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一历史必修一
其实要知道主要知识点只要看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就知道了。老师上课基本参照上面,这是高考命题人参与编写的。
历史(Ⅰ)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参照《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贰』 高一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西晋灭吴
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南朝的开始
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隋朝建立北朝结束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南朝结束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唐(618年到907年)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以渤海为号同一时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780年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王安石变法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元灭南宋
1351年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明朝建立盟军攻占大都元亡
明初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 ... 展开全部>
天鸟海鱼 | 2013-02-21
4
0
『叁』 高一上期历史整理
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可有选择地提问,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2.西周分封制的建立、目的、受封对象、内容、影响、解体(原因及时间,可提问简单些)?
3.西周宗法制的起源及含义,宗法制的内容及影响?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P7)
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统一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2.“始皇帝”的来历
3.简述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明确其形成的标志。
4.郡县制的形成、机构及职能、意义
5.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要求要准确)
2.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要求要准确)
3.从演变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P15)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重点是内阁的设置)
2.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重点是军机处的设置)
3.认识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P19)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课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通过战争爆发前的国内外背景)明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对战争的直因、经过、性
质简单提问,重点提问战争的结果(南京条约及后来的扩大)和影响(实验班可补充)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合两次战争图)、结果、影响,重点是两个条约的内容
3.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重点是背景、条约的内容和危害,战争的影响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重点是条约的内容、危害、影响
5.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概况和结果(简单了解)重点是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6.鸦片战争中的爱国将领、三元里人民抗英;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直隶提督史荣椿;甲午战争
中的爱将领及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和爱国清军抗击八国联军。通过这些事迹体会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理解列强始终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
第二课 抗日战争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分中共、国民政府、国外战场三个角度)
3.从敌我形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曲折建立,抗战的经过和结果等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4.掌握抗日战争的国内外意义;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国反帝斗争的伟大转折点。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兴起和发展、高潮(重点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
评价)、衰落(重点掌握《资政新篇》评价)、失败、性质、(败因)启示
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功绩和失败的原因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第二课 辛亥革命
1.理解辛亥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掌握思想和组织基础)、革命形势的发展(理解三民
主义及评价)、爆发、高潮(重点掌握《临时约法》的内容及意义)、结局及原因,评价(重
点提问)
2.可从辛亥革命的意义、中国的近代化、民主革命的进程等角度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
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第三、四课 新民主主革命的崛起和胜利
1.五四运动的背景、导火线、口号、过程、结果、性质、意义(通过性质、意义等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共一大的(时、地、代表)内容和意义,中共的性质、特点和诞生的意义(以此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中共二大的(时、地)中心任务、内容和评价
3.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高潮、失败、性质;理解其败因及教训(重点国民党一大的内容、意义,北伐战争的成果)
4.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的基本概况;“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和意义;红色政权的建立
5.红军长征的背景、经过(可结合图适当补充)、结果、意义(重点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可补充“长征精神”)
6.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分三阶段)
7.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可补充新民主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8.认识新民主主革命胜利的意义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第一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条件、过程、意义(重点掌握政协会议的内容特别是《共同纲领》
的内容)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确立的背景、确立、发展(重点54年宪法的内容、原则、性质、意义)
3.阐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背景、初步建立、正式确立和发展
4.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背景、建立、意义
5.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第二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了解文革发生的原因和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史实,以此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3.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建设的主要成就
4.认识实行以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第三课 祖国统一大业
1.简述“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目的、含义、形成过程和意义
2.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的概况)
3.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条件、概况(可补充台湾问题的由来、现状、当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1.独立自主外交制订的背景、内容、新中国成立时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提出、内容、意义(重点理解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理解即可)、时地、议题、结果、意义
4.亚非会议召开的背景、时地、议题、中国的方针、意义
第二课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恢复、意义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条件、进程、发展
3.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条件、进程
4.概括中国七十年代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意义
5.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P89)
第三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调整(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列举中国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所取得的成就
3.列举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所取得的成就
4.通过新时期的外交活动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第六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了解希腊文明起源的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概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通过三个改革特别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明确其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3.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4.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含义、起源、发展
2.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
3.通过罗马法的内容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第七单元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的背景(议会制度的形成、光荣革命)、制定、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时间、产生、权限)、发展
3.理解英国君主立宪法制的特点及作用
第二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制订、内容、特点、评价(重点是内容和评价)
2.美国联邦制的权力机构(组成及权限)
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P113)
第三课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1.《法兰西共和国宪法》颁布的背景、颁布、内容、意义(重点是内容)
2.德意志的统一及意义、《德意志德国宪法》的内容(重点)
3.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作用
第八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一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建立、公社的措施、结果、原因、意义(要理解和认识巴黎公社运动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第二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意义,
2.通过其国际意义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第三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1.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背景(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
2.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过程(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宪法制定、三大改造)
3.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意义
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1.美国“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和表现各是什么?
2.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表现是什么?战后东欧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有哪些?
3.为回应美国的冷战,苏联采取了哪些措施?双方对峙局面出现的标志是什么?
4.“冷战”(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有哪些?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第二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共体形成的背景、进程、内外政策、影响?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表现?影响?
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可提问简单点)、标志、特点、作用和影响?
4.中国振兴的进程及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5.理解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以理解为主)
第三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简单了解东欧剧变的概况和苏东剧变的原因
2.苏联解体的过程(以填空形式提问)和影响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背景和表现?
4.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肆』 高一的历史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比初中的历史更细,更深吗举个例子(看看都上什么内容的)
高一是中国近现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
比初中更细,更深。
比如说除了学南京条约还会学习他的附件及其他两个条约。
『伍』 高一历史
D美国
依据信息1947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一个包括内通商航海设领等内容容的条约。简称《中美商约》
条约表面上双方享有对等权利,而实际上由於当时中国的远洋运输不发达及生产落后,根本无法与美国平等地实现其中规定的权利。通过条约,全中国领土均向美国开放。美国企业在华享有种种特许的待遇,使中国部分地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沿海及内河航行
『陆』 高中世界史总结
世界现代史知识体系 世界现代史从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至今,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境,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延续和发展,近仍史的矛盾仍存在,但也有了发展。其矛盾有,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矛盾等。这些基本矛盾和斗争交织在一起,互为消长,成为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形成十分复杂的局面。当前来说,和平与发展是最主要的两大主题。
按世界现代史的发展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分为两大时期,1917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一时期,这是战争与革命的阶段;1945年至20世纪90年代,为第二时期,这是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每个时期又可分为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1917平至2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总的特点是革命高涨和国际关系的调整。帝国主义与苏俄之间的矛盾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使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从而形成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在此影响下,战后西方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国际共产主义有了新发展,各国共产党纷纷建立,共产国际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造成了帝国主义的新的不平衡。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相继失败,资产阶级统治进一步稳定。英、法遭到削弱,美、日势力大长,美国掌握着世界经济霸权。进入20世纪后,各国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出现了恢复和发展,美国还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局面。
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高涨,亚洲及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从而进入新阶段。
在国际关系方面,围绕着德国赔款和欧洲安全问题,战胜国之间、战败国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战后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重新调整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这种调整是暂时的,隐含着不少新矛盾。英、法利用凡尔赛会议和国联,维护欧洲对世界的霸主地位;而美国则利用在太平洋的优势和对西方经济上的控制,挑战欧洲的霸主地位。但总的来说,欧洲仍保持着国际关系的中心地位。
第二阶段(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阶段总的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苏联克服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包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193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等问题。共产国际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中心,在指导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各国革命发展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法西斯威胁面前,提出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推动了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但也出现了不少失误,给各国的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一定影响。
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灾难时期。30年代所爆发的空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受到严重冲击。为摆脱危机,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意大利强化了法西斯专政。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国家干预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开了先河。英、美、法等有民主传统的国家,采用国家干预政策。两者的目的都是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法西斯国家挑起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国被迫投入战争,各国进入战时体制。大战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结合起来,中国、朝鲜、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帝国主义的打击,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力量得到壮大,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导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30年代中期的解体。围绕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法西斯的威胁,各国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大战前,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苏联出于自保,与英、美、德等国进行周旋;法西斯国家则加快了联合的步伐。在法西斯与反法西斯这一主要矛盾的制约下,法西斯国家结成了轴心国法西斯集团;而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也暂时放弃了意识形态上的对抗,结成同盟关系,建立起广泛的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二战中,通过一系列国家会议,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关系,从而为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保障,也为二战后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时期;还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时期。
二战后,欧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各目都仿照苏联,建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对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度起过积极作用。但后来,其弊端日益暴露,各国相继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由于受政治、经济的体制的制约,各国的改革历经曲折的过程。由于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苏联控制与反对控制的斗争日益激烈,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恶化,中苏反目,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分裂。
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罗斯福新政奠定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被广泛借鉴,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战后短暂恢复后,借助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50年代到70年代初,进入相对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被称为“黄金时期”。美国凭借其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货币制度的优势,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日本和联邦德国在50年代至70年代中,经济发展尤为突出。西欧国家加快合作步伐,逐渐开始了向美国霸主地位的挑战。
这也是民族解放运动大发展和第三世界兴起的时期。战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有几十个国家宜布独立,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在此基础上,面对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一大批新兴独立的国家加强了团结和联合,开始了联合反殖、反霸的斗争,不结盟运动在1961年诞生。第三世界崛起后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在国际关系方面,全球性的特征更加突出,联合国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织。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这也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时期。在两大阵营内部,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社会主义阵营内有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在帝国主义阵营内,随着西欧共同体成立,日本的帽起,也形成了与美抗衡的力量,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是美苏争霸,第三世界崛起后的复杂斗争。
第四阶段(1970年至90年代),这是新旧世界格局交替时期。
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曲折和新探索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挫折,出现了严峻的政治、经济局势,进而导致了连续的政治动荡。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苏东剧变,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社会主义运动受到重大挫折。而中国开始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运动统一的模式被打破,从而开始了适应本国国情模式的探索。
以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为起点,资本主义各国进入长达10年的“滞胀”时期。西方国家的右翼势力得势,他们借助于新的经济理论,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到80年代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经济“滞胀”阶段。到90年代后,西方各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变化,但除美国以外,各国经济增长并不明显。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新旧政治格局的影响,美国控制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进而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发展新格局。同时,经济区域化加强,北美、西欧、东亚三个工业发达地区成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主体。但美国仍是有维持其超级大国的经济实力,资本主义世界中“一超多强”的局面仍维持着。
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后崩溃。与此同时,第三世界力量有了发展,建立了有影响的国际组织,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斗争,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此期间,亚洲新独立的国家和海湾国家的民族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在国际关系方面,出现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向世界多极化演变的趋势。在美苏争霸斗争中,互有攻守,但总的趋势是苏联处于守势和劣势。苏东剧变后,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美国成为唯一大国,美、日、西欧、中、俄间相互竞争、依存,成为一强多极状态。在经济方面,区域集团化向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中心,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生活的重大问题。
『柒』 人教版历史高一上学期学中国史还是世界史
必修一讲政治,先前五课是中国的,后面是世界史
必修二讲经济,同上,课时似乎不同
『捌』 高一历史——世界史
议会是立法机构,内阁是行政机构。职能不一样,行使权力范围也不一样。议会选取产生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
『玖』 谁有一张详细的高中世界历史的时间表
第一部分:远古复历史
古埃及:前制4500—前343
波斯帝国:前550—前330年
古巴比伦:前30世纪—前729年
新巴比伦:前626——前538
亚述:前2500—前612
赫梯:前1750—前1180
埃兰王国:前3000—前629
米底王国:前728—前550
第二部分:古典历史
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前323
赛琉西王朝:前312—前64
托勒密王朝:前323—前30
安息王朝:前247—公元224年
罗马帝国:前27——公元476年
贵霜帝国:105年——250年
萨珊王朝:226—651年
拜占庭帝国:395—1453年;
第三部分:中世纪历史
阿拉伯帝国:630—1258年
奥斯曼帝国:1299—1922年
蒙古帝国:1206—1635年
帖木儿帝国:1370—1507年
黑羊王朝:1375—1468年
白羊王朝:1378—1502年
萨菲王朝:1501—1736年
阿夫肖立耶王朝:1736—1803
曾迪耶王朝:1750—1794
卡扎尔王朝:1786—1924
巴列维王朝:1925—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