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上有哪些才女
班昭:又名姬,家学渊源,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既是位回史学家,也答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
庄姜: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庄姜可谓诗经时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Ⅱ 中国古代才女都有那些
很多人说,才女没美女。我不知道这句话倒底有多少真实的成分,但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从书上说的,到电影上演的,从古到今,好象美女里面确实真正的才女不是很多,比喻人们说的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称的四大美女,她们就不是大名鼎鼎的才女。提起古代才女,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蔡文姬,李清照,朱淑真等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子,可能真是应了那句才女不如美女运气好的哲语,才女们的命运大多都不是很美满很如意。就连冰心,张爱玲,林徽因等都长的不十分好看,我想,古代那些才女们也漂亮不到哪里去。就像聊斋里鬼判对王生说的那样:“如果你想有才,那么就要把你相貌变的丑陋一点,如果你想漂亮,那么就要把你的才气给消掉一些”。才貌兼备的女人毕竟很少,这就象人的欲望,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样,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哪能所有的好事都能占全呢!
依大多数人看来,李清照应该算得上是个才女,她出生于贵族书香之家,父亲李格非,曾任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一个很风雅的官员。李清照的母亲王氏,是王供长的孙女,王供长是状员,家学渊源。她十八岁时嫁入史部侍郎赵挺之之子赵明城。赵明成也是一个著名学者。他喜欢收藏金石图书,婚后的日子俩个人吟诗做词,研究典籍,举案齐眉,夫唱妇和,可说是幸福美满的一对。按理说这样的生活是值得人们非常向往和羡慕的,可惜好景不长,不久金兵南侵。在逃亡中,他们不仅把多年收藏的金石书画遗失,而且丈夫赵明城又在流亡中一病不起,直至逝去。赵明城死后,李清照的生活更是陷入悲苦困境之中,可以说,李清照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其居住的地区也很流动,一个人在颠沛流漓中过着无依为靠的生活,其情其景真是让人唏嚅不已。
另一个就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她的命运更是悲惨,她生于官宦之家,有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背景。这个在钱塘江湖光山色中氤氲成长起来的女子,果真是集了天地之灵气,她自幼聪慧好学,风流蕴藉,诗琴书画无一不精,待字闺中的朱淑真,可以说是怀春含情,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初合双鬓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这首《秋日偶成》,活脱脱显现出一个怀春少女的浪漫心态。
但是,事与愿违,不幸的是她在十九岁那年,由父母作主嫁给了一个俗史。丈夫粗俗不堪,平庸而无趣,即不懂得诗词,又不知道怜香惜玉。朱淑真只能在独行独坐中忧愁悲凄,没有人会懂得她的辛酸和处境。大多时候,她只有一个人伫立伤神,无奈轻寒折磨人,才有了那些《伤别》、《诉愁》、《愁怀》、《旧仇》、《恨别》、《供仇》、《闷书》等等满肠愁怀的诗,才有了那流传至今的《断肠集》。想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子,她只有日日在难以排解的苦闷中书写那些“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的诗句,并在这些断肠词中寻找精神寄托,最后终于在郁郁寡欢中忧郁而死。
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说她是神童一点也不过分。10岁,蔡文姬就显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蔡邕在室外弹琴,弦忽然断了一根,室内文姬马上说,是第二根弦。蔡邕非常吃惊,又故意弄断第四根弦,文姬又分辨了出来。从此,蔡邕开始教女儿学琴,两年之后,文姬琴艺便成,还赢得父亲最珍爱的焦尾琴。12岁,蔡文姬的书法已得蔡邕真传,既稳重端庄,又飘逸顿挫,传说蔡邕的字是神人传授,传给文姬,再由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14岁,蔡文姬的文学才华已光耀一方,诗书礼乐无不通晓,人但知有文姬,方知有蔡邕。既不用出书,又不用炒作,蔡文姬就靠着口口相授的口碑声名远扬。
16岁时,蔡文姬出嫁,不料未到一年,丈夫便咯血而死,不得已又返回娘家孀居,几年后,家道中落,父亲又死于狱中,最可悲的是她被匈奴掠去,被左贤王纳为王妃,生了两个儿子。在匈奴,蔡文姬思念家乡,但又无法抛下自己的骨肉亲情,在理智与情感的挣扎中,她一唱三叹写下了《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它们分别成为中国最杰出的诗歌之一。后来,掌握东汉实际权力的曹操想起了恩师的女儿蔡文姬,不惜用“白璧一双,黄金千两”来换回蔡文姬。蔡文姬风风光光回到故乡,但断壁残垣,已无栖身之所。幸好,在爱才心切的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屯田校尉董祀,那年她35岁,而董祀生得一表人才,正当鼎盛年华,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他并不满意这段婚姻,婚后第二年,董祀就犯罪当死,蔡文姬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相求于曹操的丞相府,董祀感念于蔡文姬的真情,以后的日里才有了些许的两相情悦。
蔡文姬可谓是历尽坎坷,可想而已,在多少年前那样的封建社会历史背景下,她竟然能够一生中嫁了三个丈夫,而且还留下了两个儿子在匈奴牵肠挂肚,不说别的,单其她的凄惨现状就可想而知。想不到一个那么博学多才的女子,命运竟是如此地凄惨,婚姻生活如此的不幸,想起来怎会不让人唏嘘不已。
要说婚姻不幸的还有一个就是袁玫的妹妹袁素文。袁素文从小就受什么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等封建礼教的影响,在二十五岁的那一年,明知嫁的丈夫可能就是个无赖,但在所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下,还一意孤行地嫁给了早已指腹为媒的婆家,结果,婚后丈夫吃喝嫖赌样样都行,而她在婆家一直过着委曲求全,恪守妇道的苦难日子,最后还是因为丈夫要将她卖了抵账,才被逼无奈逃到了尼姑庵,并请人通知了娘家。是她的父亲接到书信后,怜惜女儿,心痛欲裂,一怒之下起诉到官府,才解除了她的婚约,把她和年幼的哑女儿带回到家中。
大家可以想象,象袁素文这样一种靠信念生活的女子,真正的痛苦和寂寞应该是从她回到娘家以后,带着信念破灭的一颗心和一个哑巴的幼女,寄居在哥哥家,侍奉母亲,帮兄嫂料理家事,甚至以她的明经义、谙雅故博得了一家人的尊重。在袁枚这么一个读书为乐的家庭中,素文的才情是举家欣赏和赞叹的,在人前,她的生活应该是平静和充实的。可是在人后呢?她的寂寞,她的凄凉,也只能通过诗词抒怀了。在灯下教女儿琴棋书画,教女儿与人沟通,面对女儿的不能说话,想到女儿的将来,她的心有多么绝望。她将自己比做孤雁、苦苦哀号(“秋高霜气重,孤雁最先鸣。响遇碧云冷,灯含永夜清。自从怜只影,几度作离声。飞到湘帘下,寒夜尚未成”),她将自己比做秦镜,移居随园后她取别号青琳居士,以修行的心自居(“难分千日酒,且煮六班茶。怕引游蜂至,不栽香色花”)。最后,年纪轻轻就一命归西,一代红颜,又怎么经得起如此繁琐的世事浸洇和磨难呢!
要说才女中真正混的好的也就数上官婉儿了。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有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祖父上官仪是唐太宗时代的名臣,后来因忤逆武则天而被杀,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随母亲一道没入后宫,算是带罪执役的犯官家属,受到无情的冷落及役使。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儿随着宫中女官读书识字,十四岁的她就受到武则天的亲自召见,武则天是非常爱惜人才的,特别又是这样一个才气充盈的小小女儿之身。所以,武则天对她的下笔千言赞不绝口,将她留在身边,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上官婉儿精心伺奉武则天,曲意迎合,深得她的喜爱。上官婉儿她奏折文章来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文不加点,须臾而成,是很得武则天欢心的。从圣历元年开始,武则天就让她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她的权势日益盛大,在整个朝庭之中是数得着的要角。
但上官婉儿的爱情也不尽如意,起先,她深深迷恋着的太子李逸,可惜当初她也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侍女而已。所以,她对逸的这腔暗情不抱任何希望。后来却被武则天许配给了自己的侄子武三思。上官婉儿身隐官场勾心斗角之中,费心积虑,虽享尽繁华,但其中的甘苦也不为外人所道。可惜才女命薄,奋斗半生,最后还是落在了险相万千的宫廷权力争斗之中,结局就是被李隆基所杀。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女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它不象现在,才女们生在这么一个开明的时代,可以象男人一样上学,一样读书。而过去的女人,她们的职责就是呆在家里照顾好自己的丈夫、父母和孩子。读书不是她们的出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思想影响了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就是到了今天,在有的人头脑当中还会存有这种思想,可想而知,在封建社会里这种思想毒害又是多么的深厚。
Ⅲ 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才女
1、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2、蔡琰:即蔡文姬,蔡邕之女。
代表作:《胡笳十八拍》(太长,略)
3、谢道韫:谢安侄女,“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代表作:《登山》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4、上官婉儿:上官仪孙女,号称巾帼首相第一人。
代表作:不详。
5、李清照:宋词大家。
代表作:太多,不赘述。
6、朱淑贞:宋代著名女词人。
代表作:不少,略。
7、薛涛:唐代女诗人,人称女校书。
代表作:吟梧桐诗(八岁时作)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8、苏惠:窦滔之妻。
代表作:回文诗。
9、花蕊夫人:先为孟昶爱妃,后被赵匡胤招入宫中。
代表作:《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10、唐琬:陆游表妹兼妻子。
代表作:《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意缄心事,独语斜难。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Ⅳ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国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
她们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女子,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多少后人无比向往、敬仰这些女子,真正揭示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1、卓文君: 汉代才女, 善鼓琴。家中富贵的卓文君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并且夫唱妇随,当垆卖酒,而司马相如在得卓文君帮助后也终得成名天下。
2、蔡文姬: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之女,字昭姬(因避讳司马昭改为文姬),自幼博学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东卫家,被掳至南匈奴后再嫁给匈奴左贤王。后被曹操赎回,在"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不能两全的痛苦中终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自朔漠归来后蔡文姬嫁给了董祀。
3、李清照: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以词著名,兼工诗文。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文词绝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
4、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人, 唐代女诗人、政治家,有巾帼宰相之名,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
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4)中国历史上的才女扩展阅读
关于古代四大才女的人选与顺序,流行三种说法:一是蔡文姬为首,依次是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或者班昭;二是卓文君为首,依次是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三是还是卓文君为首,依次是班昭、蔡文姬、李清照。
既然是评选才女,那就应着眼于“才气”。传统文化意象里,说一个人有才,无非诗词歌赋(文)、琴棋书画(艺),如果考虑到班昭的情况,那就再加一个标准----历史。
关于李清照,大致是才华最全面的一位,几乎无所不通。宋以后历代均有学者高度评价其绝伦,如宋代王灼说她“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元代杨维祯说她“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师表六宫,一时文学而光父兄者,不得并议矣”;明代杨慎说她“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
班昭的成就,凸显在治史上,曾独立完成《汉书》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作为女性,这个成就堪为震古烁今。另外,她也善于赋颂,有《东征赋》、《女诫》等作品传世。
蔡文姬似乎也是个热门人选,传世之作有《胡笳十八拍》以及《悲愤诗》等,宋代所刻的《淳化阁帖》收录有她的书法作品,另外,史料里还说她“通音律”,也会治史。然说到对后世之影响深远,则不及上面两位。
卓文君那句最著名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且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她不仅以其诗歌创作实绩,而且通过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并转移了一代文风, 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对于当时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Ⅳ 中国古代出名的才女都有哪些
1、卓文君: 汉代才女, 善鼓琴,貌美如花。家中富贵的卓文君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并且夫唱妇随。而司马相如在得卓文君帮助后也终得成名天下。
2、蔡文姬: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之女,自幼博学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东卫家,被掳至南匈奴后再嫁给匈奴左贤王。后被曹操赎回,在"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不能两全的痛苦中终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自朔漠归来后蔡文姬嫁给了董祀。
3、李清照: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以词著名,兼工诗文。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文词绝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
4.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4、班昭:又名姬,家学渊源,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即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曾帮其兄班固修与《史记》齐名的《汉书》,也曾以其文采打动皇帝使哥哥班超回归洛阳。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Ⅵ 中国从古至今有哪些才女
中国古代才女
1、庄姜: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庄姜可谓诗经时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2、 卓文君:西汉著名才女,貌美,擅琴,能诗,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并与之私奔,够浪漫的吧。,二人开了个小酒铺,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此女结局还算不错。
3、 班婕妤:汉成帝妃,西汉女文学家。名不详,班固祖姑。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班婕妤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所以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无人可及。班婕妤曾生下一个皇子,但数月后夭折。她虽然承宠时间很长,却再也没有生育。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
4、 班昭:东汉女辞赋家。一名姬,字惠班。生卒年不详。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学高才,和帝下诏令其续成。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为“曹大家”。每有贡献异物,常令昭作赋颂。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著有赋、文等16篇。
5、 蔡文姬:东汉著名学者蔡邕之女。代表其心灵呐喊的血泪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愤诗》足以把她送上中国古代第一才女之位。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
6、甄洛:魏文帝皇后。曹丕称帝后宠郭皇后,郭后恃宠中伤甄皇后,甄后从此失宠,在《塘上行》里写出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相思到极致的、一往无悔的深情泣诉,可怜最后等来的却是曹丕的一纸死令。甚至死后对尸身”以发覆面、以糠塞口”,极尽侮辱与凌虐。
7、苏若兰:北朝著名才女,一首《回文诗》享誉古今。后因符坚的胞弟符融荒淫无耻,紧紧相逼,自缢身亡。
8、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南朝著名才女,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咏雪诗名扬千古。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
9、鲍令晖:南朝著名诗人鲍照之妹,曾作“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闺怨诗,颇具才情。
10、 上官婉儿:初唐著名诗人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谋废皇后武则天的诏书,与其子上官庭芝同被诛。时在襁褓中的婉儿与母亲郑氏被没入掖庭即内宫为婢。上官婉儿14岁时,武后召见她,让她执掌诏命。中宗复辟,拜上官婉儿为婕姝,旋拜为昭容。后在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推翻韦后政权时被诛,活了46岁。
11、李冶:唐代才女,六岁作《咏蔷薇》时就有“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的佳句。最后也只能西风残荷空余恨:“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李冶的美貌和才气使她成为女冠中的风云人物,在暮年曾一度被召入宫中。在宫中,李冶以她不凡的才气赢得了赞许,一些公侯相将也和她笺诗相赠。但正是因此给李冶引来杀身之祸。兴元年间(784),将领朱渍因叛乱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而李冶因曾经上诗给朱渍,也被德宗以罪处死,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李冶虽行为浪漫不羁,和众多男子有着亲密交往,但在她内心深处也是渴望有一个人能和她相守白头的。但她用了一生的时间也没有等到。
12、 薛涛:唐代名妓和女诗人,字洪度,祖籍长安,出生于成都。其父薛郧宦居成都时去世,薛涛由母亲抚养。当其及笄之年已辩慧知诗,兼撤擅书法,描眉涂粉,才貌超群。但因与母亲生活无靠,只得加入乐籍,成为官妓。后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赏识,成为私人秘书,还准备奏请朝廷任命其为“校书郎”,虽位或准,但人们从此称其为“女校书”。
13、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14、朱淑真: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南宋初年时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15、 管道升: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之妻,字仲姬,号栖贤山人,工书画,尤善梅竹,曾经给皇太后画过一幅墨竹,被封为魏国夫人。文才亦高,箸有《画梅》,《渔父词》,《我侬词》。其中《我侬词》更是为传世之作: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管道升夫唱妇随,一生还算幸福。
16、 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艳之首。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曾与当时两大著名诗人陈子龙、钱谦益切磋过武功,虎视群雌,不让须眉。20余岁时,嫁给钱谦益。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1666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
18、 顾太清:清代满族著名女词人,与同时代大才子龚自珍有交,有〈东海渔歌〉词集传世。况周颐曾在《蕙风词话》里把她与纳兰性德相提并论,是难得的少数民族女诗人。顾太清本姓西林觉罗,名春,字梅仙,其祖父鄂昌系雍正朝权臣鄂文泰之侄,曾任甘肃巡抚,乾隆朝因诗狱受株连,被抄家赐死。所以顾太清一生下来便是“罪人之身”,累受白眼,倍尝冷暖,11岁前居住在北京,家庭生活极拮据;11岁之后又流落江南,在坎坷流离中度过了其少女时代。及笄之后,因才丰色尤,为清高宗曾孙奕绘贝勒所喜,纳为侧室,但因是“罪人之后”,在上报宗人府时,谎报为荣亲王府护卫顾文星之女,此后,便以顾春为名,号太清,亦号云槎外史。晚年时,顾太清倾力写了《红楼梦影》一书(为《红楼梦》续书),署名“云槎外史撰”,以一女子续写众士大夫都望之畏难的《红楼梦》,顾太清不可不谓之非凡,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小说家。
Ⅶ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才女
中国古代才女
1、庄姜: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为“万古离别之祖”。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庄姜可谓诗经时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2、 卓文君:西汉著名才女,貌美,擅琴,能诗,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并与之私奔,够浪漫的吧。,二人开了个小酒铺,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此女结局还算不错。
3、 班婕妤:汉成帝妃,西汉女文学家。名不详,班固祖姑。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班婕妤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曲,所以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师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无人可及。班婕妤曾生下一个皇子,但数月后夭折。她虽然承宠时间很长,却再也没有生育。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
4、 班昭:东汉女辞赋家。一名姬,字惠班。生卒年不详。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学高才,和帝下诏令其续成。她经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号为“曹大家”。每有贡献异物,常令昭作赋颂。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著有赋、文等16篇。
5、 蔡文姬:东汉著名学者蔡邕之女。代表其心灵呐喊的血泪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愤诗》足以把她送上中国古代第一才女之位。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
6、甄洛:魏文帝皇后。曹丕称帝后宠郭皇后,郭后恃宠中伤甄皇后,甄后从此失宠,在《塘上行》里写出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相思到极致的、一往无悔的深情泣诉,可怜最后等来的却是曹丕的一纸死令。甚至死后对尸身”以发覆面、以糠塞口”,极尽侮辱与凌虐。
7、苏若兰:北朝著名才女,一首《回文诗》享誉古今。后因符坚的胞弟符融荒淫无耻,紧紧相逼,自缢身亡。
8、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南朝著名才女,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咏雪诗名扬千古。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成人后又是王家的媳妇。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
9、鲍令晖:南朝著名诗人鲍照之妹,曾作“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闺怨诗,颇具才情。
10、 上官婉儿:初唐著名诗人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谋废皇后武则天的诏书,与其子上官庭芝同被诛。时在襁褓中的婉儿与母亲郑氏被没入掖庭即内宫为婢。上官婉儿14岁时,武后召见她,让她执掌诏命。中宗复辟,拜上官婉儿为婕姝,旋拜为昭容。后在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推翻韦后政权时被诛,活了46岁。
11、李冶:唐代才女,六岁作《咏蔷薇》时就有“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的佳句。最后也只能西风残荷空余恨:“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李冶的美貌和才气使她成为女冠中的风云人物,在暮年曾一度被召入宫中。在宫中,李冶以她不凡的才气赢得了赞许,一些公侯相将也和她笺诗相赠。但正是因此给李冶引来杀身之祸。兴元年间(784),将领朱渍因叛乱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而李冶因曾经上诗给朱渍,也被德宗以罪处死,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李冶虽行为浪漫不羁,和众多男子有着亲密交往,但在她内心深处也是渴望有一个人能和她相守白头的。但她用了一生的时间也没有等到。
12、 薛涛:唐代名妓和女诗人,字洪度,祖籍长安,出生于成都。其父薛郧宦居成都时去世,薛涛由母亲抚养。当其及笄之年已辩慧知诗,兼撤擅书法,描眉涂粉,才貌超群。但因与母亲生活无靠,只得加入乐籍,成为官妓。后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赏识,成为私人秘书,还准备奏请朝廷任命其为“校书郎”,虽位或准,但人们从此称其为“女校书”。
13、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14、朱淑真: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南宋初年时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15、 管道升: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之妻,字仲姬,号栖贤山人,工书画,尤善梅竹,曾经给皇太后画过一幅墨竹,被封为魏国夫人。文才亦高,箸有《画梅》,《渔父词》,《我侬词》。其中《我侬词》更是为传世之作: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管道升夫唱妇随,一生还算幸福。
16、 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艳之首。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曾与当时两大著名诗人陈子龙、钱谦益切磋过武功,虎视群雌,不让须眉。20余岁时,嫁给钱谦益。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1666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
18、 顾太清:清代满族著名女词人,与同时代大才子龚自珍有交,有〈东海渔歌〉词集传世。况周颐曾在《蕙风词话》里把她与纳兰性德相提并论,是难得的少数民族女诗人。顾太清本姓西林觉罗,名春,字梅仙,其祖父鄂昌系雍正朝权臣鄂文泰之侄,曾任甘肃巡抚,乾隆朝因诗狱受株连,被抄家赐死。所以顾太清一生下来便是“罪人之身”,累受白眼,倍尝冷暖,11岁前居住在北京,家庭生活极拮据;11岁之后又流落江南,在坎坷流离中度过了其少女时代。及笄之后,因才丰色尤,为清高宗曾孙奕绘贝勒所喜,纳为侧室,但因是“罪人之后”,在上报宗人府时,谎报为荣亲王府护卫顾文星之女,此后,便以顾春为名,号太清,亦号云槎外史。晚年时,顾太清倾力写了《红楼梦影》一书(为《红楼梦》续书),署名“云槎外史撰”,以一女子续写众士大夫都望之畏难的《红楼梦》,顾太清不可不谓之非凡,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小说家
Ⅷ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才女
很多人说,才女没美女。我不知道这句话倒底有多少真实的成分,但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从书上说的,到电影上演的,从古到今,好象美女里面确实真正的才女不是很多,比喻人们说的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称的四大美女,她们就不是大名鼎鼎的才女。提起古代才女,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蔡文姬,李清照,朱淑真等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子,可能真是应了那句才女不如美女运气好的哲语,才女们的命运大多都不是很美满很如意。就连冰心,张爱玲,林徽因等都长的不十分好看,我想,古代那些才女们也漂亮不到哪里去。就像聊斋里鬼判对王生说的那样:“如果你想有才,那么就要把你相貌变的丑陋一点,如果你想漂亮,那么就要把你的才气给消掉一些”。才貌兼备的女人毕竟很少,这就象人的欲望,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样,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哪能所有的好事都能占全呢!
依大多数人看来,李清照应该算得上是个才女,她出生于贵族书香之家,父亲李格非,曾任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一个很风雅的官员。李清照的母亲王氏,是王供长的孙女,王供长是状员,家学渊源。她十八岁时嫁入史部侍郎赵挺之之子赵明城。赵明成也是一个著名学者。他喜欢收藏金石图书,婚后的日子俩个人吟诗做词,研究典籍,举案齐眉,夫唱妇和,可说是幸福美满的一对。按理说这样的生活是值得人们非常向往和羡慕的,可惜好景不长,不久金兵南侵。在逃亡中,他们不仅把多年收藏的金石书画遗失,而且丈夫赵明城又在流亡中一病不起,直至逝去。赵明城死后,李清照的生活更是陷入悲苦困境之中,可以说,李清照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其居住的地区也很流动,一个人在颠沛流漓中过着无依为靠的生活,其情其景真是让人唏嚅不已。
另一个就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她的命运更是悲惨,她生于官宦之家,有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背景。这个在钱塘江湖光山色中氤氲成长起来的女子,果真是集了天地之灵气,她自幼聪慧好学,风流蕴藉,诗琴书画无一不精,待字闺中的朱淑真,可以说是怀春含情,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初合双鬓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这首《秋日偶成》,活脱脱显现出一个怀春少女的浪漫心态。
但是,事与愿违,不幸的是她在十九岁那年,由父母作主嫁给了一个俗史。丈夫粗俗不堪,平庸而无趣,即不懂得诗词,又不知道怜香惜玉。朱淑真只能在独行独坐中忧愁悲凄,没有人会懂得她的辛酸和处境。大多时候,她只有一个人伫立伤神,无奈轻寒折磨人,才有了那些《伤别》、《诉愁》、《愁怀》、《旧仇》、《恨别》、《供仇》、《闷书》等等满肠愁怀的诗,才有了那流传至今的《断肠集》。想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子,她只有日日在难以排解的苦闷中书写那些“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的诗句,并在这些断肠词中寻找精神寄托,最后终于在郁郁寡欢中忧郁而死。
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说她是神童一点也不过分。10岁,蔡文姬就显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蔡邕在室外弹琴,弦忽然断了一根,室内文姬马上说,是第二根弦。蔡邕非常吃惊,又故意弄断第四根弦,文姬又分辨了出来。从此,蔡邕开始教女儿学琴,两年之后,文姬琴艺便成,还赢得父亲最珍爱的焦尾琴。12岁,蔡文姬的书法已得蔡邕真传,既稳重端庄,又飘逸顿挫,传说蔡邕的字是神人传授,传给文姬,再由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14岁,蔡文姬的文学才华已光耀一方,诗书礼乐无不通晓,人但知有文姬,方知有蔡邕。既不用出书,又不用炒作,蔡文姬就靠着口口相授的口碑声名远扬。
16岁时,蔡文姬出嫁,不料未到一年,丈夫便咯血而死,不得已又返回娘家孀居,几年后,家道中落,父亲又死于狱中,最可悲的是她被匈奴掠去,被左贤王纳为王妃,生了两个儿子。在匈奴,蔡文姬思念家乡,但又无法抛下自己的骨肉亲情,在理智与情感的挣扎中,她一唱三叹写下了《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它们分别成为中国最杰出的诗歌之一。后来,掌握东汉实际权力的曹操想起了恩师的女儿蔡文姬,不惜用“白璧一双,黄金千两”来换回蔡文姬。蔡文姬风风光光回到故乡,但断壁残垣,已无栖身之所。幸好,在爱才心切的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屯田校尉董祀,那年她35岁,而董祀生得一表人才,正当鼎盛年华,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他并不满意这段婚姻,婚后第二年,董祀就犯罪当死,蔡文姬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相求于曹操的丞相府,董祀感念于蔡文姬的真情,以后的日里才有了些许的两相情悦。
蔡文姬可谓是历尽坎坷,可想而已,在多少年前那样的封建社会历史背景下,她竟然能够一生中嫁了三个丈夫,而且还留下了两个儿子在匈奴牵肠挂肚,不说别的,单其她的凄惨现状就可想而知。想不到一个那么博学多才的女子,命运竟是如此地凄惨,婚姻生活如此的不幸,想起来怎会不让人唏嘘不已。
要说婚姻不幸的还有一个就是袁玫的妹妹袁素文。袁素文从小就受什么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等封建礼教的影响,在二十五岁的那一年,明知嫁的丈夫可能就是个无赖,但在所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下,还一意孤行地嫁给了早已指腹为媒的婆家,结果,婚后丈夫吃喝嫖赌样样都行,而她在婆家一直过着委曲求全,恪守妇道的苦难日子,最后还是因为丈夫要将她卖了抵账,才被逼无奈逃到了尼姑庵,并请人通知了娘家。是她的父亲接到书信后,怜惜女儿,心痛欲裂,一怒之下起诉到官府,才解除了她的婚约,把她和年幼的哑女儿带回到家中。
大家可以想象,象袁素文这样一种靠信念生活的女子,真正的痛苦和寂寞应该是从她回到娘家以后,带着信念破灭的一颗心和一个哑巴的幼女,寄居在哥哥家,侍奉母亲,帮兄嫂料理家事,甚至以她的明经义、谙雅故博得了一家人的尊重。在袁枚这么一个读书为乐的家庭中,素文的才情是举家欣赏和赞叹的,在人前,她的生活应该是平静和充实的。可是在人后呢?她的寂寞,她的凄凉,也只能通过诗词抒怀了。在灯下教女儿琴棋书画,教女儿与人沟通,面对女儿的不能说话,想到女儿的将来,她的心有多么绝望。她将自己比做孤雁、苦苦哀号(“秋高霜气重,孤雁最先鸣。响遇碧云冷,灯含永夜清。自从怜只影,几度作离声。飞到湘帘下,寒夜尚未成”),她将自己比做秦镜,移居随园后她取别号青琳居士,以修行的心自居(“难分千日酒,且煮六班茶。怕引游蜂至,不栽香色花”)。最后,年纪轻轻就一命归西,一代红颜,又怎么经得起如此繁琐的世事浸洇和磨难呢!
要说才女中真正混的好的也就数上官婉儿了。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有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祖父上官仪是唐太宗时代的名臣,后来因忤逆武则天而被杀,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随母亲一道没入后宫,算是带罪执役的犯官家属,受到无情的冷落及役使。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儿随着宫中女官读书识字,十四岁的她就受到武则天的亲自召见,武则天是非常爱惜人才的,特别又是这样一个才气充盈的小小女儿之身。所以,武则天对她的下笔千言赞不绝口,将她留在身边,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上官婉儿精心伺奉武则天,曲意迎合,深得她的喜爱。上官婉儿她奏折文章来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文不加点,须臾而成,是很得武则天欢心的。从圣历元年开始,武则天就让她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她的权势日益盛大,在整个朝庭之中是数得着的要角。
但上官婉儿的爱情也不尽如意,起先,她深深迷恋着的太子李逸,可惜当初她也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侍女而已。所以,她对逸的这腔暗情不抱任何希望。后来却被武则天许配给了自己的侄子武三思。上官婉儿身隐官场勾心斗角之中,费心积虑,虽享尽繁华,但其中的甘苦也不为外人所道。可惜才女命薄,奋斗半生,最后还是落在了险相万千的宫廷权力争斗之中,结局就是被李隆基所杀。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女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它不象现在,才女们生在这么一个开明的时代,可以象男人一样上学,一样读书。而过去的女人,她们的职责就是呆在家里照顾好自己的丈夫、父母和孩子。读书不是她们的出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思想影响了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就是到了今天,在有的人头脑当中还会存有这种思想,可想而知,在封建社会里这种思想毒害又是多么的深厚。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才女,虽然她们一样精通诗书、满腹才华,但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她们即使有多大的能耐也不会有用武之地,也正因为她们有了别的女人所没有的知识和思想,所以,她们才更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平衡,再加上嫁的丈夫又不知道怜香惜玉,或者又碰上乱世,所以才女们的命运大多是不幸的、可悲的。
Ⅸ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才女是谁
1.蔡文姬,名琰,字昭姬,汉族,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杞县)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时期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可惜生不逢时,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生儿育女。虽然丈夫对她恩爱有加,但异族他乡的不同生活方式让她饱尝了痛苦。
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念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曹操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想着留在匈奴的两个儿子,文姬柔肠寸断,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其中《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该诗“真情意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2.苏蕙,字若兰,东晋前秦始平(今陕西兴平)人,据《晋书·列女传》记载,若兰从小天资聪慧,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艳的书香闺秀。
苏蕙十六岁那年,跟随父亲游览刹阿育王寺时,认识了少年窦滔,互生爱慕,后结为夫妻。窦滔文滔武略,入仕前秦后,政绩显著,屡建战功,升任至秦州刺使。因被奸臣忌功嫉能,谗言陷害,被判罪发配流沙(今新疆白龙滩沙漠一带)。苏蕙与丈夫在阿育王寺北城门外挥泪告别。丈夫走后,苏蕙日思夜想,她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写成《回文璇玑图诗》,并织为锦书寄赠丈夫。
《璇玑织锦诗》是一首回文诗,相传初时只有苏蕙夫妻能够读懂,文学价值极高,武周朝女皇武则天曾为其写序。
苏蕙是位多才多艺多产的女诗人,有文记她除《回文璇玑图诗》外,还有诗著五千多首,可惜3.谢道韫,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名将谢安之侄女,说起他的丈夫王凝之,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提起她的公爹王羲之,恐怕不知道的人很少。
谢道韫是东晋时名气很大的女诗人,但她的作品与其她女性的作品有很大的区别。我国古代名媛诗作,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作品,却多充满阳刚之气,挥洒自如,气度非凡,不让须眉。《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其文风可以从她的《泰山吟》中可见一斑。
4.班婕妤,祖籍楼烦(今山西宁武)人,班固之祖姑。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婕妤并非她的名字,因其少年时被招入宫,封为婕妤,后人就一直沿用这个称谓,以至无从可考她的真实名字。
班婕妤少有才学,善诗赋。成帝时被选入宫,初为少使,不久立为婕妤,很受成帝的宠幸。后因受赵飞燕的嫉妒,遭诬陷,受排挤而失宠,自请侍奉太后于长信宫。成帝死后,班婕妤又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终其生。伴着冢形碑影,班婕妤在孤独与寂寞中生活了五年,便离开了人世,葬于园中。辞赋作家潘承祥评价道:“班婕妤堪称古代妇德的楷模”。
班婕妤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其中《自悼赋》、《怨歌行》是最为著名的作品,抒发了她在宫中的苦闷与忧怨。
5.左芬,又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女文学家、诗人,是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
左芬少好学,善作文,晋武帝司马炎闻听左芬才情过人便将其纳入后宫,拜为修仪,后为贵嫔,世称左嫔妃,又称九嫔。《晋书·后妃传》有他的传记。左芬因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赞赏,使后宫佳丽见妒。尽管谗言不断,但酷爱好虚荣的司马炎还是将她封为贵妃。
左芬性情孤傲、淡薄自律,不像其他嫔妃那样喜欢花枝招展,争风吃醋,《晋书》中称她“姿陋体羸,常居薄室”。
左芬的作品大部分为应诏之作,文辞甚为研丽。〈杂感诗〉是其代表作之一,该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
6.鲍令晖,南朝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女诗人,鲍照之妹。关于她的生平史料上少有记载,因此对她的籍贯,也大有分歧。有说涟水人,也有说是灌云人,其实他们是山东郯城人,而后徙居建康的。
梁代诗歌理论批评家钟嵘认为,南北朝宋齐两代能诗文的女子,只有鲍令晖、韩兰英两人。钟嵘这样评价鲍令晖:“令晖歌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唯《百愿》淫矣”。
鲍令晖曾有《香茗赋集》刊行于世,今已散佚,仅存诗六题七首。
由于鲍令晖生活的环境不同,视野有限,她的诗作除写离思别恨之外,没有多少深厚的社会内容。可是她的诗作,拟古而创新,构思巧妙而又纯厚的手法,还是值的后人借鉴的。
7.薛涛,字洪度,中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她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薛涛之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德宗贞元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后世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
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薛涛的诗以清词丽句见长,其中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这在封建时代的妇女中,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的歌妓中,是不可多得的。其作品《送友人》、《十离诗》最为著名。
8.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济南(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文学家,婉约词宗,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幼承家学,早有才名。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更加孤苦。其词多写相思之情,感慨身世飘零。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历称“一代词宗”,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9.朱淑真,又作淑贞,号幽栖居士,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另说是“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相传为朱熹侄女。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成就颇高。
10.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又字竞雄;号旦吾,又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
秋瑾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刻,她虽然已为人母,但还是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光绪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作品有《感愤》、《感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