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螺旋式上升,曲折中前进。
Ⅱ 15、16世纪世界历史的两大根本性转变
从15、16世纪开始,历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相对闭塞,版撒哈拉以南非洲与亚欧权大陆之间在更大程度上的闭塞,美洲、大洋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完全隔绝──这些现象都逐步发生全面改观。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转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内部,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
Ⅲ 论述: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二重性
试论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的两重性 答: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曾有过它璀璨的年华。但它的每一个进步却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最终不能逃脱被更高的社会形态取代的历史命运。
一、资本主义在历史上首起过巨大的革命作用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中的一次大飞跃。它全面破坏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引起了——系列革命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生产力冲破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犹如冲破闸门的洪水奔腾出来。“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等,这—切都是过去时代无法比拟的。
资本主义不仅消灭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厂统一的国家,而且消灭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许多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开拓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把世界变成丁一个开放的世界,使—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渗透和竞争的新格局。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电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思想领域中,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出发,高举理性原则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维护它的宗教神学进行了无情地批判。他们以“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天赋人权”为"号,冲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专制的精神枷锁,从而给人类带来了—次精神大解放。
资本主义所以能在历史上起革命作用,根本原因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的封建所有制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二、资本主义的每一个进步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是它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了另—种私有制,以—种剥削制度代替另—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建立在它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是产生自己一切反面的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厂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生产力的进步是伴随着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的加深,它成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自己致富的手段和物质力量。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步与资本主义保守的私有制度的对立,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随它发展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对立就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否定因素。虽然资产阶级巴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但这种调整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持自己存在的基础不变,这个基础就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发展着的生产力之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无法克服的。
资本主义提供了造福人类、解放人类的物质条件,但却利用这种物质条件破坏了人类的进一步解放,把人类又推向灾难的深渊。
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又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破坏。
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文化、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又使社会风气腐败,精神道德颓废,社会治安恶化,这形成了显明的对照。
总之,资本主义在繁荣进步的之后,包含着日益加深的社会资本主义向更高社会形态转化的必然性。
Ⅳ 什么是世界历史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座,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也叫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辩证的唯物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观和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
(二)唯物的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2.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4.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
3.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意义。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4.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四)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应该是哲学问题吧
Ⅳ 如何认识世界历史的两重性
绝世世界历史这样信有繁华的一面,也有落败的一面,看你如何去对待里面的要求,才会真正认识历史的官
Ⅵ 世界历史上,具有双重性质的革命是哪个
不好意思 刚才打错字了
在中外史上,美国独立战争也具有双重性质。
即是一场民族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Ⅶ 黑格尔哲学两重性
一、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阶级实质
(一)黑格尔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时期。一八四八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虽然德国的情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一八四八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继续。
一八四八年以前的德国,是一个经济上和政治上十分落后的国家。国家政权掌握在封建贵族手里,封建的生产关系仍在全国占统治地位,整个国家处在封建割据的状态中。新兴的德国资产阶级具有明显的两重性的特征。
(二)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因此,德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和保守的两重性特征不能不曲折地反映到黑格尔哲学中来,使黑格尔哲学也具有革命和保守的两重性。
二、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
(一)黑格尔哲学中一个著名命题
黑格尔在一八二一年发表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从分析黑格尔的这个著名命题入手,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在黑格尔的命题中,“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合乎逻辑概念;“现实”是指真实的存在。在黑格尔看来,理性、逻辑概念是一种客观精神,是第一性的东西,它是创造一切事物的能动力量,因此,它必然要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恩格斯对这个命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第一,“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存在都无条件是现实的。现存的存在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现象,一部分是现实。现象的东西还不是现实的东西,现象只是一种偶然的存在,是一种飘忽即逝、可有可无的东西,因此,它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
第二,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守的属性。因为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事物自身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具有现实属性的东西,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丧失必然性,因而也会丧失现实性;而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就会代替已经丧失必然性的东西,而转化为具有现实性的东西。
第三,黑格尔的命题必然要转化为另一个命题,即:“凡是现存的,都是一定要灭亡。”按照黑格尔关于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辩证法思想,任何现存的事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因此,凡是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的现实事物,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即一开始就包含着否定自己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要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转化为自己存在的反面。
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著名命题的层层剖析,揭示出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其中包含着黑格尔永恒发展的思想。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一切都是发展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现存的东西不是永恒的,迟早都是要灭亡的。
(二)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恩格斯根据黑格尔关于永恒发展的思想,论述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所以,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真理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发展历史中,人的认识总是不断地从低级阶段上升到高级阶段,愈升愈高,但是永远不会达到所谓绝对真理的地步。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结论
恩格斯在揭示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概括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结论。主要有三点: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无止境地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一切都是发展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第二,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辩证规律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恩格斯剥掉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神秘外壳,把它颠倒了的关系再颠倒过来,科学地解决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真实关系。
第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里说的“保守性”,是指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革命性”是指事物运动发展的绝对性。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是辩证的统一。
三、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
(一)黑格尔哲学的体系
黑格尔哲学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庞大的体系。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一种宇宙精神,黑格尔把它称为“绝对精神”。这个“绝对精神”是整个宇宙的基础,是一切存在的源泉,它是变化发展的。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精神”发展、演变过程的描述。
“绝对精神”的发展经过三个基本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逻辑阶段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阶段,它作为纯粹的逻辑范畴,经过一系列概念的推演和过渡而达到“绝对观念”。然后,“绝对精神”突破纯粹思维的范围而外化为自然界,进入“绝对精神”发展的第二阶段,即自然阶段。再往后,当自然界出现人的时候,“绝对精神”又超出自然阶段而进入第三个阶段,即精神阶段。
在精神阶段中,“绝对精神”体现为人类社会,体现为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并最后在黑格尔哲学中完成了自我认识,于是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绝对精神”自身,从而结束了“绝对精神”的全部发展过程。可见,黑格尔哲学的体系,是以“绝对精神”为出发点,又以“绝对精神”为终点,首尾相接的封闭的圆圈。
(二)其矛盾的表现
一方面,它的方法是辩证的,认为发展是普遍的,一切都是发展的,而发展又是无止境的;另一方面,它的体系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是一个绝对真理的体系,发展是有终点的。这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矛盾。
首先,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人类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但是,黑格尔按照旧哲学的传统要求,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体系,人类的认识到了黑格尔哲学那里就完结了。
其次,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一切都是发展的,自然界也是永恒发展的;但是,按照黑格尔的体系,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因而自然界的一切在“绝对精神”的逻辑阶段就已经规定好了,当“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界的时候,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只能在空间上一个挨一个地展示自己的多样性,而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即自然界是没有发展变化的。
再次,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人类的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过程,每一个社会制度都不过是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一个暂时阶段。但是,按照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系,人类的历史必须有一个顶点。
(三)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矛盾的根源
为什么在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思维方法竟产生了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呢?这是由黑格尔哲学的阶级根源所决定的。黑格尔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因而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必然要反映到黑格尔哲学中来。
四、黑格尔学派的解体过程和费尔巴哈哲学出现的意义
(一)黑格尔哲学的成就极其影响
第一,黑格尔哲学包括了以前的任何哲学体系所不可比拟的巨大领域,而且在这一领域中发展了现在还令人惊奇的丰富思想。
第二,黑格尔哲学不自觉地指出了一条走出绝对真理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地切实认识世界的道路。
(二)黑格尔学派的解体
黑格尔学派分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德国资产阶级内部的分裂,导致黑格尔学派的分裂。随着国内阶级斗争的激化,资产阶级内部分裂为激进派和保守派。激进派反对普鲁士国家,保守派则拥护普鲁士国家。
第二,黑格尔哲学自身的体系和方法之间的矛盾,导致黑格尔学派的分裂。 黑格尔学派分裂为两大派:老年黑格尔学派和青年黑格尔学派。
青年黑格尔派的施特劳斯和鲍威尔都反对宗教神学,都对基督教进行了批判。他们都认为《圣经》中的福音故事是荒诞无稽的东西。但是,他们在福音故事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上,意见产生了分歧,由此引发了争论。这场争论,是在黑格尔哲学的两个范畴--“实体”和“自我意识”的争论的幌子下进行的。
施特劳斯和鲍威尔的争论,后来发展为什么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的争论。最后,在青年黑格尔派中出现了一个特殊人物施蒂纳。他狂热地鼓吹无政府主义思想,把自我意识推到了极端的地步,用至高无上的“唯一者”压倒了至高无上的“自我意识”。
Ⅷ 什么是两重性
自“大跃进”以后,在人们的认识上明显地存在着一个误区:原以为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无限制地改变客观现实,结果,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人有天大的“胆”(主观愿望)也带不来生产的大跃进,相反,人的“胆”越大,经济的滑坡就越厉害;盲目改变客观世界的步伐走得越急,受到的无情惩罚就越多。无论人们愿不愿意承认,客观规律都在无情地惩罚着只凭意志办事、不从实际出发的人们。
几乎与人们的认识陷入这种误区同步,中国社会进入了国民经济的困难时期。伴随着极度的困难,中共中央做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实际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试图摆脱认识误区的一种尝试。
在客观现实面前,从中央领导层到普通群众,反思认识的错误,审视指导思想的偏差,重新调整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同样面临着认识的调整和反思的任务。作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刘少奇的认识也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人的主观认识对客观实际的反映过程是没有终结的,更不可能一次完成。认识在实践中往往表现出两重性:一方面,人的认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补充,以接近真理;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人的认识往往也偏离真理。这种两重性是由意识的主观特征决定的,意识在反映客观对象的时候,不仅有主观性,而且不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又有着差别性,意识反映客观,但它的映象不是绝对地等同于客观,而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的反映,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反映。这正好说明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引起了人的认识在实践中的双重特性。
从“大跃进”到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刘少奇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也经历了在实践基础上的曲折变化过程。他也摆脱不了认识上的两重性。处在党和国家工作的最高领导层或第一线,再加上刘少奇本人的认识个性,因此他的这种两重性显露得更为突出。
我们从几个主要的阶段来看刘少奇在认识上的这种两重性。
一、“大跃进”期间刘少奇认识的矛盾性
“大跃进”显然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陷入灾难的一个重要的关节点。但“大跃进”的客观效果并不是毛泽东以及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观愿望,而恰恰是与他们的主观意愿相背离的。这正好说明认识与实践在发展中的双重走向。
首先,在“大跃进”期间,刘少奇与毛泽东和党内大多数同志一样,都有着急躁冒进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扭曲发展打乱了认识在实践中的正常发展。尽管这种情绪的生成反映了新中国广大群众急于想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也折射出国际国内的诸种客观原因。
其次,即使是在急躁冒进情绪生成的过程中,刘少奇在主观上仍一再强调从实际出发。就是毛泽东等人头脑发热的时候,中共中央的领导层中并没有人反对实事求是,甚至也是极力主张实事求是的。然而,这时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却出现了偏差,“实事”变成了主观对客观的歪曲的映象。
如果从这种认识上的双重走向来看刘少奇的认识特点,就能较为合理地解释刘少奇在“大跃进”到国民经济调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何无法摆脱认识上的矛盾。
1958年1月,毛泽东在杭州会议和南宁会议上错误地批评了周恩来、陈云等人反冒进的问题后,主笔起草了《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其中的第23条是刘少奇起草的。这一条明显地反映出刘少奇认识上的双重矛盾:一方面,刘少奇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的原则,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过分地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超前作用,他说:“应当作出这样一个总的规定,就是:在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和群众觉悟提高的前提下,允许并且鼓励那些打破限制生产力发展的规章制度的群众创举。”不久,刘少奇也充满信心地说过这样的话:“由于各方面工作的大跃进,我们过去拟订的计划指标太低了,需要大大修改。我们提出了15年以后赶上英国的口号,按目前情况来看,可能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估计10年时间就可赶上。我们没有公开宣传,但是心里是作了那样的打算的。”①
这时刘少奇的思路,是既符合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总体考虑,也符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的改变党委的工作方法,以适应正在形成“高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和“新的生产高潮”的要求。
正因如此,5月5日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向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对报告中那些反映毛泽东的建设思路的观点,刘少奇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报告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提法,从“我国现在有两个剥削阶级和两个劳动阶级”出发,断言“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刘少奇肯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15年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口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要当促进派、不要当促退派的口号,……迅速地被几亿人口组成的劳动大军所掌握,成为极其伟大的物质力量。”
这份报告以党内正式文件的形式确认,1956年跃进中只存在个别缺点,反冒进是错误的,“其结果是损害了群众的积极性”。报告严肃地说:“那些反对提高建设速度、反对多快好省这个方针的批评,都是站不住脚的。”这份报告实际上正式定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反冒进的思路是错误的。
正是通过这次大会,毛泽东达到了彻底地反“反冒进”的目的。会后,“大跃进”运动风起云涌,排山倒海。这其中,刘少奇不是没有责任的。
对八大二次会议报告和刘少奇个人认识之间的关系,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查,但是,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首先是以反右倾保守为前提的,在冒进与反冒进的对立中,他反“反冒进”的认识和态度是极为坚决的。因此,尽管刘少奇有着求实的精神,但理论和现实都告诉他必须站在毛泽东一边。在人民群众生产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较充分地显现出来的时候,刘少奇自然也不愿犯右倾保守的错误。撇开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不谈,仅从认识上来看,刘少奇认识上是存在矛盾的,这种矛盾性,使他陷入了困难境地中。
二、进人困难时期刘少奇的认识变化
经过“大跃进”的风浪,中国的国民经济急转直下,再加上天灾,极度的困难迅速笼罩在人们头上。主观意愿与客观实际之间的距离远远比人们预想的要大得多。中国社会所出现的危难状况,对全党是个巨大的震动,对刘少奇也是一个巨大的震动。
在困难形势下,党的领导层开始从思想理论指导的角度进行反思。
1960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在天津召开会议,邓小平提出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不能庸俗化而要全面正确理解的问题。邓小平的意见,得到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赞同,大家共同认为要正确处理好毛泽东的领导和集体的关系。
刘少奇在发言中也说,不能把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搞成两个东西。刘少奇还同意毛泽东提倡工农兵学哲学的意见,主张进行普及哲学的运动。刘少奇显然意识到,在认识与实践严重脱离的时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头脑来武装人,才能远离唯心主义,避免主观臆断、片面性和形而上学。
与此同时,中央领导层开始注意反对个人迷信。例如天津会议后,周恩来于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98次全体会议,他在会上明确提出了反对个人迷信的问题,并由此出发指出了“大跃进”中的错误。他强调:“我们每个人的讲话如不妥当,完全可以驳,不要树立迷信的权威”;“要承认共产主义的热情,但领导干部头脑要清醒”;“精神产品不能放卫星”。②
在现实困难和党内反思的双重作用中,刘少奇也在重新审视“大跃进”的错误。
就在28日这天,刘少奇对中共河北省委负责人提出了重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审视现实的问题。他说:
一平二调,刮“共产风”,也就是人家批评我们的平均主义的共产主义,这是不好的。马克思早就说过,平均主义对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利的。想不要社会主义阶段,跳到共产主义去,光要不断革命,忘记革命发展阶段论,这是不行的。必经的阶段,是不能跳过去的,不能单凭主观愿望,想过就过。生产关系的改变,要使生产积极性更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过渡早了,不仅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妨碍、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过渡的迟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过渡,要有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一是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一是人们的觉悟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你搞平调,人家不愿让你平调,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过渡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够。③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理解中,主观意志与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成为刘少奇注意的重点。
经过重新反思而产生认识上的震动后,刘少奇决定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深化认识的成果。
天津会议后,刘少奇先后视察了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德阳、成都、自贡、重庆、武汉等地的工厂和农村。在沿途调研的同时,他的讲话充分地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尤其是针对“大跃进”中出现的问题,他论述了在“条件论”、“矛盾论”和“主观能动作用”等问题上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包括:
(一)以唯物主义(客观条件的决定作用)为核心的辩证法(主观能动性和矛盾转化)――
我主张不笼统地反对“条件论”,要具体地讲。反对两条,一是不承认某些客观条件,一是不承认主观能动作用、主观条件。
反“条件论”过分,就可能出现主观主义、不要条件、不要革命阶段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矛盾的统一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这里是强调条件,不能忽略条件。没有条件,矛盾就不能统一、转化和发展。④
(二)认识不能简单化、凝固化;不同意见的争论、甚至唱对台戏,并不是右倾保守――
在技术革命中,我们要鼓励唱对台戏。对台戏,就是百家争鸣,经过争鸣,然后再结合起来,就更好。要经常唱点对台戏才好。不要对不赞成的人戴“右倾保守”的帽子。⑤
(三)要全面认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要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技术进步,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势必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某些环节上的改变。劳动组织、生产组织要改变,工资制度要改变。不改就会妨碍生产、妨碍技术改革,就不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妨碍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⑥
经过实地考察,刘少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都看得更为清楚,这为他调整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间的矛盾起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他在中央领导层中发挥纠正“大跃进”错误的作用,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1960年下半年后,刘少奇在对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关系的认识上明显地深入了一步,他的一些谈话更接近实际,开始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大跃进”以来党的工作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他当着中央和各省市区主要负责人的面说:
最近半年以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生了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有粮食问题,浮肿病问题,非正常死亡问题,事故问题,计划完成情况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大家一番热情,总想多一点,快一点,盘子摆得大一点,基本建设项目多上一点,许多同志主要的想法是这方面。……一方面,我们应该敢想、敢说、敢做,但是还要切实可靠,充分可靠,一切经过试验,实事求是,冷热结合。……本来,去年庐山会议头一个阶段就想讨论这样一些问题的,想总结一下,得到教训,使以后这些事情减少一些,后来彭德怀问题一出来,这些问题丢到后边去了,庐山会议就没有继续讨论下去。庐山会议提出这些问题,有些同志是得到教训的,而有一些同志我看是没有得到教训,或者得到的教训很少。计划偏大,有些事情不那么切合实际,统计又不那么确实,有浮夸之风。……这些问题不纠正,继续下去,现在是一个指头,将来可以慢慢扩大,可以扩大到两个指头、三个指头的。⑦
刘少奇认为,发生这些问题,主要原因还在于“中央的计划偏大,盘子安大了,要求过急了,敢想、敢说、敢做……”,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违背了客观规律。
这是在全党尤其是党的领导层认清“大跃进”的错误前,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错误比较透彻的一次。刘少奇能够直截了当地讲到这个程度,恰恰反映出他是一位有勇气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一个时期,刘少奇反复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他指出:“大搞基建,大搞水利,就是大搞积累。大丰收大搞积累,小丰收小搞积累,大灾荒少搞积累或不搞积累,这是客观规律。大灾荒还大搞积累是违反客观规律。”还说:“今后还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但要着重了解实际情况,着重实事求是。”⑧
应该说,从1960年下半年开始,刘少奇开始超越“大跃进”期间的认识迷惘。他的思想变化,对中央做出调整的决策是有重要影响的。9月,国家计委在周恩来、李富春等人的指导下提出对我国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的措施后,刘少奇予以了坚决的支持。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刘少奇认识上的求实特点及其局限性
196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做出了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一方针的出台,是对“大跃进”的后果进行冷静思考的结果,它表明中共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已从不顾客观条件的盲目冒进,转到从实际出发、审慎求实的调整上面。毛泽东同时提出了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中国经济开始了五年的调整时期。
刚跨入1961年,刘少奇就对调整第一年的国民经济计划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今年制订计划的基本精神,是要把局势和矛盾缓和下来,要确实留有余地。每项事情都有个余地问题”。⑨
进入调整时期以后,为进一步摸清实情,刘少奇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于1961年4月初至5月中旬来到湖南农村,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研究。这次时间较长的农村调查,对刘少奇在提出解散食堂、认定中央应该对错误承担责任、提倡民主风气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认识角度来看,刘少奇的这次调查,为他进一步确立从实际出发的认识原则,打下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这次调查的认识成果,反映在刘少奇的多次谈话中:
(一)在主观和客观、天灾和人祸的关系上调整认识的角度
宁乡县问题那样严重,如果说天灾是主要的,恐怕说服不了人。没有调查研究,这个教训很大。看来要放下架子,才能深入下去进行调查研究,不进行调查研究,决定出的东西是不可能符合客观情况的。⑩
Ⅸ 世界历史上,具有双重性质的革命是哪个
美国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
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内战争容和民族独立战争
一战:对塞尔维亚是反侵略战争
对英法俄等国是殖民争霸战争
总之,判断双重性质的革命应关注革命有关的多主体从而得到不同性质。
Ⅹ 世界史的两重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世界本来是丰富多彩的,也许应该是多重的。我这里说世界的二重性是指世界上存在相对立的两面,它是多重世界中对立的两重。
我在网络中搜索了关于二重性的含义:“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互相矛盾的两种属性,即一种事物同时具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性质。如商品,一方面它有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有价值。也说两重性。”
如果世界上每一事物都具有两重性,那么整个世界就应该是两重的。但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具有二重性?
记得以前学物理的时候,学过一个叫做“波粒二重性的”理论。好像是说光可以通过“波”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粒子”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光,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本质应该是既定的,它不应该随着人把握世界的方式的不同而随意改变。但是如果我们通过两重性去把握世界,对世界的本质就可能呈现二重性。这不是说世界的本质变了,不同的方式把握了本质的不同侧面。
在柏拉图的严重,世界就是两重。“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对立而存在。现象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反应。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柏拉图的二重世 界观来源于人类具有抽象与感性两种不同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世界因为人的把握方式的不同而变得分裂。二重的世界便是分裂的世界,世界的二重性也就是世界的分裂性。
当我们从西方回到东方,我们会发现东方人也喜欢从两种不同的方式把握世界。有的人从“有”的角度去把握世界,又有的人则从“无”或者“空”的角度去把握世界。面对同一事物有人说它是有,有人则说它是无,或者空。当然东方人更喜欢把这世界二重属性一并把握,认为一事物即是有的,又是无的。
当我们存在于世间,就可能觉得我们并不存在于世间。或者说相对地存在于世间。
2008年于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