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海峡两岸的历史

中国海峡两岸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21 23:08:28

㈠ 中国关于台湾历史

简介: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市左镇区发现了台湾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左镇人”。

1624年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殖民者为建立与中国、日本贸易的据点侵入南台湾。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占北台湾,后被荷兰人驱逐。

明郑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时年仅39岁。尔后其子郑经、孙郑克塽前后治理台湾22年,奖励制糖、制盐,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原住民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1949年国民党当局退据台湾; 1954年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造成台湾同祖国分离的状况。

(1)中国海峡两岸的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在2005年制定的《反分裂国家法》中以 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 一个中国的原则。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台湾岛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世界第38大岛屿,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环岛海岸线长约1139千米,含澎湖列岛总长约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及重要战略要地。

现今的台湾地区范围包括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金门群岛、马祖列岛、东沙群岛、乌丘列屿、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与中洲礁及周围附属岛屿。

㈡ 你还知道台湾,大陆海峡两岸现在发生过哪些故事

赤子情怀顾热土 碧血丹心颂朝阳——台湾知名学者陈大络情系祖国五顾朝阳的故事

“林海雪原歌尚志,白山黑水颂英雄”。这是台湾知名学者、教育家,台湾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开放以来到祖国大陆探亲的学者第一人——陈大络先生,在第五次来到辽宁朝阳时,于赵尚志纪念馆落成前应邀留下的珍贵墨宝之一,字里行间浸润着一位老台胞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于右任的临终诗

国民党元老在1949年去了台湾,去了台湾后仍然念念不忘祖国。在于右任临终前,拖着生病的身躯,写下临终诗《望大陆》,诗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的干扰,摆脱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他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分析: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㈢ 海峡两岸的关系历史发展

峡两岸的关系历史发展,海峡两岸现在发展关系都是非常好的,而且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要想进出口一些

㈣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任意三件大事即可)

1979元旦抄全国人大常委《告台湾袭同胞书》
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方针
1987台湾当局允许回大陆探亲,历史性变化

1991,1992台湾大陆先后建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3汪辜会谈,认同一个中国原则,历史性突破
2008两岸实现三通

㈤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汪辜会谈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协会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备受注目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之间的首次会晤,也是40余年来,两岸高层人士的首次接触商谈。尽管这次会谈只局限于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和功能性的范围,但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已引起台湾岛内的高度重视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80年代以来,随着海峡两岸政策的调整,两岸的各种交流与交往进入持续调整发展的阶段。同时两岸间的民事纠纷、渔事纠纷以及走私、偷渡等问题也越来越多,且层面日益扩大,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增添了许多困难和麻烦,亟待解决。虽然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后,双方就上述问题进行过多次商谈,但由于接触层次较低,海基会所获授权不足及政治的影响等原因,进展一直不大,因而有必要由两会高层次负责人直接坐下来进行商谈,以早日解决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大陆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曾多次提倡通过接触谈判解决两岸关系中的具体问题,经过艰苦努力,促成了第一次“汪辜会谈”,会谈于1993年4月27日上午正式在新加坡海皇大厦举行。
会上,海协会汪道涵会长首先发言。他重申了这次会议是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的,充分说明了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迫切性和必然性,并集中论述了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中的8个具体问题:
(1)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主张;
(2)直接“三通”应当摆上议事日程;
(3)关于两会共同筹开民间的经济交流会议(制度)的建议;
(4)台商在大陆投资和大陆经贸界人士访台问题;
(5)两岸劳务合作问题;
(6)台湾参与开发浦东、三峡、图们江问题;
(7)合作开发能源、资源问题;
(8)两岸合作开发台湾海峡和东海无争议地区石油资源问题。

㈥ 在“一国两制”方针下,海峡两岸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历史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当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版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海峡权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到国内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及经商投资的人员不断增加,“三通”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隔绝状态被打破.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000年3月以来,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㈦ 海峡两岸有哪些共同的历史和习俗

以闽南人为代表的闽南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与外省人带来的新文化在台湾岛上共处融合。同时,还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岛文化。除此之外,由於台湾日治时期长达50年(1895年—1945年),加上欧美对台湾的深刻影响,台湾文化也融合了日本、欧美等地的文化特色。
盐水蜂炮

以传统的农历作为基础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台湾属於国定纪念假日。也有不少深具台湾特色的民俗庆典,如每年一度的迎妈祖、元宵节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动苗栗火旁龙、盐水蜂炮、王爷遶境仪式的东港烧王船、中元普渡时的头城抢孤、三峡祖师庙神猪比赛等等等等。由於台湾庙宇香火鼎盛,因此由大陆流传而来的庙宇文化在台湾发扬光大,台湾的城隍,妈祖,关帝君等祭典活动成为台湾特殊文化,神只阵头结合武学和艺术的八家将、宋江阵、舞龙舞狮民俗表演变成台湾特殊技艺文化,著名有明华园、霹雳布袋戏、九天民俗技艺团...等,其中有些表演团体已迈向国际舞台。在神只诞辰则常出歌仔戏、布袋戏、户外电影等,但近期有被电子花车或康乐队取代趋势。

传统民众颇盛行采信农民历,并依所载吉辰良时作为房屋落成、新店开张,或婚丧喜庆...等日常活动之准则,也会依其生肖冲卦作为婚姻参考。由於民间盛行安太岁习俗,不少民众在过年期间会依农民历所载冲犯太岁的生肖而到寺庙请求安太岁并安置光明灯,再由寺庙代为举行祭祀活动,以趋吉避凶。

原住民各族各具特色的传统岁时祭仪文化,如布农族文化为射耳祭(以箭射兽耳祷求猎获丰收)与小米祭、皮衣制作技巧、多音部合唱;邹族则是战祭、收获祭与揉皮技术;赛夏族每二年举办一次矮灵祭;达悟族的飞鱼祭;排湾族人的五年祭;鲁凯族的陶壶及琉璃珠制作、雕刻艺术;卑南族则为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锄草祭;阿美族的无半音五声音阶等等。
[编辑] 外来影响

台湾除了受到中华文化及南岛文化影响之外,以日本文化对台湾影响最大,从日治时期受到日本的温泉、日本酒、杂烩、和室..等影响,到现今日式料理,卡拉OK、电视剧、漫画、动画片、电视游戏、流行时尚等,目前台湾有二个电视频道专门播放日本节目,影响可谓深远。许多年轻人喜欢日本偶像明星、搜集日本流行资讯,这些喜欢日本文化的青年人称为哈日族。依据2009年的统计,有约四成台湾人对日本抱持好感

此外还有从东南亚来的劳工,外籍配偶带来的饮食和习俗。

西方文化也对台湾影响不少。早期有殖民和传教,一方面是由於天主教与基督新教,在台湾地方文化中扮演默默扎根角色,如改编台语诗歌,偏远地区地方教堂的贡献等。此外,欧美教育在台湾教育界中往往被引为典范,近年来台湾教育改革就是基於欧美教育的精神而制定的,台湾的森林小学以及小留学生文化也是深受欧美影响。

台湾意象
霹雳布袋戏主角:素还真

行政院新闻局於2006年年初举办「寻找台湾意象」系列活动,系作为定位「台湾x家」品牌的一个起点,希望透过全民参与凝聚共识,发掘台湾许多美好而独特的风貌。由民众和网友以手机票选和网路票选出足以代表台湾的「台湾意象」24名,共有529,676票。再以五大意象为主题举办台湾意象徵图活动向民众徵图。

依票选名次分别为布袋戏、玉山、台北101、台湾美食、台湾鲑鱼、台湾岛屿图、阿里山、花莲太鲁阁、原住民图腾、云门舞集、总统府、日月潭、客家桐花、歌仔戏、庙会、野百合、高雄爱河、蝴蝶兰、晶圆、圆山饭店、凤尾蝴蝶、台湾猕猴、24小时的生活、元宵花灯。

民众自行推荐的意象前五名则有KTV、小绿人、慈济、台湾人的精神、淡水。

㈧ 历史上有关台湾和大陆的史迹和了解海峡两岸近期形式势

中国有超过4千年的文字记载历史,而记载台湾岛的文献距今1700年,那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沈莹对东南沿海风土人情的记录,书名为《临海水土志》。公元7世纪隋朝政府派万余人渡海去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居岛上,成为大陆到台湾的又一批居民,虽然此前800余年,中国沿海百夷部落有人登岛,先后与该地波里尼西亚岛族人混血成为台湾土著。

12、13世纪中国的宋朝和元朝已经在台湾岛链中的澎湖岛设立行政机构,将台湾岛纳入行政治辖和版图。14、15世纪中国沿海出现了有组织的海盗与政府对抗,郑氏家族一度占据台湾岛,成为海盗集团主力,后被政府招安成为明朝沿海贸易官员,扮演着中国与外部世界贸易的中介角色。

17世纪初,荷兰海盗以欺骗手段登陆台湾,在台南港建立军事城堡,此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又用传教方式在台湾南部、北部的中国人居住地建立农场,殖民扩张。1662年郑成功率领明朝海军力量驱逐了荷兰殖民者,设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湾岛。这种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变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湾测绘地图,以后一直将台湾岛视为“东南沿海七省之门户”。

19世纪以后,列强以武力对东亚各国胁迫开关,中国、日本的海港城市先后遭到英国、美国舰队和登陆部队的侵略,其后中日两国采取“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发展军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自保。1871年,维新后的日本派出伪装成渔民的武装人员登上台湾岛东部,遭到土著居民抵抗,日本借机威逼清政府让出对硫球岛政权的保护权,并对台湾提出领土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此后,为了巩固台湾岛防御,清政府增加对台湾岛的移民,并在1885年正式成立了台湾省,派出刘铭传治理台湾,刘任内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条海底电缆、第一条输电线路,建立了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电报局,台湾工商业兴盛,现代教育发达,成为当时清政府“洋务运动”中最为先进的一省,为台湾日后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次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当时的记者报道,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清政府官员也纷纷留守原职,与当地驻军、民众一道拼死抵抗日本军队的占领,大陆东南沿海人民也出钱出力出人参加抗日斗争,以后在日本统治的50年中,近60万台湾同胞因反抗日本占领,牺牲在日本的屠刀下和监狱中。即使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为了抵制日本殖民统治,林献堂代表的势力运用议会抗争方式争取做中国人的权力,而蒋渭水等知识分子和教师也用报纸和图书的中文写作和陈述中国历史,向台湾同胞弘扬中国人的意识。

日本殖民统治者竭力建设台湾的目的,是让这个富庶岛屿充当它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扩张的跳板。日本统治期间从台湾掠夺了大量资源和劳动力,台湾工人工资仅仅是日本工人工资的七分之一,大量的木材、煤炭、矿产、钢铁、蔗糖、大米运往日本。日本甚至将台湾土著人视为野兽,使用铁丝网圈围其居住地,并使用迫击炮和毒气弹对其反抗进行种族灭绝。日本教育台湾人的目的是让他们成为驯服的奴隶,日本人从来就不允许台湾人报考大学的政治、法律类,只能学工科和医科,成为日本人的工具。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台湾实施高压统治和类似希特勒纳粹文化的“皇民化运动”,逼迫台湾同胞改掉中国人姓名、放弃语言和效忠日本天皇及军国主义,而李登辉家族和辜敏宽家族就是日本政策的最好服从者和继承者。日本还征调大批台湾青年加入日本侵略大陆和东南亚的军队,甚至参与对美国珍珠港的袭击。

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及澎湖列岛依照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和中、美、英、苏签署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归还中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举行,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台湾及澎湖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当时在台湾的西方记者报道说,台湾岛到处是鞭炮和欢声笑语,到处张灯结彩,人民欢欣鼓舞,庆祝自己又重新成为中国人,他们流着欢喜的泪水,祭告祖先亡灵,庆祝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近代以来,台湾同胞经历的历史和中国大陆同胞所经历的一样,都深受列强殖民侵略的苦痛,同时台湾同胞也与中国大陆一道艰苦地抗争,寻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在经历了历次战乱之苦后,两岸同胞都认识到,中国大陆与台湾分离的历史,完全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殖民的结果,完全是中国长期衰弱和内乱的结果。中国的统一,不仅是民族复兴的标志,更是两岸中国人走向全面现代化必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追问关于历史很详尽,谢谢了。请分析一下海峡两岸近期形势

㈨ 七年级海峡两岸的一个历史问题

1989年11月21日 施行《开放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民众间接通话(报)实施办法》
允许海峡两岸经由第三地区国家电信机构转接电话、电报等
1991年5月1日 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1992年7月31日 制定公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
允许非公务员身分的台湾人民得进入大陆地区
1993年2月8日 施行《大陆地区人民进入台湾地区许可办法》
允许无法进入大陆地区的台湾人民在大陆境内三等血亲或配偶进入台湾探亲
1993年4月29日 签署《辜汪会谈共同协议》
同意加强经济交流、两岸工商人士互访等
2000年12月15日 公布《试办金门马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
允许金门马祖与大陆试行直航,即小三通.
2001年12月公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观光活动许可办法》2002年5月实施
允许大陆人民符合规定条件者,由经交通部观光局核准之旅行业者代为申请许可来台从事观光活动:
2003年1月26日至2月5日
两岸首度春节包机,但规定仅由台籍航空业者执行勤务,去程经港澳空机不落地,至上海载客后回程经港澳落地返台.
2005年1月29日至2月20日
海峡两岸业者和官员排除争议,达成首次对飞直航的春节台商客运包机.两岸各六家业者在此期间共提供48个往返两岸的直航航班,飞行地点大陆为北京、上海、广州,台湾则为台北、高雄.
2005年3月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法.台湾当局宣布暂缓推动货运包机并重新评估两岸政策.
2005年4月29日
国民党主席连战接受大陆官方邀访,率团访问南京、北京、西安、上海等四地.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谈后达成五点共识,包括促进恢复两岸谈判、促进中止敌对状态、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
2005年6月15日
中国国台办宣布,简化台湾人赴大陆签证居留手续,以及放宽台湾居民到大陆就业的多项限制.在大陆毕业的台湾学生也可直接在当地就业.
2005年8月1日
中国海关总署开放15种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
2005年8月3日
台湾行政院宣布台籍航空班机可飞越大陆领空.
2005年9月28日
台湾行政院宣布,10月3日起允许金门马祖地区试办台币和人民币兑换业务.
2006年4月14-16日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台湾政界和企业界人士,于北京参加14至15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国共经贸论坛.连战并于16日与胡锦涛二度会面.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并宣布开放赴台旅游细则,扩大农产品输入等15项对台合作措施.
2008年5月
国民党籍马英九在3月台湾领导人大选大败民进党,让国民党重新拿回失去八年的执政权.马英九5月20日上任后随即进行两岸政策松绑.
2008年6月30日
配合全面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开放台湾地区进行人民币兑换,初期以单向兑换,也就是只能买入人民币,兑换限额两万人民币.待签定货币清算协议后再讨论双向兑换.
恢复新华社及人民日报在台驻点,并开放大陆五家地方媒体来台驻点.
2008年7月4日
两岸实施周末包机,航机仅象徵性绕经香港飞航情报区,无需停靠香港.
2008年7月18日
台湾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初期以团进团出,每团最少10人,但人数规定在2009年1月放宽为5人.
2008年12月
两岸实现直接通航和常态包机,海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两岸正式进入"通商、通航、通邮"的大三通时代.
2009年4月26日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以及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的第三次"江陈会",达成"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两岸空运补充协议"以及"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其中金融合作协议架构为监管单位商谈金融监理备忘录(MOU)奠下基础.
2009年6月30日
发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等相关办法,正式实施陆资来台从事事业投资,但项目仍有限制,也开放陆资企业购置自用厂房商办、住宅.中国南方航空(600029.SS: 行情)等八家航空公司来台成立分公司.
2009年11月16日
两岸以互递(换文)签署银行、保险以及证券三项监理MOU.三项MOU签署人都是以"两岸监管机构代表"落款,避开了具有政治敏感性的正式官衔.
2010年6月24日
第五次江陈会谈预备性磋商在台北举行,宣布6月29日在中国重庆签署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此为两岸历来最重要的一纸经贸协议.ECFA早收清单中大陆对台湾开放539项,金额为138.4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则开放267项,金额28.6亿美元

阅读全文

与中国海峡两岸的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