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2太古远古上古中古

中国历史2太古远古上古中古

发布时间:2021-02-21 10:48:46

① “远古,上古,太古……古”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太古,远古,上古,中古,近古。

② 历史当中上古,中古,下古怎么划分

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专》(白寿彝属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
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
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暂时,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了。

③ 冥古、太古、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分别指什么时期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小说、文章,甚至影视剧中,看到诸如上古、远古、太古、中古,甚至冥古之类的词汇。那它们到底代表什么意义呢?

多数时候,对于我们而言,这些词汇可能也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时空概念罢了。

这里,我们就来尝试梳理一下诸如上古、远古、太古等等,到底代表了什么。

如果我们纵向看地球,放眼看宇宙的话,人类的发展史,以及人类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也不过仅仅是一个瞬间,以及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成就而已。

如果我们再转换一个思路,对于宇宙及地球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我们人类,以及每个人所经历一生的磨难,简直就是不值一提么。

④ 请问远古,上古,太古,那个远

从远及近排序为远古,太古,上古

中国远古史的奠基就是盘古开天地,伏羲氏以前属于专远古,属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

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

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表明在距今五千年前中华大地已出现了国家形式,与传说中所描述的天下万国、天下万邦的情景相吻合,该时期称为上古时代。

(4)中国历史2太古远古上古中古扩展阅读

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帝王有:炎帝、黄帝、少昊(玄嚣)、颛顼、帝喾、帝挚、尧、舜。

目前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

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

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

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

⑤ 中国历史上的上古,中古,近古是怎么分的

目前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暂时,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了。
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1989年白寿彝总主编的
《中国通史》出版,避开了古史分期问题,代之以时间意义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 白寿彝在题记中说:“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这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制时代。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形态。我们用‘上古时代’的提法,可能更妥当些。换言之,可以简单归纳为:远古时代:五帝 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⑥ 太古远古和上古年代多少,能划分一下大概范围吗

中国把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太古时代、远古时代、上古时代、中古时代、下古时代、近代。
太古时代为猿猴时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猿猴,是完完全全的原始野蛮时代,饮毛茹血,靠吃野食为生。
远古时代,是由于猿猴在寻食过程中,吃食了一些雷火烧熟的食物,开始进化成猿人,可直立行走,在经过遂人取火成功后,由生食转变为熟食,猿人身体智商进一步发展,懂得猎狩和使用石器作为工具来获取食物,称为旧石器时代。
上古时代,随猿人大量使用石器,智商得到快速发展,除会猎狩,还懂得将猎狩回来的活畜圈养,掌握简单的耕种。熟食加劳动,有过剩食物,不再野蛮的驱逐和遗弃老弱病残的族群成员,对伤病者开始实施用嚼烂的植物糊粘,人类的文明迈出了跨越的一大步。所以,从野蛮到文明的标志,就是使用了药物医治伤病的族群成员,代表人物有伏羲氏(黄帝)、神农氏(炎帝) ,因此,中华民族就视黄炎二帝为先祖。黄帝为华族人氏,炎帝为夏族人氏 ,汉文明就是从华夏文明开始,这一时期称为新石器时代。
中古时代,黄炎尧舜禹,到大禹治水时期,大禹受到万民推崇,为了便于管理各个族群,建立了一个机构,禹成为万民之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诞生。禹出身于夏族,故称为夏王朝,那是人口多集中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带。先祖先宗们认为中原地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阳光充足,土地肥沃,便于耕种和运输,得中原者而得天下,故称为中原之国,文明源于华族和夏族 ,故称为华夏文明,于是国名就成了:中原之国华夏文明夏王朝。禹之后,其子启继位,启认为天下因其父禹治理而获得,取消了禅让制度,改为世袭制,奴隶社会制度开始。经历商、周、春秋列国、战国时代,秦始皇一统江山,采用中央集权制度,封土建邦,皇权至上,帝王独尊。便把中原之国,改为中央之国,国号为秦,国名为:中央之国华夏文明大秦帝国。至此,奴隶制度消亡,封建制度开始。标志为:统一文字、统一计量,取消殉葬,秦皇陵的兵马佣就是取消活人殉葬的标志证据。
下古时代:自秦、汉、三国、晋、隋、唐、宋、元朝代,传自明朝,随着农业种植的扩大,手工业技术发展,人口大迁移,开疆扩土,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文字和语言急需解决,便开始使用繁体字,取消文言文,使用白话文,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推广迅速,在引进土豆后,粮食得到保障,饥荒现象初步解决,人口骤增,首次超过一亿。至清朝灭亡,古成为历史,篇幅有限,省略划分原因。

⑦ 上古、中古、太古、远古各是什么时候发生过什么著名事件

上古: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帝王有: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尧和舜。
中古:中古时代」这个名辞在西方文明史上意指约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间一千年来的欧洲历史。中古时代的开始,标示着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咸信古典时期的古代历史在此告一段落;而中古时代的结束,则指示出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的重生)的开始。有几件大事情可作为中古时代结束的记号,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的沦陷、1456年首次使用印刷机、欧洲人在1492年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在1517年带领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以及艺术在意大利的繁盛等。而中古时代就在古代与现代历史之间的中间时段落幕。

不过,中古时代的这个观念,不适合套用描述亚洲和中东的重大历史时期。中国是从史前时代逐渐发展而来,直到西方现代史来临前,并未出现类似欧洲的大分裂时期。虽然中国是曾历经过诸多王朝的统治和外族的入侵,但在文化发展上基本上是平稳的。日本的文化进程也是平稳而孤立。中东的历史就比较就接近欧洲的中古时代,因为这两个地区毗邻而居,彼此分享很多互相交流的成果。
太古:
远古:(约据今300万年—公元前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对天、地的出现及人类的产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中国,有关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一类的传说流传久远。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地质学的发展,揭示了地球形成的奥秘,也揭示了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目前,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 300余万年,因而非洲被认为是人类的起源地。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距今也有200万年。此外,还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化石,如年代稍晚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等,数量很多、分布地域也很广。因此,中国的考古学家提出:东亚地区也是人类起源地。

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它是古猿演变而来的。最近几十年间的考古发现和古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证明,古猿与早期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使「从猿到人」的学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据。

人类的出现与劳动有关。人类最初制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考古学家为与后来出现的磨制石器相区别,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后者(即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为了研究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与进步,考古学家还将它们分为早中晚三期。旧石器时代所分的早中晚三期,与古人类学家依据古人类的体质特徵所分的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这三个阶段大体是一致的。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类简单、一器多用为其特点;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趋于小型化和多样化,器类增多,还发明了弓箭、投矛器等复合工具和钻孔技术,出现了少量磨制石器。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果实和渔猎为生。他们不会建造房舍,多在山洞中栖身,过着群居的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已学会用火。先是采野火,后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如打击火石取火、钻木取火等等。火的使用对人类的进化有很大的意义。它可用于照明、驱除野兽、驱赶寒冷,还改变了人们生食的习惯。由于熟食能缩短消化过程,使更多的养料被人体吸收,并使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有所改变,促使人的体力增加、脑髓发达。如30万年前的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为 1059毫升,一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的脑容量为1200—1500毫升,已达到现代人的脑容量变化范围,身高也与现代华北人的身高接近。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遍布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说明古今人类在这块大地上的活动范围,已相当宽广。

距今一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进入全新世以后,地球的气温逐渐变暖,人类渐渐走出山区,移向平原地区活动。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人们选择了邻近水源的地点聚族而居,建造房屋,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原始农业,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普及,使各种石质工具的制作趋于规范、定型,更适合各种不同的用途。考古学家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发现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与当代中国的人口布局十分相似,相对集中于河网密布的东半部。人们的食物结构也是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粟稷。在距今9000年前,就已经出现栽培稻,说明水稻的发源地在中国而不是印度。8000年前的先民已经雕琢出玉器,发明了纺织技术,在音乐方面出现了七声音阶,可以吹奏旋律,还出现了刻划符号。7000年前的遗址中出土的独木舟和木桨,说明已经有了水上交通工具,牛已被驯养。 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居民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彩陶文化,还出现了用夯筑技术建造的小城堡。5000年前已养殖桑蚕,并用蚕丝织出了丝织品,还掌握了人工冶铜的技术,铸造出青铜刀一类小工具。4000年前出现了文字,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有一批古代城市在地平面上崛起。古文献中记载的神农氏种植五谷,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蚕丝,他的大臣发明文字、舟车以及黄帝战蚩尤等,因这些发现而说明这些传说并非虚妄,它们包含了不少历史的影子。这些发现还说明,中华文明确实是源远流长。

古代居民聚族而居,所以在今天发掘的遗址中可以看到居住时形成的聚落,在墓地中看到排列有序的墓群。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繁衍生息,人口不断增长。当增至一定数量时,就像细胞分裂那样又分离出新的氏族。它们之间以血缘为纽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部落。在原始社会后期,中华大地上有许多氏族、部落和部族。古史学家将它们分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族和炎帝族为主体。它们最初居住在今天的陕西,后来分别向东发展,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它们与西进的东夷集团、北上的苗蛮集团发生过多次战争。传说在涿鹿之战中,黄帝和炎帝打败了以蚩尤为首领的东夷集团,使华夏集团的势力扩大到今天的山东境内。为了争夺联盟的首领,黄帝和炎帝在阪泉大战,炎帝战败。地处北域的黄帝乘势南下,使炎黄二族的势力达到长江和汉水流域,华夏集团的势力得到空前的扩展。以后的虞、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确立了华夏的特定地位,黄帝也成了华夏的共同祖先。

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人们各尽所能、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选举公正、贤能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进行生产、抵御外来的侵扰。因此,古史传说中出现了尧举荐舜、舜举荐禹,禹先举荐皋陶、皋陶死后又举荐益当部落首领的故事(但并没有成功),历史上称这种作法为「禅让」。这是一个人人平等、财富公有,因而没有争夺欺诈、也没有盗贼劫掠的时代。古代史学家们称这个时期的社会为大同社会。

古代居民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各种自然灾害顽强地进行斗争。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久远:面对滔滔洪水,野兽肆虐,尧为了把民众从水患中解救出来,命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治理,虽经九年努力,仍以失败告终。于是,舜命禹治水,禹总结了鲧治水的经验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他一心一意地率领民众兴修水利、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八年(一说十三年)时间,终于征服了水患。这个传说反映了古代先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屈不挠、积极抗争的无畏精神。

随着生产力提高,一个人的劳动所生产的价值超过他本人的消费而有了余额时,俘获的战俘不再被杀死了。他们沦为奴隶而被强制进行劳动生产,他们创造的财富被主人全部占有。这样,私有制出现了。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中发现了有的墓葬有棺有椁,有许多陶器、玉石器、象牙器和象征财富的猪下颚骨等随葬物品;有的墓葬只有一个不大的墓穴和几件陶器;还有一些死者身首异处,既无墓穴、也无随葬物品,甚至被丢弃在废弃的窖穴或沟壕之中。这说明,这些死者身份、地位和占有财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些首领利用他们的特权首先富裕起来。贫富分化的不断发展,氏族与部落内的掌权者首先成了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内部产生了不同的阶级,表明原始社会到了末期。在这种情况下,族与族之间以掠夺奴隶和财富为目的的战争频繁出现了;为防御敌对一方的掠夺和侵扰,它们各自筑起了一座座高耸的城池;为适应战事的需要,兵器的生产受到普遍重视:为维护特权者的利益,他们摈弃过去的习惯法,制订了新的制度法规;「禅让」制度也不可能继续实行,必然为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到夏禹死后,禹之子启杀益而夺取首领的位置,开创了父传子、家天下的新时代,称为小康社会。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世袭制王朝 ——夏代。

⑧ 中国历史的上古、中古时代都是怎么划分的

上古时期是从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时期,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
目前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暂时,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了。
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1989年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避开了古史分期问题,代之以时间意义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 白寿彝在题记中说:“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这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制时代。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形态。我们用‘上古时代’的提法,可能更妥当些。
换言之,可以简单归纳为:远古时代:五帝;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⑨ 亘古 荒古 太古 上古 中古如何划分

亘古是永远的意思,是在天地未开的时候;荒古就是天地初开,洪荒的时候;太古就是洪荒末期到洪荒破碎的以后的时间;上古时期就是洪荒破碎,从地球上出现生物开始的,一般指三皇治世的时候;中古大概是五帝以后的时期。

这些一般是现代一些仙侠小说的划分,没有历史依据,仅供参考。

(9)中国历史2太古远古上古中古扩展阅读:

中国远古时代:

中国远古时代指的是夏、商、周以前的时代,距今4000年以上,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有200万年的历史。此外,还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化石,如年代稍晚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数量很多、分布地域也很广。

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人们各尽所能、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选举公正、贤能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进行生产、抵御外来的侵扰。

传说故事

古代居民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各种自然灾害顽强地进行斗争。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久远:面对滔滔洪水,野兽肆虐,尧为了把民众从水患中解救出来,命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治理,虽经九年努力,仍以失败告终。

于是,舜命禹治水,禹总结了鲧治水的经验教训,改变堵塞而用疏导的办法。一心一意地率领民众兴修水利、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八年(一说十三年)时间,终于征服了水患。这个传说反映了古代先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屈不挠、积极抗争的无畏精神。

⑩ 在中国的历史上,远古、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当代分别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远古: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
上古:较早回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答商周秦汉(公元前2070年——公元220年)这个时期。

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220——684)这个时期。

近古:指武则天当政(684)到鸦片战争之前(1840)者一段时期。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期。

现代:新中国成立(1949)以来都叫现代。

当代: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1946)到现在被称为当代。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2太古远古上古中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