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上几次大的经济危机有哪些
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其实,次贷危机早在2006年就已显现苗头,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房价的持续下降。利息上升使得原先信用不好的用户还款压力增大,违约数量急剧上升,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也受到波及,被迫关闭。股市随之动荡,影响到全球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接着也不能幸免。目前,这场危机何时终结,还很难断言。
1997年
亚洲金融风暴
这场风暴从泰国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和国家外汇政策的不当,泰铢在7月2日宣布放弃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的当天,泰铢与美元兑换的汇率就大幅下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随即,风暴席卷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相应国家的货币纷纷跌入贬值通道,导致经济进入萧条,部分国家的经济在1998年甚至呈现负增长。
1973年
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又一次爆发,阿拉伯国家为打击以色列及其西方支持者,决定利用石油武器给西方国家一个教训。10月17日,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年底,石油价格从每桶3.01美元提升到每桶11.651美元。石油提价大大增加了许多国家的收入赤字,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均明显放缓。
1929年
大崩溃
这场持续到1933年的经济大衰退是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大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是木材价格,然后是小麦的过量生产,迫使美国压低基本谷物价格。同时,狂热的美国股市如脱缰的野马一路暴涨。但10月24日,纽约证劵市场突然崩盘。10月29日,美国股市又一次出现大幅崩盘,成千上万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大萧条还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影响,国际贸易急剧衰退,失业人数激增。
1907年
股市恐慌
1907年,纽约的多数银行贷款都被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一种极度投机状态。3月13日,由于市场传言,股市突然暴跌。银行纷纷收回贷款,加剧股市的下行行情,民众纷纷挤兑,市场濒于崩溃。在此危机关头,银行家摩根组建一支由财团和政府官员组成的救援团,投入资金救市。但这场由股市恐慌导致的市场衰退直到4年后才走出阴霾。
1837年
银行恐慌
1836年,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将联邦基金从第二银行转移至州银行,银行管理体系由此开始走下坡路。《自由银行法》的诞生又使得各州银行的申办手续大幅简化,但随之产生的欺诈行为也屡见不鲜。1837年,马丁-范布伦担任总统后的几个月内,因失去信用而倒闭的银行与日俱增,局面终于变得失控,美国也由此进入衰退期。
1720年
南海泡沫
为进行海外贸易,南海公司于1711年成立。1720年,英国国会同意南海公司发行股票来缓解国债压力,此举导致股票价格大涨。从1720年1月的每股128.5英镑疯狂涨至同年8月的1000多英镑。市场推波助澜,一些公司趁机效仿发行股票牟利。英国国会于是通过《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以严控市场。9月,股市开始下跌。至年底,南海股票泡沫破裂,许多投机客血本无归。
Ⅱ 经济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历史上有哪几次比较大的经济危机,各有什么特点
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其实,次贷危机早在2006年就已显现苗头,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房价的持续下降。利息上升使得原先信用不好的用户还款压力增大,违约数量急剧上升,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也受到波及,被迫关闭。股市随之动荡,影响到全球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接着也不能幸免。目前,这场危机何时终结,还很难断言。
1997年 亚洲金融风暴
这场风暴从泰国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和国家外汇政策的不当,泰铢在7月2日宣布放弃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的当天,泰铢与美元兑换的汇率就大幅下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随即,风暴席卷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相应国家的货币纷纷跌入贬值通道,导致经济进入萧条,部分国家的经济在1998年甚至呈现负增长。
1973年 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又一次爆发,阿拉伯国家为打击以色列及其西方支持者,决定利用石油武器给西方国家一个教训。10月17日,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年底,石油价格从每桶3.01美元提升到每桶11.651美元。石油提价大大增加了许多国家的收入赤字,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均明显放缓。
1929年 大崩溃
这场持续到1933年的经济大衰退是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大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是木材价格,然后是小麦的过量生产,迫使美国压低基本谷物价格。同时,狂热的美国股市如脱缰的野马一路暴涨。但10月24日,纽约证劵市场突然崩盘。10月29日,美国股市又一次出现大幅崩盘,成千上万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大萧条还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影响,国际贸易急剧衰退,失业人数激增。
1907年 股市恐慌
1907年,纽约的多数银行贷款都被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一种极度投机状态。3月13日,由于市场传言,股市突然暴跌。银行纷纷收回贷款,加剧股市的下行行情,民众纷纷挤兑,市场濒于崩溃。在此危机关头,银行家摩根组建一支由财团和政府官员组成的救援团,投入资金救市。但这场由股市恐慌导致的市场衰退直到4年后才走出阴霾。
1837年 银行恐慌
1836年,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将联邦基金从第二银行转移至州银行,银行管理体系由此开始走下坡路。《自由银行法》的诞生又使得各州银行的申办手续大幅简化,但随之产生的欺诈行为也屡见不鲜。1837年,马丁-范布伦担任总统后的几个月内,因失去信用而倒闭的银行与日俱增,局面终于变得失控,美国也由此进入衰退期。
1720年 南海泡沫
为进行海外贸易,南海公司于1711年成立。1720年,英国国会同意南海公司发行股票来缓解国债压力,此举导致股票价格大涨。从1720年1月的每股128.5英镑疯狂涨至同年8月的1000多英镑。市场推波助澜,一些公司趁机效仿发行股票牟利。英国国会于是通过《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以严控市场。9月,股市开始下跌。至年底,南海股票泡沫破裂,许多投机客血本无归。
Ⅲ 历史两次经济大萧条开始时间
1929全球经济大萧条,很多人破产或者饿死。过半数的资本商将牛奶倾倒入海,这版就是资本主义走到尽头时出现权的倒退现象,也是他丑恶的一面。
1987美国大崩盘 ,那个时候的纽约市,连开电梯的服务人员都是硕士毕业生。
也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另一个丑恶面,当他的社会经济走到尽头时会出现一些例如资源浪费,人才浪费,通货膨胀等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
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 这场灾难起源于股市,席卷了整个亚洲。过半数的亚洲位列前线的富豪身家陡然缩水,更有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不胜枚举。东京股市崩盘的那一天,短短20分钟内,跳楼自杀的有47人。(具体数据已经无从考证,但确有其事)
2008~如今一场席卷全球的由银行次贷危机爆发的金融危机,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样蔓延至世界的每一角落!至于更深的危害,还在延续。有经济学家评论,目前才是这场经济危机真正开始的时候,在未来的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我们要和这场风暴做好持久战!
Ⅳ 历史上金融危机发生几次
9次。
历史上金融危机有:
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
(4)中国历史上几次经济萧条扩展阅读:
引起金融危机的因素: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世界经济历史上最著名的九次金融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融危机 (金融学术语)
Ⅳ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出现过几次都持续了多长时间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次危机开始之间的这个期间,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或称经济周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每一个周期都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不同的阶段。战后的周期虽然发生了某些形态变化,但四个阶段的交替仍然是周期的基础。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周期性的原因,一个是周期长短的原因。
关于周期长短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没有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主要是由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决定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必然会引起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从而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反过来又会增加就业,提高劳动群众的购买能力,扩大消费资料市场,从而促进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固定资本的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走出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同时,它又会引起新的一轮生产过剩,为下一次经济危机提供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把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合起来看,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固定资本,平均大约10年左右就需要实行更新,固定资本的这个平均的生命周期,是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创造了物质基础。
不但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没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在资本主义的早期,其经济危机也是不规则的。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还不够发达,固定资本的再生产还没有能够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当时的英国频繁出现过1788年、 1793年、1797年、1803年、1810年、1815年和1819年的经济危机,但它们的出现和交替是没有规则的,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危机还是一种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只有当大机器工业发展到对整个社会生产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程度时,地方性的、局部性的危机才逐渐转变为波及一切主要工业部门、震撼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1825年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危机,就是最早一次这样的危机。
固定资本的更新固然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对危机间隔时间的长短有重大影响,但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了。上述论断,对于1825年以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及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是有效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决定周期长短的因素,除了固定资本的更新以外,还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延缓或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是错综复杂的,在当代,不能只用固定资本更新这样一个因素去解释经济周期的长短。
自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期间就要发生一次。除了上面谈到的19世纪发生的几次危机以外,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 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
美国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
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
联邦德国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
法国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
英国7次(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
(2008年爆发的目前仍处于金融危机阶段)
Ⅵ 中国经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衰退
你的问题有些模糊,我也知道的不多。
大清王朝可以算作是经济巨无霸,GDP超过世界一半,可是洋枪洋炮一来,白银哗哗的往外流,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我们从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变到了一穷二白世界倒数第一的境地。
几十年前,房子虽然不大,人人都不考虑“房产”;工资虽然不高,大家也基本不考虑养老;夫妻基本恩爱,“情人、小三、大龄”这些事基本是奇迹;
今天,且不论低收入人群有多少,看看周围的打工者、上班族,钱够花的人要:不抽烟、不饮酒、不泡妞以及其他不良嗜好,基本就是要做一个与同龄人脱节的孤独的老实人。
言归正传。
衡量经济的标准是什么呢,是钱多钱少吗?我以为不然,应该是以拥有的物质财富来衡量,几十年来,我们出口了大量的资源换来的是什么:不断贬值的美元,这是主要的收入,还有物质方面,是人家在我们的资源的基础上加上人家脑力劳动价值的交换产品,由于洋人一贯在国人面前的高贵地位,这些“虚”的非物质的价值占有的比例更大,也就是我们比起其他很多被剥削的国家更吃亏,这一点只要看看国外品牌在国内的地位就知道了。如此的交换持续了几十年,用我们的金子换来了铁的物质丰富,你说我们的经济是不是在衰退?
你应该看看我们这么样的状况还能持续多少年!
Ⅶ 历史上经历了哪几次经济危机
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
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市场经济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基本矛盾虽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严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时尖锐,有时缓和,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的状态。
经济危机是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又反过来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暂时强制地缓解这一矛盾。但危机并不能消除矛盾,一次危机过去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步重新激化起来,使另一次危机成为不可避免。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
Ⅷ 历史上有几次经济危机
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其实,次贷危机早在2006年就已显现苗头,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房价的持续下降。利息上升使得原先信用不好的用户还款压力增大,违约数量急剧上升,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也受到波及,被迫关闭。股市随之动荡,影响到全球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接着也不能幸免。目前,这场危机何时终结,还很难断言。
1997年
亚洲金融风暴
这场风暴从泰国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和国家外汇政策的不当,泰铢在7月2日宣布放弃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的当天,泰铢与美元兑换的汇率就大幅下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随即,风暴席卷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相应国家的货币纷纷跌入贬值通道,导致经济进入萧条,部分国家的经济在1998年甚至呈现负增长。
1973年
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又一次爆发,阿拉伯国家为打击以色列及其西方支持者,决定利用石油武器给西方国家一个教训。10月17日,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年底,石油价格从每桶3.01美元提升到每桶11.651美元。石油提价大大增加了许多国家的收入赤字,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均明显放缓。
1929年
大崩溃
这场持续到1933年的经济大衰退是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大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是木材价格,然后是小麦的过量生产,迫使美国压低基本谷物价格。同时,狂热的美国股市如脱缰的野马一路暴涨。但10月24日,纽约证劵市场突然崩盘。10月29日,美国股市又一次出现大幅崩盘,成千上万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大萧条还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影响,国际贸易急剧衰退,失业人数激增。
1907年
股市恐慌
1907年,纽约的多数银行贷款都被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一种极度投机状态。3月13日,由于市场传言,股市突然暴跌。银行纷纷收回贷款,加剧股市的下行行情,民众纷纷挤兑,市场濒于崩溃。在此危机关头,银行家摩根组建一支由财团和政府官员组成的救援团,投入资金救市。但这场由股市恐慌导致的市场衰退直到4年后才走出阴霾。
1837年
银行恐慌
1836年,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将联邦基金从第二银行转移至州银行,银行管理体系由此开始走下坡路。《自由银行法》的诞生又使得各州银行的申办手续大幅简化,但随之产生的欺诈行为也屡见不鲜。1837年,马丁-范布伦担任总统后的几个月内,因失去信用而倒闭的银行与日俱增,局面终于变得失控,美国也由此进入衰退期。
1720年
南海泡沫
为进行海外贸易,南海公司于1711年成立。1720年,英国国会同意南海公司发行股票来缓解国债压力,此举导致股票价格大涨。从1720年1月的每股128.5英镑疯狂涨至同年8月的1000多英镑。市场推波助澜,一些公司趁机效仿发行股票牟利。英国国会于是通过《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以严控市场。9月,股市开始下跌。至年底,南海股票泡沫破裂,许多投机客血本无归。
Ⅸ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经济危机
以下是几种解释
1949~1957 过渡时期 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1962 大跃进时期 任务是实现15年之内赶上英美。
1963~1965 调整时期 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6~1976 文革时期 全面内乱
1976~2000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实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49-1957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4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共产党从国民党手中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国民经济正待恢复。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明显发展,到1954年底国民经济根本好转。1953-1957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也是在探索中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都明显的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58-1962年是在探索中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从中共八大开始,中共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有成功,也有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失误。直到中共七千人大会上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才初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中的错误。
1963-1965年是曲折中的三年,也是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三年。这一时期,左倾错误在党内泛滥,加着苏联的背信弃义,自然灾害严重,我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1966-1976年是文革十年。这一时期阶级斗争严重,党内的左倾错误泛滥,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国民经济也有所发展。
1976-2000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蓬勃发展。
其实,在史学界还有一种分法:1949-1954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1953-1956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7-1966是探索中前进的时期;1966-1976是文革十年;1976-今天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
来自搜搜问问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