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古代的考试都有哪些内容
隋唐以来,乡试(解试)与会试(省试)考试内容大致相同。唐朝初年,进士科的考试仅考试时务策。唐高宗时期,加试杂文、帖经。到中宗神龙元年(705),科举考试就形成了“先帖经,然后试杂文及策”的三场考试制度。所谓“杂文”,在唐中宗以前主要是指箴、铭、论、表之类,到唐玄宗天宝年间,才开始专用诗赋。北宋初年,沿袭唐及五代旧制,科举考试时,主要考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偏重于以诗赋取士。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在变法中改革贡举,进士科停考诗赋、帖经、墨义,改为四场考试:第一场考本经大义五道,第二场考《论语》、《孟子》大义各三道,第三场考论一首,第四场考时务策三道。南宋时期的进士科,分为经义进士和诗赋进士两种。诗赋进士,第一场诗赋各一首,第二场论一首,第三场策三道;经义进士,第一场考本经大义三道,《论语》、《孟子》大义各一道;第二、第三场所考内容,与诗赋进士相同。明朝的乡试、会试分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首、判五条,诏、诰、表各一道;第三场考经史策五道。考试题目和答题主旨主要出自“四书”和“五经”之中。试卷行文,是严格的八股文程式。并且答题内容和行文格式不得有任何的突破。清朝的科举考试,沿袭明朝的制度,其中也屡有变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成为定制: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考“五经”文五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清朝末年,因为时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在科举考试上,也相应地出现了变更。至于殿试的内容,北宋前期是赋、诗、论三题。神宗熙宁三年(1070),改为考时务策一道。此后,元、明、清一直沿袭不改。
㈡ 历史上最早什么时候有考试
中国是考试的发祥地。作为一个文化早熟型的国家,考试制度的最早渊源可以追述到夏商周时期。1910年出版的《大英网络全书》第11版“考试”条说:“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据公元前1115年的记载,以及对已进入仕途的官员的定期考核据公元前2200年的记载。”考试一词由“考”与“试”二字组成,《尚书》中有“试可乃已”、“试不可用”,“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等记载,《大英网络全书》的说法是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有关科举的论著而来,而这些论著的说法又是根据《尚书》的记载而来。
“考”与“试”是意义相近的两个概念,皆有考查、检测、考核等多重含义。将“考”与“试”二字连用,始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该书《考功名篇》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由此可见,最初“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的含义,“试”字更侧重于测度优劣的含义。当“考”与“试”合为一个词之后,其内涵逐渐演变为特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
考试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
《东观汉记·吴良传》:“ 萧何 举 韩信 ,设坛即拜,不复考试。”
《汉书·宣帝纪》:“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记》:“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明於理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
㈢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哪些名次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 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明、清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张挂黄榜公布,俗称为“金榜题名”。
(3)中国历史考试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㈣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什么时候
科举,是从抄隋唐到清代的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在经过礼部会试后,有273名贡士参加殿试,直隶考生刘春霖参加了殿试。按考试成绩他排在最后,应为最后一名进士,但当考宫把殿试名单按成绩排列拿给慈禧看时,慈禧看到刘春霖的名字,因姓与“留”谐音,名字有春雨降临之意,很是高兴,便把他提到榜首。这样,刘春霖便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沈钧儒先生曾参加这次殿试,是新中国国家领导人中惟一的清末进士。公元1905年,全国掀起兴办新式学校、废除科举的浪潮,慈禧迫于时势,下诏停止科举,而光绪三十年的殿试,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㈤ 历史考试
一、列强侵华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侵略者 英国 英法联军 日本 八国联军
经过 火烧圆明园 黄海大战(邓世昌)、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签订
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割香港岛,赔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协商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口岸 赔白银4.5亿两,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俄国趁机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自救
1、 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①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②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③北伐和西征。④1860年,青浦大战。⑤1862年慈溪大战,击毙华尔。⑥1864年,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义和团运动:①性质——反帝爱国运动。②廊坊大捷。③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 清政府
(1)19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2) 收复新疆:①阿古柏侵占新疆。②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新疆。③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 洋务运动:
①目的:“师夷长技”,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国富兵,维护清朝统治。
②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④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⑤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开平矿务局。
⑥创办海军:南洋、北洋、广东、福建海军。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⑦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⑧评价: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民族资产阶级
(1)维新派——戊戌变法:
①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②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和组织强学会,宣扬维新思想。③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光绪皇帝)
④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镇压了变法运动。
(2)革命派——辛亥革命:
①前期准备:A、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B、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
②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③经过: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B、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④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⑤结果: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1、新文化运动
(1)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的标志: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
(3)口号:民主、科学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5)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6)后期变化: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扬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7)评价: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
(1)原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巴黎“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誓死争回青岛。
(3)经过:①前期: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以学生为主体。②后期:运动中心转到上海,以工人为主体。
(4)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①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国共两党合作。②1924年5月,黄埔军校在广州建立。
(2)北伐经过:①时间:1924年7月。②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③主要战场:湖南、湖北。④主要战役: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⑤结果:蒋介石叛变革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3)评价: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造成北伐战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以失败而告终。
四、1921年——1936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1)共产党的成立:①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到嘉兴南湖),通过党纲,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②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①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
③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①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朱毛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4)红军长征(1934年-1936年):
①原因:由于博古、李德军事指挥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②经过:江西、福建出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渡过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三军)。
③遵义会议(1935年1月)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五、日本侵华和全民族抗日
1、日本侵华
(1)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制造柳条糊事件,进攻中国东北。
(2)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进攻卢沟桥。
(3) 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进攻上海。
(4) 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
2、全民族抗日
(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2)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 七七事变,国民党二十九路军英勇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4) 主要战役:①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八路军115师,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②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李宗仁,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③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 中共“七大”: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 日本投降: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琦投掷两枚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六、解放战争
1、 重庆谈判(1945年8月):蒋介石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最后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 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 1947年夏,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4、 三大战役:①1948年9-11月,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②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③1948年11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④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消灭。
5、 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23日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①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时代”。③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发展不平衡、落后。
2、 近代交通通讯工具出现,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八、科技文化和思想文化
1、 詹天佑——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 侯德榜——《制碱》——“侯氏制碱法”。
3、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4、 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5、 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6、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
7、 徐悲鸿——《奔马》
8、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9、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10、郭沫若——《屈原》
㈥ 考试的历史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
考试萌发于南北朝时期,考试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二:
一是「生徒」,即当时在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上学的在校生。只要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便可以直接参加朝廷尚书省主持的考试,也称为省试。
二是「乡贡」,即不在学校上学的社会知识青年欲参加科举考试的,可以向所在州、县官府报考。
报考办法是:
每年仲冬(农历十一月),中央官学和州县学馆把通过校内考试合格的「生徒」名单报送至尚书省。「乡贡」则由各人带自己的身分材料、履历证书向所在州、县报名。
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者由地方官长史举行乡饮酒之礼饯行,然后送至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无论「生徒」或「乡贡」,送至尚书省报到后,均须填写姓名履历及具保结(有担保人),由户部审查后,送考功员外郎考试,自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起移试于礼部。
礼部命题考试的时间,大约是每年暮春(农历三月),省试发榜后,合格者再参加吏部复试,吏部发榜后,合格者方可授官。
唐朝廷规定,触犯过大唐法令的人、工商之子以及州县衙门小吏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如将上述不合格的士人推举到尚书省应试的,无论是学校的祭酒还是地方官长史,都要受罚。
(6)中国历史考试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
㈦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分四个阶段:____.____. ____和____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抄分四个阶段:院袭试、乡试、省试、殿试;
一、院试也称“小考”、“小试”,包括由知县主持的县试、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合格者成为秀才;
二、是乡试,又称乡闱,即省级考试。在各省省城举行,每三年举行一次,合格者叫举人,就资格做官;
三、是会试,即部级考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合格者叫进士;
四、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试策问,当场交卷,参加者均称为“进士”。
(7)中国历史考试扩展阅读:
为乡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科举考试中的常科是定期举行的,除非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年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改变以前的推荐制度,打破了门族,提升士族,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维护考试的公平。
㈧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如何进行的
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惠帝、吕后(二人执政时间为公元前194年—前180年)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开始有了科目。
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在位)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讲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写道:“……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察举制。
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实行了1300年之久,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2010·十堰)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科举制。
(2016·随州)我国古代正式设置进士科选拔人才的朝代是隋朝。
(2012·黄石)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围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日本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013·江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中体现的制度正式诞生是在隋炀帝时。
(2016·江汉)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期。
(2018·宜昌)江南贡院中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科举制创制于隋朝。
(2019·孝感)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科举制。
(2010·黄冈)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科举制逐渐完善于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