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高考

中国历史高考

发布时间:2021-02-09 18:06:17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高考满分的人

有,何碧抄玉。

何碧玉,1985年12月2日出生,河袭南新乡人。2000年,年仅14岁半的她参加高考,以标准分750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创造了高考历史上的奇迹与神话。

2004年从清华生物系毕业之后 ,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2009年获得神经科学博士,之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早期独立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2016年加入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任助理教授。

(1)中国历史高考扩展阅读

1977-2015年中国各地区的“省级”高考状元中,选择就读北京大学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835人,清华大学屈居第二,选择就读的状元有668人;复旦大学有55人,位居第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54人,列第四;香港大学有50人,居第五;中国人民大学有30人,名列第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25人,居第七;香港中文大学有14人,居第八;中山大学有11人,列第九;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各有10人,并列第十。

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的大学要么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研究型大学,要么是所在时代最热门的行业特色型大学。

❷ 中国古代的“高考”是啥样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这样的“高考”,即古代的科举考试。这是隋唐以后,古代中国考生眼里最重要、也最受重视的一种考试。当然,古代的科举考试与今天的高考并不能相提并论,科举是选拔官员的考试,而非现在的“中升大”考试。
古代“高考”有什么讲究?
预考未通过叫“落海”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
乡试为全国性考试,也是科举的第一级考试,全省考生统一集中到省里考试,因此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本文所说的主要是乡试。
要想参加这个古代“高考”,比现代难度大多了。就明清规定而言,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乡试的,首选得通过小试,即俗称的童子试,成为秀才后才有可能。秀才还要通过岁试、科试,才有资格参加乡试,科试在乡试之前举行,可以看成是乡试的预考。通过科试的秀才被允许参加古代的“高考”乡试。如果科试没有通过,则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补考的机会,称为“考遗才”。
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可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了。因为会试的考场设在京城,故有“进京赶考”一说。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获得参加最后、也是最高级考试——廷试的资格。
廷试考场设在皇宫的奉天殿或文华殿内,故又称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殿试的考生就是令人羡慕的“进士”了,成为一名天子门生。其中的第一名,就是“状元”,如今称高考第一名为状元,便源于此。
古代开考定在哪几天?
每场考试时间长达三昼夜
作为一种全国考试,早期乡试并不像现代高考这样每年都举行,在哪一年举行也不固定,北宋赵曙(英宗)当皇帝时才规定三年一次,并成为惯例。自明代起,乡试一般在子、卯、午、寅年举行,雅称为“大比”,所以举行乡试的这一年,有“大比之年”一说,
乡试要考三场,虽然场次没有高考多,可不像现代的120至150分钟一场,每场时间长达三昼夜,整个考试时间加起来,是9天7夜。
现代高考的开考日期是固定的,笔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的高考,放在每年7月的7日、8日、9日三天。这个时候正是大暑天,气温太高,影响考生正常发挥和录取工作,后来才提前一个月,为每年的6月。
乡试在南宋赵构(高宗)当皇帝以前,全国并没有统一时间,多安排在当年秋季,南方少数省份则安排在六七月份举行。时间不统一,给考生异地冒名顶替、再考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了封堵漏洞,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赵构诏定了全国统一考试时间:阴历八月初一统一锁院,禁止随意出入考场;阴历八月十五统一开考。从此,科举考试有了全国统一考试时间,这也是现代高考时间“全国统一”的源头。
元代规定更详细,但头场日期比南宋提前3天:一、二、三场的开考日期分别是阴历八月的十二、二十二、二十六。明清两代头场开考时间又比元代提前3天,一、二、三场的开考日期分别是阴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因为乡试固定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预考多安排在当年的二、三月份。
古代考场什么样?
半夜进场“臭号”不受欢迎
看考场,是现代考生开考前一天必做的一件事。在古代,考生考前也要看考场,而且更重视。与现代不同的是,古代考生看了考场后,便不能再出来,一直要到全场考试结束,饭食由官府安排的“号军”统一负责。
乡试在考试前一天的子时(相当于23-24时)考生即可进场,随身允许带一只装有考试必备用品的考篮。此时正值半夜时分,进场考生可以领到3支蜡烛。因为得半夜进场,考生在当天下午大多不敢外出放松,而是老老实实地待在房间休息“补觉”,以保证夜里有精气神。
乡试的考场设在各省贡院内。贡院看上去就像一个超级大院子,里面又分割出许多有序排列的小院子,小院子里每排再隔出进深4尺、宽3尺的考室,称为“号舍”,每舍一名考生。设在南京的江南贡院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创建于南宋时期的这座考场号舍多达20644间,也就是说,可接纳20644名考生同时考试。
每排号舍有门,门额上悬挂粉牌,上书字号。字号用字来源于《千字文》中的字,但“天”、“玄”、“帝”、“皇”这类圣人名讳不用,数目字及“荒”、“吊”这类凶煞字也不用。
号舍既是考试答题的地方,也是考生夜里住宿的地方。每舍有长4尺的两块木板,号舍两边墙体有砖托槽,上下两道。白天考试时,两块木板分置上下托槽上,搭出一副简易桌、凳;晚上则将上层的板拆下,与下层平拼成一张简易床铺。由于空间太小,考生晚上须屈膝而卧,民间戏称之为“鸽笼子”。
考试期间,考生就在这样的鸽笼中度过,吃喝拉撒俱在其间。考场谈不上有卫生条件,在号舍巷道最后面,放置一只粪桶,供考生大小便。高温之下,臊臭难闻,蚊蝇乱飞,不要说考试,就是臭味也够考生受的。
靠近粪桶的号舍叫“臭号”,靠近做饭地方的号舍叫“火号”,均不受考生欢迎。当年在江南贡院乡试中,有一位成绩超群的考生,因为坐在“臭号”里考试被气味熏得发挥失常,不仅未能考中,回家后还大病了一场。
所以,考生都希望选到靠中间的号舍,生怕选在粪桶附近。因此看考场时要“抢号”,抢到一个好的号舍,考试心情也舒畅。考场龙门一开,早准备好的考生便会快速往里面跑,将占位置用的空考篮放在号舍的桌上,此号舍就属于自己的考间了。
古代考场怎么监考?
最牛枪手一场给八考生替考
号舍并没有门,号舍与号舍之间有砖墙相隔。没有门,是不是考生之间互相作弊很方便?非也。每一名考生都有一名“号军”监考,如有离开座位、串换答卷、私递纸条、出声通气等涉嫌作弊的情节,一经发现,“号军”可立即将其扣考,严重者可立即抓起来,戴上木枷示众。
在考试期间,整个考场顿成禁区,考场四周设有高高的围墙,墙头上布满带刺的荆棘,贡院又被称为“棘闱”,即因此而来。围墙四角还建有4座两丈多高的岗楼,并调来士兵看考场。考试期间,考场内外都布满了兵丁,戒备森严。加上考官巡察,考生作弊并不容易。
古代对科场作弊的处罚尤其令人畏惧。考生作弊不仅会被取消和禁止再考资格,而且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明代风流才子唐寅就因作弊而终身与仕途无缘。有的甚至被处死,如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发生的丁酉科顺天乡试舞弊案,有7名涉案者被处死,不止受贿考官被诛,获益考生也被砍了头。
虽然管理很严,但古代考场上作弊现象仍屡禁不止,作弊手段多多。据《明史·选举志二》记载,明代科举时 “贿买钻营,怀挟倩代,割卷传递,顶名冒籍,弊端百出,不可究究,而关节为甚。”
“枪替”是最常见的作弊手法之一。所谓枪替,就是找人代考,代考者便是枪手。古代有名的枪手很多,如晚唐诗人温庭筠、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都曾当过枪手。温庭筠才思敏捷,有“温八叉”、“温八吟”等美誉,意思是两手叉八下,八韵诗赋就吟出来了。他自己平生虽然未曾中举过,但乐当枪手,帮不少考生圆了梦想。据唐末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所记,有一次温庭筠在一场考试中给八名考生当枪手,堪称最牛枪手。结果,温庭筠事发后被贬,考官也跟着倒了霉。
古代考官怎么阅卷?
落榜考生可以查“落卷”
考试结束后,便是重要的阅卷工作,但古代送给阅卷人员的并不是考生的原卷。科举考试有一套严格的防止作弊规定,其中之一是将考生的答卷重新誊录一份,以防考生在试卷上留记号,或是阅卷人员认出自己熟悉考生的卷子。
誊录员不是字写得好就能担任,为了防止誊录员作弊,一般情况下不用本省学官的人员担任誊录员,而是从各府、州、县的书吏中间抽调。各张卷子誊录所用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现在大家看到有的状元卷子是红笔作答,就是这么回事。
清代规定的阅卷时间大概是10天。这时间是很紧张的,因为誊录后还要进行对读,即校对,最后才能送给阅卷人员评阅。大部分阅卷时间都耗在前面这些环节上了,实际阅卷时间很少,也不过三四天而已。在没有现代电脑阅卷手段的古代,阅卷人员根本没有时间细看考卷。
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阅卷工作,阅卷人主要看考生的头场卷子,头场卷子也只能看个大概。一般情况下,如果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给了高分(好评),基本上便考中了;如果头场考砸了,即便后两场发挥再好,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戏,所以考生都特别看重头场考试。
虽然阅卷的主观因素对考生成绩影响很大,但比现代高考更人性化的地方也有:落榜考生可以查卷。未考中的试卷称为“落卷”,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落榜考生可以查看自己的试卷。落卷上会有考官的简单批语,落榜考生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

❸ 中国古代“高考”是啥样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这样的“高考”,即古代的科举考试。这是隋唐以后,古代中国考生眼里最重要、也最受重视的一种考试。当然,古代的科举考试与今天的高考并不能相提并论,科举是选拔官员的考试,而非现在的“中升大”考试。

古代“高考”有什么讲究?

预考未通过叫“落海”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

乡试为全国性考试,也是科举的第一级考试,全省考生统一集中到省里考试,因此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本文所说的主要是乡试。

要想参加这个古代“高考”,比现代难度大多了。

就明清规定而言,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乡试的,首选得通过小试,即俗称的童子试,成为秀才后才有可能。秀才还要通过岁试、科试,才有资格参加乡试,科试在乡试之前举行,可以看成是乡试的预考。通过科试的秀才被允许参加古代的“高考”乡试。如果科试没有通过,则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补考的机会,称为“考遗才”。

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可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了。因为会试的考场设在京城,故有“进京赶考”一说。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获得参加最后、也是最高级考试廷试的资格。

廷试考场设在皇宫的奉天殿或文华殿内,故又称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殿试的考生就是令人羡慕的“进士”了,成为一名天子门生。其中的第一名,就是“状元”,如今称高考第一名为状元,便源于此。

古代开考定在哪几天?

每场考试时间长达三昼夜

作为一种全国考试,早期乡试并不像现代高考这样每年都举行,在哪一年举行也不固定,北宋赵曙(英宗)当皇帝时才规定三年一次,并成为惯例。自明代起,乡试一般在子、卯、午、寅年举行,雅称为“大比”,所以举行乡试的这一年,有“大比之年”一说,

乡试要考三场,虽然场次没有高考多,可不像现代的120至150分钟一场,每场时间长达三昼夜,整个考试时间加起来,是9天7夜。

现代高考的开考日期是固定的,笔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的高考,放在每年7月的7日、8日、9日三天。这个时候正是大暑天,气温太高,影响考生正常发挥和录取工作,后来才提前一个月,为每年的6月。

乡试在南宋赵构(高宗)当皇帝以前,全国并没有统一时间,多安排在当年秋季,南方少数省份则安排在六七月份举行。时间不统一,给考生异地冒名顶替、再考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了封堵漏洞,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赵构诏定了全国统一考试时间:阴历八月初一统一锁院,禁止随意出入考场;阴历八月十五统一开考。从此,科举考试有了全国统一考试时间,这也是现代高考时间“全国统一”的源头。

元代规定更详细,但头场日期比南宋提前3天:一、二、三场的开考日期分别是阴历八月的十二、二十二、二十六。明清两代头场开考时间又比元代提前3天,一、二、三场的开考日期分别是阴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因为乡试固定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预考多安排在当年的二、三月份。

古代考场什么样?

半夜进场“臭号”不受欢迎

看考场,是现代考生开考前一天必做的一件事。在古代,考生考前也要看考场,而且更重视。与现代不同的是,古代考生看了考场后,便不能再出来,一直要到全场考试结束,饭食由官府安排的“号军”统一负责。

乡试在考试前一天的子时(相当于23-24时)考生即可进场,随身允许带一只装有考试必备用品的考篮。此时正值半夜时分,进场考生可以领到3支蜡烛。因为得半夜进场,考生在当天下午大多不敢外出放松,而是老老实实地待在房间休息“补觉”,以保证夜里有精气神。

乡试的考场设在各省贡院内。贡院看上去就像一个超级大院子,里面又分割出许多有序排列的小院子,小院子里每排再隔出进深4尺、宽3尺的考室,称为“号舍”,每舍一名考生。设在南京的江南贡院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创建于南宋时期的这座考场号舍多达20644间,也就是说,可接纳20644名考生同时考试。

每排号舍有门,门额上悬挂粉牌,上书字号。字号用字来源于《千字文》中的字,但“天”、“玄”、“帝”、“皇”这类圣人名讳不用,数目字及“荒”、“吊”这类凶煞字也不用。

号舍既是考试答题的地方,也是考生夜里住宿的地方。每舍有长4尺的两块木板,号舍两边墙体有砖托槽,上下两道。白天考试时,两块木板分置上下托槽上,搭出一副简易桌、凳;晚上则将上层的板拆下,与下层平拼成一张简易床铺。由于空间太小,考生晚上须屈膝而卧,民间戏称之为“鸽笼子”。

考试期间,考生就在这样的鸽笼中度过,吃喝拉撒俱在其间。考场谈不上有卫生条件,在号舍巷道最后面,放置一只粪桶,供考生大小便。高温之下,臊臭难闻,蚊蝇乱飞,不要说考试,就是臭味也够考生受的。

靠近粪桶的号舍叫“臭号”,靠近做饭地方的号舍叫“火号”,均不受考生欢迎。当年在江南贡院乡试中,有一位成绩超群的考生,因为坐在“臭号”里考试被气味熏得发挥失常,不仅未能考中,回家后还大病了一场。

所以,考生都希望选到靠中间的号舍,生怕选在粪桶附近。因此看考场时要“抢号”,抢到一个好的号舍,考试心情也舒畅。考场龙门一开,早准备好的考生便会快速往里面跑,将占位置用的空考篮放在号舍的桌上,此号舍就属于自己的考间了。

古代考场怎么监考?

最牛枪手一场给八考生替考

号舍并没有门,号舍与号舍之间有砖墙相隔。没有门,是不是考生之间互相作弊很方便?非也。每一名考生都有一名“号军”监考,如有离开座位、串换答卷、私递纸条、出声通气等涉嫌作弊的情节,一经发现,“号军”可立即将其扣考,严重者可立即抓起来,戴上木枷示众。

在考试期间,整个考场顿成禁区,考场四周设有高高的围墙,墙头上布满带刺的荆棘,贡院又被称为“棘闱”,即因此而来。围墙四角还建有4座两丈多高的岗楼,并调来士兵看考场。考试期间,考场内外都布满了兵丁,戒备森严。加上考官巡察,考生作弊并不容易。

古代对科场作弊的处罚尤其令人畏惧。考生作弊不仅会被取消和禁止再考资格,而且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明代风流才子唐寅就因作弊而终身与仕途无缘。有的甚至被处死,如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发生的丁酉科顺天乡试舞弊案,有7名涉案者被处死,不止受贿考官被诛,获益考生也被砍了头。

虽然管理很严,但古代考场上作弊现象仍屡禁不止,作弊手段多多。据《明史·选举志二》记载,明代科举时
“贿买钻营,怀挟倩代,割卷传递,顶名冒籍,弊端百出,不可究究,而关节为甚。”

“枪替”是最常见的作弊手法之一。所谓枪替,就是找人代考,代考者便是枪手。古代有名的枪手很多,如晚唐诗人温庭筠、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都曾当过枪手。温庭筠才思敏捷,有“温八叉”、“温八吟”等美誉,意思是两手叉八下,八韵诗赋就吟出来了。他自己平生虽然未曾中举过,但乐当枪手,帮不少考生圆了梦想。据唐末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所记,有一次温庭筠在一场考试中给八名考生当枪手,堪称最牛枪手。结果,温庭筠事发后被贬,考官也跟着倒了霉。

古代考官怎么阅卷?

落榜考生可以查“落卷”

考试结束后,便是重要的阅卷工作,但古代送给阅卷人员的并不是考生的原卷。科举考试有一套严格的防止作弊规定,其中之一是将考生的答卷重新誊录一份,以防考生在试卷上留记号,或是阅卷人员认出自己熟悉考生的卷子。

誊录员不是字写得好就能担任,为了防止誊录员作弊,一般情况下不用本省学官的人员担任誊录员,而是从各府、州、县的书吏中间抽调。各张卷子誊录所用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现在大家看到有的状元卷子是红笔作答,就是这么回事。

清代规定的阅卷时间大概是10天。这时间是很紧张的,因为誊录后还要进行对读,即校对,最后才能送给阅卷人员评阅。大部分阅卷时间都耗在前面这些环节上了,实际阅卷时间很少,也不过三四天而已。在没有现代电脑阅卷手段的古代,阅卷人员根本没有时间细看考卷。

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阅卷工作,阅卷人主要看考生的头场卷子,头场卷子也只能看个大概。一般情况下,如果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给了高分(好评),基本上便考中了;如果头场考砸了,即便后两场发挥再好,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戏,所以考生都特别看重头场考试。

虽然阅卷的主观因素对考生成绩影响很大,但比现代高考更人性化的地方也有:落榜考生可以查卷。未考中的试卷称为“落卷”,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落榜考生可以查看自己的试卷。落卷上会有考官的简单批语,落榜考生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

❹ 中国高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有着怎样的历史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

直到清朝灭亡以前,高等教育的规模很小,当时全国的高等学堂只有24所。高校招生对象为具有中等教育程度的学生。考试科目包括外语和国文以及理化、文史等文化课程。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4)中国历史高考扩展阅读

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七门学科,文科课理科都考政治,文科和理科都是考五门课,总分500分。

英语是1983年才纳入必考科目的,后来理科又增加了生物科。1995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名义上是为学生减负,结果非但减不了负,还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

所以几年后生物和地理恢复了高考。再到后来,高考改革又搞了分省命题、高校自主招生等改革措施。高考科目也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各个省都差别很大。

例如,除了语文数学和外语外,有的地方考小综合,有的地方还考大综合,还有的把学业水平测试纳入招生参考等。

❺ 中国历史上高考最高分数是多少

.王端鹏(2004年山东省高考状元)
语文:138分
英语:142分
数学:149分
理综:300分
加分:20分
总分:749分

❻ 中国高考史上最高分是多少(750总分)

2004年高考的来山东理科状元王端鹏,749分。离自750分只差1分。

2004年高考,烟台二中校实验班学生王端鹏以749分的高分获得山东省理科“状元”,成为烟台市学生在“恢复高考”27年来,第二次夺得全省文化成绩最高分。

(6)中国历史高考扩展阅读:

审视王端鹏的高考成绩,连他的班主任于志高都惊叹“不可思议”,他的理科综合获得了满分300分;数学仅失1分,成绩为149分;语文138分;英语142分,单科成绩均名列全校第一。

按照加分规定,由于他曾获得国家奥赛一等奖,其总成绩还可以增加20分,达到749分,与满分750分仅差一分。

❼ 中国高考历史上最厉害的考神是谁

中国高考复历史上最厉害的考神制是张镇风,他是1998年全国高考状元。语文:150分,英语:150分,数学:148分,理综:300分,总分:748分。

中国高考历史上成绩仅次于张镇风的是王端鹏、冯宇宁,他们被称为“三大考神”。

❽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高考在什么时候

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77年冬天。
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内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容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据了解,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1977年冬天,中国五百七十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二十七点三万人;1978年,六百一十万人报考,录取四十点二万人。七七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 1977年,刚刚复出的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于当年恢复高考的决定。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

❾ 中国历史上高考最高分数是多少

中国高考历史上最强状元前三甲
1、王端鹏(2004年山东省高考状元)
语文:回138分答
英语:142分
数学:149分
理综:300分
加分:20分
总分:749分
2、张镇风(1998年全国高考状元)语文:150分 英语:150分
数学:148分理综:300分
总分:748分
3、冯宇宁(2005年陕西省高考状元)
语文:141分
数学:15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7分
总分:729分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高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