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讲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五年级400字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汉中城固人。汉武帝建元三年奉命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内,夹击容匈奴。途中被匈奴俘获,拘禁11年后逃脱,继续西行越葱岭,经大宛、康居,抵大月氏。由于大月氏无意与匈奴开战,所以张骞居留大月氏一年后返回。途中又被匈奴截获,扣留一年多释放,与于元朔三年才回到长安。后来随卫青击匈奴,被封为博望侯。元狩四年,又奉命出使乌孙国。到达后,他又派副使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等国。元鼎二年张骞与乌孙使者还汉。西域古国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总称。广义的概念是指葱岭以西,包括亚洲西部和欧洲东部地区;狭义是指葱岭以东西域各国,如大宛、康居、大月氏、乌孙国等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汉人第一次到达中亚各国,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道路,史称“凿空”。后来将这条经由中亚直通欧洲的陆上交通,称为“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促进汉朝和中亚各国直接联系,双方使者不断来往,从此,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进入一个新时期
『贰』 中国介绍 中国的著名历史和习俗400字
太多了。讲讲春节吧,记得加分。
春节习俗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 春联集锦(20张)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叁』 中国历史作文400字
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从秦时的统一到汉时的昌盛,从四大发明到祖冲之的圆周率,国家腐败无能,人民民不聊生,帝国主义列强趁机侵入我国。国家,眼看就要被瓜分,民族,眼看就要被灭亡。危难之中,由谁来拯救中华民族?又由谁来驱逐侵略者?是共产党她率领着我们的祖辈,与敌人浴血奋战,赶跑了侵略者和国民党,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共产党又带领着我们的父辈,艰苦奋斗,建立了小康社会,使原本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了现在这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新面貌。
现在,建设中国这历史的重任即将落在我们——新世纪的主人手中。在建设新中国,创建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点什么呢?不是那种崇洋媚外,不思进取的腐旧思想,而是那种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过去,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美好。
想想我们的邻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之后,负债累累,一片残破的景象。可日本人并未因此而丧气,大力发展教育,提倡创新精神。结果在战后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发展成了一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其变化的速度确实令人惊叹不已。
小小的一个日本国尚且如此,有着茫茫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又会能落后呢?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唯一缺少的,便是知识和首创精神。殊不知,这两样东西,就是富民强国最好的武器呀!只有掌握了它们,才能继承我们先辈的传统,只有掌握了它们,才能推动祖国的大车向前奔驰。
新世纪的主人将是我们,新中国的未来将有我们来建设,我们将用知识和创新,驾驭着祖国大车朝着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前进,我们将向世界宣称:“中国的大车,将有我们来拉!”
『肆』 关于中国的名胜古迹的作文400字
城,一个多么耳熟的名字,这个地方虽然我没去过,但是对那,我可以算是十分熟悉。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伟大的建筑物吧!这家伙不但是国内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而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997年,它还被联合国认定为文化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修建长城,但这些长城自成体系,长短不一,被史学家称为“诸侯互防”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为了不受匈奴侵犯,边建起了后来的长城。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建造,经过汉、北魏、北齐、北周等20多个诸侯和封建王朝,历时2千多年才建成。现在它的遗迹遍布我国辽宁、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17个市、省、自治区,总长超过10万余里。长城翻山越岭,穿越沙漠草原,跨河流峡谷,所经之处地形十分复杂。由于它地势险要,气势磅礴,所以现在已经成为代表中国、举世闻名的观光胜地。长城,东至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游览过长城的人都知道,长城蜿蜒起伏。在沙漠地带,长城十分地酷热,而到有树林的地方,就十分凉爽。长城——中国的象征,身为一名中国人,有它,我感到骄傲。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劳动、智慧的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伍』 中国的名胜古迹作文400字
中国的名胜古迹作文
1、
远远的便看见,长城犹如一条长龙,盘卧在山陵上。 爬上长城,看着人群来来往往,我心中便产生一种好奇心,从高出往下看会是什么样呢?于是我便随着人群一起向上涌去。一路上我遇见了许多外国友人,想必他们也是久闻长城的大名,想来看看长城是怎样的壮观,宏伟.过了一会,我看见一个小房子似的堡垒,原来那就是烽火台,敌人来时,用来点狼烟的,这不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抬头仰望天空,是如此的蔚蓝,再看看长城,仿佛还有很远很远,一直延伸到云端.由于下起了小雨,所以我不得不下去了,我仅仅爬到了835米处.哎!真是令人遗憾啊!不过看着下面的人群,我当然十分自豪.
望着人群,我想,这便是长城的吸引力.如果长城没有宏伟的气势,怎么会吸引那么多的游客?我又随着人群涌了下去..............
2、说起西安,那里的名胜古迹举世闻名。其中,最闻名遐迩的就是兵马俑了。这个寒假,我就感受了一回。西安的名胜古迹很多。首先,我们就来到了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临潼县境内,从西安市里乘车大约1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先去了秦俑博物馆,那里摆放了好多从俑坑中挖掘出的随葬品。有将军俑、武官俑、御手俑等,还有两辆彩绘铜车马。这两辆铜马车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铜铸马车,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在公元前200多年,中国人就使用了青铜冶炼术,比国外早了2000多年。可见中国劳动人民是很有智慧的。怎能不让我们为之自豪?接着,我们就到了兵马俑一号坑。“哇!这就是兵马俑!好壮观啊!”这是我进到一号坑里的一声赞叹。在面积最大的一号坑里共有6000多件有用陶土做的武士俑和车马俑。俑坑的东面是一个长廊,站着三排面向东的武士俑,他们是一号坑的前锋部队。长廊南边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面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面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卫。这些兵马俑都是按实战军阵排列的。在二号坑里,出土陶俑约1000多件,兵马近500多匹。它的东边是一个由弩兵俑组成的小方阵;南边的方阵是由驷马战车组成的;中部是由战车和徒手兵俑组成的方阵;北边是战车、鞍马和骑兵俑组成的骑兵阵。整个二号坑就像一支整装待发的特种部队。三号坑位于一号、二号坑的后部,那里仅有4马1车和60多个陶俑。它的东边是一条长11.2米,宽3.7米的斜坡门道,门道当初是用来向俑坑内运东西的。门道对面是一个车马房,车马房两侧有南厢房和北厢房。三号坑就像一个指挥机关。这三个坑俑组成一个庞大的军事营垒,面朝东,背对着秦始皇陵,好似守卫秦始皇陵园的部队。在这些兵马俑中,每个都是千人千面,没有一个是重复的。它们的样子与真人真马一样,都是以1:1样子做的。我的心里真是暗暗佩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陆』 有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的作文400字!
永远的周总理
——纪念周总理卓越的外交才华
周恩来,周总理,真正的中国人,永远的总理!!!
周总理娴熟的外交艺术受到中外外交家的高度赞扬,他在世人面前树立起新中国的外交形象。
他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革命外交路线。1954年,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961年,出席苏共二十二大,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
而在日内瓦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激战。周恩来通过台前幕后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不但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被称为一个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率领着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
在那次万隆会议中,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同其他国家代表团紧密合作,共同努力,为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做出了卓越贡献。会议期间,周总理以决策人、指挥家和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殚精竭虑,日夜操劳。他那种非凡的智慧和才华,豁达的外交风度和高超的外交艺术,使新中国的外交大放异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推崇和普遍赞誉。
而他在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思想在实践中充满生机与活力,他在处理人际间、民族间、国家间的关系时无不显示出一种量大容人的气度,能够在共同的基础上允许各种风格、各种个性、各种思想意识的存在。就像在那次田中角荣访华的宴会上,周恩来让乐队演奏了一首田中家乡的民谣,田中感动得几乎流下眼泪。这些例子数不胜数,都无疑体现了周恩来外交艺术,它使周恩来在外宾面前有一种特殊的魁力,这种魅力除了与他的才华和经验相关之外,也是和他的善于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分不开的。
周总理在国际舞台上,以他那端庄的风采和潇洒的举止,从容镇定的形态,善于协调的艺术,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总理用自己的言行征服了世界,人们从他那里得出结论:解决国际问题不能没有中国和周恩来。
『柒』 关于中国历史的作文400百字左右
中国的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璀璨的银河,却一次次被像秦始皇这样的暴君所抹杀。中国是一部永远也说不完也道不尽的宝库。
作为一个略知一点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我认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着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也正因为这样,我对《论语》的态度一向是只敢仰视而不敢触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读,也从不敢随便发表什么评论。孔子和毛泽东,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伟人。他们的思想境界高的超乎想象。他们一个用温文尔雅的情感力量,一个用躬身亲为的实干家的力量。改变了中国。所以,我喜欢《论语》,喜欢”仁“因为这个道理,不是辩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中国的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彩虹,任凭风雨的吹打也绝不回头。中国是一个有这深度思想的国家。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正因为有爱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满。《弟子规》中深度思想怎能不让我们回味?一系列清朗顺口的语句,是我们深深的爱上了这本书。他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在《弟子规》中我不得不佩服中国,不得不佩服中国文学。中国国学博大精深,以致于我们不能了解它的全部,中国国学四通八达,让中外友人一起来领悟这做人的真谛。中国国学永远是一部书写不完的画卷!
中国的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绚丽的愿景。饱受尖刀的折磨也不屈服。中国是一个饱受艰难的国家。
『捌』 关于历史故事作文四百字左右.
中国古代,发生了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如:大禹治水、诸葛亮七擒孟获、曹植七步成诗等等,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对我们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我知道,同学们肯定都有自己喜欢的故事,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欢的历史故事就是“赤壁之战”,今天就来给大家作一个介绍。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役。它讲述了三国时期孙权与刘备联手,利用诸葛亮的高超计谋,通过黄盖诈降、巧借东风、草船借箭、火烧连营,最后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的故事。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我们在叹服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之时,也应该知道,诸葛亮其实是个博学多才的人物,正因为他的博览群书,才让他成为了一个聪明绝顶之人。所以,在座的各位同学们,如果你们也想有诸葛亮那样的聪明才智,一定要抓紧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在关键的时刻,你们才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因为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经典的故事,所以它也被拍成了电影《赤壁》。电影中决战的场面非常壮观,曹军战船连成一片,一船起火,另一船也跟着烧起来,火借风力,越烧烧猛,整个敌营火光冲天。曹操的士兵惊惶失措,争相逃命,可是,这时哪有路可逃啊?结果,很多曹军都掉到水里淹死了。此刻孙刘联军冲上去,和曹军打成一片,刀光剑影,相当精彩!看着这壮观的场面,让人有种置身于战场之上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
同学们,听了我刚才的介绍,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最喜欢赤壁这个故事了吧?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其中精彩而又经典的故事,不只是赤壁之战这一个,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多读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它会告诉你很多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我也期待着有机会与同学们共同交流
『玖』 中国近代史400字
联系到中国近代史,大陆学者一般认为,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一个起点,此后,英、法、美、俄、德、日、意等世界强权先后参与或者发动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在列强的武力压迫之下“门户开放”,主权沦丧,外国人在中国自由出入,可以任便在中国经商、办厂、办学和传教,路矿利权严重外溢,中国的内河和领海失去屏障,从北京到秦皇岛的出海口等十二处地方由外国驻兵,大片土地被割让,十多个城市设有外国的租界,还有旅大、威海、胶州湾、香港新界、广州湾以及澳门等外国的租借地,全国几乎都被外国划分为势力范围。如此主权国家,其何以堪?有识之士,能无抚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忧国忧民者常常为此发出呼吁。三元里抗英、广州反入城斗争、太平天国的反对外国侵略、各地绵延不断的反洋教以至北方爆发著名的义和团爱国运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由抗议巴黎和会处理山东问题不公引发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上海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以及大革命时期响彻全国的“打倒列强”的呼声,在在说明反帝斗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以后,国民政府主持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也赢得了全国各政党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群众的支持。谴责帝国主义侵华,正面评价中国人民、政府的反帝斗争,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研究这个课题,很可能是两岸学者较少有原则分歧的地方。
帝国主义侵华引起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间中国学界曾爆发热烈的争鸣。经过思想理论界的反复讨论,学界相当多人士赞成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共中央于1929年2月在自己的一份文件中采纳了这个概念。三十年代末中共中央、毛泽东在分析中国国情时,就是依据这个概念来立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体认,是确立中国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前途的基本出发点。对这一点,台湾的学者指斥其非,是不遗余力的。本文限于篇幅,不可能展开讨论。仅指出,采纳这个概念,对认识近代中国历史是至为重要的。我们往往强调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就是以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这个认识为依据的。
如果说对帝国主义侵华这一史实两岸学者尚无大的原则分歧,那么,对于近代中国的反帝,可能认识就不尽一致了。仅举一例。张玉法教授在一篇书评中说;“不可否认的,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非常严重。到八国联军之后始趋缓和,缓和的原因,一般的解释归于门户开放政策,该书则归于义和团的阻赫。义和团式的排外,实是无可鼓励的。”八国联军之役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否缓和了,尚待讨论。此处仅就义和团立言。1900年弥漫于华北、京津地区的义和团运动,彼岸学人往往因袭旧时学人的看法,指义和团为“拳匪”,为笼统排外,轻易加以否定。义和团起自乡间,本是农民自发组织的一种比较散漫的组织形态,因外国势力深入穷乡僻壤,更因民教纠纷,衙府庇护教民,损及农民利益,于是揭竿而起,号称“扶清灭洋”,后得官府支持,进入京津。他们以血肉之躯,敢于面对八国联军的武装剿灭,虽然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但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侵略的民族精神是值得称颂的。他们的“排外”,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的初级形态,其缺点当然是明显的,但他们在帝国主义面前发挥了中国人民的民气,使得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也不能不慨叹欧洲人无此脑力和物力统治中国,“瓜分中国实为下策”。义和团失败以后,国内多有骂义和团为“团匪”、“拳匪”者,但有识之士已经看出了义和团的功绩。1901年在日本横滨出版的中国留学生刊物《开智录》发表文章,称颂“义和团此举,实为中国民气之代表”。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说“三民主义”,也称颂义和团:“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此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拾』 关于祖国屈辱的历史和祖国辉煌的今天一篇400字以上滴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帝为此下了几十道谕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但清政府没有能力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北京政府时期,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问题。但终因英国的顽拒和当时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和缺乏实力作外交的后盾而严重受挫。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奋斗目标,其中将取消列强在华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从来没有向英国正式提出过归还九龙租借地。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本来有两次机会收回香港和九龙租借地。可是,蒋介石政府执行错误政策,又两次坐失收复良机。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收复香港的百余年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1841年英国武力侵占香港岛开始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一个半世纪,中国经历了晚清时期、民国(包括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和新中国时期。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时期的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都曾为收复香港进行过努力。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失败了。历史表明,只有新中国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在香港回归已在眼前的今天,全面地回顾一下百余年来我国收复香港的艰苦历程,将有助于真正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