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早的地图是那一幅是古巴比伦人刻在石板上的么(捣乱的TT哟!)
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绘制的地图,这就是2000多年前绘制的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这些地图,来自长沙著名的马王堆汉朝古墓。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3幅西汉地图,均为稀世之宝。它们的发现,连同汉墓中出土的其他珍宝如金缕玉衣等一样,令全世界惊叹不已。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发达的测量技术、绘制技术;反映出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发达的地理科学。
这3幅地图均绘在丝帛上,没有标写图名,一般简称为《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3幅地图中,两幅已基本复原,后一幅由于破损严重,还没有修复。经学者研究,这些地图被断定为西汉初年的作品,距今已有2100多年。
《地形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从地图的精确度看,说明当时的地图绘制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我国古地理学的重大成就。这幅地图上包含的地理范围,主要是当时诸侯国之一的长沙国的南部,相当于今潇水流域、南岭一带的广大区域。图长、宽各96厘米,主区部分的比例尺根据测算,约在1/150000至1/200000间,精度相当高。全国有统一的图例,格式统一,表明制图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图中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道路等,将它与今天的地图相比较,潇水及其支流非常接近于今天绘制的地图;各个县城如营浦(今湖南道县)、南平(今湖南蓝山县)、舂陵(今湖南新田县)等的位置也基本准确。地形复杂的九嶷山和都庞岭山脉走向、河流走向、流域地势,都十分突出和明晰。
从全图看,主要区域绘制精确细致,其他部分则精度下降。从主区往南到南海,是西汉诸侯南粤王的管辖区。这部分地图比例尺变小,精度显著下降,海岸线不准确,内容也较简略,仅画出河流,其他则一概略去,显示出绘制者把绘制地图的重点放在长沙国。
要把实际存在的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按照一定比例画成地图,这是一件相当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经过实地精确的测量。测量是绘制地图的基础。从《地形图》看,图上的水系绘得详细准确,30多条河流的地理位置、流向和水系结构,大部分与现代地形图大同小异,名称标注也很有规律。图中80多个城镇分别用方框、圆圈两类符号分级表示,并且一律在符号里注记名称。20多条道路用虚、实两种线划区分,并用水平形线与陡崖符号相配合的方法来表示九嶷山脉。这种设计,欧洲大约到13世纪以后才出现,比中国晚了1400多年。
《驻军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军事地图。地图彩色帛绘,长98厘米,宽78厘米。《驻军图》描绘的主要区域,相当于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潇水流域,比例尺约为1/80000至1/100000。图上除绘有山脉、河流、道路、居民点外,还细致地绘出了9支驻军防区、指挥城堡等军事情况。图中用不同颜色区别不同的地理要素,如用黑色“山”字象形符号表示山脉;青色水流符号表示河流、湖泊;黑底套红表示守备部队驻地和军事工程建筑物;红色虚线表示军队行动通路;红色三角形表示城堡;黑色圆圈表示居民点等等。由于运用了色彩作为标记,使人一目了然。
地图既是地理知识形象而准确的记录,又是测量、计算和绘制等技术的综合反映。这些地图反映的地区,地形复杂,除进行直接测量外,还必须进行间接测量。间接测量首先需要用相似原理测出可测的距离,再用相似原理计算出实际需要测出的距离。因此,这些地图间接地反映着当时数学的巨大成就,体现了绘制者出色的智慧。
❷ 中国历代地图
http://www.21class.com/2004/wenku/html/856-1.Html
http://www.21class.com/2004/wenku/html/857-1.Html
http://www.21class.com/2004/wenku/html/858-1.Html
http://club.news.sohu.com/r-maanshan-18644-0-3-0.html
http://www.pro-classic.com/ethnicgv/cmaps/cmaps-index.htm
这几个网站上的地图挺不错,看看吧
❸ 明朝时的宁远是现在辽宁什么地方
现在的辽宁兴城
❹ 两汉的疆域有怎样的故事
如果我们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西汉的最大疆域与18世纪中叶清朝的极盛疆域相比,我们可以发现,除了西藏、内外蒙古、东北和台湾以外,汉朝的疆域与清朝的版图不相上下,且还拥有朝鲜半岛、今越南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再看得仔细一点,还可以发现,西汉有一千五百多个县级单位,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县级单位是两千余个。在中原地区,汉县的数量和幅员与今天已大致相同。
中国的疆域就是从汉朝疆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时,秦朝的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于海,是历史上空前的。但不久天下大乱,接着又是连续多年的楚汉之争,所以到公元前202年汉朝初建时,它的版图比秦朝缩小了不少,主要是在边疆地区。
秦始皇在东南越人地区设立闽中郡时,保留了境内的越人君长。这些越人君长在秦末恢复自立,并起兵助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汉朝立闽越首领无诸为闽越王,在今福建境内以闽江下游为中心建立了闽越国,都东冶(今福州市)。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勾践的后人摇被封为东海王,以东瓯(今浙江温州市)为国都,所以又被称为东瓯王。这两个政权表面上服从汉朝,实际上并不受约束。但朝廷面临内外敌对势力,无暇旁顾,只能暂时容忍。吴王濞起兵时曾征召东瓯(东越)和闽越的军队,闽越没有出兵。东瓯虽然参与了叛乱,但在吴王濞兵败出逃后将他杀死,表示继续效忠于汉朝,朝廷没有追究。
兵马俑秦始皇征服南越后,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以中原移民为基础,设立了一些县。陈胜起义爆发后,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市)尉任嚣病重,临终前他召来龙川县(治今广东龙川县东)令、真定(今河北正定县西南)人赵佗,命代理自己的职位,拥兵自保。任嚣死后,赵佗下令封锁与中原相通的关隘,清洗了秦朝的官员,安排自己的部属控制了南海郡。秦亡后,赵佗出兵并吞了桂林和象郡,在公元前206年自立为南越武王。刘邦灭项羽后,继续忙于对付异姓诸侯和匈奴的入侵,加上岭南与汉朝并无冲突,所以直到十一年(前196年)才派陆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接受了汉朝的封号,不再自称皇帝,但依然保持着独立地位。大约在公元前181年前后,南越灭安阳王,扩展到今越南北部和中部,直到北纬13度,今巴江一带。
吕后执政时,有关部门要求断绝关市,禁止向南越出口铁器,这对南越的经济有很大损害,引起了赵佗的强烈不满,他认为这一定是与南越相邻的长沙王出的主意,以便吞并南越,因而自称南武帝,并发兵进攻长沙国,破坏了几个县。吕后派隆虑侯率军队还击,因天气炎热,环境潮湿,士兵得了传染病,连南岭也过不了。一年多后,吕后去世,军队撤回。赵佗软硬兼施,使闽越、西瓯骆服从他的控制,还设立了像汉朝皇帝一样的仪仗队。
赵佗通过隆虑侯提出了三项要求:寻找他的亲兄弟,撤退在长沙国的汉军,调整南越与长沙国的边界。文帝即位后立即作出反应,为赵佗在真定的祖坟设立守墓户,逢年过节祭祀,召来他的兄弟,封官赏赐,并派陆贾第二次出使南越。在给赵佗的信中,文帝说明已经满足了他的前两项要求,对最后一项,即对南越与长沙国之间犬牙交错的边界进行调整,文帝强调这是高皇帝有意的安排,他不能擅自改变,但这并不是贪图岭南的经济利益,希望他能取消帝号,双方捐弃前嫌,恢复友好关系。赵佗向陆贾表示,接受文帝的诏书,下令取消“黄屋左纛”的仪仗。此后,南越对汉朝称臣,但在国内依然以国君自居。
两千多年后,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幅西汉初长沙国南部的地图,证明当时长沙国与南越间的边界的确是犬牙交错,而不是按照南岭的自然地形划分的。这样的划分使汉朝在南岭南侧占有若干突出的据点,在以后的军事行动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汉朝将东瓯、闽越、南越三国称之为“外诸侯”,以区别于异姓、同姓王这些“内诸侯”。外诸侯实际上是藩属国,接受汉朝宗主国、皇帝的地位,向汉朝称臣,但在国内则保持独立。这三国在秦朝时都已建立郡县,是秦朝的正式行政区,西汉初变为“外诸侯”,使西汉的疆域实际缩小了,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
自从刘邦在平城败归后,西汉对匈奴一直取守势。尽管西汉实行“和亲”政策,匈奴的侵扰并没有停止,它的一些部族住地离首都长安只有700里,轻骑兵一昼夜就能到达。西北和北方的边界都没有能恢复到秦始皇时的位置。
在西南地区,秦朝曾经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北两方面扩张到了今大渡河以北和岷江上游,占据了邛(今四川荥经县东一带)、笮(今峨边县东一带)、冉(今松潘县一带)、駹(今茂汶县北一带)等部族的地区。向南又开通了一条“五尺道”,从今天的四川宜宾延伸到云南的曲靖,并在沿线控制了不少据点,设置了一些行政机构。但随着秦朝的解体,设置在云贵高原的行政机构撤退到四川盆地,西汉前期一直没有能恢复。
经过“文景之治”,汉朝的经济得到了恢复,积聚了大批粮食和物资,人口翻了一番。在平息吴楚七国之乱后,内部分裂割据的威胁已经消除,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外敌了。这些都为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准备了条件。
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围攻东瓯,东瓯向朝廷求救。武帝立即派严助率会稽郡(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东南部)的军队渡海前往救援,闽越军队闻风解围。武帝以东瓯怕汉军撤退后闽越会卷土重来而要求内迁为由,将大部分东瓯的越人迁至江淮之间,东瓯国不复存在。
建元六年,闽越王郢进攻南越边境。当时的南越王赵胡是赵佗的孙子,他派人上书汉武帝,表示南越和闽越都是汉朝藩臣,他不敢擅自出兵对付闽越,请天子作出处理。武帝对南越的态度很赞赏,命王恢和韩安国出兵讨伐闽越。汉军还没有到达,闽越王之弟馀善就将闽越王杀死,向朝廷报功。武帝下令罢兵,另立无诸的孙子丑为越(粤)繇王。馀善因杀了郢,在国内很有威信,就自立为王。武帝不愿为这一点事再出兵,就以馀善杀郢有功为理由,立他为东越(粤)王,与繇王并存。但馀善对汉朝态度暖昧,并未真正服从。
山水画鉴赏武帝派严助去南越宣布对闽越的处置结果,示意南越王入朝。赵胡派太子婴齐随严助去长安“宿卫”(藩王表示忠诚的方式,名义上派太子至首都担任皇帝的警卫,实际是作人质),表示自己处理完国内事务后就入朝。严助回去后,大臣纷纷劝阻赵胡入朝,认为汉朝出兵闽越实际是向南越示威,入朝就不可能回来,必定导致亡国。于是赵胡就称病,十余年后去世,太子婴齐归国即位。婴齐在长安与汉女结婚生子,回国后立为太子。汉朝几次派使者劝婴齐入朝,婴齐怕入朝后南越会成为内诸侯,也一直称病,只派儿子次公入宿卫。元鼎四年(前113年)婴齐死,太子赵兴即位,汉朝再次派使者到达南越,并命令卫尉路博德屯兵桂阳(今湖南郴州市),策应使者。赵兴与太后商议,上书武帝,要求像内诸侯一样,3年朝见一次,撤销南越与汉朝间边关。得到批准后,赵兴与太后就着手筹备行装。
南越重臣吕嘉是赵佗以来三位国王的丞相。宗族担任官员的有七十多人,与赵氏王室普遍通婚。吕嘉在国内的威望比赵兴还高,他坚决反对归入汉朝,见国王不听他的意见,就称病不见汉使。太后主张杀吕嘉,但与赵兴、汉使意见不一,无法采取行动。吕嘉密谋策划反叛,但一直在等待时机。元鼎五年,韩千秋请求去南越杀吕嘉,武帝派他与南越太后之弟率2000人前往南越。得知他们入境,吕嘉就发动叛乱,杀掉了赵兴、太后和派驻南越的汉使,并袭击杀害了韩千秋一行,派兵驻守边界。武帝下讨伐令,征调越人和江淮以南十万大军。
当年秋,汉军分五路进攻,伏波将军路博德从桂阳(今湖南郴州市)顺湟水(今连江、北江)而下,楼船将军杨仆从豫章(今江西)出发,经横浦关(今江西大余县大庾岭南)入南越;二位归汉的越侯分别被任命为戈船将军和下濑将军,从零陵(今广西全州县西南)进军,一路沿离水(今漓江)而下,一路进入苍梧(今浔江流域);还派人率领巴蜀士兵,南下征调夜郎(今贵州安顺市一带)军队,顺湟柯江(今北盘江、红水河)而下,最后会师番禺。元鼎六年冬,杨仆一路攻占寻狭(今广东清远市西),突破了南越在石门(今广州市西北)的防线,缴获大批船只和粮食,收编了数万越军。稍后,路博德的军队也到达,两军合围,攻陷番禺城。吕嘉与他所拥立的南越王赵建德逃亡入海,被归降汉军的旧部俘获。南越的苍梧王赵光投降,桂林郡监居翁招降了瓯骆地区,其他三路军队尚未会合,南越全境已经平定。汉朝在南越属地设置了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个郡,其中的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都在今天越南的中、北部,珠崖和儋耳两郡在今海南岛上。
由于地方官暴政引起当地民族的对抗,汉朝在海南岛的统治一直无法稳定。始元五年(前82年),儋耳郡并入珠崖。但当地民族的反抗依然很激烈,地方政府难以维持,因而在初元三年(前46年)又不得不撤销珠崖郡,行政机构和人员全部内迁。虽然大陆政权在岛上的行政机构长期没有恢复,但民间的往来并没有停止,大陆人民还不断迁往岛上,使人口逐渐增加,开发范围日益扩大。
随着境外林邑国的扩张,东汉疆域的南端从今越南富安省南界退至承天省南界。
东越王馀善还是反复无常,元鼎五年他上书武帝,要求率领8000士兵跟随杨仆讨伐吕嘉,但进至揭阳(今广东揭东县西北一带),又以遭遇风暴为由停留,实际上暗中与南越联络,想左右逢源,持观望态度。汉灭南越后,杨仆要求率部队灭闽越,武帝考虑到长途用兵后军队疲劳,没有批准。部队从南越撤回后,武帝令诸将驻扎在豫章梅岭(今江西广昌县西一带)待命。
元鼎六年秋,馀善得知杨仆曾有请出兵的要求,汉军又留驻边境附近,就任命驺力等为吞汉将军,攻入白沙(今江西波阳县西)、武林(今余干县北)、梅领(岭),杀了汉朝三位校尉。馀善自称“武帝”,不再归属汉朝。武帝派横海将军韩说从句章(今浙江余姚市东南)出海南下,楼船将军杨仆从武林出发,中尉王温舒从梅岭出发,戈船将军和下濑将军二位山水风景画越侯分别从如邪(今地不详)和白沙出发,在元封元年(前110年)进入闽越。闽越凭借山地抵抗,陆路进攻一度不利。由汉朝派回的原越衍侯吴阳奉命劝馀善投降,馀善拒不接受。这时韩说的部队由海路到达,吴阳发动当地居民起兵,配合汉军。闽越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合谋,杀了馀善,闽越平定。汉武帝认为闽越地区地形崎岖,土地狭小,闽越人强悍,又曾多次反叛,下令将闽越居民全部北迁,安置在江淮之间,使闽越旧地基本成为无人区,逃避了强迫外迁的越人退居深山。直到西汉后期,遗留下来的越人逐渐出山定居,才重新在今福州设立了冶县,在今椒江市一带设立了回浦县,隶属于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市)。但由于越人外迁,又没有新的移民迁入,这一带一直地广人稀,东汉末年才有新县的设置。
对西南夷地区的开拓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所谓西南夷,是指今四川西部和西南部,甘肃南部,贵州西部,云南和今国境外相邻地区的各个民族。分布在今乌江、金沙江流域的有夜郎、滇、邛都等,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有比较集中的居民点,“椎结”(发髻扎成椎形)。在今澜沧江上游一带有巂、昆明等族,以游牧为主,人民都“编发”(头发编结后披下)。在今大渡河流域有徒、筰都、冉駹等,有的定居,有的经常迁移。在今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有氐族的白马,岷江上游的冉駹等族。西汉初,汉朝的行政机构虽然已撤退到了四川盆地内的蜀郡和巴郡,但民间与西南夷地区的往来并没有断绝,巴蜀的商人还因与这些民族的贸易而致富。
建元六年(前136年),王恢在制止了闽越对南越的入侵后,派番阳(今东西波阳县东北)令唐蒙去南越通报情况。唐蒙在南越吃到了蜀地产的枸酱,问是从哪里运来的。当地人回答:“从西北的牂柯江,江有几里宽,下游流过番禺城下。”唐蒙回长安后就问来自蜀地的商人,得知枸酱是蜀地的特产,有人偷运出境到夜郎,南越用钱财从夜郎购买。夜郎面临牂柯江,那里的江宽百步左右。唐蒙估计到武帝迟早要对南越用兵,就上书武帝:“如果从长沙、豫章进入南越,水路不通,交通困难。我听说夜郎有十万精兵,从那里坐船沿群柯江而下,可以出其不意,是制服南越的一个奇招。以汉朝的强大,巴蜀的富饶,开通往夜郎的道路,设置行政机构,再容易不过了。”武帝任命唐蒙为郎中将,率1000士兵和运载粮食辎重的万余人,从巴郡出苻关(在今四川合江县),到达夜郎。唐蒙向夜郎侯多同宣传汉朝的强大,又给了他丰厚的赏赐,在当地设置了汉朝的地方政府,任命多同的儿子为令(相当内地的县令)。夜郎周围的小城得到了唐蒙分发的缯帛,又认为从汉朝过来道路艰险,汉朝未必真能来统治,所以都表示愿意接受设置行政机构。唐蒙回来后,大约在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武帝就下令在这一带设置犍为郡,以焚道(今四川宜宾市西南安边场)为郡治,发动巴、蜀的士兵修一条从僰道通向牂柯江的道路。蜀人司马相如又上书称“西夷”的邛(今四川西昌市一带)、筰(今四川盐源县一带)也可以设置郡县,被武帝任命为郎中将。司马相如向当地的君长做了一番宣传,结果汉朝在那一带新设了十几个县和一个都尉,划归蜀郡管辖,
筑路工程非常艰巨,巴、蜀等四郡调集了大量人力物力。修了几年,道路还没有修通,士兵饥疲交迫,加上天气湿热,死亡的人很多。西南夷君长接连反抗,派兵镇压耗费巨大,却没有什么效果。武帝感到很麻烦,派公孙弘去考察,回去后做了汇报,结论是筑路工程“不便”。不久公孙弘当了御史大夫,当时汉朝正忙于筑朔方城,以河套为基地进攻匈奴,公孙弘等建议西南夷工程危害大,可暂时停止,集中力量对付匈奴,得到武帝的批准。西夷的县取消了,南夷保留了二县和一都尉,由犍为郡自行修建县城。
张骞出使归国后,向武帝报告: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时曾见到有蜀地产的布和邛杖,了解它们的来源,说是来自东南的身毒国(今印度),有数千里远,蜀地的商人到那里去做买卖。听说身毒国在邛以西约2000里。张骞说:大夏在汉朝西南,一向仰慕中国,就怕匈奴隔断来往的道路。要真开通了由蜀往身毒国的道路,就又近又方便。元狩元年(前122年),汉朝恢复了对西南夷的开拓,武帝派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十余人寻找从西南夷通向身毒的道路。滇(在今云南滇池一带)王留住汉使,为他们探路,但由于昆明(在今云南大理市南一带)阻挡,花了四年多时间也没有结果。
南越吕嘉反叛时,武帝命驰义侯从犍为郡征发南夷的军队,且兰(今贵州黄平县西南)的君长怕自己的军队跟随汉军远征后,被周围的部族乘机攻击,就发起反抗,杀了使者与犍为太守。汉朝用原来准备进攻南越的巴蜀罪人和八校尉加以镇压,正好南越已平定,调回的汉军攻入且兰,杀了数万人,在南夷地区设置了牂柯郡(治今贵州黄平县西南)。夜郎侯见南越被灭,请求入朝,被武帝封为夜郎王。汉军又杀了邛君、筰侯,冉骟等十分恐惧,请求臣服并设置行政机构,于是汉朝在邛都(今四川西昌市东南)设越砉郡,在筰都(今四川汉源县东北)设沈黎郡,冉駹(今四川茂汶县北)设汶山郡,在白马设武都郡(今甘肃武都县东北)。
张骞像汉武帝派王然于将灭南越和杀南夷反抗的部族首领的情况向滇王通报,劝他入朝,但滇王自恃有数万部众,又有它东北的劳深、莫靡等同姓部族的支持,拒不服从。两年以后的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调巴蜀军队攻灭劳深、莫靡,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请求朝廷设立行政区,于是在滇设益州郡(今云南宁晋县东)。考虑到滇王曾带头拥护朝廷,武帝赐给他“滇王之印”,仍让他统治本部族的百姓。以后降服昆明,将其属地并入了益州郡,汉朝的西南界扩展到今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线,并与今澜沧江流域和缅甸东北部的哀牢人有了交往。
由于设置时考虑欠周,有的郡辖境有限,人口稀少,武帝末年撤销了沈黎郡,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又撤销了汶山郡。这两郡的辖境大多并入了相邻的蜀郡,疆域并没有什么减少,但对当地部族的统治相对放松了。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接受内属,汉朝设置了两个县,又从益州郡划出六县,合并建立了永昌郡。汉朝的疆域不仅已包括今天云贵高原的全部,而且辖有今缅甸东部。
还是在战国后期,燕国就统治过朝鲜半岛北部的朝鲜、真番,在那里设置了行政机构和防御工事。秦始皇灭燕后,将燕国留下的机构划归辽东郡,作为在境外的附属机构。西汉初国力有限,考虑到在朝鲜半岛的机构路途遥远,仅修复了秦朝辽东的长城,以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为界,归燕国管辖。燕王卢绾投降匈奴后,燕人卫满就聚集了数千人出塞。他们渡过浿水,在秦朝防区的旧地定居,逐渐控制了朝鲜、真番和流亡在那里的燕、齐移民,并在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南)建都。当惠帝时,辽东太守与卫满约定,让他当汉朝的藩属,但不得侵犯边境,也不得阻止朝鲜半岛上其他民族与汉朝的联系,朝廷批准了这项措施。卫满有了汉朝的支持,控制了真番、临屯(朝鲜半岛东海岸中部),其疆域大致包括今辽宁东端、吉林西南和朝鲜半岛的北部。
但朝鲜半岛上还有不少其他部族,元朔元年(前128年),半岛东北沿海一带的东夷秽君南闾等归属汉朝,武帝在那里设立了苍海郡。但该地与汉朝之间并不相连,通过海路运输耗费巨大。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后并没有获得实际利益,所以两年后就撤销了苍海郡。
到卫满的孙子右渠在位时,朝鲜引诱并接受了很多汉朝的逃亡人口,又从未入朝,而真番、辰国(在半岛南部)请他转达汉朝的书信也不上报。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派涉何向右渠下达诏书,右渠不肯接受。涉何觉得难以向武帝复命,在回到浿水边时命部下刺杀了朝鲜护送他回国的裨王,回来后谎报“杀朝鲜将”。武帝心里明白,却没有追究,任命他为辽东东部都尉。朝鲜对他十分痛恨,发兵袭击,将他杀了。
武帝下令募集全国罪人从军讨伐朝鲜。当年秋,由楼船将军杨仆率5万军队由齐地(今山东半岛)渡海,左将军苟彘从辽东陆路进军,右渠得知后,发兵据守险要抵抗。荀彘先派一队辽东兵进攻,战败逃散。杨仆率7000齐兵先到达王险城,右渠在城上见杨仆军队人数少,山水画鉴赏就出城袭击。杨仆被击败,与士兵失去联系,在山中躲藏了十几天,才逐渐收罗游兵散勇,重新集结。苟彘进攻浿水西岸的朝鲜军队,也没有获胜。
武帝见两路军队都没有取胜,就派卫山向右渠劝降。右渠表示本来就想投降,只恐中计被杀,现在见到皇帝的使者,请求归降。右渠派太子入朝致歉,献马5000匹,及向汉军送上粮食。由一万多持武器的士兵护送。这支部队正在渡浿水时,使者和荀彘怀疑他们可能会搞阴谋,认为太子既已降服,就应让随行人员不带武器。太子也怀疑使者和荀彘欺骗他,就不渡浿水而退回。接到卫山回来的报告,武帝气得将他杀了。
荀彘军终于攻破朝鲜在浿水防守的军队,攻至王险城下,围住城西北,杨仆转驻城南。由于右渠坚守,几个月也没有攻下。荀彘的部队来自燕、代,又打了胜仗,作风骄悍。杨仆的士兵都是齐人,渡海时已有了损失,与右渠一仗被打得大败,造成士兵恐慌,将领心中惭愧,所以虽然包围着右渠,却希望与他议和。面对荀彘的不断攻打,朝鲜大臣与杨仆秘密协商投降事宜,联系了几次,尚未作出决断。荀彘几次与杨仆约期进攻,杨仆在等朝鲜投降,不采取行动。荀彘也秘密派人向朝鲜劝降,但朝鲜方面希望向杨仆投降而予以回绝。两将之间矛盾很深,荀彘认为杨仆此前已犯过脱离部队的错误,现在与朝鲜相处得很好,朝鲜却不投降,怀疑杨仆有意谋反。武帝等得心焦,派前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往督战,并授权他便宜行事。公孙遂到前线后,荀彘向他报告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朝鲜之所以不能攻下,都是由于杨仆一直不如期会师:“现在如不除掉他,就会与朝鲜一起来消灭我的军队。”公孙遂赞同他的分析,以使节召杨仆来左将军荀彘营地商议军事,等杨仆到后就将他捆绑扣押,由荀彘接管了他的军队。
荀彘集中两军猛攻朝鲜,朝鲜大臣知道守不住,纷纷出城降汉,但右渠又不愿投降。元封三年夏,已经投降汉军的尼溪相参派人杀死右渠。但王险城尚未攻克,右渠的大臣成已继续抵抗,经右渠之子和其他降人向百姓劝告,将成已杀死,战事才最后平息。汉朝在朝鲜设立了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辖境南至今汉江流域。
荀彘因争功嫉妒、使用诡计等罪被杀,杨仆则因擅自行动造成损失而定下死罪,赎为庶人。对朝鲜一仗打得如此艰苦,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两位主将的不和是主要因素。
朝鲜半岛北部的人口毕竟有限。很多地方尚未开发,还有一些地方仍由当地民族控制着,所以到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撤销了朝鲜的临屯和真番二郡,它们的辖境放弃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并入了乐浪郡。元凤五年(前76年),又将玄菟郡的东部放弃,治所也从朝鲜半岛上迁到了今辽宁新宾县以西。
昭帝以后,汉朝也没有组织向朝鲜半岛和辽东以东的地区移民,所以在朝鲜半岛的东海岸一带,汉朝的行政区缺乏本民族人口的基础。由于受到当地秽貊人和马韩人的压力,光武帝时放弃了乐浪郡在单单大岭(今朝鲜北大峰山脉)以东的7个县。原来分布在鸭绿江上游的高句丽逐渐摆脱了汉朝的统治,随着高句丽的兴起和扩张,玄菟郡的辖境也完全放弃,郡治迁到了今沈阳市西,辖有从原辽东郡辖境中划出的数县之地。
随着反击匈奴的胜利,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朝收复河套地区,设置了朔方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汉朝整修了蒙恬所筑的长城的关隘,恢复了秦朝的边境线。元狩二年(前121年),由于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合并了他的部众一起降汉,使汉朝获得了整个河西走廊。以后,汉朝在河西走廊陆续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又在湟水流域设置了金城郡。
当西汉的疆域扩展到河西走廊时,人们就将走廊西端玉门关和阳关(均在今甘肃敦煌市西)以西称为西域。天山山脉横亘于西域,将它分为南北二部。高山、戈壁、沙漠又将一片片绿洲、河谷相互隔离,交通线漫长而艰险,因此形成了数十个语言不一、互不统属的小国。这些国最大的有数十万人口,小的才数百人。天山以南的诸国大多以城郭为中心,兼营农牧业、手工业、商业,被称为城郭诸国。少数国处于游牧状态,没有城郭。天山以北的国还是以游牧为主,但也有一些城郭。
西汉初,匈奴迫使原来居住在敦煌、祁连山和河西走廊的月氏、乌孙西迁后,又征服了西域诸国,在天山以北设置了僮仆都尉。汉朝夺取了河西走廊后,虽然打通了与西域的交通,但匈奴仍控制着西域,所以汉使常受到阻拦和劫掠。元封三年(前108年),汉军破楼兰(今新疆罗布泊西北)、姑师(今吐鲁番盆地内)。六年,汉朝又以宗室女嫁给乌孙王。太初元年(前102年)、三年,汉将李广利两次出征大宛。李广利的出征并不完全必要,又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客观上打破了匈奴对大宛的控制。此后,汉朝在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渠犁(今库尔勒市西南一带)驻兵屯垦,开始设置行政机构。
河西走廊但汉朝与匈奴在西域的争夺并没有结束,特别是天山以北各国还受到匈奴的威胁,不敢完全服从汉朝。又经过多次战争,到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才取得决定性胜利,完全控制了天山北路,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初元元年(前48年),汉朝在车师(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设置了戊己校尉,管理屯田和防务。都护府的治所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野云沟附近),其辖区包括自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天山南北,直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以内的范围,初期有36国,以后增加到50国。西域都护府既是汉朝的军事驻防区,也是一个特殊的行政区。一方面它与内地的正式政区不同,不设置郡、县,依然保留原来的国,汉朝一般不干预它们的内部事务,但掌握它们的兵力和人口等基本状况;另一方面,都护代表朝廷掌管这些国的外交和军事权,可以调动它们的军队,决定它们对外的态度,必要时还可以直接废立它们的君主,甚至取消某一国。可见,西域都护府所辖区域同样是汉朝疆域的一部分。
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匈奴重新控制西域,内地与西域交通断绝。东汉初,一些西域国家多次寻求汉朝的保护,请求重建都护府,但光武帝限于实力,一再拒绝,各国只得降服于匈奴。永平十六年(73年),汉将窦固等率军进攻匈奴,打通了与西域的交通线,窦固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仅率吏士36人,但靠着汉朝在西域留下的影响和自己的勇敢智慧,成功地控制了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于阗(今和田市一带)、疏勒(今新疆
❺ 蓝勇的研究领域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时期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其影响研究》
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图再现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2000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历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对西部环境的影响:途径、方式和力度》子课题《西南部分》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综合研究》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中国内河公慈善救生研究》
8、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中华大典·地学典·自然地理典》
9、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清史·生态环境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部分)
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长江三峡经济开发研究》
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广填四川与清初四川社会》
12、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高师历史教学中加强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
13、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八五”规划项目《巴蜀文化与地理环境》
14、重庆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重庆移民历史与安置经验总结》
15、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
16、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历史文献中的重庆》
17、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夔巫图组)
18、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巴蜀文化通史·交通文化卷》
19、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庆历史地图集》
20、湖北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三峡通史·历史地理卷》 1、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旅游规划
2、贵州修文桃园河风景区规划
3、重庆万盛黑山谷风景区文化创意
4、重庆鼎道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古川菜创意
5、重庆石柱枫香坪乡村旅游风景区文化创意
6、重庆武隆印象公司川江号子文化创意
7、重庆北碚乡村嘉年华景区文化创意
8、重庆市规划局:重庆三国文化研究
9、重庆市规划局:重庆文化分区研究
10、重庆市开县秦巴古道研究 1、《中国历史地理学》(独立,面向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中国历史地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独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4、《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长江三峡历史地理》(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6、《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7、《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独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8、《南方丝绸之路》(独立),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
9、《三峡经济开发的历史反思》(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中国三峡文化》(合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西南交通贸易与开发》(合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2、《巴渝历史沿革》(合作),重庆出版社,2003年。
13、《千古三峡》(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长江文明》(独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5、《唐僖宗》(独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二十世纪唐研究》(参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7、《丝绸之路大辞典》(参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中国都城辞典》(参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9、《三峡古镇》(丛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0、《诗城奉节》(丛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1、《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22、《西三角历史发展溯源》(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3、《重庆古旧地图研究》(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4、《近两千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 1、《明清时期皇木采办研究》,《历史研究》1994,6。
2、《长江正源探索历史是非的考辨》,《历史研究》2005,1。
3、《清代滇铜京运路线考释》,《历史研究》2006,3。
4,《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四点认识》,《历史研究》2010,1。
5、《乾隆“金沙江全图”考》,《历史研究》2010,3。
6、《隋唐开边县治考辨》,《中国史研究》1985,4。
7、《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移民与经济开发》,《中国史研究》1993,2。
8、《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中国史研究》1996,4。
9、《有关先秦气候的研究方向》,《中国史研究》2009,2。
10、《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的历史轨迹和理论思考》,《史学史研究》2013,2
11、《宋“蜀川胜概图”考》,《文物》1999,4。
12、《三峡最早的航道图――峡江图考》,《文献》1995,1。
13、《中国饮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环境成因》,《地理研究》2001,2。
14、《近500年来长江上游亚热带山地中低山植被演替》,《地理研究》2010,7。
15、《现代历史地理学给予历史学的新启示》,《史学理论研究》1995,1。
16、《近代三峡航道图的编纂始末》,《近代史研究》1994,5。
17、《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1。
18、《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转输贸易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
19、《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
20、《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续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3。
21、《清代长江救生红船救生地位和效果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3。
22、《西南政区教化名称分布变迁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4。
23、《明茶马贸易〈四川省四路关驿图〉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2。
24、《明清皇木采办遗迹考》,《中国历史文物》2005,4。
25、《历史时期西南荔枝分布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3。
26、《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及社会影响初探》,《中国农史》1993,1。
27、《历史时期三峡森林资源的分布变迁》,《中国农史》1993,4。
28、《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农副业开发研究》,《中国农史》1995,3。
29、《明清时期三峡地区农业垦殖与农田水利研究》,《中国农史》1996,2。
30、《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中国农史》2001,1。
31、《湖广填四川”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地名学研究》(合作),《中国农史》2007,4。
32、《从天地生角度看中华文明的东移南迁》,《学术研究》1995,5。
33、《中国区域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学术研究》2002、1 。
34、《刀耕火种重评》,《学术研究》2000、1 。
35、《中国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反思》,《学术研究》2005,7。
36、《中国古代美女的地域认同文化研究》,《学术研究》2008,1。
37、《清代长江救生红船的公益性与官办体系的衰败》,《学术研究》2013,2。
38、《中国地域方位嬗变与东亚大陆天地生背景》,《江汉论坛》2013,10
39、《南水北调与北人南迁的历史地理背景》,《天府新论》2007,5。
40、《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象分布再探索》,《历史地理》12辑。
41、《历史时期三峡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历史地理》16辑。
42、《从历史技术与环境互动的角度解剖中国西部》,《历史地理》17辑 。
43、《连续地理部面的新切入点探索》,《历史地理》18辑。
44、《唐宋川滇滇缅通道上的贸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1。
45、《历史时期长江上游航道萎缩及对策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3。
46、《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1。
47、《中国西南历史气候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2。
48、《唐宋西南城镇分布的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4。
49、《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3。
50、《对古代交通里程运用要审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51、《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4。
52、《清代四川土著与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2。
53、《明清时期西南城镇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54、《四川居民个性特征的历史演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3。
55、《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3。
56、《西部开发史的理论与现实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3。
57、《中国历史气候与社会》(译稿,合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2。
58、《近代日本对长江上游踏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3。
59、《燃料换代历史与森林分布变迁》(合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1
60、《采用物侯学研究历史气候方向问题的讨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
61、《朦胧的理性探索》,《光明日报》1993,5,18。
62、《三峡经济开发的历史教训》,《光明日报》1994,2,21。
63、《西南古代交通文化》,《光明日报》1994,10,3。
64、《小议地方史学观》,《光明日报》1996,2,6。
65、《在继续的基础上创新》,《光明日报》1997,1,21。
66、《历史上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光明日报》 1998,9,25。
67、《历史上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与保护的历史思考》,《光明日报》 1999,7,30。
68、《西部开发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光明日报》2000,2,4。
69、《长江三峡人地关系的历史思考》,《光明日报》2003,2,18。
70、《从移民史角度看三峡移民》,《光明日报》2001,10,16 。
71、《历史上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光明日报》2005,11,29。
72、《三百年来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及其影响》,《光明日报》2008年,3,23
73、《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透露出的现实关怀》,《光明日报》,2012,1,5。
74、《中国历史景观地理研究回顾与前瞻》(合作),《光明日报》2013,2,20。
75、《对“四川荔枝种植史”和“宜宾茶叶栽培史”二文的商榷》,《农业考古》1986,1。
76、《中国古代栈道类型与分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
77、《中国古代索桥形制及分布》,《中国科技史料》1994,1。
78、《严如翌的经世文献的价值》,《清史研究》1996,3。
79、《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品评》,《唐研究》第二辑。
80、《近2000年长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推移与气温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1。
81、《从历史地理角度看三峡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中国方域》2002,1。
82、《清代三峡移民与经济开发》,《史学月刊》1992,5。
83、《三峡得名和演变》,《史学月刊》1994,3。
84、《杨贵妃食荔产地考》,《史学月刊》1988,1。
85、《区域历史研究应有新理念和现实怀》,《史学月刊》2003,6。
86、《明代贡象考》,《安徽史学》1997,2。
87、《若干误区的误区》,《安徽史学》2000,1。
88、《川滇古道沿革初考》,《西南师院学院学报》1984,4。
89、《四川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4。
90、《历代西南人才分布的地域演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2。
91、《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传播与西南丝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2。
92、《近10年来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4。
93、《古代西南各民族交通科技与文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增刊。
94、《云贵地区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5。
95、《新时期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思考与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4。
96、《20世纪运用人地关系思维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97、《西部开发史的反思与“西南”、“西北的战略选择》,《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4 。
98、《山川早水〈巴蜀〉与近代四川风情》,《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99、《巴蜀休闲好赌风考》,《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1。
100、《巴蜀朝天地名变迁考》,《重庆社会科学》,2010,7。
101、《从历史地理角度看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
102、《明代贵州绥阳南宫木厂考》,《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
103、《滇代滇铜京运对沿途的影响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06,4。
104、《中国西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历史人文特征》,《时代建筑》2006,4。
105、《近代日本教习对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合作),《中华文化论坛》2004,2。
106、《巴蜀历史文化二则》,《中华文化论坛》2013,4。
107、《近年来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8。
108、《论历史学的求真与致用的关系》,《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9、《历史时期西南盐业开发与环境变迁》,《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
110、《古代重庆城市地图与重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2000年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
112、《人地时空学――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方向》,《浙江大学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13、《唐代长江上游的三大地域空间》,《盛唐地域结构》,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14、《21世纪的史学新方向――关怀现实》,《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5、《多重因素下的明清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和环境变化》,《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三秦出版社,2008年。
116、《蜀身毒道路线考证》,《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文集》,巴蜀书社,2008年。
117、《从地理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倒置与回归》,《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9年。
118、《晒经石的历史考察与南丝绸之路》,《中国人文田野》第1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9、《一张安宁河照片的历史自然地理信息》,《中国人文田野》第1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0、《寻觅皇采办之路》,《中国人文田野》第2辑,巴蜀书社,2008年。
121、《四川汉源明代皇木七年探秘记》,《中国人文田野》第4辑,巴蜀书社,2011年。
122、《清代滇铜京运运道考察记》,《中国人文田野》第5辑,巴蜀书社,2012年。
123、《广元朝天关城门老照片判读》,《中国人文田野》第5辑,巴蜀书社,2012年。
124、《汉源晒经石与南方丝绸之路》,《三星堆研究》第3辑,文物出版社,2007年。
125、《历史教学中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 2001,6。
126、《怎样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历史教学》2003,3。
127、《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空和人地互动》,《历史教学问题》2005,4。
128、《川滇古道上的石门关》,《历史知识》1994,6。
129、《高师历史教学中加强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师范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第七卷《历史学分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0、《历史教学应加强生态意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3,4。
131、《历史上的水电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3,10。
132、《川滇、川黔古今交通路线择向研究》,《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85,6。
133、《贡荔古道》,《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86,4。
134、《成渝间交通发展概述》,《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90,2。
135、《“云南站赤”商榷》,《公路交通编史研究通讯》1985,6。
136、《对“历史上的小巴简道”一文的商榷》,《陕西公路交通编史通讯》1985,6。
137、《万胜入滇之界首何在?》,《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5,2。
138、《三峡历史地理考证三则》,《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6,1。
139、《隋唐石门道之石门辨误》,《重庆史学》1985,2
140、《重庆古史二题》,《重庆史学》1990,1。
141、《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川南战事补正》,《重庆史学》1991,2。
142、《四川地方史的可贵探索》,《重庆史学》1992,2。
143、《云南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史志文摘》1985创刊号
144、《神州何处妃子笑》,《文汇报》1986,8,12。
145、《历史上的阴平道与阴平邪道》,《文博》1994,2。
146、《四川古代栈道初步研究》,《四川文物》1988,1。
147、《米仓道的踏察与考证》,《四川文物》1989,2。
148、《关于“汉白帝城位置探讨”有关问题的补充》,《四川文物》1996,3。
149、《四川屏山神木山祠考》,《四川文物》2001,11。
150、《四川汉源县水井沟皇木采办遗址考》,《四川文物》2011年,6
151、《重庆荔枝考》,《四川果权科技》1988,1。
152、《中国栈道》,《网络知识》1990,2。
153、《从地名看四川地区历史时期的芭蕉生产》,《地名知识》1990,2。
154、《唐宋四川馆驿考》,《成都大学学报》1990,4。
155、《元代四川站赤汇考》、《成都大学学报》1991,4。
156、《南方丝绸之路灵关、石门关考辨》,《成都大学学报》1992,3。
157、《南方丝绸之咱路线的再探索》,《成都大学学报》1994,3。
158、《“老四川”区域的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成都大学学报》1999,2。
159、《中国西南2000年来五种亚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变迁及影响》,《自然资源》1991,2。
160、《历史上中国西南华南虎分布变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1991,2。
161、《历史时期三峡移民与经济开发》,《经济地理》1992,4。
162、《野生印度犀在西南的灭绝》,《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版)1992,2。
163、《南方丝绸之路丝绸贸易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4。
164、《现代历史地理学对中国经济建设的作用》,《科学··社会·经济》1992,3。
165、《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看现在三峡经济开发》,《科学··社会·经济》1994,2。
166、《明清西南丝绸之路国际贸易》,《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2。
167、《清初四川虎患》,《文史杂志》1993,2。
168、《巴蛇食象新考》,《文史杂志》1993,6。
169、《“全蜀艺文志”的作者考》,《文史杂志》1996,5。
170、《古代西南的溜索》,《贵州文史丛刊》1994,6。
171、《三峡开县秦巴古道研究》(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3,4。
172、《历史时期重庆政区地名得名渊源初探》(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3,3。
173、《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规律及其特点》(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2,3。
174、《三峡地区教育历史与现状的思考》(合作),《三峡学刊》1995,4。
175、《三峡移民与川西南开发的新思路》(合作),《长江论坛》1997,3。
176、《汉中石门应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文史知识》1997,3。
177、《一部富有时代特色的区域通史》,《探索》2003,2。
178、《清代巴县档案中的皇木扎筏转运个案》,《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180、《环境驱动与中国早期文化空间演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8。
181、《巴文化在今社会中的烙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8,2。
182、《重庆佛图关名实及地理定位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中的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
183、《贵州威宁石门坎田野调查反映的环境变迁》,《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184、Three scroll maps of the jinshajiang and the qing state copper transport system ,Nanny kim ,Mining monies,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societies, 2013-08。
185、《中国古代图像史料运用的实践与理论建构》,《人文杂志》,2014,7,15。
186、《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思考》,《光明日报》,2014,9,24。
187、《成化<重庆郡志>和万历<重庆府志>考》,《中国地方志》,2010,2,20。 (1)杂文
1、《口舌田野》,《三峡论坛》,2012,6。
2、《田野随笔》(1),《三峡论坛》2013,1。
3、《田野随笔》(2),《三峡论坛》2013,2。
4、《奇幻地理的山水人文》,《国家人文地理》,2008,4。
5、《生活在辣椒时代》,《中国国家地理》2005,1。
6、《重庆火锅——天下第一锅》,《中国国家地理》2014,2。
7、《巴与蜀——四川盆地托出的“双子星”》,《中国国家地理》2014,2。
8、《中国辛辣文化与辣椒革命》,《南方周末》2002,1,24。
9、《首先是要适宜生存》,《南方周末》2000,10,19。
10、《三分天下四川人:成都人、重庆人、老四川人》,《重庆晚报》,2001,8,26。
11、《盆地意识与暮气传统:比较四川、重庆人与云南、贵州人》,《重庆晚报》2001,9,30。
12、《看古今巴蜀人体质容颜如何变化》,《重庆晚报》,2001,11,25。
13、《移民:文化传播的酵母》,《北京日报》2003,4,14。
14、《历史与现实——三峡经济开发与重庆发展战略》,《西南工商报》,1997,4,1。
15、《诸葛东渡金沙江以后》,《四川日报》,1987,6,22。
16、《重庆直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西南工商报》,1997,6,19。
17、《亿万斯年,沧桑巨变》,《中国三峡》,2008,1。
(2)杂论
1、《陈可之:画家笔下的三峡世界》,《中国三峡》,2008,12。
2、《中国学术评价体系与系统三题》,《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1。
3、《维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沉思》,《学术界》,2000,3。
4、《拍案惊奇——一个文抄公的抄书理论》,《社会科学报》,2002年12,5。
(3)序跋
1、《麻城孝感乡——巴蜀荆楚共同的心灵家园》,凌礼潮《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
2、《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序》,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序》,严奇岩《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巴蜀书社,2009年。
4、《西南史地发刊词》,《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
5、《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中国人文田野发刊词》,《中国人文田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丽江历代碑刻辑录与研究序》,杨林军《丽江历代碑刻录与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
7、《于微深处的宝藏——活在重庆的宝贝序》,阿蛮、黄家骢《活在重庆的宝贝》,重庆出版社,2011年。
8、《清代广西生态变迁研究序》,郑维宽《清代广西生态变迁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9、《三江文化年鉴》序,刘基灿《三江文化年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汉水流域及蜀道历史地理研究》序,马强《汉水流域及蜀道历史地理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巴蜀旧影》序,山川早水《巴蜀》中译本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序》,杨光华、马强《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❻ 求中国历史地图集【软件】(悬赏一百分!)
两个CD啊兄弟,我发个下载地址给你吧
1.15 GB (1,242,673,373 字节)
❼ 葛剑雄教授的著作目录
1 古都与移民 葛剑雄 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 1991-09-01 中国会议 96 分享
分享到
2 从非洲看历史文化 葛剑雄 孔目湖讲坛录 2006-06-01 中国会议 3 分享
分享到
3 共同迎接长江文明的第三次崛起 葛剑雄; 杜非 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 1997-12-01 中国会议 22 分享
分享到
4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葛剑雄; 华林甫 历史研究 2002-06-15 期刊 47 2430 分享
分享到
5 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 葛剑雄 安徽史学 2004-10-15 期刊 34 1057 分享
分享到
6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葛剑雄 东南学术 2002-08-25 期刊 18 797 分享
分享到
7 遵守学术规范推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 杨奎松; 谢维扬; 赵世瑜; 蔡; 葛剑雄; 马戎; 李伯重; 李强; 苏力; 罗志田; 张乐天 中国社会科学 1999-07-10 期刊 13 1641 分享
分享到
8 移民与中国城市发展 葛剑雄 城市规划学刊 2007-11-15 期刊 6 706 分享
分享到
9 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与学风不正:探究与思考 葛剑雄 民主与科学 2010-04-15 期刊 6 488 分享
分享到
10 20世纪中国移民史的阶段性特征 葛剑雄; 安介生 探索与争鸣 2010-02-15 期刊 5 508 分享
分享到
11 论学术研究规范与创新 葛剑雄 中国高等教育 2004-10-03 期刊 12 486 分享
分享到
12 改革开放与中国人观念的现代化 葛剑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15 期刊 5 273 分享
分享到
13 从历史地理看西北城市化之路 葛剑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04-30 期刊 8 438 分享
分享到
14 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 葛剑雄 历史教学问题 1997-12-15 期刊 18 530 分享
分享到
15 从历史地理看长时段环境变迁 葛剑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9-05 期刊 3 788 分享
分享到
16 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葛剑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6-29 期刊 14 577 分享
分享到
17 移民与文化传播——以绍兴为例 葛剑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0-07-28 期刊 3 264 分享
分享到
18 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评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 葛剑雄; 曹树基 历史研究 1998-02-15 期刊 7 542 分享
分享到
19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动 葛剑雄 读书 1995-11-10 期刊 13 247 分享
分享到
20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 葛剑雄 中国三峡建设 2008-06-15 期刊 3 255 分享
分享到
21 水文化与河流文明 葛剑雄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1-01 期刊 4 543 分享
分享到
22 我看王莽 葛剑雄 读书 1997-10-10 期刊 6 490 分享
分享到
23 葛剑雄:从环境变迁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葛剑雄 中国三峡 2009-08-15 期刊 2 323 分享
分享到
24 近10年来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陈桥驿; 邹逸麟; 张修桂; 葛剑雄 地理学报 1994-12-30 期刊 6 640 分享
分享到
25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的衍变及增减的原因 葛剑雄 党的文献 2008-03-15 期刊 5 518 分享
分享到
26 对中国人口史若干规律的新认识 葛剑雄 学术月刊 2002-04-20 期刊 3 552 分享
分享到
27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 葛剑雄 寻根 1997-02-25 期刊 11 342 分享
分享到
28 移民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葛剑雄; 曹树基 历史教学问题 2000-06-15 期刊 5 493 分享
分享到
29 乱世的两难选择 葛剑雄 读书 1995-02-10 期刊 7 329 分享
分享到
30 研究中国移民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葛剑雄 浙江社会科学 1997-07-15 期刊 5 379 分享
分享到
31 世界走向中国:从汉学到中国学——2004·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发言选登 王荣华; 汤一介; 萧兵; 季塔连科; 杜维明; 叶舒宪; 葛剑雄; 石之瑜; 林毅夫; 王赓武; 乐黛云; 俞宣孟; 莫汉蒂; 芮哲非; 李希雅; 韦立德; 黄育馥; 熊月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05 期刊 1 885 分享
分享到
32 对明代人口总数的新估计 葛剑雄; 曹树基 中国史研究 1995-02-20 期刊 26 65 分享
分享到
33 唐代以前我国疆域的演变——中国疆域变迁问题初探(上) 葛剑雄 秘书工作 2008-03-10 期刊 2 548 分享
分享到
34 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03-30 期刊 7 236 分享
分享到
35 宋代人口新证 葛剑雄 历史研究 1993-12-15 期刊 8 189 分享
分享到
36 海内外著名学者论古诗文素养 叶嘉莹; 金庸; 余秋雨; 陈平原; 赵鑫珊; 葛剑雄; 杨振宁; 蔡志忠 山东教育 2000-01-15 期刊 8 489 分享
分享到
37 黄河:河流伦理与人类文明的延续 葛剑雄 中国三峡 2009-06-15 期刊 1 227 分享
分享到
38 上海世博苏州论坛聚焦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 单霁翔; 童明康; 弗朗切斯科·班德林; 穆尼尔·布什纳基; 阮仪三; 保罗·安德勒; 杰弗里·马基瓦; 约翰·霍金斯; 葛剑雄; 布赖恩·史密斯; 汉斯·道维勒; 理查德·汉森博士; 罗伯托·格兰迪; 渡边淳一 中国名城 2010-07-05 期刊 266 分享
分享到
39 创建世界一流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为什么要研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葛剑雄; 周筱赟 东南学术 2002-08-25 期刊 5 252 分享
分享到
40 学人评说学界弊病(专家访谈) 章开沅; 冯培恩; 黄天骥; 葛剑雄; 杨东平; 郭芙秀; 陈川 同舟共进 2006-05-01 期刊 3 251 分享
分享到
41 中国家谱的总汇 家谱研究的津梁——《中国家谱总目》评介 葛剑雄 安徽史学 2010-01-15 期刊 2 211 分享
分享到
42 上海石库门建筑群保护与更新的现实和建议 万勇; 葛剑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7-25 期刊 158 分享
分享到
43 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以事实为依据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04-03-20 期刊 5 378 分享
分享到
44 中国的地域文化 葛剑雄 贵州文史丛刊 2012-05-15 期刊 164 分享
分享到
45 中国古代为什么有重视历史的传统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08-09-15 期刊 3 185 分享
分享到
46 “古为今用”:历史研究还是历史应用 周筱赟; 葛剑雄 学术界 2004-06-28 期刊 2 238 分享
分享到
47 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葛剑雄 读书 1996-05-10 期刊 4 281 分享
分享到
48 江西瓦屑坝──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二 曹树基; 葛剑雄 寻根 1997-04-25 期刊 8 373 分享
分享到
49 论秦汉统一的地理基础─—兼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 葛剑雄 中国史研究 1994-05-20 期刊 14 73 分享
分享到
50 要是世界上只有中文 葛剑雄 读书 1994-07-10 期刊 5 196
51 唐代以后我国疆域的沿革与启示——中国疆域变迁问题初探(下) 葛剑雄 秘书工作 2008-04-10 期刊 549 分享
分享到
52 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 葛剑雄 社会科学论坛 2002-01-10 期刊 8 138 分享
分享到
53 上海与长三角的历史渊源 葛剑雄 中国改革 2004-05-01 期刊 4 205 分享
分享到
54 我看东西方文化 葛剑雄 天津社会科学 1997-12-10 期刊 4 259 分享
分享到
55 调节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改善西部自然环境的关键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6-10 期刊 3 258 分享
分享到
56 宋朝为什么没有内乱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9-09-23 期刊 277 分享
分享到
57 从汶川地震看人与自然 葛剑雄 江海纵横 2010-11-20 期刊 268 分享
分享到
58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继承传统面向世界——葛剑雄教授访谈 葛剑雄; 谢宝耿 学术月刊 2002-04-20 期刊 1 323 分享
分享到
59 地图上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疆域——读《中国历史地图集·前言》、《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感言 葛剑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9-01 期刊 78 分享
分享到
60 大学的行政级别,目前能取消吗? 葛剑雄; 熊丙奇 领导文萃 2010-01-23 期刊 1 145 分享
分享到
61 河流伦理与人类文明的延续 葛剑雄 中国三峡建设 2005-06-25 期刊 1 273 分享
分享到
62 江陵焚书一千四百四十周年祭 葛剑雄 读书 1995-06-10 期刊 4 165 分享
分享到
63 《孔子学堂》第二讲 儒家思想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下) 葛剑雄; 孙永娟 文史知识 2008-12-01 期刊 1 121 分享
分享到
64 人要不要精神生活 葛剑雄 复旦教育论坛 2005-05-20 期刊 2 214 分享
分享到
65 货殖何罪? 葛剑雄 读书 1996-09-10 期刊 3 204 分享
分享到
66 剑气袭人 雄踞舆地——访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 葛剑雄 江汉论坛 2012-06-15 期刊 60 分享
分享到
67 洪洞大槐树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六 安介生; 葛剑雄 寻根 1997-12-25 期刊 3 385 分享
分享到
68 世界上不止有中文——《英使马戛尔尼来聘案》与《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之对勘 葛剑雄 读书 1994-11-10 期刊 3 250 分享
分享到
69 福建早期移民史实辨正 葛剑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5-25 期刊 3 214 分享
分享到
70 永恒的矛盾:追求和现实之间──读《后汉书·党锢列传》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1995-10-20 期刊 3 235 分享
分享到
71 宋朝为什么没有内乱 葛剑雄 中国企业家 2008-03-20 期刊 1 307 分享
分享到
72 玄武门之变真相推测 领导文萃 2002-10-15 期刊 433 分享
分享到
73 科举考试与人才 葛剑雄 人才管理 1994-06-05 期刊 4 293 分享
分享到
74 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地位 葛剑雄 图书馆杂志 2011-08-15 期刊 82 分享
分享到
75 尊重历史 立足现实 葛剑雄 江汉论坛 2006-01-15 期刊 1 194 分享
分享到
76 清明节传统的变与不变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08-04-15 期刊 1 279 分享
分享到
77 《孔子学堂》第二讲 儒家思想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上) 葛剑雄; 孙永娟 文史知识 2008-10-01 期刊 139 分享
分享到
78 从环境变迁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葛剑雄 上海教育 2008-02-01 期刊 531 分享
分享到
79 城·市·城市——从中国的城市体制看旧城破坏 葛剑雄 中国图书评论 2011-07-10 期刊 1 59 分享
分享到
80 移民文化促进上海快速发展 葛剑雄 上海采风 2007-08-15 期刊 2 186 分享
分享到
81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三──苏北的苏州移民 葛剑雄 寻根 1997-06-25 期刊 4 306 分享
分享到
82 “长乐老”冯道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8-10-15 期刊 174 分享
分享到
83 明初全国户口总数并非“丁”数——与王其榘先生商榷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0-12-31 期刊 3 144 分享
分享到
84 城市文脉能延续吗 葛剑雄 同舟共进 2010-02-01 期刊 2 102 分享
分享到
85 时间和空间之间的求索 葛剑雄 开放时代 1999-10-30 期刊 2 166 分享
分享到
86 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江陵焚书 葛剑雄 书摘 2008-01-01 期刊 1 149 分享
分享到
87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谭其骧; 葛剑雄 地理学报 1990-05-01 期刊 1 511 分享
分享到
88 葛剑雄:城市文脉能延续吗? 葛剑雄 中国三峡 2010-04-15 期刊 83 分享
分享到
89 摆正心态,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 2010-08-15 期刊 126 分享
分享到
90 谭其骧与《中国历史地图集》 葛剑雄 中国测绘 2004-07-30 期刊 280 分享
分享到
91 尊重科学还是迎合需要 葛剑雄 江汉论坛 2005-01-25 期刊 1 204 分享
分享到
92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选载之一)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3-01 期刊 1 201 分享
分享到
93 历史学是什么? 葛剑雄 科学中国人 2004-05-30 期刊 1 331 分享
分享到
94 人文社科创新必须立足本土面向国际 葛剑雄 中国高等教育 2006-06-03 期刊 164 分享
分享到
95 汉魏故事:禅让的真相 葛剑雄 书屋 1995-04-15 期刊 1 230 分享
分享到
96 姓氏分布与社会动荡 葛剑雄 网络知识 2008-06-15 期刊 177 分享
分享到
97 南唐后主之功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8-09-01 期刊 162 分享
分享到
98 历史学家“煮酒论汉武” 黄朴民; 杨生民; 葛剑雄; 王子今; 倪乐雄 学习月刊 2005-04-25 期刊 1 249 分享
分享到
99 三峡移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 葛剑雄 科学中国人 2002-09-15 期刊 3 162 分享
分享到
100 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 葛剑雄 学术界 2002-02-28 期刊 2 120 分享
分享到
101 教育问题之我见 葛剑雄 开放时代 2001-01-23 期刊 1 170 分享
分享到
102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五——山东枣林庄 曹树基; 葛剑雄 寻根 1997-10-25 期刊 2 358 分享
分享到
103 千古钓鱼城 葛剑雄 文史知识 2002-01-13 期刊 205 分享
分享到
104 谈常州历史文化 葛剑雄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 2009-06-15 期刊 1 116 分享
分享到
105 同是盛世亡国君:李煜与钱俶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0-06-15 期刊 1 147 分享
分享到
106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选载之五)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7-03-01 期刊 1 154 分享
分享到
107 成吉思汗影响着今天的世界吗?——谈《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葛剑雄 鄂尔多斯文化 2006-06-30 期刊 288 分享
分享到
108 我对学术批评的态度——答《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编委会 葛剑雄 学术界 2000-06-05 期刊 1 129 分享
分享到
109 天涯何处罗马城 葛剑雄 读书 1994-02-10 期刊 2 124 分享
分享到
110 高山反应与汉藏交往 葛剑雄 华夏地理 2007-02-01 期刊 134 分享
分享到
111 乾隆“肃贪”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11-07-08 期刊 49 分享
分享到
112 惩处学术腐败 加强学风建设 葛剑雄 教育与职业 2010-05-01 期刊 1 173 分享
分享到
113 中国人的“国民性”及观念的现代化 葛剑雄 乡音 2011-01-10 期刊 80 分享
分享到
114 城市的守旧与更新 葛剑雄 杭州(我们) 2010-10-18 期刊 1 73 分享
分享到
115 人生,因读书而精彩——在上海电机学院博学讲坛上的报告 葛剑雄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8-06-15 期刊 123 分享
分享到
116 上海人与苏浙渊源 葛剑雄 今日浙江 2004-03-25 期刊 2 146 分享
分享到
117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葛剑雄 世纪 2012-01-10 期刊 162 分享
分享到
118 到底什么是“中国”? 葛剑雄 全国新书目 2010-05-01 期刊 84 分享
分享到
119 从服装开始的改革 葛剑雄 读书 1999-06-10 期刊 184 分享
分享到
120 天堑何曾限南北 葛剑雄 读书 1995-08-10 期刊 2 131 分享
分享到
121 人口与中国疆域的变迁 葛剑雄 晚霞 2010-11-20 期刊 76 分享
分享到
122 国宝如何回家 葛剑雄 时事报告 2003-10-08 期刊 2 65 分享
分享到
123 记忆中的筱苏(史念海)先生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2-10-10 期刊 45 分享
分享到
124 “国家级”公祭黄帝质疑 葛剑雄 南风窗 2003-08-08 期刊 3 105 分享
分享到
125 建设先进文化与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葛剑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2-08-30 期刊 165 分享
分享到
126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连载之二)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6-01 期刊 174 分享
分享到
127 重读《明史·海端传》 葛剑雄 领导文萃 1997-12-15 期刊 1 157 分享
分享到
128 盘庚为什么迁都于殷? 葛剑雄 中华遗产 2007-07-01 期刊 196 分享
分享到
129 西部的历史与未来 葛剑雄 同舟共进 2011-01-01 期刊 95 分享
分享到
130 南雄珠玑巷──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四 葛剑雄 寻根 1997-08-25 期刊 1 363 分享
分享到
131 追寻远去的先人 葛剑雄; 刘炎迅; 杨正莲 中国新闻周刊 2011-01-31 期刊 29 分享
分享到
132 学术规范与历史研究──葛剑雄先生访谈录 葛剑雄; 庄辉明 历史教学问题 1999-02-15 期刊 199 分享
分享到
133 了解是理解的前提 葛剑雄 上海教育科研 2011-01-15 期刊 89 分享
分享到
134 真正的学者 葛剑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08-30 期刊 234 分享
分享到
135 学风不正的背后 葛剑雄 中国改革 2002-01-13 期刊 5 71 分享
分享到
136 谈常州历史文化 葛剑雄 江苏地方志 2009-06-10 期刊 121 分享
分享到
137 忆旧还是难 葛剑雄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7-04-10 期刊 96 分享
分享到
138 美好的城市公共生活:梦想与现实 葛剑雄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7-15 期刊 152 分享
分享到
139 谭其骧日记选(之一)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3-01 期刊 170 分享
分享到
140 谭其骧日记选之三——(1966年5月6日至1968年6月27日)(续)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9-01 期刊 143 分享
分享到
141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选载之三)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9-01 期刊 166 分享
分享到
142 从《长水集续编》看谭其骧先生晚年的杰出贡献——纪念谭其骧先生85周年诞辰 葛剑雄 学术月刊 1996-03-15 期刊 187 分享
分享到
143 质疑“全球变暖人为说” 葛剑雄 今日国土 2009-04-25 期刊 230 分享
分享到
144 同样的灾难,不同的结果 葛剑雄 中国报道 2008-03-01 期刊 93 分享
分享到
145 谁来设计普通民居 葛剑雄 美术观察 2005-11-10 期刊 1 86 分享
分享到
146 官与吏:谁统,谁治 葛剑雄 领导文萃 2000-02-15 期刊 161 分享
分享到
147 谭其骧日记选之二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06-01 期刊 153 分享
分享到
148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连载之四)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12-01 期刊 154 分享
分享到
149 谭其骧日记选之四——(1969年1月3日至1969年10月9日)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6-12-01 期刊 139 分享
分享到
150 谭其骧日记选之五(1969年10月11日至1970年12月31日) 葛剑雄 史学理论研究 1997-03-01 期刊 142 分享
❽ 为什么西方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和国内出版的差别很大
历史地图抄是根据各国的史袭料加上文物考据等来绘制的,所以历史国界就和各国的史料记载有很大关系。在古代,没有卫星和精确的测量工具,国界线都是靠人“走出来”的,边走边记,再绘制成图。而由于地理知识的匮乏,各国都自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其他国家只是世界的一个“边陲小镇”(韩国古代地图中,国土面积比中国还大!而且中国被挤到老远了,朝鲜半岛快成朝鲜大陆了)。所以都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画得很大而把邻国画得很小或者很偏。所以各国对地图的画法当然不同。
但要说现在出版社还这样的话,我觉得主要是两个原因吧:
1各国家出版社没有协调好,毕竟是古代的地图,和现代国界没太大关系,没必要太仔细。
2各国对历史的认同不一至,即别国对古代中国国界的不承认(也没办法,要较真的话只有找古代君王,呵呵,不可能吧)。而史料永远只是“自家的传记”,对别国没有说服力。
❾ 求淝水大战前后东晋前秦对峙地图
如果不急的话上电驴下本书,一点多G。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谭骐骧主编
❿ 火烧赤壁究竟在什么地方
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部。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南距市区38公里。赤壁之战背景: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
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接近对岸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10)中国历史地图集113gb扩展阅读
三国赤壁古战场,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长江之滨的南岸,北依武汉,南临岳阳,是赤壁之战的发生地,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遗址。
公元208年,曹操率80万大军挥师南下,企图剿灭孙刘,一统天下。可由于曹军多是北方人,而船在行驶过程中的摇摆,会使士兵感到头晕恶心,不利于作战。此时有人献计,不如把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这样铁索连舟,如履平地,船的稳定程度必然也会大增。
此时诸葛亮发挥了一下特长,仰望天空说,黄盖将军出发时必然要刮东南风。到时让黄将军火攻即可,曹操的木船都连在一起,到时东南风这么一刮,大火必会顷刻间遍布曹军战船。最后的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了,水性不行,船又起火,士兵乱作一团,曹操却不战而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