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就派将军工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夷州的联系;
隋朝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湾);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并每年从那里征收盐税;
1661年至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以上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拓展资料:
台湾(Taiwan),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台湾岛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7成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变化大。由于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之交界,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丰富。人口约2350万,逾7成集中于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为中心的台北都会区最大。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较显著之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人民移垦,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南宋澎湖属福建路; 元、明在澎湖设巡检司; 明末被荷兰和西班牙侵占;1662年郑成功收复;清代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 1885年建省; 1895年清政府以《马关条约》割让与日本;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光复; 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分治至今。
台湾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于1990年代跻身发达经济体之列。 台湾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半导体、IT、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全球领先。
台湾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住民族的南岛文化亦有影响, 近现代又融合日本和欧美文化,呈现多元风貌。
『贰』 唐代与台湾交流的事件
中新社杭州八月二十日电(张文)日前,在浙江桐庐分水施家村意外地发现了唐朝状元、诗人施肩吾的家谱——《施氏宗谱》。谱中记载,当年施肩吾辞官隐居后,率族人迁居台湾澎湖。这正好与清代大儒连横所著的《台湾通史》相印证。 据《台湾通史》记载:“及唐中叶,施肩吾始率其族,迁居澎湖。肩吾,汾水人,元和中进士,隐居不仕,有诗行于世。其题澎湖一诗,鬼市盐水,足写当时之景象。” 而宗谱中也记载,施肩吾,睦州分水人(今浙江桐庐西北人)。为唐朝元和十五年进士,是桐庐历史上第一位由皇帝钦点的状元。由于无法忍受当时官场的腐败和黑暗,他于数月后辞官归隐。后率族人迁居台湾澎湖。在澎湖,他写下了一首七绝来描述当时的澎湖:“腥躁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少年学采珠,手把生犀照盐水。”这是第一次将澎湖写入诗中,祖国大陆文人最先知道澎湖也是来自于此诗。 国内读者对十六世纪法国预言家诺查丹马斯的《大预言》恐怕已经很熟悉了,但对中国唐朝的预言集《推背图》大概知道的并不多。 《推背图》是唐朝初期官居司天监的李淳风、隐士袁天罡所合著,采用诗、画结合的方式,对唐朝以后若干千年内中国国内、或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作出的预测,在中国民间被称为"国运图"。 该书共由六十象组成,每象由一首诗和一幅画组成,除第一、第六十象为开篇及结论外,其余五十八象均按时间顺序依次预测,其诗、画所表现的内容均十分隐晦,大量采用字谜、暗示等方式。该书自问世以来,历朝历代政府均视之为"妖言惑众"而加以禁止,但将该书所测内容和中国历史上至今为止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相对照,可发现其预测的成功率为百分之一百!
『叁』 唐朝的时候有没有统治台湾
没有,唐朝没有统治台湾。
中国最早正式统辖台湾是在元朝,1360 元朝在(也就是台湾群岛、湖湾)澎湖设置巡检司。这是中央政府派驻台澎地区的第一个行政执法机构。自此以后,中央王朝开始派员管理台澎地区。
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台湾在唐朝当时只能应该属于宗藩国 ,也许连国都称不上,只算作一个小岛,并未纳入实际管辖范围。
(3)历史中国从唐对台湾扩展阅读:
隋朝时期,热衷于开拓疆土的隋炀帝,也对台湾产生了兴趣。这时的台湾被称作“流求”(流求在当时泛指今琉球群岛、台湾等中国大陆东方海中的一连串岛屿)。《隋书·东夷列传·流求国》记载,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以探访异俗的名义派羽骑尉朱宽前往流求。
由于语言不通,没法与当地土著沟通,只好捉了一名土著人回来交差。第二年,隋炀帝再派朱宽去台湾,劝说土著首领归附隋朝。这一次,朱宽找了一个懂流求土著语的昆仑人当翻译。语言不通的问题是解决了,但表明来意之后却遭土著首领拒绝,朱宽再次扫兴而归。
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听说流求人不愿意归附,当然很生气,于是派武贲郎将陈稜和朝请大夫张镇周率东阳兵万余人从义安郡(今广东潮州)出发,跨海攻打流求。流求土著哪是强大隋军的对手,很快就被打败了。隋军一把火烧掉土著部落的房屋,俘虏数千人而返。
《隋书》是初唐时期由魏征等人编撰的,成书时间距离隋军征流求才20多年。由此可知唐朝不仅知道台湾的存在,而且对台湾当时的情况还比较了解。那为什么唐朝与台湾没有交往呢?最大的可能是,当时台湾岛上已经没有多少人口了。
隋军攻打流求时,岛上人口本来就不多,再俘虏了数千人到大陆,岛上人口可能所剩无几。既然岛上没多少人居住了,自然不存在政权,那么与大陆交往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后来的新旧唐书中干脆将这个化外蛮荒之地忽略不记。
值得一提的是,被隋军俘虏到大陆的那数千流求土著,后来被安置在福州福卢山。明末史学家何乔远在其《闽书》中记载:“福州之福卢山,当隋之时,曾掠琉球五千户置此,尚有其裔。”也就是说,台湾早期的土著,大多数都成了大陆人。
至于岛上后来的“原住民”,按照连横先生(连战祖父)在《台湾通史》中的说法,大多是马来群岛移民。并引用晚清史学家龚柴《台湾小志》中的记载 :“生番之语言,出自马来者六之一,出自吕宋者十之一,迤北十七村多似斐利宾语。
说者谓自南洋某岛迁来。”当然,岛上也有大陆的移民,如中唐时期有个叫施肩吾的隐士,曾率其家族迁居澎湖。
『肆』 中国历史中,中央政权管辖台湾地区的最早统治机构是什么
澎湖巡检司
元代台湾称为“留求”,或者“琉求”。元初积极经略海外,曾派兵南征安南、占城和爪哇,两次东征日本,对于近在咫尺的台湾,自然不能无意,故有两次招抚台湾之举。据《元史》琉求传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冬十月,元世祖派遣杨祥、吴志斗、阮鉴等一行,携带诏书,出使招谕留求。次年春夏之交,他们自澎湖出发,遇到一个“山长而低者”的地方,派人登岸察看,因言语不晓,被杀死三人,遂无功而还。对于此行,他们内部意见分歧,杨祥以为到了留求,要求阮鉴、吴志斗出具“已到留求文字”,而二人则不同意。就事理推断,此行既从澎湖出发,到达海上“山长而低者”的地方,这里的人不晓语言,自是番人居住的地方,因而可能是台湾西海岸的某个地点。这个“山长而低者”的地方,不可能是澎湖群岛的某个岛屿,因为澎湖群岛仅有汉民,而无番人。
元成宗元贞三年(1279年),即大德元年,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高兴上奏说,今行省由福州徒治泉州,离留求很近,可随时侦察消息,斟酌招降或讨伐,不必调动他处兵力,愿意就近一试。九月间,高兴派遣张浩、张进赴留求国,生擒130余人而还。第二年正月,又将所俘留求人放回,要他们效顺,但无下文。有关的情况在《元史》中有如下的记载:
“琉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彭湖诸岛,与琉求相对,亦素不通。天气清明时,望之隐约若烟若雾,其远不知几千里也。西南北岸皆水,至彭湖渐低,近琉求则谓之落漈,漈者,水趋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渔舟到彭湖已下,遇飓风发作,漂流落漈,回者百一。琉求,在外夷最小而险者也。汉、唐以来,史所不载,近代诸蕃市舶不闻至其国。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九月,海船副万户杨祥请以六千军往降之,不听命则遂伐之,朝廷从其请。继有书生吴志斗者上言生长福建,熟知海道利病,以为若欲收附,且就彭湖发船往谕,相水势地利,然后兴兵未晚也。冬十月,乃命杨祥充宣抚使,给金符,吴志斗礼部员外郎,阮鉴兵部员外郎,并给银符,往使琉求。诏曰:“收抚江南已十七年,海外诸蕃罔不臣属。惟琉求迩闽境,未曾归附。议者请即加兵。朕惟祖宗立法,凡不庭之国,先遣使招谕,来则按堵如故,否则必致征讨。今止其兵,命杨祥、阮鉴往谕汝国。果能慕义来朝,存尔国祀,保尔黎庶;若不效顺,自恃险阻,舟师奄及,恐贻后悔。尔其慎择之。”
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自汀路尾澳舟行,至是日巳时,海洋中正东望见有山长而低者,约去五十里。祥称是琉求国,鉴称不知的否。祥乘小舟至低山下,以其人众,不亲上,令军官刘闰等二百余人以小舟十一艘,载军器,领三屿人陈辉者登岸。岸上人众不晓三屿人语,为其杀死者三人,遂还。四月二日,至彭湖。祥责鉴、志斗“已至琉求”文字,二人不从。明日,不见志斗踪迹,觅之无有也。先,志斗尝斥言祥生事要功,欲取富贵,其言诞妄难信,至是,疑祥害之。祥顾称志斗初言琉求不可往,今祥已至琉求而还,志斗惧罪逃去。志斗妻子诉于官。有旨,发祥、鉴还福建置对。后遇赦,不竟其事。
成宗元贞三年,福建省平章政事高兴言,今立省泉州,距琉求为近,可伺其消息,或宜招宜伐,不必它调兵力,兴请就近试之。九月,高兴遣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赴琉求国,禽生口一百三十余人。”
元代两次招抚台湾没有结果,但在澎湖却有建置,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这是大陆政府在澎湖建立正式政权机构的开始。元代澎湖巡检司设置于何时?目前学者有不同意见,尚无定论。据元人汪大渊的《岛夷志略》说:“至元间,立巡检司。”但元代有两次“至元”年号,一为元世祖的“至元”(1264—1294年),一为元顺帝的“至元”(1335—1340年)。《岛夷志略》所谓的“至元”,是指哪次“至元”而言?清代所修的台湾地方志,大都指出元代澎湖巡检司设于元朝末年。如范咸的《重修台湾府志》说:“至元末,置巡司。”谢金銮的《续修台湾县志》说:“元之末,于澎湖设巡检司,以隶同安。”鲁鼎梅主修的《重修台湾县志》说:“元末置巡检司于澎湖。”林豪原纂、薛绍元删补的《澎湖厅志》说:“元末置巡司,属同安县兼辖。”清人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福建“澎湖屿”条也说:“至元末,置巡司于此。”若参照这些记载来看,《岛夷志略》所谓的“至元”,应是指元顺帝的“至元”而言,顺帝的“至元”自是元末了。 元末顺帝年间,汪大渊两次附搭海船,到南洋一带游历数年,在至正九年(1349年),就其亲所见闻,写成《岛夷志略》一书。书中记述“琉球”说,特产有沙金、黄豆、黍子、硫黄、黄蜡、鹿、豹、麂皮等。而“贸易之货”,有“处州磁器”之类,“海外诸国盖由此始”,可见当时台湾与大陆之间已有贸易联系,大陆往来各国的商舶时常经过台湾。汪大渊曾登上极高峻的峙山,观海潮,望日出。其所登的峙山为今日台湾何山,诸家说法不一,总之是台湾西海岸的某山。书中又记述“彭湖”说,“岛分三十有六”,“泉人结茅为屋居之”,人多长寿,男女皆着布衣,地产胡麻、绿豆、山羊数万成群。观此光景,泉州人移居澎湖已经不少。
明代澎湖巡检司的辖区,扩大到台湾本岛。当嘉靖四十二年,海上武装集团头目林道乾盘踞台湾时,明将俞大猷即派兵到鹿耳门巡哨;万历三十年(1602年),明将沈有容率部入台清剿倭寇巢穴;明末天启年间(1622-1625年),朝廷派兵驱逐入侵澎湖的荷兰殖民者。 台湾第一座寺庙马公妈祖宫(始建于宋元时期,明嘉靖和万历年间两度重修)。
『伍』 中国关于台湾历史
简介: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市左镇区发现了台湾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左镇人”。
1624年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殖民者为建立与中国、日本贸易的据点侵入南台湾。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占北台湾,后被荷兰人驱逐。
明郑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时年仅39岁。尔后其子郑经、孙郑克塽前后治理台湾22年,奖励制糖、制盐,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原住民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1949年国民党当局退据台湾; 1954年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造成台湾同祖国分离的状况。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在2005年制定的《反分裂国家法》中以 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 一个中国的原则。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台湾岛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世界第38大岛屿,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环岛海岸线长约1139千米,含澎湖列岛总长约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及重要战略要地。
现今的台湾地区范围包括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金门群岛、马祖列岛、东沙群岛、乌丘列屿、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与中洲礁及周围附属岛屿。
『陆』 为什么说台湾历来是中国的领土我国历史上对台湾的统治有哪些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柒』 中国历史上统治过台湾的是什么朝代
最早是三国时期,孙权派慰问到达夷州,后来就逐渐对台湾实行管辖了~
『捌』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对台湾的管理
1、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2、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隋炀帝曾3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湾)。 9至10世纪的唐末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澎湖。
3、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晋江)管辖,并派兵戌守。大陆和台湾的联系日渐频繁。
4、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员到台湾宣抚,并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虽然没有直接将台湾岛并入其内,却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
5、明朝初期仍设澎湖巡检司,直至1387年因实施海禁而废除,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澎湖巡检司。
明郑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逐步演变成地方割据政权。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今属福建漳州)向澎湖、台湾进发。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克塽率众归顺清政府。至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统治之下。
(8)历史中国从唐对台湾扩展阅读:
当代中国对台湾的管理是一国两制。但台湾和大陆还没有实现统一,台湾不受一国两制政策的约束。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鉴于两岸的现实状况,中国政府主张在实现统一之前,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进行直接通邮、通商、通航和双向交流,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然而,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政府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者作出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