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国发展史
法国
France
位于欧洲西部的共和国。全称法兰西共和国。面积55.16万平方千米。人口5770万(1993),其中法兰西人占93.2%,还有布列塔尼人、巴斯克人、科西嘉人、佛拉芒人等。通用法语。居民79%信奉天主教,20%信奉基督教新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首都巴黎。
地理 东北接比利时和卢森堡,东邻德国、瑞士、意大利,东南濒地中海并与摩纳哥接壤,南与安道尔、西班牙毗邻,西临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海岸线长3000千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北中部的巴黎盆地为境内最大平原;此外有北部的卢瓦尔平原、西南部的阿坤廷盆地和南部的罗讷河谷地及地中海岸平原区。中南部的中央高原为平均海拔7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 , 南部边境的比利牛斯山脉一般海拔2000米以上。东北部为阿登高原、洛林高原和孚日山地组成的一片高地 。东至东南为阿尔卑斯-汝拉山地 ,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07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卢瓦尔河、罗讷河、塞纳河,而后者利用率最高。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为法国最大岛屿。大部分地区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历史 公元前10世纪左右高卢人即在此居住。称为山外高卢。公元前1世纪 , 山内高卢(今意大利波河流域)总督恺撒并吞高卢全境 ,从此受罗马人统治达500年之久 。公元481年 ,法兰克人克洛维征服高卢 ,建立法兰克王国。至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时期国势最盛,囊括西欧大部分,并基本确立封建制。843年查理帝国分裂为3个王国,即东西法兰克王国和中王国,形成现代德 、法、意3国的雏形。 10世纪末西法兰克王国改称法兰西王国 。 1337~1453年法 、英进行了百年战争,法国先败后胜,收复了除加来港以外的全部英占领土。15世纪末~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路易十四当政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1789年7月14日爆发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 ,8月发表《人权宣言》,废除君主制 ,并于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 。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一世夺取政权 ,1804年称帝 ,建立第一帝国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查理十世被推翻,代之以七月王朝 。1848年2月爆发革命 , 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1年总统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 ,次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并于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不久被镇压。此时法国经过几个世纪的对外侵略和扩张,已成为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参加协约国,在与同盟国战争中获胜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0年5月遭德国入侵,6月法贝当政府投降 ,第三共和国覆灭 。与此同时,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抵抗运动迅速发展 , 1944年6月成立临时政府 ,8月24日巴黎解放。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 。但政局不稳,政府更迭频繁 。1958 年5月法国派驻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将领和极端分子发动军事叛乱,国民议会授权戴高乐组阁并制定新宪法 。9月28日通过新宪法 ,成立第五共和国。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 1969年4月戴高乐因其“区域改革”方案遭到公民否决而辞职 , 6月被认为戴高乐的接班人的蓬皮杜当选总统。1974年蓬皮杜病逝,独立共和党人吉斯卡尔·德斯坦当选总统 。 1981年5月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F.密特朗当选总统。1986年以社会党为主体的左翼力量在立法选举中受挫,出现了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所未有的左翼总统(密特朗)和右翼总理(希拉克)共处的局面。1988年立法选举中社会党获相对多数,密特朗再度蝉联总统,任命社会党人罗卡尔出任总理,组成以社会党为主体、有中间派和知名人士参加的政府。
1991年5月,克勒松夫人接替罗卡尔出任总理 , 继续执行经济上紧缩、政治上向中间派开放的政策,同时强调增加法国工业的竞争力 ,迎接 1993 年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挑战 。1993年3月 ,E.巴拉迪尔出任总理 。1995年5月 ,J.希拉克当选总统,阿兰·朱佩出任总理。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
政治 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为法国第十六部宪法,1958年由戴高乐负责起草,同年9月28日公民投票通过,10月4日生效。后经5次修改 。宪法规定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7年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可超越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总统离职期间,由参议院议长暂代行总统职权。
法国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订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 。 国民议会共有577个议席,任期5年 ,通过普选直接选举产生 。1993年选出的国民议会 , 议长为P.塞甘。参议院共有321席 ;参议员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以省为单位 , 由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1992年9月选出的参议院 ,议长R.莫诺里。法国主要政党有:①社会党 。前身是 1905年成立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 。1920年该组织中的多数派另组共产党,少数派仍保留原名,1969年改组为社会党。②法国保卫共和联盟。前身是戴高乐创建的法兰西人民联盟,1976年改现名。坚持以核威慑为后盾 ,主张优先发展战略核武器。强调法应对欧共体建设和欧洲统一发挥主导作用 。主席J.希拉克 ,总书记A.朱佩 。③法国民主联盟。1978年成立 。④法国共产党。1920年成立 。 ⑤国民阵线。又译民族阵线。成立于1972年,前身是被取缔的极右组织“新秩序党”。⑥绿党。成立于1984年。
经济 法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094万亿法郎。1994年5.8法郎兑1美元。
法国天然资源不丰富。所需铁矿石大部靠进口。煤储量约210亿吨(其中褐煤100亿吨 ),铝土矿储量9000万吨。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靠进口。水力资源约1000万千瓦,水力资源和地热开发利用比较充分 。 森林面积1500万公顷 , 覆盖率超过25%。
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工、电器、动力工业、日常消费工业、食品工业和建筑业等。新兴工业如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军工、航空和宇航等部门均有较快发展。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在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和建筑为三大支柱。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趋势。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小麦、玉米、马铃薯、甜菜、葡萄和牛肉产量均居西欧第一位。农用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8%。
服务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服务业包括商业、运输、电信、旅馆 、餐馆 、供水 、环卫 、修理等部门。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法国是富有特色的旅游国。旅游胜地有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风景区及广阔的阿尔卑斯山区。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卢瓦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渔村、科西嘉岛等。
蒙圣米歇湾风光,每年有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塞纳河流经的鲁昂风光
法国交通运输业发达,水陆空都很便利。1990年铁路总长3.40万千米,其中电气化的1.26万千米;法国在发展高速火车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1981年9 月,巴黎-里昂铁路线上的高速火车正式投入使用。1989年12月,法国研制出最新高速火车 ,时速达482.4千米 。1989 年全国公路总长80.52万千米,公路网遍及全国,其中高速公路6763千米。法国内河航运主要由国家经营 , 内河航道总长8568千米 , 其中运河4613千米。法国75%的进口物资和20%的出口物资得通过海运。主要海港有马赛港和勒阿弗尔港。法国原有三大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和国内航空公司。其中法航的客运量居世界第三位。为增强竞争力,国内航空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于1991年决定并入法航。主要机场为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和奥利机场。
法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率高于美、日等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6%。
法国的对外出口在世界贸易中占第四位 , 居于美 、 德、日之后。法国是世界第三大军火出口国。进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业原料等,出口商品有机械、汽车、化工产品、钢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和军火等。主要贸易对象为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等。
法国对外投资增加较快,1991年成为世界第三大投资国。投资主要集中在欧共体成员国,占总额的47.7%。对美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非洲和拉美的投资也较高,并以工业、能源、服务部门为多。法国对第三世界的发展援助主要对象是法语非洲国家 。1971 ~1980 年外国通过对不动产投资方式购买法国土地4.5 万公顷 , 约占法土地面积的1%。外国对法国工业部门投资加快,其中欧共体成员国对法投资占外国总投资的50% ;其次是美国 ,约占22% 。1990年外国在法国投资总额为490亿法郎 。 法国政府正采取措施鼓励外国在法投资。
法国的社会福利较完备,从1983年起,社会福利金额占国民收入的 30.6% 。社会保险包括医疗 、工伤 、家庭津贴、退休金、残疾者照顾等。
文化教育 法国教育体制复杂多样,且具自己的特色。6~16岁实行义务教育制。学前教育在公立和私立的幼儿学校或幼儿班进行。初级教育5年,普通中学学制7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包括技术高中、职业高中、艺徒培训中心、就业前教育适应班等4种类型和层次 。 高等教育分综合性大学 、高等专业学院、高等技术学校和承担教学任务的科研教育机构4类。现有综合性大学77所 , 包括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里昂第一大学等。
主要报纸有《 世界报 》,《 费加罗报 》,《法兰西晚报》,《解放报》,《人道报》等,最大的地方报为《西部法兰西报》,居全国之首。主要期刊为《快报》、《观点 》、《新观察》、《巴黎竞赛报》、《费加罗杂志》等。法新社为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法国国家广播公司成立于1975年 ,控制着法国的广播事业,下设联播台、文化台、音乐台、蓝色台、七号台、巴黎地区新闻台等6个广播电台 。 此外还有国家广播公司和地方共同投资的175个独立地方台 。 国家广播公司还专设独立的法国国际台,对外广播几乎普及全世界。1982年法国政府取消国家对电台的垄断,允许私人和团体设立电台。全国私营电台近1300家,主要有卢森堡电台、蒙特卡洛电台、欧洲一台等。有电视台6家。
对外关系 法国外交政策基本特点是:保持独立的核威慑力量;与美国既结盟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忠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不重返军事一体化;积极促进欧洲一体化建设,主张以欧共体为核心实现欧洲的统一,将欧洲建设成为多极世界中独立的一极。法国以欧洲为外交的根本立足点,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力促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以利于加强西欧同美、日及其他新兴工业国家的竞争。主张成立一个常设机构将东欧国家联系在一起。支持向独联体各国提供援助。
法国谋求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作用,认为不应由美国单独安排中东和平进程,欧洲与中东局势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欧共体应参与组织中东和会。关于南斯拉夫问题,强调在确保欧洲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可依法实施民族自决权和少数民族的权利。法国积极支持并参加联合国派驻波黑的维持和平部队。
法国与中国于1964年1月27日建交 。两国在各个领域中的关系有较大发展。
B. 【急!世界历史】现代英语时期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的历史!有加分!!!
1500年的话中国处于明朝中期,那时的明朝应该说已经开始衰败了,而且我很认同“崖山之后,已无中国”这个观点,说白就是元朝(不包括)之前才称得上“中国”,也就是说那时整个中国就已经开始衰败,各个方面的衰败,宋朝绝对是封建时期中国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之前之后绝对没法比。美国1500年还没出生,无视。法国的话不是很清楚啊,应该还处于帝国统治时期,然后的事就是一共诞生1800年左右拿破仑同学夺权复辟帝国。德国就更不清楚了,我就记着有个什么宗教改革,然后三十年战争,经济什么的全都毁了。日本历史相对熟悉的多了,1500年的时候是足利家的幕府(幕府其实就是大将军,应该可以算的上是日本的最高长官了,其实12世纪后期开始,即幕府制度建立开始,日本天皇就已经不怎么干事了。后来明治维新以后,即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以后,天皇基本更不干事了,所以什么甲午战争,二战侵华,真的赖不着明治和昭和)。当时的日本经济还算相对稳定。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当时中国人是很看不上热兵器的,其实日本当时也一样,不过区别就在于中国是中央集权,因此热兵器在中国一直不能发展起来,而日本的地方分权使得某些大名(类似诸侯的)想用就可以用到热兵器,而一些大名看到热兵器好处时也就用起了热兵器。所以虽说日本人少,不过当时的军事实力绝对不会在中国之下。后来足利氏被灭,各路大名也就开始争取建立新的幕府,这段时期也就是日本的战国时期。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战国时期日本的经济实力其实是不降反升的,这是因为战争使得各路大名与外国的贸易联系更加迫切(需要热兵器和技术)。热兵器的广泛传播使得军事实力也是大大增长的。最终德川幕府建立(其实猴子要不是急着去打朝鲜半岛,幕府就是他的了,到时他随便打),然后日本的黑幕就来了,德川氏效仿中国玩起了“闭关锁国”,但是中国是全闭啊,日本其实只是半闭,而且国内极力支持发展经济,所以经济是在稳步发展的。热兵器的广泛传播,使用和研制(日本当时已经研制自主新型热兵器了,可中国还在用土大炮和鸟枪,可悲啊)使得军事实力也大大提升的,后来19末20初,日本能战胜中国和俄国就是那时打下的基础。1500-1800年的历史应该就是这样的,建议楼主去查查维基网络,说的很全面。还有,各国历史中,我说的最全面的应该就是日本了,其实我是个理科生,研究日本历史是我的课余爱好而已。至于有人要问我干吗不研究中国历史,我只想重申那个观点:“崖山之后,已无中国”,那时的中国真的没什么好研究的。而至于你想质疑我是否爱国的话,我只想说“我的‘爱国’,跟有些人的‘爱国’是不一样的。”,不管你能不能理解,我爱的只是中国,不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你们应该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吧)。而我更想问那些“爱国人士”一句,你爱的真的是中国么?
C. 世界历史上,法兰西有多少个王朝
法国王朝的世系从墨洛温王朝(481-751)开始,包括加洛林王朝(751-987),卡佩王朝(987-1328),瓦卢瓦回王朝(1328-1589),波旁答王朝(1589-1792),以波旁王朝(又称复辟王朝,1814 -1830)被推翻而结束。
墨洛温王朝(481-751)是法兰克王国。
加洛林王朝(751-987)是西法兰克王国。
法兰西王国:卡佩王朝(987-1328)瓦卢瓦王朝(1328-1515),瓦卢瓦-奥尔良王朝(1498-1515)、昂古莱姆王朝(1515-1589)、波旁王朝(1589-1792)、波旁王朝(复辟王朝,1814-1830)、奥尔良王朝(1830-1848)
D. 法国在1800年至1900年当中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法国在1800年至1900年当中初期是法国大革命,中期是欧洲革命与巴黎公社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
法国大革命,法国特定历史时期,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世界史学界看法众多,难成共识。在中国,以热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结束标志比较普遍。
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宣告了法国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结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才彻底结束。在政变中建立了以热月党人为代表的政权。法国历史进入维护大革命成果时期。
法国二月革命是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国人民面对奥尔良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鼓励欧洲其他地区的革命运动,令十九世纪时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组织的反动机制受到进一步打击。
1848年12月,将近半个世纪前叱吒风云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选共和国总统。仅仅四年后,波拿巴王朝复辟,共和国总统摇身变成了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法兰西帝国迎来了他的最后一位皇帝。
巴黎公社,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也有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标志当代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光辉起始里程碑,影响广大深远。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经过一个世纪的艰难革命,法国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并与英国联手。但也和德国成为世仇。
E. 法国巴黎的历史文化
法国首都巴黎 (Paris) 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375公里。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首都巴黎人口为220.1578万人 (截至2009年1月1日)。城市本身踞巴黎盆地中央,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月平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气温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北部诸郊区主要为制造业区。最发达的制造业项目有汽车、电器、化工、医药、食品等。奢华品生产居次,并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各区;产品有贵重金属器具、皮革制品、瓷器、服装等。外围城区专事生产家具、鞋、精密工具、光学仪器等。印刷出版业集中在拉丁区和雷米街。大巴黎(都市)区电影生产量占法国电影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三。巴黎大部分银行、保险公司的总部(包括法兰西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均设在“市场”(1183—1969年为当地的中心市场)的西侧。
巴黎是法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名城。法国著名的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综合工科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桥路学校以及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均设在巴黎。巴黎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253年。巴黎还有许多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
巴黎拥有50个剧场,200个电影院,15个音乐厅。巴黎歌剧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歌剧院,位于市中心的奥斯曼大街,占地11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兼有哥特式和罗马式的风格。法国国家音乐学院和舞蹈学校也设在这里。
巴黎的“街头艺术”十分活跃,城市西北部的泰尔特尔艺术广场是世界闻名的露天画廊,每天都有不少画家在这里即席作画出售。在市中心的沙特莱广场和圣·日耳曼德伯广场等地,青年学生和市民经常自带乐器举行音乐会,表演各种节目。
巴黎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乔治·蓬皮杜全国文化艺术中心等,是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美丽的塞纳河两岸,公园、绿地星罗棋布,32座大桥横跨河上,使河上风光更加妩媚多姿。河中心的城岛是巴黎的摇篮和发源地。塞纳河畔圣米歇尔林荫大道有绵延数公里的旧书市场,每天都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游客来这里选购心爱的古籍,形成塞纳河畔古老的文化区——拉丁区的一大特色。
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采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迎来了众多的国际会议,据统计,1987年在巴黎共举行了365次国际性会议,超过了纽约、伦敦、布鲁塞尔、日内瓦,居世界首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巴黎。
F. 详细介绍法国历史(注意:要非常详细!)
史前文明
从最早的人类史开始,每一阶段的法国在西方文明史上,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在多尔多涅(Dordogne)地区以及比利牛斯山区发现的史前洞穴壁画,可追溯到两万年前,是欧洲最丰富的史前文化。
罗马人
凯尔特人发展出强势的“铁文明”( lron Age Culture)后,罗马人为好勇斗狠的凯尔特人灌输了集体意识。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25年至公元前21年时占领了法国靠地中海的区域,到了凯撒(Julius Caesar),才算真正征服了好战的凯尔特人。韦辛格托里克斯(Vercingetorix)领导凯尔特人英勇抵抗,但凯撒仍然在公元前52年于勃艮第的阿莱西亚( Alesia)获得最后胜利。韦辛格托里克斯虽败犹荣,成了民族英雄。随后的“罗马和平”(paxromana )为该地带来财富和繁荣。
法兰克人
公元四、五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败,罗马高卢人向弗郎奇亚(Francia)——法兰克国王投降。法兰克原本属日耳曼部落的一支,居住在罗马帝国外围,被罗马人称做“野蛮人”。他们在日益衰败的帝国中逐渐崛起。公元4世纪末和5世纪时,法兰克族的一支墨洛温人(Merovingians)占领了法国北部,起势力渐渐往南扩大。该族的统治者洛维(Clovis),选择巴黎为首都,并于公元496年改信天主教,借此向笃信天主教的南方拓展势力。
夏勒马涅大帝
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子夏勒马涅登基,创建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统治的疆域包含了今天的法国和德国。公元800年,夏勒马涅接受罗马教皇加冕(是罗马统治者结束后首位荣膺教皇加冕者)。随着封建制度的分崩离析,又有外族的入侵,像意大利北边的萨拉森人(Saracens)、中欧的马格亚人(Magyars)、斯堪地那维亚的诺尔斯人(Norsemen,亦称维京人Vikings),使得加洛林王朝注定要短命。公元843年签定的凡尔登和约(Treaty of Vern),将帝国分成三个部分:东法兰克的日耳曼王国、西法兰克王国——日后成为法国的历史核心,以及居中的洛赛瑞及亚(Lotharingia)。 公元987年,西弗郎奇亚(West Francia),后被人称做弗郎奇亚,落入于格卡佩(Hugues Capet)手中,建立了卡佩王朝(Capet Dynasty)。他的后裔一直统治着这个王朝到19世纪。
卡佩的势力范围非常小,其直接统辖的区域仅有环绕巴黎的法兰西岛,这小小的基地,岌岌可危地被全法国封建诸侯的领地和战争带包围着。诺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Duke of Normandy)原为诸侯之一,在1066年的一次成功入侵后成为英格兰国王。建立的英格兰帝国,其疆域从苏格兰边界的特威德河畔贝里克(Berwick-upon-Tweed ),到比利牛斯山。卡佩王朝靠着战争、外交、联姻结盟或干脆诈骗耍赖,抵抗了英格兰的势力和统治。
十字军
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法国加入十字军行列,抢救沦陷在异教徒手中的圣地。路易九世甚至因十字军而死。卡佩王朝在13世纪势力已达法国西南部,在教皇授权下,十字军征讨了所谓的异教派阿尔比派(Albigensian)。此时,法国国王统治势力首次从北贯穿至南部的地中海区。
随着卡佩王朝的君主势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动也日渐繁荣兴盛。资金相继投入大教堂的兴建,哥特式的教堂建筑成为全欧洲模仿的对象。城市里出现了大学。皮埃尔•阿伯拉尔(Pierre Abelard)和托马斯•阿奎诺斯(Thomas Aquinas)任教的巴黎大学,旋即赢得响亮的声誉。
百年战争
到了公元14世纪初,经济开始衰退,而1348年爆发的黑死病则引发了经济大崩溃。黑死病夺走了全法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某些地区甚至在几个世纪之后,才慢慢恢复到疫情未爆发之前的水准。瘟疫带给经济空前的打击。因劳动人口短缺,导致封建制度的衰落,领主被迫减轻农奴负担。在这重要的时刻,因为索讨法国领土不遂的英国,引发了“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War,1337—1453)。而一直要求自治的勃艮第竟与英国结盟。
法国在战争中老是很倒霉。例如415年著名的阿让库尔之役(Agincourt ),在强大的英国步兵攻势下,大小战役让法王们丢尽了老脸。到了15时机初期,法王简直毫无势力可言,国家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在圣女贞德的号召下,于1429年或1430年时,法王终于抵挡了英国的攻势。贞德虽牺牲于英国和勃艮第人之手,但法王查理七世将英国人赶回到英吉利海峡彼端,他和继任者也平了勃艮第,夜1477年将其纳入法国。接着普罗旺斯夜1480年加入;布列塔尼于1491年加入法国。
文艺复兴
1494年,法王查理十三入侵意大利半岛,引发了意大利战争,一直持续到1559年。虽在意大利土地上开战,但法国侵略的目的,却是为了夺取统治德国,及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皇帝”的名号。这场战争,或者可说是个僵局,为法国的经济和文化带来新局面。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和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为法王弗郎索瓦一世(Francois 1)工作。弗郎索瓦一世所推行的、雄伟华丽的宫廷文化的,对建筑的影响很大。其中最杰出的作品首推卢瓦尔谷地(Loire Valley),散布各处的眩目城堡从较新的尚博尔城堡(Chambord)、舍农索城堡(Chenonceau)到亚杰廉城堡( Azay-le-Rideau ),并对一些老城堡进行了扩建,如布卢瓦(Blois)。
宗教战争
文艺复兴同时也带来了宗教的改革。法国分裂成两派宗教势力,在公元1562年到1598年之间,新教徒(Protestants)和天主教徒之间的争战不下八次之多。这些战役相当激烈血腥,尤以1572年的圣巴多罗谬惨案(St.Bartholomew`s Eve Massacre)最为惨烈。在巴黎,约有2700人遭屠杀,这个数字比之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公元1792年到1794年)革命法庭所处决的人数还多。在法国其他城市,死难者超过二万人。直到亨利四世(Henry Ⅳ)——波旁(Bourbons)王朝的创始者,平了两教派许多战乱之后,以新教徒身份改信天主教,才将这场宗教战争画上句号。公元1598年颁布南特诏书(Edict of Nantes),两教派终于休战。
亨利四世除了有宽容的宗教胸襟,也相当注重战乱之后的社会福利。他的理想“每户佃农家锅里有鸡”令人永远深刻难忘,并为他赢得了“好国王亨利”(Good King Henry)称号。然而自17世纪20年代起,枢机主教黎塞留(Cardinal Minister Richelieu)和马萨林(Cardinal Minister Mazarin)相继掌权,为了打败哈布斯堡王朝,使法国变成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如此一来带给法国社会相当大的压力:在630年到1648年之间,人民税赋较以往升高了三倍之多。穷人心生不满,贵族不快,加上宗教摩擦,终于引发了暴动和叛乱。
太阳王
尽管危机四伏,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治仍在661年打下了基础。路易十四获得了多数支持,并开始他个人的统治。 “太阳王”统治时期是法国最长的一段历史之一,这一时期毁誉参半。凡尔赛的豪华成了全欧洲羡慕的焦点。也是路易追逐欧洲霸权和建立殖民帝国,例如加拿大殖民地的基地。
本时期也是法国文化史上最富创意的时期。笛卡儿(Descartes)、高乃依(Corneille)、拉辛(Racine)和莫里哀(Moliere)等大师辈出,在法国国力达到全欧颠峰之时,文化也成就了灿烂丰富的“伟大时期”(Grand Siecle )。然而自17世纪80年代起,路易十四开始和英国及荷兰作战。1685年废除南特诏书,对新教徒进行镇压,更加重了社会问题。
启蒙运动
17世纪的文化成绩,重心在凡尔赛;18世纪的启蒙运动则加入了中产阶级,并融入了贸易和工业制造等活动。沙龙、咖啡馆、学院、小说、期刊、报纸、共济会(Masonic lodges)以及政治性社团等组织激增,发展出都市人文文化,并批判守旧顽固的贵族阶级。这项法国启蒙运动是国际性的,许多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哲学家加入,成为荣誉成员,美国的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和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也是其中的干将。相比之下,改朝换代的战争变成原始和残酷的举动。
启蒙运动鼓吹了自由和社会改革,这些都是君王们未曾尽力而为的。王室负债累累,虽然百年来经济一直相当繁荣兴盛。在外交上,与商业劲敌英国大唱反调,借此维持欧洲各国间的平衡关系。这样的政策从路易十四于1688年结束战争后,一直持续到1815年拿破仑被打败为止。
然而整个世纪以来,法国的任何斗争都失利,惟一例外的是协助北美脱离英国殖民的独立战争(公元1775年至1783年)。战争的巨大花费使法国几乎落败,经济的危机,加上18世纪80年代开始农产歉收,把法国推向比改革更激烈的境地—-革命。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播下了欧洲自由民主的种子。1789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神圣地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三大口号,建立了理想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文化准则,之后更影响全欧洲的跟进。1789年到1799年的10年间,总共出现了五种类型的政权:旧君主专制、君主立宪、独权共和(即恐怖统治)自由共和,以及最后拿破仑的军事独裁。
如果要问善良却无能的路易十六,为什么不做专制君王,却让自己成为严苛宪法下的统治者,恐怕他只能无言以对。路易十六的奥地利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Marie Antoinette)极度反对革命,鼓励国王依靠贵族,而不是依赖新政。
法王在政权巩固过程中表现出的无能导致了法国向奥地利宣战。路易十六没有全力支持对奥战争,导致他在1792年被推翻,隔年元月被处决。当战事越来越危急,原来建立的共和体制也渐渐走向独权体制。
1793年初,法国几乎和全欧洲宣战。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虽倡导宗教的宽容,令人惊讶的是宗教竟成了斗争骨干。教会支持古老的君主专制,革命人士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反对宗教政治。
占领和殖民帝国的瓦解
20世纪的法国遭遇了两个沉重的打击:第一个打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是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
1940年德国纳粹打败法国,并占领法国国土。先是占领北半部的法国,到了1942年,全法国都被德军占领了。有人做了卖国贼,和纳粹“合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名将、犹太籍马赫夏•贝当(Marechal Petain)奉命领导维希(Vichy)政府。
逃亡至伦敦的戴高乐组成了反抗军,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联合共产党进行了大量的政治活动。1944年猛军登陆诺曼底,反抗军也多有收获,德军节节败退。战后法国组成第四共和国,首次允许妇女拥有选举权。然而“通敌合作”的痛苦仍记忆犹新,对国家忠贞问题时时萦绕在法国人民的心头。
殖民地的瓦解过程同样带给法国痛苦。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非和法属印度支那的独立运动,引发了法国的军事干预。1954年在中南半岛的尊边府之役(the battle of Dien Bien Phu),法国战败,印度支那回到共产主义的越盟(Communist Viet Minh)手中,并使得法国自远东全面撤退。阿尔及利亚的内战甚至还威胁到了法国的政治稳定。
阿尔及利亚的战事带来了政治危机,促使戴高乐东山再起,出任第五共和国总统,大权在握。戴氏让阿尔及利亚独立,撤回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者,借以解决政治危机。但却在地中海两岸留下了怨愤。
五月事件
除了政治的纷扰,20世纪的后半期,法国仍旧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法国竟然能维持政治的稳定。戴高乐执政期间,政论家认为只有极右分子才能统领第五共和国。而事实证明,在创始者去世后,该政权仍能够延续下去。1981年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当选法国总统,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从此之后,执政权就在左右翼两党人士间交替。
法国政权首度出现危机是在1968年发生的既不寻常又无法归类的“五月事件”(May Events)。学生、工人和自由派分子几乎推翻戴高乐政府。在第五共和国成立40周年时人们回顾历史,戴氏政权已成了18世纪以来,法国历史上第二长命的政权,次于被低估的第三共和国。
欧洲联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法国政治里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就是虎视眈眈的德国。自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这段期间,法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对德国充满的敌意。但在大战之后,两国的有知之士推动法德两国合作。1951年成立的煤铁联盟(Coal and Steel Union),开启合作的大门,之后两国成为推行欧洲各项联盟的前锋,包括倡导使用共同货币的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这也是法国繁荣成功的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结束后,也展开了所谓“光荣的三十年”,法国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增长,因此有评论家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法国大革命。令人敬佩的经济增长率,以及空前的婴儿潮,带动了基本设施和服务业的发展,各种商品和休闲娱乐大量出现,新富现象向传统的风俗和习惯提出了挑战。
虽然民意调查不时显示出了人民对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忧虑,但绝大多数的人仍认为法国是最吸引人居住或旅游的国家。巴黎,集政治与文化优势于一身(像蓬皮杜中心the Centre Pompidou、巴士底歌剧院the Opera National de Paris-Bastille、奥塞美术馆the Musee d’Orsay等),仍是全世界最出色的城市之一。其他省份的城市像里昂(Lyon)、蒙比利埃(Montpellier)、里尔(Lille)和尼姆(Nimes),也渐渐受瞩目。在千禧年的前夕,地方主义、多元文化和两性议题都让政治和文化的视野更加广阔。使我们能从各种角度去欣赏法国的风貌。
G. 法国历史
史前文明
从最早的人类史开始,每一阶段的法国在西方文明史上,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在多尔多涅(Dordogne)地区以及比利牛斯山区发现的史前洞穴壁画,可追溯到两万年前,是欧洲最丰富的史前文化。
罗马人
凯尔特人发展出强势的“铁文明”( lron Age Culture)后,罗马人为好勇斗狠的凯尔特人灌输了集体意识。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25年至公元前21年时占领了法国靠地中海的区域,到了凯撒(Julius Caesar),才算真正征服了好战的凯尔特人。韦辛格托里克斯(Vercingetorix)领导凯尔特人英勇抵抗,但凯撒仍然在公元前52年于勃艮第的阿莱西亚( Alesia)获得最后胜利。韦辛格托里克斯虽败犹荣,成了民族英雄。随后的“罗马和平”(paxromana )为该地带来财富和繁荣。
法兰克人
公元四、五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败,罗马高卢人向弗郎奇亚(Francia)——法兰克国王投降。法兰克原本属日耳曼部落的一支,居住在罗马帝国外围,被罗马人称做“野蛮人”。他们在日益衰败的帝国中逐渐崛起。公元4世纪末和5世纪时,法兰克族的一支墨洛温人(Merovingians)占领了法国北部,起势力渐渐往南扩大。该族的统治者洛维(Clovis),选择巴黎为首都,并于公元496年改信天主教,借此向笃信天主教的南方拓展势力。
夏勒马涅大帝
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子夏勒马涅登基,创建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统治的疆域包含了今天的法国和德国。公元800年,夏勒马涅接受罗马教皇加冕(是罗马统治者结束后首位荣膺教皇加冕者)。随着封建制度的分崩离析,又有外族的入侵,像意大利北边的萨拉森人(Saracens)、中欧的马格亚人(Magyars)、斯堪地那维亚的诺尔斯人(Norsemen,亦称维京人Vikings),使得加洛林王朝注定要短命。公元843年签定的凡尔登和约(Treaty of Vern),将帝国分成三个部分:东法兰克的日耳曼王国、西法兰克王国——日后成为法国的历史核心,以及居中的洛赛瑞及亚(Lotharingia)。 公元987年,西弗郎奇亚(West Francia),后被人称做弗郎奇亚,落入于格卡佩(Hugues Capet)手中,建立了卡佩王朝(Capet Dynasty)。他的后裔一直统治着这个王朝到19世纪。
卡佩的势力范围非常小,其直接统辖的区域仅有环绕巴黎的法兰西岛,这小小的基地,岌岌可危地被全法国封建诸侯的领地和战争带包围着。诺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Duke of Normandy)原为诸侯之一,在1066年的一次成功入侵后成为英格兰国王。建立的英格兰帝国,其疆域从苏格兰边界的特威德河畔贝里克(Berwick-upon-Tweed ),到比利牛斯山。卡佩王朝靠着战争、外交、联姻结盟或干脆诈骗耍赖,抵抗了英格兰的势力和统治。
十字军
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法国加入十字军行列,抢救沦陷在异教徒手中的圣地。路易九世甚至因十字军而死。卡佩王朝在13世纪势力已达法国西南部,在教皇授权下,十字军征讨了所谓的异教派阿尔比派(Albigensian)。此时,法国国王统治势力首次从北贯穿至南部的地中海区。
随着卡佩王朝的君主势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动也日渐繁荣兴盛。资金相继投入大教堂的兴建,哥特式的教堂建筑成为全欧洲模仿的对象。城市里出现了大学。皮埃尔•阿伯拉尔(Pierre Abelard)和托马斯•阿奎诺斯(Thomas Aquinas)任教的巴黎大学,旋即赢得响亮的声誉。
百年战争
到了公元14世纪初,经济开始衰退,而1348年爆发的黑死病则引发了经济大崩溃。黑死病夺走了全法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某些地区甚至在几个世纪之后,才慢慢恢复到疫情未爆发之前的水准。瘟疫带给经济空前的打击。因劳动人口短缺,导致封建制度的衰落,领主被迫减轻农奴负担。在这重要的时刻,因为索讨法国领土不遂的英国,引发了“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War,1337—1453)。而一直要求自治的勃艮第竟与英国结盟。
法国在战争中老是很倒霉。例如415年著名的阿让库尔之役(Agincourt ),在强大的英国步兵攻势下,大小战役让法王们丢尽了老脸。到了15时机初期,法王简直毫无势力可言,国家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在圣女贞德的号召下,于1429年或1430年时,法王终于抵挡了英国的攻势。贞德虽牺牲于英国和勃艮第人之手,但法王查理七世将英国人赶回到英吉利海峡彼端,他和继任者也平了勃艮第,夜1477年将其纳入法国。接着普罗旺斯夜1480年加入;布列塔尼于1491年加入法国。
文艺复兴
1494年,法王查理十三入侵意大利半岛,引发了意大利战争,一直持续到1559年。虽在意大利土地上开战,但法国侵略的目的,却是为了夺取统治德国,及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皇帝”的名号。这场战争,或者可说是个僵局,为法国的经济和文化带来新局面。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和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为法王弗郎索瓦一世(Francois 1)工作。弗郎索瓦一世所推行的、雄伟华丽的宫廷文化的,对建筑的影响很大。其中最杰出的作品首推卢瓦尔谷地(Loire Valley),散布各处的眩目城堡从较新的尚博尔城堡(Chambord)、舍农索城堡(Chenonceau)到亚杰廉城堡( Azay-le-Rideau ),并对一些老城堡进行了扩建,如布卢瓦(Blois)。
宗教战争
文艺复兴同时也带来了宗教的改革。法国分裂成两派宗教势力,在公元1562年到1598年之间,新教徒(Protestants)和天主教徒之间的争战不下八次之多。这些战役相当激烈血腥,尤以1572年的圣巴多罗谬惨案(St.Bartholomew`s Eve Massacre)最为惨烈。在巴黎,约有2700人遭屠杀,这个数字比之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公元1792年到1794年)革命法庭所处决的人数还多。在法国其他城市,死难者超过二万人。直到亨利四世(Henry Ⅳ)——波旁(Bourbons)王朝的创始者,平了两教派许多战乱之后,以新教徒身份改信天主教,才将这场宗教战争画上句号。公元1598年颁布南特诏书(Edict of Nantes),两教派终于休战。
亨利四世除了有宽容的宗教胸襟,也相当注重战乱之后的社会福利。他的理想“每户佃农家锅里有鸡”令人永远深刻难忘,并为他赢得了“好国王亨利”(Good King Henry)称号。然而自17世纪20年代起,枢机主教黎塞留(Cardinal Minister Richelieu)和马萨林(Cardinal Minister Mazarin)相继掌权,为了打败哈布斯堡王朝,使法国变成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如此一来带给法国社会相当大的压力:在630年到1648年之间,人民税赋较以往升高了三倍之多。穷人心生不满,贵族不快,加上宗教摩擦,终于引发了暴动和叛乱。
太阳王
尽管危机四伏,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治仍在661年打下了基础。路易十四获得了多数支持,并开始他个人的统治。 “太阳王”统治时期是法国最长的一段历史之一,这一时期毁誉参半。凡尔赛的豪华成了全欧洲羡慕的焦点。也是路易追逐欧洲霸权和建立殖民帝国,例如加拿大殖民地的基地。
本时期也是法国文化史上最富创意的时期。笛卡儿(Descartes)、高乃依(Corneille)、拉辛(Racine)和莫里哀(Moliere)等大师辈出,在法国国力达到全欧颠峰之时,文化也成就了灿烂丰富的“伟大时期”(Grand Siecle )。然而自17世纪80年代起,路易十四开始和英国及荷兰作战。1685年废除南特诏书,对新教徒进行镇压,更加重了社会问题。
启蒙运动
17世纪的文化成绩,重心在凡尔赛;18世纪的启蒙运动则加入了中产阶级,并融入了贸易和工业制造等活动。沙龙、咖啡馆、学院、小说、期刊、报纸、共济会(Masonic lodges)以及政治性社团等组织激增,发展出都市人文文化,并批判守旧顽固的贵族阶级。这项法国启蒙运动是国际性的,许多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哲学家加入,成为荣誉成员,美国的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和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也是其中的干将。相比之下,改朝换代的战争变成原始和残酷的举动。
启蒙运动鼓吹了自由和社会改革,这些都是君王们未曾尽力而为的。王室负债累累,虽然百年来经济一直相当繁荣兴盛。在外交上,与商业劲敌英国大唱反调,借此维持欧洲各国间的平衡关系。这样的政策从路易十四于1688年结束战争后,一直持续到1815年拿破仑被打败为止。
然而整个世纪以来,法国的任何斗争都失利,惟一例外的是协助北美脱离英国殖民的独立战争(公元1775年至1783年)。战争的巨大花费使法国几乎落败,经济的危机,加上18世纪80年代开始农产歉收,把法国推向比改革更激烈的境地—-革命。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播下了欧洲自由民主的种子。1789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神圣地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三大口号,建立了理想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文化准则,之后更影响全欧洲的跟进。1789年到1799年的10年间,总共出现了五种类型的政权:旧君主专制、君主立宪、独权共和(即恐怖统治)自由共和,以及最后拿破仑的军事独裁。
如果要问善良却无能的路易十六,为什么不做专制君王,却让自己成为严苛宪法下的统治者,恐怕他只能无言以对。路易十六的奥地利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Marie Antoinette)极度反对革命,鼓励国王依靠贵族,而不是依赖新政。
法王在政权巩固过程中表现出的无能导致了法国向奥地利宣战。路易十六没有全力支持对奥战争,导致他在1792年被推翻,隔年元月被处决。当战事越来越危急,原来建立的共和体制也渐渐走向独权体制。
1793年初,法国几乎和全欧洲宣战。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虽倡导宗教的宽容,令人惊讶的是宗教竟成了斗争骨干。教会支持古老的君主专制,革命人士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反对宗教政治。
占领和殖民帝国的瓦解
20世纪的法国遭遇了两个沉重的打击:第一个打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是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
1940年德国纳粹打败法国,并占领法国国土。先是占领北半部的法国,到了1942年,全法国都被德军占领了。有人做了卖国贼,和纳粹“合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名将、犹太籍马赫夏•贝当(Marechal Petain)奉命领导维希(Vichy)政府。
逃亡至伦敦的戴高乐组成了反抗军,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联合共产党进行了大量的政治活动。1944年猛军登陆诺曼底,反抗军也多有收获,德军节节败退。战后法国组成第四共和国,首次允许妇女拥有选举权。然而“通敌合作”的痛苦仍记忆犹新,对国家忠贞问题时时萦绕在法国人民的心头。
殖民地的瓦解过程同样带给法国痛苦。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非和法属印度支那的独立运动,引发了法国的军事干预。1954年在中南半岛的尊边府之役(the battle of Dien Bien Phu),法国战败,印度支那回到共产主义的越盟(Communist Viet Minh)手中,并使得法国自远东全面撤退。阿尔及利亚的内战甚至还威胁到了法国的政治稳定。
阿尔及利亚的战事带来了政治危机,促使戴高乐东山再起,出任第五共和国总统,大权在握。戴氏让阿尔及利亚独立,撤回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者,借以解决政治危机。但却在地中海两岸留下了怨愤。
五月事件
除了政治的纷扰,20世纪的后半期,法国仍旧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法国竟然能维持政治的稳定。戴高乐执政期间,政论家认为只有极右分子才能统领第五共和国。而事实证明,在创始者去世后,该政权仍能够延续下去。1981年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当选法国总统,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从此之后,执政权就在左右翼两党人士间交替。
法国政权首度出现危机是在1968年发生的既不寻常又无法归类的“五月事件”(May Events)。学生、工人和自由派分子几乎推翻戴高乐政府。在第五共和国成立40周年时人们回顾历史,戴氏政权已成了18世纪以来,法国历史上第二长命的政权,次于被低估的第三共和国。
欧洲联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法国政治里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就是虎视眈眈的德国。自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这段期间,法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对德国充满的敌意。但在大战之后,两国的有知之士推动法德两国合作。1951年成立的煤铁联盟(Coal and Steel Union),开启合作的大门,之后两国成为推行欧洲各项联盟的前锋,包括倡导使用共同货币的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这也是法国繁荣成功的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结束后,也展开了所谓“光荣的三十年”,法国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增长,因此有评论家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法国大革命。令人敬佩的经济增长率,以及空前的婴儿潮,带动了基本设施和服务业的发展,各种商品和休闲娱乐大量出现,新富现象向传统的风俗和习惯提出了挑战。
虽然民意调查不时显示出了人民对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忧虑,但绝大多数的人仍认为法国是最吸引人居住或旅游的国家。巴黎,集政治与文化优势于一身(像蓬皮杜中心the Centre Pompidou、巴士底歌剧院the Opera National de Paris-Bastille、奥塞美术馆the Musee d’Orsay等),仍是全世界最出色的城市之一。其他省份的城市像里昂(Lyon)、蒙比利埃(Montpellier)、里尔(Lille)和尼姆(Nimes),也渐渐受瞩目。在千禧年的前夕,地方主义、多元文化和两性议题都让政治和文化的视野更加广阔。使我们能从各种角度去欣赏法国的风貌
H. 跪求很全的法国历史~~~
法国历史
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面积551602 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3000千米。人口5780万多。多为法兰西人。居民多信天主教。法语为官方语言。
5世纪建立王国。15世纪末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此后,先后建立过五次共和国和两次帝国。1958年第五共和国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号殖民帝国,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20倍。战后,法属殖民地大部先后独立。1964年1月27日同我国建交。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南部有中央高原,西北部是北法平原。大部分地区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沿海和罗讷河谷地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到1000毫米左右。铝土矿、铀矿储量在西欧各国中均居第一位。铁、钾盐也相当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6% 。
首都巴黎,人口217万,包括郊区在内的大巴黎人口906 万多。市内有著名的艾菲尔铁塔等建筑,城西南有凡尔赛宫。汽车、电器工业著名,纺织和化妆品工业亦发达。
巴黎圣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屹立在巴黎的发祥地塞纳河西岱岛的中心.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筑始建于是1163年, 历时182年落成,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在欧洲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圣母院的屋顶、塔楼等所有顶端都筑造尖塔,高达90米的主尖塔及其两侧高达69米的钟楼,显示了天主的威严,法国大作家雨果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将它形容为“石头的交响乐”。以后,欧美建筑的哥特式建筑都带有巴黎圣母院的痕迹。
矗立在巴黎星形广场(又名戴高乐广场)中心的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凯旋门,是拿破仑为自己建立的丰碑,1806 年颁令兴建,历时30年才竣工。罗马式的拱形门高49.41 米,宽44.84米,厚21.96米。门内壁和石柱上刻有描绘法国战史的恢弘场面,以及大型浮雕《马赛曲》和当年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位将军的名字。门下是无名烈士墓,墓前点着长明灯,鲜花天天供奉不绝。12条林荫大道由凯旋门向外辐射。
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于1889年为庆祝法国大革命 100周年而建,以设计该塔的著名建筑师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它的精确高度是320.775米,钢架镂空结构,从一侧望去,形成东南西北四座大拱门,塔身分四层,前3层设平台高栏,供游客眺望巴黎全景,还建有豪华饭店、大众啤酒馆、商店、影剧院、接待厅等;第四层是气象台,顶部架有直指苍穹的电视天线。游客可拾1710级阶梯而上,也可乘电梯直达顶层。
坐落在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建宫,历时28年落成,后又经历代王朝的修葺和改建,建筑面积11公顷,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包括正宫和两侧的南宫和北宫,内部500多个大小厅室无不金碧辉煌,大理石镶砌,玉阶巨柱,以雕刻、挂毯和巨幅油画装饰,陈设稀世珍宝, 100公顷的园林也别具一格,花草排成大幅图案,树木修剪成几何形,众多的喷水池、喷泉和雕像点缀其间。凡尔赛宫及其园林堪称法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1833年被辟为国家历史博物馆,198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照片为凡尔赛宫内以雍容华贵和富丽堂皇著称的镜廊,长76米,宽10米,高13米,西面是17扇拱形巨窗,东面安装着17面大镜子,每面由483块镜片组合而成。1919年6月28日,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就在此签订。如今,这里是法国领导人会见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
法国是工业发达国家,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造船、机械、纺织、化学、电器、食品等。核能、石化、海洋开发、军火、航空和宇航等部门发展很快,已位居世界前列。1993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粗钢1661万吨、生铁1201万吨、原煤达1035万吨、纸浆252万吨、小汽车280万辆、发电4510千瓦/ 小时。农业发达,为世界著名的农产品出口国。主要农产品有麦类、玉米、马铃薯、甜菜、稻米、烟草、葡萄 等。1993年产小麦2490万吨、大麦650万吨、玉米1330万吨、葡萄 酒 53亿升。法国是西欧“共同市场”成员国,主要外贸对象是西欧“共同市场”国家。出口机械、化学品、汽车、钢铁和粮食。进口燃料、军事工业原料、矿石等。有铁路35000 多千米,公路约80万千米。
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位于东南部罗讷河与索恩河交汇处,是法国主要工业中心之一。里昂早期以传统的丝织业著称,里昂绢丝在欧洲市场上享有盛誉。现在里昂已发展成为包括汽车、电机、化学、炼油、石化、冶金、纺织、食品等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位于东南部罗讷河与索恩河交汇处,是法国主要工业中心之一。里昂早期以传统的丝织业著称,里昂绢丝在欧洲市场上享有盛誉。现在里昂已发展成为包括汽车、电机、化学、炼油、石化、冶金、纺织、食品等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另外,勒阿弗尔、里尔、鲁昂、南特、斯特拉斯堡、米卢斯、马赛等都是重要的工业中心。
法国是二战中受害最烈的几个国家之一,当年盟军为了与苏联红军呼应,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共同打击德国法西斯,选择在法国西北的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清晨,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军队乘坐4000艘舰艇,渡过风急浪高的英吉利海峡,在奥哈马滩头强行登陆,战况犹为惨烈,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的人一定印象深刻,由于对这段战况过于写实,以至该片差点定为“儿 童不宜” 。现在奥哈马滩头已成当年阵亡将士的墓园,供后人凭吊。
其它
重要节日:国庆日7 月1 4 日。贞德就义日5 月3 0 日。
与我建交日:1 9 6 4 年1 月2 7 日。
货币:法朗。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1 小时;比北京时间晚7 小时。
国花:鸢尾花、玫瑰。
国名释义:法兰西由法兰克部落名演变而来。法兰克在日耳曼语中意为“勇敢的、自由的”。
民俗:法国是香槟酒、白兰地酒的故乡。人们认为除夕之夜家中若有剩酒,来年便要交厄运。法国最名贵的菜是鹅肝,法国人最爱吃蜗牛和青蛙腿。
法国历史 history of France
法兰西共和国地处欧洲西端,东北和东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相邻,东南与摩纳哥接壤, 西南与西班牙、安道尔毗邻,北部与英国隔海相望,西濒 大西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51208平方公里。人口5550 万(1987),90%的居民自称信奉天主教。通用语言为法 语。首都巴黎。 法国国名来源于公元4~5世纪自莱茵河东岸入侵的 一个日耳曼蛮族——法兰克人;法兰西意即法兰克人的 王国。严格地说,法国立国应从公元 843年查理曼帝国 分裂后算起。 史前与高卢时期(公元5世纪以前) 远古时期,在 法兰西的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迄今为止已在法国发现 从旧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各个时期相当系统的人类文化 遗迹,包括30~40万年前的人类颌骨化石,法国西南部 拉斯科等地洞穴里约2万年前的人物雕刻和动物壁画,法 国西部的3000~4000年前布列塔尼巨石墓碑和土坟,以 及各种式样的生产工具与艺术创造。公元前1000年左右 克尔特人自中欧山区迁居于此。罗马人把该地称为高卢, 把当地居民称为高卢人。当时,克尔特人社会处于原始 公社崩溃阶段,大部落首领拥有数千名奴隶,氏族贵族 占有土地、牲畜。以农业生产为主。公元前 181年和公 元前 154年,罗马人两次入侵高卢,把整个地中海沿岸 的高卢地区划为罗马行省。公元前58~前51年,罗马驻 高卢总督G.J.凯撒利用克尔特人和日耳曼人、克尔特各 部落之间的矛盾,占领全部高卢。在罗马统治时期,高 卢逐步罗马化。里昂成为高卢的政治中心。公元 215年, 高卢人获得罗马公民资格。罗马人在高卢推行奴隶制,建 立奴隶制庄园。手工业、铁矿业有所发展,城市、公路、 桥梁、引水渠、剧场等修筑起来。拉丁语开始代替克尔 特语。公元 2~3世纪,基督教在高卢秘密传播,4世纪 初,罗马皇帝正式承认基督教,教会组织在高卢各地成 立。从 3世纪后期起,奴隶制危机在高卢出现,频繁爆 发“巴高达”(意即战士)运动。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影响了高卢的发展。 418年西哥 特人在阿基坦建立王国。 443年勃艮第人在索恩河与罗 讷河流域建立王国,不列颠人占领今日的布列塔尼。451 年匈奴人在阿提拉率领下入侵高卢,后被罗马与蛮族(包 括法兰克人)联军击败。高卢完全被蛮族诸王控制。公 元 5世纪后期,定居在默兹河与埃斯科河之间的法兰克 人,在国王克洛维(见法兰克王国)率领下大举西侵,先 后击败罗马军事长官西阿格里乌斯和阿拉曼人、西哥特 人,占领除勃艮第王国和地中海沿岸外的全部高卢,并 移驻巴黎,建立法兰克王国。 中世纪时期(5~ 18世纪末) 中世纪时期是封建 制度在法国形成、发展和衰落时期,它又可分为初期、中 期、晚期3个阶段。 中世纪初期(5~ 10世纪) 该时期包括两个王朝: 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墨洛温王朝是法兰克王国的 第1个王朝。公元481年墨洛温之孙克洛维击败西罗马帝 国在高卢的势力,正式建立该王朝。克洛维死后国土分 给 4个儿子。此后200年间,长期处于分裂状态。8世纪 初,东法兰克与西法兰克之间的争夺尤烈。东法兰克宫 相查理•马特在北方恢复秩序, 732年在普瓦蒂埃击退 阿拉伯人的入侵,重新统一法兰克王国。为了确保兵源, 他以服兵役为条件分封土地给贵族,实行采邑制。 751 年,他的儿子丕平(矮子)(751~768在位)在教皇支 持下正式即位,建立加洛林王朝。丕平协助教皇击退入 侵意大利的伦巴德人,并把拉韦纳省与罗马公国所属土 地送给教皇,从而奠定了加洛林王朝与罗马教廷联盟的 基础。 768年,丕平之子查理曼(即查理大帝)继承王位。在 他统治期间连年出征意大利、西班牙、日耳曼等地区。到 800年,他已把过去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欧广大地区置于 自己控制之下,并由教皇为他加冕,查理曼成为西方皇 帝。 查理曼的统一事业并不能持久。他的三儿子路易一 世(虔诚者)生前就指定他的长子罗退尔一世继承皇位, 但罗退尔一世的兄弟日耳曼人路易与查理(秃头)结成 联盟击败了罗退尔一世。 843年,三方签订凡尔登条约, 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870年查理(秃头)和日耳曼人 路易瓜分了罗退尔一世的治地,查理的西法兰克王国就 基本上构成了法兰西国家的疆域。但是法国的政治统一 远未完成。9世纪初诺曼人开始入侵,911年在北部建立 了诺曼底公国。从9世纪末起,加洛林家族与罗贝尔家族 为争夺王位纷争达100年,987年,罗贝尔家族的于格•卡 佩登上王位,建立了卡佩王朝。 从克洛维到于格•卡佩500年间,蛮族入侵、内外战 争连绵不断。法兰克军事贵族夺取高卢大部分土地,他 们和高卢的罗马地主构成新的剥削阶级,在战乱中,农 民往往把土地献给教会或封建主以求保护,并向领主承 担各种义务,日益沦为依附农与农奴。原来的法兰克劳 动者移入高卢后,仍按氏族定居在村落,这些村落逐渐 转化为农村公社(见马尔克公社)。随着耕地的私人占 有和贫富分化的扩大,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也逐渐丧失 人身自由。到 9世纪时,服役贵族的采邑已变为封建主 的世袭领地。封主与封臣的等级关系、领主与农民的剥 削关系逐渐确立。封建自然经济的盛行,领主权力的扩 大,贵族离心倾向与独立性的加强,造成长期生产落后、 封建割据与国家不统一的局面。 中世纪中期(10~15世纪) 中世纪中期、法国农 业、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人口逐渐增长,至14世纪 20年代,约达1600万。在交通要道和集市出现了许多新 兴城市,从11世纪起,一些城市发动公社运动,通过武 装起义或金钱赎买取得了自治权。随着城市的兴起,出 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市民阶级,他们成为与特权 等级(教士、贵族)有别的第三等级。商品货币关系的 发展加强了国内的经济联系,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有利条 件。 卡佩王朝初期,王室直接控制的领地只限于塞纳河 和卢瓦尔河之间,各大公国、伯国恃势割据,俨如独立王 国。统一国土的障碍既来自国内封建领主,也来自日耳 曼和英格兰君主,英国对法国的威胁尤大。自英王亨利 二世起,英国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在法国西部拥有大片 领土,占法国国土一半以上。腓力二世统治时期(1180~ 1223)经过与英国金雀花王朝3个国王的战争,收复了大 部分英占土地。1214年 7月27日在布汶战役中,法军击 败英王、日耳曼皇帝和佛兰德伯爵的联军。布汶战役被 称为法国第一次民族胜利,腓力二世被誉为中世纪最伟 大的法国统一的“建筑师”。路易九世于1253年派遣方 济各修士卢布鲁克出使蒙古,受到蒙哥大□的接见,他 写的旅行记第一次向欧洲提供了关于中国的情况。 腓力四世统治时期(1286~1314)加强吏治,整饬军 队,因坚持向教会征收财产税与教皇发生冲突。1303~ 1378年把教廷迁至南方阿维尼翁城。为了解决财政困难, 于1302年召集第一次有教士、贵族、第三等级代表参加 的三级会议。1328年查理四世死后,因卡佩家族嫡系无 男嗣,由卡佩家族的旁支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承王 位,建立了瓦卢瓦王朝。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战争初期,法国受 挫,再加上黑死病流行,使法国丧失人口数百万。1356 ~1358年巴黎市民向国王提出改革要求,遭拒绝后发动 起义。1358年,巴黎北部又发生了扎克雷起义。这两股 力量没有联合起来,分别被残酷镇压。但战争和起义使 许多农民摆脱了依附地位。战争后期涌现出民族英雄贞 德,虽然她被出卖遇害,但民族统一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1453年“百年战争”以法国胜利而告终,除加来港以外 的全部英占土地归还了法国。到15世纪末,最后几块贵 族领地——勃艮第、比卡第、布列塔尼、普罗旺斯、鲁 西永也并入法兰西王国的版图。 在此期间法国的文学艺术也得到发展。以巴黎圣母 院(12~13世纪)为代表的哥特式的建筑艺术达到高峰, 出现骑士文学、宫廷文学、城市文学、民间文学。1215 年创建了巴黎大学,随后,建立大学的风气遍及各大城 市。巴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开始确立。
(很长...自己看一下啊,但是绝对全)
http://ke..com/view/294610.html
I. 世界历史,法国几次清越南
两次吧,第一次是中法战争后,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
第二次是二战后的越老柬抗法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