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历史上从什么朝代开始有内务府
内务府是清朝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为清代特有,始设于顺治初年。至顺治十一年(1654)仿明制改内务府为十三衙门;十八年,裁十三衙门,复设内务府。自此遂为定制。
㈡ 中国为什么没内政部内政部是干什么的
现如今政府并未设立“内政部”,是因为“内政部”的业务过多,它包括:社内会治安与容公共安全、警察队伍管理、出入境管理、婚姻丧葬事务、征兵事务、社会福利、救灾与赈济、宗教管理、人口、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方面。
“内政部”业务内容过多,涉及方方面面,且各项业务之间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业务彼此之间的相似点并不多,而且政府为了让各项业务“精益求精”,就设立专门的机关各自处理各项业务。所以就取消了内政部。
内政部是主管社会治安和警察队伍的部门。
㈢ 新中国第一任民政部部长是谁
谢觉哉。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1884年出生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他在中央苏区任内务部长时,主持和参加起草了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最早的《劳动法》、 《土地法》等法令和条例。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等职。
历任部长
谢觉哉(1949年10月19日-1959年4月28日),内务部部长
钱瑛(1959年4月28日-1960年11月19日),内务部部长
曾山(1960年11月19日-1970年6月),内务部部长
程子华(1978年3月5日-1982年5月4日)
崔乃夫(1982年5月4日-1993年3月29日)
多吉才让(1993年3月29日-2003年3月17日)
李学举(2003年3月17日-2010年6月25日)
李立国(2010年6月25日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4年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1969年撤消,1978年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并延续至今。)
㈣ 警局内务部是什么部门负责什么的
香港警局内务部由政治部发展而来,政治部原来主要负责港府高官的警卫以及警局内内部人员的政容治调查(政治调查的内容因不同历史时段变化很大,最早有政治倾向的调查,后来逐渐转为腐败预防,后来腐败预防转给廉政公署后,主要为涉黑)和纪律约束。
㈤ 请问中国历史上的内务府大总管是太监吗算几品呢和大内侍卫是一样级别吗
是太监,内务府总管为内务府之主官,品等为正二品。而内务府即清朝管理皇家大小事务的总机构。内务府总管通常为宦官担任,下设如会计等七个司,功能职务为管理出纳,财务收支,祭祀礼仪等。
和侍卫级别不同
㈥ 俄罗斯内务部的历史
俄罗斯内卫部队创建于苏俄的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当时,负责在全苏境内肃清回反革命的“契卡”组建了第一答支内卫部队,与各种各样敌对势力展开英勇斗争。在苏俄国内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这支部队又担负起保卫领导机关、铁路、重要工业目标以及红军后方基地安全的重任。
前苏联解体后,这支在世界武装警察和宪兵部队中享有很高声誉的部队也被独联体国家分割。俄罗斯联邦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接管了这支部队的大部分兵力。21世纪,俄罗斯内卫部队先后被派到外高加索、中亚细亚等17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不同地区执行作战、戒严、制止武装冲突的任务,取得了显赫的战绩。
㈦ 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二战后
1946年,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再次分割为由贝利亚任部长的苏联内务部(MVD)和先后回由阿巴库莫夫、伊格纳答季耶夫任部长的苏联国家安全部(MGB)。随着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国家安全部不复存在。次年“国家安全委员会(KGB)”,即“克格勃”成立,接过了国家安全情报工作的职责。国际警察术语中,内务部这个词一般是被用来指一些国家负责国内执法行动的部门,因为这些国家的“公安部”就叫做“内务部”(theInterior Ministry)。在内务部系统内,再往下的建制里还有内务总局,内务局等机构。这类内务机关还往往管辖着大量的准军事部队,一般叫做内务部队(Interior Troops),中国大陆的武警部队实际上就是参照前苏联内务部队的模式建立的。
㈧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的各自结局,包括中共一大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的各自结局各不相同,中共早期党员的人生道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矢志不渝地捍卫信仰;第二种是对信仰产生怀疑,游移不定;第三种是背叛信仰,站在正义的对立面。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13人之后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
一、矢志不渝地捍卫信仰(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邓恩铭、何叔衡)
1、毛泽东、董必武,后来成为中共领袖、历史巨人。
2、何叔衡血洒疆场,壮烈牺牲;邓恩铭、陈潭秋惨遭杀害,英勇就义。
二、对信仰产生怀疑,游移不定(李汉俊、李达)
1、李汉俊
李汉俊是中共一大代表,后来血染刑场,被敌人所害。但此时他已不是中共党员。
二大后,李汉俊与张国焘和陈独秀发生矛盾,就渐渐脱离了党的活动。李汉俊不在党组织中活动,但并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革命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利用“合法”职位,掩护了一批尚未暴露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人士,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
1927年12月17日下午,李汉俊在寓所被新上台的桂系军阀胡宗铎抓走,在未审讯的情况下,当晚被枪决。
2、李达
1920年李达启程回国,很快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共同成立共产党上海发起组。
1922年,李达携家返湘,同毛泽东等合作办湖南自修大学去了。李的这次返湘,既有毛泽东所邀,也因他与陈独秀和张国焘的矛盾所致。是年,李达愤然宣布脱党,犯下他一生“最大的错误”。
1949年12月,毛泽东作为历史见证人,刘少奇作为介绍人,李达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三、背叛信仰,站在正义的对立面(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包惠僧、刘仁静)
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弃信仰,叛变投敌;包惠僧、刘仁静历经曲折,迷途知返。
1、二号巨奸陈公博
以参加中共一大为转折点,陈公博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热情急剧下降,以至于在几个月时间内,对共产主义学说产生了怀疑和困惑,后来竟产生出国留学的念头,以逃脱党的工作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1925年4月,陈公博从美国回到广州,随即加入国民党,再度登上政治舞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公博与已叛国投敌的汪精卫、周佛海狼狈为奸。1946年4月12日,陈公博被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判处死刑。
2、投机能手周佛海
中共一大闭幕后,周佛海准备同杨淑慧结婚。后因杨父反对,他带着杨淑慧于1921年11月再度前往日本就读。返回日本后,他实际上与党组织脱离了关系,不再从事党的任何工作。
不久,他应邀来到广州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同时兼任广东大学教授。随着地位的变化,他与党的离心倾向日益加重,并散布对党的不满情绪。
中共广州支部负责人对他进行了耐心批评和教育,帮助他认识错误。但他毫无悔改之意,后来竟公开声明与共产党脱离关系。中共中央为纯洁党的组织,准其脱党。从此,周佛海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成为国民党右派营垒中的干将和蒋介石的心腹。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周佛海基于抗日必败的论调,与汪精卫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和政治主张而“物以类聚”了。周佛海抱着强烈的政治野心投靠汪精卫,奉汪精卫为“精神领袖”。
1946年11月7日,国民党南京高等法院判处周佛海死刑。由于蒋介石念其为重庆方面做过“贡献”,出面干预,才被减为无期徒刑,保住了脑袋。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因心脏病发作暴死在南京老虎桥监狱。
3、分裂元凶张国焘
在中共一大上,张国焘被选为中央组织主任,后来由于激烈反对党的国共合作战略,并在党内组织小集团,受到中共中央的尖锐批评。
1931年4月,张国焘进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担任该根据地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在这里,他积极推行王明“左”倾路线,大搞肃反扩大化,错整了不少好同志。在长征期间,张国焘反对中央北上抗日方针,妄图用武力挟持党中央,分裂红军。
1938年4月4日即清明节前一天,张国焘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的身份去陕西祭扫黄帝陵。正值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蒋鼎文也在拜祭。祭毕,他便一头钻进蒋鼎文的轿车去了西安。
自此,张国焘投入了蒋介石的怀抱,死心塌地地在国民党营垒里干了长达十年的特务勾当。
1948年冬,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张国焘已无利用的价值,被国民党当局踢出局,他只好携带家眷逃到台湾。
4、落伍之人包惠僧
中共一大后的头几年,包惠僧先是在上海参与编辑《劳动周刊》,后来历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支部主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长。
1924年,他奉党组织之命加入国民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清党”,包惠僧被清洗了出来。此后,他辗转于湖北老家、江苏、上海等地避难。不久,他因看不到中国共产党的前途,便脱离了共产党。
1949年11月,包惠僧回到北京。周恩来与包惠僧作了长谈,并将他安排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后分配到内务部研究室任研究员,不久在国务院参事室任参事。“文革”中,包惠僧受到冲击。1979年7月2日,包惠僧因腹主动脉瘤破裂大量失血而离开人世。
5、托派分子刘仁静
中共一大闭幕后,刘仁静回到北京。1926年,刘仁静受党中央派遣,再度赴莫斯科,进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学习。学习期间,苏共爆发了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尖锐斗争。斗争的结果,托洛茨基被开除党籍,并被驱逐出境。得知这一消息后,刘仁静十分震惊,且与托氏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
1929年12月29日,党中央在《红旗》上刊出《给刘仁静的一封公开信》,限他三日内说清问题。可刘仁静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最终自行脱党被除名。刘仁静一心要当托派的首领,自称“中国托派天字第一号人物”,在托派组织里搞得乌烟瘴气。
1948年,他跑到南京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员。上海解放不久,刘仁静来到北京。刘少奇亲自找到他,严厉地批评了他的错误,责其进行深刻反省。刘仁静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四、英年早逝(王尽美)
王尽美是济南代表。1921年6月,王尽美接到一大通知后,乘轮船到上海。
一大结束后,他与瞿秋白、邓恩铭等同志一道,代表中共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会议,并会见了列宁。1925年1月11日至22日,王尽美带病到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8月19日,年仅27岁的王尽美因肺病逝世。
(8)中国内务部的历史扩展阅读
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
㈨ 外国政府部门中的内务部或内政部与中国的民政部或公安部职责和权限是否相同或相似
正常国家的警察机构只能是司法或者内政部下的一个执法部门,不可能成为部门与其他部门平起平坐,甚至凌驾司法之上。
㈩ 中国近现代史的几个问题
1 1912--1928年间,北洋政府的更迭情况
北洋政府最高领导层更迭概况
北洋政府最高领导层更迭概况<上>
(我可是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整理出来的。可能存在疏忽,见谅)
1912年3月13日 唐绍仪受命组阁
阁员如下:
外交总长:陆征祥(胡惟德暂署)
内务总长:赵秉钧
陆军总长:段祺瑞
海军总长:刘冠雄
财政总长;熊希龄
司法总长:王宠惠
教育总长:蔡元培
农林总长:宋教仁
工商总长:陈其美(王正廷暂署)
交通总长:唐绍仪兼署后有施肇基代理
6月27日唐去职
1912年6月27日袁世凯提名陆征祥组阁即“超然内阁”
7月29日阁员敲定如下:
内务总长:赵秉钧
陆军总长:段祺瑞
海军总长:刘冠雄
财政总长;周学熙
司法总长:许世英
教育总长:范源濂
农林总长:陈振先
工商总长:刘揆一
交通总长:朱启钤
9月22日陆辞职
1912年8月20日赵秉钧代理总理
1913年4 月30 日因“宋案”袁世凯给赵“15日假” 段祺瑞代理总理,即“战时内阁”
1913年8月熊希龄受命组阁,即“第一流人才内阁”
9月11日袁世凯提交内阁名单如下:
内务总长:朱启钤
陆军总长:段祺瑞
海军总长:刘冠雄
财政总长;熊希龄兼署
司法总长:梁启超
教育总长:汪大燮
农林总长:陈振先
工商总长:张謇
交通总长:周自齐
外交总长:孙宝琦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就任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1914年2月熊希龄内阁解散
1914年北洋政府废止国务院,设政事堂于总统府,徐世昌任国务卿,成员如下:
内务:朱启钤
陆军:段祺瑞(1915年5月改8改王士珍)
海军:刘冠雄
财政:周自齐(1915年4 月改周学熙)
司法:章宗祥
教育:汤化龙(1915年改张一 麟 )`
农商:张謇(1915年改周自齐)
交通:梁敦彦
外交:孙宝琦(1915年1月,改陆征祥)
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正式登上中华帝国皇帝的宝座,于民国五年即1916年1月1 日起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
1916年3月22日 政事堂宣布恢复中华民国
1916年4月21日袁世凯恢复内阁制
1916年6月6日内阁宣告“黎元洪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职”
1916年6月29日黎元洪特任段祺瑞为内阁总理
6月30日段祺瑞正式出面组阁,阁员如下:
内务总长:许世英
陆军总长:段祺瑞兼署
海军总长:程壁光
财政总长;陈锦涛
司法总长:张耀曾
教育总长:孙洪伊
农商总长:张国淦
工商总长:张謇
交通总长:汪大燮
外交总长:唐绍仪
1916年10月31日国会正式选举冯国璋为副大总统
1917年3月4日段祺瑞辞职出走
3月6日段祺瑞复出
1917年5月23日总统府免除段祺瑞职务
5月25日黎元洪任伍廷芳代理国务总理,后遭免除,黎元洪又将国务总理一职交于前清遗臣李经羲
1917年6月3日张勋入京
6月24日李经羲正式组阁,阁员如下:
内务总长:许世英
陆军总长:王士珍
海军总长:萨镇冰
财政总长;李经羲兼署
司法总长:任江庸
教育总长:孙洪伊
农商总长:李盛铎
工商总长:张謇
交通总长:龙建章
1917年7月1日清室复辟,国号中华帝国,是年为宣统九年,特设内阁议政大臣,具体人员如下:
阁丞:万绳拭 胡嗣瑗
内阁议政大臣:张勋 王士珍 张镇芳 陈宝琛 梁敦彦 刘廷琛 袁大化 张镇芳
外务部尚书:梁敦彦
度支部尚书:张镇芳
参谋部尚书:王士珍
陆军部尚书:雷震春
民政部尚书:朱家宝
弼德院正副院长:徐世昌 康有为
1917年7月12日复辟拉下帷幕
1917年7月3日北洋政府准予李经羲辞职,特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一周后冯国璋发布了代理大总统的就职通电
7月17日段祺瑞公布内阁人员,阁员如下:
内务总长:汤化龙
陆军总长:段祺瑞兼署
海军总长:刘冠雄
财政总长;梁启超(兼盐务署督办)
司法总长:林长民
教育总长:范源濂
农商总长:张国淦(兼全国水利总裁)
交通总长:曹汝霖
外交总长:汪大燮
8月6日冯国璋通电就任代理大总统
1917年8月3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成立
成员如下:
海陆军大元帅:孙中山
元帅:陆荣廷和唐继尧
外交:伍廷芳
财政:唐绍仪
陆军:张开儒
海军:程璧光
内政:孙洪伊
交通:胡汉民
军政府参谋总长:李烈钧
大元帅府秘书长:章太炎
1917年11月19日冯国璋准予段祺瑞辞职,同时下令以汪大燮暂时代理国务总理,10天后汪大燮辞职,冯国璋改任王士珍署理国务总理,同时任命新内阁成员,阁员如下:
内务总长:财政总长
陆军总长:王士珍
海军总长:刘冠雄
财政总长;王克敏
司法总长:江庸
教育总长:孙洪伊
农商总长:田文烈
交通总长:曹汝霖
参谋总长:荫昌
1918年2月20日王士珍称病请假,冯国璋以钱能训代理国务总理,
3月9日王士珍化装出逃,至此王士珍内阁解散
1918年3月23日北洋政府下令段祺瑞为内阁总理,阁员如下:
内务总长:钱能训
陆军总长:段芝贵
海军总长:刘冠雄
财政总长;曹汝霖(兼署交通总长)
司法总长:朱深
教育总长:傅增湘
农商总长:田文烈
外交总长:陆征祥
1918年9月4 日新国会选举徐世昌为中华民国第二届正式大总统,即“文治总统”
10月10日徐世昌就职,并准予段祺瑞辞职,特任钱能训暂行代理国务总理
12月14日18 日新国会以优势通过了“钱能训就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一案
(1)唐绍仪内阁(1912.3.13-6.29)
总 理:唐绍仪
外交部:陆徵祥 内务部:赵秉钧
财政部:熊希龄 陆军部:段祺瑞
海军部:刘冠雄 司法部:王宠惠
教育部:蔡元培 农林部:宋教仁
工商部:陈其美(未就) 交通部:唐绍仪(兼)。施肇基(4.8)
参谋部:黄 兴(未就)。徐绍桢(未就)
(2)陆徵祥内阁(1912.6.29-9.22)
总 理:陆徵祥
外交部:陆徵祥(兼)。梁如浩(9.16) 内务部:赵秉钧
财政部:熊希龄。周学熙(7.26) 陆军部:段祺瑞
海军部:刘冠雄 司法部:王宠惠。许世英(7.26)
教育部:蔡元培。范源濂(7.26) 农林部:宋教仁。陈振先(7.26)
工商部:陈其美。刘揆一(8.2) 交通部:刘冠雄(代)。朱启钤(7.26)
参谋部:黎元洪
(3)赵秉钧内阁(1912.9.25-1913.7.16)
总 理:赵秉钧
外交部:梁如浩。陆徵祥(11.15) 内务部:赵秉钧
财政部:周学熙 陆军部:段祺瑞
海军部:刘冠雄 司法部:许世英
教育部:范源濂 农林部:陈振先
工商部:刘揆一 交通部:朱启钤
参谋部:黎元洪
(4)段祺瑞临时内阁(1913.7.19-7.31)
总 理:段祺瑞(兼)
外交部:陆徵祥 内务部:王治馨(代)
财政部:周学熙 陆军部:段祺瑞
海军部:刘冠雄 司法部:许世英
教育部:董鸿炜(代) 农林部:陈振先
工商部:刘揆一 交通部:朱启钤
参谋部:黎元洪
(5)熊希龄内阁(1913.7.31-1914.2.12)
总 理:熊希龄
外交部:陆徵祥。孙宝崎(9.11) 内务部:王治馨(代)。朱启钤(9.11)
财政部:周学熙 陆军部:段祺瑞
海军部:刘冠雄 司法部:许世英。梁启超(9.11)
教育部:董鸿炜(代)。汪大燮(9.1) 农林部:陈振先
工商部:向瑞琨(代)。张 謇(9.11) 交通部:朱启钤。周自齐(9.11)
参谋部:黎元洪
注:1913.12.24,农林和工商两部合为农商部。
(6)孙宝崎临时内阁(1914.2.12-5.1)
总 理:孙宝崎(代)
外交部:孙宝崎 内务部:朱启钤
财政部:周自齐 陆军部:段祺瑞
海军部:刘冠雄 司法部:梁启超。章宗祥(2.20)
教育部:汪大燮。严 修(2.20) 农商部:张 謇
交通部:朱启钤 参谋部:黎元洪
(7)徐世昌内阁(1914.5.1-1916.4.22)
国务卿:徐世昌
外交部:孙宝崎。陆徵祥(1.27) 内务部:朱启钤
财政部:周自齐。周学熙(4.27) 陆军部:段祺瑞。王士珍(8.29)
海军部:刘冠雄 司法部:章宗祥
教育部:汤化龙。张一麟(10.5) 农商部:张 謇。周自齐(4.27)
交通部:梁敦彦 参谋部:黎元洪。段祺瑞(3.23)
(8)段祺瑞内阁(1916.6.29-1917.5.23)
国务卿:段祺瑞
总 理:段祺瑞(1916.4.21政事堂改组,5.8国务卿复称总理。)
外交部:陆徵祥 内务部:朱启钤。王揖唐(4.23)
财政部:周学熙。孙宝崎(4.23)。陈锦涛(6.23) 陆军部:王士珍
海军部:刘冠雄 司法部:章宗祥
教育部:张一麟。张国淦(4.23) 农商部:周自齐。金邦平(4.23)
交通部:梁敦彦。曹汝霖(4.23) 参谋部:王士珍
(9)段祺瑞内阁(1916.6.29-1917.5.23)
总 理:段祺瑞
外交部:曹汝霖。唐绍仪(6.30)。伍廷芳(11.13) 内务部:王揖唐。许世英(6.30)。孙洪伊(7.12)
财政部:陈锦涛。李经羲(5.2) 陆军部:段祺瑞
海军部:刘冠雄。程璧光(6.30) 司法部:章宗祥。张耀曾(6.30)
教育部:张国淦。孙洪伊(6.30)。范源濂(7.12) 农商部:章宗祥。谷钟秀(7.31)
交通部:曹汝霖。汪大燮(6.30)。许世英(7.12) 参谋部:王士珍
2.南京十年期间,国民党政权对内的政策
反共 反人命的政策
3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可以一直冲向中东。”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因此,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苏联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美、英两国政府也于1942年10月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九龙租借权除外)。中国还收回了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四)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
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海外赤子心系祖国,泰国1000多名华侨司机回国参加军事运输,美国华侨飞行员回国参战……抗战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五)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扭转乾坤的伟大意义,经过抗战,改变了中国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准备了精神和物质条件。邓小平同志说:“在这场以劣胜优的战争中,我们成功的主要秘诀是因为有一个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指导原则。”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开创了一条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道路,打下了建立新中国的基础。
4
他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刚好与共产党胜利相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