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的重点(详细点)谢谢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北洋军阀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3]
编辑本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思想源头。它的直接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强烈的爱国主义导致了这场由学生发起进而发展到全国各阶层的抗议运动。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毛泽东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
编辑本段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两个时期。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编辑本段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B. 中国近代史几个重要知识点
1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抄的民族资本主义有的经济开始出现
①背影: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企业诱导下,民族工业产生。
②史实: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广州陈淡浦的机器厂(民资工业此时主要以纺织业与粮食业为主)
③作用:顺应历史的潮流,改变了中国社会阶层,中国社会第一次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同时也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
(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
注:A:在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经济形态包括自然经济,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但不包括官撩资本主义。
B: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由部分官僚和地主创办的,并不是由手工业工场发展起来的。
2在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①原因:《马关条约》赔款迫使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帝国主义以资本输出为主;“实业救国”运动的号召。
②史实:烟台张裕酒厂
③影响:壮大了民族工业的同时,也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注:近代前期,一些商办企业往往向外商支付一笔费用,然后以他们的名义注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民族资本受本国官府的压制,而不是此时的民族资本企业与外商企业的利益一致。
C.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技巧
—、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把复杂、繁多的材料加以凝炼、压缩进行记忆。浓缩的部分应该是最精华的。
例如1:浓缩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并巧妙地构建它的知识框架。
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五股思潮:封建主义、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
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
七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
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
十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大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例如2: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造”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例如3:《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五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由中英双方商(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例如4: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可总结为“一转正、两解散、三修改”。
一转正: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二解散:1913年解散国民党,次年又解散国会。
三修改:废《临时约法》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例如5: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山无缝钢管厂、长春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
二、数字归纳记忆法。
在历史知识中,我们感到年代最难记,也最怕记。如果采用数字特征记忆法记年代,就可做到多记、记活、记牢。
(一)采用连续数记忆:
例如: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1920年,国际联盟建立;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1922年,苏联成立。
(二)采用间隔等差数字记忆:
例如:1911年武昌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战争。
(三)采用一数多项联记:
例如:在1861年发生了下列历史事件:
1、俄国农奴制改革;2、美国内战爆发;3、意大利王国成立;4、清政府设总理衙门;5、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6、清廷任命沈葆桢为江西巡抚。
三、谐音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例如1:记苏联在1922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两只鹅(俄)”。即乌克兰、外高加索、俄罗斯、白俄罗斯。
例如2:清军入台,1683年。可记做“清军入台,一路爬山”
四、关键字词法
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例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五、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如:清朝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六、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重要的历史知识编成诗歌、民谣、顺口溜等形式来记忆。歌诀记忆法的好处是记忆时朗朗上口,并且生动轻松,久久难忘。
例如: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新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曾)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兴工业 办工厂,
建海军 开学堂, “自强”“求富”似梦乡。
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
但引科技和经验,客观作用不能忘。
D. 求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的总结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涉及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a.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除注意侵略战争外,还要注意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侵略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割地、赔款的增加。(同学们可以用课本相关史实填充。)②政治、经济和军事特权的获取和发展。③通商口岸的开放和扩大。④宗教文化侵略加深。
b.中国社会的初次变化
i.传统社会结构的破坏
①政治: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损害,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开始丧失。②经济:五口通商后,在外国商品冲击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ⅱ.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的变化。
ⅲ.中国社会新因素的产生
鸦片战争以后,外商企业的出现,使中国境内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因素。在外商企业中,出现了近代第一批无产阶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i.地主阶级的救国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他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同学们可自己填入内容,把握其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结果、影响。)
ⅱ.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同学们应把握背景、分阶段把握过程、其纲领的主要内容、结果、影响,并与世界史亚洲风暴的相关内容结合。)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和形成(涉及19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包括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等项内容。本阶段可以中法战争为界标,在这之前,列强侵华相对和缓;之后,侵华变本加历。清政府被动挨打,至《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a.西方国家侵略活动的加剧
i.列强侵略在“和缓”中日益加剧
60年代,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基础上,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开始对中国邻邦和边疆地区新一轮的侵略,中国出现边疆新危机。
ⅱ.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伴随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大规模侵略战争。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甲午中日战争使清政府在军事上基本丧失了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掉了清政府身上最后一点御外的勇气。
三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进一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ⅲ.瓜分中国的狂潮
b.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化
i.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外国势力对中国内政外交的控制不断加深。经济方面:主要表现为中国社会经济的独立地位不断丧失。
ⅱ.清政府的内外政策调整和统治阶级的分化
“辛酉政变”,标志着清政府中倾心与外国“和好”的媚外派上台,在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总理衙门的设立表明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洋务运动借“器”练兵自强求富,扩展了“西学”的内容。
ⅲ.中国社会近代新因素的进一步发展
新经济因素: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使中国出现近代民族工业。9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
新阶级力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官僚、地主和商人转化而来,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特点。中国无产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洋务派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产生)。
“西学”思潮的发展: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早期维新派,主张在中国进行政治改良,发展资本主义,到90午代,维新改良思想发展为政治运动,民主革命思想开始闪亮登场。
c.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i.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ⅱ.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
面对瓜分狂潮引起的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ⅲ.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它是旧式农民战争在中国的终结。“扶清灭洋”口号突出反映了反帝爱国性质,又有严重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的直接功绩是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它也给行将就木的清王朝最后的有力一击,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
E. 自考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内订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容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1898年6月,戊戌变法开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9月,秋收起义
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0月,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9月,平型关大捷
12月,南京沦陷,日军南京大屠杀开始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40年,百团大战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