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有哪些
第一、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由于受政治、经济、地理及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很不平衡。近年来,农村整治改造、村道硬化、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为解决资金不足的窘境,许多农村变卖闲置会堂、校舍等集体资产,出现现有文化阵地流失。另一方面,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新建文化设施投入不一,文化阵地建设难度较大。目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较好的,这些村镇一般经济基础好,领导较重视,交通方便,乡镇文化员齐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较好,有经费投入,能常年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大多数农民有一定文化素质,所占比例约为30%左右;二类是一般的,虽然有专职文化员,经费投入较少,文化站没有阵地,活动不经常,只在春节期间才搞一些文化活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一般,所占比例约为40%;三类是较差的,这些村镇经济基础薄弱,基层领导不重视,人口少而居住分散,农民文化程度较低,这里的文化站名存实亡,没有经费,常年不开展活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较差,所占比例约为 30%,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二、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撑,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来说更是如此,当前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捉襟见肘,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有限。二是政府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总量偏少,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是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浓,社会力量参与仍然缺位。不少乡(镇)、村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只要搞好经济就行了,有的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半会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部分村级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只要吃饱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农村文化建设可有可无,导致部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俱乐部常年没有或只有很少活动经费,文化设施简陋,无法起到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作用。
第三、农民文化生活内容单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的思想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与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相比,农村文化生活发展滞后,主要表现为:(1)文化生活消费偏低。多数农户几乎没有文化消费概念,年轻者认为看看电影、上上舞厅、看看录像便是文化消费,年长者则干脆认为花那个冤枉钱干嘛,有那钱还不如多买点吃的。有些家庭文化生活年支出几近于零。(2)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多数乡村的文化生活所拥有的仅是山歌、看戏、舞龙灯活动等,而这些活动大多与重大农事活动和逢年过节紧密结合在一起。(3)文化生活品味不高。劳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活动大多集中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看电视、聚众喝酒,甚至赌博打牌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等。
第四、基层文化队伍匮乏不齐。一些乡镇在机构改革中忽视了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乡镇文化干部大多为兼职,有的常年工作不姓文,造成闲时有人问,忙时无人管的局面。由于历史原因,有的乡镇文化站现今还没有专业文化干部,原来有的文化专业人员纷纷跳槽,在职的长期得不到培训学习,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乡镇文化干部队伍薄弱,大多数村级没有文化管理员,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文化工作质量不高,各项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受到制约,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第五、“不良文化”在农村占有一定的市场。一些乡村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还时有出现,农村红白喜事中还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不仅浪费严重,也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近年来,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又有所抬头,许多农民认为在茶余饭后打打牌、搓搓麻将、输赢几个小钱消遣时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特别是农闲时节,赌博现象更是比比皆是。部分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及受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受到限制,农村农民缺乏精神食粮,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加上少数农民缺乏现代文化意识,很大程度上给低俗文化、宗教迷信留有渗透和腐蚀的空间。
第六、农村文化建设环境不够优化。 首先政策不够配套。文化建设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和促进机制。而目前文化建设方面的立法及政策性规定较少,文化事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性支持。如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政策等,政府往往对城镇文化建设比农村文化建设更加重视,其次,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够,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如城镇文化建设氛围浓厚。有的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认识不足,没有把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不能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当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致使有的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名存实亡。农村文化活动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乡镇文化活动经费无保障。文化站财政拨款仅仅是人头费,乡镇文化站没有相应的购书、订阅报刊、开展活动以及正常业务工作的办公经费,农村文化活动难以展开。
❷ 中国历史博物馆是怎样体现均衡与稳定的
一、政府主导投资,保障充足的经费,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前提
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世界各国在义务教育普及的历史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遇到的两个问题。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且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各国解决这两个难题的共同做法。与我国毗邻的日本、韩国,是二战后经济崛起的两个典型,其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投资,把普及义务教育经费列为投资重点。
日本义务教育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重,1949年为71.2%,1950年为72.1%,1951年为69.9%,1952年为65.9%,此后一直保持在50%以上。韩国在20世纪50年代把文教经费预算的75%投入到初等义务教育。在韩国光复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共投资536.7亿韩元改建基础教育设施,投入86.7万韩元用于向562万名小学生提供教科书。
由于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保障了义务教育经费有稳定、充足的来源,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美、日、德、法、英等发达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过程中,都建立了适应本国国情的、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权划分比须明确,使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了制度上和法律上的保障。同时,转移支付的额度建立在完整、准确的统计数据基础上,使经费的投入更科学合理,减少了随意性。
二、制定教育政策法规,集中体现政府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
政策法规的制定集中体现了政府发展教育的政策选择重点。日本在二战后为了统一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强调国家发展教育的意志,出台了《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依照这些法规,在日本,只要是一所学校,无论这所学校规模大小,在校学生数多少,学校都必须具备办学的必备条件和设施,执行统一、规范的教学要求。1954年还颁布了《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对边远地区教育给予倾斜和扶持。上海市为了促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1990年颁发了《上海市中小学建设标准》,1997年制定了《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规划》,明确提出了学校建设的“法制化与标准化”要求。
三、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扶持薄弱学校,是加速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
调整学校布局,改造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是近几年我国各省市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普遍采取的比较有效的做法。上海市1999年正式启动了“上海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3年撤并520所薄弱学校,按新标准改建300多所中小学,学校设备设施和其他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学校之间差异缩小。江苏省从2001年开始进行新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将学校布局调整与改造薄弱学校结合起来,缩小了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
四、建立教师交换、轮岗制度,是保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
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采取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是一项基本的策略。日本公立学校的教员属于国家公务员。日本的教育法规规定,一个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5年。一般3至5年内,各校间进行师资轮换调整,保证了各校间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相对均衡,特别对偏僻地区薄弱学校状况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江苏省也采取了一些教师交流的措施,促进省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比如建立并落实苏南五市与苏北五市的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每年从苏南地区学校中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对口支援苏北地区农村学校,任教三年等。
五、加强教师培训,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芬兰基础教育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有特色的教师培训。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芬兰各教育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免费为他们提供在职或脱产培训和攻读学位。我国非常重视教师培训。1999年至2002年开展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对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轮训。上海市探索形成“理论学习——导师指导与教育实习——专题研究”的研修一体化培训模式,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率达到10.6%至45.9%,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到了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十五”期间,上海市将加大信息技术、外语、艺术和综合类课程师资的培训力度,使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双语教学能力、中国文化底蕴和法制观念上有明显提高。
世纪之交,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成果。但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城乡、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拉大,不同群体之间接受教育的机会有明显的差距,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树立一种新的发展观,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观,并将此作为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确立和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则,是从落实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出发的战略决策。基础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是经济总体水平提高和社会文明总体水平提高的基础,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具有如此鲜明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特征的基础教育必须均衡发展。得不到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的发挥必将会受到影响。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提高基础教育总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基础教育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性原则。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教育首先是义务教育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较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组成部分的教育事业,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要,使每个地区的孩子,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使每个社会群体的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孩子都能受到好的教育,必须在积极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均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宗旨,才能展示制度的优越性。因此,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也是教育工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其中艰巨的任务之一。形成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要逐步消除差距,实现均衡发展,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因此,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一种境界,但它决不是远离我们实际工作的抽象理念。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正在成为我们制定教育政策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而且逐步成为我们衡量和评价基础教育的重要标准。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遏制当前不合理的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趋势,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都有着现实的意义。我们必须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不动摇。
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摘 要 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不仅给教育本身,而且对社会都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通过政策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涵也在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实现义务教育目标而努力的时候,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涵义是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教育;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好的基本的教育。
世纪转换之际,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之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根本原因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沿着非均衡发展格局演进,并产生了相当多的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为了均衡地发展基础教育,采取了若干重大措施。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部法律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①法律酝酿过程中和颁布之后,中央政府启动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面向中国内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穷地区提供帮助,发展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期望减缓教育的差异。在整个90年代,政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影响涉及全国22个省份和自治区,义务教育扶贫资金的总计投入约为人民币100亿元,兴建了56921所学校。②就中国本来并不发达的经济状况而言,上述追求均衡地发展教育事业的努力应该说是显著的和令人鼓舞的。然而,现实告诉人们,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惯性依然强大,问题依然突出。因此,人们怎样看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或非均衡发展,以及如何消解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便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形态
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呈现多种形态。
第一,教育资源配置呈现非均衡形态。例如,1999年,按全国平均计算,普通高中生均经费是2695.90元,城市初中和农村初中生均经费分别是1101.84元和861.64元,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生均经费分别是625.36元和519.56元。③这种差异说明,受教育者由于接受不同阶段的基础教育,因而实际上享有着不同数额的教育资源。
第二,教育资源分配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在1994年至1999年期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经费增长1162.17元,增幅75.77%;城镇初中生均经费增长353.21元,增幅47.17%;农村初中生均经费增长246.16元,增幅39.99%;城镇小学生均经费增长236.87元,增幅60.97%;农村小学生均经费增长189.96,增幅57.63%。③这些数据表明,基础教育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教育阶段生均教育经费增长差异扩大。如果考虑到不同地区原有的差距,那么达一问题将会更为严重。
第三,教育资源分配呈现校际差异。其突出表现是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享有不同的教育资源。这一现象已经受到广泛的批评,因而,这里不再赘述。
二、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负面效应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滋生了极为明显的消极后果,这些消极后果对我国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均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一,非均衡发展导致不同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产生差异。上个世纪80年代后,我国实行基础教育分级管理体制。一些边远落后区域由于自身经济相对落后,因而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和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区域发展和不同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统计表明,在全国6岁以上人口中,落后地区大专和高中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地区,而初中、小学教育程度者和文盲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发达地区。④
第二,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导致社会中的一些群体面临不利的教育处境。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不仅表现于不同地区,同时还表现于同一区域和同一教育阶段的不同学校之间,并形成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的分别。前者受到政府的重点支持,享有较高的声望,具有较高的教育质量,而后者无论是在教育质量和办学声誉上,还是在办学设施和经费数额方面,均无法与重点中学相比。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差别一方面引发了普通的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择校浪潮,另一方面,使一些出身于无力通过金钱、权力和社会关系择校的家庭的受教育者面临相当不利的处境,形成了阶层教育差异。这种差异是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最为深刻的负面影响。一项调查告诉人们,在我国大学本科院校中,出身于不同职业家庭的学生分布明显地不平衡。例如,农民和工人在从业人口中所占比例达到69%以上,而他们的子女在大学本科高等学校学生中的比例只有29.4%。相形之下,国家党政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从业人口中所占比例只有2.02%,但是,他们的子女在本科高等学校学生总数中的比例却高达15%。⑤这一现象说明,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实际上成为阶层教育差异的重要原因。换言之,家庭职业地位较低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总体上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无法享有真正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因而走向了不同的社会职业阶层。
第三,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助长了性别教育差异。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对性别教育差异发生作用的机制是:其一,在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的格局下,受到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一些没有能力为子女择校的家庭更多地让女性儿童接受一般学校的教育,而由于重点学校的教育质量无可争辩地高于一般学校,因而,更多的女性儿童实际上面临不利的教育境遇,并在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后放弃接受教育。这种情形在广大农村地区是人们公认的事实。其二,由于女性儿童在教育中面临不利的处境,因而,她们在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实际上持续性地处于不利境地,在整体上无法与男性受教育者竞争。因此,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导致处境不利的人群面临日益不利的境遇。在本质上,这是一种扩大差异的教育发展趋势。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小学和幼儿园阶段,男女学生比例差距并不太大,但是,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后,女生比例明显低于男生。男生占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61.69%,女生占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38.31%,两者相差23.38个百分点。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体制中没有包容对女生更为有利的目标和取向,是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践中,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还有着其他负面表现。其一,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我国政府在“义务教育扶贫工程”中的努力成效受到抑制。其突出的事实是,非均衡发展实际上潜在地包容了整体向优倾斜的价值取向。质量、层次较高的学校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往往能享有更多的资源,就读于其中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质量、层次较低学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的学校获得的资源相应地较少,就读于这样的学校的学生所能享有的资源和教育质量明显是次等的。这种向优倾斜政策直接淡化了社会的公正。其二,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还铸成学校等级意识和学生等级意识,并将这样的意识发散至整个社会。在竞争重点学校的压力下,相当多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不平等待遇。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竞争之下,学校和教师被迫将注意力投放于有望进入高质量学校的学生身上,而忽视学业成绩一般和较差学生的需要。部分学业成绩一般的学生不仅没有愉快地接受教育的体验,有时还会遭受歧视,甚至中途辍学。与这样的意识和实践相应,社会关注更多的是重点学校,人们向往的是发达地区,而接受一般学校教育的学生或生活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人们,往往在社会上受到低层次评价。
三、实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的设想
在实践中,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忽略了地区、民族、阶层、性别和平等等多元价值。我们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政策应该逐步淡出,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均衡地发展基础教育。
第一,贯彻教育平等原则。这一原则包括入学机会平等和资源分配平等。在入学机会上,不仅要保证每一名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能有学校入读,而且还应切实地进一步消解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差异。为此,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无差别的个人入学机会平等原则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平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平等精神。法律规定的平等教育机会不仅是指人生教育起点入学机会的平等,更应该包容人生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平等和所享有的教育质量平等。保证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平等和教育质量平等,其实是保障受教育者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成功概率平等的基本条件。缺乏这样的条件,就没有教育机会的真正平等,其他一切平等设想和措施也都会落空。这种情况显然不能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平等精神。因此,消解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差异,以及贯彻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入学机会平等原则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平等原则,是真正克服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二,贯彻受教育者利益最大化原则。这一原则是美国学者莱伊·道格拉斯(Rae,Douglas)提出的处理平等问题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在莱伊看来,人们可以从多种角度理解平等。其一,区分平等对象。从这一角度来看,平等的对象包括简单的无差别个人平等、组内平等和组际平等。个人平等是指每个具体的个人无差别地享有平等的机会。组内平等是指将不同组别,追求每组内部成员的平等,而忽略组与组之间的平等。组标平等是指将平等对象分为不同的组别,追求组际平等,而忽略组内平等。男女平等的主张便是这样的平等。因为无论是何种女性主义,其间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追求男女之间的平等,而没有顾及女性内部的平等。其二,明确资源平等类型。在这里,平等的内涵包括边际平等和整体平等。前者是指将可以平等化的资源平等地分配于平等的对象,而不考虑每一对象原有的基础和这种基础所造成的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后者是指当可供平等化的资源少于平等化的要求资源时,不平等地分配可以平等化的资源,以求缩小或扩大分配结果上的差异。其三,阐明平等原则。多种平等取向加以组合,可以获得多种平等选择。因此,平等引起的争论实际上与人们在不同选择意义上讨论平等有一定的关系。面对多种选择,莱伊提出了选择平等的原则,包括平等考虑、差别对待和利益最大化原则。平等考虑原则是指人人皆应获得平等的待遇;差别对待原则的内涵是指,如果人们存在差别,应该对之实行差别对待,而差别对待的前提是平等考虑”,即在平等的基础上和观念上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对象;利益最大化原则是处理平等考虑和差别对待的准则,达一准则要求平等或差别待遇切合平等化对象,符合平等化对象的利益。
莱伊的思想给人们的启发是,就我国现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而言,实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任重道远。在现阶段,我们能够做的是吸取莱伊的思想,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发展政策。这样的政策应该包含:其一,在教育资源方面实践整体平等原则。促使教育资源倾斜流向条件较差的学校、村镇学校、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缩小同一层次、类型学校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尽量淡化受教育者由于进入不同学校或处于不同地区而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其二,在价值取向上选择利益最大化原则。无论为受教育者提供何种教育机会,采用什么原则分配教育资源,都应该平等对待、差别对待和最大化原则并重,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应该最大化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利益。利益最大化原则应该是逐步缓解教育差异,迈向均衡地发展基础教育的可行的和现实的思路。
第三,矫正平等和补偿平等原则。这是美国学者柯尔曼(Coleman, james)提出的消解教育差异的原则。矫正平等的内容是采取经济措施补偿那些能力优秀但没有优越背景的人;补偿平等的核心问题是对那些生来基因不良,或者处于恶劣环境中的人进行补偿。⑥柯尔曼开拓出新的探讨教育平等的思路,对人们认识和评价教育平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事实上,我国政府已经循着以上途径作出努力。其突出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专门规定,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和落后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政府特别设立专门的扶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基金,促进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提出这些法律规定的前提正是确认矫正平等和补偿平等的设想,并据此促进不同区域之间受教育者的教育平等和整个社会中受教育者的教育平等。此外,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学校的助学金制度也在试图缩小教育差异。这一制度尝试减轻一些出身于低职业阶层家庭的受教育者的经济负担,帮助他们面对不利的境况。不过,所有前述法律规定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应该更为广泛地贯彻于整个基础教育领域,不仅使来自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较低职业阶层的受教育者和女生优先获得教育机会与资源,而且还要克服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产生的各种教育问题,使这些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能发挥出更为突出的重要作用。
❸ 举例简述中国古代文学文体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一方面,各抄种文学体裁的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诗歌和散文诗最早形成的两种问题,商周之时便有,到了魏晋南北朝才有了初具规模的小说,而到宋金两代才形成了戏曲文学,各种体裁形成的时间相差数百年甚至一两千年;
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有所不同,如小说从远古神话到唐传奇,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但赋从楚辞发展到最初的骚体赋再到成熟的散体大赋,过程就断了许多。
(3)中国历史平衡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❹ 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1.贫困群体巨大。
(1)农村贫困人口。截至2004年,中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他们处于绝对贫困线与相对贫困线水平。同时,失地农民已达几千万人。
(2)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农民工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其农村户口阻碍着其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和工业劳动者群体,并被面向拥有城镇居民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等)所排斥,而且因缺乏相应的保障更易遭遇各种意外风险以及陷入生活困境等。
(3)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随着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大批城镇职工因企业的关、停、并转而失业、下岗,城镇的贫困发生率有了较大的上升据统计,全国城镇贫困人口估计约有三千万人,贫困面为8%左右。
(4)残疾人群体。中国有6000万残疾人口,其中1700万处于绝对贫困中,1200万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
2.失业问题比较严重。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1300多万人。2300多万人需要就业安置。加上每年需要安置一大批退伍军人、几百万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登记失业率一直接近5%,实际失业率可能更高一些。我国现在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随着城市化加快,失地农民的增多,意味着1亿多农村劳动力还需要转移。2003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70%,专科生仅为40%。
3.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一是以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2004年为0.458。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0%;最富裕的20%人口与最贫困的20%人口之比为10.7。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扩大到3倍以上。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民基本上不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而城镇居民享受了各种福利和补贴,如加上社会保障中的福利和补贴,实际上的城乡收入差距在6倍上下。
三是地区间差距扩大。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差距超过3倍。
四是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004年同期则达到4.25倍。
五是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01年发展到1.77∶1。
六是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明显加快。收入最高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将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仅会维持在1%上下,80%中等收入的家庭仅占有财产总额的一半。
市场经济肯定要有差别并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广大群众对凭自己的诚实劳动和依法经营而富裕并没有意见,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关注:一是诟病那些通过旁门左道而暴富者;二是一些暴富者为富不仁、富不思进,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感不强;三是一些轻松暴富的群体富不思源,把自己的成功完全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禀赋,缺乏对社会的感恩心理。四是现在的一些贫富差距是由机会不均等、起点不公平、体制不合理造成的,一些垄断行业和“油水”部门的畸形高收入。
4.有的地方工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和保护。
劳动者的工资偏低,且常常被随意地克扣和拖欠。目前中国9400万进城务工农民,被拖欠工资竟高达1000亿元。 劳动时间延长。劳动条件恶劣,职业安全保障不足。劳保福利欠缺。劳动合同制度亟待完善。工人的合法权利乃至人身权利受到侵害。
❺ 中国历史有什么特点
中国古代文明历史的特点如下: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
4、文学上:《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5、科学上: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民国时期的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社会这种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沉沦”与“进步”共生的发展态势。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王朝,但并没有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后,中国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一部民国史,实在是一部中国社会的沉沦史。
然而,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没有能完全阻止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步伐。在与帝国主义抗争的过程中,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封闭型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被打破,中国被迫开始了痛苦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逐渐融合于世界的过程中,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封建势力遭到严重的冲击,中国在一步步走向半封建性或半资本主义性社会。一部民国史又实在是一部封建势力的削弱史和一部资本主义的成长史。
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社会在一步步沉沦;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力抗争,中国社会在一步步转向现代,“沉沦”与“进步”共生,是民国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大特征。
❻ 我国历史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方言也不一致,但两千多年以来,文字却始终是统一的,这是为什么
第一是因为我们在秦朝时就大一统了,不光是国土的统一,也是文字文化的一种统一。当回时的统一文字是小答篆。
第二我们的的文字和西方不同,西方是采用拼音拼写方式,而我们的文字是以象形等为基础。就算是方言各有差异,写法都是统一的。汉字表音能力不强,但表意能力是很好的。试想如果用拼音文字,那么各地就会根据本地的读音来拼文字。但我们汉字主要是表意象形的,不会用方言区拼字。
❼ 中国历史阶段如何划分
1、古代:170万年前-1840年
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2、近代:1840年-1949年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3、现代:1949至今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7)中国历史平衡扩展阅读
中国各历史阶段的划分依据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主,包括政治制度,文化水平,以及某个重大历史事件为辅。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列强的侵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族独立和解放,是划分近代和现代的依据。
❽ 中国古代平衡光明与黑暗的神叫什么
烛阴又名烛龙,睁眼是白昼,闭上眼就是天黑[其瞑乃晦,其视乃明]
吹一口气就是冬季,呼一口气就是夏季
,烛龙不吃不喝也没有气息
,身形似蛇,身长千里,面孔似人,周身红色
❾ 中国历史一共有几次统一
1.秦:统一六国。 2.汉:结束秦末的混乱局面。 3.曹孟德在东汉末年将北方统一。 4.晋:统一魏、蜀专汉、吴三属国。 5.隋:统一南北朝中的南朝。 6.唐:大一统,也是西藏第一次与中原统一。 7.元:元帝国的扩张最北到北冰洋,南到东南亚,东有库页岛,西至今日的巴格达,这960万平方千米的地更不用说了。 8.明:推翻元朝,本土仍是统一状态,但失去了大部分成吉思汗扩张得来的地,不过也够大,向北也能延伸到北冰洋。 9.清:本土统一,但版图进一步缩小,失去明朝拥有的今日的俄罗斯东部。为我们现在的版图奠定雏形,盛世时期比现在版图略大,超过1000万平方千米,衰世时期主要丢掉东北、西北、西南约2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外蒙古独立后剩余的领土大约是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 P.S.宋朝从来未统一中国,只统一了南方,当时宋+辽+金+西夏才是统一的版图。因为它在唐的统一后又不是大一统,故不算统一。我上面说的曹孟德、晋和隋,虽没有全部统一,但相对于东汉末年、三国和南北朝统一了很多,故算统一。
❿ 中国历史
1840 鸦片战抄争
1856 二次鸦片战争
1874 日本侵略台湾
1883 中法战争
1894 甲午战争
1900 八国联军侵华
1904 日俄战争(虽是日俄两国,但是是在我国领土打的)
1914 日本侵略山东
1928 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1931 日本发动九一八
1932 日本拥戴溥仪成立伪满
1937 日本借口发动七七事变
1938 日本占领武汉、广州,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1940 日本扶持建立汪伪政权
1945 8 14 日本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