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000年前中国人是怎么吃饭的有餐具吗
众所周知,中西方进食工具泾渭分明,以至让我们产生固定化思维,中国人一直使用筷子,西方人一直使用刀叉。甚至,这种进食工具更被上升到哲学范畴,中国筷子有道家思想,西方刀叉征服思想,如今这种差别还成了中西方文明的象征,不少好事者还由此破析两个文明的异同。
那么,古代中国人的进食工具一直是筷子,而与刀叉一直绝缘?青海挖出一座5000年前的遗址,出土文物揭开了真相!
一个中国人废弃的进食工具刀叉,如今却被西方视为文明象征之一,甚至反过来鄙视中国人的筷子,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更为可笑的是,中国人发明的刀叉,典型的中式餐具,却堂而皇之的成了西式餐具,部分国人还以吃西餐、使用西式餐具为荣,不知道老祖宗知道后棺材板能不能压得住。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普遍使用餐叉是从16世纪开始,距今不过500余年,而之前多数使用手抓,与我们的邻居印度一样。总之,到了中国人进化到用筷子几千年后,西方人才开始摆脱印度人的手,尝试用刀叉吃饭……
B. 餐具革命的背后反映了中国人社会文化的哪些变革
中国古时候用刀叉,现在用筷子,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很简单!现代人主食大米馒头,很早的古代则更多的是吃肉。
其实在我国远古时代,习惯使用刀叉进食的时间还真不短。
石器时期的北京山顶洞人、云南元谋人、陕西半坡人,日常过的基本都是集体狩猎、茹毛饮血的生活,几十上百号人集体放倒一头体量很大的野猪、野牛、大象,难道像狼那样用指甲抠、用牙齿咬啊?当然是用锋利的石片、石刀切削划割成小块的肉,才能一口口经牙关咀嚼吞进肚子里嘛。
狩猎吃肉的历史,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前半段基本相同,所以当时全人类几乎都是用的刀子割肉吃。
至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大多数食物是打猎得来的野生动物,以及玉米、土豆、番薯等块茎果实,基本用手就能解决问题,最多拿根木头当烧火棍,用不到两根细棍的筷子。
非洲地界上的黑人也差不多。广袤的热带大陆有的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活物,拿弓箭射只下了架起火就能对付一顿。
再说到植物类果实,那就更是丰富极了。随便找棵猴面包树,就够全家人吃好些年,围着树安家算了。所以直到现在非洲人都懒得种地,根源就在大自然无止境的馈赠,即便不劳而获也能活下去。
C. 中国古代餐具历史有刀叉为什么现代只承认刀叉是西式餐具啊
筷子在三千多年前出现的,这之前一直是刀叉,一直到春秋战国还是版筷子和刀叉并行的,有人权用筷子有人用刀叉,筷子完全取代刀叉是秦汉以后,筷子从出现到完全取代刀叉的位置经历了一千多年,
欧洲使用刀叉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十三世纪就开始有人使用刀叉吃饭了,而这个时候距离中国筷子完全取代刀叉也已经过了一千多年了,所以也没人跟他们挣吧,毕竟我们自己不用的,
虽然欧洲成了刀叉的代表,但普及刀叉的过程很艰难,十五世纪之前欧洲人吃饭都是用手抓,中世纪一位德国传教士将叉子斥之为“魔鬼的奢侈品”认为如果使用叉子,上帝就没必要赐予人类手指,将餐叉看作颓废甚至是邪恶的东西。一直到十七世纪末刀叉才完全普及。
D. 碗的历史演变过程
碗的历史演变过程: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为方形。
不断变化的只有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碗因为其体积较锅、盂小而可用手端盛。上阔下窄的形态,放在平地上是不稳定的,考古学家推测,古人对碗的使用,可能是最初放在地上挖出的坑之内的。
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制品,基本形状为大口深腹平底,使用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以后随着时代的演进,制瓷工艺的逐步改善以及人们的审美和实用要求的提高,碗的形状、纹饰、质量也越来越精巧,使用分工也越来越具体多样,如饭碗、汤碗、菜碗、茶碗等。不同时期的瓷碗,其形状、釉水、纹饰是有着明显差别的。
(4)中国餐具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碗的进化史:
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人们获得食物的方式主要是狩猎。但狩猎也要看运气,运气好时,出门就能遇见野兔撞死在树桩上;运气差时,一整天甚至好几天都捕不到任何飞禽走兽。于是,所有人不得不饥一顿饱一顿、有上餐没下餐地过日子。
直到智慧的先民成功地种植繁育了粟等谷物,人们才逐渐告别了不稳定的狩猎生活,开始了相对稳定的以种植为主的农业生活。
对于谷物的烹饪,就不能像肉一样用火烤,人们一点点摸索、一次次尝试,终于发现可以加水煮着吃。当然,水加得少了,煮出来的是米饭;水加得多了,煮出来的是稀饭。但不论是米饭还是稀饭,总得拿个容器盛着吃——于是,碗应运而生。
考古研究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有了陶制碗的雏形,而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至晚期,灰陶、黑陶、彩陶制的陶碗已屡见不鲜,甚至在河姆渡遗址还出土过木制的碗。在我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的北首岭遗址,就出土过几件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陶碗。
北首岭遗址是仰韶文化早期的代表,共出土包括石器、陶器、骨器在内的生活器具 5000余件,其中跟饮食相关的,除了碗,还有鼎、甑、盆、壶、瓶、钵等。出土的碗与今天的碗造型相似,普遍开口较大、足底较小,有的碗内外壁略带纹饰。
在夏、商、周三代,随着文明的发展,饮食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讲究,而碗已成为人们主要的餐具之一。即使在青铜文明高度发达的商周时期,陶碗仍是老百姓吃饭必备家什。
E. 谁知道有关餐具的历史~~~~~~~
您引用的内容来自西方餐具出现的历史[大河论坛]
http://bbs.dahew.com/dhbbs/dispbbs.asp?boardid=194&id=342551
餐具的出现
餐具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礼仪活动中使用的酒杯,类似汤匙的东西,在相当早期就出现了。中国人早在公元前就使用筷子了。但餐叉在英国出现却只是三四世纪前的事。当餐叉刚传入英国时,曾遭到传教士们的反对。他们认为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为造福人类而恩赐的,避免用手指接触食物,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和侮辱。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也是用手指进餐的,但这有—套极严格的规矩。据斯塔肯记载,食物“应该用三只指头拿起”,“舔吮或是在衣服上擦油腻的手指是不雅的举止”。
毛巾和洗手碟是必备之物,在
罗马时代,每位客人都带着自己的毛巾。餐巾的使用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但当时很快就成为餐桌布置的一部分。查利王二世的御厨盖尔·罗斯在他的著作《烹调指导大全》—书中,曾叙述了多种折叠餐巾的方法。
供个人使用的餐盘出现在“垫盘”之后。“垫盘”实则是一片面包。先让它吸透放在其上的肉的汁水,然后吃掉。
F. 中国是瓷器起源,那国外用什么餐具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湘绣是起源于专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属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
从1958年长沙楚墓中出土的绣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一定的发展。1972年又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件刺绣衣物,说明远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湖南地方刺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湘绣的起源,据资料记载,是从农村妇女用来装饰衣服、荷包、烟袋的制作开始的。后来有一些画家参与湘绣的设计,把中国的一些技法移植到刺绣上,从而逐渐形成了湘绣的独特风格。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G. 西餐餐具的西餐餐具发展史
大约在13世纪以前,欧洲人在吃东西时还都全用手指头。在使用手指头进食时,还有一定的规矩:罗马人以用手指头的多寡来区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齐下,有教养的贵族只用三个手指,无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这一进餐规则一直延续到16世纪,仍为欧洲人所奉行。
进食用的叉子最早出现在11世纪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区,只有两个叉齿。当时的神职人员对叉子并无好评,他们认为人类只能用手去碰触上帝所赐予的食物。有钱的塔斯卡尼人创造餐具是受到撒旦的诱惑,是一种亵渎神灵的行为。意大利史料记载:一个威尼斯贵妇人在用叉子进餐后,数日内死去,其实很可能是感染瘟疫而死去;而神职人员则说,她是遭到天谴,警告大家不要用叉子吃东西。
12世纪,英格兰的坎特伯爵大主教把叉子介绍给盎格鲁一撒克逊王国的人民,据说,当时贵族们并不喜欢用叉子进餐,但却常常把叉子拿在手里。当作决斗的武器。对于14世纪的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来说,叉子仍只是舶来品,像爱德华一世就有7把用金、银打造成的叉子。
当时的大部分欧洲人,都喜欢用刀把食物切成块,然后用手指头抓住放进嘴里;如果一个男人用叉子进食,那就表示,如果他不是个挑剔鬼,便是一个娘娘腔。
18世纪法国因革命战争爆发,由于法国的贵族偏爱用四个叉齿的叉子进餐,这种叉子的使用者的隐含寓意,几乎可以和与众不同的意义画上等号。于是叉子变成了地位、奢侈、讲究的象征,随后逐渐变成必备的餐具。
现在西餐流行全球,西餐餐具也是推陈出新。目前,开发可以抗菌的西餐餐具成为厂商研发和市场需求的主流,我国的生产企业也颇有建树。其中,天津石泰集团的朗维品牌系列餐具就已经全部采用了全材料不锈钢原材料打造,具有持久、优良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杀灭率均在99%以上,即使磨损也能保持良好抗菌性能。 西方餐具中至今仍保留丁刀子,其原因是许多食物在烹调时都切成大块,而在吃的时候再由享用者根据个人的意愿,把它分切成大小不同的小块。这一点与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在烹调开始前,将食物切成小块的肉丝、肉片等然后再进行加工的方法不同,也许这便是西方烹调技术一直落后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餐刀很早便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1.5亿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开始用石刀作为工具,刀子挂在他们的腰上,一会儿用来割烤肉,一会儿用来御敌防身;只有有地位、身分的头领们,才能有多种不同用途的刀子。
法国皇帝路易十三在位期间(公元1610年——公元1643年),深谙政治谋略的黎塞留大公,不仅在使法国跻身于欧洲的主要强国之列作出了贡献;即便是对于一般生活细节,这位枢机主教也很注意。当时餐刀的顶部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那样呈椭圆形状,而是具有锋利的刀尖。很多法国的官僚政要,在用餐之余,把餐刀当牙签使用,用它来剔牙。黎塞留大公因而命令家中的仆人把餐刀的刀尖磨成椭圆形,不准客人当着他的面用餐刀剔牙,影响所及,法国也吹起了一阵将餐刀刀尖磨钝的旋风。 汤匙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亚洲地区就出现过汤匙。古埃及的墓穴中曾经发现过木、石、象牙、金等材料制成的汤匙。
希腊和罗马的贵族则使用铜、银制成的汤匙。15世纪的意大利,在为孩童举行洗礼时,最流行的礼物便是送洗礼汤匙,也就是把孩子的守护天使做成汤匙的柄,送给接受洗礼的儿童。 餐巾希腊和罗马人一直保持用手指进食的习惯,所以在用餐完毕后用一条好毛巾大小的餐巾来擦手。更讲究一点的则在擦完手之后捧出洗指钵来洗手,洗指钵里除了盛着水之外,还飘浮着点点玫瑰的花瓣;埃及人则在钵里放上杏仁、肉桂和桔花。
将餐巾放在胸前,其目的是为了不把衣服弄脏,西餐中常有先喝汤的习惯,一旦喝汤时弄脏了衣服,便常会让人整个的一餐都吃得很不愉快。
餐巾发展到17世纪,除了实用意义之外,还更注意观赏。公元1680年,意大利已有26种餐巾的折法,如教士僧侣的诺亚方舟形,贵妇人用的母鸡形,以及一般人喜欢用的小鸡、鲤鱼、乌龟、公牛、熊、兔子等形状,令人美不胜收。
H. 餐具历史与现在比较
新石器时代的烹饪: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 夏商周三代的烹饪: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巧的青铜食具登上了烹饪舞台。我国现已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物有4000余件,其中多为炊餐具。青铜食器的问世, 不仅抻于传热,提高了烹饪工效和菜品质量,还显示礼仪,装饰筵席,展现出奴隶主贵族饮食文化的特殊气质。 春秋战国的烹饪: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铁质锅釜(古炊具,敛口圜底带二耳,置于灶上,上放蒸笼,用于蒸或煮)崭露头角。它较之青铜炊具更为先进,为油烹法的问世准备了条件。与此同 时,动物性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狗油、鸡油、鱼油等)和调味品,(主要是肉酱和米醋)也日风增多,花椒、生姜、桂皮、小蒜运用普遍,菜肴制法和味型也有新的变化,并且出现了简单的冷饮制品和蜜渍、油炸点心。 秦汉魏六朝时期炊饮器皿的鼎新 :炊饮器皿的鼎新突出表现是,锅釜由厚重趋向轻薄。战国以来,铁的开采和冶炼技术逐步推广,铁制工具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汉实行盐铁专卖,说明盐与铁同国计民生关系密切。铁比铜价贱,耐烧,传热快,更便函于制菜,因此,铁制锅釜此时推广开来,如可供煎炒的小釜,多种用途的"五熟釜",大口宽腹的铜 ,以及"造饭少倾即熟"的"诸葛亮锅"(类似后来的行军灶,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都系锅具中的新秀,深受好评。与此同时,还广泛使用锋利轻巧的铁质刀具,改进了刀工刀法,使菜形日趋美观。 中国烹饪发展的第三阶段是隋唐五代宋金元:在餐具中,最主要的是风姿特异的瓷质餐具逐步取代了陶质、铜墙铁壁质和漆质餐具。唐代。有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宋代,北方有定窑刻花印花白瓷,官窑纹片青釉细瓷。钓窑黑釉白花斑瓷,海棠红瓷,以及独树一帜的汝窑瓷、耀州瓷磁州瓷;南方有越窑和龙泉窑刻花印花青瓷,景德镇窑影青瓷,哥窑水裂纹黑胎青瓷,以及吉州窑和建窑黑釉瓷。元代,式样新颖的釉里红瓷驰誉中原,釉下彩瓷和青花瓷名播江南。其中,青花瓷700多年来一直被当作高级餐具使用;1949年后国宴上使用的"建国瓷",就是在它基础上改进的。宋代的高级酒楼--"正店",还习惯于使用全套的银质餐具;而帝王之家和官宦富豪,仍是看金玉制品
求采纳
I. 炊具的发展演变历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658312/
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它的大致轮廓是:
1、 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采集的草果的试种的五谷,不很充裕。调味品主要是粗盐,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各地食源不同。
2、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至于菜品,也相当简陋,最好的美味也不过是传说中的彭祖(彭铿)为尧帝烧制的"雉羹"(野鸡汤)。
3、此时先民进行烹调,仅仅出自求生需要;关于食饮和健康的关系,他们的认识是朦胧的。但是,从燧人氏教民用火、有巢氏教民筑房、伏羲氏教民驯兽、神农氏教民务农、轩辕氏教民文化等神话传说来看,先民烹饪活动具有文明启迪的性质。
4、 在食礼方面,祭祀频繁,常常以饮食取悦于鬼神,求其荫庇。开始有了原始的饮食审美意识,如食器的美化,欢宴时的歌呼跳跃等。这是后世筵宴的前驱,也是他们社交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新石器时代的烹饪好似初出娘胎的婴儿,既虚弱、幼稚,又充满生命活力,为夏商周三代饮食文明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夏商周三代的烹饪
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中属于奴隶制社会,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1、 烹调原料显著增加,习惯于以"五"命名。如"五谷"(稷、黍、麦、菽、麻籽), "五菜"(葵、藿、 头、葱、韭), "五畜"(牛、羊、猪、犬、鸡),"五果"(枣、李、栗、杏、桃),"五味"(米醋、米酒、饴糖、姜、盐)之类。"五谷"有时又写成"六谷"、"百谷"、总之,原料能够以"五"命名,说明了当时食物资源已比较丰富,人工栽培的原料成了主体,这些原料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及选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2、 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巧的青铜食具登上了烹饪舞台。我国现已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物有4000余件,其中多为炊餐具。青铜食器的问世, 不仅抻于传热,提高了烹饪工效和菜品质量,还显示礼仪,装饰筵席,展现出奴隶主贵族饮食文化的特殊气质。
3、菜品质量飞速提高,推出著名的"周代八珍"。由于原料充实和炊具改进,这时的烹调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一方面,饭、粥、糕、点等饭食品种初风雏型,肉酱制品和羹汤菜品多达百种,花色品种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可以较好运用烘、煨、烤、烧、煮、蒸、渍糟等10多种方法,烹出熊掌、乳猪、大龟、天鹅之类高档菜式,产生影响深远的"周代八珍"。"周代八珍"又叫"珍用八物",是专为周天子准备的宴饮美食。它由2饭6菜组成,具体名称是:"淳熬"(肉酱油浇大米饭)、"淳母"(肉酱油浇黍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牂"(煨烤炸炖母羊羔)、"捣珍"(合烧牛、羊、鹿的里脊肉)、"渍 "(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 "(烧烤肉油包狗肝)。"周代八珍"推出后,历代争相仿效。元代的"迤北(即塞北)八珍"和"天厨八珍",明清的"参翅八珍"和"烧烤八珍",还有"山八珍"、"水八珍"、"禽八珍"、"草八珍"(主要是指名贵的食用菌)、"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素八珍"、"清真八真"、"琼林八珍"(科举考试中的美宴)、"如意八珍"等等,都由此而来。
4、 在饮食制度等方面也有新的建树。如从夏朝起,宫中首设食官,配置御厨,迈出食医结合的第一步,重视帝后的饮食保健,这一制度一直沿续到清末。再如筵宴,也按尊箅分级划类。 此外,在民间,屠宰、酿造、炊制相结合的早期饮食业也应运而生,大粱、燕城、邯鄣、咸阳、临淄、郢都等都邑的酒肆兴盛。
所以,夏商周三代在中国烹饪史上开了一个好头,后人有"百世相传三代艺,烹坛奠基开新篇"的评语。
春秋战国的烹饪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动荡时期。连年征战,群雄并立。战争造成人口频繁迁徒,刺激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此时烹饪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为后世所瞩目。
1、 以人工培育的农产品为主要食源。这时由于大量垦荒, 兴修水利,使用牛耕和铁制农具,农产品的数量增多,质量也提高了。不仅家畜野味共登盘餐,蔬果五谷俱列食谱,而且注意水产资源的开发,在南方的许多地区鱼虾龟蚌与猪狗牛羊同处于重要的位置,这是前所未有的。
2、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铁质锅釜(古炊具,敛口圜底带二耳,置于灶上,上放蒸笼,用于蒸或煮)崭露头角。它较之青铜炊具更为先进,为油烹法的问世准备了条件。与此同 时,动物性油脂(猪油、牛油、羊油、狗油、鸡油、鱼油等)和调味品,(主要是肉酱和米醋)也日风增多,花椒、生姜、桂皮、小蒜运用普遍,菜肴制法和味型也有新的变化,并且出现了简单的冷饮制品和蜜渍、油炸点心。
炊饮器皿的鼎新
炊饮器皿的鼎新突出表现是,锅釜由厚重趋向轻薄。战国以来,铁的开采和冶炼技术逐步推广,铁制工具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汉实行盐铁专卖,说明盐与铁同国计民生关系密切。铁比铜价贱,耐烧,传热快,更便函于制菜,因此,铁制锅釜此时推广开来,如可供煎炒的小釜,多种用途的"五熟釜",大口宽腹的铜 ,以及"造饭少倾即熟"的"诸葛亮锅"(类似后来的行军灶,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都系锅具中的新秀,深受好评。与此同时,还广泛使用锋利轻巧的铁质刀具,改进了刀工刀法,使菜形日趋美观。
汉魏的炉灶我系台灶,烟囱已由垂直向上改为"深曲(即烟道曲长)通火"。并逐步使用煤炭窑,有得利于掌握火候。河南唐县石灰窑画像石墓中的陶灶,河南洛阳烘沟出土的"铁炭炉",以及内蒙古新店子汉墓壁画中的6 个厨灶,都有较大改进,有"一灶五突,分烟者众,烹饪十倍"(意思是一台炉灶有5 个火眼和许多排烟孔,可以提高烹饪工效十倍的褒词。
这时的厨师还有紧身的"禳衣","犊鼻 "式的围裙(即现今厨师所用的围裙,因形似牛鼻而得名),以及名为"青 "的护袖,劳动保护观念增强了。
J. 西餐具历史的历史
餐具中无论是刀子、叉子、汤匙还是盘子,都是手的延伸。
例如盘子,它是整个手掌的扩大和延伸;而叉子则更是代表了整个手上的手指。由于文明进步,这许多像形的餐具逐步合并简单化,例如,在中国最后就只剩下筷子和汤匙。有时还有小碟子。而在西方,到现在为止,在进餐时仍然摆了满桌的餐具,例如大盘子、小盘子、浅碟、深碟、吃沙拉用的叉子、叉肉用的叉子、喝汤用的汤匙、吃甜点用的汤匙等。说明在饮食文化上,西方不仅起步较晚,进展也十分迟缓。
大约在13世纪以前,欧洲人在吃东西时还都全用手指头。在使用手指头进食时,还有一定的规矩:罗马人以用手指头的多寡来区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齐下,有教养的贵族只用三个手指,无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这一进餐规则一直延续到16世纪,仍为欧洲人所奉行。 进食用的叉子最早出现在11世纪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区,只有两个叉齿。当时的神职人员对叉子并无好评,他们认为人类只能用手去碰触上帝所赐予的食物。有钱的塔斯卡尼人创造餐具是受到撒旦的诱惑,是一种亵渎神灵的行为。意大利史料记载:一个威尼斯责归人在用叉子进餐后,数日内死去,其实很可能是感染瘟疫而死去;而神职人员则说,她是遭到天谴,警告大家不要用叉子吃东西。
餐叉在英国出现却只是三四世纪前的事。当餐叉刚传入英国时,曾遭到传教士们的反对。他们认为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为造福人类而恩赐的,避免用手指接触食物,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和侮辱。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也是用手指进餐的,但这有—套极严格的规矩。据斯塔肯记载,食物“应该用三只指头拿起”,“舔吮或是在衣服上擦油腻的手指是不雅的举止”。
12世纪,英格兰的坎特伯爵大主教把叉子介绍给盎格鲁一撒克逊王国的人民,据说,当时贵族们并不喜欢用叉子进餐,但却常常把叉子拿在手里。当作决斗的武器。对于14世纪的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来说,叉子仍只是舶来品,像爱德华一世就有7把用金、银打造成的叉子。当时的大部分欧洲人,都喜欢用刀把食物切成块,然后用手指头抓住放进嘴里;如果一个男人用叉子进食,那就表示,如果他不是个挑剔鬼,便是一个“娘娘腔”。
18世纪法国因革命战争爆发,由于法国的贵族偏爱用四个叉齿的叉子进餐,这种“叉子的使用者”的隐含寓意,几乎可以和“与众不同”的意义画上等号。于是叉子变成了地位、奢侈、讲究的象征,随后逐渐变成必备的餐具。
当时的餐具都是贵族定做的,因此相当的精美。很多贵族外出时也随身带着自己的餐具。既显得卫生,讲究,又能讲自己喜爱的餐具显摆给四方友人。
现在的餐具由于是流水线作业,因此相对来说简单得多了。 西方餐具中至今仍保留丁刀子,其原因是许多食物在烹调时都切成大块,而在吃的时候再由享用者根据个人的意愿,把它分切成大小不同的小块。这一点与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在烹调开始前,将食物切成小块的肉丝、肉片等然后再进行加工的方法不同,也许这便是西方烹调技术一直落后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餐刀很早便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15亿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开始用石刀作为工具,刀子挂在他们的腰上,一会儿用来割烤肉,一会儿用来御敌防身;只有有地位、身分的头领们,才能有多种不同用途的刀子。
法国皇帝路易十三在位期间(公元1610年—公元1643年),深谙政治谋略的黎塞留大公,不仅在使法国跻身于欧洲的主要强国之列作出了贡献;即便是对于一般生活细节,这位枢机主教也很注意。当时餐刀的顶部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那样呈椭圆形状,而是具有锋利的刀尖。很多法国的官僚政要,在用餐之余,把餐刀当牙签使用,用它来剔牙。黎塞留大公因而命令家中的仆人把餐刀的刀尖磨成椭圆形,不准客人当着他的面用餐刀剔牙,影响所及,法国也吹起了一阵将餐刀刀尖磨钝的旋风。
刀子的历史比叉和更要长得多,在古代的餐具中也主要是以刀子为主,叉和更非常少。 希腊和罗马人一直保持用手指进食的习惯,所以在用餐完毕后用一条好毛巾大小的餐巾来擦手。更讲究一点的则在擦完手之后捧出洗指钵来洗手,洗指钵里除了盛着水之外,还飘浮着点点玫瑰的花瓣;埃及人则在钵里放上杏仁、肉桂和桔花。将餐巾放在胸前,其目的是为了不把衣服弄脏,西餐中常有先喝汤的习惯,一旦喝汤时弄脏了衣服,便常会让人整个的一餐都吃得很不愉快。公元1680年,意大利已有26种餐巾的折法,如教士僧侣的诺亚方舟形,贵妇人用的母鸡形,以及一般人喜欢用的小鸡、鲤鱼、乌龟、公牛、熊、兔子等形状,令人美不胜收。
锻造机发明以前的餐具以平板居多,现在才发展到各种更加美观的曲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