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中国历史博物馆手抄报

发布时间:2021-02-22 20:11:29

A. 中国历史手抄报 图片

应该是

B. 手抄报以中国历史、文化、物产、风景为内容的主题,4个字!

幅员辽阔

C. 中国历史朝代年代尺(手抄报)

穿越古代——趣谈中国王朝之最 (2011-07-02 11:34:58)​​中国的王朝,比起欧洲的世家王朝,少了一种家族凝聚精神,不过更多了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一、政局
持续最久的王朝:周朝。
政局最混乱的王朝:东周的春秋战国(还是周朝!)
政局最稳定的王朝:(从没出现过诸王叛乱,武将自立,藩镇割据,宦官乱政,外戚干预)北宋。
——这是中国大王朝中绝无仅有的!
政治最清明的王朝:(允许各种声音在朝堂上畅所欲言而无生命危险,当然这是相对的,贪官也不
能多)北宋。——还是北宋!
政治最清明的一代:唐朝贞观年间。——这是被公认的。
外戚最严重的王朝:汉朝,不分东西。西有王家,东有梁家。
宦官最严重的王朝:唐朝后期,就连皇帝的生死废立,都把握在他们手中。明朝中后期排名第二。
诸王叛乱最严重的王朝:西晋,八王之乱。
武将自立最严重的王朝:东晋接南四朝。王敦桓温桓玄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哪个不是?
藩镇割据最严重的王朝:唐朝中后期。
政局综合第一的王朝:宋朝。暂时无第二。
二、文治
思想最百家争鸣的时期:东周战国时期
文化最昌盛的王朝:唐朝
文化最黑暗的王朝:清朝,文字狱盛行,小说都是流行讽刺社会的。
文化最清明的王朝:北宋
文化最倒退的王朝:蒙元
文人待遇最好的王朝:宋朝
科技最繁荣的王朝:北宋
文治综合第一的王朝:宋朝。第二,唐朝。
三、武功
战斗力最强的王朝军队:蒙元初期/秦
骑兵最强的王朝:蒙元。第二,西汉武帝时期
步兵最强的王朝:秦朝。第二,唐朝初期。
海军最强的王朝:明朝永乐年间。
军队实力在当时世界上有绝对优势的王朝:蒙元
天才将领最云集的时代:隋唐之交。第二:战国末期。第三:三国时期。
武人待遇最好的王朝:汉朝
武功综合第一的王朝:蒙元。第二:唐朝。
P.S: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坚持募兵制的王朝。
四、经济
国家最富裕的一代:唐朝开元年间——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
最富裕的王朝:(估测GDP,以及普通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国家税收等)宋朝。第二,明朝。
商品经济最繁荣的王朝:明朝中后期
最奢侈的王朝:晋朝,不分东西。西晋上流社会斗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而东晋的代表为腐朽
的士大夫生活,纸醉金迷的六朝秦淮梦。
贸易逆差,国库最空虚的朝代:清朝后期
普通人民生活最黑暗的王朝:蒙元
经济综合第一的王朝:宋朝。第二:明朝。
P.S: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五、外交
被世界各国最仰慕的王朝:唐朝
中国外交最成功的一代:唐朝“天可汗”时代
对外政策最强硬的时代:汉朝——虽然有和亲,但那是暂时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对外政策最软弱的时代:清朝后期。这个就不提了。
外交综合第一的王朝:唐朝。第二,汉朝。
综上所述,完美的王朝,其实一个也没有。唐朝综合国力的确是第一,但是,您生活在唐朝,并不
见得会很幸福。除非您生活在贞观年间或者开元年间。武则天时期的告密,天宝末年后持续八年的
安史之乱,随后还有各种藩镇接连而起作乱。朝廷皇帝换得如走马观花。您会很幸福吗?
回到汉朝,那就回文景之治时期,或者是光武中兴时期。大家都想回到武帝时期?那您完蛋了。准
备连绵不断的劳役吧。除非您天生是将才,那又另当别论。不过现代人回到古代,又有几个体育相
对于当时军队能合格的?即使合格了,说不定又是李广二世——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因为您肯定
没有外戚这层铁关系。
还是回到宋朝最好。宋朝政治最开明,太祖一句话:不杀读书人。读书人待遇非常高。现代人多少
读过点书吧。宋朝的科技是最繁荣的。您回到古代,多少也有点“奇淫技巧”吧。混口饭吃不难。
即使您什么也不会,也饿不死。因为宋朝的人均生活水平是最高的。当然前提是您不能投胎到前线
宋辽,宋夏,宋金,宋蒙交战的地段。那时,您即使有心杀贼,并且能力超凡,往好的方面想,最
大不过范文正公一般。往坏的方面想,嘿嘿,死后再给您追封岳武穆王吧!
经典推荐:回到北宋仁宗、神宗。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
的朝代就是宋朝。”
回到明朝呢?其实回到明朝也不错。不过千万不能去明朝后期。最晚最晚不能比正德迟。因为后面
几个主子,嘉靖,万历都不是好伺候的主。 隆庆帝倒是好伺候,什么都不管,但手下徐阶、高拱、
张居正哪个不是人精,跟他们斗估计怎么死都不知道。跟着他们也未必是好事,想想高拱怎么对待
许阶,张居正又是怎么对待高拱,张居正死后又是怎么身败名裂的,让人不寒而栗。天启帝就不用
说了,当皇帝真是浪费一个工程师,就像宋徽宗一样。天启朝的党争严重,绝对是明朝各个时期最
激烈的。东林党,阉党,齐党楚党等在庙堂上争的昏天黑地。站错位置政治前途就完了。蓟辽总督
熊廷弼最终落了个传首九边的下场,就是党争的牺牲品。帝师孙承宗督辽有方,最终还是在党争中
失势,辞官回家,直到后来天聪汗兵指中原,高阳城下一曲悲歌奏响,孙家老少数十人宁死不屈,
以身殉国。 崇祯皇帝多疑,好杀人。袁崇焕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还有更多的大学士,尚书,阁臣皆
死在崇祯手里。
回到明朝(后期除外)为什么好呢?因为明朝开始接触西方先进观念,并且不像该死的清朝那样禁
止。现代人即使满口西方先进观念,回到明朝,有学识的人也不会拿您做疯子看。回到其他朝代估
计就会被判做“妖孽”了!明朝海军不错,适合有理想有抱负开展“大航海时代”的现代年轻人。经典推荐:回到明朝永乐、正德。
回到春秋战国??这个变数太大了,不好说。看您投靠的主子是谁吧。说不定您今天睡觉的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床,就换了一个国家。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换主子勤快点好了,那时候对叛徒的惩
罚还不算太高。千万别学屈原那么死心眼。不然您在现实跳黄河算了,免得还要跑回古代千里迢迢
跳汨罗江。另外,嘴巴要好,学学张仪苏秦李斯。体力也要好,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逃命第一。
最好像咱少龙哥一样,特种部队出身。
经典推荐:拜师鬼谷子(这家伙几乎什么都教),出山后去投奔秦国吧。
回到三国?!!!您是看小说看多了还是玩游戏玩疯了?如果您的统帅武力智力政治魅力其中的一
项没有90+,那您还是甭回去了。什么,您非回去不可?老兄,这可不是游戏啊!即使您武力90以上
,说不定刚上场就被咱的关二爷稀里糊涂砍掉了脑袋。什么,您智力出众?那可是三国时期,用不
着什么高等数学ABC元素周期表,那时候的智力讲究的是谋略。您先在现代把您的上司忽悠过关了再
说。政治?除非您是历史专业的。不然普通人去纯粹是瞎搅和。魅力,额,得了吧,您一个来历不
明的三无人员,谁敢跟您啊。那时候流行的是士族大家出身,(别人问您贵姓,最好答刘),而非
平民揭竿而起。除非你想去黄巾军入伙。当然,如果您是绝色美女,魅力还是少不了的。不过您真
的很自信,能美过貂禅,降一个档次,比起大乔小乔甄妃又如何?
回到元朝?My God!除非您是蒙古同胞,去增加民族自豪感。别的民族就免了吧。四等地位,您算
啥呀。连个人的名字命名权都没有。连后来的BOSS朱元璋,都只能叫朱八八,老子叫朱五四。您回
到元朝估计也就“二百五”了。当然,还是有特例的。特例就是,混入当时的黑社会+恐怖组织:明
教。吃喝不愁,到处撒野,然后再拐一个娇嫩欲滴的蒙古小郡主MM做老婆,嘿嘿,那多花差花差。
。。。您的屠龙梦还没醒吧!那俺不打扰您了。
回到清朝?额,如果您是美女,那也行吧。学小燕子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但是毕竟美女是少
数。咱要为大家想想。首先来分析下这个目前电视剧中最热门的朝代。
清朝的所谓的“康乾盛世”的税收,和普通人民生活平均水平,还没有大家眼中的明朝末年最黑暗
的时期“天启”年间高。中国真正的“盛世”,其实只有唯一的一个:“开元盛世”。许多人崇拜
清朝前期武功强盛,那么中俄雅克萨之战,这场表面上中国胜了的战争的实质是什么?清朝的文字
狱,世间罕有!您如果是个学生,回到清朝包准写不了几个字就玩完了。更何况扬州十日,嘉定三
屠,留发不留头!这就是清朝?至于吃人的旗人圈地运动,把汉人又当成什么了?当成狗!清朝对
外赔款倒是很牛B。宋朝对辽金的岁贡只占当时朝廷收入的九牛一毛。但清朝,敢这么说么?不要被
如今的清宫戏的歌舞升平的表象所迷惑住了。什么康熙微服私访,您把人家堂堂一国之主当福尔摩
斯啊!雍正的确很勤政,但是中国最勤政最辛苦最简朴的皇帝是谁?是明朝的崇祯帝!他只是生不
逢时罢了。至少人家死得很壮烈,不像雍正,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至于乾隆下江南,和正德下
江南,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正德有个刘瑾大太监,乾隆有个和绅大贪官,哥俩好,先亲近亲近。
回到清朝,最好还是回到康熙吧。毕竟论个人的修养,康熙在中国历代帝王中还是极其罕有的。不
过前提是:您也许比小宝更无赖,但是您有他那么好的运气么?
经典推荐中国所有的有志之士,热血男儿,超级愤青,同时回到清朝末年,咱一起力揽狂澜!——
对了,先得把老佛爷处理了。不然也只能做下一个“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去留肝胆两昆仑!”

D. 关于中国历史手抄报怎样办的一系列问题

初一的历史书抄上好像只有一课是讲三袭国的吧,【三国鼎立】你要做的是不是仅仅是这一课的手抄报啊?题目:三国鼎立之三家争霸板块分为:①黄巾之乱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夷陵之战⑤三国期的政治文化经济板块基本概括了所有的三国的内容,你可以另外画个表格,标出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等,关于你说的关羽画像,我想老师没必要让你们画吧,网上有很多,自己查查吧

E. 关于中国历史的手抄报

有点难啊

F. 历史手抄报内容

一、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材分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四、教学方式
1、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取、舍和整和。
2、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可以略讲,以学生阅读为主。
3、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材料包括老师根据主题的需要增加的史实资料和时事资料,还包括各种图片资料。期望学生在研习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
4、与交流中不断锤炼历史思维。比如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你能用史实作出客观的评价吗?”等等。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课件显示:(利用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1、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到明朝时被废除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来形成了什么制度?
同宰相制度相比有何本质的不同?
3、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意味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对此应怎样理解?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让学生站在比较高的角度明白明清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政治制度给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讲授新课]
思考:明清两朝为什么都要空前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请一位同学来归纳一下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朝的措施
在地方,明太祖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监察,隶属中央部门。
在中央,明太祖废中书省、丞相制(借丞相胡惟庸擅权),权分六部。
(出示材料:)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皇明祖训•序》
请思考:你认为应怎样评价明太祖的这种规定?说明你的理由。
(同时请同学联系P17“历史纵横”)
讲解:这里讲的正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当时朱元璋的丞相胡惟庸即为后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朱元璋要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这实际上是集中央权力于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于被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我们已经说了丞相有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的积极作用,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其用意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君相矛盾。但废相之后,其积极作用也自然消失。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要由明太祖一个人来处理,而且这些都是军国大事,不可以有任何一点疏忽的。我们课文就说到,明太祖他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要批改奏章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这么多国家大事。于是,他就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作为他的侍从顾问内阁制的创立。
(打出表格)
明朝内阁的设立及演变: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时期 设立殿阁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 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明宣宗以后 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首辅权压群臣,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通过学思之窗和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使学生更好理解内阁制)
P18【学思之窗】
有的学者以张居正为例,认为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宰相。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
同时给出一段史料: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思考: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由以前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钱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国史大纲》中的一段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就告诉我们: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他们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可见,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根本不可能真正制约皇权。)
虽然明朝加强了君主专制,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朝。那清朝是以哪个民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呢?清朝是以满洲贵族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它也沿袭了君主专制制度,而且在明朝的基础上更是达到了顶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清朝君主专制是如何一步步达到顶峰的?
二、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角色扮演,由教师当一回皇太极,向学生介绍当政时的一些情况。我(皇太极)主要是仿照明朝的制度,设立了内阁,但是内阁主要负责奏章票拟,没有什么实权。在当时起主要作用的中央行政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每当召开会议时,我就会召集八旗旗主一起来商讨军国大事,但是,在这个会议上,很多事情都是由八个旗主决定的,我一个人做不了主。这样,我觉得我的皇权还是受到了限制,虽然我是皇帝,可我还是要听从议政王大臣会议所做的决定。接下去由学生扮演康熙、雍正皇帝,向同学们介绍当政时期的一些情况。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归纳。)
努尔哈赤令八旗旗主共治国事。
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大事;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
康熙帝设南书房,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起草谕旨。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
雍正帝设军机处,选亲信满汉官员任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传谕旨。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名存实亡(后被撤销),内阁也名存实亡,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简介军机处(利用插图及P19资料)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担心机密泄露为由,于是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三年后更名军机处,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是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最重要的是,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于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
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就达到了顶峰呢?
讲解: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在秦朝的时候是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来主持国家的最高政务的。汉朝,皇帝是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形成了“中朝”的决策机构,来抗衡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隋唐时期由三省长官还有同中书门下平章等多人来执行宰相职务,这样相权就分散在许多人手中。到了明朝,废宰相,设内阁。但是内阁大臣的权利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那么到了清朝,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裁的工具,军机大臣对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从。他们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说了算。那么,通过与前朝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皇权是一步一步的加强,到了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分析: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同时打出材料: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引导:与中国封建的社会形态相对,当时的西方发生了什么大事啊?出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进步思想啊?而中国当时的情况怎样呢?)

总结: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君主专制制度实在是罪魁祸首之一。
[本课小结]
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个小结。
在夏商周时期,实行的是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到了秦朝,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两汉时期是得到了巩固,隋唐时期得到了完善,北宋不断的加强,到元朝得到了发展,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在这发展过程中,首先是在不断地改革中央的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宰相的权利,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其次是不断地改革地方的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那么我们说这种制度是与当时社会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它对当时社会也起过一些积极的作用。表现在政治上,这种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从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各民族之间在不断的交流、融合,版图也在不断的扩大,而专制主义也在不断的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的。在经济上,这种制度创造了一种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它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比如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如秦朝修筑的灵渠,隋朝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在当时都是要由国家统一组织才能完成的。除了这些之外,在这种高度集权的制度之下,行政管理效率也是非常高的。这种制度对于纠正前朝的弊端,提高地方办事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从封建王朝的更迭来看,一个新建立起来的统治者往往会吸取前朝的弊端,励精图治,因而在新王朝的前期往往会出现盛世的局面,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也就是说这种制度还是与统治者个人的素质、能力都有很大关系的。如果在暴君或者昏君的统治之下,这种制度就会随之腐朽化。
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此时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巩固练习]
1.明代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的根本目的是 [C]
A.要清除权臣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彻底解决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中枢权力体系
2.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C]
A.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B.内阁的设立
C.军机处的设立 D.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立
3.明朝掌管地方行政的机构是:[A]
A.布政司 B.行省 C.按察司 D.都指挥司
4.康熙帝强化皇权的主要措施:[A]
A.设南书房 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内阁 D.设立军机处
5、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它:[D]
A.皇权专制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决策失误
B.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C.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的盛行
D.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6、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B]
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明宣宗时 D.明神宗时
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B]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8、明太祖和宋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B]
A.废除丞相 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文化专制
9.阅读下列材料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表序》
请回答
材料中所说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指的是哪一机构?其设立的实质是什么?试说明原因。
军机处;实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皇权发展到最高峰。
原因:军机处设立后,逐渐取代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权,但军机大臣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完全扣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10.明朝既然废除了丞相,为什么又设立内阁?明中期以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它是否危及到皇权?为什么?
明朝初年废除丞相是吸取元朝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后又设殿阁大学士,是由于政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而且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中期后,内阁的权力虽然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但他的批复是否算数,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朱批。所以,内阁的设立并未危及皇权。
[本课测评]
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
(答案提示: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答案提示:康熙年间中枢机构为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对皇帝的集权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雍正帝另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学习延伸]
撰写小论文,谈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论文内容: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的强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与同期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潮流对比。
附学习网站:
人民教育出版社:http://www.pep.com.cn
中国历史博物馆:http://www.nmch.gov.cn
中青网史海泛舟:http://www.cycnet.com/history
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http://www.hs8z.net
七、教学反思
1、高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特别是古代史知识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教学前需要以某种方式来补充或扩充与教材有关的历史知识。
2、由于各班授课学生素质不一,效果也大不相同。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
3、教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但是我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因此,因材施教还并未落到实处。
4、由于平时只顾历史兴趣的培养,所以对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和探索方面还显得不太够。
5、对新课标的实施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有时感觉又有点无从下手,因此,肯请同行多指导。

G. 中国历史故事手抄报(看清楚要求)

,看看这个中国历史的故事行不:
《草船借箭》
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中国正处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其中魏国占据北方 ,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江边上的吴国。不多久,魏军就 进发到离吴国不远的地方,在水边扎下营地,伺机攻打。

吴国的元帅周瑜,在研究了魏军的情形后,决定用弓箭来防守来犯之敌。可是怎么在较短时间内造出作战所必需的十万枝箭呢?回为根据当时吴国的工匠情况,要造出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时间,而这对于吴国的防守来说,显然是时间太长了。

当时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正好出访吴国。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周瑜于是向他请教怎样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诸葛亮对周瑜说,三天时间就可以了。大家都认为诸葛亮是在说大话,但是诸葛亮却写下了军令状,如果到时完不成任务,就会被斩首。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并不着急。他向吴国的大臣鲁肃说,要造这么多箭,用 普通的办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着,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草,诸葛亮并一再要求鲁肃为他的计谋保密。鲁肃为诸葛亮准备好船和其它必需的东西,可是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

诸葛亮说三天时间就能备好十万支箭,可是第一天并不见到他有什么动静,第二天还是这样,第三天马上就要到了,一支箭也没有见到,大家都为诸葛亮捏一把汗, 如果到时候没有完成任务,诸葛亮就没命了。 第三天半夜时分,诸葛亮悄悄地把鲁肃请到一只小船中,鲁肃问:“你请我来干什么?”诸葛亮说:“请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鲁肃大惑不解地问:“到哪里去取?”诸葛亮笑笑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于是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

当天夜里,大雾漫天,水上的雾气更是伸手不见五指。雾越大,诸葛亮越是命令船队快速前进。到船队接近魏军营地时,诸葛亮命令把船队一字排开,然后 命令军士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吓坏了,对诸葛亮说:“我们只有二十条小船, 三百余士兵,万一魏兵打来,我们必死无疑了”。诸葛亮却笑着说:“我敢肯定 魏兵不会在大雾中出兵的,我们只管在船里喝酒好了。”

再说魏军营中,听到擂鼓呐喊声,主帅曹操连忙召集大将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因为长江上浓雾重重,不知道敌人的具体情况,所以派水军弓箭手乱箭射击,以防敌军登陆。于是魏军派出约一万名弓箭手赶到江边,朝着有呐喊声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时间,箭象雨点一样飞向诸葛亮的船队,不一会儿,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满了箭。这时候,诸葛亮命令船队掉转身,把没有受箭的一侧面向魏军,很快上面也扎满了箭。 诸葛亮估计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队迅速返回,这时大雾也渐渐 开始散去,等魏军弄清楚发生的事情时,懊悔极了。

诸葛亮的船队到达吴军的营地时,吴国的主帅周瑜已经派五百名军士等着搬箭了,经过清点,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万支箭。吴国的元帅周瑜也不得不佩服 诸葛亮的智慧了。诸葛亮怎么会知道当天晚上水上会有大雾呢?原来,他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经过对天象的仔细推算,也得出当天晚上水面上有会大雾的结论。就是这样,诸葛亮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从敌军那里弄来了十万支箭。

H. 关于北京历史的手抄报!排版!

北京城历史悠久,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辉煌。

旧时期时代(70万年前—1万年前)
回到50万至70万年前的北京。这时的北京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在北京西南郊的山洞里生活着北京猿人,他们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火的原始人类之一。有了火,文明就开始了。

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4000年前)
很显然,北京猿人勤劳和好学精神是值得后人们学习的,他们从山中洞穴来到广阔平原。伐木盖房,抵御野兽,建立家庭。并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工具和饰品:男人们制作出石磨盘、石磨棒,甚至能烧制出精美的陶器,少女们则把精美的贝壳串起来,做成项链。
制陶技术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的标志之一,北京猿人学会了放牧和种植庄稼。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好景不长,炎黄时期,在北京附近的阪泉,炎帝和黄帝策划了三场战争,并将战争扩大到黄河、江汉地区。从此,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炎黄子孙”诞生。
同时,在距今3000多年以前的北京地区,出现了一些地方小国,其中蓟和燕最为有名。蓟国的名称据说和一种名叫蓟的草本植物有关。燕国的名称据说来源于氏族部落时期对燕子的崇拜。

西周时代(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和东周时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大约在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打败商王纣建立周朝后大封诸候。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武王封功臣于燕和蓟。这一年被认为是北京建城的开始。
北京建城后长期是燕的都邑,在战国还是“七雄之一”。

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
2200多年前的秦朝统一了中国后,取消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汉朝承秦制,变化不多。这时北京是个闻名的大城。
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不断向四面八方扩展。大约在1700年前北京有了第一座佛寺,即潭柘寺。今天的潭柘寺林木参天,庙宇错落,是一大浏览胜地。其中的两棵被称为“帝王树”的古银杏最为有名。

韩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1700年前的晋代,中国出现了300年的战乱和分裂。东晋政权在南方,北方则是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的天下。此时北京成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治中心。

隋代(581—618年)和唐代(618—907年)
隋朝统一中国后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运河的北部终点就是北京,此时北京被称为涿郡,拥有13万人口。
公元645年,唐太宗集大军于北京,自水陆两路攻打辽东高丽。却久攻不下,后被迫退回北京。回到北京城,唐太宗为追念阵亡冻死的士兵,下令修建了悯忠寺(既是如今座落在宣武门外的法源寺)。
此时的北京被称作幽州,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贸易中心。

宋、辽金时期(960—1234年)
唐朝以后,政治陷入混乱,北方少数民族日益壮大。公元907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朝,北京作为陪都城被称为南京,城址在今天的白云观一带。
公元1153年(金),东北少数民族首邻海陵王定都北京,名为金中都。
如今的牛街礼拜寺和卢沟桥都是这个时代遗留下来的。

元代(1271—1368年)
公元1215年(元),崛起的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统领下攻占北京。他的继承者忽必烈建立“大元”,在北京建元大都,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国家的首都。

明代(1368—1644年)
公元1399年,北平的燕王朱棣举兵南进,夺取了建文帝朱允的帝位。朱棣认为北平乃“龙兴之地”,可北控大漠,南扼中原,于是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朱棣在元朝皇城基础上改建扩建。如今北京的绝大多数古典建筑,都是明代的遗物。

清代(1644—1911年)
满族人进北京后,大兴土木修建园林。
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烧毁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公园-圆明园。并将东交民巷改名“使馆街”。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北京城中心的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首都定为北京。

从此,这座历经3000年坎坷的不朽城市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全新时期

I. 北京历史博物馆。手抄报资料

北京自然博物馆来[1]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源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她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正式命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本馆曾先后被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委会命名为“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J. 中国历史手抄报内容资料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汉朝皇帝的排列顺序(不包括王莽建立的新朝)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①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 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 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 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
② 汉惠帝刘盈,谥号孝惠帝,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岁,寿二十四岁。惠帝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安陵。
③ 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生于公元前二〇二年,汉高祖刘邦第五子,薄姬生,公元前一九五年封代王。吕后死,周勃等杀少帝吕产,迎恒公为帝,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登基。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并减轻刑罚;励行节约,兴修水利,加速农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驻军北方,增强边境防御。汉朝由此趋向安定繁荣。在位二十三年,卒于前一五七年,享年四十六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霸陵。
④ 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繁荣,国内殷富,府库充实;同时实行“削藩”,任周亚夫平“吴楚七国之乱”,集权中央,削弱诸侯王之力量;国泰民安,世称文帝与景帝统治时为“文景之治”。在位十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四一年,享年四十八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阳陵,坐东向西。
⑤ 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帝。生于公元前一五六年,卒于公元前八七年。公元前一五○年立为太子,公元前一四○年辛丑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病故于出巡途中,享年六十九岁,葬于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茂陵。
⑥ 汉昭帝刘弗陵,谥号孝昭帝。生于公元前九四年,卒于公元前七四年。公元前八六年乙未岁,八岁时登基,武帝刘彻之少子,无嗣。公元前七七年,年满十八岁开始亲政。在位十三年,享年三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平陵。
⑦ 汉宣帝刘询,谥号孝宣帝。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前四九年,汉武帝刘彻之曾孙。太子刘据因发动夺宫事败,三子同时遇害,刘询为祖母史家收养,居于民间。公元前七三年戊申岁,霍光等将其从民间迎回登基,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一岁。
⑻ 汉元帝刘奭,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生于公元前七六年,公元前四八年癸酉岁登基。公元前三三年,王昭君出塞和蕃,嫁于匈奴呼韩单于。卒于公元前三三年,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三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渭陵。
⑼ 汉成帝刘骜,谥号孝成帝,庙号同宗。生于公元前五一年,卒于公元前七年,公元前三二年己丑岁登基,在位二十六年,享年四十五岁。葬于延陵。
⑽ 汉哀帝刘欣,谥号孝哀帝,生于公元前二六年,卒于公元前一年,汉元帝刘奭之庶孙,父为刘康,成帝养子。公元前二二年,刘康去世,年仅三岁的刘欣嗣立为王,公元前六年乙卯岁登基,在位六年,享年二十六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夷陵。
⑾ 汉平帝刘衎,,谥号孝平皇帝,是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兴之子。生于公元前九年,卒于公元五年十二月。公元前六年辛酉岁,九岁时登基,后被王莽在酒中下毒害死,在位五年,享年十四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康陵。
⑿ 更始帝刘玄,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二五年,汉景帝刘启之后裔,长沙王发之五世孙,公元二三年癸未岁二月登基。刘秀称帝后,废为淮阳王,后被赤眉军勒死,在位三年。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博物馆手抄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