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现当代史的历史线索

中国现当代史的历史线索

发布时间:2021-02-24 12:11:22

⑴ 中国近现代史感觉线索很乱,有没有什么办法

历史大事年表
历史大事年表
中 国 时 间 世 界
1488 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492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
1498 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 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革运动序幕
1519-1522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进行环球航行
葡萄牙侵占澳门 1553
荷兰侵占台湾 1624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
1687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 英国光荣革命,标志革命结束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89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1765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1775 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 《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建国
1782 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1 约克镇战役—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1787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1789 美联邦政府成立;法国大革命爆发;
颁布《人权宣言》
179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804 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7 美国富尔顿制成汽船
1814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拿破仑第一次下台
1815 滑铁卢战役失败,拿破仑再次下台
1836-1848 英国宪章运动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839
鸦片战争爆发 1840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2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天津条约》签订 1858
洪仁玕《资政新篇》 1859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签订 1860
曾国藩创办第一家官办军企安庆内军械所 1861
1868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 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 巴黎公社;
德国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 法国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1876 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1877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 1881
1886 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 1895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
戊戌变法 1898
义和团运动 1898-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辛丑条约》签订 1901
1903 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诞生;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中国同盟会成立;
《定军山》-中国电影诞生 1905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武昌起义 1911.lO.10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颁布《临时约法》 1912
(民国元年)
二次革命 1913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袁接受"二十一条";护国运动开始;
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5
1917 俄国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世界现代史开端
五四运动 1919
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1
1921-1927 新经济政策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2 苏联成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924
1925 苏联斯大林开始推行工业化方针
北伐战争开始 1926 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927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1931
1933 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红军长征 1934.10
-1936.10
遵义会议;一二九运动 1935
西安事变 1936.12.12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南京大屠杀 1937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百团大战 1940
1944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中共七大召开;抗战胜利;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1945 美国研制原子弹成功;联合国成立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6 美国发明第一台电脑;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7 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
关贸总协定签订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1948-1949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亡;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与苏联建交 1949 北约组织成立;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
抗美援朝开始 1950
西藏和平解放 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953
三大改造 1953-1956
一五计划 1953-1957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5 华约成立,两大军事对峙格局形成
中共八大召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双百”方针提出; 1956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调整经济八字方针提出 1960
1961 不结盟运动兴起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
西藏自治区成立 1965
十年“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1967 欧共体成立;
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 1970
重返联合国;乒乓外交; 1971
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
袁隆平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 197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1975
恢复高考 1977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
中美建交 1979
设立四大经济特区 1980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1983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4
中共十三大 1987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88
1989 APEC成立
1991 苏联解体
邓小平南巡讲话;
中共十四大 1992
互联网开通 1993 欧盟成立
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5 WTO成立
7.1香港回归;
中共十五大 1997
12.20澳门回归 1999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中国加入WTO 2001 美国911事件
2002 欧元正式启用
“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登上太空 2003

⑵ 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线索 (1949年建国之后)

(1)1949-1956: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阶段”:
1950-1953:抗美援朝战争,1951: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基本完全解放;三反五反运动1954:宪法颁布,确立人大制度;
1953-1956:三大改造,使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56-1966:进入社会主义(较稳定期):
1957:“一五”计划完成,

1958:大跃进
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
196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
(2)1966-1976:文化大革命,
1967: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1: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使中国国际威望大幅提升,拉开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
1972: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1976: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1977:恢复高考。
(3)1978至今: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与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
1979: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快速解决了温饱问题。对越自卫反击战。
1982:;中英谈判香港问题。
1987:中葡谈判澳门问题。

1997:香港回归祖国。
1998:朱镕基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奠定当今之经济运作基础。
1999:澳门回归祖国
2001:中国“入世”,对外开放进入新台阶。
2004:受孙志刚事件影响,人权入宪。
2008:举办北京奥运会,圆1908年中国办奥运的百年梦想。
2010:举办上海世博会,距1910年提出中国办世博整整一百周年。

⑶ 中国近代历史线索

1939.6.3虎门硝烟1840.6鸦片战争1842《南京条约》1860.10第二次鸦片战争1851洪秀全起义1865中亚浩罕军侵略新疆1876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设立新疆行省1894.9中日甲午战争1895.4《马关条约》1900八国联军1901《辛丑条约》1860-1890洋务运动1895公车上书1898戊戌变法1905.8中国同盟会1911.10.10武昌起义1911辛凯革命1915新文化运动1917俄国十月革命1919.5.4五四爱国运动192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24.5黄埔军校1927.8.1南昌起义1925.10长征胜利1931.9.18九一八事变1937.7.7七七事变1937.12南京大屠杀1938台儿庄战役1940.8百团大战1945.4第七次全国民代表大会制度1945.8美国向日本长崎、广岛投掷两枚原子弹1945.8.15日本投降1946.6全面内战爆发1947挺进大别山1948.9-1949.1 辽沈、淮河、平津三大战役1949.4全国解放(台湾出外)1949.9开国大典1951西藏解放1950.10抗美援朝1950《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3第一个一五计划1966文化大革命1987邓小平理论1997.7.1香港、澳门回归1964.10.16我国第一课原子弹爆发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⑷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哪些

没有那种的吧

基本线索是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由器物版到制度到思想文化,权中国的仁人志士探索出自己的救国之路

现代史土改--三大改造--大跃进及反you扩大化--wenhuadagem--改革开放

⑸ 中国近代史的主线索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还有下面的这些观点:
一、关于“中国近代”的概念严格说来,“近代”这个词,并不是社会发展史上指称某一确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概念.使用上很不统一.一般而言,就欧美目前来说,是把它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作为“近代”的开始.所以世界历史是把最早的资 产阶级革命爆发(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近代”历史开端的标志.但中国情况不同.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把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端,并不是由于这个时候中国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熟到了要求取代的封建生关系的程度,因而导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就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那样.而主要是由于外来的侵略.引起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把中国推到一个与过去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半封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这个社会虽然后来也产生了资产阶级,也曾有过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阶段,但是难以说它是一个完全的资 本主义社会.只是从中国历史发展阶段来说,它约略地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这样说来,就是把半殖民半封建的一个社会历史阶段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当然,国外有的历史研究者不这样看,他们把中国近代的起点上推到十七世纪中叶清朝建立的时候,一方面强调与西欧历史分期的对应性,另一方面又是意在把中国近代史的主题说成好像是中国国内的民族矛盾.这是不科学的,我们还是着眼中国社会的特点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阶段作为中国近代.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告结束.那么是不是应该把整个这一时期都算作“中国近代”史呢?从科学意义上讲,应该是这样.这一观点,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例如荣孟源在1956年写的“关于近代史分期问题”一文,就明确表示赞同中国近代史的断限从1840年起到1949年9月止的意见)后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到现在看来,应该说得到了基本公认.但是从教学习惯上,一般还是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把这段历史划开,前半段作为“中国近代史”.后半段归入“中国现代史”.也就是说,只把旧民主主义阶级归入“中国近代史”,而把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归入中国现代史.虽说这两个阶段确有不同的特点(主要是革命领导力量不同),但社会性质并没有变,都应划在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这是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个问题.二、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和中国古代历史相比较,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呢?第一,它的历史变化非常迅速和剧烈中国古代历史时间漫长,内容丰富,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也就是生产方式、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看,应该说是处于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变化非常缓慢,外国一些学者对此大感惊异不解.例如:大文豪雨果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而大名鼎鼎的黑格尔曾这么说:“中国历史本身没有什么发展,因此我们不必再与闻该历史的各个细节方面.”当时德国还有学者说:“在我们面前的中国它没有过去,而是一个我们古代就认识它,今天依然一模一样存在的国家.”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朗克(1795-1886)的说法更典型:“中国人民永远静止的人民”(见《中外文化交流史》页118-119)当然,这种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偏见,但确也反映出,与外国古代历史相比,中国古代历史变化较小.中国近代历史就不一样了.算到新中国成立也不过110来年的时间,而历经新旧民主革命两个历史阶段,可以说是飞跃式的变化.除了社会性质,革命阶段的变化之外,在其他多方面也表现出来,譬如,单说我们要讲的近代80年中,就发生了不下十余起震荡全国甚至有国际影响的战争、事变以及人民反抗的重大斗争.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变化之剧烈,我们学习当中应注意体察.第二,它的社会变化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源于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单一的社会形态.它的表现可以分这么几点来大致看一下:(1)表现在生方式上.中国近代始终处于旧的生产方式衰败而末死亡,新的生产方式产生而末壮大的状态.封建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呈衰败趋势,但封建经济的基石,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自然经济,始终没有完全瓦解,相当一部分穷乡僻壤,甚至直到解放初,这种痕迹仍比较明显,而应该作为社会上新的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生产,却主要又不是来源于明末清初以来曾经孕育于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这种萌芽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几乎都被摧残殆尽),而是由依附于洋务派所办的民用企业的商股和较小规模的商办企业,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的,很有限,在社会生产中始终未能占主导地位.而外国资本则比民族资本要强得多.这样,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就有地方经济、小农经济、不同成份的资本主义等经济多种形态.总之在近代中国始终是多种经济并存,并不是一种生产方式出现就代替了旧的生产方式那么单纯.(2)表现在阶级结构上.正是基于上述一点,各种经济成份交错并存,相应,也就造成多种阶级力量并存,阶级关系错综复杂的状况.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最基本的阶级.而中国近代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存,所以主要就存在有四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另外,还有个别少数民族地区有奴隶主和奴隶、农奴主和农奴的存在,不占主要地位).而这四个阶级各自内部情况又比较复杂且处于剧烈的分化变动之中.例如官僚、买办、商人等形成的资产阶级,许多人前身就是地主,甚至一身兼地主、资本家二任.农民和工人阶级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是破产农民中的一部分人流入城市,充当了无产阶级的后备军,成为工业无产者.就单说资产阶级吧,阶层十分复杂,可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大部分,而民族资产阶级之中,又明显地表现出上层和中下层的阶层的分野.总之,中国近代的阶级状况是很复杂的.(3)表现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交织.中国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比较单纯,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到了中国近代,不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作为社会主要矛盾存在,而且又加上了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这对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了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而中国封建统治者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微妙的,即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勾结联合的一面,具体情况又因时因事而异,所以,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格局就十分复杂.(4)还表现在中国是列强共同控制、侵略的半殖民地这样一种特别状况.近代中国既不象独立的国家那样,也不象被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完全殖民地那样,它是被列国诸国共同宰割的半殖民地.列强各国的社会特点、地理环境、国力强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等条件不同,因而侵略中国的手法、特点也不完全一样,但它们又都力图控制和影响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挟持一派或几派政治势力.在侵略当中既相勾结又相争夺,都想尽多地攫取侵略权益,但又不能独吞中国这块肥肉,不能不保持一定均势将中国置于半殖民地状态.这也增加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复杂性.(三)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是胡绳同志于1954年在该年度《历史研究》第1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首先系统地提出的,该文题目就叫《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在此以前,中国近代史著作一般没有作明确的历史分期,多是“纪事本末体”,就是:以重大事件为主干,分若干章分别交待各事件的来龙去脉,评述其成败利钝和历史意义等(像范老的《中国近代史》上册基本就是这样).这种体裁、体例的优点是能使读者对某一特定史事的全过程有较完整的了解,但由于一般是以政治事件的始未为主题,从而易于忽略与此事件相联系的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且不易显示整个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线索和规律.自胡绳同志发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引起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大讨论,结果 ,胡绳同志在其文中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说”为学术界所公认,几成定论.所谓“三个高潮说”,是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做划分时期的标志,据此,从中国近代历史划出三次革命高潮时期:第一次是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是甲午战后的几年,也就是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时期;第三次是由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到辛亥革命时期;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了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据此分别以每一次高潮为一个中心,将整个中国近代史划分为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段落:一是1840-1864年;二是1864-1901年;三是1901-1919年,多年间不管是教科书还是中国近代通史著作,一般都是这个模式.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从80年代初开始,中国近代史学界就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展开了第二次大讨论.这次讨论是以李时岳同志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一期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的文章为起点的.这篇文章是主张按照如其标题所示来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的,旨在把资产阶级运动的发生、发展认定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人将这种观点概括为“三个阶梯说”.不过,文章中也把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基本线索中的最初一阶.李时岳同志对将他的观点概括为“三个阶梯说”也表示不同意(主要是不同意数码“三”,至于“阶梯”之喻,他表示很欣赏),故我们不妨称之为“四个阶梯说”.“三个阶梯”也罢,“四个阶梯”也罢,反正是突出资产阶级运动这条线索,这一点很明显,这和“三次高潮说”大不相同,是对“三次高潮说”的挑战.具体历史事件上,两者的分歧和差异主要在于:在“三次高潮说”中,没有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而突出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是第二次革命高潮的主要标志);在“四个阶梯说”中,有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而排去了义和团运动.

⑹ 中国近代史线索

1、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

2、1858年6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20、1945 中共七大召开

21、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2、1945年8月28日-10月10日 签订《双十协定》。

23、1949年10月1日 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⑺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线索有哪几条

中国近代史始自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还有下面的这些观点:
一、关于“中国近代”的概念严格说来,“近代”这个词,并不是社会发展史上指称某一确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概念.使用上很不统一.一般而言,就欧美目前来说,是把它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作为“近代”的开始.所以世界历史是把最早的资 产阶级革命爆发(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近代”历史开端的标志.但中国情况不同.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把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端,并不是由于这个时候中国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熟到了要求取代的封建生关系的程度,因而导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就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那样.而主要是由于外来的侵略.引起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把中国推到一个与过去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半封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这个社会虽然后来也产生了资产阶级,也曾有过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阶段,但是难以说它是一个完全的资 本主义社会.只是从中国历史发展阶段来说,它约略地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这样说来,就是把半殖民半封建的一个社会历史阶段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当然,国外有的历史研究者不这样看,他们把中国近代的起点上推到十七世纪中叶清朝建立的时候,一方面强调与西欧历史分期的对应性,另一方面又是意在把中国近代史的主题说成好像是中国国内的民族矛盾.这是不科学的,我们还是着眼中国社会的特点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阶段作为中国近代.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从1840年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告结束.那么是不是应该把整个这一时期都算作“中国近代”史呢?从科学意义上讲,应该是这样.这一观点,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例如荣孟源在1956年写的“关于近代史分期问题”一文,就明确表示赞同中国近代史的断限从1840年起到1949年9月止的意见)后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到现在看来,应该说得到了基本公认.但是从教学习惯上,一般还是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把这段历史划开,前半段作为“中国近代史”.后半段归入“中国现代史”.也就是说,只把旧民主主义阶级归入“中国近代史”,而把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归入中国现代史.虽说这两个阶段确有不同的特点(主要是革命领导力量不同),但社会性质并没有变,都应划在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这是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个问题.二、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和中国古代历史相比较,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呢?第一,它的历史变化非常迅速和剧烈中国古代历史时间漫长,内容丰富,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也就是生产方式、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看,应该说是处于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变化非常缓慢,外国一些学者对此大感惊异不解.例如:大文豪雨果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而大名鼎鼎的黑格尔曾这么说:“中国历史本身没有什么发展,因此我们不必再与闻该历史的各个细节方面.”当时德国还有学者说:“在我们面前的中国它没有过去,而是一个我们古代就认识它,今天依然一模一样存在的国家.”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朗克(1795-1886)的说法更典型:“中国人民永远静止的人民”(见《中外文化交流史》页118-119)当然,这种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偏见,但确也反映出,与外国古代历史相比,中国古代历史变化较小.中国近代历史就不一样了.算到新中国成立也不过110来年的时间,而历经新旧民主革命两个历史阶段,可以说是飞跃式的变化.除了社会性质,革命阶段的变化之外,在其他多方面也表现出来,譬如,单说我们要讲的近代80年中,就发生了不下十余起震荡全国甚至有国际影响的战争、事变以及人民反抗的重大斗争.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变化之剧烈,我们学习当中应注意体察.第二,它的社会变化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源于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单一的社会形态.它的表现可以分这么几点来大致看一下:(1)表现在生方式上.中国近代始终处于旧的生产方式衰败而末死亡,新的生产方式产生而末壮大的状态.封建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呈衰败趋势,但封建经济的基石,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自然经济,始终没有完全瓦解,相当一部分穷乡僻壤,甚至直到解放初,这种痕迹仍比较明显,而应该作为社会上新的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生产,却主要又不是来源于明末清初以来曾经孕育于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这种萌芽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几乎都被摧残殆尽),而是由依附于洋务派所办的民用企业的商股和较小规模的商办企业,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的,很有限,在社会生产中始终未能占主导地位.而外国资本则比民族资本要强得多.这样,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就有地方经济、小农经济、不同成份的资本主义等经济多种形态.总之在近代中国始终是多种经济并存,并不是一种生产方式出现就代替了旧的生产方式那么单纯.(2)表现在阶级结构上.正是基于上述一点,各种经济成份交错并存,相应,也就造成多种阶级力量并存,阶级关系错综复杂的状况.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最基本的阶级.而中国近代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存,所以主要就存在有四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另外,还有个别少数民族地区有奴隶主和奴隶、农奴主和农奴的存在,不占主要地位).而这四个阶级各自内部情况又比较复杂且处于剧烈的分化变动之中.例如官僚、买办、商人等形成的资产阶级,许多人前身就是地主,甚至一身兼地主、资本家二任.农民和工人阶级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是破产农民中的一部分人流入城市,充当了无产阶级的后备军,成为工业无产者.就单说资产阶级吧,阶层十分复杂,可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大部分,而民族资产阶级之中,又明显地表现出上层和中下层的阶层的分野.总之,中国近代的阶级状况是很复杂的.(3)表现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交织.中国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比较单纯,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到了中国近代,不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作为社会主要矛盾存在,而且又加上了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这对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了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而中国封建统治者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微妙的,即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勾结联合的一面,具体情况又因时因事而异,所以,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格局就十分复杂.(4)还表现在中国是列强共同控制、侵略的半殖民地这样一种特别状况.近代中国既不象独立的国家那样,也不象被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完全殖民地那样,它是被列国诸国共同宰割的半殖民地.列强各国的社会特点、地理环境、国力强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等条件不同,因而侵略中国的手法、特点也不完全一样,但它们又都力图控制和影响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挟持一派或几派政治势力.在侵略当中既相勾结又相争夺,都想尽多地攫取侵略权益,但又不能独吞中国这块肥肉,不能不保持一定均势将中国置于半殖民地状态.这也增加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复杂性.(三)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是胡绳同志于1954年在该年度《历史研究》第1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首先系统地提出的,该文题目就叫《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在此以前,中国近代史著作一般没有作明确的历史分期,多是“纪事本末体”,就是:以重大事件为主干,分若干章分别交待各事件的来龙去脉,评述其成败利钝和历史意义等(像范老的《中国近代史》上册基本就是这样).这种体裁、体例的优点是能使读者对某一特定史事的全过程有较完整的了解,但由于一般是以政治事件的始未为主题,从而易于忽略与此事件相联系的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且不易显示整个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线索和规律.自胡绳同志发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引起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大讨论,结果 ,胡绳同志在其文中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说”为学术界所公认,几成定论.所谓“三个高潮说”,是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做划分时期的标志,据此,从中国近代历史划出三次革命高潮时期:第一次是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是甲午战后的几年,也就是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时期;第三次是由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到辛亥革命时期;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了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据此分别以每一次高潮为一个中心,将整个中国近代史划分为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段落:一是1840-1864年;二是1864-1901年;三是1901-1919年,多年间不管是教科书还是中国近代通史著作,一般都是这个模式.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从80年代初开始,中国近代史学界就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展开了第二次大讨论.这次讨论是以李时岳同志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一期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的文章为起点的.这篇文章是主张按照如其标题所示来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的,旨在把资产阶级运动的发生、发展认定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人将这种观点概括为“三个阶梯说”.不过,文章中也把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基本线索中的最初一阶.李时岳同志对将他的观点概括为“三个阶梯说”也表示不同意(主要是不同意数码“三”,至于“阶梯”之喻,他表示很欣赏),故我们不妨称之为“四个阶梯说”.“三个阶梯”也罢,“四个阶梯”也罢,反正是突出资产阶级运动这条线索,这一点很明显,这和“三次高潮说”大不相同,是对“三次高潮说”的挑战.具体历史事件上,两者的分歧和差异主要在于:在“三次高潮说”中,没有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而突出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是第二次革命高潮的主要标志);在“四个阶梯说”

⑻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线索

主要有四条线索:
1、列强侵华史
2、中国人民抗争史、探索史,如太平天国、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
4、政权更替史: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新中国

⑼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条主要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两条主要基本线索是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旧民主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⑽ 请从两个不同视角梳理出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高中教材在介绍历史时三本必修都是分别通过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介绍的,所以应该是在这三个方面。如果是初中的话就选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包括所有侵略战争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学的话就帮不了你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现当代史的历史线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