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商货在南洋市场历史

中国商货在南洋市场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21 19:47:00

Ⅰ 商业的历史啊

中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到了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商朝人使用的货币是贝类,有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铜贝的出现,说明商代已经有了金属铸造的货币。到了西周,商业成了不可缺少的社会经济部门。当时在“工商食官”的制度下,商业由国家垄断。在商业交换中,主要的货币仍然是贝,但铜也被用作交换手段。铜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商品,同时也担负着货币的职能,后来就发展为铸造铜币。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春秋时期著名大商人有郑国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著名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有的模仿各种工具,也有的模仿贝的形状。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改变战国时期货币种类繁多,度(长短)量(容积)衡(轻重)不一的现状,决定统一货币,把原来秦国流通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这就是通称的“秦半两”。他还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特别是统一货币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封建王朝大都掌握铸币权,钱的形制也保持着类似“秦半两”的圆形方孔模式。两汉时期,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两汉政府实行“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政策,商业出现了初步的发展。当时的都城长安和洛阳,以及邯郸、会稽、宛(南阳)、成都等大城市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长安城东、西有市,后来发展为九个市,当时官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市区与住宅区严格分开,周边有围墙。市内设有出售商品的店铺、官府设有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再有经营活动。市内的物价也由官员统一管理。
与以往不同的是,两汉又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张骞通西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再经过今天的新疆进入中亚和西亚。汉武帝之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交往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中外贸易的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
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除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外,东南沿海的越州、洪州也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唐代长安城有坊、市;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各有220行。东市肆邸千余,货物山积,商贾云集。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繁荣。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安史之乱后,对外商业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越州是东南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的聚集之地。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时期商业繁荣
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两宋时期的商业繁荣是全方位的,不仅商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华。商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促进了商业的继续繁荣。(1)两宋时期商业繁荣原因
两宋商业空前繁荣。首先,北宋建立以后,消除了晚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第三,宋代市场上虽然仍然使用金属货币,但在北宋时,四川益州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后来,官府在益州设立交子务,印制和发行交子。南宋时,纸币使用的地区广、发行量也大大增加。纸币的发行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第四,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2)两宋商业繁荣表现
两宋时期商业繁荣首先表现为城市商业的繁荣。繁荣的大都会首推北宋的都城开封和南宋的都城绍兴。开封自五代开始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商业也空前繁荣。城内既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又有专业交易场所。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反映了开封城内商业的繁华景象。南宋定都临安,全盛时期临安的人口也达百万,取代开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城内店铺林立,贸易兴隆,早市、夜市昼夜相连,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商品种类增多,各种类型的集市出现。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成为重要的商品。如苏湖地区农民剩余的粮食,南方篾匠所做的竹木器都变成了商品。北宋时商品种类增多,商家注重商品的包装,还注意为自己的商品作广告。南宋时流行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苏湖地区农民剩余粮食成为重要的商品。城市中还出现了定期和不定期、专业性和节令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集市。商税收入,越来越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两宋时期,边境贸易繁荣。北宋与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对峙。两宋在与辽、西夏、金相邻的边境地区设榷场,进行双边贸易,互通有无,获利甚丰。
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政府还特别重视海外贸易。这样,海外贸易发达起来。北宋时,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有几十个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南宋时,海外贸易更加发展,外贸税收成为国库财富重要来源之一。
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从东欧、中亚,从非洲海岸,从日本、朝鲜,从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到大都。城内各种集市三十多处,居民不下十万户。国内外各种商品川流不息地汇聚于此。“百物输入之众,有如百川之不息。”据说每天仅运入城中的丝即达到千车。绍兴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元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司,严密控制对外贸易。
明清徽商与晋商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在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1)徽商
徽商即徽州的商人。徽州有经商传统,徽州人很团结,注重互相帮助,并且还崇尚节俭。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徽商积累起惊人的财富。徽商几乎“无货不居”,经营范围很广,但“首鱼盐”,对食盐的经营尤为重视。徽商的兴起就是从经营食盐开始的。明代食盐的生产由官府垄断。为了解决边疆守军粮饷不足的问题,明政府允许商人将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点交纳,然后给予他们贩卖食盐的权利。徽州距边防地点遥远,徽商起初在盐业的经营中不占优势。但到明中期以后,明政府将纳粮改为纳银,徽商纷纷投资盐业而暴富。徽商经营盐业积累起商业资本之后,又扩大经营范围,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行业,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民间俗谚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在海外诸国也留下他们的足迹,有“遍地徽商”之说。徽商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经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并且插手生产领域,支配某些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还经营典当等金融行业,获取高额利润。徽商从明初至清末兴盛了数百年,出现了拥有资产百万乃至千万以上的大富商。
(2)晋商
晋商即山西商人。他们是和徽商齐名的明清时期中国又一大商帮。他们兴起和发展的经过与徽商如出一辙。晋商的兴起也是经营盐业。晋商在明初利用地接北部边防之便,为官府运送军粮,获取贩盐权利,经营盐业致富,成为富有大盐商。他们积累起巨额商业资本之后,逐渐扩大经营范围,贩卖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到清代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金融机构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也可以为官府代理钱粮。经过长期的经营和积累,晋商的财力不断壮大,到清代时,资产达百十万者不可胜数,晋商首富亢氏的资产多达数千万两。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许多人甚至走出国门,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去做生意。

Ⅱ 洋货市场的市场历史

洋货市场坐落在天来津市源滨海新区杭州道街道抚顺道,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京津及周边的游人。滨海新区是天
津开放的前沿,是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所在地,天津港又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从而形成滨海新区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的局面,为洋货市场的形成、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支持和货物保证。
自80年代末期至今,洋货市场从最初的7000平方米扩赠到现在50000平方米,经营品种大到进口摩托车、家用电器、电子琴、照相器材、音响设备,小到服装、鞋帽、手表、打火机等30大类上千种商品的自由交易,市场贸易自由度高,购货方式灵活多样,货品价位低廉又不乏“珍、奇、特”,因此洋货市场成了覆盖“三北”、辐射全国的北方最大洋货集散地,成为天津的“沙头角”,充分体现“洋货、洋味、洋品牌”的特色。

Ⅲ 中国近代史上人们所说的南洋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当今东盟十国在内的广大区域,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

南洋是明清民时期称呼东南亚较深区域(不包括越南北部等)及其水向型附近区域:

一、是南亚的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印度海岸,而阿拉伯海西岸属西洋了。

二、是印尼东方的澳洲北部即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

三、是菲律宾群岛以东的帕劳群岛等西太平洋群岛。

东南亚与中国山水相连,自古以来便是东南沿海百姓移居海外的主要目的地。早在秦汉时期,即有海商进入东南亚的记载。唐宋时期,中国海商遍布东南亚沿海地区,人口往来频繁。15世纪初,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出现华人聚居区。

明中后期,政府多次发布禁令限制出海,但由于海外贸易的兴盛,前往东南亚的人口依然有增无减。然而,真正形成规模并影响至今的移民活动,则是近代以来称为“下南洋”的移民潮。

(3)中国商货在南洋市场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人走出国门的移民潮,长路漫漫,充满了血泪辛酸。

首先是“违法”。移居海外在很长时期内是不允许的,在朝廷看来,迁居海外无异于“弃绝王化”,不仅禁止,而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直到晚清,清政府才意识到海外华侨的经济实力与商埠的重要性,于光绪三年(1877)任命当地华侨领袖胡璇泽为新加坡首任领事。1893年,清政府才正式解除“华侨海禁”。

其次是旅途艰险。早期移民偷渡出洋,整日担心官军稽查与海盗行劫,海上风信难测,帆船时时有倾覆之险。近代出洋华工则几乎与奴隶无异,饱受“猪仔头”与“猪仔馆”的虐待,华工被封禁在船舱内,条件恶劣,死亡率极高,贩运华工的船只被称为“移动地狱”。

再就是落地后的艰难。落地移民一是要克服难以适应自然环境的问题,一是受到当地各种势力的多重压力。

殖民者急需华人参与开发,但又对华人迅速扩张的经济实力充满担忧,因而有意抑制华人权益,迫害、屠杀华人的事件多有发生,尤以印尼多次屠杀华人的事件最为惨烈。殖民势力消退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一旦政局动荡,华人往往成为发泄不满的对象。

大量华人移居东南亚,不仅缓解了中国国内的人口压力,也极大地推动了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可以说,东南亚的近现代历史是土著族群与华人共同书写的。

目前,华人作为东南亚各国本地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所在国的认可与认同,但历史与现实纠葛的阴影并未消失殆尽,华人问题的彻底解决仍需时日,这就需要华人社会自身的努力,同时,中国实力之强弱也与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中国历史上与国外通商的发展过程,它对中国当今的市场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西汉时,由于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唐专朝时,广州成为重要外贸属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中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从明清起,中国开始闭关锁国和海禁,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只有广州十三行统一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商品总量3%左右。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资本主义国家也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启示自己写吧

Ⅳ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在各历史阶段发展的主要表现

①原始末期:出现偶尔以物易物行为,产生原始商业

②商 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商人”一词由来)

③周 朝: 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④春秋战国:a.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出现许多大商人;

b.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

c.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⑤秦 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了商业发展

⑥西 汉:a.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使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b.由于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c.长安、洛阳等许多大城市发展成著名的商业中心,出现了专供贸易的“市”,官府有专职官员管理。

⑦魏晋南北朝:a.社会动荡,商业发展受一定影响。货币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交换手段

b.北方发展时起时伏

c.南方有小幅发展,有关商税成为东晋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⑧隋唐:

发展原因:政治统一、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开明政策

发展表现: a. 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定点-市坊分隔;定时-市白天定时开放;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频繁b.农村集市有了进一步发展,有些发展成市镇c.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唐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外贸。d.出现了“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

⑨宋 元:宋:a. 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b. 打破日中为市限制,夜市兴盛c. 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d. 品种速增,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城市中出现不同类型的集市e. 商税越来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f. 重视边境贸易(榷场)和海外贸易。

元:a. 漕运、海运发达,遍设驿站b. 大都是政治、文化、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⑩明 清:a. 城镇经济空前繁荣,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b. 广泛使用贵金属白银,便利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集聚c. 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

Ⅵ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发展历史

简照南,1870年生,广东南海人,17岁时随叔父简铭石去香港经商,后在日本神户自设东盛泰商号。简玉阶是简照南的弟弟,比哥哥小5岁,1893年随兄去日本学习经商,经过几年艰苦创业,事业有所发展。
20世纪初,面对洋货对中国市场的冲击,简氏兄弟萌发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1905年兄弟二人筹集资金,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香港创办了广东南洋烟草公司,但3年后即亏本歇业。在困难面前,兄弟二人并没有退缩。在简铭石的全力支持下,公司在拍卖整理后,于1909年改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继续营业。兄弟二人分任总、副经理。改组后的南洋烟草公司,简家居绝大多数股份,其中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占47%,另一兄弟简孔昭占47%。 辛亥革命后,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兄弟二人抓住时机,致力于推广中国货,新产品畅销华南及南洋各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公司业务得到迅速发展。1916年在上海设立分厂,每年盈利均高达百万元。1918年改上海厂为总厂,香港厂为分厂,工人万余名。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也曾在本公司做过钳工。
1919年8月,为对付英美烟草公司的压迫,简氏兄弟登报招股,将公司再次扩大改组,于上海、香港两地共设5厂,同时开办锡纸厂,并在烟叶产地设收购处、焙叶场。简照南任公司总经理,简氏家庭仍占股份的60%以上。在随后的几年里,公司年年盈利。 1923年兄病逝后,简玉阶继任总经理。1925年公司再度扩大,在浦东、汉口设新分厂。从1927年开始,由于中外卷烟业竞争加剧,民族资本得不到保护,再加上内部管理不善,家族矛盾凸显,公司连年亏损。到抗战前,企业已濒于奄奄一息的境地。
1937年宋子文集团借机控制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并取得公司半数股权。简玉阶任董事和设计委员,实 际处于闲职地位。之后的12年,公司一直为官僚集团把持和控制。
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上海的总厂被日军炮火所毁,公司的业务中心也就转移到香港和重庆,汉口的分厂也迁往重庆。 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对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上海厂、重庆厂、汉口厂、广州厂相继实行了军事监管,没收官僚资本,成立了临时管理委员会,1951年2月召开了第一次董建联席会议,通过公私合营协议,企业改名为公私合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玉阶先生出任副董事长,简照南之子简日林被聘任为总经理。到1957年,公司盈利增长了十倍以上。上海、汉口、广州、重庆四厂先后改为独立核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家计划。
1960年,“南洋”董事会决定,委托中国银行驻港总稽核室代管其香港厂。与此同时,“南洋”设在各地的烟厂和办事处都分别划归当地政府管理。至此,“南洋”设在上海的总公司变成空壳公司,其留下的香港厂一脉则继续发展。196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在北京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扶持振兴老牌民族企业“南洋”的发展,并责成国家有关部门在优质烟叶的供应上给予鼎力支持。
1965年6月,“南洋”完成由香港的鹅颈桥旧厂迁往九龙新蒲岗六合街6号的迁址工作。搬入新厂区后,“南洋”添置和更新了设备。自此,“南洋”的业务发展也开始进入正常轨道,其本港销售逐年增加,出口市场也稳步扩大。 1980年,“南洋”在产权关系上正式归属上海市政府。1981年,上海市政府在香港注册设立了全资窗口公司“上海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南洋”即成为“上实”旗下的成员企业。
从“上实”接掌“南洋”起,“南洋”走上坚持突出主业、不断拓展海外市场的发展新路,并逐步实现生产与管理的现代化。
在新的发展阶段,“南洋”得到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厚爱。历届市政府领导人勉励公司再接再厉,不断创新,把民族企业的好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 1996年,“南洋”经过重组,其资产进入“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上实控股”)。是年5月30日,“上实控股”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此举标志着“南洋”跃上生产经营与资产经营相结合的发展新台阶。
1997年香港回归后,就在亚洲金融危机最险恶的时刻,“南洋”在上海实业集团及“上实控股”的全力支持下,不仅不“内撤”,反而更加坚定扎根香江和支持香港经济繁荣稳定的决心,并当即投下8.8亿港元的巨资对厂房进行搬迁扩建,使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全面更新升级,大大提升了“南洋”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
如今,“南洋”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核心技术、生产与管理全面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并且在海内外赢得了广泛而持久的品牌信誉。

Ⅶ 谁知道南洋华人现状和历史

1、历史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据《史记》、《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公元1世纪左右,中国就与缅甸、越南等国互有来往。唐代时,移民人数开始增多,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唐人”。不过,中国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宽。
2、几次大规模迁徙:
——西汉末年,一批汉儒学者、军政官员数千人逃往越南;
——南北朝时,五胡乱华,中原人士纷纷移居印度支那;
——唐朝后期,黄巢袭击广州时,广东人争相逃往东南亚;
——元灭南宋时,大批遗臣遗民也落难到此。
——明末清初,大量的难民、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1659年,跟随永历帝流亡缅甸的官兵眷属,有的逃亡暹罗 (今泰国 ),有的被安置在缅甸边远地方,今天缅甸北部的桂家与敏家都是这些官兵的后裔。
3、原因
—— 一般来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随着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
——中国人下南洋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据193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对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 69.95%。那个时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也有在家乡故土呆不下去的人。
——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马来西亚联邦最大的一个州——沙捞越州,在白色拉者(意即国王 )二世执政时期,就颁布过一个特别通告:给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种植,政府提供临时住屋安置移民;免费供给大米和食盐一年;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建立警察局保护华人安全,华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捞越等。这样的政策对于中国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或携妻带子,或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南洋。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生活。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4、现状
如今,中国人的脚步已经遍及全世界。而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是几百年前那些在南洋披荆斩棘的开拓者的后代。据不完全统计,印尼两亿人口中,约一千万是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六百万。泰国六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二千万,占了将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万人,华人多达90%,是海外华人占所在国人口总数比例最高的一个国家。
大量的华人涌入东南亚后,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许多华人在侨居国从事商业活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收购当地土特产,销售该国货物,从而形成一个沟通中国与海外贸易的商业网络。这些人也多为当地政府所倚重,暹罗王室就曾表示,“如果没有华侨,宫廷什么买卖也做不成”。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华人从事手工业,烤面包师、裁缝、鞋匠、金匠、银匠、雕刻师、锁匠、画家、泥水匠、织工,几乎无所不包。从事农业、园艺和渔业的华侨人数也很多,他们同样在当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东南亚经济发展过程中,工矿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印尼加里曼丹,华人是当地金矿的唯一经营者。矿工人数最多时曾超过9万,每年生产的金矿砂一般都在百万盎司(1盎司等于 28.35克)以上。19世纪以前,马来西亚的锡矿也几乎全部是由华侨开发。现在当地许多被称作“锡湖”的大型锡矿区,都是华侨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正是由于华侨的辛勤开采,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世界锡总产量的一大半。
“下南洋”的中国人,就这样成了当地经济开发的主力军。他们的勤奋与努力,改变了所在国经济落后的状况。就连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也承认,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努力之结果,世界用锡之半额,皆由半岛供给。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马来政府及其人民,对于如此勤奋耐劳守法之华侨之谢意,非言语所可表达。”
华人在改变所在国的经济状况的同时,很多人也彻底改变了自己与家族的命运。东南亚华人,先后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豪、千万富豪。
与此同时,东南亚华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的丈夫是华裔,泰国前总理他信是华人。在泰国议会,三分之二的议员也是华裔。在马来西亚,华人从政并取得成功,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Ⅷ 大批中国人到达南洋,是在什么时期 历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来末年,源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

大规模迁徙:
1.西汉末年,一批汉儒学者、军政官员数千人逃往越南;
2.南北朝时,五胡乱华,中原人士纷纷移居印度支那;
3.唐朝后期,黄巢袭击广州时,广东人争相逃往东南亚;
4.元灭南宋时,大批遗臣遗民也落难到此。
5.明末清初,大量的难民、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1659年,跟随永历帝流亡缅甸的官兵眷属,有的逃亡暹罗 (今泰国 ),有的被安置在缅甸边远地方,今天缅甸北部的桂家与敏家都是这些官兵的后裔。
6、清末民国时期。

Ⅸ 南洋商报的发展历史

1923年9月6日创刊于新加坡。天后,英殖民地政府以“涉及党派政治”为理由,下令停刊。翌年2月1日获准重新出版。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南洋商报停刊3年7个月;1945年9月8日复刊。
1948年5月,《南洋商报丛书》面世,开中国大陆以外华文报出丛书的先河。至1963年9月,共出版150多种丛书。
1950年10月16日出版《南方晚报》,1963年6月1日改称《南洋晚报》,同年12月25日停刊。
1958年7月23日成立南洋报业控股有限公司。
1969年为适应政治情况的改变,分别出版马来西亚版和新加坡版的南洋商报。
1972年10月15日,首开先河采用简体字。
1975年马新南洋商报正式分家,改组后的马来西亚南洋商报经由马来西亚公民所控制,而成为本地化的报章。
1979年6月30日,《南洋商报》编排方式大改革,将传统华文报的直排改为横排,与中国的报业形式相似体。
1983年3月16日,新加坡《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合并成为《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新加坡中文报业从此成为一言堂。
1989年4月17日上市,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家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挂牌的华文报。
1993年1月,南洋报社收购中国报和生活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有6份报刊。《南洋商报》称读者人数1百50万人,占马来西亚华文报刊读者总人数的60%,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华文出版集团。
1996年11月,《南洋商报》进入互联网领域,在网络上开办网站。
1997年10月4日推出新网址,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家在网上提供现时新闻(Real Time News)的报纸。
2000年6月,成立南洋线上有限公司。
2001年5月28日, 华仁(HUAREN)管理私人有限公司――华仁控股,从丰隆集团手中收购南洋报业控股,献议以72.35%股权收购南洋商报,交易成交价为现金2亿3千12万4千961零吉,或每股5.50零吉。华仁成功控制马来西亚两大中文报――《南洋商报》、中国报,标志着在马来西亚原本相对独立的中文报章, 开始被执政政党介入。星洲日报、光明日报另两大报的拥有人更从华仁控股手中购得部分股权,之后的高层调动更显示星洲报业集团开始干预南洋、中国两报的业务,马来西亚四大家中文报从此被单一商业集团垄断。
2006年10月6日,拥有83年历史的《南洋商报》宣布改版,以新面貌面对读者和市场。改版后的《南洋商报》以电脑字取代原本由著名书法家,南洋大学秘书长潘受书写的报头。许多《南洋商报》老读者无可奈何接受了这场改变,但是,新的报头也抹除了人们的历史记忆。2006年10月17日,星洲媒体执行主席丹斯里张晓卿买下南洋报业20.02股权,直接或间接控制44.76股权,崛起成为南洋报业最大股东。事后遭到部分人反对,认为马来西亚华文报业遭到张晓卿垄断(旗下大马报业包括《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光明日报》与《中国报》)。
《东方日报》东主启德行集团董事长刘瑞源在11月6日向张晓卿献意收购南洋报业股权,并承诺将把有关的股权分割给华社。这项新闻却得到《南洋商报》高层职员不断的炮轰。《南洋商报》副总编辑何财福在“互动部落格”质疑刘瑞源的收购诚意、《南洋商报》助理新闻编辑邓丽华今日也在“互动部落格”指责刘瑞源献购南洋是一场荒谬、没有诚意的闹剧,并且怀疑有关献购目的是为了“带入个人仇恨、摧毁南洋”。

Ⅹ 批发市场的发展史

以服装为例:
根据中国服装批发市场在流通业中的发展特点将中国服装批发市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中叶,萌芽期。

这一阶段,商品短缺,流通渠道单一,消费者购买服装基本上是到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购买,还有一些摊档式的小商品市场及农贸市场。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于是需要出现可进行大批量交易的服装市场。这时,服装批发市场开始萌芽,并呈现地摊式服装批发市场的初级形态。此时,人们只求价格便宜,还没有意识到所谓的消费理念、市场策略、经营模式。当时的服装批发市场初级形态正好迎合了绝大多数人的根本要求,可以说,这一阶段,服装批发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席卷大半个中国,小商品批发、服装服饰批发之风盛行于世,但是尚未形成规模性的批发商圈。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升级期。

这一阶段,商品种类开始丰富,服装批发市场开始第一阶段的升级,并发挥主导性作用。表现为由路边的摊档式转为进入大棚经营,将服装小个体经营集中起来,由政府统一规划引导。也就是说,全国的批发市场主要是政府部门(工商、物资、地方政府等)作为投资主体。在沿海地区(例如深圳),则开始出现个体投资商成为兴建批发市场的新投资主体。

消费者对商品品质、成色的要求更为严格,这也促成了物美价廉的时代的到来。

到90年代,开始渐趋规模化,出现了以广州白马、东莞虎门富民、武汉汉正街、沈阳五爱、江苏常熟招商城等为代表的服装批发市场,他们在中国的服装业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四通八达的庞大网络覆盖能力拉动了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国内很多大服装批发市场正在走下坡路。
以此同时,部分代理商开始进入批发市场。

第三阶段,迈入21世纪,蜕变期。

这一阶段,商品多样化,并强调个性化,商品生命周期缩短。

随着品牌意识的觉醒,一些走批发路线的服装批发市场为寻求长远发展,都在努力淡出批发市场,以图实现由批发向品牌经营转型,但转型之路总是充满了艰辛和痛苦。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转型就意味着要对原有渠道进行调整。调整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引导原有批发客户、经销商转变观念和经营方式来做品牌。另外一种就是撤换愿有客户,重新组建渠道。无论是何种方式,总有太多的历史问题需要解决,要收回铺出去的货款,要规范价格体系,要回收一些积压在经销商手中的过时产品,要承担违反合约的责任等等。

同时,部分批发市场开始升级改造,建筑档次越来越高,内容、功能、服务完善、丰富。个性化消费的萌芽也导致批发市场产品生命周期更短,产品开发与更新能力要求更高,体现出显著的大众时尚文化。以广州沙东有利国际服装批发城为代表。

另外,文化经营在这一阶段兴起。众多服装市场开始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等众多因素,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脉动之源。文化底蕴的兴起,为国内批发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推动了整个业态链的更大发展,成了服装批发市场的一把利刃。现代市场的竞争是综合的、立体的,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服装产业,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对产业的发展制定一套科学的策略规划,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趋势,根据各区域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根据各企业的各品牌的物质资本和经营策略,设计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节奏和发展目标。与此同时,文化底蕴还带动了存在于市场中的商户们品牌化经营的发展。这些都让服装批发市场真正意义上摆脱了低级销售模式的形态。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环境中,将国际流行的时尚文化融合到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中,缔造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文化,这才能使国内的服装批发市场这个特殊的产业结构链,得到更大、更远的发展空间。

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使服装批发市场走向正规化、完善化、集约化、成熟化,更使这种业态走上良性发展分轨迹,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恶性竞争

阅读全文

与中国商货在南洋市场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