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山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香山拥有千年历史。东晋时仙人葛稚川就在此炼丹,有“丹井”于香山,唐代出现了寺院景观,《宛署杂记》记载:
香山永安寺创自李唐,沿于辽金,兴废莫详,而遗址仅存……妙高堂在香山寺右,唐以来有之,即今东方丈处。
辽金时期,帝王投资进一步建置香山皇家园林,1186年,金世宗完颜雍看中了北京西北郊的香山,并建造了香山寺,《帝京景物略》道:
山多名迹,葛稚川井也。金章宗之台、之松、之泉也,曰祭星台、曰护驾松、曰梦感泉。
元代香山以景取胜,有香山八景和碧云十景。明代宦官擅权禅林逐胜,兴修了洪光寺、玉华寺,扩修了香山寺、碧云寺等,出现了“西山佛寺累百”的禅林盛况。清朝康乾盛世,西山开发进入颠峰,形成著名的“三山五园”和西山大园林区。
几经建设,香山已成为集不同朝代之风格、禅林与自然山林景观完美结合的风景区,为日后香山静宜园的形成和西山园林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北京西北郊的香山,是一座以山地为基址而建成的行宫御苑。香山丘壑起伏,林木繁茂,为北京西山山系的一部分。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南、北侧岭的山势自西向东延伸递减成环抱之势,景界开阔,可以俯瞰东面的广大平原。
香山寺位于香山南麓,原名永安寺,又称甘露寺,乾隆时改称香山寺。寺门东向,前有牌坊和古松掩映,有“听法松”的景致。
山门内有婆罗树,南北设钟楼和鼓楼,上为戒台坛,内正殿七开间,殿后厅堂名眼界宽,后有六会楼三层,后山上有楼宇上下各六楹。寺院依山势而建,层层而上,正中百步石级串联着五座大殿,很有气势。
以香山寺为中心,周边有陆陆续续建造了很多建筑,香山寺北为观音阁,后为海棠院,院东为来青轩,西为妙高堂。北有无量殿。来青轩西南为欢喜园,东西各有坊楔。香山寺北稍西六方亭为唳霜皋。
香山寺西北,由盘道上为洪光寺,山门东北向,内建毗卢圆殿,正殿五楹,左为太虚室,又左为香岩室。
清康熙年间,就香山寺及其附近建成“香山行宫”。1745年,建龙皇帝在行宫的基础上加以扩建,翌成竣工,改名“静宜园”。园内的大小建筑群共50余处,经乾隆皇帝命名题署的有“二十八景”。
静宜园是清代的一座以山地为基址而建成的行宫御苑,分为三部分,即内垣、外垣、别垣。
内垣在东南部接近山麓,为园内主要建筑荟萃之地,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如宫殿、梵刹、厅堂、轩榭、园林庭院等,都能依山就势,成为天然风景的点缀。
外垣占地最广,是静宜园的高山区,建筑物很少,以山林景观为主调。这里地势开阔而高峻,可对园内外的景色一览无遗。外垣的“西山晴雪”,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别垣是在静宜园北部,包括有见心斋、昭庙两组建筑。园中之园见心斋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庭院内以曲廊环抱半圆形水池,池西有三开间的轩榭,即见心斋。斋后山石嶙峋,厅堂依山而建,松柏交翠,环境幽雅。
昭庙是一所大型佛寺,全名“宗镜大昭之庙”。
碧云寺是香山的一部分,与香山寺、昭庙等同属佛教道场。故有“西山苍苍,上于云霄,重冈叠翠,平朝皇阙,中有道场四香山”的说法。
碧云寺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元朝,原名为碧云庵,后来,太监于径在寺后建生坟,并重修寺院,更名为碧云寺。1748年,增建罗汉堂和金刚宝座塔。
碧云寺寺前设有城关,入关百步达山门,寺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共六层院落,层层殿堂依山叠起,松柏参天,浓荫蔽日。乾隆游碧云寺时,称这里是:
试参山水秀,果占画图全。
衣履如沾润,林峦益逞妍。
一弘天半澈,百道润边悬。
寺院布局充分利用地形,空间大小不一。最后一进院落,空间着意扩大,立白石牌坊。百步之外,是金刚宝座塔。塔座上有两座小型喇嘛塔和五座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塔。整个金刚宝塔满布精致浮雕,有大小佛像、天王、力士、龙风狮象和云纹等。
南跨院内有仿杭州净慈寺的罗汉堂,堂内有贴金罗汉五百尊,还有神像七尊和济公的造像。堂北为普明觉妙殿
北跨院为水泉院,清泉从山石流出,汇集池中。因水得景,开辟水泉院园林。园林西倚硝壁,东临山谷,古木华盖,十分幽静,由台座、叠石和古树划分空间。
香山碧云寺牌坊
Ⅱ 香山有着什么样的历史
香山拥有千年历史。东晋时仙人葛稚川就在此炼丹,有丹井于香山,唐代出现了寺院景观,专《宛署杂记》记载:香属山永安寺创自李唐,沿于辽金,兴废莫详,而遗址仅存,妙高堂在香山寺右,唐以来有之,即今东方丈处。
辽金时期,帝王投资进一步建置香山皇家园林,1186年,金世宗完颜雍看中了北京西北郊的香山,并建造了香山寺,《帝京景物略》道:山多名迹,葛稚川井也。金章宗之台、之松、之泉也,曰祭星台、曰护驾松、曰梦感泉。
元代香山以景取胜,有香山八景和碧云十景。明代宦官擅权禅林逐胜,兴修了洪光寺、玉华寺,扩修了香山寺、碧云寺等,出现了西山佛寺累百的禅林盛况。清朝康乾盛世,西山开发进入颠峰,形成著名的三山五园和西山大园林区。
几经建设,香山已成为集不同朝代之风格、禅林与自然山林景观完美结合的风景区,为日后香山静宜园的形成和西山园林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
Ⅲ 香山的历史文化
香山秀丽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香山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叫人叹为观止。
山上原有天齐、炉姑、麦姑等庙宇,规模宏伟。民国初年,土匪盘踞,此后,庙宇被附近农民焚毁。铜铸天齐神像迁于郑母,现收藏于青州市博物馆。董思恭所书“海岱中峙”庙匾流落香山山南的大十亩田村。
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轴线,向前慢溯。
伯益在香山写作《山海经》:
相传,大禹治水的功臣伯益曾经在香山写作《山海经》。大禹治水,将天下分为九州,即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冀州、兖州、雍州、梁州。青州是九州之首,东夷文化于此滥觞。大禹治水的最大功臣是益,又称伯益,益是青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州长。公元前2070年益就在青州建都,称为益都。
禹原定传位于益,无奈,大禹的儿子启篡了位,国天下成了家天下。益没办法,回到青州箕山(即香山)作《山海经》。《史记?夏本纪》载:“禹以天下授益,三年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阳”。箕山,即香山。
许由拒位洗耳:
香山西侧有条河,叫洗耳河。司马迁《史记·许由传》记载:
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去,于是遁耕于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以河水洗耳。
是说,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便逃到香山的脚下耕种隐居。许由不为利禄所动,怕脏了自己的耳朵,用河水洗耳朵。
“士不见于世”,巢父、许由以及伯夷、叔齐等人,以独有的风骨和个性魅力,被历代雅士贤达高山仰止,以至于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其流风余韵历代不绝,这种独特的隐逸现象成为文化史上的一道独到景观,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特有的文化气韵。
一条重要的古驿道:
香山北侧,隋唐时期,有一条古老的驿道,东西走向,向东贯穿潍州(潍坊)、登州至大海,向西贯穿淄博、济南至长安。这条驿道“通□浦,导九河,远接□津”。浦,指入海口。九河,泛指黄河。津,指长安附近的要津渡口。
2009年,香山北侧建成“花都大道”。东接潍坊,延伸可至登州,以至于大海。西接青州,延伸可至泰山,以至于西安古长安,暗合了古驿道,亦是古丝绸之路。聪明的今人和睿智的古人,于此暗合。
这条古驿道,向西穿越青州,经过淄川,一直向西延伸。想当年,在淄川这条古老的驿道旁边,清泉旁边,绿柳之下,蒲公松龄轻摇蒲扇,香茶待远客,坐听奇异事,让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从现存的唐朝中外主要交通图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条唐朝的官道,西起长安,经过洛阳,从登州直抵大海。在山东境内,它沿云门山、香山、孤山、浮烟山等以北的平坦地带,从青州经过潍州、密州、莱州等地,一直通往登州,是当时山东省境内横贯东西的唯一一条最重要的交通要道。
经过香山的这条古驿道,“都道题臻,众途辐凑,车马如水,冠盖若云”,是说这条官道接都城长安和其它省会城市,通达众多的道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繁华喧闹。
传说清代刘墉一次回诸城老家,便是走的这条驿道,并曾在此住宿。
这条官道在今天,它有的路段还在使用着。
Ⅳ 香山的香山县历史
香山一词按宋朝《太平寰宇志》记载,因一座名为五桂山的地方,山中多产奇异花卉,香溢数十里,故名香山。直至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后,因为盛产海盐,官府开始在今珠海市山场村设立了名为香山镇的军事营镇。古代香山是孤悬于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岛屿,境域为现今的五桂山和凤凰山(今为珠海市)及周围的山地和丘陵地,即石岐至澳门一带的陆地。自唐朝开始,由于珠江水流挟带大量泥沙在这一带不断沉积,逐渐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经过宋、元两代,由大海变为冲积平原的土地约占原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人们把它称为西海十八沙,即今小榄、东升、坦背、横栏等镇区。至明朝,冲积平原继续扩大,此时形成的陆地被称为东海十六沙,即今东凤、南头、黄圃、阜沙、三角、浪网、民众、港口等镇区。至清朝,形成了今港口以南、磨刀门水道以东的板芙、神湾、三乡、坦洲一带的西南部平原。沧海桑田的变化,使石岐以北与顺德和番禺大陆连成一体,成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设立香山寨,仍属东莞县。直至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由于香山寨的发展,升级为香山县,并将南海、番禺、东莞、新会四县沿海的地方划归香山县管辖。此时的香山县隶属于广州府。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军的追杀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灭亡后,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员的后裔流落定居于香山。明朝,香山北部地区开始淤积成陆,此时才与大陆相连。清朝,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始逐步修筑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围,香山县围垦的田地在不断增加,农业产量也在提高。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于农业的发展,香山由原来的下等县改成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县同列的大县。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位于珠江口西岸的香山是战场之一。1839年,林则徐来广东主持禁烟,8月16日驻兵香山县城,令澳葡当局驱逐英商义律等人。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英国战船驶至澳门关闸,强行登陆,香山的清朝驻军曾作勉强抵抗。澳门原本属于香山县。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借机在澳门半岛定居。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葡萄牙女王宣布澳门为“自由港”。1849年葡萄牙人赶走香山驻望厦村的县丞,将澳门侵占。
1911年11月6—7日, 在武昌起义推动下,由中国同盟会南方统筹部澳门总支部直接领导的香山县革命武装从隆都、良都、前山分三路进军县城,占领县衙,成立香山县临时军政府,此即为辛亥香山起义时期。及至龙济光祸粤时期,香山县革命党人任鹤年、林警魂等于1916年发动隆都起义,在石岐海、马山、西河路诸要隘发生多次战役,给龙济光及其在香山的代理人以极大打击,后人立有石岐西山碑以纪念此事 。
1925年为纪念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继而在1938年2月侵占了中山县七区三灶岛(今属珠海市),中山进入国共联合抗日时期,并在军民共同抗战下,相继取得了1939年横门之战以及横门、张家边之战等战役的胜利。1940年中山沦陷后,中山县人民在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及中共珠江特委的领导下,以五桂山为根据地,组建了中山抗击游击大队,积极展开敌后抗日武装斗争,又取得了三乡之战、淇澳岛之战、五桂山区保卫战等战役的胜利。据统计,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山的抗日游击队先后在广东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的直接指挥下,同日军进行了140多次的战斗,其领导者林锵云、梁嘉、罗章有等人为中山解放所做出的贡献,一直为后人传颂不已。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发动大规模内战,中共中山特派室为此做了大量宣传工作。1949年下半年中共中山县的党组织和中山县的人民武装组织迅速扩大,如9月中旬在中山县长江乡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中山独立团(简称“中山独立团”)等,为中山县的解放做好了充足准备 。
1949年10月30日,中山的地方人民武装和五桂山根据地支前群众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先头部队在石岐胜利会师,是为中山解放日。1950年8月4日,中山全境解放 。
1950年4月,即被广东省民政厅列为特等县。此后,中山虽被逐渐分出珠海县、斗门县(大部分)和划出部分地方归番禺、顺德、新会等县,但主要经济指标仍处于全省100多个县的前列。
1982年,中山县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列为全国富县之一;1983年12月22日,撤销中山县,设立中山市(县级),以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中山市的行政区域。,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步入了城市经济发展进程,并取得显著成就,
1988年1月7日,县级中山市升格为地级中山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地级城市。
1989年被国家统计局列为我国第一批发部6个跨入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 ,位于 中南部。
Ⅳ 谁知道关于香山的简介或者资料急
香山公园位于京郊西山东麓,在北京市区的西北,区市中心28公里。总面积160公顷,是一座历史悠久、富有自然情趣 的山林公园。
山中有乳峰石, 时时喷出云雾,与庐山的香炉峰相似。又因山上有巨石,很像香炉,香山因此得名。香山的最高峰是香 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
香山公园山势陡峭,佳木葱笼,清泉深深,景色清幽。自金代起几个朝代的帝王,均在此营建避暑离宫别苑。清乾隆十年 (1745年)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林隙崖间,增置了殿台亭阁,修建了宫门朝房,加筑一道周长10余里的外垣, 形成规程宏大的皇家范囿,并赐名“静宜国"当时园墙分为内外垣, 共有28景。内垣20景有:勤政殿、丽瞩楼、来青轩、香山寺、翠微亭、雨香馆等。外垣8景有:阳阿(朝阳洞)、玉华岫、森工 笏、香雾窟(静室)等。外垣之北,另有别垣,当时园中建筑、胜点数不胜数。1860年和1900年,野蛮的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烧了圆明园、颐和园之后,香山名胜也没放过,多处古迹也被烧毁。现在留存的名胜古迹和观光景点有:见心需、昭庙、森玉笏、琉璃塔、西山晴雪、玉华山庄、半山亭、双清别墅和眼镜湖、香炉峰等。勤政殿、香山寺、香雾窟等只能参观遗址。
香山公园,美丽的自然景色,特别是香山红叶最是闻名。每逢霜秋,遍山黄栌,如火如荼,瑰丽无比。此时游人倍增,游客坐在登山缆车里,眺望遍山红叶,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现将文物古迹和重要景点简介如下:
东宫门公园的正门,乾隆皇帝扩建静宜园时所建,现仍保存了原有形制。 勤政殿原为皇帝召见公卿百僚的听政之所,现仅存基址。进东门即可看到。香山寺遗址在公园的南部,原殿为五层,地势高耸,建筑壮丽,是国内28景之一,现只有遗址。乾隆皇帝御笔石碑现仍矗立于此。双清别墅在香山寺南,建于1931年。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县迁至北平,暂驻香山,毛泽东下榻在双清别墅,8月23日迁人中南海。毛主席曾在此成功地指挥了渡江战役、国共谈判,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著名诗篇。蟾蜍峰亦称虾蟆石,在香山寺西山腰上,巨石突兀,若蟾蜍昂首东望。半山亭在香山寺北侧,是过去香山寺观音阁的旧址矗立于南部山腰当中是观赏风景的佳处。现在的半山亭为后建景点。绚秋林自半山亭沿山路西上即可到达,此带树木丛集,秋季遍布红叶,是香山著名红叶区。玉华山庄在香山寺遗址迤西,是山腰中部的一个庭院型风景点,幽雅别致,可供游人小憩。此景点为原玉岫的遗址上的新建筑。
森玉笏在玉华山庄西南,有一巨大的峭壁,上题“森玉笏”三个大字,为乾隆御笔,是28景之一,刻字仍清晰可见。 朝阳洞位于森玉笏西北,乾隆帝曾游此同,题名“阳阿”,为清乾隆时28 景之一,现该洞尚存,洞口西有乾隆诗词刻字。 香雾窟遗址朝阳洞北上方有一平台,原为园内殿宇建筑中最高一处,清乾隆时28景之一,现建筑已无。栖月山庄香雾窟遗址稍东,原是28景之一的栖月崖的旧址,后遭毁,民国年间在此建别墅,称“栖月山庄”。西山晴雪在香雾窟迤北山腰处,是雪后放晴观景的著名景地。乾隆帝题名立碑,方碑和石制护拦现保存完好。“西山晴雪”为燕京八景之一。 芙蓉馆在玉华山庄以北,为近代建筑,借28景之一的“芙蓉坪”取名。 昭庙在芙蓉馆东侧,东宫门的北边,是国内一组藏式古 代建筑,庙中部分建筑遭焚毁,琉璃牌坊、白台、红台石碑和 琉璃塔幸存。正凝堂昭庙以北,为园内古建筑,近年修饰一新,堂后 山石嶙峋,松柏苍翠。见心斋在正凝堂前,是清嘉庆年间修建的江南风格的庭院,是园中现存比较完整的一组古建筑。 鬼见愁在全园的西北部,为园内最高点,因山势陡峭, 难于攀登而得名。
Ⅵ 香山有多久历史
香山(北京市海淀区香山)编辑[xiāng shān]
香山,建于香山的香山寺是中国最早的香山寺。“香山”之名源于佛教经典。据载,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即父城)近处有座香山,为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的地方。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香山之名也随之传入。所以,中国以观音为主祀神的佛寺都名为香山寺。中国著名的香山寺有18家,诸如北京香山寺、洛阳龙门香山寺等。从建寺时间来看,北京香山寺建于大定二十六年,即公元1186年3月;洛阳龙门香山寺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即公元516年;宁波市香山寺始建于唐朝;陕西大香山寺建于公元351年至384年;而平顶山市香山寺建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即公元181年。虽然平顶山市香山寺不出名,但平顶山市香山寺是真正的观音证道祖庭。千手观音的故乡是在平顶山的香山寺,并非别处的香山,亦非南海普陀山。北京的香山又叫静宜园,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25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顶峰香炉峰海拔575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历史沿革编辑香山公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元、明、清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香山寺曾为京西寺庙之冠。清乾隆十年(1745年),皇家在香山公园大兴土木,殿宇廊轩,共成名噪京城的二十八景,后筑围墙,乾隆皇帝赐名“静宜园”,名列京西“三山五园”。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香山公园先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香山二十八景”多被破坏。1956年开辟为人民公园,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北京十大公园之一。Ⅶ 广东的中山以前香山县的来历
中山古称“香山”,地多神仙花卉,故称为香山。
香山县名来源于香山镇,该镇地处五桂山分支凤凰山山麓。史志记载,五桂山盛产“异花神仙茶”,此茶是一种野生茶叶,“异花”乃指“王者之香”的兰花,香闻十里,人们称它“隔山香”,所以五桂山也叫“香山”,香山镇由此而名。
香山场(今珠海市山场村),为香山镇前身,是当时香山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宋1152年,香山镇提升为香山县,县址仍在今珠海山场村。到南宋1154年,香山县县址搬迁至石岐(今中山市石岐区)。
1925年,为了纪念逝世的孙中山,从而将“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 1849年,葡萄牙侵略香山县澳门地区作为殖民地,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回归中国。1952年和1965年,从“中山县”划分出去的部分成为现今的珠海市,剩下的地区(除了澳门外),就是现在的中山市。
(7)中国共产党在香山的历史扩展阅读:
香山县著名景点:中山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它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外表仿照西方建筑。
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
Ⅷ 香山的历史记载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香山为山其山。山其山之前,还被称为箕山版。后又因山上香火兴盛,更名权为香山。在香山的西北麓,有纪季墓,亦称纪侯冢,在《元和志》中有记载,《青州市志》中也有记载。明朝嘉靖年间的《青州府志》卷六中写道:“(青州)城东四十五里为香山,《齐乘》所谓山其山是也。郡境诸山,多在西南,东郊平原百余里有香山者,童然孤峙,康浪发其南,尧水经其东,古之山其山也。”
就是说,作为古九州之一的青州,境内的山峦多在西南山区,只有香山这唯一的山峰,矗立在东部百里的平原之间,童然孤峙,巍为壮观。童然,就是光秃之意。康浪、尧水均为河名,现今犹在,仍然河水浩荡,绿意盎然。
Ⅸ 香山的来历
香山的来历:
1、其名来自佛教经典。据《佛教文化便览》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佛经中称父城),附近有山名香山,释迦牟尼在世时其...
2、得名自最高峰的钟乳石,其形似香炉,称为香炉山,简称香山。
3、得名自古时香山的杏花,花开时其香味使得此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山”。
关于香山寺的记载可追溯到唐代,据明代成书的《宛署杂记》:“妙高堂,在宛平县西四十里香山寺右,唐以来有之。
元世祖忽必烈曾到永安寺游览,到了元仁宗在位时,将永安寺更名为“甘露寺”。文宗至顺二年,耶律楚材的后裔耶律阿勒弥创建碧云庵。
清乾隆十年,香山的园林营建工程正式展开,而香山寺的扩建工程也在同一时期进行。经过扩建后的香山寺与其周边的宗镜大昭之庙、碧云寺、卧佛寺共同构成了清代西山一带的佛教寺庙建筑群。而香山寺也形成了“前街、中寺、后苑”的格局 。
香山与东面平原上的玉泉山、万寿山、昆明湖约略在一条东西轴线之上。香山、玉泉山两山布之湖上,卓锡、丹泉吐之山坳,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古迹甚多,近在几席。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西山东麓,距京城约20千米,全园占地面积为160余公顷。园内香山地处西山东坡之腹心,也是西山山梁东端的枢纽,其峰峦层叠,涧壑交错 。
Ⅹ ‘香山’在哪,有没有什么历史
香山主要景点 重阳阁香炉峰顶的一组建筑,意在九九重阳登高瞩望京城。建于1983年4月,分为上、下两层。 孙中山纪念堂这座殿堂原为普明妙觉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他的灵柩曾停放在碧云寺最高处的金刚宝座塔内,四年之后,中山先生的灵柩前往南京紫金山时,曾在此殿设灵堂,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和哀悼,之后,这里辟为“孙中山纪念堂”,供人们瞻仰。悬挂在门楣上的匾额是由宋庆龄亲笔所书的“孙中山纪念堂”六个大字。 知松园位于南北主要游览干道西侧。占地2公顷,是1987年新辟建的景区。景区内一、二级古松柏100余株。在景区之东立宽1.5米,长2.5米,高5.5米巨石一块,正面书直径为0.8米的“知松园”三字,石背录陈毅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节,待到雪化时”。知松取意于《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景区内有古松同琉璃塔形成借景,命名为“琼松塔影”。 璎珞岩位于静翠湖南面。始建于明代,是一处人工叠成的石山,有泉水流下,俗称"小瀑布",淙淙水声,悦耳动听,上边建有小亭匾书"清音",再后敞厅匾书康熙题名"绿筠深处"。《日下旧闻考》称这里:"亭之胜以耳受,岩之胜以目谋,澡濯神明,斯为最矣"。 眼镜湖为中华民国时建。由两水池构成,形如眼镜,故名。湖北侧依山叠石砌成石洞,引卓锡之水形成水帘洞景区。湖东南有"佳日亭"一座,建于1992年,为十字重檐,苏式彩画。 东门:也称东宫门,是香山公园的正门。原东宫门的历史遗迹已经不复存在,现在所见的是新翻修的大门,清代乾隆皇帝所题的匾额“静宜园”悬挂于门楣之上。 香山饭店:现代化设施齐全的高级旅游饭店,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家、华裔美国人贝聿铭设计,其建筑特色是积中国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苏州式庭院于一体,格局典雅。 香山假日商务会所:北京香山假日商务会所地处北京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两园之间,三面群山环抱。馆内环境清幽雅逸,百年老树华叶纷披,灰墙瓦黛古色古香。 香山寺该寺遗址即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所建之大永安寺,原为金代行宫。据记载原有五层大殿,前有石坊、山门、钟鼓楼、城垣、红墙碧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为香山二十八景之一。经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二次浩劫之后,只剩下正殿前的石屏。石碑和石台阶等为数不多的几件不怕火燹的石头制品了。石屏本身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正面中间是《金刚经》,左为《心经》,右为《观音经》,背面是燃灯、观音、普贤像。山门内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石碑,内容是乾隆书的《娑罗树歌》。娑罗树,被视为佛门圣树, 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乔木,叶如手掌,为掌状复叶,多为七瓣,每年五六月间开花,花为宝塔状圆锥花序。据佛经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磐于娑罗树下,乾隆皇帝亲自撰写“娑罗树歌”,也蕴藏深意。 山门外有几处著名古迹:听法松:寺门两侧,有二株遒劲挺拔,枝叶繁茂的古松,状如听法,故名。金鸡叫:在听法松下甬路中心的方砖上跺几脚,可听到铮铮之声,犹如金鸡啼鸣。知乐濠:山门前石桥下有方池,上有汉白玉雕栏,池南侧有龙头,泉水流出,名知乐濠。来青轩:该轩建在依崖叠石之上,登轩四望,青翠万状,故名来青。明万历二十八年(1596),万历皇帝祭陵归来,见此轩之匾额后,嫌小,遂书径尺'来青轩'三个大字。寺内还有护驾松、丹井等古迹。 梦感泉相传金章宗宿香山行宫,梦见泉水涌出,天明命人掘地,果得一泉,取名梦感泉。后来寺僧想将泉扩大,结果反而枯竭。 双清别墅香山寺东南半山坡上,有一处别致清静的庭院,即双清。院内二道清泉,常年流水不息,一股流向知乐濠,一股流向静翠湖,此即"双清"二字之缘由。院内池旁有八角亭及参天银杏树。 1917年河北省大水,督办熊希龄办香山慈幼局,在此建别墅,始称双清别墅。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随党中央由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来平,住在此处,直到11月份才迁居中南海。在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即吟成于此处的八角亭内。 从双清向西北,过香山寺到半山亭。再向上可到白松亭,过绚秋林(红叶区)和雨香馆和阆风亭。 阆风亭路旁一亭,亭旁一块剑石,上刻'阆风'二字。站在亭上眺望西山,令人心旷神怡。 森玉笏:从阆风亭向西直上,可见一巨大的悬崖峭壁。乾隆皇帝看它像朝臣手中的笏版,故赐此名。森玉笏三个大字刻在石壁上。附近有许多颂扬的题字和诗句。 朝阳洞森玉笏西北有一洞,名朝阳洞。乾隆皇帝来此洞曾即兴赋诗。现仍能见到石刻。 西山晴雪碑从平台北望即可见到石碑一座,上书'西山晴雪',乾隆十六年(1751)立。为燕京八景之一。相传金明昌时,初名“西山积雪”。元时改为“西山晴雪”。明时又改称“西山霁雪”。清乾隆时又恢复使用了元时名称。景碑现仍立于香山公园内半山亭北、朝阳洞山道右侧。 西山风景优美,唐、宋以来已成为寺院荟萃之地,金代有名的西山八院,就是在金代开辟的园林。“西山积雪”就是当时西山雪后著名景观。据史载,早在八百多 年前,金世宗就曾在香山一带建造大永安寺,还兴建行宫。后来他的嫡孙,直接继承他的皇位的章宗完颜璟,又在此地相继构筑了祭星台、会景楼等建筑,说这里是 章宗定西山积雪的景点,似属无可非议。可以想像,每当雪后初晴,从这里凭高临远,但见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辉,一派红装素裹,倍极壮丽,应该说, “晴雪”要比“积雪”更富有诗情画意。 [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之子鲜于必仁曾有燕京八景诗,其中《西山晴雪》中描写道:“玉嵯峨、高耸神京,峭壁排银,叠石飞琼。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列围屏。分曙色流云有影,冻晴光老树无声。醉眼空惊,樵子归来,蓑笠青青”。西山晴雪又改为西山霁雪。明永乐初为翰林院侍讲的邹缉《西山霁雪》诗描写的“西山遥望起岧峣,坐看千峰积雪消。素采分林明晓日,寒光出壑映晴霄。 断崖稍见游麘迹,深谷仍迷野客樵。应日阳和气回早,登临未惜马蹄遥”。可以想像到,大雪初霁,凝华积素,千岩万壑,宛然图画的美好景色。 乾隆来到静宜园看后写了《西山晴雪》诗,将“西山霁雪”改为“西山晴雪”, 诗中写道:“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晶光迎晓日,干林琼屑映朝晴。寒凝涧口泉犹冻,冷逼枝头鸟不鸣。祗有山僧颇自在,竹炉茗椀伴高清。”也 许是乾隆认为自己写得很美,或是想对燕京八景再称颂一番。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依西山晴雪诗叠旧韵赋诗:“久曾胜迹纪春明,叠嶂嶙峋信莫京。刚喜应 时沾快雪,便数佳景入新晴。寒村烟动依林袅,古寺钟清隔院鸣。新傍香山构精舍,好收积玉煮三清”。将诗刻在“西山晴雪”碑上,立在香山山腰半山亭北,朝阳 洞登山道右侧。 玉华山庄位于香山公园的中心,是在明清古刹遗址上所建的山庄。此处是秋季观赏红叶的理想之处。 昭庙这是一座大型藏式喇嘛庙。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接待西藏班禅来京而建。该庙的醒目建筑即琉璃塔,高30米,塔顶有黄色琉璃宝瓶和八条垂檐脊。檐间系有铜铃56个,闻风而响。下面是八角须弥座及白玉石栏。石栏下是八面张开的瓦盖,再下面是八面石砌塔基,每面刻佛像一尊 见心斋昭庙往北可见一道围墙,墙内即见心斋。这里是惟一的一处保存较好的古迹。始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清嘉庆元年(1796)重修。小院内建筑布局极富江南情趣。院内东侧为半圆形水池。泉水由龙头吐入池内。上挂'见心斋'匾额。轩后有'正凝堂'五间,现为售品部。池东与轩相对者为知鱼亭。院内池轩相映,回廊临水,是香山公园中的园中之园。 香山索道:架设于北门至香炉峰顶,全长近千米,分为上、中、下三站。 与香山临近的著名景观: 碧云寺 植物园 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