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地名的变化

中国历史地名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1-02-21 05:21:04

1. 中国地名与历史

闻名遐迩的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被更名为“金庭镇”。

当地有关部门的专人士解释说,一个原因属是“西山”有“日落西山”的含义,不吉利;“西”在苏州方言中又与“死”发音类似。为防止“西山”的地名影响招商引资和旅游业发展,决定恢复历史上的“金庭”之名。

2. 跪求描述中国名称的历史发展以及原因

一、“中国”名称内涵的发展与完善
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拥有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她都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是我们祖国的名称,各族人民都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而感到自豪。但是“中国”这个名称的内涵,是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的。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上古时期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楚失华夏”。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族,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古代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人,称其四境的民族为蛮、夷、戎、狄,华夏人居中央,遂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曾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越列传》:“东瓯(在今浙江南部)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众来处江、淮间。”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六是指华夏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如《史记》的《齐太公世家》、《天官书》、《匈奴列传》等篇都把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也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汉族建立的南朝叫做“岛夷”;而同时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称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北宋、金、南宋均自称“中国”,彼此互不承认对方的“中国”。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之地(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亦即指周天子的直接统治区;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含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统一以后,更从政治上加了一层有力的保证,并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不作他用。
“中国”一名虽然早在3000年前已见于历史文献,但它原先只是一种地域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到清代,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例如汉朝,正式国号是“汉”,匈奴在与汉朝交往的官方文书中也称“汉”,而不称“中国”;又如唐朝,正式国号是“唐”,吐蕃、回纥、南诏、渤海等政权与唐会盟的盟文中称唐朝为“唐国”或“大唐国”,日本则称中国为“唐土”。其后如宋、辽、金、元、明、清各朝,国号分别为“宋”、“辽”、“金”、“元”、“明”、“清”,而不叫“中国”。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许多不平等条约上,署的国名都是“大清”。不过,明末清初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已开始称我国为“中国”或“中华帝国”;当时和传教士有交往的一些士大夫,也已用“中国”来称呼自己的国家。这时的“中国”,显然已是指称与外国相对的有自己主权与疆域的国家。
“中国”之名最早出现在外交文献上,是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一名以战败国的身份多次登上过国际舞台。清政府外交文书中使用“中国”一词,往往包含着一种传统心态,即着眼于“中国”一词的字面含义一一中央、中心、天下之中的国家,理解为Central Empire,当做一种尊称而乐于使用。但西方人对“中国”一词的理解,只是表示一个特定的国家即China而已,并无特别尊崇的意思。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China)。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之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松之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历朝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均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人韩偓有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侨居海外的中国人称“华侨”,外国人赴中国叫“来华”,均出典于此。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中便有了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他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中也有九州的记载,可列表对比如下:
虽然各书中具体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州。传统看法以为《禹贡》是夏制,《尔雅》是商制,《周礼》是周制。实际上,州成为政区是在东汉后期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一直沿用至今。
上古先民曾以为,中国居天下之中,四境为东、西、南、北海所围,因而曾自称“四海”,称国境以外为“海外”。“四海之内皆兄弟”即为此意。战国中后期的齐国人邹衍,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地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中的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海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不过,中国历代虽然有自己的国名,也有美丽动人的别称,却从来不以自己的国名或别称闻名于世。历史上,外国人对“中国”、“中华”、“神州”等名称是感到陌生的,他们常常用另外的名称来称呼中国,“支那”就是其中最为流行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叫法。
古代印度、罗马等帝国的人,均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世界史上各文明古国如伊朗、希腊,许多发达国家如英、法、德等国,几乎都用它或与之音近的名词称呼中国,译成中文即为支那、希尼、震旦、至那、脂那(后四种都是“支那”的异译)等。这些名称都是“秦”的外文对音。原来,秦自攻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声威所及,已名扬中外。当时中国北方、西方的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匈奴等,均称秦朝人、秦国人为“秦人”,以后又泛称“中国人”为“秦人”。这种称呼直到晋代人们还在沿用。“支那”即系“秦”之音转,是从强大的秦国、秦朝而来的。[1]
“支那”是译音,各国文字有不同拼写法,拉丁文作Cina,意大利文作Sina,法语写作Ia Chine,英语、德语作China。至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称呼中国为“支那”,大概是从佛教经籍中吸取了这个名称,因为佛教典籍中常常出现“支那”这个词,如慧苑《华严经音义》说:“支那,翻为思维,以其国人多所思虑,多所制作,故以为名”;法云《翻译名义集》也说:“支那,此名文物国”。二者的意思是说,用“支那”来称呼中国这一思维发达、文物昌盛的国度。这已是对“支那”一词的另一种解释了。不过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支那”一词成了日本人对中国的蔑称。
俄罗斯将中国叫做“契丹”,显然是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斡罗思(“俄罗斯”的古译)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所以俄语里至今称中国为“契丹”。
找的什么麻烦,望采纳。

3. 中国地名简称哪个是按历史演变过来的

山西——晋;陕西——秦;河北——燕赵;山东——齐鲁;辽宁——辽;湖北——荆楚;河南——豫(州);四川——巴蜀。

4. 我国古代城市名称的变化

南京(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回 )
洛阳(古又称“洛邑”答东都)
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
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
杭州(临安)
台湾省:古代台湾称「夷州」或「流求」,又称「东番」、「北港」、「大员」、「大湾」,后来又改为「台湾」,清光绪年间建立台湾省,简称台。

5. 中国古代地名延用至今的有哪些

夏商-今
徐州、扬州

周、秦-今
咸阳、寿春、无锡、临淄、洛阳、邯郸、宜阳、冀县、山阴县、苏州、马陵

汉—今
零陵、长沙、凉州、华阴
隋唐-今
永州
还有很多

6. 请说一说出中国古代地名与现代地名的演变(同一地点)越多越好

北京秦朝时是广阳郡西汉时是广阳国东又是广阳郡三国时是幽州隋朝时是涿郡唐朝时是幽州五代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辽代是南京金代分别是燕京中都元代时是大都明清都是顺天府京师民国初年称北京国民政府时是北平

7. 中国历史上新疆名称的变化

最原始的称呼是柱州
汉至唐宋为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
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
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地名的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