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豫园小世界历史

豫园小世界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21 09:54:16

Ⅰ 请帮忙介绍一下上海有名的历史景点

卢湾区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兴业路7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淮海中路567弄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思南路73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4.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旧址(陕西南路235号•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明复图书馆1929年建成,是中国科学社建立的第一个公共科技专业图书馆。
5.邹韬奋故居(重庆南路205弄5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邹韬奋(1895—1944),1930年居此主编《生活》周刊,旧居位于1929年建造的新式里弄“万宜坊”。
6.国泰大戏院旧址(淮海中路870号•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0年建造,鸿达洋行设计,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银幕两边竖立的灯柱,与外立面交相呼应。
7.法租界公董局旧址(淮海中路375号•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6年法租界公董局迁于此。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
8.步高里(陕西南路287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建造,弄口有牌楼二座,是上海保存较完整的里弄住宅。
9.尚贤坊(淮海中路358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建造,旧式石库门里弄建筑,砖木结构,行列式排列。
10.霞飞坊(淮海中路927弄•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今名淮海坊,1924年比利时教会主持建造,大型新式里弄住宅,共199幢。
11.江南造船博物馆(鲁班路600号)
江南造船博物馆浓缩了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立至今140年的历史,展示了中国近代科技、工业和国防发展史的变迁。
12.淮海路历史图片展简介(淮海中路650弄3号)
辟筑于1900年的淮海路,曾名霞飞路,图片展选用了近百帧照片反映淮海路的发展变迁。
虹口区
13.上海邮政总局旧址(北苏州路27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建造,初名上海邮务管理局。英国新怡和洋行设计,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筑形式,时为远东第一流的邮政建筑。
1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多伦路201弄2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此召开,具有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15.鲁迅旧居(山阴路132弄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1933年4月从拉摩斯公寓迁此,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新式里弄住宅。
16.李白烈士旧居(黄渡路107弄1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7年李白将中共地下党电台迁此三楼。1948年底国民党测得电台方位,12月30日凌晨李白在此被捕后牺牲。
17.鲁迅墓(四川北路2288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新文化运动奠基人。1936年10月安葬于万国公墓。1956年迁葬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
18.沈尹默旧居(海伦路504号•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人。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46年,沈尹默先生由重庆来沪住此。
19.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馆(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虹口区召开。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展示了中共四大在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史料。
静安区
20.平民女校旧址(成都北路7弄42—4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党的“一大”召开后,中国共产党以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名义创办平民女校,校舍原为李达寓所,旧式石库门建筑。
21.中共二大会址(成都北路7弄3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2年7月16日中共“二大”在此召开,制定了反帝反封建、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旧址为旧式里弄住宅建筑。
22.茂名路毛泽东旧居(茂名北路120弄7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2月,毛泽东居住于此,同住的还有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蔡和森、向警予夫妇住楼上厢房。旧式石库门建筑。
23.刘长胜旧居(愚园路81号•上海市纪念地点)
刘长胜(1903—1967)1937年受中共中央委派来上海在此居住,同时也是地下党的上海市机关旧址。
24.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成都北路893弄7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1年8月11日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曾是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
长宁区
45.《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愚园路1376弄3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中央刊物《布尔塞维克》,从1927年10月24日至1932年7月1日,共编辑出版52期。编委会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毛泽东、周恩来等26人组成。
46.宋庆龄墓(宋园路21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北部中央。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根据生前遗嘱,骨灰安葬在原上海万国公墓其父母墓葬东侧。
黄浦区
47.上海古城墙和大境阁(大境路26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城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清嘉庆二十年城墙上建“大境阁”。现存古城墙为明代上海西城墙之一段。
48.三山会馆(中山南路1551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宣统元年福建商人集资兴建,原是水果商人聚会和供奉天后的地方,为上海市现存最完整的会馆建筑,也是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纪念地。
49.董家渡天主堂(董家渡路17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847—1853年建造,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江南地区活动的中心,是上海教区第一座主教府,统辖江苏、安徽两省各级天主教。
50.老永安公司(南京东路63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18年旅澳华侨郭氏兄弟创建的大型百货公司。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51.新新公司大楼(南京东路72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3-1926年建造,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52.华安人寿保险公司大楼(南京西路10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1926年建造。1939年香港华侨开设“金门饭店”,为沪上著名酒店之一。
53.国际饭店(南京西路17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1—1934年建造,著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装饰艺术派风格,建成后的半个多世纪为中国最高的建筑。
54.跑马总会(南京西路32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3年建造,由“上海跑马总会”和“万国运动会”投资,时为远东最大的跑马赌场。
55.大新公司(南京东路83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4-1936年旅澳华侨蔡昌建造,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56.小桃园清真寺(小桃园街52号•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1917年建造,1925年改建,是上海近代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杨浦区
57.复旦大学校史馆、相辉堂、数学楼(邯郸路220号•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三十一年马相伯等创办复旦公学,孙中山、蔡元培、陈其美、于右任等人担任第一届校董。1917年改为私立复旦大学,1922年迁现址。
58.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军工路516号•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三十二年美国南北浸礼会创建,初名浸会大学,1914年改名为沪江大学。现存1948年前建造的各类风格的建筑30余幢。
59.江湾体育场旧址(国和路346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国民党“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建筑之一,董大酉设计。包括运动场、体育馆和游泳池。
60.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清源环路65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国民党“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建筑之一,董大酉设计,1933年正式落成。
(因上海体育学院10日有重要活动,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停止对外开放。)
闸北区
61.闸北革命史料陈列馆(浙江北路118号)
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闸北这片热土上领导一系列革命斗争的“红色闸北”史料。
62.四行仓库(光复路21号•上海市抗日纪念地点)
1932年建造,四行即旧上海的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家银行的简称,八一三淞沪战役中谢晋元率部在此抗击日军。
普陀区
63.真如寺大殿(兰溪路399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延佑七年建,虽经多次重修,主体木结构仍为原构件,为上海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浦东新区
64.张闻天故居(机场镇闻居路50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闻天(1900—1976),又名洛甫,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故居坐北朝南,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在此出生。
65.黄炎培故居(川沙镇兰芬堂74弄1-8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炎培(1878—1965)。故居清咸丰九年内阁中书沈树镛建,原为三进宅院,现仅存第三进。1878年10月1日黄炎培出生在此。
66.太平天国烈士墓 (高桥镇草高支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同治元年1月21日太平军主将吉庆元率兵进驻高桥,与清兵及英法侵略军激战,150余名战士牺牲,埋葬于屯粮巷。1954年重修。
67.仰贤堂(高桥镇东街81—93号•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
1931年建造。位于高桥港畔,中西合璧。现为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
68.吴昌硕纪念馆(华夏东路1539号)
吴昌硕(1844—1927),我国近代诗、书、画、印艺术大师。纪念馆于1995年9月12日开馆。 69.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该馆由医史博物馆、中药标本馆和校史陈列馆组成,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医药类历史博物馆
宝山区
70.宝山孔庙大成殿(友谊路1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宝山孔庙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现仅存大成殿,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顶。1992年辟为陈化成纪念馆。
71.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友谊路1号)
2000年1月28日对外开放,以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图片、实物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军队在淞沪抗战中和上海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英勇史迹。
嘉定区
72.嘉定孔庙(南大街183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嘉定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孔庙建筑。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设内。
73.法华塔(州桥南堍•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明万历三十六年重建。砖木结构,四面七层楼阁式,塔内有木梯可登至顶层。
青浦区
74.福泉山古文化遗址(重固镇钱家泾北50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含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与战国、西汉时期的遗存,被考古学家誉为“中国的土建金字塔”。
75.陈云故居(练塘镇下塘街1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云(1905—1995)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于2000年6月6日建成并开馆。
76.青龙塔(白鹤镇青龙村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长庆年间,宋、元、明多次修葺。清代康熙年间因寺而名“吉云禅寺塔”,俗称青龙塔。砖木结构,塔身砖砌,八面七层。
77.青浦博物馆(华青南路1000号)
2004年12月8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通过“上海古文明之源”、“申城水文化之魅”等专题展览,展示了青浦的古代文明,以及桥文化和水乡风情等特色文化。
松江区
78.兴圣教寺塔(中山东路235号方塔公园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方塔。北宋熙宁、元佑年间建于兴圣教寺内。砖木结构,楼阁式,四面九层,第三层保留有宋代佛像壁画,塔刹有“乾隆”纪年。
79.松江清真寺(中山中路36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元至正年间创建。正门面北,内庭筑有龙墙,元代建造窑殿,明代建造邦克楼和礼拜殿。
80.西林塔(中山中路666号西林寺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咸淳年间始建,明洪武二十一年重建,正统九年迁建于大殿后。砖木结构,楼阁式,八面七层。
81.佘山天主堂(佘山镇西佘山之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5年始建,至1935年11月竣工,由葡萄牙神父叶肇昌设计,采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罗马风格的建筑形式。
82.醉白池(人民南路64号•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有池上草堂、醉白池、雪海堂、雕花厅等建筑,长廊壁上嵌《云间邦彦图》石刻。1912年孙中山曾在雪海堂讲演。
83.颐园(松汇西路480号上海市第四福利院内•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高家花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典型的江南明代私家园林布局。
84.松江区博物馆(中山东路233号)
集中展示、收藏、研究松江历史文物。馆内建有碑亭、碑廊,其中明正统四年《急就章》碑刻极具文物价值。
奉贤区
85.奉贤区博物馆(南桥镇解放路121号科委大楼三楼)
展示奉贤的古文化遗址、古驰道、古城厢、古海塘、古代名人等历史文物。
崇明县
86.崇明学宫(城桥镇鳌山路696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天启二年,后多次重修。崇明县博物馆设内,有“崇明岛史与古船”、“崇明民俗”等陈列。
南汇区
87.南汇博物馆(惠南镇文师街18号)
展示上海成陆、南汇古海塘、煮海制盐、婚嫁迎娶、名人轶事等历史文物。
88.南汇彩豆画馆(新场镇新场大街210号)
彩豆画是南汇民间工艺,巧妙地运用纯天然的五谷杂粮粘贴而成。
89.浦东派琵琶馆(新场镇东后老街5号)
源自清代乾嘉时期的浦东派琵琶艺术曾誉满江南,以当代琵琶泰斗林石城先生为代表的浦东派琵琶为中国主要的琵琶艺术流派。
90.端午民俗馆(新场镇新场大街171号)
以新场古镇风俗为基调,展示上海郊区端午节传统习俗。

Ⅱ 何时删除光音天以下小世界

如何删除这个软件的小世界?可以进入这个软件系统进行设置,设置好以后就可以删除等各方面操作内容。

Ⅲ 除了豫园和新天地,上海市哪一景点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上海,一座处处流露出时尚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仿佛一说到“上海”,就会联想到现代化、时髦、金融中心等各类代名词。但事实上,上海也有另外不同的一面,小编有幸在上海生活过几年,闲暇时间也是怀着一颗旅游的心,到处走走转转,这也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上海让人们记住的不光是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以及上海中心大厦等现代化十足的建筑,还有像豫园、新世界、川沙镇等文化底蕴很浓的景点。这些地点在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下逐渐根深蒂固与人们心中,每每有朋友咨询去上海旅游,有哪些景点必须去的时候,上述地点基本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面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另一面则表现出上海独有的文化底蕴。而今天,我们介绍是上海市内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朱家角镇。

Ⅳ 上海豫园的来历

豫园,是江南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原是明代官僚地主潘恩、潘允端的私人花园,始建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至万历五年(1577)潘允端解职回乡后加速建造,屈指算来,豫园建园已有400余年。

取名豫园,是因为“豫”与“愉”两字相通。据潘允端说,建造此园,是为了“愉悦老亲”,供其父享用。他因而博得了一个大孝子的美名。其实,潘恩于万历十年已去世,供潘恩享用的乐寿堂尚未造好,潘恩自然也没有福气“愉悦”了。

豫园的主要建筑有乐寿堂、玉华堂等,堂馆轩榭,亭台楼阁,多达30余所,建造都十分讲究。园林布局虚实相映,曲折有法,奇峰异石,参差其间。与仰山堂隔池相望的大假山,用武康黄石叠成,堆砌得犹如天造地设,巧夺天工,系出自江南著名叠山家上海人张南阳之手。明中叶后,江南修建园林的风气很盛,豫园是其中的佼佼者。明清之际的叶梦珠称之为“建第规模甲于海上”,范濂赞之为江南土木的一大奇迹,确实名不虚传。

玉华堂前的石峰——玉玲珑,是豫园古迹中的古迹。与潘允端同时代的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在其撰写的颂扬豫园的文中指出,此石系移自乌泥泾朱尚书园,为隋唐时代之物。据清人记载,玉玲珑后移到浦东三林塘储昱的南园,因储女嫁给潘允端胞弟潘允亮,便将此石归赠潘家。潘允端认为,它是宋徽宗时搜罗的花石纲遗物,特别加以珍视。

民间传说,潘允端造豫园时,他母亲曾说,很想看看北京的皇宫是什么样子,于是潘允端便将豫园造得像皇宫里的御花园一样,还筑了龙墙,有人向皇帝告发,潘允端得讯后,一夜间在园内大厅里塑起城隍像,撤去后墙,与城隍庙沟通。当朝廷派人来查询时,以庙墙为对,始免于难。人们往往将这段传说当作信史。其实此说并无历史依据。潘允端的母亲曹氏,在万历初年建造豫园时已去世。更重要的是,龙是封建帝王的象征,民间擅自在建筑物上装饰是要冒灭族之祸的。退一步说,即使是被视若神明的上海城隍爷,也没有资格享用,潘允端也决不会去冒这个风险,豫园的龙墙迟至清末以后才建造,并非明代建筑。

豫园建成后,潘允端常在园内设宴演戏,宾客满堂,甚至食客、僧道、相士以至妓女无所不有。

Ⅳ 上海古典园林<豫园>分析,布置分析200字以上

得豫园是中国有名的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多处市井之地,布局常取内向式,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围合,精心营造,它们一般以厅堂为园中主体建筑,景物紧凑多变,用墙、垣、漏窗、走廊等划分空间,大小空间主次分明、疏密相间、相互对比,构成有节奏的变化,它们常用多条观赏路线联系起来,道路迂回蜿蜒,主要道路上往往建有曲折的走廊,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大多采用不规则状,用桥、岛等使水面相互渗透,构成深邃的趣味。 私家园林一般来说空间有限,规模要比皇家园林小的多,又不能将自然山水圈入园内,因而形成了小中见大、掘地为池、叠石为山,创造优美的自然山水意境,造园手法丰富多彩的特性。私家园林大多由文人、画家设计营造,因而其对自然的态度主要表现出士大夫阶层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情趣。由于受隐逸思想的影响,它所表现的风格为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
当然不能忽略园林的造型,特别是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
园林在中国产生甚早,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造园活动了。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只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之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园林也不断改善和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园林的组成要素到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具备,已经和最初的园囿有所区别。
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园林在唐宋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到了园林的布局和造景中,使园林建筑不再仅仅是工匠的杰作,更是文人的杰作,让园林的人文风景突现了出来。
任何一样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中国的园林也不例外。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因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古代园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种。掩就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园治》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破是在水面很小时,(如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却可令人感受到山野风致。
植物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花木有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了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也很严格。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都追求自然美。二讲色美,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斑驳的狼榆,白色的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园中自然之色,不衰不减;三讲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过浓,有娇柔之嫌;也不可过淡,有意犹难尽之妨。四讲境界,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的衬托作用,往往和园主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最主要的方法是各种建筑的运用。如漏窗的运用,让空间既不是一望无垠,又不妨碍视觉流畅。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青竹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阶,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大地等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Ⅵ 上海五大古园

曲水园
青浦曲水园曾称灵园,位于青浦城厢镇,当时是城隍庙的灵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据说为了建此园,曾向城中每个居民募捐一文钱,故有“一园”之称。嘉庆三年(公元1798)改园名为“曲水”园,取古人“曲水流觞”之意。园中有得月轩、歌熏楼,迎晖阁、岸舫、夕阳红半楼、凝和堂等建筑。曲水园以凝和堂为中心,
布置得蜿蜒起伏,十分精致,别具一格。园中银杏参天,藤萝缠绕,古木林立,四季鲜花不断,与市内的豫园,南翔古掎园,嘉定秋霞圃,松扛醉白池并称上海五大古典园林。

豫 园
豫园是上海著名的古典园林,也是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典园林,是国务院认定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市区城隍庙的北面,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由明代四川布政司潘允端为孝敬父母而造,其名取意于“愉悦双亲,颐养天年”,故名“豫园”。豫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至万历五年(公1577年)竣工,是一座糅和丁我国明清两代园林艺术的名园,素有“城市山林”之誉,又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园林面积虽小,但布局曲折,有亭,台,楼,阁、假山、池塘等,景致各有不同,具有以小见大的特色。每一处厅堂楼阁,假山流水,都代表着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豫园共有五条浸透着精灵秀气的巨龙装饰围墙,这五条巨龙一是伏虎,二是穿龙,三,四是双龙戏珠,五是睡龙。全园40余处景观被这栩栩如生的龙墙、蜿蜒曲折的回廊以及形状各异的花草巧妙地分隔,形成一步一景、步步皆美景的特色。
除了围墙之外,豫园主要景区有以大假山而闻名的城市山林,大假山是明代遗物,由叠石名家张南阳亲自设计建造,是豫园的精华;华林秀谷,有鱼乐榭、复廊、亦航,万花楼等景点,点舂胜迹,此处的“点春堂”曾为小刀
会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堂内陈列着当年小刀会的武器,文告、自铸钱币等文物;位于园东部的水石佳境,以池塘和假山取胜;园中还有玉玲珑、积石水廊、玉华堂、环龙桥等建筑。其中玉玲珑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与苏州留园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皱云峰”合称为江南园林的三大名石。有趣的是,在玉玲珑下面烧一柱香,上面会孔孔冒烟;从上面浇一盆水,下面又会洞洞流泉,具有“皱、瘦、漏、透”等特点。此外小巧玲珑的内园为豫园的园中之园,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一应俱全。豫园大戏台更是豫园古建筑中的精晶,也是上海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戏台。游完了豫园,不能不去旁边的豫园商场(也就是老城隍庙商场),那里可是闻名全国的小吃王国。

古猗园
古猗园位于上海嘉定南翔镇,是江南名园之一。建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公元1522—1573年),迄今400多年历史。园内因遍植绿竹,故取《诗经》中“绿竹猗猗”之意,定名古猗园。古猗园占地约8.7万平方米,按不同景
观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等六个景区,各有不同风貌。古猗园以古迹和绿竹为特色,园内植有方竹、紫竹、大明竹、笔杆竹、风尾竹、翠竹等几十个品种,还有唐代经幢、宋代石塔等古迹。高堂秀亭,石舫水榭,竹径通幽,古树名卉,楼阁长廊,石径曲水,使‘占猗园古朴、素雅、清淡、洗练,引人探古揽胜、陶冶性情。

秋霞圃
秋霞圃是我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也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原是明代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花园,后与沈氏园、金氏园和城隍庙合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秋霞圃布局精致,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环境幽雅,小巧玲珑。分桃花潭、凝霞阁、清镜堂、邑庙等四个景区。园中遍植茂林修竹、奇花异树,亭台楼阁散置其间,华池曲径通幽,低栏板桥,断岩滴泉,假山奇洞,情韵兼备。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故有“城市山林”之美称,堪称明代园林佳作。
游览景点:数雨斋、三隐堂、构风岭、莺语堤、岁寒径、百五台、桃花潭、丛桂轩、延绿轩、舟刁;游轩、即山亭、凝霞阁、碧光亭、池—上草堂、醉月轩、花神殿、有物皆春等

方 塔
位于松江东南侧方塔公园内,是上海古建筑的皇冠。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94年),原名兴圣寺塔。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8.5米。全塔177风斗拱中有600%左右是宋代原物。方塔造型优美,姿态雄伟,清秀挺拔。尤其是秀丽窈窕的塔体配上宽敞别致的群檐,显示出一种端庄隽永之美,使人流连忘返。

Ⅶ 上海豫园九曲桥有什么历史和来历呢

对豫园的湖心亭茶楼比较了解,城隍庙的湖心亭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茶馆,这一点毫内无容疑问。它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看上去它由三座各不相同的亭子紧密组成,错落有致,主次分明,但中间没有接缝,又情同手足。也许在建造之初,当时的工匠就为了体现乾隆盛世的气象,炫耀了一把技术。这种式样,以我的限的阅历,在全国其他地方还真没见到过。今天的湖心亭仍以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形态对游客形成视觉冲击,并显示上海人对于优秀传统的尊崇。

Ⅷ 求豫园的历史

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它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系潘氏私园。豫园始建于一五五九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她原是明朝一座私人花园,占地三十余亩.园内有穗堂、大假山、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古戏台等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处古代建筑,设计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风格,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一棵明珠。 ???? 清末小刀会起义时,曾以园内点春堂为城北指挥部。豫园历经兴废,日趋荒圮。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豫园进行了大规模修葺,当年景观大半恢复。全园可分四大景区,呈现不同特色,构思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出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豫园内还收藏上百件历代匾额、碑刻,大都为名家手笔。豫园1959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豫园园主潘允端,是明刑部尚书潘恩之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允端以举人应礼部会考落第,萌动建园之念,在上海城厢内城隍庙

Ⅸ 世界很小世界有很大,为什么

很简单的问题,比如你不出门去看看世界,那么世界对你来说不过是一个地球仪或者一张纸。所以世界对你来说很小。你出去看了就会发现世界比你想的大的多。
还有就是形容两个人的关系。

阅读全文

与豫园小世界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