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怎么样
历史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
从历史学研究生整体就业范围来看,毕业生的择业面不是很广。但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学的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而这些单位对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
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
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文物、考古、博物馆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目前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业势态。只是前些年的毕业生大都留在北京等中心城市,许多省市文博系统长期得不到相关的毕业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区毕业生的需求始终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各系统的博物馆文化部门,国家及省市机关(公务员),全国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门(编辑、记者)。同时,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工作。
3、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业,具有跨文、理两大学科的特点,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由中国学者引领世界潮流,长期以来国外学者们难以企及。它是一门理论性强、宏观用途广泛的实证性学科,五十多年以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巨大,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该专业就业情况都比较理想,毕业生去向以从事文职为主的企事业单位。
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4、 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的择业面看似狭窄,但凭借该专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媒体的文案策划、企业的企划部门、图书出版界、旅游等岗位或领域闯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学领域。
主要的就业去向有:
(1) 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历史与社会学教师历史教师;
(2) 大专院校党校电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师 历史系教师
(3) 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其他
(4) 旅游:导游主要是历史文化旅游
(5) 档案管或单位公司档案工作。
(6) 图书馆;从事图书相关工作
(7) 编辑:文字编辑
(8) 政府部门:教育局,政策研究,党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岗位 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文化有关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
(9) 各报纸新闻单位
(10) 进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专职的历史研究
5、 专门史
专门史专业的就业选择范围可能相对窄一些。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专门史专业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学校历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经济、文化等部门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文笔好的可从事公关文秘,行政管理等
6、 世界史
世界史专业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国家各类文化、宣传、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的今天,作为一直冷门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冷门的历史学类专业就业形势甚为严峻。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历史学者说过“把历史当职业是一种悲哀!”这话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有重大意义的!但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你谋求功名的一种职业,那对你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在历史行业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对历史学本身也是一种悲哀,因为怀有这样的心态来研究历史的人,不会对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任何贡献。历史学是所有学科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斗争最激烈的一门学科。所以想选择历史专业的考研学子,一定要审慎思考,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也许会减少很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煎熬的痛苦。历史学类专业重在思维的训练,如果希望有所造诣,必须深造。
㈡ 中国人民大学有人文地理研究生专业吗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历史地理学
㈢ 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著名学者有哪些分别擅长的方向是什么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19936693/answer/289452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复旦历史地理最强,所以学者云集。周振鹤,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文化地理、中外交流史等;葛剑雄,人口史(含移民史);吴松弟,历史经济地理(港口—腹地),人口史(含移民史);安介生,人口史(含移民史),山西区域历史地理,历史民族地理;满志敏,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历史时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张伟然,历史文化地理(尤其佛教地理);张晓虹,历史城市地理、历史文化地理;李晓杰,历史政治(政区)地理;王振忠,历史社会地理,徽学;侯杨方,人口史(含移民史),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侧重清代。王建革,历史农业地理,环境史,侧重农学。韩昭庆,历史自然地理,中国地图学史,环境史。朱海滨,历史文化地理。傅林祥,历史政治(政区)地理。杨伟兵,中国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清代沿革地理,明清西南区域史。杨煜达,中国历史气候变化,西南边疆史地。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唐晓峰,古代地理思想、先秦地理、历史城市地理;韩茂莉,历史农业地理,历史环境变迁等;邓辉,历史时期环境变迁。阙维民,世界遗产,现在不搞历史地理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辛德勇,历史文献(不仅限于地理文献),多研究汉唐地理问题兼及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华林甫,擅长地名学、沿革地理、历史地理学术史,目前主要研究清史地理问题(清史地图集)。
中央民族大学:黄义军,历史城市地理;历史瓷业地理(结合考古学方法)。
㈣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专业研究生就业前景怎么样
历史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
从历史学研究生整体就业范围来看,毕业生的择业面不是很广。但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学的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而这些单位对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
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
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文物、考古、博物馆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目前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业势态。只是前些年的毕业生大都留在北京等中心城市,许多省市文博系统长期得不到相关的毕业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区毕业生的需求始终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各系统的博物馆文化部门,国家及省市机关(公务员),全国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门(编辑、记者)。同时,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工作。
3、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业,具有跨文、理两大学科的特点,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由中国学者引领世界潮流,长期以来国外学者们难以企及。它是一门理论性强、宏观用途广泛的实证性学科,五十多年以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巨大,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该专业就业情况都比较理想,毕业生去向以从事文职为主的企事业单位。
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4、 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的择业面看似狭窄,但凭借该专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媒体的文案策划、企业的企划部门、图书出版界、旅游等岗位或领域闯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学领域。
主要的就业去向有:
(1) 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历史与社会学教师历史教师;
(2) 大专院校党校电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师 历史系教师
(3) 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其他
(4) 旅游:导游主要是历史文化旅游
(5) 档案管或单位公司档案工作。
(6) 图书馆;从事图书相关工作
(7) 编辑:文字编辑
(8) 政府部门:教育局,政策研究,党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岗位 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文化有关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
(9) 各报纸新闻单位
(10) 进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专职的历史研究
5、 专门史
专门史专业的就业选择范围可能相对窄一些。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专门史专业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学校历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经济、文化等部门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文笔好的可从事公关文秘,行政管理等
6、 世界史
世界史专业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国家各类文化、宣传、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的今天,作为一直冷门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冷门的历史学类专业就业形势甚为严峻。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历史学者说过“把历史当职业是一种悲哀!”这话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有重大意义的!但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你谋求功名的一种职业,那对你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在历史行业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对历史学本身也是一种悲哀,因为怀有这样的心态来研究历史的人,不会对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任何贡献。历史学是所有学科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斗争最激烈的一门学科。所以想选择历史专业的考研学子,一定要审慎思考,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也许会减少很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煎熬的痛苦。历史学类专业重在思维的训练,如果希望有所造诣,必须深造。
㈤ 历史地理学大学排名
在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中位列第一的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历史学系始于1899年京师专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属是近代中国早期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
该系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8个二级学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共有1个系直属科研实体,2个藏书共达20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馆,1个史学文献数字化实验室。
接下来一起看看各个院校相关排名情况吧!
历史学考研可以报考的院校众多,同学们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否则来回更换院校会增加复习成本,因为有些院校的专业课考查时,是自主命题,换了学校,就意味着有些书目,需要全部推翻,从头开始复习
㈥ 谁有历史地理学(060103)专业各学校的排名
历史地理学高校重点基地
1.复旦大学
2.陕西师范大学
设有历史地理学的回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答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武汉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山大学
各研究生院排名-历史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A++
2 南京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
4 北京大学 A++
5 四川大学 A+
6 南开大学 A+
7 中国人民大学 A+
8 厦门大学 A
9 武汉大学 A
10 华东师范大学 A
11 华中师范大学 A
12 东北师范大学 A
13 中山大学 A
14 陕西师范大学 A
060103历史地理学各专业院校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四川大学
云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好好努力啊:)
㈦ 中国人民大学收史地生吗。我是江苏的。选修历史和地理。
只要它收文科生就应该收史地生
㈧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考研介绍
答:
中国人民大学来历史学自考研参考书目如下:
0602Z2-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2Z3- 历史地理学、0602Z4- 历史文献学
0602Z5- 专门史、0602Z6- 中国古代史、0602Z7- 中国近现代史:
朱绍候、张海鹏、齐涛 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版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朱绍候、张海鹏、齐涛 主编:《中国古代史(新版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李侃、李时岳 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出版
王桧林、郭大钧 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桧林、郭大钧 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㈨ 谁知道现在中国都什么学校招收历史地理学的博士
暨南大学 西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师大 人大 南京大学(可能在中国古代史专业招生)浙江大学 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 东北师大等
一楼二楼发的资料有错误,南开和北师大没有历史地理,郑大历史地理只有硕士点。
㈩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机构设置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世界近现代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历史文献学
专门史 汉唐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相关教师组成的学术机构。本中心的研究方向以郑昌淦和沙知等前辈学者的研究积累为前提,已经建设起了比较合理的学术团队,团队成员包括王子今、黄朴民、孙家洲、李小树、华林甫、刘后滨、孟宪实、韩树峰、李晓菊、李全德、皮庆生、刘新光、王静、杨梅、毕波、张忠炜、张耐冬、曹刚华、丁超等人。沙知、田余庆、吴荣增、吴宗国等担任本中心的学术顾问,孙家洲、刘后滨兼任中心主任。
唐宋史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相关教师组成的学术机构。本中心的学术团队成员包括包伟民、华林甫、刘后滨、孟宪实、李晓菊、李全德、皮庆生、刘新光、王静、杨梅、毕波、张耐冬、曹刚华、丁超等人。沙知、吴宗国、田浩(Hoyt C. Tillman)等担任本中心的学术顾问,包伟民任中心主任。本中心研究的主要课题有:宋代东南村落世界(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包伟民主持)、《天圣令》与唐代政务运行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刘后滨)、唐代史料编年(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计划支持项目,孟宪实主持)等。
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魏坚教授任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考古与中亚考古及中西北文化交流。现有专职研究人员6名,兼职研究员4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4名,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1名。
史学理论研究中心
比较史学研究中心
西欧北美研究中心
生态史研究中心
清史研究所
21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领导董必武同志提议,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开始筹备清史编纂工作,在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同时,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清史研究所。1972年,为落实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经北京市委批准,成立清史研究小组。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其基础上正式成立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成立以后,始终以清史研究、培养清史专门人才和纂修《清史》为工作中心,为新中国历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是教育部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承担了“211工程‘九五’、‘十五’规划清史子项目”。拥有六个博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六个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1989年,中国古代史专业被国家教委定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199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国家历史学一级学科点所在单位。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经过严格评选,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中,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在人员管理上推行择优上岗的竞争机制,由基地负责人与研究人员签定聘任合同,定期评估,逐步建立起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