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倒序

中国历史倒序

发布时间:2021-02-21 05:14:30

『壹』 求3个倒叙开头的好段,急需!!!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友谊可以换其他词语)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
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划线处可以换其他词语)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 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快乐=物质/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欲望无穷大,将会怎样呢?路瓦栽夫人有那么多“梦想”,又有那么多“陶醉”,她怎么能不痛苦、伤心呢?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

『贰』 怎样轻松记忆历史大事

第一类,趣味式
所谓“趣味式”,即用感兴趣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1)谐音法。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又如:古希腊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得”,可谐音为“鸭理食多的”。再如:1492年哥仑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可谐音为“医师救儿”。
(3)口诀法。也叫顺口溜法。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9”。这里概括了党的九次会议,古田会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开;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都在1935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则在1949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这就是把我国历史分成两大段,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大致差不多。又如“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接元明和清朝。”这一口诀记述了我国朝代兴衰次序,二十八个字活画中国史长河的大体轮廓,再经过具体填充,朝代兴衰演变史的全过程就显得更清楚了。

第二类,对照式
所谓“对照式”,即用中外对照或古今对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4)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公元前841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后841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元年。
(5)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和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再如公元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崩溃,而我国公元前476年则是春秋时期的结束,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终结。

第三类,比较式
所谓“比较式”,即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来。
(6)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是1919年,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7)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晚1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1856年。

第四类,推导式
所谓“推导式”,即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住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这只要有一个基点数,然后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后推。也可互相推。
(8)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白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这一年。
(9)后推法。从基点数向后推导。如知道1818年马克思诞生,恩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岁,即是1870年诞生。
(10)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11)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12)干支推导法。也称甲子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年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学会这种方法,只要记住一个历史事件是公元某某年,就可推算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年代。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去了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去了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第五类,联想式
所谓“联想式”,即用联想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有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对联想等等。
(13)相关联想法。通过相关事物的联想来记住有关历史年代的方法。如记住1927年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而由此联想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同年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毛泽东同志于九月八日领导了秋收起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同志领导了十二月广州起义。再如现代史的三个重要事件的年代,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1919年我国发生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件事密切相联,每隔两年发生一件,只要记住一件事发生的年代,其它两件事发生的年代也就联想起来了。
(14)相似联想法。通过相似事物的联想来记住历史年代的方法。如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19”这个三位数字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火警的电话号吗,由公元前119年,联想到“119”火警的电话号码便好记了。
(15)相对联想法。通过相对事物的联想记住年代的方法。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过四年,由爆发年代(1914年)可以联想到结束年代(1918年);反之,由结束年代也能联想到爆发年代。
(16)分组联想法。请看下列一组历史年代:

这11个年代,只要记住一个,便可顺势想出其余10个。这个年代可定为1661年,因为这是个特殊年代(中间两个“6”一边一个“1”),很好记。它与1684、1689、1694三个年代,都是有关台湾问题的。(这当中,只需留意郑成功收复台湾与康熙出兵台湾差21年。)然后,康熙就解决东北边疆问题,上一组四个年代关系是“第二年--所谓”马不停蹄”。接着,又引出下一组年代,康熙帝解决西北边疆问题。它与上一组年代的关系也是“第二年”,联系十分紧密。这三组年代紧紧相连,概括了康熙政绩的一个侧面。三组九个年代,开头一个(1661年)减100年,即一百年前,是另一位民族英雄戚继光。结尾一个(1696年)加100,即一百年后,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这样以“1661年”为“龙头”,连锁反应,演绎出十个年代。它的好处,不单以少及多,而且由点而线,由线而面,囊括了一大堆史实。
(17)中介联想法。要无一遗漏地记忆中外历史的全部年代,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但首先记住一些划时代年代和最重要的事件的年代,不但是办得到的,也是必需的。比方鸦片战争、“五四”运动、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事件发生的时间,应能脱口而出,不假思索,叫做“不记忆年代”。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年代也在苦思冥想,那就无从再记其它了。正如上述11个年代,“1661年”,也不能记住,那么“分组式联想”也就成了泡影。牢记一些基本历史年代的好处,还在于它们可用为“参照物”,去联想与之有关联的其它年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容易联想;在物质形态上相似的事物也容易联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推及原因,这当中的关键,是寻找“中介性线索”。比如,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在世界近代史上,它是个极其重要的年代,必须牢记,属“不记忆年代”。在此一百年后,即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于是出现了“第二国际”。这不是偶然,是为了纪念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一百周年。会上,根据法代表团提议,通过了关于“五一”节——“国际示威洲游行日”的决议,而这个日子的确定,是为了纪念三年前,即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罢工。这样,1789-1889-1886三个重要事件,通过1789年这个“中介性线索”进行联想记忆,可谓水到渠成,势如破竹。又如,讲到宋元时期少数民族的兴亡。可以1127年金灭北宋为核心,它前二年,1125年,是金灭辽;灭辽100年前,1115年,女真建立金政权。这就是说,金建立100年后灭辽;102年后灭北宋。另外,1127年的100年后,即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这个年代是“自然数列”,极好记)蒙古灭金。“1271”忽必烈改国号为元。而“1127”与“1271”是相同的四个数字,只不过千位的“1”,移到了个位上而已。这样,以“1127”为参照物,一气呵成,便可记住其它几个年代。
再比如世界史年“开辟新航路”。四位航海家,涉及四个年代,关键在抓住哥伦布航海时间。他是1492年出海。五年前,1487年,迪亚士出海;五年后,1497年,达加马出海。迪亚士与达加马刚好差10年。至于麦哲伦,记个“1519”就行了。于是以哥伦布为桥梁,可记住这个系列年代(1487→1492→1497→1519),同样的方法记忆“三国鼎立”的年代,可以公元221年刘备建蜀为中心。一年前,220年,曹丕建魏;一年后,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吴大帝)220←221→222,记起来也非常便当。
(18)巧合联想法。有些历史年代,存在某种偶然的巧合。如果能有意识地将它们联系起来,记忆效果极佳。关键是“有意识”,正所谓“窍门遍地跑”看你找不找。举例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它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而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联系起来记,又清楚又深刻。又如,中国的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失败了,30年前,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这两件大事,同属社会变革,刚好相差30年,又如1861年,林肯领导反对黑奴主叛乱的斗争,摧毁了南方黑奴制度。同年,沙皇亚力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黑奴制、农奴制,广义上都属奴隶制。同是指向奴隶制,又是同一年,这种巧合,也为记忆提供了方便。历史事件往往是偶然中有必然。公元7世纪,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其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特别是对日本、朝鲜等“一衣带水”的邻国。公元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进入封建社会,646年,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亚洲另一个大国:阿拉伯,公元622年出现伊斯兰教,促进了各部落统一,向封建社会过渡,也是在七世纪。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19)反思联想法。有些历史年代,相互本无联系,分别属中国史和世界史。但我们可以把同一年代发生的事件,通过“再思”加工,进行联想。如公元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颁布了《权利法案》;同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二者全然无关,但作为“复习”、“反思”,联想一番,对记忆是有益的。公元962年,教皇在罗马为德意志国王奥托举行加冕,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与此几乎同时,中国发生了什么事?公元960年(只差两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北宋王朝建立。两个皇帝,中外对照,时间大体相当。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而公元73年,东汉政府班超出使西域成功。记住一个“73”联想出两件史实。又如当学习公元221年刘备建蜀时,不妨联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刘备与秦始皇,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二者相差四百多年。(公元前73年--公元73年,公元前221--公元221年,一字之差,不可忽视。)1592年,是朝鲜反击日本侵略的壬辰卫国战争;1392年,是高丽大将军李成桂建立李朝,改国号为朝鲜,1192年,日本进入历时六百多年的幕府统治时代。当学到1592年时,可依次联想学过的另两个“92”年,这三个“92”年又都是日本和朝鲜的历史。当然还有个1492年,那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为记忆某些历史年代,还可进行多方位联想。比如公元前119年,是西汉政府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成功,也是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骑兵主力。这个年代很重要。怎么记?“119”,火警。反击匈奴,十万火急,不算太牵强。公元前359年,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这是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359”怎么记?党史里有个“大生产运动”、王震359旅开进南泥湾。其实,商鞅与359旅风马牛不相及,实在牵强,但实际证明,它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
这种现象,在教材中还有一些,只要留心是不难寻觅的。如:三大宗教创始的时间: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是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6+1=7。又如公元1452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又是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灭亡。公元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又是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届大总统……利用这种联想,也可减轻记忆负担。
(20)同月联想法。对另一些历史年代,可抓住相同的月份记忆。请看下列几组年代:

这些“合二而一”的记忆,都是因为月份相同。 这不仅可以减轻记忆负担,而且容易形成某种史实联想,便于理解教材。
另外,中国近代史的开篇,连续有四件事发生在六月份,它们是:
(1)1839年6月--虎门销烟;
(2)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3)1841年5月末6月初--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4)1842年6月--陈化成在吴淞阵亡。
两个月后,1842年8月,鸦片战争结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将这些同月份的年代组合在一起,便于记忆重大史实的全过程。
(21)年内联想法。有些重要的历史事件,集中发生在一年内,人们常说:“难忘的××年”就是这种情况。比方中国史的1927年、世界史的1917年就是: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5月--许克祥挑起“马日事变”;
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8月--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
9月--秋收起义;
12月--广州起义(广州起义两周年,1929年12月,邓小平领导广西左右江起义)。
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
4月--列宁《四月提纲》发表;
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人民的“七月流血”事件。
11月--彼得堡起义,十月革命爆发。
一年内的大事件集中记忆,突出了历史转折关头,与“同月式联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六类,排列式
所谓“排列式”,即根据数字排列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主要有重复排列、顺序相连、倒序相连三种方法。
(22)重复排列法。根据数字重复排列的特点来记忆历史年代。如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金后,1818年卡尔·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都是前两位数字与后两位数字相同,重复排列。
(23)顺序相连法。历史年代中的各位数字顺序相连,排成自然数。如公元前123年盖约·格拉构改革,三位数字顺序相连。1234年蒙古灭金,四位数字顺序相连。再如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末三位数字顺序相连。这类数字的特点是按顺序排成自然数。即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24)倒序相连法。历史年代中各位数字颠倒顺序排列。如987年拜占廷发生福加斯暴动。这类数字的特点,是按着从后往前的顺序,排成颠倒的自然数。即由大到小。倒序排列。

第七类,整数式
所谓“整数式”,即把历史年代是整数的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式。
(25)整十法。如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公元前30年屋大维的元首政治开始,末尾都是一个0。
(26)整百法。如官渡之战是200年,祖冲之去世是500年,法兰克王查理在圣诞节加冕称帝是800年。末尾都是两个0。
(27)整千法。如唐福发明火药箭是1000年,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国家是公元前3000年。末尾都是三个0。

『叁』 有什么方法可以牢记历史年代。当然除了死记硬背

实战心得

历卝史知识的三要素是时间、空间、人物,由此构成历卝史事件。在学习历卝史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浩繁的历卝史年代,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甚至说“只记历卝史人物和事件,不记历卝史年代,岂不省事吗?”历卝史老师往往会回答:学历卝史而不知时间,等于骑车上卝街不看红绿灯,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记忆历卝史年代,一要目的明确,二要坚定信心,三是方法得当。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同学,无不为记忆历卝史年代绞尽脑汁。所创立的方法,可分为十几大类计四十七种方法之多。下面依次加以介绍。
第一类,趣味式
所谓“趣味式”,即用感兴趣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历卝史年代。
(1)谐音法。如马卝克卝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卝克卝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
(2)比喻法。如1900年是义和团运动的高卝潮时期,可把数字的形状比成义和团群众拿着各种武卝器,长矛像“1”字,钢叉像“9”,盾牌像“00”,从而记住1900年这个历卝史年代。
(3)口诀法。也叫顺口溜法。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卝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中国共卝产党的一些重要会卝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9”。这里概括了党的九次会卝议,古田会卝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卝议分别在1921卝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开;遵义会卝议,瓦窑堡会卝议都在1935年召开;七届二中全卝会则在1949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卝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这就是把我卝国历卝史分成两大段,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大致差不多。又如“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接元明和清朝。”这一口诀记述了我卝国朝代兴衰次序,二十八个字活画中国史长河的大体轮廓,再经过具体填充,朝代兴衰演变史的全过程就显得更清楚了。
第二类,对照式
所谓“对照式”,即用中外对照或古今对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卝史年代。
(4)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以公元前221卝年秦统卝一,公元后221卝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卝国奴卝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卝隶制结束。公元前841年是西周共卝和元年,公元后841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元年。
(5)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和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卝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卝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卝日甲午战争是18卝94年开始,朝卝鲜甲午农卝民战争也是18卝94年。
再如公元476年,是西罗马帝卝国的灭卝亡,标志着西欧奴卝隶制卝度的崩溃,而我卝国公元前476年则是春秋时期的结束,标志着我卝国奴卝隶社卝会的终结。
第三类,比较式
所谓“比较式”,即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记忆历卝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卝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卝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来。
(6)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世界近代史便是16卝40。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是1919年,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7)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鸦卝片战争比第一次鸦卝片战争晚16年,第一次鸦卝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卝片战争便是1856年。
第四类,推导式
所谓“推导式”,即根据记住的历卝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住另一个或几个历卝史年代。这只要有一个基点数,然后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卝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卝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后推。也可互相推。

--------------------------------------------------------------------------------

2 历卝史年代记忆四十七法
(8)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卝沫卝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卝44年,李白成建立大顺政卝权,农卝民军攻占北卝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这一年。
(9)后推法。从基点数向后推导。如知道1818年马卝克卝思诞生,恩格斯比马卝克卝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卝宁又比恩格斯小50岁,即是1870年诞生。
(10)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11)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卝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12)干支推导法。也称甲子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年代。我卝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卝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卝亥革卝命等等。学会这种方法,只要记住一个历卝史事件是公元某某年,就可推算出另一个历卝史事件的公元年代。如辛卝亥革卝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去了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去了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第五类,联想式
所谓“联想式”,即用联想的方式来记忆历卝史年代。有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对联想等等。
(13)相关联想法。通过相关事物的联想来记住有关历卝史年代的方法。如记住1927年我卝国第一次国内革卝命战争的失败,而由此联想为武卝装反抗国卝民党的统卝治,同年周卝恩卝来,朱卝德等同志领卝导了“八一”南昌起卝义。毛泽卝东同志于九月八日领卝导了秋收起卝义,张太雷、叶挺、叶卝剑卝英等同志领卝导了十二月广州起卝义。再如现代史的三个重要事件的年代,1917年俄国十月社卝会主卝义革卝命成功,1919年我卝国发生五四卝运卝动,1921卝年中国共卝产党成卝立。这三件事密切相联,每隔两年发生一件,只要记住一件事发生的年代,其它两件事发生的年代也就联想起来了。
(14)相似联想法。通过相似事物的联想来记住历卝史年代的方法。如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19”这个三位数字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火警的电卝话号吗,由公元前119年,联想到“119”火警的电卝话号码便好记了。
(15)相对联想法。通过相对事物的联想记住年代的方法。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过四年,由爆发年代(1914年)可以联想到结束年代(1918年);反之,由结束年代也能联想到爆发年代。
(16)分组联想法。请看下列一组历卝史年代:

这11个年代,只要记住一个,便可顺势想出其余10个。这个年代可定为1661年,因为这是个特殊年代(中间两个“6”一边一个“1”),很好记。它与1684、168卝9、16卝94三个年代,都是有关台卝湾问题的。(这当中,只需留意郑成功收复台卝湾与康熙出兵台卝湾差21卝年。)然后,康熙就解决东北边疆问题,上一组四个年代关系是“第二年--所谓”马不停蹄”。接着,又引出下一组年代,康熙帝解决西北边疆问题。它与上一组年代的关系也是“第二年”,联卝系十分紧密。这三组年代紧紧相连,概括了康熙政绩的一个侧面。三组九个年代,开头一个(1661年)减100年,即一百年前,是另一位民卝族英雄戚继光。结尾一个(16卝96年)加100,即一百年后,爆发了白莲教起卝义。这样以“1661年”为“龙头”,连卝锁反应,演绎出十个年代。它的好处,不单以少及多,而且由点而线,由线而面,囊括了一大堆史实。
(17)中介联想法。要无一遗漏地记忆中外历卝史的全部年代,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但首先记住一些划时代年代和最重要的事件的年代,不但是办得到的,也是必需的。比方鸦卝片战争、“五四”运动、巴黎公卝社、十月革卝命等事件发生的时间,应能脱口而出,不假思索,叫做“不记忆年代”。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年代也在苦思冥想,那就无从再记其它了。正如上述11个年代,“1661年”,也不能记住,那么“分组式联想”也就成了泡影。牢记一些基本历卝史年代的好处,还在于它们可用为“参照物”,去联想与之有关联的其它年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容易联想;在物质形态上相似的事物也容易联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推及原因,这当中的关键,是寻找“中介性线索”。比如,178卝9年7月14日,法卝国大革卝命爆发,在世界近代史上,它是个极其重要的年代,必须牢记,属“不记忆年代”。在此一百年后,即188卝9年7月14日,国际社卝会主卝义者代表大卝会在巴黎开幕,于是出现了“第二国际”。这不是偶然,是为了纪卝念法卝国人卝民攻占巴士底狱一百周卝年。会上,根据法代表团提议,通过了关于“五一”节——“国际示卝威洲游卝行日”的决议,而这个日子的确定,是为了纪卝念三年前,即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卝加卝哥工卝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罢卝工。这样,178卝9-188卝9-1886三个重要事件,通过178卝9年这个“中介性线索”进行联想记忆,可谓水到渠成,势卝如卝破卝竹。又如,讲到宋元时期少数民卝族的兴亡。可以1127年金灭北宋为核心,它前二年,1125年,是金灭辽;灭辽100年前,1115年,女真建立金政卝权。这就是说,金建立100年后灭辽;102年后灭北宋。另外,1127年的100年后,即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这个年代是“自然数列”,极好记)蒙古灭金。“1271”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

3 历卝史年代记忆四十七法
而“1127”与“1271”是相同的四个数字,只不过千位的“1”,移到了个位上而已。这样,以“1127”为参照物,一气呵成,便可记住其它几个年代。
再比如世界史年“开辟新航路”。四位航海家,涉及四个年代,关键在抓卝住哥伦布航海时间。他是1492年出海。五年前,1487年,迪亚士出海;五年后,1497年,达加马出海。迪亚士与达加马刚好差10年。至于麦哲伦,记个“1519”就行了。于是以哥伦布为桥梁,可记住这个系列年代(1487→1492→1497→1519),同样的方法记忆“三国鼎立”的年代,可以公元221卝年刘备建蜀为中心。一年前,220年,曹丕建魏;一年后,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吴大帝)220←221→222,记起来也非常便当。
(18)巧合联想法。有些历卝史年代,存在某种偶然的巧合。如果能有意识地将它们联卝系起来,记忆效果极佳。关键是“有意识”,正所谓“窍门遍地跑”看你找不找。举例说,英国资产阶卝级革卝命,16卝40年,它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而鸦卝片战争爆发,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联卝系起来记,又清楚又深刻。又如,中国的戊戌变法,发生在18卝98卝年,失败了,30年前,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这两件大事,同属社卝会变革,刚好相差30年,又如1861年,林肯领卝导反卝对黑奴主叛乱的斗卝争,摧毁了南方黑奴制卝度。同年,沙皇亚力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卝奴制改卝革。黑奴制、农卝奴制,广义上都属奴卝隶制。同是指向奴卝隶制,又是同一年,这种巧合,也为记忆提供了方便。历卝史事件往往是偶然中有必然。公元7世纪,正是中国封卝建社卝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其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特别是对日本、朝卝鲜等“一衣带水”的邻国。公元676年,新罗统卝一朝卝鲜半岛,进入封卝建社卝会,6卝46年,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卝建社卝会。亚洲另一个大国:阿卝拉卝伯,公元622年出现伊卝斯卝兰教,促进了各部落统卝一,向封卝建社卝会过渡,也是在七世纪。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19)反思联想法。有些历卝史年代,相互本无联卝系,分别屑中国史和世界史。但我们可以把同一年代发生的事件,通过“再思”加工,进行联想。如公元168卝9年,英国资产阶卝级颁布了《权卝利法案》;同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二者全然无关,但作为“复习”、“反思”,联想一番,对记忆是有益的。公元962年,教卝皇在罗马为德意志国王奥托举行加冕,神圣罗马帝卝国建立。与此几乎同时,中国发生了什么事?公元960年(只差两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北宋王朝建立。两个皇帝,中外对照,时间大体相当。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卝义,而公元73年,东汉政卝府班超出使西域成功。记住一个“73”联想出两件史实。又如当学习公元221卝年刘备建蜀时,不妨联想公元前221卝年秦灭六国。刘备与秦始皇,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二者相差四百多年。(公元前73年--公元73年,公元前221--公元221卝年,一字之差,不可忽视。)1592年,是朝卝鲜反击日本侵略的壬辰卫国战争;1392年,是高丽大将军李成桂建立李朝,改国号为朝卝鲜,1192年,日本进入历时六百多年的幕府统卝治时代。当学到1592年时,可依次联想学过的另两个“92”年,这三个“92”年又都是日本和朝卝鲜的历卝史。当然还有个1492年,那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为记忆某些历卝史年代,还可进行多方位联想。比如公元前119年,是西汉政卝府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成功,也是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骑兵主力。这个年代很重要。怎么记?“119”,火警。反击匈奴,十万火急,不算太牵强。公元前359年,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这是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359”怎么记?党史里有个“大生产运动”、王卝震359旅开进南泥湾。其实,商鞅与359旅风马牛不相及,实在牵强,但实际证明,它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
这种现象,在教材中还有一些,只要留心是不难寻觅的。如:三大宗卝教创始的时间: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基卝督教是公元1世纪,伊卝斯卝兰教是公元7世纪。6+1=7。又如公元1452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又是东罗马帝卝国被土耳其灭卝亡。公元178卝9年,法卝国大革卝命爆发,又是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届大总统……利卝用这种联想,也可减轻记忆负担。

--------------------------------------------------------------------------------

4 历卝史年代记忆四十七法
(20)同月联想法。对另一些历卝史年代,可抓卝住相同的月份记忆。请看下列几组年代:

这些“合二而一”的记忆,都是因为月份相同。 这不仅可以减轻记忆负担,而且容易形成某种史实联想,便于理解卝教材。
另外,中国近代史的开篇,连续有四件事发生在六卝月份,它们是:
(1)1839年6卝月--虎门销烟;
(2)1840年6卝月--鸦卝片战争正式爆发;
(3)1841年5月末6卝月初--三元里人卝民抗英斗卝争;
(4)1842年6卝月--陈化成在吴淞阵亡。
两个月后,1842年8月,鸦卝片战争结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将这些同月份的年代组合在一起,便于记忆重大史实的全过程。
(21)年内联想法。有些重要的历卝史事件,集中发生在一年内,人们常说:“难忘的××年”就是这种情况。比方中国史的1927年、世界史的1917年就是:
1927年3月--上卝海工卝人第三次武卝装起卝义;
4月--蒋卝介卝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卝命政卝变;
5月--许克祥挑卝起“马日事变”;
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卝变;
8月--南昌起卝义和“八七会卝议”;
9月--秋收起卝义;
12月--广州起卝义(广州起卝义两周卝年,1929年12月,邓小卝平领卝导广西左右江起卝义)。
1917年3月--二月革卝命,推卝翻沙皇;
4月--列卝宁《四月提纲》发表;
7月--资产阶卝级临时政卝府镇卝压人卝民的“七月流卝血”事件。
11月--彼得堡起卝义,十月革卝命爆发。
一年内的大事件集中记忆,突出了历卝史转折关头,与“同月式联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六类,排列式
所谓“排列式”,即根据数字排列的方式来记忆历卝史年代。主要有重复排列、顺序相连、倒序相连三种方法。
(22)重复排列法。根据数字重复排列的特点来记忆历卝史年代。如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金后,1818年卡尔·马卝克卝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都是前两位数字与后两位数字相同,重复排列。
(23)顺序相连法。历卝史年代中的各位数字顺序相连,排成自然数。如公元前123年盖约·格拉构改卝革,三位数字顺序相连。1234年蒙古灭金,四位数字顺序相连。再如178卝9年法卝国资产阶卝级革卝命开始,末三位数字顺序相连。这类数字的特点是按顺序排成自然数。即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24)倒序相连法。历卝史年代中各位数字颠倒顺序排列。如987年拜占廷发生福加斯暴卝动。这类数字的特点,是按着从后往前的顺序,排成颠倒的自然数。即由大到小。倒序排列。
第七类,整数式
所谓“整数式”,即把历卝史年代是整数的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式。
(25)整十法。如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公元前30年屋大维的元首政治开始,末尾都是一个0。
(26)整百法。如官渡之战是200年,祖冲之去世是500年,法兰克王查理在圣诞节加冕称帝是800年。末尾都是两个0。
(27)整千法。如唐福发明火卝药箭是1000年,埃卝及形成统卝一的奴卝隶国卝家是公元前3000年。末尾都是三个0。
第八类,求同式
所谓“求同式”,即找出某些数字相同的年代排列在一起,便于加强记忆。
(28)首部相同法。即把开头几位数字相同的年代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法。如1113年基辅人卝民起卝义,1115年金建立,1119年教卝皇在耶路撒冷建立神殿骑士团。这些数字的特点是开头三位数字相同。再如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这些数字的特点是开头两数字相同。
(29)尾部相同法。即把末尾数字相同的年代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法。如1222年匈牙利王安德烈二世颁布“黄金召书”,1555年奥格斯保宗卝教和约。这些数字的特点是末尾三位数字相同,有三个“2”或三个“5”。再如1922年香卝港海员大罢卝工,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这些数字的特点是末尾两位数字相同,前者两个“2”,后者两个“4”。
(30)首尾相同法。即把首尾相同的年代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法。如383年秦卝晋淝水之战,首尾都是“3”;515年范缜去世,525年北魏时期北方人卝民大起卝义,首尾都是“5”;616年瓦岗军起卝义;676年新罗统卝一朝卝鲜,首尾都是“6”;8卝98卝年唐末农卝民战争结束,首尾都是“8”。这类数字的特点是其首尾数字相同。

--------------------------------------------------------------------------------

5 历卝史年代记忆四十七法
(31)首尾中间相同法。即把首尾数字相同,中间数字相同的年代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法。如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卝湾,首尾都是“1”,中间两个“6”。1881年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卝义,首尾都是“1”,中间两个“8”。这类数字相同,或者说前面两个数字与后两个数字颠倒。
(32)各位全同法。即把各位数字完全相同的年代集中起来进行记忆的方法。如公元前55年恺撤开始出征不列颠,99年班超在西域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再如公元前111年罗马朱古达战争爆发,222年吴国建立。三位数字完全相同。
第九种,颠倒式
所谓“颠倒式”,即根据两个历卝史年代中某些数字颠倒的特点进行记忆的方式。
(33)首部颠倒法。两个三位数。末位相同,前两位颠倒。如196年曹操劫持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916年契丹政卝权建立。
(34)尾部颠倒法。两个三位数,首位相同,后二位颠倒。如208年赤壁之战,280年西晋灭吴。1912年中卝华民国成卝立,1921卝年中国共卝产党成卝立。1913年第二次革卝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35)首尾颠倒法。两个三位数,中间相同首尾颠倒。如317年东晋建立,713年开元盛世开始。
第十类,串连式
所谓“串连式”,即几个年代距离相等,串连起来,便于记忆。一般可分为十年一串与百年一串两种。
(36)十年一串法。如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卝民抗击英国侵略军。1851年金田起卝义,1861年总卝理衙门建立,1871年马卝克卝思写成《法兰西内战》,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再如1115年金建立,1125年金灭辽,1135年钟相、杨幺起卝义失败。这类数字的特点是都是18-1或11-5,前两位与末位数字相同,中间的数字依次递增。
(37)百年一串法。如1392年,朝卝鲜李朝开始,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1592年朝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进行卫国战争。再如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卝和国成卝立,18卝92年普法签定军事协定。这类数字的特点是都是1-92;首位和尾二位数字相同,中间的数字依次递增。
第十一类,间隔式
所谓“间隔式”,即根据每隔几年发生一件大事的情况来记忆历卝史年代的方式。
(38)隔一法。从中国近代史开始,每隔一年就有一件大事。如1839年虎门销烟,1840年鸦卝片战争,1841年三元里抗英,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签订。再如中国共卝产党第一次代表大卝会是1921卝年召开,中国共卝产党第二次代表大卝会是1922年召开,中国共卝产党第三次代表大卝会是1923年召开,都是间隔一年。
(39)隔二法。如从辛卝亥革卝命开始,每隔两年就有一件大事。辛卝亥革卝命是1911年,二次革卝命是1913年,护国运动是1915年,护卝法运动是1917年,都是间隔两年。
(40)隔十法。在中国近代史里,基本每隔十年就发生一件大事:1841年三元里人卝民抗英斗卝争;1851年洪秀全领卝导太平军于金田村起卝义;1861年清总卝理衙门建立,洋务运动开始;1871年沙俄侵略我卝国伊梨地区,1881年《中俄伊梨条约》签订;18卝91年康有为《大同书》刊行;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卝建社卝会;1911年孙中山领卝导的(黄花岗和武昌起卝义)辛卝亥革卝命爆发。
在中国现代史里,也有类似情况:1921卝年中国共卝产党建立;1931年日本帝卝国主卝义在沈阳发动了侵略我卝国的“九·一八”事变;1941年国卝民党反卝动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卝共高卝潮--皖南事变;1951年西卝藏和平解卝放。再如:1927年蒋汪发动了反革卝命政卝变,上卝海工卝人在党的领卝导下发动三次武卝装起卝义,并取得胜利;1937年日本帝卝国主卝义发动侵略我卝国的“七·七”芦沟桥事变和上卝海的“八·一三”事变;1947年台卝湾人卝民发动了“二·二八”武卝装起卝义,学生发生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卝害”的爱卝国运动;1957年中国共卝产党整风运动。
第十二类,计算式
所谓“计算式”,即运用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方式来记忆历卝史年代。常见的有平方法,倍数法,等差法

6 历卝史年代记忆四十七法
(41)平方法。利卝用数字的平方来记忆历卝史年代。如公元前525年波斯征服埃卝及,636年阿卝拉卝伯与拜占廷会战,都是前一位数字的平方等于后两位数。
(42)倍数法。利卝用两个数字的倍数关系来帮助记忆历卝史年代。如“孝文三十三,死于499年,是指魏孝文帝活了三十三岁,死于公元499年,99年是33的3倍,很好记忆。
(43)等差法。
根据两数之差相等的特点来记忆历卝史年代。有相差十年的,如唐末黄巢起卝义是在874年开始,到884年黄巢战败牺牲,正好十年。1841年三元里抗英斗卝争,1851年金田村起卝义,两者相距十年。中法战争是1884年发生,中卝日甲午战争是在18卝94年开始,两次战争也正好是十年。1120年北宋方腊起卝义,1130年南宋钟相、杨幺起卝义,两次起卝义相差十年。也有相差百年的。如1127年金灭北宋,1227年蒙古灭西夏,两者相差一百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卝湾,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这两件事也相差一百年。

『肆』 历史的年代,就是200年到201年,是不是从秦始皇才这样顺着的。更早以前是不是1010到,1009

中国古代纪年法不是这样的。古代是用皇帝的年号记录时间,比如内洪武元年,就是容朱元璋在位的第一年。你说的这个1001年这些,是国际上现在的通用纪年法。我们今年是公元2015年,然后往前推,依次递减,到公元1年,也就是公元元年,再往前叫公元前1年,比如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在公元前221年。公元前的数字离我们时间越远是递加的。公元和公元前据说是以耶稣的诞辰做分界。

『伍』 一部几年前古代小说用倒叙的,一开始女主被皇上软禁,要求生孩子。这

天灾

作者抄: 净土

简介:

今天袭是也许是我大学四年生涯中最快乐的一天,因为在离毕业的前一天,终于和上海的一家公司签了就业合同,以后不必再为工作而四处奔走了。大本在七八十年代也许很吃香,可是在现在的中国,却几乎成了残羹剩饭

『陆』 求100个倒序词(倒顺词)

语法--法语 、学科--科学、 错过--过错、 火柴--柴火、 秋千--千秋 、大小--小大、 自私--私自、 国王--王国 、眼泪--泪眼 、马上--上马

西湖--湖西、 绿草--草绿 、落叶--叶落、 花开--开花、 风大--大风 、浓雾--雾浓、 圆月--月圆、 雷响--响雷 、交代--代交 、满额--额满

好人--人好 、女儿--儿女、 低头--头低 、兄弟--弟兄 、鸡蛋--蛋鸡、 雪白--白雪、 蜜蜂--蜂蜜、 演讲--讲演、 样式--式样、 代替--替代

故事--事故、 上海--海上 、著名--名著 、运营--营运 、犯罪--罪犯 、架笔--笔架 、牙刷--刷牙 、警报--报警、讲演--演讲、觉察--察觉、

依偎--偎依、山河--河山、缓和--和缓、累积--积累、互相--相互、问询--询问、并吞--吞并、整齐--齐整、奋发--发奋、质朴--朴质

寂静--静寂、样式--式样、 合适--适合、喜欢--欢喜、代替--替代、煎熬--熬煎 、妒忌--忌妒、容颜--颜容、情感--感情、别离--离别

久远--远久、和平--平和、虚空--空虚、语言--言语、登攀--攀登、容颜--颜容、和平--平和、虚空--空虚、语言--言语、动乱--乱动、

得了--了得、人情--情人、乡下--下乡、故事--事故、带领--领带、海上--上海、文盲--盲文、牲畜--畜生、收回--回收、开放--放开、

牛奶--奶牛、结巴--巴结、年少--少年、名著--著名、国外--外国、楼顶--顶楼、打死--死打、手枪--枪手、红火--火红、金黄--黄金

气节--节气、计算--算计、面相--相面、官宦--宦官、愿意--意愿、发挥--挥发、人名--名人、上马--马上、当家--家当、调情--情调、

毒蛇--蛇毒、虫害--害虫、油菜--菜油、彩色--色彩、画笔--笔画、肉猪--猪肉、云彩--彩云、彩头--头彩

(6)中国历史倒序扩展阅读:

倒顺词的分类

倒顺意思不变

1、有些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把它颠倒过来念,意思仍然不变。如:讲演——演讲、觉察——察觉、依偎——偎依、山河——河山、缓和——和缓、累积——积累、互相——相互、问询——询问、并吞——吞并、整齐——齐整 等等。

2、有的内容相关联的字颠倒后,意思仍然相近或相关,例如:积累——累积、夜半——半夜、胆大——大胆、质变——变质、开放——放开、焰火——火焰、少年——年少、雪白——白雪、水井——井水、痴情——情痴等等。

倒顺意思相关

有的内容相关联的字颠倒后,意思仍然相近或相关,例如:积累——累积、夜半——半夜、胆大——大胆、质变——变质、讲演——演讲 言语——语言 叫喊——喊叫 询问——问询 等等。

倒顺意思不同

还有一种更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些东西的名称,如果把它倒过来说,正好表明了这种东西的用途,例如:羊圈——圈羊、铺盖——盖铺、铁锤——锤铁、门锁——锁门、锅盖——盖锅、瓶塞——塞瓶、牙刷——刷牙、床罩——罩床等等。

参考资料:网络词条--倒顺词

『柒』 关于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总顺序和倒叙的顺序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

1、事物发展顺序是条列式结构方法之一。撰写过程中,涉及到事物发展情况,则以事物发展为序来安排条文。

2、总分总是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解析文章的一种结构方式。

3、倒叙(flash back),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二、特点不同

1、事物发展顺序:具有明确的时间概念,事物发展的线索清楚,便于读者掌握事物的发展过程,给予读者鲜明的印象。

2、总分总:开头提出论点(开门见山),中间若干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或重申论点,或总结引申),而几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等,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3、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7)中国历史倒序扩展阅读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捌』 初中历史年代口诀

全国各地的师生,为记忆历史年代,想尽了办法。这47种方法中,必有一种能帮助你。

实战心得

历史知识的三要素是时间、空间、人物,由此构成历史事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浩繁的历史年代,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甚至说“只记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记历史年代,岂不省事吗?”历史老师往往会回答:学历史而不知时间,等于骑车上街不看红绿灯,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记忆历史年代,一要目的明确,二要坚定信心,三是方法得当。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同学,无不为记忆历史年代绞尽脑汁。所创立的方法,可分为十几大类计四十七种方法之多。下面依次加以介绍。
第一类,趣味式
所谓“趣味式”,即用感兴趣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1)谐音法。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
(2)比喻法。如1900年是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可把数字的形状比成义和团群众拿着各种武器,长矛像“1”字,钢叉像“9”,盾牌像“00”,从而记住1900年这个历史年代。
(3)口诀法。也叫顺口溜法。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9”。这里概括了党的九次会议,古田会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开;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都在1935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则在1949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这就是把我国历史分成两大段,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大致差不多。又如“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接元明和清朝。”这一口诀记述了我国朝代兴衰次序,二十八个字活画中国史长河的大体轮廓,再经过具体填充,朝代兴衰演变史的全过程就显得更清楚了。
第二类,对照式
所谓“对照式”,即用中外对照或古今对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4)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公元前841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后841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元年。
(5)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和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再如公元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崩溃,而我国公元前476年则是春秋时期的结束,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终结。
第三类,比较式
所谓“比较式”,即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来。
(6)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是1919年,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7)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晚1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1856年。
第四类,推导式
所谓“推导式”,即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住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这只要有一个基点数,然后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后推。也可互相推。
(8)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白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这一年。
(9)后推法。从基点数向后推导。如知道1818年马克思诞生,恩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岁,即是1870年诞生。
(10)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11)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12)干支推导法。也称甲子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年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学会这种方法,只要记住一个历史事件是公元某某年,就可推算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年代。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去了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去了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第五类,联想式
所谓“联想式”,即用联想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有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对联想等等。
(13)相关联想法。通过相关事物的联想来记住有关历史年代的方法。如记住1927年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而由此联想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同年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毛泽东同志于九月八日领导了秋收起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同志领导了十二月广州起义。再如现代史的三个重要事件的年代,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1919年我国发生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件事密切相联,每隔两年发生一件,只要记住一件事发生的年代,其它两件事发生的年代也就联想起来了。
(14)相似联想法。通过相似事物的联想来记住历史年代的方法。如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19”这个三位数字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火警的电话号吗,由公元前119年,联想到“119”火警的电话号码便好记了。
(15)相对联想法。通过相对事物的联想记住年代的方法。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过四年,由爆发年代(1914年)可以联想到结束年代(1918年);反之,由结束年代也能联想到爆发年代。
(16)分组联想法。请看下列一组历史年代:

这11个年代,只要记住一个,便可顺势想出其余10个。这个年代可定为1661年,因为这是个特殊年代(中间两个“6”一边一个“1”),很好记。它与1684、1689、1694三个年代,都是有关台湾问题的。(这当中,只需留意郑成功收复台湾与康熙出兵台湾差21年。)然后,康熙就解决东北边疆问题,上一组四个年代关系是“第二年--所谓”马不停蹄”。接着,又引出下一组年代,康熙帝解决西北边疆问题。它与上一组年代的关系也是“第二年”,联系十分紧密。这三组年代紧紧相连,概括了康熙政绩的一个侧面。三组九个年代,开头一个(1661年)减100年,即一百年前,是另一位民族英雄戚继光。结尾一个(1696年)加100,即一百年后,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这样以“1661年”为“龙头”,连锁反应,演绎出十个年代。它的好处,不单以少及多,而且由点而线,由线而面,囊括了一大堆史实。
(17)中介联想法。要无一遗漏地记忆中外历史的全部年代,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但首先记住一些划时代年代和最重要的事件的年代,不但是办得到的,也是必需的。比方鸦片战争、“五四”运动、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事件发生的时间,应能脱口而出,不假思索,叫做“不记忆年代”。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年代也在苦思冥想,那就无从再记其它了。正如上述11个年代,“1661年”,也不能记住,那么“分组式联想”也就成了泡影。牢记一些基本历史年代的好处,还在于它们可用为“参照物”,去联想与之有关联的其它年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容易联想;在物质形态上相似的事物也容易联想。由原因想到结果,或由结果推及原因,这当中的关键,是寻找“中介性线索”。比如,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在世界近代史上,它是个极其重要的年代,必须牢记,属“不记忆年代”。在此一百年后,即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于是出现了“第二国际”。这不是偶然,是为了纪念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一百周年。会上,根据法代表团提议,通过了关于“五一”节——“国际示威洲游行日”的决议,而这个日子的确定,是为了纪念三年前,即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罢工。这样,1789-1889-1886三个重要事件,通过1789年这个“中介性线索”进行联想记忆,可谓水到渠成,势如破竹。又如,讲到宋元时期少数民族的兴亡。可以1127年金灭北宋为核心,它前二年,1125年,是金灭辽;灭辽100年前,1115年,女真建立金政权。这就是说,金建立100年后灭辽;102年后灭北宋。另外,1127年的100年后,即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这个年代是“自然数列”,极好记)蒙古灭金。“1271”忽必烈改国号为元。而“1127”与“1271”是相同的四个数字,只不过千位的“1”,移到了个位上而已。这样,以“1127”为参照物,一气呵成,便可记住其它几个年代。
再比如世界史年“开辟新航路”。四位航海家,涉及四个年代,关键在抓住哥伦布航海时间。他是1492年出海。五年前,1487年,迪亚士出海;五年后,1497年,达加马出海。迪亚士与达加马刚好差10年。至于麦哲伦,记个“1519”就行了。于是以哥伦布为桥梁,可记住这个系列年代(1487→1492→1497→1519),同样的方法记忆“三国鼎立”的年代,可以公元221年刘备建蜀为中心。一年前,220年,曹丕建魏;一年后,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吴大帝)220←221→222,记起来也非常便当。
(18)巧合联想法。有些历史年代,存在某种偶然的巧合。如果能有意识地将它们联系起来,记忆效果极佳。关键是“有意识”,正所谓“窍门遍地跑”看你找不找。举例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它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而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联系起来记,又清楚又深刻。又如,中国的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失败了,30年前,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这两件大事,同属社会变革,刚好相差30年,又如1861年,林肯领导反对黑奴主叛乱的斗争,摧毁了南方黑奴制度。同年,沙皇亚力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黑奴制、农奴制,广义上都属奴隶制。同是指向奴隶制,又是同一年,这种巧合,也为记忆提供了方便。历史事件往往是偶然中有必然。公元7世纪,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其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特别是对日本、朝鲜等“一衣带水”的邻国。公元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进入封建社会,646年,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亚洲另一个大国:阿拉伯,公元622年出现伊斯兰教,促进了各部落统一,向封建社会过渡,也是在七世纪。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19)反思联想法。有些历史年代,相互本无联系,分别屑中国史和世界史。但我们可以把同一年代发生的事件,通过“再思”加工,进行联想。如公元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颁布了《权利法案》;同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二者全然无关,但作为“复习”、“反思”,联想一番,对记忆是有益的。公元962年,教皇在罗马为德意志国王奥托举行加冕,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与此几乎同时,中国发生了什么事?公元960年(只差两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北宋王朝建立。两个皇帝,中外对照,时间大体相当。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而公元73年,东汉政府班超出使西域成功。记住一个“73”联想出两件史实。又如当学习公元221年刘备建蜀时,不妨联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刘备与秦始皇,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二者相差四百多年。(公元前73年--公元73年,公元前221--公元221年,一字之差,不可忽视。)1592年,是朝鲜反击日本侵略的壬辰卫国战争;1392年,是高丽大将军李成桂建立李朝,改国号为朝鲜,1192年,日本进入历时六百多年的幕府统治时代。当学到1592年时,可依次联想学过的另两个“92”年,这三个“92”年又都是日本和朝鲜的历史。当然还有个1492年,那是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为记忆某些历史年代,还可进行多方位联想。比如公元前119年,是西汉政府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成功,也是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骑兵主力。这个年代很重要。怎么记?“119”,火警。反击匈奴,十万火急,不算太牵强。公元前359年,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这是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359”怎么记?党史里有个“大生产运动”、王震359旅开进南泥湾。其实,商鞅与359旅风马牛不相及,实在牵强,但实际证明,它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
这种现象,在教材中还有一些,只要留心是不难寻觅的。如:三大宗教创始的时间: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是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6+1=7。又如公元1452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又是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灭亡。公元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又是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届大总统……利用这种联想,也可减轻记忆负担。
(20)同月联想法。对另一些历史年代,可抓住相同的月份记忆。请看下列几组年代:

这些“合二而一”的记忆,都是因为月份相同。 这不仅可以减轻记忆负担,而且容易形成某种史实联想,便于理解教材。
另外,中国近代史的开篇,连续有四件事发生在六月份,它们是:
(1)1839年6月--虎门销烟;
(2)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3)1841年5月末6月初--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4)1842年6月--陈化成在吴淞阵亡。
两个月后,1842年8月,鸦片战争结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将这些同月份的年代组合在一起,便于记忆重大史实的全过程。
(21)年内联想法。有些重要的历史事件,集中发生在一年内,人们常说:“难忘的××年”就是这种情况。比方中国史的1927年、世界史的1917年就是: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5月--许克祥挑起“马日事变”;
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8月--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
9月--秋收起义;
12月--广州起义(广州起义两周年,1929年12月,邓小平领导广西左右江起义)。
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
4月--列宁《四月提纲》发表;
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人民的“七月流血”事件。
11月--彼得堡起义,十月革命爆发。
一年内的大事件集中记忆,突出了历史转折关头,与“同月式联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六类,排列式
所谓“排列式”,即根据数字排列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主要有重复排列、顺序相连、倒序相连三种方法。
(22)重复排列法。根据数字重复排列的特点来记忆历史年代。如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金后,1818年卡尔·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都是前两位数字与后两位数字相同,重复排列。
(23)顺序相连法。历史年代中的各位数字顺序相连,排成自然数。如公元前123年盖约·格拉构改革,三位数字顺序相连。1234年蒙古灭金,四位数字顺序相连。再如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末三位数字顺序相连。这类数字的特点是按顺序排成自然数。即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24)倒序相连法。历史年代中各位数字颠倒顺序排列。如987年拜占廷发生福加斯暴动。这类数字的特点,是按着从后往前的顺序,排成颠倒的自然数。即由大到小。倒序排 列。
第七类,整数式
所谓“整数式”,即把历史年代是整数的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式。
(25)整十法。如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公元前30年屋大维的元首政治开始,末尾都是一个0。
(26)整百法。如官渡之战是200年,祖冲之去世是500年,法兰克王查理在圣诞节加冕称帝是800年。末尾都是两个0。
(27)整千法。如唐福发明火药箭是1000年,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国家是公元前3000年。末尾都是三个0。
第八类,求同式
所谓“求同式”,即找出某些数字相同的年代排列在一起,便于加强记忆。
(28)首部相同法。即把开头几位数字相同的年代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法。如1113年基辅人民起义,1115年金建立,1119年教皇在耶路撒冷建立神殿骑士团。这些数字的特点是开头三位数字相同。再如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这些数字的特点是开头两数字相同。
(29)尾部相同法。即把末尾数字相同的年代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法。如1222年匈牙利王安德烈二世颁布“黄金召书”,1555年奥格斯保宗教和约。这些数字的特点是末尾三位数字相同,有三个“2”或三个“5”。再如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这些数字的特点是末尾两位数字相同,前者两个“2”,后者两个“4”。
(30)首尾相同法。即把首尾相同的年代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法。如383年秦晋淝水之战,首尾都是“3”;515年范缜去世,525年北魏时期北方人民大起义,首尾都是“5”;616年瓦岗军起义;676年新罗统一朝鲜,首尾都是“6”;898年唐末农民战争结束,首尾都是“8”。这类数字的特点是其首尾数字相同。
(31)首尾中间相同法。即把首尾数字相同,中间数字相同的年代集中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法。如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首尾都是“1”,中间两个“6”。1881年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首尾都是“1”,中间两个“8”。这类数字相同,或者说前面两个数字与后两个数字颠倒。
(32)各位全同法。即把各位数字完全相同的年代集中起来进行记忆的方法。如公元前55年恺撤开始出征不列颠,99年班超在西域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再如公元前111年罗马朱古达战争爆发,222年吴国建立。三位数字完全相同。
第九种,颠倒式
所谓“颠倒式”,即根据两个历史年代中某些数字颠倒的特点进行记忆的方式。
(33)首部颠倒法。两个三位数。末位相同,前两位颠倒。如196年曹操劫持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916年契丹政权建立。
(34)尾部颠倒法。两个三位数,首位相同,后二位颠倒。如208年赤壁之战,280年西晋灭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13年第二次革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35)首尾颠倒法。两个三位数,中间相同首尾颠倒。如317年东晋建立,713年开元盛世开始。
第十类,串连式
所谓“串连式”,即几个年代距离相等,串连起来,便于记忆。一般可分为十年一串与百年一串两种。
(36)十年一串法。如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国侵略军。1851年金田起义,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1871年马克思写成《法兰西内战》,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再如1115年金建立,1125年金灭辽,1135年钟相、杨幺起义失败。这类数字的特点是都是18-1或11-5,前两位与末位数字相同,中间的数字依次递增。
(37)百年一串法。如1392年,朝鲜李朝开始,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1592年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进行卫国战争。再如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892年普法签定军事协定。这类数字的特点是都是1-92;首位和尾二位数字相同,中间的数字依次递增。

『玖』 倒叙的经典例子20怎么写

倒叙的经典例子

示例

比如,在《永不忘记》一文中采用把情节的结局放在开头专叙述,然后再属叙述情节的发生、发展的叙述方法。这是最典型的倒叙的方法。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到“她语带感情,几致哽咽”)写潘老师和王翔的父亲、妹妹到车站送王翔上大学,王翔送给潘老师一幅自画像。无限的深情都凝结在一幅画着一个卖冰糕的孩子,上面写着“永不忘记,谢谢老师”的铅笔画上。画有什么含义?永不忘记什么呢?这种先叙事情结局的手法既曲折、引人入胜地点了题;又制造出悬念,引起读者急切的关注。这里又借人物对话交代画上的孩子就是王翔,他是个难得的孩子,他能上大学全靠潘老师的帮助。自然地引起倒叙。

平时回忆过去的一件事儿 一样:先把故事的结局告诉大家,然后把故事从头到尾讲一遍,这故事的最后就是开始你告诉大家的内容.写文章的时候只用换成书面语就可以了.
教你一方法,找一篇典型的记叙文,把文字的最后结局部分拿到本文的前面,然后中间有个衔接段

『拾』 倒叙手法的文章有哪些(要著名些的,多一点)

1,《风筝》——鲁迅

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月时节的放风筝开始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然后自然地从风筝想到儿时往事:作为兄长的他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的惩罚。成年后的作者为自己幼时的无知,对弟弟儿童天性的扼杀行为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更令作者痛苦的是他已无法求得宽恕,因为弟弟对这件往事已漠然忘,这里照应了文章一开头作者见到风筝时“惊异和悲哀”的情绪。

这种惊异和悲哀并不仅仅在于作者内心的深刻自我反省,而在于他从弟弟的“全然忘却”中体会到中国老百姓对封建道德奴役、家长式的专制制度的不觉醒,因而倍感改造“国民性”任务之艰巨,点出作者心情沉重的内在原因。

2,《朝花夕拾》——鲁迅

“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3,《童年》——高尔基

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4,《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

5,《二马》——老舍

讲述了二马爷俩儿和温都母女之间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批判了自己民族的懒惰、不思进取等,谴责了英国社会的民族文化偏见。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倒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