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外交有哪些光辉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长达110年的屈辱历史,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新中国建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我国的外交战略是联苏反美,即“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面临新中国初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毛主席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三大政策:“另起炉灶”(即不承认旧中国的一切外交关系);“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干净后再与他们建立外交关系)。据此,我国同苏联、匈牙利、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印度、缅甸等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了打开我国外交的困境,赢得中立国家的支持,中国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国际性会议,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此外,在朝鲜战场上,我国给美国以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捍卫了我国的独立和安全。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是反苏反美,即“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由于苏联奉行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多次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例如,60年代初苏联就向我国提出共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等侵犯我国主权的要求),中国为捍卫自己的神圣主权,与苏联的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这一时期,美国继续执行反华政策,在台湾公开进行战争挑衅,支持印度对中国的非正义战争,使越南战争逐步升级,并武装入侵柬埔寨,引发老挝内战,企图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威胁中国的国家独立。中国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和反击,发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主义及其走狗”的口号。此外,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支持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经济建设,受到了亚非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战略是“联美遏苏”,即“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由于美苏力量对比中出现有利于苏联的变化,苏联加快对第三世界的争夺,发动阿富汗战争,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多次挑衅,甚至引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而美国则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政策,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以联合遏制苏联。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毛主席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此指导下,我国加强了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并与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得到恢复,这是我国外交上的一大突破。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是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即“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此时,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战争与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再加上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我国的外交政策有了很大的调整。主要表现为:第一、确立了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所以我国应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第二、赋予了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那就是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也不支持任何一方或反对另一方。对于所有国际事务,中国政府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第三、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外交是面向全世界的,我国的外交不受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我国不断发展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加强同它们之间的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合作。第四、提出并贯彻“一国两制”的新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并为台湾问题在未来的最终解决奠定基础。
B. 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历史事件
1、五六十年代
新中国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苏两国于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2、七十年代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对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尼亚等二十三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改革开放后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同年,中、俄、哈、吉、塔五国加上乌兹别克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另外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还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
(2)中国古代外交历史阶段扩展阅读:
中国的古代外交
在古代,中国认为自己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国的皇帝是这个文明世界的领导者,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以中原为世界的中心,中国视周边地区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认为中国以外之人为未开化之人,中国以外之地称为“化外之地”。
中国因为其文化影响力,在其周围一直存在着一个“中华文化圈”,其传统范围一般包括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和东南亚地区。另外,周边国家历代向中国朝贡,这种制度到了清朝达到最成熟的地步。
历史上尼泊尔、朝鲜、琉球、安南(越南)、苏禄(菲律宾)、缅甸、南掌(老挝)、暹罗(泰国)是中国皇帝册封的八个属国及朝贡国。朝鲜、越南(旧称安南)、琉球国是朝贡国的典型。
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北边是大漠,西边是高山,东南是大海,限制了古代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很大的威胁。战国期间中国就开始在北方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攻击。
汉初对匈奴以防御为主,典型的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汉朝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并且一度将匈奴赶到漠北。
但汉武帝身故后的国库空虚,使得汉朝政府又改为和亲政策,以保政治平安和经济繁荣稳定,其间最著名的就是昭君出塞事件,据说汉元帝当时因惊为天人还舍不得将其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
自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和中亚的交流就非常频繁,中亚的汗血马深受汉朝皇帝青睐,同时中亚的一些作物如苜蓿等也被引进到中土。
2000多年前的中国就以丝绸之路和中亚、欧洲相互交流商品,出口丝绸和茶叶等商品。从汉朝开始,朝鲜半岛和日本就和中国有贸易往来和交流。自东汉起,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并最终在中国扎根,还经由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
C.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几点认识
1. 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的三个时期及其特点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二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最主要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已经逐步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第三,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第一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其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尤其是海上运输发达。宋元时,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最活跃。第二,宋元明清时期,出现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如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第三,清初以后,由于政府采取闭关政策,对外联系基本中断。
2.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原因:①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②海陆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③多数王朝的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表现:①政治军事外交往来;②经济贸易往来;③科技文化交流。
影响: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发展。
3. 中国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
一是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二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三是通过宗教人士来实现的;四是通过战争。
4. 一定时期的对外政策与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环境的关系
一定时期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当时外交政策制定的基础,而国际环境的好坏是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条件。一般地说,国内政局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际环境良好,往往就会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而相反,往往会采取消极的、保守性的外交政策。如中国古代史上,中国对外交往比较发达的主要是在统一的封建王朝时期。在明清以前,中国在世界史上居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周边环境良好,因而各封建王朝都推行开放性的外交政策,对外交往繁盛;明清时期,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并遭到外来侵略,明清逐渐采取了封闭性的外交政策,几次实行海禁,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当今世界,虽然国家利益、地区冲突不断,但和平发展是主要的国际形势,各国都积极推行开放性的外交政策,以促进本国的发展。
5.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主流
在古代,中国与邻国之间也曾发生过政治纠纷和军事冲突,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只是短暂的一瞬。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待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明朝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成为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友好使者,这与西欧国家以对外扩张为目的开辟新航路活动形成鲜明对照。
D. 新中国外交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复初登国际舞台:重在制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1953年,中印两国关于西藏问题进行谈判,中国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该原则对当代国际关系有着重大贡献,它适应看历史发展潮流,反映了各国人民共同愿望,被原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194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为实现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做了极大努力。
1955年4月,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打破僵局,并赢得了与会各国的高度赞扬,被称为万隆精神。
20世纪6070年代,外交舞台的拓展。
197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9年1月一日,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建交。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时期对外关系。
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2001年加入 世贸组织。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主要阶段与史实应该就这些了吧~O(∩_∩)O~
E. 1.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经济外交都有什么特点(是经济外交!分四个时期。。)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我国的外交战略是联苏反美,即“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面临新中国初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毛主席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三大政策:“另起炉灶”(即不承认旧中国的一切外交关系);“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干净后再与他们建立外交关系)。据此,我国同苏联、匈牙利、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印度、缅甸等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国际性会议,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提出的),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此外,还有抗美援朝。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是反苏反美,即“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由于苏联奉行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多次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为捍卫自己的神圣主权,与苏联的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这一时期,美国继续执行反华政策,在台湾公开进行战争挑衅,支持印度对中国的非正义战争,使越南战争逐步升级,并武装入侵柬埔寨,引发老挝内战,企图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威胁中国的国家独立。中国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和反击,发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主义及其走狗”的口号。此外,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支持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经济建设,受到了亚非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战略是“联美遏苏”,即“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由于美苏力量对比中出现有利于苏联的变化,苏联加快对第三世界的争夺,发动阿富汗战争,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多次挑衅,甚至引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而美国则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政策,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以联合遏制苏联。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毛主席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此指导下,我国加强了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并与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得到恢复,这是我国外交上的一大突破。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是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即“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此时,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战争与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再加上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我国的外交政策有了很大的调整。主要表现为:第一、确立了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所以我国应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第二、赋予了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那就是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也不支持任何一方或反对另一方。对于所有国际事务,中国政府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第三、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外交是面向全世界的,我国的外交不受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我国不断发展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加强同它们之间的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合作。第四、提出并贯彻“一国两制”的新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并为台湾问题在未来的最终解决奠定基础。
2.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多所带来的钱也就多。中国现在的经济是哑铃型的,大部分消费人群都是中等水平,诸如十一这一类的的假期,中国大部分人的首选是风景美价格廉的邻国,这就等于是在送给他们一笔财富。但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国民最重要的还是军队,美国这样的一个军事大国,自然成为他们首选的保护伞,况且美国正有重返亚太的野心呢。
F. 请分别列举三个阶段中出现的中国外交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中美建交
G. 1949年后的中国外交发展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用: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
实践: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4、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H. 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外交特点
新中国外交史
1.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
(1)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
(2)《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
2.建国初期的外交:
(1)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三政策”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注意外交方针、原则)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半殖半封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3年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3)外交成就:
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第一个国家是苏联)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参加亚非会议(195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
3.50年代中-60年代末的外交:
(1)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中苏关系恶化
(2)外交政策:“一大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4.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发展:
(1)中国加入联合国:1971年加入,并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因国际地位提高)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关系正常化
(4)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5.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2)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
(3)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I. 我国外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是在什么时候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J. 求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几个问题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三个时期
在古代,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
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由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教材里对此有重点叙述。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上述情况在教材里都有介绍。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二个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第二,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的商人
1
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此时期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代,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第二,宋元明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他们包括元朝的汪大渊、明朝的郑和等人。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当然,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在教材上没有提到。第三,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段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
二、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
在古代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四条渠道进行的:
第一条渠道是贸易,这又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著名的丝绸之路以民间贸易为主。第二条渠道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第三条渠道是通过佛教徒和传教士来实现的。第四条渠道是战争,战争在客观上也曾为中外交流创造了条件。当然,第四条渠道不是我们所提倡的。
在古代,中国与邻国之间也曾经发生过政治纠纷和军事冲突。例如,我国古代曾与日本发生过几次战争。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
2
唐军与新罗军队联合打败支援百济的日本军队。元世祖曾两次派军队进攻日本,但遭到了失败。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日本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后被戚继光、俞大猷等率军击败。明神宗时,中国派军队支援朝鲜共同打败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等等。在历史上,相邻国家之间绝对没有出现争斗的局面,似乎是迄今尚未见到的历史现象,这也是我们面对的实际情况。但应该认识到,各国统治阶级挑起的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则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
三、古代中国和外国间的影响是互相的。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和文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要受到外来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外界发生影响。
中国古代在整个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上升时期,经济文化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中国的四大发明对全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对亚洲各国,尤其是对朝鲜、日本等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世界各国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种植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烟叶、向日葵,最早是由美洲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另外,像中国的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受印度影响的痕迹非常明显,著名的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就有所反映。所以说,世界文明史,是在各国人民共同学习、互相促进中不断演化、完善的。
3
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越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对外交流就越频繁,而频繁的对外交流,也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达,这给我们以启示:凡是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就可以取得本民族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
古代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促进了日本的进步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在大化改新中,日本参照了中国唐朝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在医学上,日本也吸收中国中医学的医疗技术,逐渐发展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汉方医学”。在文字上,日本利用中国汉字的简化笔画或是汉字的偏旁、冠盖作为音符,创制了日本文字假名。日本人民这种善于学习又富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这个事例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一个国宝如果落后,只要虚心地有选择地向他人的长处学习,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就能够迅速地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