寄存。在莫罕莫德40多岁的时候,他自称受到真主的命令,要他小范围传教,他的妻子是第一个信徒,然后通过其家庭的财富,让这个信仰广为传播
E. 世界历史上有没有出过穆斯林的诺贝尔奖获奖
阿不都-萨拉姆,巴基斯坦籍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艾哈迈德-泽维尔埃及和美国双重国内籍,1999年诺贝尔容化学奖;希尔琳-艾芭迪,伊朗籍,2003 年诺贝尔和平奖;穆罕默德-尤努斯,孟加拉籍,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穆罕默德-巴拉迪,埃及人,200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纳吉布-马赫福兹,埃及人,1988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F. 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是同一个概念吗
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是同一个概念吗?
答:不是一个!前一个是以地域,后一个是以宗教信仰!
阿拉伯世界:
一.阿拉伯世界幅员广大,国家众多,它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即亚洲部分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巴林、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和巴勒斯坦、以色列;非洲部分的埃及、利比亚、苏丹、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和吉布提,其人口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为主。因此,被称为“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世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有 6000 - 7000 年的历史,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化和两河流域的文化在人类文化宝库中放射出奇光异彩,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金字塔及巴比伦“空中花园”就出自阿拉伯世界。在历史上,阿拉伯人在几何、代数、医学、文学、天文、地理、历法、水利方面都对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位于西亚的耶路撒冷( Jerusalem )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也是伊斯兰教的中心
界定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Islam) 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作为宗教即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和佛教等其他宗教一样,是一个信念和崇拜体系,即一种精神信仰;另一方面,对于穆斯林来说,它作为一个意义更为广泛的文明体系,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一套完整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社会制度,还是一种文化体系甚至生活方式。在阿拉伯语中,“伊斯兰”意为“服从”或“顺从”,即顺从真主的意志。伊斯兰教诞生于公元622年,创始人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信仰者被称之为“穆斯林”,即“顺从者”。穆罕默德作为“先知”或“圣人”,他接受了真主的“启示”,并转述给弟子。这些,“启示”经后人收集、整理,汇编成《古兰经》(Quran, 共114章)。 同时,穆罕默德的言行(Sunna)也被整理编纂为《圣训》(Hadith)。《古兰经》和《圣训》同为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经典;后者仅次于前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说明。穆斯林除了相信真主作为唯一神的存在、世间一切都是真主的意志、穆罕默德作为先知的使命、赎罪日和来世等主要思想之外,还有五项最基本的义务(Pillars of Faith,在中国被称之为“五功”)即“念”(念作证词:“除安拉外,再没有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礼”(礼拜,每天祈祷五次,每周五到清真寺集体做礼拜)、“斋”(斋戒,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9月,从日出到日落不饮不食)、“课”(将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税上缴,收入的五分之一作为施舍捐赠给穷人)、“朝”(朝觐,成年穆斯林凡身体健康和有条件者,一生至少要到圣地麦加的“天房”朝觐一次)。此外,伊斯兰教还为穆斯林的个人行为和社会活动作出规定,所有规则和戒律经教法学者汇集编纂成为“沙里亚法”(Sharia,即伊斯兰教法)。在一些伊斯兰教派中,还规定了为弘扬、传播伊斯兰教而进行“吉哈德”(Jihad,即“圣战”,意为“努力”、“奋斗”)的义务。
“伊斯兰世界”是宗教、政治、人口、地理四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概念。人们通常所说的“伊斯兰世界”这个概念,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以国家来界定,即伊斯兰会议组织的57个成员国,外加波斯尼亚、中非、泰国、俄罗斯等4个观察员国所组成的“世界”。 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成员国包括: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富汗、阿联酋、也门、阿曼、阿塞拜疆、埃及、巴勒斯坦、巴基斯坦、巴林、贝宁、布基纳法索、多哥、冈比亚、圭亚那、吉布提、吉尔吉斯斯坦、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蓬、喀麦隆、卡塔尔、科摩罗、科特迪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马尔代夫、马来西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孟加拉国、摩洛哥、莫桑比克、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沙特、苏丹、索马里、突尼斯、土耳其、文莱、乌干达、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印度尼西亚、约旦、乍得、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苏里南等。其中绝大多数国家的穆斯林占人口多数。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联合国成员中,41个国家是穆斯林占绝对多数;其中,32个国家的穆斯林至少占总人口的86%,另外9国的穆斯林所占比例为66%至88%不等。二是以穆斯林人口的分布来界定,等同于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由世界所有穆斯林组成的“穆斯林世界”。穆斯林遍及亚、非、欧、北美、南美等五大洲。根据英国穆斯林委员会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资料,世界穆斯林总数为15亿;基本布局为阿拉伯国家联盟2.844亿、伊朗6540万、土耳其6240万、中亚4850万、阿富汗2270万、巴基斯坦和孟加拉2.3亿、印度1.333亿、印尼1.963亿、东南亚其他国家3000万、撒哈拉以南2.54亿、欧盟1000万、俄罗斯2670万、中国1.331亿、北美1040万、拉美和中美220万。其中,阿拉伯人约占世界穆斯林的19%;南亚和东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是穆斯林最集中的地区;印尼是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穆斯林人口分别为700万、200万、600万、350万、100万。就信仰人数而言,伊斯兰教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宗教,超过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2000年,世界穆斯林的人数首次超过基督教徒;到2003年,它已经成为法国的第二大宗教,德国和英国的第三大宗教;按现有速度发展,到2023年其教徒总数将超过其它任何信仰。现在,美国的穆斯林已经超过“新教圣公会”的教徒(Episcopalians),很可能在10年内变成第二大宗教团体。三是最狭义的界定,等同于中东的阿拉伯世界外加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等国。
G. 从伊斯兰教的兴起与扩张,来论述伊斯兰教对人类历史及基督教的影响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世界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总体算来也有大约五十个。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这些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国家诸如英、美、俄、法、德等国家。
伊斯兰教认为:
人类.都是人祖亚丹的后裔.到先知诺亚时代.生有三子.长子之后裔.形成今天的亚伯拉罕民族[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
次子形成黑人民族.
三子伏西只后裔形成今天黄色人民族...
伏西的八卦.源来自西方......
现在已经有人[作家苏三]在研究这个话题.已经有4一定的成果...
所以人类各民族本来是一家人..大家都应该团结友爱....
H. 当前伊斯兰教在现实世界的历史影响
仍然拥有中亚,西亚和中东的大部分信徒,承担这些区域的基础教育,但教内严重分裂,各教派互相将对方视为邪教,面对现代社会极速变化缺乏准备,导致部分教派成为恐怖主义温床
I. 谁能推荐一个关于阿拉伯世界穆斯林世界和犹太人的纠缠历史的读物有声的最好。
历史上有关于抄三大宗教,穆斯林袭,以及犹太教。最好的读物就是圣经。三大宗教的,来源都与圣经有关。圣经也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读物。圣经是每个基督教家庭必备的读物。所以说你说他好不好看呢!圣经这种,不只有声音。还有各种教会专门给你讲广播。把每一个,张杰给你详细的用声音和图像的形式给你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