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古代舆情的历史考察

中国古代舆情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1-02-21 06:39:56

1. 舆情周报,月报,事件分别从哪些纬度重点分析

舆情日报、月报是针对政府机构和企业用户日常的应用的简报。以梳理舆回情信息为答主要内容的报告文本,可以围绕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进行,对事件发展过程进行梳理,跟踪、整合、分析相关的舆论情况,或是集中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舆情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后以报告的形式呈现。

其中,重点维度包含:

1、主要舆情-详细信息列表

4、关键词云-以词云的方式呈现热门提及词

5、传播途径-根据事件传播脉络的时间节点展示关键传播的信息路径

6、相关词-展示该事件中核心传播的词语

7、热门信息-该事件中最热门的信息

8、媒体观点、网民观点-对事件中,各类信息源的媒体、网民主要观点

......

全面的舆情分析必须包含以上重点维度,分析舆情产生的起因、跟踪传播路径、了解网民情绪,用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科学的应对。

2. 后世对秦始皇评价多为负面,是否有舆论导向的原因

其次焚诗书。焚书坑儒无疑是最受诟病的一项措施,因为不仅伤害了文化的发展。而且后世儒家占领了统治地位,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力,对这位焚诗书的秦始皇大加批判自是不免。

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原因,秦始皇负面评价主要源自于其施政措施带来的影响,以及一定的舆论力量。但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要综合考虑,不能片面。

3. 舆情汹汹什么意思

舆论反响很大,批评很多,很严厉。

4. 为什么做营销的人要从舆情入手

答复:作为一个营销者参与营销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于营销工作者必须全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必须认真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必须带着工作的责任心,去完成领导所交待的工作任务。
第二、对于营销工作者以考验学以致用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以考验比较娴熟的业务流程和方案,以考验比较有耐心和韧性去做好营销这份工作岗位。
第三、对于营销工作者以具备心理学和交往的艺术魅力,以具备对方竞争对手的防御心理和探试心理,以具备敏捷的市场洞察力和思考力,为客户的业务洽谈与合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第四、对于营销工作者以积极探讨企业国际的核心竞争力,以不断深入和了解国际营销市场份额的竞争地位和国内营销市场的区位优势,以不断深入和分析产品与市场调研的可行性评估报告和借鉴经验的历史参考数据文献。
第五、对于营销工作者以积极探讨和研究国外市场经济的产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市场政策分析趋势,以积极探讨和研究国际营销环境与市场营销环境的政策扶持为导向。
个人总结分析提论:
国内企业参与国际营销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使国内的营销产品渠道与国际营销产品以顺利接轨,也就是说,国内产品营销市场以走向全世界的产业品牌路线,以不断衔接我国的经济政策扶持为导向,以达到国际竞争力的市场品牌为有效支撑力,以达成国外企业的产品订单需求,以实现国内营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谢谢!

5.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史是统治阶级吗

大部分是

1、露布

露布是一种以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起源于汉魏。【性质】

主要用帛书写,也有用木板的,因此被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特别是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有时露布也被用来发布政治性的消息。【形式和内容】

露布的公开性和时效性都很强,传播面也很广,是报纸诞生以前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一种新闻传播媒体。【评价】

2.进奏院状

进奏院状是指我国唐代不定期的,由驻派首都的进奏院,向地方藩镇传发的,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报纸,是官报的雏形及性质,接近于后来的邸报。【性质】

其主要内容涉及皇帝的起居,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以及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

其特点主要有

一,不定期的由首都向地方传发,读者对象主要是地方的藩镇和诸道长官

二,在行文上还保留有某种官文书的痕迹,三,所提供的信息绝大多数属于朝廷的政事活动,其中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一些则是他们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3.开元杂报

开元杂报,是指开元年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的有关皇帝和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属于进奏院状一类的古代报纸,无正式名称,没有刊期和报头,不是印刷品。【性质】

这种朝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的传播。【作用】

唐人孙樵《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中提到他在襄樊得到的数十部简明的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

新闻史学界的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类似于进奏院状之类的报纸,它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评价】

4.邸报

邸报又名为进奏院状报,朝报,邸吏状,邸吏状报等,邸报是其通称,是指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它发源于唐代的进奏院状报,在宋代开始被称为邸报,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总概】

邸报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内容收到受到当局的严格控制,主要涉及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员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以及刑罚等,宋代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补充:

(1)出现于唐代(进奏院状报),发展与宋代(进奏院状报、邸报、朝报等),延伸于明清(邸报、邸抄)

(2)内容: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军事情报、刑罚。(3)宋代邸报与唐代进奏院状的区别:

① 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向地方官员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② 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③ 由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5.定本制度

宋代的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定本是指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总概】

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出其范围。

定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的贯彻皇帝和当权宰相们的意图,为巩固他们的统治服务。【作用】

6.小报

小报始见于宋代,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标志着民间办报的开端和封建官报大一统局面的终结。其出现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总概】

流行于社会上的小报并非出于一家之手小报,只是当时人们对于这种类型的非官方报纸的习惯性称呼,是邸报的一种补充,没有自己的言论。

小报特点主要有

一,小报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

二,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开始称为单状

三,发行人包括进奏官,使臣和书肆之家,也有赖以为生的专门刺探消息者

四,消息灵通,时效性较强,报官报所未报,也有虚假信息

五,读者范围广,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可读性较高,既有手抄也有印刷

六,屡遭查禁,但屡禁不止,有较强的生命力

七,小报的编发者以谋利为目的,因而小报是中国最早具备商品性格的报纸

八、内容上一定程度表达了人民的心意,客观上起到了表达舆论的作用

补充:

(1)产生:产生于北宋后期,盛行于南宋,隐现于明清

(2)发展:小报的产生是社会矛盾计划的产物(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新旧党矛盾),三个进步(文化进步、读书人增多、印刷技术的进步)

(3)意义:

① 第一次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和朝政国事的封锁,打破了封建官报的一统天下格局,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

② 第一次突破朝廷官报作为政府政治宣传品的范围而走入市场,成为一种商品;

③ 敢于刊登一些朝廷不愿公布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意舆情,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性;

④ 是中国民办新闻事业的开端,也是世界新闻事业的开端。

7.《天变邸钞》

《天变邸钞》是被一些明人的文集当作附录保存下来的一篇有关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道。这一报道从当时出版的民间报房发行的“邸钞”(即”邸报“)上转录下来。

“天变”是指明熹宗天启六年发生的一次因地震引起的火药库爆炸,涉及周围近百里地区的特大灾异事件。“天变”这一说法,始见于明熹宗就此事件发的一则“上谕”,后来被广泛引用,并将报道这一事件的“邸报”称为《天变邸钞》。

因年代久远,《天变邸抄》的原件已经无存,抄件应作为附录收入明人文集才间接的被保存下来。

《天变邸钞》关于这次灾异事件的报道涉及面很广,是抄报人采访了现场的众多受害者后自己编写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它出自民间报房的可能性较大,它属于临时发刊,大量复印出售,广为传播的那一类民间报刊出版的报纸。

8.《京报》

京报是指由北京的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出版,公开销售于民间,以营利为目的的报纸。

它发端于明末,盛于清代,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钞,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

其特点主要有

1,没有官报之名的官报

2,邸报的翻版

3,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标题

在近代报纸产生以前,民间报房出版的这种京报,是臣民获知朝政和国家大事的主要消息来源,京报是一种与近代报刊最为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也是中国古代报纸的最完备形式。

9.辕门抄

辕门抄是清朝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的报纸,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编印发行。

无报头,不定期发行,内容包括上谕,江藩牌示和和出版者自行采录的官场信息,上谕部分的比例较小,主要是人事任免之类的谕旨,江藩牌示部分主要是省内各级官吏的差委任免,官场消息部分比较复杂。

辕门抄旨在为官绅们提供他们关心的官场信息,弥补京报的不足。在近代新闻事业传入初期,不少报刊都辟有摘录辕门钞的栏目,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6. 舆情监测平台的服务功能有哪些

1.不同用户关注的舆情有所不同,可提炼关注事件的特征关键字并预先配置,系统根据关键字规则自动匹配相关帖文,并智能展现给对应用户,代替手工逐条筛选的现状,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且获取的信息更全面;作为信息推送的互补,可随时自定义关键字来关注重点关注的事件。
2.可根据事先配置的事件关键字自动推送预警事件舆情。在舆情规划时将关注事件的特征关键字进行初始化,在使用过程中可随时增加事件关键字来关注突发的事件。可根据事先配置的领导人关键字自动推送预警领导人舆情。
3.针对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系统支持界面报警、短信报警、邮件报警等多样化报警方式,及时掌握已知需要重点关注的舆情和未知的舆情。
4.通过分析专题中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结构,发现网络舆情话题源头。在用户手动设定的专题中将获取到的所有贴子,根据贴子的发表时间前后追踪到第一个发表相关信息的网站、网名及发表的所有贴子并按照时间顺序展示出来。
蚁坊软件这类智能化的舆情监测系统建设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的获取与“我”有关的网络信息,深层次的对互联网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通过统一的综合指挥系统实现舆情的及时上传和下达。因此,相关部门单位没有强大的舆情监测系统就无法保证信息的全面性、时效性。

7. 帮忙写一篇新闻,要最新热点话题 中规中矩的话题 用新闻新闻格式

汶川大地震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区总面积约五十万平专方公里、涉及川、甘属、陕、渝等十个省区市,逾4625万人受灾,六万九千二百二十七人罹难、一万七千九百二十三人失踪。灾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灾区不少学校倒塌,令众多学生罹难。
抗震救灾,全国总动员,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首位。废墟中共救出八万四千余人,并千方百计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全力抢修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利、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及时处理和化解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及时准确公布灾情,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国掀起赈灾热潮的同时,国际社会亦纷纷伸出救援之手,协助灾民和灾区重建。

8. 舆论的历史

舆论观念有久远的历史。在中国,“舆”字的本义为车厢或轿,又可以解释为众、众人或众人的。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听舆人之诵”,《晋书·王沈传》“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其中“舆人”均指众人。“舆论”作为一个词组,最早见于《三国志·魏·王朗传》:“没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 并怀伊邑”。其后见于《梁书·武帝纪》:“行能臧否, 或素定怀抱, 或得之舆论”。其中“舆论”即公众的言论,或公众的意见。
在欧洲,早在古代社会就有类似舆论的记载,但正式使用public opinion这个词却晚得多。18世纪的伏尔泰称“舆论”是世界之王。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使用了舆论这个概念,并且认为:“在全世界一切民族中,决定人民爱憎取舍的绝不是天性而是舆论”。在现代国家或国际生活中,舆论成为一个常用词。 虽然到18世纪才使用舆论一词,但和舆论十分相似的现象已经在许多历史时期出现。古代埃及最古老的文字记载之一是一首题为《一个厌倦生活的人同他的心灵的争论》的诗歌,它指出关于一种舆论完全改变方向的激变。关于民众态度的类似说法亦可以在巴比伦尼亚和亚述的历史中找到。古代以色列的先知者有时向民众辩护政府的政策,有时则呼吁民众反对政府。在这两种场合,他们都要左右舆论。在古希腊,许多人观察到每一件事情都仰仗民众,而民众则依靠言语。通过说服人民大众,财富,名声和尊严既可以取得,也可以被剥夺。
广泛地传布消息是形成舆论的必要手段,这已见之于古罗马。消息的传布多是通过人对人的渠道。公元前51年,当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在西利西亚时,他要求他的朋友凯基利乌斯随时告诉他首都正在发生的一切事。罗马已有墙报,它由罗马官员编写并在公共场所张贴,告知公众关于政府的活动和当地的大事。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民群众生活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多数的活动和态度决定于个人的生活地位,但是类似舆论的现象可以在宗教人士,知识分子和政界人物中观察到。宗教争论,教皇月神圣罗马帝国间的斗争以及王子继位的野心都牵涉到努力进行说服工作去争取追随者和同意支持者的意见。皇帝们和教皇间的宣传战主要是通过布道进行的,但手写作品也起到了一部分作用。
从13世纪末开始,可以被卷入时事争论的人群迅速扩大。在世俗人口中,教育不断发展。意大利文艺复兴导致一批作家和评论员的出现,一些需要巩固自己民族国家的王公急切地要求他们效劳,一些作家被邀请担任顾问和外交使节;其他人则被聘为评论员因为他们有能力左右观点。
15世纪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16世纪的新教改革进一步增加了能够对当代问题形成意见的人数。马丁·路德通过放弃使用只有受教育者看得懂的古拉丁文,同人文主义者决裂 ,直接转向人民大众。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期间曾经有人试图广泛的制造和影响舆论。两方都散发大批宣传品,许多有木刻插图。还通过讲演、布道和面对面的讨论,左右了观点。政府和宗教当局都通过愈来愈严的检查制度来控制不受欢迎的思想的传布并不为怪教皇保罗四世于1559年拟定了第一批禁书名单。法国查理九世与1563年颁布法令,非经国王特许,任何作品均不得印刷。更不显眼但更为重要的是,报纸和新闻业已在发展中。1500年时,已经可以在欧洲许多主要城市买到专门的新闻报纸。大约1600年出现了第一批定期出版的报纸,此后迅速发展,虽然经常受到检查制度规定的骚扰。常设的邮政服务于1464年始于法国,奥地利帝国则于1490年推行,它大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布。
舆论形成的过程 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 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 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政治领导集团或权威人物,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并引起广泛共鸣,也可转化为社会舆论。这两类舆论形成过程,实际上在相互转化,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权威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权威方面的组织和动员,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
新闻传播工具在反映舆论和形成、引导舆论过程中有很大作用。社会舆论若只在街谈巷议中存在,或仅记载于决议,其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经过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工具的广泛传播,唤起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注意,才能把舆论凝聚起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所以新闻界又被公认为“舆论界”。有的政治集团利用新闻传播工具放出“政治空气”,以试探社会舆论反应,这是对新闻工具的舆论作用的进一步扩张。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方式。舆论与新闻关系密切。

9. 中国古代的舆人之论和现代意义的公众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舆论是公众的意见或言论.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版,二是来源于有目的权引导.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10. 目前国内的舆情监测系统哪家好

之前单位用的五节舆情,系统稳定、客服响应及时、遇到舆情事件时还能给些指导建议内。感觉还不错容,最主要是因为自身工作需要,经常要拉些历史数据,还有竞品的数据,这方面五节数据的支持还蛮大的。现在来的新但单位是用的另一家,要说舆情监测系统哪家好还真谈不上来,感觉没啥大的差别,但是客服响应和临时数据支持上,还是五节的要快些。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舆情的历史考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