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一次的小冰河期真实存在吗
明朝小冰河时期是指中国明朝末期出现了极冷的气候灾害。明朝晚期,回当时整个答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小冰河期”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国外有学者认为小冰河时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明末清初《阅世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
㈡ 明朝小冰河时期的介绍
“小冰河期”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历史上,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朝晚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明末清初《阅世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
㈢ 历史上小冰河时期对中国的影响
明朝小冰河时期编辑词条 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期”( Ice Age)的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末期的1580-1644是最为寒冷的,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是相当寒冷的,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时期。
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八千多年。这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经历的二十世纪初期气温上下小幅波动,这样的气候给予了人类发展良好的条件。但是到了明朝中叶,即1500年后,气温骤然下降,整个降温过程十分明显,而且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这段时间,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万年以来的次低点,在百万年也是最低的6、7个极度寒冷的时期之一。崇祯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
极度寒冷的时期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这样长时间和高密度的灾害极度削弱了明朝的国力,到了1619年整个“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中气温最为寒冷的时期整整肆虐了20余年,这时发生了萨尔浒之战,以火器军械为主要战力的明军被迫在粮草和装备都匮乏,且训练并不足备的情况下和后金军开战,更为不幸的是此战中的三个分战场上,明朝军队的数量都不如后金军,后金军以其机动性取得了每每数倍于明军的优势兵力,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
崇祯即位以后灾情更是进入了谷底。综合南北方志的记载,灾变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万历十三年(1585年)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1600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崇祯一朝才达到灾变的高峰。
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轻易被攻占。
明朝灭亡以后,气温于1650年后开始快速回升,这才有了满清所谓“康乾盛世”,其实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
㈣ 小冰河时期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明朝小冰河时期编辑词条 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的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末期的1580-1644是最为寒冷的,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是相当寒冷的,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时期。
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八千多年。这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经历的二十世纪初期气温上下小幅波动,这样的气候给予了人类发展良好的条件。但是到了明朝中叶,即1500年后,气温骤然下降,整个降温过程十分明显,而且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这段时间,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万年以来的次低点,在百万年也是最低的6、7个极度寒冷的时期之一。崇祯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
极度寒冷的时期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这样长时间和高密度的灾害极度削弱了明朝的国力,到了1619年整个“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中气温最为寒冷的时期整整肆虐了20余年,这时发生了萨尔浒之战,以火器军械为主要战力的明军被迫在粮草和装备都匮乏,且训练并不足备的情况下和后金军开战,更为不幸的是此战中的三个分战场上,明朝军队的数量都不如后金军,后金军以其机动性取得了每每数倍于明军的优势兵力,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
崇祯即位以后灾情更是进入了谷底。综合南北方志的记载,灾变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万历十三年(1585年)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1600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崇祯一朝才达到灾变的高峰。
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区,这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轻易被攻占。
明朝灭亡以后,气温于1650年后开始快速回升,这才有了满清所谓“康乾盛世”,其实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
㈤ 明末小冰河期是怎么回事详细介绍
明末时期抄的自然灾害,并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全球性的.明末17世纪40年代左右,整个世界都处于动荡之中,有些历史学家称为"路易十四的小冰河时代",物理学家认为个时代是从1645年持续到1715年的“太阳能量最小时期”,其间地球表面的气温降到了公元1000年以来的最低点(这大概与从太阳黑子的活动和树木年轮的碳异常中测定出的阳光辐射的减弱相对应).地球的一切活动,例如生命活动,大气活动,水活动,都以太阳为能源和动力,太阳的活动异常直接导致地球上气温下降,作物生长周期变长等一些列异常变化,引发了大范围的自然灾害,例如在这一时期长江中游和淮水流域的河流在冬季全部封冻.这对于农业中国这种变化是致命的.
㈥ 21世纪有没有发生小冰河时期
所谓的冰河时代是一个强烈冰川作用的时期,也就是说,地球的大部分被冰川覆盖的时期。在30亿年的生命中,地球至少经历了三个“冰河时代”,即晚寒武世大冰川、石炭纪-二叠纪大冰川和第四纪大冰川。三次大冰川中最短的时间持续了数百万年,被认为是大冰川。在大冰川期间,全球温度显著下降,几乎所有中低纬度地区都被厚厚的冰川和冰盖覆盖。除了三大冰河时期,一些持续时间较短的冰河时期被称为小冰河时期。小冰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持续约100至数百年,无法与大冰期相比。因此,小冰期的发生比大冰期频繁得多。
地球历史上有三个大冰期:晚寒武世、石炭纪-二叠纪和第四纪
目前,人类最近的“小冰期”发生在15世纪初。从现在起已经有600多年了。这个小冰期持续了大约100年。15世纪初,人类进入了一个全球气候变得非常寒冷的时期。此外,这个“小冰河期”也已被记录在历史书上。例如,中国明清史料称这个“小冰期”为“明清小冰期”。因为冰河时代,饥荒发生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晚明饥荒引发的农民起义是小冰期造成的灾难。15-17世纪是小冰期最冷的时期,这也促使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频繁入侵中原,掠夺食物,包括后来统治中原的清朝女真族。
今天,自上一个小冰河世纪以来,数百年已经过去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类很有可能在未来十年进入下一个“小冰期”。第一个原因是人类观察到的太阳黑洞的活动在过去几年里显著减少。太阳黑子的活动是测量太阳辐射水平的重要基础。如果太阳黑子的活动减少,这意味着太阳辐射将大大减少。如果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地球的热量将减少,导致地球温度下降。美国宇航局从地球大气层获得的探测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里,地球大气层从太阳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减少了10倍以上,这表明地球的温度正在逐渐下降。
其次,从地球的冰河时期循环规律来看,从15世纪发生的小冰河时期来看,人类将在几百到1000年后进入下一个小冰河时期。自上一次小冰期以来,现在已经过去了600多年。人类生活的21世纪目前正处于“明清小冰期”的末期,时间上非常接近下一个小冰期。以前,人类总是认为全球气温一直在上升。后来,人们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命题,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没有人谈论全球变暖,因为地球不是变暖而是变冷。经过观察,北极地区的冰川增加了200多万平方公里,而不是在过去十年里减少了。这进一步证明了地球的“下一个小冰期”正在临近,科学家估计下一个小冰期将持续20-30年。
纵观地球进化的历史,每一次大的灭绝或物种进化都伴随着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例如,晚寒武世和石炭纪-二叠纪第四纪冰川导致了地球上的巨大灭绝。15世纪初发生的“明清小冰期”对中国的历史变迁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现在地球上的下一个“小冰期”即将来临,人类的生活环境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过去,人类可能不得不等待和死亡,但以目前的人类技术,人类有许多方法在下一个小冰河时代生存下来,例如建造大型地下生活区,使用技术储存足够的物品用于燃烧和加热等。科学家预测,地球上下一个小冰期将在10-20年后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㈦ 明朝小冰河期究竟有多可怕
大约15世纪开始,我们的地球进入了一个寒冷时期,这一时期称为小冰期,又叫做“小冰河时期”,我国则称呼这一时期为“明清小冰河时期”。
小冰河期的温度下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多少的影响呢?
第一次小冰河期,时间是在商朝末年周朝初年。
第二次小冰河期。时间是在东汉末年再到晋朝时期。
第三次小冰河期,时间是在唐朝末年再到动乱的五代十国时期,最后到宋建立为止。
第四次小冰河期,时间是在元朝时期再到二十世纪初,其中气候最为极端的时间是明清政权交替之际。
冰河期内,极端的气候加上此起彼伏的战乱,使得当时的人口大幅度地降低。最惨的要数第二次小冰河时期了!
经过三国的混乱,晋统一全国之时,汉族人口仅剩下七百七十万。好不容易回了口气,紧随而来的就是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经历这些浩劫,汉族人口仅存四百多万。
㈧ 明朝时期的小冰河时期是怎么造成的
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末清初整个中国冬天奇寒无比的几十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很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中外专家指出,明朝灭亡後的1650—1700年间是整个小冰河时间中最寒冷的时期之一。
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七千多年。这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经历的二十世纪初期气温上下小幅波动,这样的气候给予了人类发展良好的条件。从竺可桢写的中国气象史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而不完全是吏治失败引起的。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当时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国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一半是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殷商末年和周初的人口变动缺乏史料记载。东汉末,汉族人口是六千万,几十年饥荒和大战乱后到西晋一统时汉族人口仅剩七百七十万。随后又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国南北汉族人口仅存四百万。当时人口锐减是相当惊人的。唐末汉族人口也是六千万,至北宋初期只剩两千万。明末汉族人口一亿二千万,到了清初顺治十七年间一亿三千五百万。[1]
明朝中叶,即1500年后,气温骤然下降,有人认为而且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然而根据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刊的研究数据,明亡後的1660年—1680年以及1850年—1880年才是小冰河期间中国北方及中部最冷的两个时期。
灾害表现
极度严寒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竺可桢注意到,清朝初年,一位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叫《北游录》的书,书中的一段记载,可以还原小冰期时中国江南的寒冷程度。年(顺治十年)阳历7月底,谈迁从家乡杭州出发,由运河坐船前往北京;11月7日,他到达天津,到18日运河就封冻了。谈迁在北京住了三年,1656年(顺治十三年)阳历3月,等到3月7日,运河开冻,他坐船南返。由谈迁的记载可以推算出,顺治年间,北运河每年封冻的时间长达110天,比上世纪50年代,华北最冷冬天时北运河封冻的时间还要长。
㈨ 小冰河时期从2030到几几年
现在尚无定论。
称2030年进入“小冰河期”的说法,来自英国《每日邮报》网站7月10日报道:近日,科学家警告称太阳将在2030年“休眠”,这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期”。
这一发现是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于威尔士兰迪德诺召开的国家天文会议上公布的。瓦伦蒂娜·扎尔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研发的太阳活动周期新模型。
该模型关注太阳两个层面——一个靠近太阳表面,另一个深入太阳的对流区——的发电机效应,预测到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左右减少60%,届时地球将很有可能进入“小冰河期”。
扎尔科夫的研究发现,在太阳活动的第25周期(该周期的太阳活动在2022年达到峰值),被列为观测对象的太阳两个层面的电磁波开始相互抵消。
进入第26周期(2030年至2040年)后,这两个层面的电磁波变得完全不同步,导致太阳活动剧烈减少。
“在第26周期,这两个层面的电磁波完全互为镜像——在相对的太阳半球同时达到峰值。”扎尔科夫说,“它们的相互作用是极具破坏性的,近乎相互彻底抵消。我们预测这将引发与‘蒙德极小期’相同的效应。”
公元1645年至1715年是蒙德极小期,在此期间太阳活动非常衰微,持续时间长达不可思议的70年,此时也恰好是地球的小冰期,但两者是否有关联,仍然没有定论。
(9)中国历史上小冰河时期扩展阅读:
现在已知的“小冰河时期”,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这段时期是指从约1350年到约1850年。
当时多处地区包括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中国明末清初人叶梦珠撰写的《阅世编》、清朝中后期人陈其元撰写的《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
当时全球多处地区所遭遇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的冬天异常寒冷。
中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在1973年指出寒冷的冬季出现在1470-1520、1620-1720及1840-1890年期间,最冷时候是在17世纪,特别是在约1650—1700年间。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年指出小冰河的时间约于1550年-1770年这220年间,即是中国明嘉靖二十九年到清乾隆三十五年。
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刊也指出,1660年-1680年以及1850年-1880年是小冰河期间中国北方及中部最冷的两个时期。
参考资料:网络-小冰河时期
㈩ 明朝的小冰河时期是怎么一回事
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末清初整个中国的冬天都是奇寒无比的几十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都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夏天的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因此冬天则奇寒无比,就连广东等地也都在狂降暴雪。
一般而言,小冰河期泛指15世纪至19世纪的中叶同时具有气温偏低的一个时期。大约在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地球上的广大地区也同时出现了一些寒冷气候,因此人们称之为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
在崇祯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因为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
(10)中国历史上小冰河时期扩展阅读
历史影响
编辑
明清小冰期的到来,不仅给农业社会带来了灾难,甚至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例如,在明代中叶,受到小冰期的影响,北方持续低温、干旱,草场退化,为了改善处境,北方少数民族频繁南下,大范围的战乱和饥荒摧垮了明朝政权。
灭亡原因
小冰期对农业社会经济确实有影响,对游牧影响更大。但要因为这个就判定一个人口一亿人的大帝国灭亡于此就太武断了。明朝亡于其严重的内部危机,孙传庭总结的特别好“权贵豪强、衙蠧学劣......贻国家以单弱此,其为人毒犹逾于流贼,而奸更甚于细作”。这才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